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阴谋论】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世争锋最新章节!
按照陈布雷对王学谦的了解,他的这位老板绝对不是那种省油的灯。很可能让他去英国驻沪总领事馆抗议,尽量把声势先搞起来,而这些只不过是一个障眼法而已。等到陈布雷回去复命的时候才意识到,这压根就不是障眼法,而是一个坑,就是给英国人刨的一个坑。
在九一八之前,在民国占据最大利益的并不是民国东边崛起的邻居日本,也不是大洋彼岸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美国,而是英国。英国人用各种理由侵吞民国的资本,甚至下嘴都是最为肥美的官僚资本,就像是英国的汇丰银行就利用辛亥革命,托管北方最大的煤矿开滦煤矿,后来直接就侵占了煤矿。
就像后世的美国官方发言人应对任何国内信任危机的时候说的那样,俄罗斯人干的!
当然要是苏联时期,美国人就更加理直气壮了,口气不会像是那种推测的口吻,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肯定是苏联人的阴谋!”
就民族情绪来说,二十年代的民国的民众很容易理解成为,反正华夏百姓被英国了伤害了无数次,早就是伤痕累累了,任何一点委屈和伤害都很好理解为是英国人害的,或者是英国人怂恿的。这话要理解起来很容易被接受,就像是山东问题,明明是盟友,最后英国人还是很无耻地将民国给卖了。
连参与谋划民国参战的外交总长陆征祥都傻眼了,当时他和段祺瑞说的可不是这样的结局啊!
以至于知道了英法妥协的结果之后,这位民国外交总长都不敢在公开场合露面了。虽说欧战打的如火如荼的事后,民国并没有派遣远征军,但几十万民工确实帮了英法联军后勤补给很大的忙。可换来的结果呢?让国人伤透了心。
王学谦的内心深处当然也想将日本列入民国的最大威胁之一。
可明显的是,眼下的国人还承载不了这么的多的敌人,这需要潜移默化的转变。舆论阵地,王学谦一直认为很重要。
看到陈布雷一脸愧疚的表情,他反而宽慰道:“本来就没有对英国人抱任何希望,不敢结果如何,都是可以接受的。”
“关键是没有结果。”
陈布雷精神亢奋地离开了英国驻沪总领事馆,但或许是外头的空气新鲜了一些,让他明白似乎他的抗议,英国人连一个模棱两可的结果都没有给他,而是用最无耻的拖延战术。
这让陈布雷很沮丧,他甚至想如果是王学谦出面,结果会怎么样?
不过王学谦根本就不在意结果,不管结果如何,他都不准备让英国人好受了,他从拟定好的文件中找出一张公文纸,然后斟酌地写了几段话,交给陈布雷道:“没有结果是最好的结果。英国总是后知后觉,是该再给他们一点教训了。给戴笠,让电台用最快的时间通电全国,以总商会的名义。”
不得不说,中文的博大,只是将原本陈布雷在英国驻沪总领事的抗议文稿稍微改动了一小段,就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英国人的身上。并暗示原本早就该从青岛撤兵的日本人,是在英国人的包庇下,才没有按时撤兵。
而英国和日本在这场阴谋中的关系就是,英国人是强盗,日本人是强盗的狗。
其实,这还真的不是冤枉了英国政府,至少日本人是因为在英国政府一次又一次的纵容下,才越来越胆大妄为的。不过王学谦这种随随便便就让英国人背黑锅的作法,让燕京政府紧张了起来。曹锟和张作霖在今年夏天的决战已经无法避免。在这之前,他是不希望看到国内到处狼烟四起。就算国内其他地方要打仗,也是要在他可控的范围内。
可就从王学谦通电的文章来看,这家伙肯定不是简单的发泄自己的不满而已。
对王学谦这个年轻人已经头痛无比的曹锟不得不找人寻找对策。
可谁也没办法给出正确的答案。
首席幕僚夏寿田倒是可能知道一些,王学谦的做法似乎有点轨迹可寻。很像当年孙大先生在广州夺取关税的作法,先挑动民族情绪,然后在差不多局面要失控的时候,收回广州的关税。这种做法很危险,同时也要靠运气成分在里面。
王学谦是想要效仿?
