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聊聊天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福满花香最新章节!
前世太子出事的时候,可就在下个月。
说是在看河景的时候,失足落水而死。
朝廷派了人下来,查了半天,也就是个“意外身亡”。
还是待关家覆灭之后,她才察觉到事情不对。
而今生,平水州的军饷案事发,太子定然是有防备的,再加上沈珩在侧,出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一国太子,查军饷要案的时候出了事,整个平水州,哪个官员能摘得出去?
所以因着军饷案子,太子应该更平安了才是。
可是为什么听了吴大少爷的话,她又感到不安了。
吴大少爷看她脸色变得苍白,以为是说的事情吓到她了,忙安抚道:“没事儿的,你也不用担心,其实依我说,太子殿下这么做,恐怕不只是为了查军饷案子。”
李花儿也顾不上掩饰了,忙问:“怎么说?”
吴大少爷抱着书箱,有些不确定地笑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京中一直有开海禁、通商外邦的传言,而太子就是主张开海禁的,这次来,怕也是为了这事。而清水河往南,连通的不仅仅有海,还有南边三四个邦国,可水匪一直很猖獗,所以我觉得,太子大概也是想借军饷案子,扫平水匪吧,为开海禁通商,做准备的吧。”
吴大少爷说完后,才发觉李花儿看着他的眼神,有些异样。
吴大少爷被她看得更不好意思了。
他红着脸问:“我……我说错了?我是自己猜的,你也别当真。”
李花儿又沉默了半天,终于开口问道:“这些事情,都是吴大少爷自己想到的?”
吴大少爷琢磨了半天也不懂她为何这么问,就一本正经地回答:
“太子主张开海禁的事情,是有一次沈先生让我背书的时候,偶尔说到的;开海禁的事情,是我爹和北面来的大商贾谈生意的时候听说的;水匪的事情听我们家船工说的,咱们村子这段水路安全,可是往南到了边境处,水匪可多了……”
他还没说完,李花儿先忍不住笑了出来。
“我问大少爷的,是这个吗?”李花儿笑得开心。
吴大少爷见她笑了,这才放了心。
他笑:“上次去州府赶考的时候,我就觉得太子此次来最大的目的,还是扫平河上水匪,不过进展好像不太好,毕竟那些水匪根深蒂固,背后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势力,而州都督怕也不想扫平……现在这军饷的案子对太子来说,就像是瞌睡了有人递枕头一样,太子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扫平水匪,给开海禁通商扫平障碍了。”
李花儿听他说完,又打量了他一番,才叹气道:“难怪要来做富贵闲人的沈珩,会告诉你那样的事情。”
她这句话的声音极小,恰好街上有一群结伴而行的人喧闹而过,再加上那叫卖吆喝声,所以吴大少爷没听清楚,反问了一句:“你说什么?”
李花儿浅笑:“没什么。”
吴大少爷说是少爷,不过是个乡绅人家的孩子,父亲叔父也只是个没进京赶考过的秀才,以前学堂里上学的老师,也不是什么正经人物。
可以说是无根无基。
偏偏这样的一个人,靠着冷眼旁观,就把事情摸得差不多了。
这还真是投胎在乡野之间的凤凰了。
可是前世,她可不记得有这么个人物,甚至不记得李花儿提起过这人。
不知道是没能进京,还是路上出了事情,亦或是别的什么原因。
颇为可惜。
而正是吴大少爷的话,让她明白了自己的担心何来。
前世自家覆灭之后,三叔和自己说过的话,让她明白了所有的问题,就是出在“开海禁,通商列国”这几个字上。
真个开了海禁,便成了让利于民,朝廷收税,充实府库。
可是那些在海禁之时,靠着这个事情走私,中饱私囊的人,就被断了财路。
这些人里,有不少皇亲贵胄,朝廷命官。
俗语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太子也好、关家也罢,怎么可能不招嫉恨?
