第20章 见青天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良辰最新章节!
温良辰从老太太院中出来之后,绕过两府之间相通的小花园,一路返回至公主府。
白嬷嬷和鱼肠皆一脸疲惫,待进入公主府地盘,鱼肠大声吐出一口气,以手背抹汗道:“老太太真是……姑娘,方才吓煞我了。”
幸亏有大太太出来挡刀,否则,温良辰指不定会遭什么罪。
一想到方才老太太那难看的神色,白嬷嬷心里便堵得慌,顿时愤懑道:“若是公主还在,老太太如何敢动姑娘?”
“嬷嬷且消气,祖母令我上闺学,也是看得起我,想让我变成温府的棋子罢了。”温良辰小声道,心中和明镜似的。
对于贵族女子来说,学习琴棋书画之艺,培养知书达理的性情,本就是必修之事,但是,老太太的出发点却不纯粹,她想通过枷锁式的教育,将温良辰磨成一个好掌控的孙女。
这样的闺学,即便再好,她也不会上。
更何况,襄城公主在临死前,给她留下一位老师。
“唉……可是姑娘,您当真要去静慈庵?那里山高水远,老奴怕您受不住。”白嬷嬷苦着脸道,她不担心温良辰会落了教育,秉承着公主交待便是正确的,温良辰不去上那千篇一律的闺学,自然有其道理。
白嬷嬷身为奴仆,不懂得其中要领,但是,温良辰却隐约猜到母亲的用意。
待她长大之后,有公主府作为靠山,以及郡主头衔在身,婚事不消愁,更不必刻意讨好男人,最需要关心之事,乃是本身过得是否快活自在。
因此,襄城公主从小便教她明事理、辨是非,《女戒》、《女则》虽为时代女子标杆,令人敬佩,却不必将人给框进去。
想来她襄城公主一生肆意跋扈,虽不幸遇难,相信九泉之下的她,绝不愿看见女儿变成任由他人操控的附庸。
温良辰回去补了个觉,午后,温驸马坐着马车回家,身后还跟着一列皇宫队伍。
下人慌忙来报,赐旨的太监和仪仗队到了,请温良辰收拾去前院接旨。
今日皇帝下达圣旨,封温良辰为朝阳郡主,特赐郡主金册,金册上书有一百五十字礼部亲拟的册文。另有三个县为封地,皆为产况丰盛之地,俸禄和赏赐直追当朝长公主。
传旨的太监颁完旨意后,不敢收公主府的打赏,推脱了好一阵,才轻手轻脚暗自收下,待得离去之时,太监还大声称赞温良辰数句,生怕他人不知其敬意。
望着御赐的队伍离开,温驸马手握圣旨,呆呆地站在大门口,面色苍白,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温良辰拉住他的袖子,抬头问道:“父亲,陛下为何会突然赐封?”
温驸马双手颤抖,好似握着一个烫手山芋般,他将圣旨放置在白嬷嬷递来的托盘上后,整个人立即全身一松,身体晃悠,形如虚脱。
“来人,扶父亲回去。”见状,温良辰心中一紧,急忙指挥着小厮过来抬人。
下人们七手八脚冲上来,半抬半扶将温驸马送入主院中,温良辰小手一挥,众人立马散了下去,只留父女二人和贴身嬷嬷丫鬟。
贵妃榻上,温驸马歪倒如同一滩烂泥般,温良辰坐在圆凳上,忍住心中的疑惑,并未继续追问,她顺手接过鱼肠手中的扇子,轻轻摇起,小心翼翼为他扇风。
温驸马仰着头,嘴唇微张,如同一条濒死的鱼。
他又接着灌下一口茶,阖眼休憩了片刻之后,猛地一个鲤鱼打挺,翻身坐起,惊讶地看向温良辰,哑着嗓子道:“我竟然回来了?”
“父亲,你究竟碰上了何事?”
