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能在民间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黑宝葫芦最新章节!
在中国,“游医”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江湖郎中?卖狗皮膏药的?走街串巷兜售“祖传秘方”的?现在很多地方都经常有什么无证游医治死人或者治疗失误的消息或报道,让人一听到游医这个称呼就直摇头。
但如果仔细的想想,就可能发现,其实中医的历史就是游医的历史。从扁鹊、华佗到孙思邈、李时珍,几乎所有的中医名家都是游医。正是因为民间游走的无拘无束和接触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以及对东西南北不同的植物和水土的了解,这些人成就了医学史上泰斗的地位。
令人惋惜的是,就是这些执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牛耳的中医大家们却不曾在他们那个年代,成就开办大型医院的壮举。即使有象古代“太医院”那样的宫廷机构,但那些身怀绝技的人往往不屑于坐在养尊处优的皇宫内室过他们笼中金丝鸟般的生活。有时他们可能也会现身在显贵的门厅,但往往也是一个匆匆的过客
原因是什么呢?是扁鹊被蔡桓公的误解?是华佗在曹操手中丧命?人们都无从知晓。可是只知道的是,中国古代的诸如“太医院”这样的宫廷医院不曾出过什么名震遐尔的名医。倒是游医奠定了中医的基础。直到西方的传教士在中国兴办起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医院,这种游走四方的江湖郎中才停止了他们的神话。
古代坐堂大夫都看不起那些到处行走的游医,认为他们不是正道,这就如同现在那些大医院里的所谓砖家看不起那些土医生或者老中医一样。而游医虽然心里很是羡慕坐堂大夫他们的富足无忧,但是也乐得自在。
两者之间谁的医术更加的高明,那是没有定准的。即使是有名的医药店,难道就没有失手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医死过人么?医死人并不是游医的专利,很多坐堂大夫同样有过不能治愈的经历,但是为何民众听得最多的,都是游医们的错误呢?
一来,游医并不像坐堂大夫他们那样的严格,数目也远比正规大夫要多很多,有些人甚至只要略懂一些医药,就可以周围行骗了,所以游医的素质良莠不齐,出差错的概率也就多了。二来,坐堂大夫因为有了自己的地盘,比起游医更加要面子,而且更加有背景。一旦出了什么医疗事故,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掩盖起来。而游医则大多是无背景的底层人士,自然无法遮掩,他们往往看见不对劲,就会一走了之,于是渐渐地,游医的名头就坏了。
王凡并没有看不起那些游医,随着时代的变迁,有部分游医们也安定了下来。他们由于不是科班出身,所以不能去医院里工作,只好是转为土医生或者乡镇赤脚医生。王凡对于这类医生这么感兴趣,那是因为他小时候的一场大病,是一个没有牌证但是医术高明的赤脚医生把他给治好的。
那时候王凡还很小,也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东西,一下子拉起了肚子来。一开始王老头并没有在意,因为拉肚子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农村里的小孩子往往贪吃了什么,就会偶尔闹闹肚子,等饿他一顿,喂上一些清粥,保管没有问题。
但是,事情并不像王老头想象的那样,王凡竟然还是止不住地拉肚子,一天拉了四五次。这个时候王老头才着急了,连忙抓了一些山药煲给他喝。可是这样依然没有什么作用,王凡的下面仿佛是开了闸的水龙头一样,泄个不停,一天竟然增至了十来次,而且都是稀稀的像水一样,甚至是喷洒而出。有时候即使肚子来一点儿东西都没有了,也拉不出什么来,但是王凡还是趴着茅厕里不肯出来。
期间,王老头背着王凡去了乡镇里的卫生所,打了一支针,然后开了一些止泻药。吃了两三天,仍然不见有效,而王凡整个人都拉得脱了形,面颊都凹了下去,看得王老头都心疼死了。
看着王凡这个样子,被腹泻变本加厉地折磨成了不成人样,王老头是心疼极了。他一直都是把王凡当做是自己亲儿子那般地拉扯大的,现在弄成这个模样,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无言的疼痛,他恨不得把王凡身上的病痛,全部转移到自己身上去。
正当王老头手足无措的时候,恰好有熟知的村里人上门查看,便介绍了一位在乡镇里居住的赤脚医生给王老头认识。那时候王老头也是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态,去到了那个土医生家里。
没想到那里还真有不少人上门求医的。王老头赶紧让那个赤脚大夫给王凡看一下,结果对方查看了一遍,又询问了一下王凡的生活上的问题,就马上给出了那么一副方子,很简单,那就是去摘一片黄瓜叶子,然后加半碗水,熬成汤,去渣喝水。若是嫌苦的话,可以在里面放一点儿冰糖。
