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嘿!我是早教书:全面解读哈佛大学智能教育 > 解开束缚,让孩子自由成长
解开束缚,让孩子自由成长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嘿!我是早教书:全面解读哈佛大学智能教育最新章节!
主见和个性,是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其他隐藏的精华,和其他人的精华都不一样,它让人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气味和个性。
——罗曼·罗兰
哈佛教育专家都秉承这样的理念: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必羡慕别家小孩子的才能和成绩,也不用感叹自己孩子的平庸和调皮,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魅力,而家长所要做的就是认识、挖掘孩子的这种魅力,并且按照孩子的个性,让他自由发展。
哈佛故事
克里斯的儿子雷诺是一个非常有主见且十分个性的孩子。雷诺很喜欢将各种电子产品拆开,然后慢慢地研究里面的构造。当然了,因为年纪小,雷诺将东西拆开之后很少能再安装好。
为了这事,克里斯没少责骂儿子,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揍儿子。但是,雷诺特别倔强,无论克里斯打他还是骂他,他总是回答:“我就是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之后,雷诺依然我行我素。
前几天,克里斯新买了一块金表,非常喜欢。为了防止儿子再偷偷将金表拆开,他一直将金表戴在手上。雷诺知道爸爸买了个金表之后,自然很想拆开看看。但是他看到爸爸一直不离身,只能悄悄等待机会。
过了好几天之后,克里斯逐渐放松了警惕。一天,他把金表落在了家里。雷诺趁机悄悄将金表“大卸八块”了。可怜的是,雷诺刚拆开,正看得入神,克里斯回来了,正好看到这一幕。克里斯非常愤怒,将雷诺狠狠地暴打了一顿。
一位先生知道这件事情后,评论道:“恐怕我们国家的爱迪生就是这样被毁掉的。”于是,这位先生就给这位太太提议到,与其对孩子拳打脚踢,倒不如带着孩子一起去修表店,请师傅修理一下金表,让孩子在一边观看修表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且或许还能够学会修表呢!
爱心课堂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偶尔闯下祸端,大多数的家长都能够宽容以待,并且对他们加以引导。可是,如果孩子经常因为淘气而惹来大大小小的麻烦,那么家长就失去了原本的耐心,并且对孩子“严加管教”,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变得听话一些。如果这种方法都没有用的话,从此,家长就会带着“有色眼镜”去审视孩子的一举一动。
为什么家长会这么做呢?追根究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社会上的主流观念影响了父母的思想,例如,旁边的人都在夸奖其他孩子的聪明听话,轮到自己的孩子时,得到的却是一片唏嘘声,这让家长很没有面子。久而久之,家长对孩子也产生了怀疑,不再去考虑什么主见与个性了;第二,父母都整天忙着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与时间去教导孩子,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中简单粗暴的方式,让孩子变得“乖”一些。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因为现时教育的单一性和片面性,这才让很多原本可以成为“爱迪生”的孩子中途夭折。所以,要想培养出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的人才,就应该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个性,对孩子要多一点信任、理解、耐心和宽容。
教育小妙招
孩子的淘气其实都是好奇心、创造力和求知欲的表现,是自主思考的起点。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表达感受、积极探索的机会和环境,去相信他们的天赋和潜能,而不是去干扰孩子的思路,或者是将孩子心中的想法强行压制下去。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自然发展,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个性的行动者。
·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孩子
通常,孩子反常或者是不合理的行为都会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如果家长对于孩子的言行表现出瞧不起、否决的态度,就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致使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进而去迎合大人的规则。这对于孩子思维和品性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当孩子的行为反常时,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应该要耐心询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让孩子自己表达出真实的内心想法。家长只需要付出一点耐心,就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肯定,从而昂首挺胸地前进。
·因材施教,正确适开发孩子的潜能
在每个孩子的体内都暗含着很大的潜力,但是这种潜力的性质并不相同,所以不同的孩子,开发潜力的方式和渠道也不相同。如果没有与孩子潜力相匹配的教育资源,那么就不能将孩子的潜力开发出来,甚至还会埋没了孩子的个性与主见,让孩子的心灵变得平庸。
·不以自己的喜好作为评论标准
美国著名的心理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了“晕轮效应”,在这个理论启示下,教育界的各个学者开始针对淘气学生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晕轮效应”指出,人们总会根据主观的好坏来判定事物的品质。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这个人是好人,那么在他身上的品质就都是好的;如果你认为这个人是坏人,那么在他身上的品质也就都是坏的。所以,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看待每件事情,尽最大的努力去理解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个性和主见是孩子身上最大的闪光点,不要拿成人的想法去猜测孩子,也不要用别人的长处来对比孩子的短处。作为家长,应该善于发现这种闪光点,并且给予适时地肯定和引导。
不要抑制孩子的自发活动
自发活动是幼儿的本能,这将有助于幼儿潜力的开发和发展。
——福禄贝尔
在家长的眼里孩子都是十分弱小的。其实不然,孩子的身体中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与潜能,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不要随意去干预,或者刻意去抑制孩子的自发活动,只需要为孩子提供发展环境与条件就可以了。
哈佛故事
艾利是幼稚园大班的学生,这天晚上放学之后,她显得特别高兴。在回家的一路上,她一边蹦蹦跳跳地往前走,一边唱着欢快的儿歌。
回到家之后,艾利笑着与爸爸妈妈打过招呼之后,继续唱她的儿歌,一边唱着,一边还手舞足蹈的。
爸爸妈妈见到她这样之后后非常好奇,发生什么事情,让自己的宝贝女儿高兴成这样。
于是,妈妈开口问道:“今天有什么高兴事儿啊?”