想起早晨的所见所闻,温驸马全身冰凉,不自觉咽了一口唾沫,感觉喉咙依旧发涩,良久后,方才耐着不适答道:“……下朝之后,陛下赐我御宴。”
温良辰顿时恍然大悟,难怪他被吓成这般模样,原来是与宣德帝一块吃早饭去了。
“不仅如此,陛下还同我提起一件事,昨日和亲王向陛下请求赐婚于你。”温驸马忍不住浑身战栗。
“父、父亲,您没应下来罢?”温良辰大惊失色,没想到自己二舅速度竟如此之快,重孝四十九天刚过去,便要求宣德帝赐婚?
孝期足有三年之久,即便现在开口提亲,也要等到三年之后再下旨罢?
“为父没有应下。”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温驸马后知后觉地感觉到一阵害怕。
早晨于偏殿中吃早宴,宣德帝提出此事之后,温驸马心中激动,鬼使神差地跪下来,居然还大吼一句“臣不同意!”,其声音之大,态度之坚决,差点惊掉了宣德帝的下巴,一度以为温驸马被鬼怪附了身。
他没想到的是,素来懦弱无用的温驸马,在对女儿将来的婚事上,竟然能表现如此的……勇敢。
考虑两家都是皇亲,宣德帝居然耐着性子解释道:“和亲王向朕提出此事,的确太过唐突,于孝礼不合,但看在良辰年幼失怙、无母依靠的份上,可夺情赐婚,先订立婚约。”
宣德帝心道,既然和亲王有心保护温良辰,能做到儿女亲事的份上,他这个做大舅舅的,若无动作,未免说不过去。
温驸马方才惊恐到极致,破罐子破摔之后,心中倒是冷静得彻底,居然还能蹦出一句话回答皇帝:“臣女儿年幼,心性尚且不定,世子人才虽好,但臣期盼女儿夫妻和睦,不敢过早下定论。求陛下成全。”
言毕,温驸马深深地磕下三个响头,再抬起头来之时,他脸颊上已布满激动的泪水,不知是被吓的,还是怕的。
宣德帝大为皱眉,心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任由女儿选择亲事的想法,怕是襄城公主薨前授意,温驸马哪有这等见解。
襄城公主是一位心性高傲的女子,连皇宫都困不住她,出嫁多年后膝下仅有一女,心疼温良辰和个宝贝似的,定不会让女儿受半分委屈。
“朕明白了。”
宣德帝暗自摇头,心中虽不赞同襄城公主和温驸马对女儿的放纵,却也无可奈何,唤人将温驸马扶起来后,旋即传中书舍人拟旨:“温家五女温氏,淑慎性成,柔嘉维则,赐封为朝阳郡主,赐盛县、田县、丰县为封地,又怜其母亡故,赐居公主府,禄二千石。”
温驸马将事情经过说完之后,温良辰终于松了一口气。
“还好父亲并未答应,否则,女儿便真要剃头做姑子了。”
温良辰转念一想,和亲王之所以冒风险御前提亲,不仅是想定下婚事,还带有照拂她的意思罢?