王老头将信将疑地记了下来,而要给对方诊金的时候,却被拒绝了,对方说是这些东西很平常,自己只不过说了下,不费功夫,所以坚决不收王老头的钱。
王老头很是感动,然后回家后立即照做。没过了多久,腹泻止住了。而当天晚上,效果很明显,王凡都没有再拉过肚子。等到了第二天再喝了一遍,就再也没有犯病了。
治好了病后,王老头很是感激那位医生,连忙拿着一些土产,带上王凡去感谢对方。虽说对方依然不肯要他的东西,但是王老头把东西扔下就走了。而以后每逢节日,他都会上门拜访那位医生,以感激对方的救命之恩。
王凡从小就被自家老头子教育着,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所以到现在为止,他都没有一丝看不起那些老中医的意思,相反他觉得,大能才是在民间呢至于那些所谓的坐堂大夫,他只佩服一个人,那就是坐堂的老祖宗张仲景。
我国一些老字号的中医药店,多以“堂”相称,诸如什么“济生堂”、“同仁堂”、“长春堂”、“四知堂”等。同时在药店治病的医生,也被尊称为“坐堂医生”。新中国成立不久,曾取消“坐堂医生”。改革开放后,一度又恢复。不久又被禁止。现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表示,从如今起将全面恢复与规范“坐堂”行医传统,于是又有了“坐堂医生”的称呼。但是据说,最初医生没有这个称谓,而是从张仲景开始,大家才开始这样称呼。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关于他的传说,现在依然流传着。
古代封建社会,迷信巫术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势兴起,坑害百姓,骗取钱财。不少贫苦人家有人得病,就请巫婆和妖道降妖捉怪,用符水治病,结果无辜地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落得人财两空。张仲景对这些巫医、妖道非常痛恨。每次遇到他们装神弄鬼,误人性命,他就出面干预,理直气壮地和他们争辩,并用医疗实效来驳斥巫术迷信,奉劝人们相信医术。
有一次,他遇见一个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属听信巫婆的欺骗,以为这是“鬼怪缠身”,要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观察了病人的气色和病态,又询问了病人的有关情况,然后对病人家属说:
“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热血入室’,是受了较大刺激造成的。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可恶的巫婆,她们是‘活鬼’,千万不能让她们缠住病人,否则病人会有性命危险。”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他研究了治疗方法,为病人扎了几针。几天后,那妇女的病慢慢好起来,疑鬼疑神的症状也消失了。张仲景又为她治疗了一段时间就痊愈了。从此,一些穷人生了病,便不再相信巫医的鬼话,而是找张仲景治病。张仲景解救了许多穷苦人。
为了使更多的病人能从巫术迷信中解脱出来,早日康复,张仲景刻苦探索,创立了许多新的医疗方法。一次,有个病人大便干结,排不出,吃不下饭,很虚弱。张仲景仔细做了检查,确认是高热引起的一种便秘症。当时碰到便秘,一般是让病人服用泻火的药。但是这个病人身体很虚弱,如果服用泻药,他会经受不住。但不用泻药,大便不通,热邪无法排除。怎么办呢?张仲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做一种新的尝试:他取来一些蜂蜜并将它煎干,捏成细细的长条,制成“药锭”,慢慢地塞进病人的肛门。“药锭”进入肠道后,很快溶化,干结的大便被溶开,一会儿就排了下来。大便畅通,热邪排出体外,病人的病情立刻有了好转。这就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门栓剂通便法。这种方法和原理至今还被临床采用,并拓展到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疗。
还有一次,张仲景外出,见许多人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人叹息,有几个妇女在悲惨地啼哭。他一打听,知道那人因家里穷得活不下去就上吊自杀,被人们发现救下来时已经不能动弹了。张仲景得知距上吊的时间不太长,便赶紧吩咐把那人放在床板上,拉过棉被为他保暖。同时叫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蹲在那人的旁边,一面按摩胸部,一面拿起双臂,一起一落地进行活动。张仲景自己则叉开双脚,蹲在床板上,用手掌抵住那人的腰部和腹部,随着手臂一起一落的动作,一松一压。不到半个时辰,那人竟然有了微弱的呼吸。张仲景关照大家不要停止动作,继续做下去。又过了一会儿,那人终于清醒过来。这就是现在在急救中广泛使用的人工呼吸。
