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老陈不糊涂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人,得加钱最新章节!
国防部很快拿出具体出兵方案。
计抽调安亲王系八旗中央军14500人,绿营兵12000人,另护军侍卫3000余;
步军统领衙门所辖京师马步兵7000余人;
两蓝、两红、镶白五旗直属部队并王公亲卫组成的6000特别行动队。
为了加强攻坚能力并壮声势,又抽调内务府直属的上三旗包衣青壮8000人随同出征,全军共52000余人,分步、骑、炮、工共48个团。
为了统一指挥,经老富提议,王公大臣一致决议,定军名为“安国”。
即安国军。
此军名一听就是对应讨逆的。
不管是格局还是内涵又或象征意义,都远远压过讨逆军。
是个好彩头。
安国军司令长官由安亲王次子、多罗贝勒乌尔希巴兰担任。
这是色大爷的底线。
他不可能把自己的部队交给外人领导的。
这节骨眼,除了亲儿子,他谁也不信任。
为了获得摄政王的无条件支持,及时把昌平同大全抢回来,老富也大度的将兵团司令长官委任状给了乌二,并请皇帝手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赐给乌二。
兵团副司令长官由主动请缨的裕郡王亮焕、九门提督玛尔泰、内务府大臣金简担任。
大体按照出兵比例摊派,人人有份。
也是出兵各方彼此间心照不宣的一个指挥中枢构成。
此外,又着顺天府动员外城汉人青壮一万多人随军,主要承担后勤转运任务。
为了提高出征官兵军心士气,也为安抚八旗家属,老富让主管户部的尚书永贵拿出了库中三分之一库藏,约白银126万两以“特别津贴”的名义打到官兵账户上,还从内务府拿出若干皇家御造物用以军中赏赐用。
舆论上更是不遗余力的为出征造势,营造出大军一出,所有问题都将解决的大好气象。
阜城门外的讨逆军不知道是炮子没了,还是不想浪费炮子,也停止了对京师的炮击。
这无疑起到了辅助作用。
一时之间,京师上空洋溢着必胜气息。
快活的很。
乾隆不是太快活,因为他亲自出征的愿望没有得到王公大臣的支持。
哪怕他再三表示自己尚能骑马,也能拉得动弓,还是被王公大臣集体漠视了。
就算皇帝亲征也轮不到你一个退下来的太上皇啊!
哪朝哪代有太上皇出征的?
老富说的也是很肯定:“哪怕就剩臣一人,也绝不会让上皇以身犯险!”
无奈,没有任何发言权的乾隆跟木头人似的被老富安排回永寿宫静候佳音。
他的亲儿子嘉庆皇帝则前往城门为出征将士送行,并发表“最后关头”的讲话。
强调大清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唯有官兵人等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
据海康说现场气氛很好,很热烈,皇上的讲话极大提高了出征将士的信心,此次出征有望大获全胜,斩断鬼子六伸手京师的黑手,再造乾坤。
“如此最好。”
乾隆点了点头,没有理会宫外隐约传来的八旗妇孺哭泣声,而是让海康将十五阿哥永琰召进宫来。
自从主动退位并传位给十二阿哥后,乾隆的待遇节节提高,不仅可以有在永寿宫周围自由活动的权利,还可以接见一些老臣。
当然,必须向军机处报备。
考虑到太上皇毕竟上了年纪,精力不如从前,老富规定上皇两天才能见一次老臣,原则上不要超过一人。
可以见臣子,当然就能见儿子。
十五阿哥永琰在乾隆退位后,被其哥哥嘉庆皇上册封为惠亲王。
对于唯一的弟弟,永璂无疑是非常关心,也非常疼爱的。
为此,第一次同富爸爸争执。
原因是富爸爸不同意册封永琰为亲王,只同意封其为多罗贝勒。
永璂不知道他亲阿玛曾在正大光明匾额下放过一只盒子,盒子里的储君就是永琰,所以他富爸爸担心日后会生事端,遂坚决不同意封永琰为亲王。
但架不住永璂心疼这个同他一样没了母亲的幼弟,只得勉强同意下来。
毕竟,大清终将是六皇帝的。
已经十七岁的永琰个子长得很高了,这几年京中不断变化的风云让这位最小皇子脸上的稚嫩之色早已脱去。
如果说一开始他还窥伺皇位的心思,这会是真的什么也不想了。
因为他皇阿玛都搞不定的事,他能搞定?