不管亲事是否能成,能在皇帝面前过明路,今后便少了诸多麻烦。
和亲王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告诉了天下人,温良辰的亲事,只有皇家能下定论,其余人等,莫要再行肖想,更是明确地表态,温良辰背后有皇家看顾,谁欺负她,便是和皇家作对。
这样想来,也好。
温良辰满意地笑了。
果然,在第二日请安之时,温老太太绝口不提闺学之事。
如今温良辰已完全脱离她的掌控,温老太太即便再有心,也无那个能力和胆量与皇家对抗,没得丁点好处不说,还极有可能惹一身臊。
面对一个眼神都懒得给的严厉祖母,温良辰乐得其所,如今的她,心思早已飞到更远,更为宽广之地。
待温驸马缓过来之后,温良辰唤来温大太太,正式提出前往静慈庵守孝一事。
温驸马被吓得几乎晕厥,惊讶于女儿的倔强,却又无可奈何,他素来没甚主见,张嘴说了几句话后,心疼得泪流满面,痛苦得直打嗝。
“良辰,你忍心丢下父亲独自在家吗?”温驸马肩膀颤抖,哭成了个泪人儿,令温良辰大为头痛。
温大太太在旁苦口婆心地劝着:“良辰,不是大伯母多嘴,那静慈庵名气虽大,却建在京郊深山中,地处偏远不说,生活尤为凄苦,你一个姑娘家,为何不好端端在家享福。更何况,女儿家在外,终归不安。你听大伯母一句劝,你想守孝,大可在家中守,公主殿下九泉之下,同样能收到你的一片孝心。”
温大太太昨日被迫给温良辰挡刀,心中多少有些古怪,谁能想到下午之时,她摇身一变成为郡主,温大太太哪还有半分意见,巴不得温良辰更好。
“大伯母且放心,我如今为郡主身份,陛下赐我仪仗数人,足以保卫我的安全。至于平日的生活,有丫鬟婆子在,侄女不会亏待自己。”温良辰态度从容地道,此事她已思虑很久,不必再行犹豫。
温大太太自知劝不动,只好怏怏离去,派了管家过来,竭力帮助温良辰打点行头。
温驸马则被晾在一旁,一个人在角落哭了许久,无奈之下,只好回房看书消遣。
温良辰将管家的白嬷嬷留在家中,带上另外一个姓包的老嬷嬷充当总管。
守孝队伍将近五十人,其中有八名丫鬟和下等婆子六名,身强体壮的护院十名,二十五名郡主仪仗。
朝阳郡主前往静慈庵为母守孝之事传开后,京都街头巷尾就此讨论得如火如荼。
众人皆道温良辰孝心可嘉,被封郡主之后,不仅不恃宠而骄,反而甘愿忍受清苦,粗衣粗食祭奠亡母,其所行为,堪称至善孝女,果真不负今上亲封郡主之名。
一时之间,年仅八岁的温良辰声名大噪,风头无两,京都闺秀莫不能比,连平民百姓教育子女之时,偶尔都要顺嘴那么一说:“襄城公主虽霸道跋扈,却生了个有孝心的女儿,若是你们有这份孝心,我死了怕都会笑醒。”
不久之后,温良辰又收到东西宫两位太后口头表扬,赏赐如流水般送入公主府,温老太太气得直翻白眼,再也懒得理会温良辰。
更别提从小嫉妒温良辰的二姐温良夏,瞧见温良辰走过,眼睛气得红成了兔子。
“二姐在这作甚呢,小心蚊子咬了嫩皮肉。”温良辰昂首挺胸,斜眼瞅了温良夏一眼,大摇大摆地与她擦肩而过。
温良夏牙根紧咬,几乎揉碎了手中的帕子。
看着温良辰背影逐渐远去,温良夏咬牙切齿,恨声道:“世子总有一天会是我的,你是郡主,又能如何!”