“辨证施治”也叫“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专业术语。它是说,首先要运用各种诊断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对病人的生理特点以及时令节气、地区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致病的原因,然后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
中医看病,都非常重视“辨证施治”。但在张仲景之前,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一套临床方法。张仲景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
有一次,两个病人同时来找张仲景看病,都说头痛、发烧、咳嗽、鼻塞。经过询问,原来二人都淋了一场大雨。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感冒,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发汗解热。
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跑来找张仲景,说病人服了药以后,出了一身大汗,但头痛得比昨天更厉害了。张仲景听后很纳闷儿,以为自己诊断出了差错,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病人说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病好了一大半。张仲景更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疗效却不一样呢?他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忽略了这些差异。
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于是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给病人重新开方抓药,结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
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同样是感冒,表症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应相同。他认为各种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能一成不变。
张仲景系统地总结了“辨证施治”,他的医术大大提高,技艺超群。张仲景行医到过很多城市,接触过许多政治家和文学家,这些人对张仲景都很敬重。建安年间一位有名的诗人,在朝廷作过侍中(一种官职),名叫王仲宣,与张仲景有较深的交往。张仲景与他接触几次后,就辨出他身上潜伏着一种名叫“病疾”(麻疯病)的病原。
张仲景对他说:“你身上有一种病,得早点医治,要不然到40岁时会脱眉毛,脱眉至半年,将会有生命危险。我劝你还是先服几剂五石汤。”当时王仲宣才二十几岁。患有“病疾”在那时是非常危险的,也被认为是很丢脸的事。所以张仲景不说出病名,只说出症状。王仲宣听懂了他的意思,但以为是吓唬自己,便没有听张仲景的劝告。
不久二人再次相见,张仲景问王仲宣:“你服过五石汤了吗?”王仲宣有些反感地说:“服过了。”张仲景仔细观察了他的气色说:“不像,看你的气色,肯定没有服过。为什么你不听从医生的劝告,而轻视自己的生命呢?我劝你还是赶快服些吧,不然就麻烦啦”可王仲宣还是不信,未按张仲景说的做。果然20年后,王仲宣开始脱眉,脱眉到第187天,便不治身亡。可惜这位极有才华的文学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对参加科举考试,以谋得一官半职很是看重,就要张仲景参加考试(隋唐始开科举,汉时采用的是地方推荐制,就是举秀才与孝廉,张仲景不可能参加科举,是考试,但和科举不同。举孝廉,是分孝、廉。举孝便是举荐为官;廉是参加考试,目的是评判治政能力,最后根据考试情况给予不同官位。汉代举孝廉一定能做官,只是官位高低要根据考试来定,这也是举孝廉中考试的唯一目的)。
古时的人以不忠不孝为最大耻辱,尽管张仲景很不情愿,但也不愿违背父命,落一个不孝之子的名声。因此在灵帝时(约公元168~188年),举孝廉,进入官场。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
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长进。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
