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持之以才 用之以正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宋末之乱臣贼子最新章节!
“这个胡铨还是真是什么话都敢说的人,倒是让人惊讶。”二楼一个角落处,虞允文父子两人正坐在一起说话,虞允文看着胡铨一眼,摇摇头,说道:“过刚则易折,这个胡铨太喜欢说说话了,这样的人在官场呆不长。”
“就你会说话,不就是在陛下身边呆了两个月,就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一样。”虞祺瞪了自己儿子一眼,又想到了什么,说道:“若不是陛下,这次科举你也可以参加,未必不能拿个状元来。呆在陛下身边,虽然陛下知道你的才能,但是外人未必知道。”
“那又如何?有没有才能自己知道,就算是参加科举又能如何,种个状元,在各部历练一两年,然后外放知县、知府然后再一步步的爬上来?还不如跟在陛下身边,那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虞允文摇头说道:“在建国之初,陛下需要的是有才能的人,至于经过科举一途成为朝廷栋梁的人,那也是在太平时节,才能走的更高。”
虞祺想了想,事实上还真的是如此,最典型的就是军机处、武英殿大学士周渊就是如此,不过是李璟庄中私塾出身,跟在李璟身边,刚正不阿,掌握军法,治理军中,军中将校无一不服,这才成为大学士,成为军机处中大佬一员。
“这也是你的机缘,跟随陛下身边,实际上远比一般人更加危险,你年纪商轻,原本我是准备让你沉淀几年,只是陛下爱才心切,才会将你带在身边教导,你千万不能辜负了陛下的一番信任。”虞祺忍不住说道:“陛下北伐在即,可曾招你入宫?”
“没有,孩儿认为陛下这次不会让我跟随北伐,毕竟孩儿还很年幼。”虞允文摇摇头,现在三军主要将领都已经入宫,李璟并没有召见自己,虞允文就已经知道了李璟的意思了,恐怕短时间内,自己不能跟随李璟北伐,进入大唐的核心。
“你到底是年纪轻,现在若是掌握大权,恐怕军中无人能心服口服,再学习一段时间也是好的,可惜了,北伐大功,恐怕与你无缘了。”虞祺微微感到惋惜,北伐乃是大唐大事,金国也是李璟最大的敌人,参加北伐的人恐怕都有大功,虞允文失去这样的机会,确实可惜。
“父亲,孩儿年轻尚幼,若是猛然之间成为陛下身边的重臣,也不见得是好事情,还不如一步一个脚印,听从陛下的安排。”虞允文不在意的说道。
虞祺面色一愣,双目中光芒闪烁,望着自己儿子一眼,自己的儿子天资聪颖,从小就有自己的主意,这个时候说这句话,明显是有针对的。
虞允文见状,顿时低声说道:“陛下不过三十,年轻力壮,可是朝中的大臣们年纪远在陛下之上,陛下日后的辅政大臣们绝对不会是这些老家伙,陛下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出征,不是出征的时机不对,而是因为陛下对这届科举十分重视,他要遴选的是日后的宰辅之才,所以才会等到现在。孩儿年纪轻轻,现在就已经在陛下心中留下了印象,现在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免得日后跟不上。”
虞祺听了顿时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看着自己的儿子,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欣慰之色。自己看事情还是差了一些,居然还没有自己儿子看的遥远。
仔细想象,赵鼎等人都是李璟的父辈甚至是爷爷辈,又能辅佐李璟多少年,这个时候,他恐怕需要的是培养继任者,朝中能有此作为的人很少,能被李璟看上眼的人更少,遴选人才是帝国的重中之重,难怪李璟到现在还没有前往军中,主持北伐之事。