出发日逐渐逼近,天气越发凉爽起来,温良辰命丫鬟们带上炉子和棉被,足足收拾了两辆马车的用度。
“父亲,您若是想女儿了,便来瞧女儿,可好?”温良辰站在府门口,握住温驸马的手道。
温驸马咬着唇,哀怨地点了点头,闷声答道:“为父会好生上朝,你莫要担忧。”
温良辰叹了一口气,松开温驸马的双手,头也不回地登上马车,浩浩荡荡带着队伍离开了。
静慈庵距离京都路途不远,却也结结实实走了大半日,等到下午即将日落西山之时,温良辰终于落下马车。
“此地风景甚好。”朝四周看上一圈,温良辰忍不住道。
静慈庵坐落于连霞山上,山中树木繁茂,如今入秋之际,枫叶火红,落叶遍地,清风拂过,引起林间叶片不停颤抖,犹如燃放的火焰恣意跳动,美轮美奂。
在这漫山遍野枫叶的衬托下,这座冷清的庵堂,倒多了几分温暖之意。
古钟缓缓敲起,在这沉重而空灵之声中,静慈庵慧明师太一路踩着枫叶,领着一帮尼姑迎了出来,她站定之后,朝温良辰合十道:“郡主辛劳奔波至此,立志为公主守孝,其孝心感动天地,愿佛祖保佑郡主福泽绵延,康健安泰。”
温良辰松开扶着鱼肠的手,向慧明师太回礼:“有劳师太,今后便要叨扰了。”
捐给静慈庵的银子早早便送过来了,因此,静慈庵尼姑们的态度十分热情,给温良辰准备的院子是最好的,朝东向阳又宽阔。
在包嬷嬷的指挥下,丫鬟和婆子们收拾得热火朝天,温良辰看了一眼,觉得无聊,加了一层衣裳,一个人行至院中的开阔之地。
此时,院外升起了渺渺炊烟,仪仗和护院们已经开始做饭,因为仪仗和护院们都是男人,不方便入内,便在庵堂外搭建棚舍,以保护郡主的安危。
温良辰缓缓抬起头来,视线逐渐抬高,只见远方天空云雾已然消散,拨云见青天,青天之下,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巍峨高山。
高山在霞光的照应下,慢慢散开身旁的滚滚烟云,露出其曼妙笔挺的身姿。那座高山仿佛一柄威武凛冽的长剑,以极为锋利之势插入云霄,似要将那碧海蓝天捅出个窟窿来,再狠狠地撕裂成两瓣。
因为那山实在太雄伟,远远眺望,温良辰几乎出现幻觉,仿佛瞧见了山巅檐牙高啄的道观建筑,以及身披霓裳羽衣的神仙。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尤为高山,令人心驰神往,温良辰双目湿润,心潮澎湃,激动得难以自已。
母亲的遗愿即将实现,她……终于找到了那位恩师。
温良辰从老太太院中出来之后,绕过两府之间相通的小花园,一路返回至公主府。
白嬷嬷和鱼肠皆一脸疲惫,待进入公主府地盘,鱼肠大声吐出一口气,以手背抹汗道:“老太太真是……姑娘,方才吓煞我了。”
幸亏有大太太出来挡刀,否则,温良辰指不定会遭什么罪。
一想到方才老太太那难看的神色,白嬷嬷心里便堵得慌,顿时愤懑道:“若是公主还在,老太太如何敢动姑娘?”
“嬷嬷且消气,祖母令我上闺学,也是看得起我,想让我变成温府的棋子罢了。”温良辰小声道,心中和明镜似的。
对于贵族女子来说,学习琴棋书画之艺,培养知书达理的性情,本就是必修之事,但是,老太太的出发点却不纯粹,她想通过枷锁式的教育,将温良辰磨成一个好掌控的孙女。
这样的闺学,即便再好,她也不会上。
更何况,襄城公主在临死前,给她留下一位老师。
“唉……可是姑娘,您当真要去静慈庵?那里山高水远,老奴怕您受不住。”白嬷嬷苦着脸道,她不担心温良辰会落了教育,秉承着公主交待便是正确的,温良辰不去上那千篇一律的闺学,自然有其道理。
白嬷嬷身为奴仆,不懂得其中要领,但是,温良辰却隐约猜到母亲的用意。
待她长大之后,有公主府作为靠山,以及郡主头衔在身,婚事不消愁,更不必刻意讨好男人,最需要关心之事,乃是本身过得是否快活自在。
因此,襄城公主从小便教她明事理、辨是非,《女戒》、《女则》虽为时代女子标杆,令人敬佩,却不必将人给框进去。
想来她襄城公主一生肆意跋扈,虽不幸遇难,相信九泉之下的她,绝不愿看见女儿变成任由他人操控的附庸。
温良辰回去补了个觉,午后,温驸马坐着马车回家,身后还跟着一列皇宫队伍。
下人慌忙来报,赐旨的太监和仪仗队到了,请温良辰收拾去前院接旨。
今日皇帝下达圣旨,封温良辰为朝阳郡主,特赐郡主金册,金册上书有一百五十字礼部亲拟的册文。另有三个县为封地,皆为产况丰盛之地,俸禄和赏赐直追当朝长公主。
传旨的太监颁完旨意后,不敢收公主府的打赏,推脱了好一阵,才轻手轻脚暗自收下,待得离去之时,太监还大声称赞温良辰数句,生怕他人不知其敬意。
望着御赐的队伍离开,温驸马手握圣旨,呆呆地站在大门口,面色苍白,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温良辰拉住他的袖子,抬头问道:“父亲,陛下为何会突然赐封?”