还是别有目的?
其实王学谦想的不仅仅是关税,而是英国人在长江流域的控制权。进上海的港口就有两艘英国万吨级的巡洋舰长期停泊,民国甚至没有一艘战舰能够对英国人的战舰造成威胁。
控制着长江流域的航运,出口贸易,导致英国人就像是扼住了王学谦的咽喉一样,让他难受,不给英国人上眼药,简直就对不起自己的琢磨。
通电,作为民国初期就开始流行起来的一种宣传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政坛高层宣布重大变故的工具。比如下野,比如宣战……可通电这种宣传方式,属于约定俗成大地成政界的专用道具。什么时候连商会都学会了使用?
关键通电并不便宜,在发一份十几个字的电报就要几块大洋的时代,发一份几百字的电报,绝对是花费不菲。尤其是,发一遍还不行,要多发几遍才能辐射到全国。通电一次,花几千块钱不算过分。
可对于戴笠来说,这完全不是问题,大功率电台早就准备齐整了,人员配置也很合理。对他来说,这样的工作绝对是最适合电讯组来做了,既锻炼了队伍,又完成了工作。
通电全国……
不仅全国各地的各电台收到了消息,连带着全国各地的报纸也得到了消息。
随后的第二天,不仅上海、还有天津、武汉等城市的主要报纸,像是《大公报》、《申报》、《京报》都刊登了这则消息,另外连英文报纸都刊登了这则消息,比如说在远东拥有很大影响力的《东方泰晤士》、发行量最大的《字林西报》都竞相刊登了租界的混乱,并将矛头推向了英国政府。因为谁都知道工部局虽然是租界的管理机构,但再大也大不过去英国的总领事馆。
康思丁爵士就算没有从‘通电’的短文中体会明白王学谦的意思,但是他看报纸,尤其是在编辑的添油加醋的文字修饰下的报道,顿时让他体会到了一口吞下一直苍蝇,还咬破了的那种奇妙感觉。
因为昨天来的是陈布雷,他和领事馆的官员们都习惯性地认为这是王学谦对租界的混乱而不满。
哪里想得到王学谦不过是耍了一个花枪,把矛盾直接放在了租界的商人和工部局之间的矛盾。而街面混乱的局势,很显然被认为是总巡捕房接到了领事馆的命令,故意放任的结果。
就像是《字林西报》报道的文章中注明:“……一队日本浪人手拿凶器,毫无顾忌的冲进了位于港区的仓库,并对看守仓库的人员进行袭击,当时就有租界巡警在仓库外,但并没有见他做出任何的阻止行动……”
而《东方泰晤士报》更是尖锐的指出:“……英国政府对于日本人的容忍和放纵,已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恶劣影响,而对于国内的民众的期待,英国政府一如既往的不作为……”
不是一家报纸,对租界管理局之上的英国领事馆不满,都表现出了笔伐口诛的愤慨。
甚至这种情绪也上升到了英国政府的不作为上了,包容日本人在东方的任何过错,这是英国政府一直在做,或者准备做的外交策略。可从英国政府期待的,利用日本限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俄国恢复边境的稳定来看。
日本人做地不够好,不仅不够好,而且时时刻刻在给英国人找麻烦。
这样的结果是英国领事馆猝不及防之间根本无法处理的,抓日本浪人?这显然不可行,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在没有来自欧洲的命令之前,就是公使都不敢轻易下决定的事。英日的关系,从一开始英国人怎么说,到现在英国人要仔细考虑日本人的情绪,再做出决定这一点来看,这两个东西方最强大的岛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无独有偶的是,康斯丁爵士接到了昨天晚上港口的报告,有一座仓库发生了火灾,但幸运的是最后火势被扑灭了,损失还不好确定。
这下把英国驻沪总领事康斯丁爵士彻底激怒了,坐着他的专车来到了总巡捕房的办公楼。
“詹姆斯少校,你昨天在我的办公室内信誓旦旦的说,一定会控制骚乱的蔓延,可是你看看这是什么?”
