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王孝杰上书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唐天子最新章节!
甘露殿,群臣正在争论。
“庐陵王为长,立太子当立长,庐陵王当为太子。”
“太子当立贤,皇嗣贤明,楚王英明,一传两君,何等美事。”
立太子之事成了这段时间最热门的话题,哪天不争论?争来争去,都没有结果。
“烦!烦!真烦!”武则天拍着额头,只觉心烦意躁。
这段时间,是武则天这辈子最为烦躁的时间之一了,在立李显和李旦之间难以决断。
李显本就当过皇帝,只是被武则天废了,而他又年长,立他为太子是名正言顺。
可是,李旦虽然没有过人的才华,没有强势的性格,却是有李隆基这个好儿子,完全可以让江山传承更加久远,立李旦就是一传两君,是天大的美事。
奈何李显的势力、武氏势力、太平公主的势力联合起来了,极力支持李显,使得李显的势力大过了李旦的势力。若是立李旦的话,后果会很严重,说不定会发生动荡。
想来想去,武则天都难以做出决断。
“陛下,大帅奏章。”就在这时,只见贾铭快步而来,捧着一份奏章。
“王孝杰的奏章?可有紧急军情?”武则天眉头一挑,大声道:“拿来。”
王孝杰奉命坐镇大漠,处在紧要位置上,他的奏章必然有大事,不仅武则天紧张,就是群臣也是紧张,个个瞪圆眼睛,打量着武则天手中的奏章。
“该不会是漠北出事了?”李隆基也是吃了一惊。
“呼。”武则天三两下展开奏章,浏览之下,脸色一缓,长舒一口气。
群臣看在眼里,也是暗松一口气,看来漠北并未发生大事。
“陛下,王大帅所奏何事?”狄仁杰上前一步问道。
王孝杰身为国之重臣,他的奏章是得弄明白。狄仁杰这话正是群臣心里所想,无不是睁大眼睛紧盯着武则天,静等她说话。
“自己看吧。”武则天的脸色阴沉,把奏章扔到狄仁杰面前。
狄仁杰捡起奏章,展开一瞧,眉头一挑,一脸的惊讶。
“国老,大帅所奏何事?”有大臣实在是忍不住了。
“大帅以为皇嗣当为太子。”狄仁杰脸色凝重。
他是支持李显的,以他的身份,他支持李显的话,李显当上太子的可能性就大多了。因为他是国老,是武则天最为敬重的大臣,他的份量在那里。
放眼整个朝廷,能与狄仁杰抗衡者只有王孝杰了。王孝杰表明了态度,他要支持李旦,那么李显的势力就会暴涨,因为王孝杰是头号大将,他背后就是军队。王孝杰支持李旦,也就是军队支持李旦了。
军队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是个人都明白,得到军队支持的李旦,谁能与之抗?
“啊!”一片惊呼声响起,群臣震惊莫铭。
张柬之、宋璟、张说、姚崇、李显、李旦、太平公主、武三思、武承嗣他们个个张大了嘴,一脸的难以置信。
就是李隆基也是意外,万万没有想到,王孝杰会在这时节给他以最有力的支持。
“这是好事!”紧接着,李隆基、李旦、姚崇、宋璟、张说他们就是欢喜。
王孝杰是军队的旗帜,他的意思就是军队的意思,得到军队的支持,李显当上太子的成算就大多了。
“哼!”一片冷哼声响起,出自狄仁杰、张柬之、李显、太平公主、武三思和武承嗣这些人之口,王孝杰的份量太重了,可以说比狄仁杰的份量还要重,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狄仁杰是武则天最为敬重的大臣没错,他是国之重臣没错,只是他手中无兵,这份量比起王孝杰来说差远了。
如今的王孝杰远在漠北,而且手握重兵,其份量不需要说的,重如泰山。
“陛下,王孝杰居心叵测,竟敢私议立太子之事,罪大恶极,理应当诛。”武三思对王孝杰是怀恨在心,立即中伤王孝杰。
“笑话。”姚崇立时反驳,道:“大帅德高望重,功勋昭著,你武三思能议论立太子之事,大帅就不能上奏?你这是哪门子的歪理?”
“你……”姚崇这话非常在理,武三思一下被噎住了。
“边将不得私议朝中事,王孝杰这是僭越。”武承嗣忙来帮腔。
“边将不得私议朝中事,敢问武大人,这是哪条律法所订?”宋璟上前一步,冲武承嗣质问道:“宋某熟知律令,就未知有此一说。武大人,你能教教我么?”