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v
在中国,“游医”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江湖郎中?卖狗皮膏药的?走街串巷兜售“祖传秘方”的?现在很多地方都经常有什么无证游医治死人或者治疗失误的消息或报道,让人一听到游医这个称呼就直摇头。
但如果仔细的想想,就可能发现,其实中医的历史就是游医的历史。从扁鹊、华佗到孙思邈、李时珍,几乎所有的中医名家都是游医。正是因为民间游走的无拘无束和接触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以及对东西南北不同的植物和水土的了解,这些人成就了医学史上泰斗的地位。
令人惋惜的是,就是这些执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牛耳的中医大家们却不曾在他们那个年代,成就开办大型医院的壮举。即使有象古代“太医院”那样的宫廷机构,但那些身怀绝技的人往往不屑于坐在养尊处优的皇宫内室过他们笼中金丝鸟般的生活。有时他们可能也会现身在显贵的门厅,但往往也是一个匆匆的过客
原因是什么呢?是扁鹊被蔡桓公的误解?是华佗在曹操手中丧命?人们都无从知晓。可是只知道的是,中国古代的诸如“太医院”这样的宫廷医院不曾出过什么名震遐尔的名医。倒是游医奠定了中医的基础。直到西方的传教士在中国兴办起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医院,这种游走四方的江湖郎中才停止了他们的神话。
古代坐堂大夫都看不起那些到处行走的游医,认为他们不是正道,这就如同现在那些大医院里的所谓砖家看不起那些土医生或者老中医一样。而游医虽然心里很是羡慕坐堂大夫他们的富足无忧,但是也乐得自在。
两者之间谁的医术更加的高明,那是没有定准的。即使是有名的医药店,难道就没有失手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医死过人么?医死人并不是游医的专利,很多坐堂大夫同样有过不能治愈的经历,但是为何民众听得最多的,都是游医们的错误呢?
一来,游医并不像坐堂大夫他们那样的严格,数目也远比正规大夫要多很多,有些人甚至只要略懂一些医药,就可以周围行骗了,所以游医的素质良莠不齐,出差错的概率也就多了。二来,坐堂大夫因为有了自己的地盘,比起游医更加要面子,而且更加有背景。一旦出了什么医疗事故,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掩盖起来。而游医则大多是无背景的底层人士,自然无法遮掩,他们往往看见不对劲,就会一走了之,于是渐渐地,游医的名头就坏了。
王凡并没有看不起那些游医,随着时代的变迁,有部分游医们也安定了下来。他们由于不是科班出身,所以不能去医院里工作,只好是转为土医生或者乡镇赤脚医生。王凡对于这类医生这么感兴趣,那是因为他小时候的一场大病,是一个没有牌证但是医术高明的赤脚医生把他给治好的。
那时候王凡还很小,也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东西,一下子拉起了肚子来。一开始王老头并没有在意,因为拉肚子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农村里的小孩子往往贪吃了什么,就会偶尔闹闹肚子,等饿他一顿,喂上一些清粥,保管没有问题。
但是,事情并不像王老头想象的那样,王凡竟然还是止不住地拉肚子,一天拉了四五次。这个时候王老头才着急了,连忙抓了一些山药煲给他喝。可是这样依然没有什么作用,王凡的下面仿佛是开了闸的水龙头一样,泄个不停,一天竟然增至了十来次,而且都是稀稀的像水一样,甚至是喷洒而出。有时候即使肚子来一点儿东西都没有了,也拉不出什么来,但是王凡还是趴着茅厕里不肯出来。
期间,王老头背着王凡去了乡镇里的卫生所,打了一支针,然后开了一些止泻药。吃了两三天,仍然不见有效,而王凡整个人都拉得脱了形,面颊都凹了下去,看得王老头都心疼死了。
看着王凡这个样子,被腹泻变本加厉地折磨成了不成人样,王老头是心疼极了。他一直都是把王凡当做是自己亲儿子那般地拉扯大的,现在弄成这个模样,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无言的疼痛,他恨不得把王凡身上的病痛,全部转移到自己身上去。
正当王老头手足无措的时候,恰好有熟知的村里人上门查看,便介绍了一位在乡镇里居住的赤脚医生给王老头认识。那时候王老头也是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态,去到了那个土医生家里。
没想到那里还真有不少人上门求医的。王老头赶紧让那个赤脚大夫给王凡看一下,结果对方查看了一遍,又询问了一下王凡的生活上的问题,就马上给出了那么一副方子,很简单,那就是去摘一片黄瓜叶子,然后加半碗水,熬成汤,去渣喝水。若是嫌苦的话,可以在里面放一点儿冰糖。
王老头将信将疑地记了下来,而要给对方诊金的时候,却被拒绝了,对方说是这些东西很平常,自己只不过说了下,不费功夫,所以坚决不收王老头的钱。