艾利高兴地扑在妈妈的怀里说:“妈妈,今天我们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了两个小时,我和小伙伴玩一起玩了办家家的游戏呢。”
艾利妈妈问道:“哦?那宝贝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啊!”
“妈妈,我的愿望就是做一名警察,所以我也就扮演了警察,抓住了扮演小偷的艾斯。”
艾利的妈妈听了之后,笑着说:“我们家宝贝可真厉害,竟然都能够抓住小偷了。”
“嗯,我们今天玩得可开心了。杰克的愿望是当一名科学家,所以,他就扮演了科学家的角色;杰瑞长大后想当一名医生,所以他就在游戏中扮演了医生的角色;而汉斯扮演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以游戏中的教师角色就由他扮演了。哇,我到今天才知道我这些朋友的理想是这些啊!”
妈妈又笑着说:“看,老师放了你们两个小时,你就像撒欢一样,好了,赶快去吃饭吧。”
爱心课堂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执行者的家长必须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要抑制孩子的自发行为。孩子虽然小,但却是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家长真的关心自己的孩子,就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这样孩子才能够自由地活动与学习,才能够倾听自己心灵的呼唤,才能够激发潜藏在身体中的无限潜能。
在孩子有了自发行动之后,就会产生所谓的纪律。这种纪律,这种秩序,就会让孩子在自由的发展中出现一种“选择自我”的趋向。这种趋向一旦出现,孩子的智力活动就会开始按照一个轨道发展,蒙特梭利曾经说过,我们要严格避免抑制孩子们的自发活动。在自发活动中,孩子自己就会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家长只要遵循让孩子在自发行动中的发展规律,孩子的发展就会变得十分完善。在孩子的世界里,不需要大人订立的各种条款,也不需要学校各种纪律。不然就可能会抑制孩子的成长。
在自由中快乐成长的孩子,会自己学到生活的秩序。家长应该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随心所欲,在有危险的情况下,教会孩子应该如何应对。
教育小妙招
家长不仅不可以抑制孩子的自发行为,而且还要通过一些行为来促进孩子的自发行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很多东西。那么,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是哈佛教育专家给出的建议:
·让孩子与同龄人接触
身为家长,应该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与同龄孩子接触,因为孩子在成人面前总是被动的,是需要遵从的,这在无形当中就给他们造成一种压力,使他们没有办法自发地进行很多活动。
而在同龄孩子面前,他们是自由的,开放的,所以在与同龄人的接触人,孩子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随时随地教孩子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在各种实际场合教导孩子。尽管选择特定场合教导孩子,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因素,起到非常的教育效果。
但是,这样的场合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随时都存在的。所以,为了长远的发展,家长应该在自然产生的环境中教导孩子,而且只有自然环境才更能让孩子自发地产生一些东西。
·给孩子创造的机会
一旦孩子获得基本行为之后,家长就需要放开手让孩子自行发展,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孩子的独立行为越多,自发的行为就越多。
这期间要注意让孩子积累经验,因为没有积累,就没有自发行为。如教孩子搭积木、拼拼图等。这样孩子在无聊的时候就会自主搭积木,做出很多有创造性的东西。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最人性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尊重的方式,让太阳像太阳那样升起,让星星像星星那样闪烁;让花像花那样开放,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快乐——这就是最人性的教育。所以,千万不要担心孩子们没有规矩,不懂得纪律。多爱他们,多给他们自由,不要对他们的自发行为进行抑制,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自由地成长,让他们发展完善的人格、智力和秩序。