所以军饷案、开海禁、清水河的水匪,从大伯的死到太子的死,这些事情的背后只怕都是同一拨人,在平水州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靠着一手遮天,戕害人命。
李花儿想及此,再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吴大少爷看着李花儿的样子,有些茫然地挠挠头,抬手在她眼前轻轻一晃:“李花儿。”
“嗯?”李花儿这才回过神来。
“你想什么?遇见什么难事了吗?”他问。
李花儿抛开那些心思:“没事的,只是,”说着,她指着吴大少爷手中抱着的书箱,转了话题,“你的书箱怎么坏了?”
吴大少爷见她不想说,也不多问,而是有些可惜地说:“这是我爹考秀才的时候就背着的,所以不舍得换,这么多年修了几次,本就松散了,谁知道刚才被一扯,更不能用了,只好去新买一个。”
李花儿听闻,笑道:“负笈从师,大少爷此次进京,当算是凤凰出山吧。”
吴大少爷听见她的话,忽而又想起来了自己曾经想问她的荒唐问题。
你真是李花儿吗?他又在心中问了一次。
不过,吴大少爷还是忍住了,只是问她:“对了,你能做书箱吗?”
李花儿微怔,复而笑问:“你想让我给你做一个?”
吴大少爷笑道:“是,你都能县衙修房子了,手艺一定不错。”
李花儿伸出手来,认真道:“五两银子,一个书箱五两银子。”
吴大少爷呆了一下,当真开始翻钱袋,口中却喃喃道:“可是书纸店的书箱,极好的才三两二钱银子……”
李花儿见他当了真,忙收回手来,笑道:“和你玩笑的,大少爷哪天走?”
“五天后。”吴大少爷放下掏钱袋的手,答道。
“好吧,三天后我做好了,给你送在哪儿?”李花儿问。
吴大少爷忙不迭地称谢:“多谢,送在书院就好。”
李花儿笑道:“前些日子果儿的事情,你也帮了我不少呢,我没有别的好东西,所以就以这个谢你吧,好歹替你省了三两多银子不是。”(未完待续。)
前世太子出事的时候,可就在下个月。
说是在看河景的时候,失足落水而死。
朝廷派了人下来,查了半天,也就是个“意外身亡”。
还是待关家覆灭之后,她才察觉到事情不对。
而今生,平水州的军饷案事发,太子定然是有防备的,再加上沈珩在侧,出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一国太子,查军饷要案的时候出了事,整个平水州,哪个官员能摘得出去?
所以因着军饷案子,太子应该更平安了才是。
可是为什么听了吴大少爷的话,她又感到不安了。
吴大少爷看她脸色变得苍白,以为是说的事情吓到她了,忙安抚道:“没事儿的,你也不用担心,其实依我说,太子殿下这么做,恐怕不只是为了查军饷案子。”
李花儿也顾不上掩饰了,忙问:“怎么说?”
吴大少爷抱着书箱,有些不确定地笑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京中一直有开海禁、通商外邦的传言,而太子就是主张开海禁的,这次来,怕也是为了这事。而清水河往南,连通的不仅仅有海,还有南边三四个邦国,可水匪一直很猖獗,所以我觉得,太子大概也是想借军饷案子,扫平水匪吧,为开海禁通商,做准备的吧。”
吴大少爷说完后,才发觉李花儿看着他的眼神,有些异样。
吴大少爷被她看得更不好意思了。
他红着脸问:“我……我说错了?我是自己猜的,你也别当真。”
李花儿又沉默了半天,终于开口问道:“这些事情,都是吴大少爷自己想到的?”