温驸马双手颤抖,好似握着一个烫手山芋般,他将圣旨放置在白嬷嬷递来的托盘上后,整个人立即全身一松,身体晃悠,形如虚脱。
“来人,扶父亲回去。”见状,温良辰心中一紧,急忙指挥着小厮过来抬人。
下人们七手八脚冲上来,半抬半扶将温驸马送入主院中,温良辰小手一挥,众人立马散了下去,只留父女二人和贴身嬷嬷丫鬟。
贵妃榻上,温驸马歪倒如同一滩烂泥般,温良辰坐在圆凳上,忍住心中的疑惑,并未继续追问,她顺手接过鱼肠手中的扇子,轻轻摇起,小心翼翼为他扇风。
温驸马仰着头,嘴唇微张,如同一条濒死的鱼。
他又接着灌下一口茶,阖眼休憩了片刻之后,猛地一个鲤鱼打挺,翻身坐起,惊讶地看向温良辰,哑着嗓子道:“我竟然回来了?”
“父亲,你究竟碰上了何事?”
想起早晨的所见所闻,温驸马全身冰凉,不自觉咽了一口唾沫,感觉喉咙依旧发涩,良久后,方才耐着不适答道:“……下朝之后,陛下赐我御宴。”
温良辰顿时恍然大悟,难怪他被吓成这般模样,原来是与宣德帝一块吃早饭去了。
“不仅如此,陛下还同我提起一件事,昨日和亲王向陛下请求赐婚于你。”温驸马忍不住浑身战栗。
“父、父亲,您没应下来罢?”温良辰大惊失色,没想到自己二舅速度竟如此之快,重孝四十九天刚过去,便要求宣德帝赐婚?
孝期足有三年之久,即便现在开口提亲,也要等到三年之后再下旨罢?
“为父没有应下。”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温驸马后知后觉地感觉到一阵害怕。
早晨于偏殿中吃早宴,宣德帝提出此事之后,温驸马心中激动,鬼使神差地跪下来,居然还大吼一句“臣不同意!”,其声音之大,态度之坚决,差点惊掉了宣德帝的下巴,一度以为温驸马被鬼怪附了身。
他没想到的是,素来懦弱无用的温驸马,在对女儿将来的婚事上,竟然能表现如此的……勇敢。
考虑两家都是皇亲,宣德帝居然耐着性子解释道:“和亲王向朕提出此事,的确太过唐突,于孝礼不合,但看在良辰年幼失怙、无母依靠的份上,可夺情赐婚,先订立婚约。”
宣德帝心道,既然和亲王有心保护温良辰,能做到儿女亲事的份上,他这个做大舅舅的,若无动作,未免说不过去。
温驸马方才惊恐到极致,破罐子破摔之后,心中倒是冷静得彻底,居然还能蹦出一句话回答皇帝:“臣女儿年幼,心性尚且不定,世子人才虽好,但臣期盼女儿夫妻和睦,不敢过早下定论。求陛下成全。”
言毕,温驸马深深地磕下三个响头,再抬起头来之时,他脸颊上已布满激动的泪水,不知是被吓的,还是怕的。
宣德帝大为皱眉,心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任由女儿选择亲事的想法,怕是襄城公主薨前授意,温驸马哪有这等见解。
襄城公主是一位心性高傲的女子,连皇宫都困不住她,出嫁多年后膝下仅有一女,心疼温良辰和个宝贝似的,定不会让女儿受半分委屈。
“朕明白了。”
宣德帝暗自摇头,心中虽不赞同襄城公主和温驸马对女儿的放纵,却也无可奈何,唤人将温驸马扶起来后,旋即传中书舍人拟旨:“温家五女温氏,淑慎性成,柔嘉维则,赐封为朝阳郡主,赐盛县、田县、丰县为封地,又怜其母亡故,赐居公主府,禄二千石。”
温驸马将事情经过说完之后,温良辰终于松了一口气。
“还好父亲并未答应,否则,女儿便真要剃头做姑子了。”
温良辰转念一想,和亲王之所以冒风险御前提亲,不仅是想定下婚事,还带有照拂她的意思罢?