进行没有强迫的训练
教育能增加人固有的价值。有素的训练能坚定人的信心。
——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
在现代生活中,有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为了孩子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计划,也不管孩子的意愿,经常强迫性地要求孩子按时完成。殊不知,这种强迫式的教育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有的时候,非但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
哈佛故事
有一位退休的老人买了一栋简朴的住宅,准备在此安度晚年。
但是,附近有一群六、七岁的小孩子很是调皮,经常无故砸坏公共设施,并且用脚踢垃圾桶,制造出很大的噪音,吵得街坊四邻不得安宁。附近的人们也曾经多次进行劝阻,但是都无济于事,这些小孩子仍然一意孤行。
时间长了,人们也只能听之任之。但是,对于这样的行为,退休的老人可受不了,他决定要想一个好办法来制止这种行为。
当这群小孩子又来狠狠踢垃圾桶时,老人对他们说道:“倘若你们每天都能够来踢这些垃圾桶,我就每天给你们每个人1美元作为报酬。我非常喜欢听踢垃圾桶发出的声音。”孩子们都十分高兴,于是开始变本加厉地踢垃圾桶。几天之后,老人满脸愁容地对这群小孩子说:“由于经济危机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从现在开始,恐怕我只能给你们每个人50美分了。”
尽管这群小孩子有些不满意,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每天都继续来踢垃圾桶,但是他们踢得却没有以前那么卖力了。几天之后,老人又找到他们,说道:“请你们千万要理解,因为最近我没有收到养老金支票,所以从今天开始,你们可以免费踢给我听吗?”
“免费,我们才不要,每天起这么早,还要费尽力气去踢垃圾桶,我们可不干。”这些小孩子都囔囔道。从此之后,踢垃圾桶的声音消失了,并且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家也都重新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爱心课堂
故事中的小孩子踢垃圾桶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周围人们的生活。人们为了过安静的生活,多次进行劝阻,想要强迫他们停止这一行径,但是结果都不理想。而那位退休老人却采用了一种完全相反的方法——“鼓励他们踢垃圾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活动,然后,再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最终成功了。
由此可见,孩子是不是能够自由自在地活动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一个健康的人需要的不是束缚而是自由,即使这种束缚看起来非常舒适也不行。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于迫切,经常会给孩子做一些强迫性的训练。比如,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一名音乐家,就拼命地为孩子报各种学习音乐的班,但是从未在意过孩子的想法;孩子喜欢雕刻,并且具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是父母却想让他成为一名画家。于是乎,父母开始为他报各种学习绘画的班,美其名曰:“我们这是为了你好,你现在还小不懂,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现在,孩子的年龄确实不大,但是这并不孩子没有自己的思想。父母的各种强迫性训练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并不代表适合孩子。孩子在一种压抑、抗拒的环境下怎么可能静下心去学习。孩子没有学习的**,又怎么可能激发自身的潜能呢?