“报纸上的图片很模糊,可就是再模糊有着丰富经验的詹姆斯少校也知道,这是一张火灾的图片。而且这场火灾他也清楚,是一次意外,好在损失并不大……”
不过对上司的上司来说,真要给你小鞋穿,是一点道理都不用给的。詹姆斯少校虽然在租界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不过在康斯丁爵士面前,他的那点社会地位顷刻间都会被对方摧毁。可就算是这样,他也只能硬着头皮道:“爵士,这是意外。”
“意外?难道你的任何失职都是意外?我警告你,如果你不能在一天内平息矛盾,上海的租界不需要饭桶,你给我滚到爪哇养猴子去。”
在总巡捕房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康斯丁爵士召集了领事馆的同僚,包括管理租界安全的书记官一起在理查饭店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语气强硬的表示:“租界不允许任何不安定的因素存在,租界的巡捕房有信心将一切试图造成恐慌情绪的团体和组织驱逐出去……英国总领事馆有信心在工部局的协助下,还租界一个晴朗和干净的天空。”
记者会很成功,各家报纸的记者们兴奋不已,报纸就怕没有新闻可以报道。对于记者和编辑来说,他们都是唯恐世界不乱的人。
真要是世界一片祥和,让报社的人都去吃西北风去啊!
虹口道场被巡捕房叫去的馆主石田浩武,一脸得意地回到了道场的会客室。
早就等在这里的松井石根和松冈洋右在静静的喝茶,两个人的涵养功夫一个比一个强。石田浩武左看看,又看看,就是看不透两人在想些什么。
不过很快他就又兴奋起来了,对于日本人来说,谩骂和训斥不痛不痒,石田浩武就算是被詹姆斯少校骂地狗血淋头,也不会改变主意。因为他坚信自己所做的事都是站在崇高理想的高度的工作,是应该自豪的,为此受到一些非议和不满,都是可以忍耐的。
“将军、松冈君,看来民国的商人已经无计可施了。这种事情我们黑龙会最熟悉了,商人找民国政府是什么忙都帮不上的。不仅如此,还会受到民国政府的弹压。而对英国人抗议,不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们已经快不行了……”
石田浩武兴奋地描述自己的判断,他也不想想,‘通电’是商人敢干的事吗?他那只眼睛看到民国商会不行了的?(未完待续。)
按照陈布雷对王学谦的了解,他的这位老板绝对不是那种省油的灯。很可能让他去英国驻沪总领事馆抗议,尽量把声势先搞起来,而这些只不过是一个障眼法而已。等到陈布雷回去复命的时候才意识到,这压根就不是障眼法,而是一个坑,就是给英国人刨的一个坑。
在九一八之前,在民国占据最大利益的并不是民国东边崛起的邻居日本,也不是大洋彼岸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美国,而是英国。英国人用各种理由侵吞民国的资本,甚至下嘴都是最为肥美的官僚资本,就像是英国的汇丰银行就利用辛亥革命,托管北方最大的煤矿开滦煤矿,后来直接就侵占了煤矿。
就像后世的美国官方发言人应对任何国内信任危机的时候说的那样,俄罗斯人干的!
当然要是苏联时期,美国人就更加理直气壮了,口气不会像是那种推测的口吻,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肯定是苏联人的阴谋!”
就民族情绪来说,二十年代的民国的民众很容易理解成为,反正华夏百姓被英国了伤害了无数次,早就是伤痕累累了,任何一点委屈和伤害都很好理解为是英国人害的,或者是英国人怂恿的。这话要理解起来很容易被接受,就像是山东问题,明明是盟友,最后英国人还是很无耻地将民国给卖了。
连参与谋划民国参战的外交总长陆征祥都傻眼了,当时他和段祺瑞说的可不是这样的结局啊!
以至于知道了英法妥协的结果之后,这位民国外交总长都不敢在公开场合露面了。虽说欧战打的如火如荼的事后,民国并没有派遣远征军,但几十万民工确实帮了英法联军后勤补给很大的忙。可换来的结果呢?让国人伤透了心。
王学谦的内心深处当然也想将日本列入民国的最大威胁之一。
可明显的是,眼下的国人还承载不了这么的多的敌人,这需要潜移默化的转变。舆论阵地,王学谦一直认为很重要。
看到陈布雷一脸愧疚的表情,他反而宽慰道:“本来就没有对英国人抱任何希望,不敢结果如何,都是可以接受的。”
“关键是没有结果。”
陈布雷精神亢奋地离开了英国驻沪总领事馆,但或许是外头的空气新鲜了一些,让他明白似乎他的抗议,英国人连一个模棱两可的结果都没有给他,而是用最无耻的拖延战术。
这让陈布雷很沮丧,他甚至想如果是王学谦出面,结果会怎么样?