被封亲王之后也一直在府中深居,以致于要不是太上皇时不时的召见这位亲王,很多王公大臣都快忘了皇上还有这么个小儿子。
永琰过来的时候,惇太妃正在陪太上皇在花园散步,可能是最近伙食改善的原因,惇太妃的身材明显有些发福,小肚子比之前显福。
“琰儿来了啊,”
听到皇阿玛的招呼声,永琰赶紧上前行礼。
“你去吧,朕与琰儿走走。”
乾隆示意汪妃不必伺候,上前拉着小儿子的手在御花园继续散步。途中不时停留考问小儿子的功课。
永琰一一回答,听得乾隆很是满意,欣慰的看着长成大小伙子的小儿子,内心却是此痛不已。
因为,这才是他钟意的继承人,而不是那拉那个贱女人生的永璂。
“阿玛,”
永琰突然欲言又止。
乾隆不悦:“此处就你我父子二人,有什么话不能对阿玛说的?”
永琰迟疑了下,低声问听说阿玛想要出征却被王公大臣会议阻止了是真的么。
乾隆一怔,神情变得暗澹,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小儿子。
是也不是,不是也不是。
因为,他混成现在这幅鸟样,真的很丢人。
“阿玛已过花甲,纵是精力再是旺盛,又哪里能披甲出征呢,幸被王公大臣劝阻,否则儿臣真就担心坏了...”
十七岁的永琰孝心满满,竟是认为王公大臣劝阻的对,要不然阿玛这一把年纪还要带兵出征,不被累坏才怪。
“娘希匹,你娃娃知道个屁!”
乾隆没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小儿子竟是这等无知见识,顿时气急败坏,“你以为他们是真的为朕好,担心朕的身子扛不住征战之苦?...无知,这帮龟孙子是想当中间商,赚朕的差价!”
国防部很快拿出具体出兵方案。
计抽调安亲王系八旗中央军14500人,绿营兵12000人,另护军侍卫3000余;
步军统领衙门所辖京师马步兵7000余人;
两蓝、两红、镶白五旗直属部队并王公亲卫组成的6000特别行动队。
为了加强攻坚能力并壮声势,又抽调内务府直属的上三旗包衣青壮8000人随同出征,全军共52000余人,分步、骑、炮、工共48个团。
为了统一指挥,经老富提议,王公大臣一致决议,定军名为“安国”。
即安国军。
此军名一听就是对应讨逆的。
不管是格局还是内涵又或象征意义,都远远压过讨逆军。
是个好彩头。
安国军司令长官由安亲王次子、多罗贝勒乌尔希巴兰担任。
这是色大爷的底线。
他不可能把自己的部队交给外人领导的。
这节骨眼,除了亲儿子,他谁也不信任。
为了获得摄政王的无条件支持,及时把昌平同大全抢回来,老富也大度的将兵团司令长官委任状给了乌二,并请皇帝手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赐给乌二。
兵团副司令长官由主动请缨的裕郡王亮焕、九门提督玛尔泰、内务府大臣金简担任。
大体按照出兵比例摊派,人人有份。
也是出兵各方彼此间心照不宣的一个指挥中枢构成。
此外,又着顺天府动员外城汉人青壮一万多人随军,主要承担后勤转运任务。
为了提高出征官兵军心士气,也为安抚八旗家属,老富让主管户部的尚书永贵拿出了库中三分之一库藏,约白银126万两以“特别津贴”的名义打到官兵账户上,还从内务府拿出若干皇家御造物用以军中赏赐用。
舆论上更是不遗余力的为出征造势,营造出大军一出,所有问题都将解决的大好气象。
阜城门外的讨逆军不知道是炮子没了,还是不想浪费炮子,也停止了对京师的炮击。
这无疑起到了辅助作用。
一时之间,京师上空洋溢着必胜气息。
快活的很。
乾隆不是太快活,因为他亲自出征的愿望没有得到王公大臣的支持。
哪怕他再三表示自己尚能骑马,也能拉得动弓,还是被王公大臣集体漠视了。
就算皇帝亲征也轮不到你一个退下来的太上皇啊!