教育小妙招
作为家长,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有益的训练是没有错的,但是要特别注意,这种训练应该是没有强迫的,否则,很容易适得其反。那么,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就来听听哈佛教育专家的建议:
·带孩子出去游玩
在对孩子进行没有强迫的训练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提供良好的环境。孩子周围的成长环境会直接对孩子的健康产生影响。如果周围的环境气氛阴郁,必然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导致孩子的健康受损。所以,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不妨带孩子去田野,眺望一下绿色的原野。注意让孩子的身体能够自由自在地进行活动。
·让孩子多晒晒太阳
家长除了每天要带孩子进行必需的体能训练之外,还应该适当地让孩子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阳光里的红外线能够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流循环,使得新陈代谢变得更加旺盛,增强人体活动功能;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防止贫血,而且还能够杀灭皮肤上的细菌,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不同的孩子,教育方法也不同
众所周知,教育应该因人而异,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对孩子进行训练也不例外。所以,在训练孩子的自制力或者其他能力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孩子的意愿,不要强迫孩子,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达到你最想要的结果。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在学习中或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可以使用强迫的方式,否则只能让事情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在营养与体能两个方面对孩子进行的精心培育,不强迫孩子进行训练,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变得更加健康活泼。
每个孩子拥有无限的创造力
创造力正是一种冲动,每个孩子,每个人,都渴望与人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能力,时时想展现自己。
——哈佛教子箴言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但在过去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多人有存在一个这样的错误概念:创造力只存在极少数的身上,属于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教育没有关系。但后来经过20多年来科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创造力是每个幼儿都具备的智力特征,凡是健康发育的幼儿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能。
哈佛故事
玛莎是一个5岁的小女孩,非常喜欢画画。妈妈根据女儿特点,精心为女儿挑选了几本适合她的图画书。刚开始玛莎还拿着看,并且模仿书上画。没过几天,玛莎就把图画书扔一边上不再看了,整天拿着一支彩色铅笔,随心所欲地画着,走到哪儿画到哪儿。
玛莎的妈妈很了解孩子的天性,不但没有阻止玛莎,强迫按照图画书去画,反而鼓励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所以,不管是家里的墙壁上,还是走廊的窗户上,抑或是地上都是玛雅创作的地点。玛莎不停地画着,始终保持着亢奋的创作状态。
有一天中午,到了午睡的时间了。玛莎的妈妈按照惯例,安排好玛莎躺下之后,就出去了。没过几分钟,玛莎趁着妈妈没有注意,飞快地爬起来在墙上画了一幅画。画作的完成居然仅仅只用了一分钟。
而且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个在一分钟内创造出来的画十分的生动:一个小女孩正伸出一条腿,想要要翻越高的墙头,小女孩的身后跟着一排星星,一直连到了天上,小女孩的脸上满是开心的笑容,星星的嘴角也都在俏皮地上翘,这样的图画真让人忍不住赞叹。
爱心课堂
有的时候,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常常让人惊奇赞叹,但是有些人却认为创造力只是个别孩子的专利,与普通孩子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些自己身边的孩子,就会发现,这些孩子的小脑袋瓜还真不简单,创造力每时每都在他们的生活中产生,就好像工厂中产品一样源源不断地从他们的头脑中生产出来,仿佛根本不受任何束缚。
既然每个孩子都拥有无限的创造力,那么为什么人们当中只有少数人才将自己的思想、观念、经验与智慧转化成某种终身有用的资源和信息,究其个中缘由,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错误的观念,二是不当的教育。