不过王学谦根本就不在意结果,不管结果如何,他都不准备让英国人好受了,他从拟定好的文件中找出一张公文纸,然后斟酌地写了几段话,交给陈布雷道:“没有结果是最好的结果。英国总是后知后觉,是该再给他们一点教训了。给戴笠,让电台用最快的时间通电全国,以总商会的名义。”
不得不说,中文的博大,只是将原本陈布雷在英国驻沪总领事的抗议文稿稍微改动了一小段,就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英国人的身上。并暗示原本早就该从青岛撤兵的日本人,是在英国人的包庇下,才没有按时撤兵。
而英国和日本在这场阴谋中的关系就是,英国人是强盗,日本人是强盗的狗。
其实,这还真的不是冤枉了英国政府,至少日本人是因为在英国政府一次又一次的纵容下,才越来越胆大妄为的。不过王学谦这种随随便便就让英国人背黑锅的作法,让燕京政府紧张了起来。曹锟和张作霖在今年夏天的决战已经无法避免。在这之前,他是不希望看到国内到处狼烟四起。就算国内其他地方要打仗,也是要在他可控的范围内。
可就从王学谦通电的文章来看,这家伙肯定不是简单的发泄自己的不满而已。
对王学谦这个年轻人已经头痛无比的曹锟不得不找人寻找对策。
可谁也没办法给出正确的答案。
首席幕僚夏寿田倒是可能知道一些,王学谦的做法似乎有点轨迹可寻。很像当年孙大先生在广州夺取关税的作法,先挑动民族情绪,然后在差不多局面要失控的时候,收回广州的关税。这种做法很危险,同时也要靠运气成分在里面。
王学谦是想要效仿?
还是别有目的?
其实王学谦想的不仅仅是关税,而是英国人在长江流域的控制权。进上海的港口就有两艘英国万吨级的巡洋舰长期停泊,民国甚至没有一艘战舰能够对英国人的战舰造成威胁。
控制着长江流域的航运,出口贸易,导致英国人就像是扼住了王学谦的咽喉一样,让他难受,不给英国人上眼药,简直就对不起自己的琢磨。
通电,作为民国初期就开始流行起来的一种宣传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政坛高层宣布重大变故的工具。比如下野,比如宣战……可通电这种宣传方式,属于约定俗成大地成政界的专用道具。什么时候连商会都学会了使用?
关键通电并不便宜,在发一份十几个字的电报就要几块大洋的时代,发一份几百字的电报,绝对是花费不菲。尤其是,发一遍还不行,要多发几遍才能辐射到全国。通电一次,花几千块钱不算过分。
可对于戴笠来说,这完全不是问题,大功率电台早就准备齐整了,人员配置也很合理。对他来说,这样的工作绝对是最适合电讯组来做了,既锻炼了队伍,又完成了工作。
通电全国……
不仅全国各地的各电台收到了消息,连带着全国各地的报纸也得到了消息。
随后的第二天,不仅上海、还有天津、武汉等城市的主要报纸,像是《大公报》、《申报》、《京报》都刊登了这则消息,另外连英文报纸都刊登了这则消息,比如说在远东拥有很大影响力的《东方泰晤士》、发行量最大的《字林西报》都竞相刊登了租界的混乱,并将矛头推向了英国政府。因为谁都知道工部局虽然是租界的管理机构,但再大也大不过去英国的总领事馆。
康思丁爵士就算没有从‘通电’的短文中体会明白王学谦的意思,但是他看报纸,尤其是在编辑的添油加醋的文字修饰下的报道,顿时让他体会到了一口吞下一直苍蝇,还咬破了的那种奇妙感觉。
因为昨天来的是陈布雷,他和领事馆的官员们都习惯性地认为这是王学谦对租界的混乱而不满。
哪里想得到王学谦不过是耍了一个花枪,把矛盾直接放在了租界的商人和工部局之间的矛盾。而街面混乱的局势,很显然被认为是总巡捕房接到了领事馆的命令,故意放任的结果。
就像是《字林西报》报道的文章中注明:“……一队日本浪人手拿凶器,毫无顾忌的冲进了位于港区的仓库,并对看守仓库的人员进行袭击,当时就有租界巡警在仓库外,但并没有见他做出任何的阻止行动……”
而《东方泰晤士报》更是尖锐的指出:“……英国政府对于日本人的容忍和放纵,已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恶劣影响,而对于国内的民众的期待,英国政府一如既往的不作为……”