王老头很是感动,然后回家后立即照做。没过了多久,腹泻止住了。而当天晚上,效果很明显,王凡都没有再拉过肚子。等到了第二天再喝了一遍,就再也没有犯病了。
治好了病后,王老头很是感激那位医生,连忙拿着一些土产,带上王凡去感谢对方。虽说对方依然不肯要他的东西,但是王老头把东西扔下就走了。而以后每逢节日,他都会上门拜访那位医生,以感激对方的救命之恩。
王凡从小就被自家老头子教育着,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所以到现在为止,他都没有一丝看不起那些老中医的意思,相反他觉得,大能才是在民间呢至于那些所谓的坐堂大夫,他只佩服一个人,那就是坐堂的老祖宗张仲景。
我国一些老字号的中医药店,多以“堂”相称,诸如什么“济生堂”、“同仁堂”、“长春堂”、“四知堂”等。同时在药店治病的医生,也被尊称为“坐堂医生”。新中国成立不久,曾取消“坐堂医生”。改革开放后,一度又恢复。不久又被禁止。现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表示,从如今起将全面恢复与规范“坐堂”行医传统,于是又有了“坐堂医生”的称呼。但是据说,最初医生没有这个称谓,而是从张仲景开始,大家才开始这样称呼。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关于他的传说,现在依然流传着。
古代封建社会,迷信巫术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势兴起,坑害百姓,骗取钱财。不少贫苦人家有人得病,就请巫婆和妖道降妖捉怪,用符水治病,结果无辜地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落得人财两空。张仲景对这些巫医、妖道非常痛恨。每次遇到他们装神弄鬼,误人性命,他就出面干预,理直气壮地和他们争辩,并用医疗实效来驳斥巫术迷信,奉劝人们相信医术。
有一次,他遇见一个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属听信巫婆的欺骗,以为这是“鬼怪缠身”,要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观察了病人的气色和病态,又询问了病人的有关情况,然后对病人家属说:
“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热血入室’,是受了较大刺激造成的。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可恶的巫婆,她们是‘活鬼’,千万不能让她们缠住病人,否则病人会有性命危险。”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他研究了治疗方法,为病人扎了几针。几天后,那妇女的病慢慢好起来,疑鬼疑神的症状也消失了。张仲景又为她治疗了一段时间就痊愈了。从此,一些穷人生了病,便不再相信巫医的鬼话,而是找张仲景治病。张仲景解救了许多穷苦人。
为了使更多的病人能从巫术迷信中解脱出来,早日康复,张仲景刻苦探索,创立了许多新的医疗方法。一次,有个病人大便干结,排不出,吃不下饭,很虚弱。张仲景仔细做了检查,确认是高热引起的一种便秘症。当时碰到便秘,一般是让病人服用泻火的药。但是这个病人身体很虚弱,如果服用泻药,他会经受不住。但不用泻药,大便不通,热邪无法排除。怎么办呢?张仲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做一种新的尝试:他取来一些蜂蜜并将它煎干,捏成细细的长条,制成“药锭”,慢慢地塞进病人的肛门。“药锭”进入肠道后,很快溶化,干结的大便被溶开,一会儿就排了下来。大便畅通,热邪排出体外,病人的病情立刻有了好转。这就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门栓剂通便法。这种方法和原理至今还被临床采用,并拓展到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疗。
还有一次,张仲景外出,见许多人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人叹息,有几个妇女在悲惨地啼哭。他一打听,知道那人因家里穷得活不下去就上吊自杀,被人们发现救下来时已经不能动弹了。张仲景得知距上吊的时间不太长,便赶紧吩咐把那人放在床板上,拉过棉被为他保暖。同时叫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蹲在那人的旁边,一面按摩胸部,一面拿起双臂,一起一落地进行活动。张仲景自己则叉开双脚,蹲在床板上,用手掌抵住那人的腰部和腹部,随着手臂一起一落的动作,一松一压。不到半个时辰,那人竟然有了微弱的呼吸。张仲景关照大家不要停止动作,继续做下去。又过了一会儿,那人终于清醒过来。这就是现在在急救中广泛使用的人工呼吸。