所以,作为父母有责任有义务有意识地去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创造力,保护孩子最原始的创造意识与创新精神,使得孩子们的创造性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否则,这种非常可贵的创新萌芽,就会被无情地扼杀在摇篮之中。孩子最后只能在模仿与顺从的环境中成长,丧失了创造的机会、创造的条件以及创造的信心,而最终成为一个缺乏独特见解,平庸无能之人。
教育小妙招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只有创造力才能保证孩子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在当进社会的“听话式”教育中,很多孩子变得很乖,很听话,逐渐养成了胆小懦弱的性格,大大影响了自身的创造力。面对这样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弄清楚孩子创造力的特点
孩子的创造力自发性强,针对性比较差,而借以表现的活动以及领域非常广泛。这在孩子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他们的创造力几乎在所从事的所有活动中都能够发现。他们没有强烈的目的性,没有定型的行为模式。不受规范与习惯的限制、制约,思路非常开阔,自由空间相当大,最充分地表达了现有的水平,这也是孩子经常让大人获得意外惊喜的主要原因。人的创造潜力是与生俱来的。对于孩子来说,创造潜力人皆有之,只要不被扼杀,以后必成大器。
·牢记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虽然孩子的创造力没有任何社会价值,但是却可以产生独立的个性活动。随着孩子的身心发展,这种人皆有之的创造性就会朝特殊才能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其中某种低级的、原始的创造力随着孩子的身心发展,会变成高级的、有真正创新意义的创造力。
·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父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一定就非得让他达到科学或是艺术的最高峰。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创造力同样可以让孩子的未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对于孩子而言,创造力不应该具有职业的味道,而应该就是他的生活本身。营造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这对于孩子形成独特的个性,表现有创新意识的思维、举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年纪小,需要成人照顾而把他视为成人的附属品,应该受成人支配。孩子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应该允许他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空间。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父母通过正确的教育与营造宽松的环境,就能确保孩子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并且能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人的创新与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大量的实践证明,人类生来就具有某种探索、学习、发现、发明和创造的能力。
主见和个性,是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其他隐藏的精华,和其他人的精华都不一样,它让人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气味和个性。
——罗曼·罗兰
哈佛教育专家都秉承这样的理念: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必羡慕别家小孩子的才能和成绩,也不用感叹自己孩子的平庸和调皮,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魅力,而家长所要做的就是认识、挖掘孩子的这种魅力,并且按照孩子的个性,让他自由发展。
哈佛故事
克里斯的儿子雷诺是一个非常有主见且十分个性的孩子。雷诺很喜欢将各种电子产品拆开,然后慢慢地研究里面的构造。当然了,因为年纪小,雷诺将东西拆开之后很少能再安装好。
为了这事,克里斯没少责骂儿子,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揍儿子。但是,雷诺特别倔强,无论克里斯打他还是骂他,他总是回答:“我就是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之后,雷诺依然我行我素。
前几天,克里斯新买了一块金表,非常喜欢。为了防止儿子再偷偷将金表拆开,他一直将金表戴在手上。雷诺知道爸爸买了个金表之后,自然很想拆开看看。但是他看到爸爸一直不离身,只能悄悄等待机会。
过了好几天之后,克里斯逐渐放松了警惕。一天,他把金表落在了家里。雷诺趁机悄悄将金表“大卸八块”了。可怜的是,雷诺刚拆开,正看得入神,克里斯回来了,正好看到这一幕。克里斯非常愤怒,将雷诺狠狠地暴打了一顿。
一位先生知道这件事情后,评论道:“恐怕我们国家的爱迪生就是这样被毁掉的。”于是,这位先生就给这位太太提议到,与其对孩子拳打脚踢,倒不如带着孩子一起去修表店,请师傅修理一下金表,让孩子在一边观看修表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且或许还能够学会修表呢!