不是一家报纸,对租界管理局之上的英国领事馆不满,都表现出了笔伐口诛的愤慨。
甚至这种情绪也上升到了英国政府的不作为上了,包容日本人在东方的任何过错,这是英国政府一直在做,或者准备做的外交策略。可从英国政府期待的,利用日本限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俄国恢复边境的稳定来看。
日本人做地不够好,不仅不够好,而且时时刻刻在给英国人找麻烦。
这样的结果是英国领事馆猝不及防之间根本无法处理的,抓日本浪人?这显然不可行,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在没有来自欧洲的命令之前,就是公使都不敢轻易下决定的事。英日的关系,从一开始英国人怎么说,到现在英国人要仔细考虑日本人的情绪,再做出决定这一点来看,这两个东西方最强大的岛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无独有偶的是,康斯丁爵士接到了昨天晚上港口的报告,有一座仓库发生了火灾,但幸运的是最后火势被扑灭了,损失还不好确定。
这下把英国驻沪总领事康斯丁爵士彻底激怒了,坐着他的专车来到了总巡捕房的办公楼。
“詹姆斯少校,你昨天在我的办公室内信誓旦旦的说,一定会控制骚乱的蔓延,可是你看看这是什么?”
“报纸上的图片很模糊,可就是再模糊有着丰富经验的詹姆斯少校也知道,这是一张火灾的图片。而且这场火灾他也清楚,是一次意外,好在损失并不大……”
不过对上司的上司来说,真要给你小鞋穿,是一点道理都不用给的。詹姆斯少校虽然在租界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不过在康斯丁爵士面前,他的那点社会地位顷刻间都会被对方摧毁。可就算是这样,他也只能硬着头皮道:“爵士,这是意外。”
“意外?难道你的任何失职都是意外?我警告你,如果你不能在一天内平息矛盾,上海的租界不需要饭桶,你给我滚到爪哇养猴子去。”
在总巡捕房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康斯丁爵士召集了领事馆的同僚,包括管理租界安全的书记官一起在理查饭店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语气强硬的表示:“租界不允许任何不安定的因素存在,租界的巡捕房有信心将一切试图造成恐慌情绪的团体和组织驱逐出去……英国总领事馆有信心在工部局的协助下,还租界一个晴朗和干净的天空。”
记者会很成功,各家报纸的记者们兴奋不已,报纸就怕没有新闻可以报道。对于记者和编辑来说,他们都是唯恐世界不乱的人。
真要是世界一片祥和,让报社的人都去吃西北风去啊!
虹口道场被巡捕房叫去的馆主石田浩武,一脸得意地回到了道场的会客室。
早就等在这里的松井石根和松冈洋右在静静的喝茶,两个人的涵养功夫一个比一个强。石田浩武左看看,又看看,就是看不透两人在想些什么。
不过很快他就又兴奋起来了,对于日本人来说,谩骂和训斥不痛不痒,石田浩武就算是被詹姆斯少校骂地狗血淋头,也不会改变主意。因为他坚信自己所做的事都是站在崇高理想的高度的工作,是应该自豪的,为此受到一些非议和不满,都是可以忍耐的。
“将军、松冈君,看来民国的商人已经无计可施了。这种事情我们黑龙会最熟悉了,商人找民国政府是什么忙都帮不上的。不仅如此,还会受到民国政府的弹压。而对英国人抗议,不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们已经快不行了……”
石田浩武兴奋地描述自己的判断,他也不想想,‘通电’是商人敢干的事吗?他那只眼睛看到民国商会不行了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