“辨证施治”也叫“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专业术语。它是说,首先要运用各种诊断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对病人的生理特点以及时令节气、地区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致病的原因,然后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
中医看病,都非常重视“辨证施治”。但在张仲景之前,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一套临床方法。张仲景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
有一次,两个病人同时来找张仲景看病,都说头痛、发烧、咳嗽、鼻塞。经过询问,原来二人都淋了一场大雨。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感冒,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发汗解热。
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跑来找张仲景,说病人服了药以后,出了一身大汗,但头痛得比昨天更厉害了。张仲景听后很纳闷儿,以为自己诊断出了差错,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病人说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病好了一大半。张仲景更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疗效却不一样呢?他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忽略了这些差异。
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于是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给病人重新开方抓药,结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
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同样是感冒,表症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应相同。他认为各种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能一成不变。
张仲景系统地总结了“辨证施治”,他的医术大大提高,技艺超群。张仲景行医到过很多城市,接触过许多政治家和文学家,这些人对张仲景都很敬重。建安年间一位有名的诗人,在朝廷作过侍中(一种官职),名叫王仲宣,与张仲景有较深的交往。张仲景与他接触几次后,就辨出他身上潜伏着一种名叫“病疾”(麻疯病)的病原。
张仲景对他说:“你身上有一种病,得早点医治,要不然到40岁时会脱眉毛,脱眉至半年,将会有生命危险。我劝你还是先服几剂五石汤。”当时王仲宣才二十几岁。患有“病疾”在那时是非常危险的,也被认为是很丢脸的事。所以张仲景不说出病名,只说出症状。王仲宣听懂了他的意思,但以为是吓唬自己,便没有听张仲景的劝告。
不久二人再次相见,张仲景问王仲宣:“你服过五石汤了吗?”王仲宣有些反感地说:“服过了。”张仲景仔细观察了他的气色说:“不像,看你的气色,肯定没有服过。为什么你不听从医生的劝告,而轻视自己的生命呢?我劝你还是赶快服些吧,不然就麻烦啦”可王仲宣还是不信,未按张仲景说的做。果然20年后,王仲宣开始脱眉,脱眉到第187天,便不治身亡。可惜这位极有才华的文学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对参加科举考试,以谋得一官半职很是看重,就要张仲景参加考试(隋唐始开科举,汉时采用的是地方推荐制,就是举秀才与孝廉,张仲景不可能参加科举,是考试,但和科举不同。举孝廉,是分孝、廉。举孝便是举荐为官;廉是参加考试,目的是评判治政能力,最后根据考试情况给予不同官位。汉代举孝廉一定能做官,只是官位高低要根据考试来定,这也是举孝廉中考试的唯一目的)。
古时的人以不忠不孝为最大耻辱,尽管张仲景很不情愿,但也不愿违背父命,落一个不孝之子的名声。因此在灵帝时(约公元168~188年),举孝廉,进入官场。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
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长进。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
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