爱心课堂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偶尔闯下祸端,大多数的家长都能够宽容以待,并且对他们加以引导。可是,如果孩子经常因为淘气而惹来大大小小的麻烦,那么家长就失去了原本的耐心,并且对孩子“严加管教”,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变得听话一些。如果这种方法都没有用的话,从此,家长就会带着“有色眼镜”去审视孩子的一举一动。
为什么家长会这么做呢?追根究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社会上的主流观念影响了父母的思想,例如,旁边的人都在夸奖其他孩子的聪明听话,轮到自己的孩子时,得到的却是一片唏嘘声,这让家长很没有面子。久而久之,家长对孩子也产生了怀疑,不再去考虑什么主见与个性了;第二,父母都整天忙着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与时间去教导孩子,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中简单粗暴的方式,让孩子变得“乖”一些。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因为现时教育的单一性和片面性,这才让很多原本可以成为“爱迪生”的孩子中途夭折。所以,要想培养出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的人才,就应该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个性,对孩子要多一点信任、理解、耐心和宽容。
教育小妙招
孩子的淘气其实都是好奇心、创造力和求知欲的表现,是自主思考的起点。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表达感受、积极探索的机会和环境,去相信他们的天赋和潜能,而不是去干扰孩子的思路,或者是将孩子心中的想法强行压制下去。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自然发展,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个性的行动者。
·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孩子
通常,孩子反常或者是不合理的行为都会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如果家长对于孩子的言行表现出瞧不起、否决的态度,就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致使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进而去迎合大人的规则。这对于孩子思维和品性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当孩子的行为反常时,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应该要耐心询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让孩子自己表达出真实的内心想法。家长只需要付出一点耐心,就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肯定,从而昂首挺胸地前进。
·因材施教,正确适开发孩子的潜能
在每个孩子的体内都暗含着很大的潜力,但是这种潜力的性质并不相同,所以不同的孩子,开发潜力的方式和渠道也不相同。如果没有与孩子潜力相匹配的教育资源,那么就不能将孩子的潜力开发出来,甚至还会埋没了孩子的个性与主见,让孩子的心灵变得平庸。
·不以自己的喜好作为评论标准
美国著名的心理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了“晕轮效应”,在这个理论启示下,教育界的各个学者开始针对淘气学生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晕轮效应”指出,人们总会根据主观的好坏来判定事物的品质。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这个人是好人,那么在他身上的品质就都是好的;如果你认为这个人是坏人,那么在他身上的品质也就都是坏的。所以,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看待每件事情,尽最大的努力去理解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个性和主见是孩子身上最大的闪光点,不要拿成人的想法去猜测孩子,也不要用别人的长处来对比孩子的短处。作为家长,应该善于发现这种闪光点,并且给予适时地肯定和引导。
不要抑制孩子的自发活动
自发活动是幼儿的本能,这将有助于幼儿潜力的开发和发展。
——福禄贝尔
在家长的眼里孩子都是十分弱小的。其实不然,孩子的身体中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与潜能,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不要随意去干预,或者刻意去抑制孩子的自发活动,只需要为孩子提供发展环境与条件就可以了。
哈佛故事
艾利是幼稚园大班的学生,这天晚上放学之后,她显得特别高兴。在回家的一路上,她一边蹦蹦跳跳地往前走,一边唱着欢快的儿歌。
回到家之后,艾利笑着与爸爸妈妈打过招呼之后,继续唱她的儿歌,一边唱着,一边还手舞足蹈的。
爸爸妈妈见到她这样之后后非常好奇,发生什么事情,让自己的宝贝女儿高兴成这样。
于是,妈妈开口问道:“今天有什么高兴事儿啊?”