哪朝哪代有太上皇出征的?
老富说的也是很肯定:“哪怕就剩臣一人,也绝不会让上皇以身犯险!”
无奈,没有任何发言权的乾隆跟木头人似的被老富安排回永寿宫静候佳音。
他的亲儿子嘉庆皇帝则前往城门为出征将士送行,并发表“最后关头”的讲话。
强调大清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唯有官兵人等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
据海康说现场气氛很好,很热烈,皇上的讲话极大提高了出征将士的信心,此次出征有望大获全胜,斩断鬼子六伸手京师的黑手,再造乾坤。
“如此最好。”
乾隆点了点头,没有理会宫外隐约传来的八旗妇孺哭泣声,而是让海康将十五阿哥永琰召进宫来。
自从主动退位并传位给十二阿哥后,乾隆的待遇节节提高,不仅可以有在永寿宫周围自由活动的权利,还可以接见一些老臣。
当然,必须向军机处报备。
考虑到太上皇毕竟上了年纪,精力不如从前,老富规定上皇两天才能见一次老臣,原则上不要超过一人。
可以见臣子,当然就能见儿子。
十五阿哥永琰在乾隆退位后,被其哥哥嘉庆皇上册封为惠亲王。
对于唯一的弟弟,永璂无疑是非常关心,也非常疼爱的。
为此,第一次同富爸爸争执。
原因是富爸爸不同意册封永琰为亲王,只同意封其为多罗贝勒。
永璂不知道他亲阿玛曾在正大光明匾额下放过一只盒子,盒子里的储君就是永琰,所以他富爸爸担心日后会生事端,遂坚决不同意封永琰为亲王。
但架不住永璂心疼这个同他一样没了母亲的幼弟,只得勉强同意下来。
毕竟,大清终将是六皇帝的。
已经十七岁的永琰个子长得很高了,这几年京中不断变化的风云让这位最小皇子脸上的稚嫩之色早已脱去。
如果说一开始他还窥伺皇位的心思,这会是真的什么也不想了。
因为他皇阿玛都搞不定的事,他能搞定?
被封亲王之后也一直在府中深居,以致于要不是太上皇时不时的召见这位亲王,很多王公大臣都快忘了皇上还有这么个小儿子。
永琰过来的时候,惇太妃正在陪太上皇在花园散步,可能是最近伙食改善的原因,惇太妃的身材明显有些发福,小肚子比之前显福。
“琰儿来了啊,”
听到皇阿玛的招呼声,永琰赶紧上前行礼。
“你去吧,朕与琰儿走走。”
乾隆示意汪妃不必伺候,上前拉着小儿子的手在御花园继续散步。途中不时停留考问小儿子的功课。
永琰一一回答,听得乾隆很是满意,欣慰的看着长成大小伙子的小儿子,内心却是此痛不已。
因为,这才是他钟意的继承人,而不是那拉那个贱女人生的永璂。
“阿玛,”
永琰突然欲言又止。
乾隆不悦:“此处就你我父子二人,有什么话不能对阿玛说的?”
永琰迟疑了下,低声问听说阿玛想要出征却被王公大臣会议阻止了是真的么。
乾隆一怔,神情变得暗澹,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小儿子。
是也不是,不是也不是。
因为,他混成现在这幅鸟样,真的很丢人。
“阿玛已过花甲,纵是精力再是旺盛,又哪里能披甲出征呢,幸被王公大臣劝阻,否则儿臣真就担心坏了...”
十七岁的永琰孝心满满,竟是认为王公大臣劝阻的对,要不然阿玛这一把年纪还要带兵出征,不被累坏才怪。
“娘希匹,你娃娃知道个屁!”
乾隆没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小儿子竟是这等无知见识,顿时气急败坏,“你以为他们是真的为朕好,担心朕的身子扛不住征战之苦?...无知,这帮龟孙子是想当中间商,赚朕的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