“你……”武承嗣哑口无言。
“陛下,武三思、武承嗣中伤大帅,这是大罪,不可不惩。”张说更狠,直接指责两人。
“两个狗东西,给朕闭嘴。”武则天狠狠瞪了武三思和武承嗣一眼,要中伤人也要找点象样的理由。
王孝杰上书这事儿一下子打乱了武氏、李显和太平公主的势力,这要如何做?这些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无可奈何。
就是足智多谋的太平公主也是束手无策了。
“陛下,王孝杰年事已高,漠北苦寒,对王孝杰不利,应当召王孝杰回神都调养身子,另派良将镇守漠北。”狄仁杰老谋深算,立时想到一个办法。
“是呀。”一片附和声响起。
“狄仁杰不愧老谋深算之辈,明明要卸王孝杰的兵权,却是找了一个漂亮的借口。”李隆基打量狄仁杰,大为赞许。
“陛下,楚王年纪轻轻就能纵横千军,这镇守漠北之事非楚王莫属。”张柬之聪明绝顶之人,立时就想到一法,可以把李隆基发配到边关。
李旦这边的主心骨就是李隆基,只要把李隆基调走的话,李隆基也是鞭长莫及。
狄仁杰和张柬之的想法若是实现的话,既让王孝杰困在神都无所作为,又让李隆基不能左右立太子一事,这两人真是好算计。
“三郎,你年岁轻轻,正是建功立业之时,你当为国多用心。”太平公主深知这样做的好处,也来帮腔。
群臣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李隆基身上。
“真是好算计。可惜,我不会上当的。”李隆基在心里冷笑道。
“陛下,大帅年岁大了,久处漠北的确是对他不利,理当让大帅去西北。大帅威镇吐蕃,去西北的话吐蕃定然望风而遁。”李隆基上前一步向武则天上奏。
“西北?”群臣没好气的直翻白眼。
眼下集中在西北的唐军有接近二十万,比起在漠北的唐军要多得多,要是让王孝杰去西北的话,这不仅没有达到削王孝杰兵权的目的,反而让王孝杰手中的兵力更多。
而且,西北地势高,势压关中,若是有必要,完全可以让王孝杰提兵进入关中,占领关中。关中,那是西京长安所在,一旦被王孝杰占领,那后果还用想吗?
“至于漠北,何须楚王出马,臣举一将足以威慑大漠。”张说精明人一个,立时上前一步,为李隆基帮腔,道:“陛下,陈玄礼可使。”
陈玄礼才智不凡,具有大器局,能全面运筹,排兵布阵更是在行,若是把他派到漠北去接替王孝杰的话,的确很合适。
如此一来的话,李隆基控制的兵力就会更多,威胁会更大。
“要是陛下不放心的话,张说也可以去漠北。”宋璟上前一步,大声道。
不管是陈玄礼还是张说,都是李隆基的人,他二人任何一人去了漠北,就等于李隆基掌控了这支军队。
“要是陛下不放心的话,臣举荐一人,唐休璟可使。”姚崇也举荐一人。
唐休璟是一员良将,是一员老将,很有威望,而他久镇北方,对大漠非常熟悉,他去漠北也合适。而且,他也是李隆基的人,与陈玄礼、张说他们去有何区别?
说来说去,不仅李隆基的势力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大了。
狄仁杰、张柬之、太平公主的脸色难看。他们原本想削了王孝杰的兵权,把李隆基调离洛阳,结果却是年轻一辈更加了得,趁机扩大势力。
武则天目光灼灼,扫视群臣,停留在李旦身上,脸上泛着微笑,微微点头。
然后,目光移开,落在李隆基身上,点点头,一脸的赞赏。
“退朝。”武则天站起身,快步而去。
xxxxxxxxxx
太平公主回到府里,立时召来上官婉儿、窦怀贞和肃至忠这些心腹商议。
“朝中的情形你们也知道了,我就不多说了。”太平公主一脸的凝重,道:“王孝杰在节骨眼上上书,是一锤定音呀。陛下离去前目光在八哥和三郎身上停留甚久,还大为赞赏,要是我没有猜错的话,陛下的心意已决。”
说到这里,停顿一阵,道:“陛下要立八哥为太子。”
“当真?”窦怀贞大吃一惊。
“不可能吧?”萧至忠也是不信。
他们虽然看见了武则天的举动,心里也隐隐约约的猜到了一些,当听到太平公主的话后,仍是震惊。
“八九不离十。”上官婉儿点点头,剖析道:“平心而论,在陛下两子一女中,谁能把陛下的江山发扬光大,必然是皇嗣了。皇嗣没有过人的才华,但他有一个好儿子,楚王英明果决,小小年纪就立下如此大功,若是再过些年,他会更加了得。只要有他在,这江山必然会更加锦绣。”