不管亲事是否能成,能在皇帝面前过明路,今后便少了诸多麻烦。
和亲王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告诉了天下人,温良辰的亲事,只有皇家能下定论,其余人等,莫要再行肖想,更是明确地表态,温良辰背后有皇家看顾,谁欺负她,便是和皇家作对。
这样想来,也好。
温良辰满意地笑了。
果然,在第二日请安之时,温老太太绝口不提闺学之事。
如今温良辰已完全脱离她的掌控,温老太太即便再有心,也无那个能力和胆量与皇家对抗,没得丁点好处不说,还极有可能惹一身臊。
面对一个眼神都懒得给的严厉祖母,温良辰乐得其所,如今的她,心思早已飞到更远,更为宽广之地。
待温驸马缓过来之后,温良辰唤来温大太太,正式提出前往静慈庵守孝一事。
温驸马被吓得几乎晕厥,惊讶于女儿的倔强,却又无可奈何,他素来没甚主见,张嘴说了几句话后,心疼得泪流满面,痛苦得直打嗝。
“良辰,你忍心丢下父亲独自在家吗?”温驸马肩膀颤抖,哭成了个泪人儿,令温良辰大为头痛。
温大太太在旁苦口婆心地劝着:“良辰,不是大伯母多嘴,那静慈庵名气虽大,却建在京郊深山中,地处偏远不说,生活尤为凄苦,你一个姑娘家,为何不好端端在家享福。更何况,女儿家在外,终归不安。你听大伯母一句劝,你想守孝,大可在家中守,公主殿下九泉之下,同样能收到你的一片孝心。”
温大太太昨日被迫给温良辰挡刀,心中多少有些古怪,谁能想到下午之时,她摇身一变成为郡主,温大太太哪还有半分意见,巴不得温良辰更好。
“大伯母且放心,我如今为郡主身份,陛下赐我仪仗数人,足以保卫我的安全。至于平日的生活,有丫鬟婆子在,侄女不会亏待自己。”温良辰态度从容地道,此事她已思虑很久,不必再行犹豫。
温大太太自知劝不动,只好怏怏离去,派了管家过来,竭力帮助温良辰打点行头。
温驸马则被晾在一旁,一个人在角落哭了许久,无奈之下,只好回房看书消遣。
温良辰将管家的白嬷嬷留在家中,带上另外一个姓包的老嬷嬷充当总管。
守孝队伍将近五十人,其中有八名丫鬟和下等婆子六名,身强体壮的护院十名,二十五名郡主仪仗。
朝阳郡主前往静慈庵为母守孝之事传开后,京都街头巷尾就此讨论得如火如荼。
众人皆道温良辰孝心可嘉,被封郡主之后,不仅不恃宠而骄,反而甘愿忍受清苦,粗衣粗食祭奠亡母,其所行为,堪称至善孝女,果真不负今上亲封郡主之名。
一时之间,年仅八岁的温良辰声名大噪,风头无两,京都闺秀莫不能比,连平民百姓教育子女之时,偶尔都要顺嘴那么一说:“襄城公主虽霸道跋扈,却生了个有孝心的女儿,若是你们有这份孝心,我死了怕都会笑醒。”
不久之后,温良辰又收到东西宫两位太后口头表扬,赏赐如流水般送入公主府,温老太太气得直翻白眼,再也懒得理会温良辰。
更别提从小嫉妒温良辰的二姐温良夏,瞧见温良辰走过,眼睛气得红成了兔子。
“二姐在这作甚呢,小心蚊子咬了嫩皮肉。”温良辰昂首挺胸,斜眼瞅了温良夏一眼,大摇大摆地与她擦肩而过。
温良夏牙根紧咬,几乎揉碎了手中的帕子。
看着温良辰背影逐渐远去,温良夏咬牙切齿,恨声道:“世子总有一天会是我的,你是郡主,又能如何!”