艾利高兴地扑在妈妈的怀里说:“妈妈,今天我们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了两个小时,我和小伙伴玩一起玩了办家家的游戏呢。”
艾利妈妈问道:“哦?那宝贝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啊!”
“妈妈,我的愿望就是做一名警察,所以我也就扮演了警察,抓住了扮演小偷的艾斯。”
艾利的妈妈听了之后,笑着说:“我们家宝贝可真厉害,竟然都能够抓住小偷了。”
“嗯,我们今天玩得可开心了。杰克的愿望是当一名科学家,所以,他就扮演了科学家的角色;杰瑞长大后想当一名医生,所以他就在游戏中扮演了医生的角色;而汉斯扮演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以游戏中的教师角色就由他扮演了。哇,我到今天才知道我这些朋友的理想是这些啊!”
妈妈又笑着说:“看,老师放了你们两个小时,你就像撒欢一样,好了,赶快去吃饭吧。”
爱心课堂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执行者的家长必须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要抑制孩子的自发行为。孩子虽然小,但却是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家长真的关心自己的孩子,就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这样孩子才能够自由地活动与学习,才能够倾听自己心灵的呼唤,才能够激发潜藏在身体中的无限潜能。
在孩子有了自发行动之后,就会产生所谓的纪律。这种纪律,这种秩序,就会让孩子在自由的发展中出现一种“选择自我”的趋向。这种趋向一旦出现,孩子的智力活动就会开始按照一个轨道发展,蒙特梭利曾经说过,我们要严格避免抑制孩子们的自发活动。在自发活动中,孩子自己就会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家长只要遵循让孩子在自发行动中的发展规律,孩子的发展就会变得十分完善。在孩子的世界里,不需要大人订立的各种条款,也不需要学校各种纪律。不然就可能会抑制孩子的成长。
在自由中快乐成长的孩子,会自己学到生活的秩序。家长应该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随心所欲,在有危险的情况下,教会孩子应该如何应对。
教育小妙招
家长不仅不可以抑制孩子的自发行为,而且还要通过一些行为来促进孩子的自发行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很多东西。那么,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是哈佛教育专家给出的建议:
·让孩子与同龄人接触
身为家长,应该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与同龄孩子接触,因为孩子在成人面前总是被动的,是需要遵从的,这在无形当中就给他们造成一种压力,使他们没有办法自发地进行很多活动。
而在同龄孩子面前,他们是自由的,开放的,所以在与同龄人的接触人,孩子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随时随地教孩子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在各种实际场合教导孩子。尽管选择特定场合教导孩子,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因素,起到非常的教育效果。
但是,这样的场合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随时都存在的。所以,为了长远的发展,家长应该在自然产生的环境中教导孩子,而且只有自然环境才更能让孩子自发地产生一些东西。
·给孩子创造的机会
一旦孩子获得基本行为之后,家长就需要放开手让孩子自行发展,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孩子的独立行为越多,自发的行为就越多。
这期间要注意让孩子积累经验,因为没有积累,就没有自发行为。如教孩子搭积木、拼拼图等。这样孩子在无聊的时候就会自主搭积木,做出很多有创造性的东西。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最人性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尊重的方式,让太阳像太阳那样升起,让星星像星星那样闪烁;让花像花那样开放,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快乐——这就是最人性的教育。所以,千万不要担心孩子们没有规矩,不懂得纪律。多爱他们,多给他们自由,不要对他们的自发行为进行抑制,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自由地成长,让他们发展完善的人格、智力和秩序。
进行没有强迫的训练
教育能增加人固有的价值。有素的训练能坚定人的信心。
——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
在现代生活中,有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为了孩子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计划,也不管孩子的意愿,经常强迫性地要求孩子按时完成。殊不知,这种强迫式的教育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有的时候,非但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
哈佛故事
有一位退休的老人买了一栋简朴的住宅,准备在此安度晚年。
但是,附近有一群六、七岁的小孩子很是调皮,经常无故砸坏公共设施,并且用脚踢垃圾桶,制造出很大的噪音,吵得街坊四邻不得安宁。附近的人们也曾经多次进行劝阻,但是都无济于事,这些小孩子仍然一意孤行。
时间长了,人们也只能听之任之。但是,对于这样的行为,退休的老人可受不了,他决定要想一个好办法来制止这种行为。
当这群小孩子又来狠狠踢垃圾桶时,老人对他们说道:“倘若你们每天都能够来踢这些垃圾桶,我就每天给你们每个人1美元作为报酬。我非常喜欢听踢垃圾桶发出的声音。”孩子们都十分高兴,于是开始变本加厉地踢垃圾桶。几天之后,老人满脸愁容地对这群小孩子说:“由于经济危机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从现在开始,恐怕我只能给你们每个人50美分了。”
尽管这群小孩子有些不满意,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每天都继续来踢垃圾桶,但是他们踢得却没有以前那么卖力了。几天之后,老人又找到他们,说道:“请你们千万要理解,因为最近我没有收到养老金支票,所以从今天开始,你们可以免费踢给我听吗?”
“免费,我们才不要,每天起这么早,还要费尽力气去踢垃圾桶,我们可不干。”这些小孩子都囔囔道。从此之后,踢垃圾桶的声音消失了,并且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家也都重新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爱心课堂
故事中的小孩子踢垃圾桶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周围人们的生活。人们为了过安静的生活,多次进行劝阻,想要强迫他们停止这一行径,但是结果都不理想。而那位退休老人却采用了一种完全相反的方法——“鼓励他们踢垃圾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活动,然后,再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最终成功了。
由此可见,孩子是不是能够自由自在地活动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一个健康的人需要的不是束缚而是自由,即使这种束缚看起来非常舒适也不行。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于迫切,经常会给孩子做一些强迫性的训练。比如,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一名音乐家,就拼命地为孩子报各种学习音乐的班,但是从未在意过孩子的想法;孩子喜欢雕刻,并且具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是父母却想让他成为一名画家。于是乎,父母开始为他报各种学习绘画的班,美其名曰:“我们这是为了你好,你现在还小不懂,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现在,孩子的年龄确实不大,但是这并不孩子没有自己的思想。父母的各种强迫性训练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并不代表适合孩子。孩子在一种压抑、抗拒的环境下怎么可能静下心去学习。孩子没有学习的**,又怎么可能激发自身的潜能呢?