说到这里,顿了顿,道:“陛下先前无法决断,是因为我们联合在一起,势力太大,陛下不得不好好掂量。如今,有王孝杰这员重将上书,也就是为皇嗣保驾护航,我们的反对已经无关重要了。”rs
甘露殿,群臣正在争论。
“庐陵王为长,立太子当立长,庐陵王当为太子。”
“太子当立贤,皇嗣贤明,楚王英明,一传两君,何等美事。”
立太子之事成了这段时间最热门的话题,哪天不争论?争来争去,都没有结果。
“烦!烦!真烦!”武则天拍着额头,只觉心烦意躁。
这段时间,是武则天这辈子最为烦躁的时间之一了,在立李显和李旦之间难以决断。
李显本就当过皇帝,只是被武则天废了,而他又年长,立他为太子是名正言顺。
可是,李旦虽然没有过人的才华,没有强势的性格,却是有李隆基这个好儿子,完全可以让江山传承更加久远,立李旦就是一传两君,是天大的美事。
奈何李显的势力、武氏势力、太平公主的势力联合起来了,极力支持李显,使得李显的势力大过了李旦的势力。若是立李旦的话,后果会很严重,说不定会发生动荡。
想来想去,武则天都难以做出决断。
“陛下,大帅奏章。”就在这时,只见贾铭快步而来,捧着一份奏章。
“王孝杰的奏章?可有紧急军情?”武则天眉头一挑,大声道:“拿来。”
王孝杰奉命坐镇大漠,处在紧要位置上,他的奏章必然有大事,不仅武则天紧张,就是群臣也是紧张,个个瞪圆眼睛,打量着武则天手中的奏章。
“该不会是漠北出事了?”李隆基也是吃了一惊。
“呼。”武则天三两下展开奏章,浏览之下,脸色一缓,长舒一口气。
群臣看在眼里,也是暗松一口气,看来漠北并未发生大事。
“陛下,王大帅所奏何事?”狄仁杰上前一步问道。
王孝杰身为国之重臣,他的奏章是得弄明白。狄仁杰这话正是群臣心里所想,无不是睁大眼睛紧盯着武则天,静等她说话。
“自己看吧。”武则天的脸色阴沉,把奏章扔到狄仁杰面前。
狄仁杰捡起奏章,展开一瞧,眉头一挑,一脸的惊讶。
“国老,大帅所奏何事?”有大臣实在是忍不住了。
“大帅以为皇嗣当为太子。”狄仁杰脸色凝重。
他是支持李显的,以他的身份,他支持李显的话,李显当上太子的可能性就大多了。因为他是国老,是武则天最为敬重的大臣,他的份量在那里。
放眼整个朝廷,能与狄仁杰抗衡者只有王孝杰了。王孝杰表明了态度,他要支持李旦,那么李显的势力就会暴涨,因为王孝杰是头号大将,他背后就是军队。王孝杰支持李旦,也就是军队支持李旦了。
军队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是个人都明白,得到军队支持的李旦,谁能与之抗?
“啊!”一片惊呼声响起,群臣震惊莫铭。
张柬之、宋璟、张说、姚崇、李显、李旦、太平公主、武三思、武承嗣他们个个张大了嘴,一脸的难以置信。
就是李隆基也是意外,万万没有想到,王孝杰会在这时节给他以最有力的支持。
“这是好事!”紧接着,李隆基、李旦、姚崇、宋璟、张说他们就是欢喜。
王孝杰是军队的旗帜,他的意思就是军队的意思,得到军队的支持,李显当上太子的成算就大多了。
“哼!”一片冷哼声响起,出自狄仁杰、张柬之、李显、太平公主、武三思和武承嗣这些人之口,王孝杰的份量太重了,可以说比狄仁杰的份量还要重,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狄仁杰是武则天最为敬重的大臣没错,他是国之重臣没错,只是他手中无兵,这份量比起王孝杰来说差远了。
如今的王孝杰远在漠北,而且手握重兵,其份量不需要说的,重如泰山。
“陛下,王孝杰居心叵测,竟敢私议立太子之事,罪大恶极,理应当诛。”武三思对王孝杰是怀恨在心,立即中伤王孝杰。
“笑话。”姚崇立时反驳,道:“大帅德高望重,功勋昭著,你武三思能议论立太子之事,大帅就不能上奏?你这是哪门子的歪理?”
“你……”姚崇这话非常在理,武三思一下被噎住了。
“边将不得私议朝中事,王孝杰这是僭越。”武承嗣忙来帮腔。
“边将不得私议朝中事,敢问武大人,这是哪条律法所订?”宋璟上前一步,冲武承嗣质问道:“宋某熟知律令,就未知有此一说。武大人,你能教教我么?”