“既然你有自己的打算,那为父就不说什么了,这次进京,见过陛下之后,我就回江都。”虞祺点点头,说道:“不管日后陛下如何安排你,都要勤于王事。”
“孩儿明白。”虞允文点点头。正说的时候,他发现远处有一个内侍走了过来,内侍在酒楼内四处看了一眼,终于看见虞允文,脸上顿时露出一丝阿谀之色。
“虞先生,陛下说了,请先生参加今年的科举。这段时间,就不要四处走动了,多看看书。”内侍低声说道。
“参加今年的科举?”虞允文面色一动。
“这个,陛下是这么说的。”内侍看着虞允文相貌极为不俗,想了想,低声说道:“先生,小人听陛下对赵相说,哪里有宰辅是一个普通读书人出身的,现在可以,以后就不行了。先生,这可是陛下的原话。”
虞允文还没有反应过来,身边的虞祺却是面色大喜,右手忍不住掏出一枚金币,塞入内侍的袖管里,拱手说道:“多谢公公提醒,虞祺多谢了。”
内侍原本只是想交好一下虞允文这个后起之秀,没想到看见一道金光没入自己的袖管里,心中更是高兴,连连摆手说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虞先生,小人告辞了。”
“陛下高瞻远瞩,非我等能比拟的。”虞允文却是一声长叹,目光中闪烁着一丝希冀。就算李璟是造反起家的又如何,最起码,他是一个明君,就冲着这一点,就值得自己去效命。
“这位小兄弟,莫非这次你也是来参加科举的?”李易在一边看的分明,他扫了远去的内侍一眼,笑呵呵的上前拱手说道。
“在下虞允文,这次正是来京参加科举的。”虞允文已经决定参加科举,看见李易等人,倒是有些亲切。
“既然同是参加本届科举,那就是同年了,虞贤弟不如和我等一道,大家谈诗论词也是好的。世伯可否?”李易朝虞祺拱手说道。
“允文,多和这些年兄们接触一番也好的。为父先回府了。”虞祺笑呵呵的拍了自己儿子的肩膀说道。一个好汉三个帮,日后虞允文想要走的更远一些,就需要更多的人帮助,同窗同年之情就是最好的纽带。虞祺也看的出来,李易、胡铨等人为人都还不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结交对象。
“这个胡铨还是真是什么话都敢说的人,倒是让人惊讶。”二楼一个角落处,虞允文父子两人正坐在一起说话,虞允文看着胡铨一眼,摇摇头,说道:“过刚则易折,这个胡铨太喜欢说说话了,这样的人在官场呆不长。”
“就你会说话,不就是在陛下身边呆了两个月,就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一样。”虞祺瞪了自己儿子一眼,又想到了什么,说道:“若不是陛下,这次科举你也可以参加,未必不能拿个状元来。呆在陛下身边,虽然陛下知道你的才能,但是外人未必知道。”
“那又如何?有没有才能自己知道,就算是参加科举又能如何,种个状元,在各部历练一两年,然后外放知县、知府然后再一步步的爬上来?还不如跟在陛下身边,那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虞允文摇头说道:“在建国之初,陛下需要的是有才能的人,至于经过科举一途成为朝廷栋梁的人,那也是在太平时节,才能走的更高。”
虞祺想了想,事实上还真的是如此,最典型的就是军机处、武英殿大学士周渊就是如此,不过是李璟庄中私塾出身,跟在李璟身边,刚正不阿,掌握军法,治理军中,军中将校无一不服,这才成为大学士,成为军机处中大佬一员。
“这也是你的机缘,跟随陛下身边,实际上远比一般人更加危险,你年纪商轻,原本我是准备让你沉淀几年,只是陛下爱才心切,才会将你带在身边教导,你千万不能辜负了陛下的一番信任。”虞祺忍不住说道:“陛下北伐在即,可曾招你入宫?”