教育小妙招
作为家长,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有益的训练是没有错的,但是要特别注意,这种训练应该是没有强迫的,否则,很容易适得其反。那么,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就来听听哈佛教育专家的建议:
·带孩子出去游玩
在对孩子进行没有强迫的训练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提供良好的环境。孩子周围的成长环境会直接对孩子的健康产生影响。如果周围的环境气氛阴郁,必然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导致孩子的健康受损。所以,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不妨带孩子去田野,眺望一下绿色的原野。注意让孩子的身体能够自由自在地进行活动。
·让孩子多晒晒太阳
家长除了每天要带孩子进行必需的体能训练之外,还应该适当地让孩子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阳光里的红外线能够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流循环,使得新陈代谢变得更加旺盛,增强人体活动功能;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防止贫血,而且还能够杀灭皮肤上的细菌,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不同的孩子,教育方法也不同
众所周知,教育应该因人而异,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对孩子进行训练也不例外。所以,在训练孩子的自制力或者其他能力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孩子的意愿,不要强迫孩子,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达到你最想要的结果。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在学习中或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可以使用强迫的方式,否则只能让事情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在营养与体能两个方面对孩子进行的精心培育,不强迫孩子进行训练,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变得更加健康活泼。
每个孩子拥有无限的创造力
创造力正是一种冲动,每个孩子,每个人,都渴望与人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能力,时时想展现自己。
——哈佛教子箴言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但在过去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多人有存在一个这样的错误概念:创造力只存在极少数的身上,属于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教育没有关系。但后来经过20多年来科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创造力是每个幼儿都具备的智力特征,凡是健康发育的幼儿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能。
哈佛故事
玛莎是一个5岁的小女孩,非常喜欢画画。妈妈根据女儿特点,精心为女儿挑选了几本适合她的图画书。刚开始玛莎还拿着看,并且模仿书上画。没过几天,玛莎就把图画书扔一边上不再看了,整天拿着一支彩色铅笔,随心所欲地画着,走到哪儿画到哪儿。
玛莎的妈妈很了解孩子的天性,不但没有阻止玛莎,强迫按照图画书去画,反而鼓励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所以,不管是家里的墙壁上,还是走廊的窗户上,抑或是地上都是玛雅创作的地点。玛莎不停地画着,始终保持着亢奋的创作状态。
有一天中午,到了午睡的时间了。玛莎的妈妈按照惯例,安排好玛莎躺下之后,就出去了。没过几分钟,玛莎趁着妈妈没有注意,飞快地爬起来在墙上画了一幅画。画作的完成居然仅仅只用了一分钟。
而且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个在一分钟内创造出来的画十分的生动:一个小女孩正伸出一条腿,想要要翻越高的墙头,小女孩的身后跟着一排星星,一直连到了天上,小女孩的脸上满是开心的笑容,星星的嘴角也都在俏皮地上翘,这样的图画真让人忍不住赞叹。
爱心课堂
有的时候,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常常让人惊奇赞叹,但是有些人却认为创造力只是个别孩子的专利,与普通孩子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些自己身边的孩子,就会发现,这些孩子的小脑袋瓜还真不简单,创造力每时每都在他们的生活中产生,就好像工厂中产品一样源源不断地从他们的头脑中生产出来,仿佛根本不受任何束缚。
既然每个孩子都拥有无限的创造力,那么为什么人们当中只有少数人才将自己的思想、观念、经验与智慧转化成某种终身有用的资源和信息,究其个中缘由,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错误的观念,二是不当的教育。
所以,作为父母有责任有义务有意识地去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创造力,保护孩子最原始的创造意识与创新精神,使得孩子们的创造性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否则,这种非常可贵的创新萌芽,就会被无情地扼杀在摇篮之中。孩子最后只能在模仿与顺从的环境中成长,丧失了创造的机会、创造的条件以及创造的信心,而最终成为一个缺乏独特见解,平庸无能之人。
教育小妙招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只有创造力才能保证孩子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在当进社会的“听话式”教育中,很多孩子变得很乖,很听话,逐渐养成了胆小懦弱的性格,大大影响了自身的创造力。面对这样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弄清楚孩子创造力的特点
孩子的创造力自发性强,针对性比较差,而借以表现的活动以及领域非常广泛。这在孩子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他们的创造力几乎在所从事的所有活动中都能够发现。他们没有强烈的目的性,没有定型的行为模式。不受规范与习惯的限制、制约,思路非常开阔,自由空间相当大,最充分地表达了现有的水平,这也是孩子经常让大人获得意外惊喜的主要原因。人的创造潜力是与生俱来的。对于孩子来说,创造潜力人皆有之,只要不被扼杀,以后必成大器。
·牢记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虽然孩子的创造力没有任何社会价值,但是却可以产生独立的个性活动。随着孩子的身心发展,这种人皆有之的创造性就会朝特殊才能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其中某种低级的、原始的创造力随着孩子的身心发展,会变成高级的、有真正创新意义的创造力。
·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父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一定就非得让他达到科学或是艺术的最高峰。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创造力同样可以让孩子的未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对于孩子而言,创造力不应该具有职业的味道,而应该就是他的生活本身。营造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这对于孩子形成独特的个性,表现有创新意识的思维、举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年纪小,需要成人照顾而把他视为成人的附属品,应该受成人支配。孩子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应该允许他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空间。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父母通过正确的教育与营造宽松的环境,就能确保孩子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并且能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人的创新与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大量的实践证明,人类生来就具有某种探索、学习、发现、发明和创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