“你……”武承嗣哑口无言。
“陛下,武三思、武承嗣中伤大帅,这是大罪,不可不惩。”张说更狠,直接指责两人。
“两个狗东西,给朕闭嘴。”武则天狠狠瞪了武三思和武承嗣一眼,要中伤人也要找点象样的理由。
王孝杰上书这事儿一下子打乱了武氏、李显和太平公主的势力,这要如何做?这些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无可奈何。
就是足智多谋的太平公主也是束手无策了。
“陛下,王孝杰年事已高,漠北苦寒,对王孝杰不利,应当召王孝杰回神都调养身子,另派良将镇守漠北。”狄仁杰老谋深算,立时想到一个办法。
“是呀。”一片附和声响起。
“狄仁杰不愧老谋深算之辈,明明要卸王孝杰的兵权,却是找了一个漂亮的借口。”李隆基打量狄仁杰,大为赞许。
“陛下,楚王年纪轻轻就能纵横千军,这镇守漠北之事非楚王莫属。”张柬之聪明绝顶之人,立时就想到一法,可以把李隆基发配到边关。
李旦这边的主心骨就是李隆基,只要把李隆基调走的话,李隆基也是鞭长莫及。
狄仁杰和张柬之的想法若是实现的话,既让王孝杰困在神都无所作为,又让李隆基不能左右立太子一事,这两人真是好算计。
“三郎,你年岁轻轻,正是建功立业之时,你当为国多用心。”太平公主深知这样做的好处,也来帮腔。
群臣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李隆基身上。
“真是好算计。可惜,我不会上当的。”李隆基在心里冷笑道。
“陛下,大帅年岁大了,久处漠北的确是对他不利,理当让大帅去西北。大帅威镇吐蕃,去西北的话吐蕃定然望风而遁。”李隆基上前一步向武则天上奏。
“西北?”群臣没好气的直翻白眼。
眼下集中在西北的唐军有接近二十万,比起在漠北的唐军要多得多,要是让王孝杰去西北的话,这不仅没有达到削王孝杰兵权的目的,反而让王孝杰手中的兵力更多。
而且,西北地势高,势压关中,若是有必要,完全可以让王孝杰提兵进入关中,占领关中。关中,那是西京长安所在,一旦被王孝杰占领,那后果还用想吗?
“至于漠北,何须楚王出马,臣举一将足以威慑大漠。”张说精明人一个,立时上前一步,为李隆基帮腔,道:“陛下,陈玄礼可使。”
陈玄礼才智不凡,具有大器局,能全面运筹,排兵布阵更是在行,若是把他派到漠北去接替王孝杰的话,的确很合适。
如此一来的话,李隆基控制的兵力就会更多,威胁会更大。
“要是陛下不放心的话,张说也可以去漠北。”宋璟上前一步,大声道。
不管是陈玄礼还是张说,都是李隆基的人,他二人任何一人去了漠北,就等于李隆基掌控了这支军队。
“要是陛下不放心的话,臣举荐一人,唐休璟可使。”姚崇也举荐一人。
唐休璟是一员良将,是一员老将,很有威望,而他久镇北方,对大漠非常熟悉,他去漠北也合适。而且,他也是李隆基的人,与陈玄礼、张说他们去有何区别?
说来说去,不仅李隆基的势力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大了。
狄仁杰、张柬之、太平公主的脸色难看。他们原本想削了王孝杰的兵权,把李隆基调离洛阳,结果却是年轻一辈更加了得,趁机扩大势力。
武则天目光灼灼,扫视群臣,停留在李旦身上,脸上泛着微笑,微微点头。
然后,目光移开,落在李隆基身上,点点头,一脸的赞赏。
“退朝。”武则天站起身,快步而去。
xxxxxxxxxx
太平公主回到府里,立时召来上官婉儿、窦怀贞和肃至忠这些心腹商议。
“朝中的情形你们也知道了,我就不多说了。”太平公主一脸的凝重,道:“王孝杰在节骨眼上上书,是一锤定音呀。陛下离去前目光在八哥和三郎身上停留甚久,还大为赞赏,要是我没有猜错的话,陛下的心意已决。”
说到这里,停顿一阵,道:“陛下要立八哥为太子。”
“当真?”窦怀贞大吃一惊。
“不可能吧?”萧至忠也是不信。
他们虽然看见了武则天的举动,心里也隐隐约约的猜到了一些,当听到太平公主的话后,仍是震惊。
“八九不离十。”上官婉儿点点头,剖析道:“平心而论,在陛下两子一女中,谁能把陛下的江山发扬光大,必然是皇嗣了。皇嗣没有过人的才华,但他有一个好儿子,楚王英明果决,小小年纪就立下如此大功,若是再过些年,他会更加了得。只要有他在,这江山必然会更加锦绣。”
说到这里,顿了顿,道:“陛下先前无法决断,是因为我们联合在一起,势力太大,陛下不得不好好掂量。如今,有王孝杰这员重将上书,也就是为皇嗣保驾护航,我们的反对已经无关重要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