“没有,孩儿认为陛下这次不会让我跟随北伐,毕竟孩儿还很年幼。”虞允文摇摇头,现在三军主要将领都已经入宫,李璟并没有召见自己,虞允文就已经知道了李璟的意思了,恐怕短时间内,自己不能跟随李璟北伐,进入大唐的核心。
“你到底是年纪轻,现在若是掌握大权,恐怕军中无人能心服口服,再学习一段时间也是好的,可惜了,北伐大功,恐怕与你无缘了。”虞祺微微感到惋惜,北伐乃是大唐大事,金国也是李璟最大的敌人,参加北伐的人恐怕都有大功,虞允文失去这样的机会,确实可惜。
“父亲,孩儿年轻尚幼,若是猛然之间成为陛下身边的重臣,也不见得是好事情,还不如一步一个脚印,听从陛下的安排。”虞允文不在意的说道。
虞祺面色一愣,双目中光芒闪烁,望着自己儿子一眼,自己的儿子天资聪颖,从小就有自己的主意,这个时候说这句话,明显是有针对的。
虞允文见状,顿时低声说道:“陛下不过三十,年轻力壮,可是朝中的大臣们年纪远在陛下之上,陛下日后的辅政大臣们绝对不会是这些老家伙,陛下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出征,不是出征的时机不对,而是因为陛下对这届科举十分重视,他要遴选的是日后的宰辅之才,所以才会等到现在。孩儿年纪轻轻,现在就已经在陛下心中留下了印象,现在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免得日后跟不上。”
虞祺听了顿时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看着自己的儿子,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欣慰之色。自己看事情还是差了一些,居然还没有自己儿子看的遥远。
仔细想象,赵鼎等人都是李璟的父辈甚至是爷爷辈,又能辅佐李璟多少年,这个时候,他恐怕需要的是培养继任者,朝中能有此作为的人很少,能被李璟看上眼的人更少,遴选人才是帝国的重中之重,难怪李璟到现在还没有前往军中,主持北伐之事。
“既然你有自己的打算,那为父就不说什么了,这次进京,见过陛下之后,我就回江都。”虞祺点点头,说道:“不管日后陛下如何安排你,都要勤于王事。”
“孩儿明白。”虞允文点点头。正说的时候,他发现远处有一个内侍走了过来,内侍在酒楼内四处看了一眼,终于看见虞允文,脸上顿时露出一丝阿谀之色。
“虞先生,陛下说了,请先生参加今年的科举。这段时间,就不要四处走动了,多看看书。”内侍低声说道。
“参加今年的科举?”虞允文面色一动。
“这个,陛下是这么说的。”内侍看着虞允文相貌极为不俗,想了想,低声说道:“先生,小人听陛下对赵相说,哪里有宰辅是一个普通读书人出身的,现在可以,以后就不行了。先生,这可是陛下的原话。”
虞允文还没有反应过来,身边的虞祺却是面色大喜,右手忍不住掏出一枚金币,塞入内侍的袖管里,拱手说道:“多谢公公提醒,虞祺多谢了。”
内侍原本只是想交好一下虞允文这个后起之秀,没想到看见一道金光没入自己的袖管里,心中更是高兴,连连摆手说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虞先生,小人告辞了。”
“陛下高瞻远瞩,非我等能比拟的。”虞允文却是一声长叹,目光中闪烁着一丝希冀。就算李璟是造反起家的又如何,最起码,他是一个明君,就冲着这一点,就值得自己去效命。
“这位小兄弟,莫非这次你也是来参加科举的?”李易在一边看的分明,他扫了远去的内侍一眼,笑呵呵的上前拱手说道。
“在下虞允文,这次正是来京参加科举的。”虞允文已经决定参加科举,看见李易等人,倒是有些亲切。
“既然同是参加本届科举,那就是同年了,虞贤弟不如和我等一道,大家谈诗论词也是好的。世伯可否?”李易朝虞祺拱手说道。
“允文,多和这些年兄们接触一番也好的。为父先回府了。”虞祺笑呵呵的拍了自己儿子的肩膀说道。一个好汉三个帮,日后虞允文想要走的更远一些,就需要更多的人帮助,同窗同年之情就是最好的纽带。虞祺也看的出来,李易、胡铨等人为人都还不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结交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