出发日逐渐逼近,天气越发凉爽起来,温良辰命丫鬟们带上炉子和棉被,足足收拾了两辆马车的用度。
“父亲,您若是想女儿了,便来瞧女儿,可好?”温良辰站在府门口,握住温驸马的手道。
温驸马咬着唇,哀怨地点了点头,闷声答道:“为父会好生上朝,你莫要担忧。”
温良辰叹了一口气,松开温驸马的双手,头也不回地登上马车,浩浩荡荡带着队伍离开了。
静慈庵距离京都路途不远,却也结结实实走了大半日,等到下午即将日落西山之时,温良辰终于落下马车。
“此地风景甚好。”朝四周看上一圈,温良辰忍不住道。
静慈庵坐落于连霞山上,山中树木繁茂,如今入秋之际,枫叶火红,落叶遍地,清风拂过,引起林间叶片不停颤抖,犹如燃放的火焰恣意跳动,美轮美奂。
在这漫山遍野枫叶的衬托下,这座冷清的庵堂,倒多了几分温暖之意。
古钟缓缓敲起,在这沉重而空灵之声中,静慈庵慧明师太一路踩着枫叶,领着一帮尼姑迎了出来,她站定之后,朝温良辰合十道:“郡主辛劳奔波至此,立志为公主守孝,其孝心感动天地,愿佛祖保佑郡主福泽绵延,康健安泰。”
温良辰松开扶着鱼肠的手,向慧明师太回礼:“有劳师太,今后便要叨扰了。”
捐给静慈庵的银子早早便送过来了,因此,静慈庵尼姑们的态度十分热情,给温良辰准备的院子是最好的,朝东向阳又宽阔。
在包嬷嬷的指挥下,丫鬟和婆子们收拾得热火朝天,温良辰看了一眼,觉得无聊,加了一层衣裳,一个人行至院中的开阔之地。
此时,院外升起了渺渺炊烟,仪仗和护院们已经开始做饭,因为仪仗和护院们都是男人,不方便入内,便在庵堂外搭建棚舍,以保护郡主的安危。
温良辰缓缓抬起头来,视线逐渐抬高,只见远方天空云雾已然消散,拨云见青天,青天之下,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巍峨高山。
高山在霞光的照应下,慢慢散开身旁的滚滚烟云,露出其曼妙笔挺的身姿。那座高山仿佛一柄威武凛冽的长剑,以极为锋利之势插入云霄,似要将那碧海蓝天捅出个窟窿来,再狠狠地撕裂成两瓣。
因为那山实在太雄伟,远远眺望,温良辰几乎出现幻觉,仿佛瞧见了山巅檐牙高啄的道观建筑,以及身披霓裳羽衣的神仙。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尤为高山,令人心驰神往,温良辰双目湿润,心潮澎湃,激动得难以自已。
母亲的遗愿即将实现,她……终于找到了那位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