吴大少爷琢磨了半天也不懂她为何这么问,就一本正经地回答:
“太子主张开海禁的事情,是有一次沈先生让我背书的时候,偶尔说到的;开海禁的事情,是我爹和北面来的大商贾谈生意的时候听说的;水匪的事情听我们家船工说的,咱们村子这段水路安全,可是往南到了边境处,水匪可多了……”
他还没说完,李花儿先忍不住笑了出来。
“我问大少爷的,是这个吗?”李花儿笑得开心。
吴大少爷见她笑了,这才放了心。
他笑:“上次去州府赶考的时候,我就觉得太子此次来最大的目的,还是扫平河上水匪,不过进展好像不太好,毕竟那些水匪根深蒂固,背后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势力,而州都督怕也不想扫平……现在这军饷的案子对太子来说,就像是瞌睡了有人递枕头一样,太子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扫平水匪,给开海禁通商扫平障碍了。”
李花儿听他说完,又打量了他一番,才叹气道:“难怪要来做富贵闲人的沈珩,会告诉你那样的事情。”
她这句话的声音极小,恰好街上有一群结伴而行的人喧闹而过,再加上那叫卖吆喝声,所以吴大少爷没听清楚,反问了一句:“你说什么?”
李花儿浅笑:“没什么。”
吴大少爷说是少爷,不过是个乡绅人家的孩子,父亲叔父也只是个没进京赶考过的秀才,以前学堂里上学的老师,也不是什么正经人物。
可以说是无根无基。
偏偏这样的一个人,靠着冷眼旁观,就把事情摸得差不多了。
这还真是投胎在乡野之间的凤凰了。
可是前世,她可不记得有这么个人物,甚至不记得李花儿提起过这人。
不知道是没能进京,还是路上出了事情,亦或是别的什么原因。
颇为可惜。
而正是吴大少爷的话,让她明白了自己的担心何来。
前世自家覆灭之后,三叔和自己说过的话,让她明白了所有的问题,就是出在“开海禁,通商列国”这几个字上。
真个开了海禁,便成了让利于民,朝廷收税,充实府库。
可是那些在海禁之时,靠着这个事情走私,中饱私囊的人,就被断了财路。
这些人里,有不少皇亲贵胄,朝廷命官。
俗语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太子也好、关家也罢,怎么可能不招嫉恨?
所以军饷案、开海禁、清水河的水匪,从大伯的死到太子的死,这些事情的背后只怕都是同一拨人,在平水州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靠着一手遮天,戕害人命。
李花儿想及此,再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吴大少爷看着李花儿的样子,有些茫然地挠挠头,抬手在她眼前轻轻一晃:“李花儿。”
“嗯?”李花儿这才回过神来。
“你想什么?遇见什么难事了吗?”他问。
李花儿抛开那些心思:“没事的,只是,”说着,她指着吴大少爷手中抱着的书箱,转了话题,“你的书箱怎么坏了?”
吴大少爷见她不想说,也不多问,而是有些可惜地说:“这是我爹考秀才的时候就背着的,所以不舍得换,这么多年修了几次,本就松散了,谁知道刚才被一扯,更不能用了,只好去新买一个。”
李花儿听闻,笑道:“负笈从师,大少爷此次进京,当算是凤凰出山吧。”
吴大少爷听见她的话,忽而又想起来了自己曾经想问她的荒唐问题。
你真是李花儿吗?他又在心中问了一次。
不过,吴大少爷还是忍住了,只是问她:“对了,你能做书箱吗?”
李花儿微怔,复而笑问:“你想让我给你做一个?”
吴大少爷笑道:“是,你都能县衙修房子了,手艺一定不错。”
李花儿伸出手来,认真道:“五两银子,一个书箱五两银子。”
吴大少爷呆了一下,当真开始翻钱袋,口中却喃喃道:“可是书纸店的书箱,极好的才三两二钱银子……”
李花儿见他当了真,忙收回手来,笑道:“和你玩笑的,大少爷哪天走?”
“五天后。”吴大少爷放下掏钱袋的手,答道。
“好吧,三天后我做好了,给你送在哪儿?”李花儿问。
吴大少爷忙不迭地称谢:“多谢,送在书院就好。”
李花儿笑道:“前些日子果儿的事情,你也帮了我不少呢,我没有别的好东西,所以就以这个谢你吧,好歹替你省了三两多银子不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