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B号方案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唐风月最新章节!
武周神功二年三月二十六日,晨。
赵州城的城楼上,吊桥缓缓地放了下来。默啜必须孤注一掷了。
吊桥一放下,武周军中郎将李仲淑率领第一梯队五千人,手举背包,拥到了吊桥边,堪堪堵在了桥头。
默啜早有防备,城墙上依然留有足够的士兵,李仲淑一靠拢,密集的箭雨便倾泻而下。
第一梯队的背包,里面的填充物早就换成了沙袋,除了极个别人不走运被射到之外,其余的箭矢,大多射在了背包上。
而从城中鱼贯而出的突厥兵士,就不那么走运了,只要一露头,便遭到了点射。赵州城城门,及城下的吊桥,虽然很宽,但并排顶多能走三四匹马。打冲锋的突厥兵虽然也做了足够的防备,手举盾牌,但架不住人多箭密,箭矢不断从前面和侧面攒射过来。不断有人倒下,不断有马匹倒下,或者连人带马,都跌进了护城河中。
默啜站在城楼上,看着自己的士卒像割韭菜一般倒了下去,而对手竟然是一群非正规的农民工,不由得心如刀绞。开弓没有回头箭,虽死伤惨重,但依然不得不突围,越是拖延下去,越是对己方不利。
据城而守,守城的自然优势巨大,但要弃城而逃,城门、护城河以及吊桥,反而成了巨大的累赘。因为这些东西是防御工事,是用来防御的。城墙与城门既然能够阻挡外面的人攻进来,也能够阻挡里面的人攻出去。
按照古代的战争常识,默啜以为武周军必然要攻城,本来答应了唐般若不扰民的默啜,最后还是将部队统统放到了城内。虽然突厥军战力更优秀,但相比与武周军打阵地战,猪都会选择踞城而守,默啜自然不会例外。
默啜凭着自己的智谋与骁勇,数年来,四处征讨,盘踞了大片的土地,东至高句丽,西至吐蕃,北至东西伯利亚的不毛之地,疆域面积与南面的武周,几可相提并论。
默啜不缺乏智谋与勇武,但不幸的是,他遇错了对手。只要他的对手稍微正常一点点,他也不至于被动到这个地步。
徐驰的知识太过贫乏,当然也包括军事知识。他对战争的印象,仅仅是停留在电视和电影里看到过的那些野战和阵地战,对攻城与守城,完全没在他的概念之内,自然就不会想着去攻城和守城。
至于沙吒忠义,如果没有徐驰的话,如果让他做主来抵御突厥的话,他无疑会选择攻城。但那都是如果,正是因为有了徐驰的介入,他才按兵不动,死守南线。
突厥一方,不断有人倒下,但从城内源源不断地涌出新的兵卒补充进来。突厥的战力不可低估,虽死伤惨重,但终于撕开了李仲淑的防线,向前方冲去。
防线一旦撕开,再想合拢就千难万难了。李仲淑索性命将士向两侧分开,留出一条通道来,改由侧翼向突厥人射击。
李仲淑之后,又有一道五千人的防线。这五千人,在突厥人的射程之外,无须防御,唯一要做的,就是瞄准目标进行定点射击,以减少箭矢的消耗。能突破李仲淑防线的,如果还能在第二道防线继续生存,那就是需要仰视的存在了。当然,突厥人虽然强悍,但要达到那种需要仰视的程度,还是不可能的。突厥有十五万兵力,徐驰有五万兵力,看似是大兵团作战,但接战面积几乎和巷战差不多。城内的兵士出不来,徐驰一方也只有两道防线一万人在忙乎。其余四万人隔岸观火,顶多有一些围在护城河旁边,防备突厥人不通过吊桥,泅渡而过。默啜站在城墙上着急,徐驰站在战阵后更着急呢。像这样打下去,人家默啜绝对顶不住,顶不住就绝对会龟缩进城去,那游戏还怎么玩下去呢?徐驰急忙令传令兵紧急通知敬晖与许奎,执行B号方案。敬晖与许奎得令之后,又通过传令兵通知各个中郎将,命各部有序撤退。具体拿徐驰的话来说,就是李仲淑由A5坐标点分兵退到B4和B6两个坐标点,第二道防线则由B5坐标点退到C5坐标点。
令到中郎将级别,则改由旗语指挥每一营、每一队、每一伙、每一什的人,占据哪一行哪一列。大至一卫,小至一什,在地图上都是定点的,并且这个定点,因方案的改变而又有所改变。
如果徐驰穿到武周有什么功劳的话,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在军官中的普及,还是功不可没的。
武周军在大好形势下,却选择了撤退,等于是放了突厥的生路。由于武周军没有堵在桥头,突厥兵卒得以大规模地出城,虽然局面还是对武周军有利,但在护城河对岸的阵地上,至少有了突厥兵的身影,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默啜又一次莫名其妙了,武周军在这么有利的情况下,却主动撤退,换了任何人做主将,都不会做这傻事。两军对垒,战场的情况越有利,自己的伤亡就越小,胜果就越大,赢得就会越漂亮。
听唐般若说,武周军的主帅叫陈秦,是个十八岁的毛头小子,以前是个县令,还从没上过战场。默啜起先并不以为意,十八岁出征挂帅的不稀奇,有许多的皇子,或者世袭的贵族,都是年纪轻轻就担任一军的主将。即就是说,挂帅印的并不一定是管事的,那只是个象征,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他身边的副帅,或者军师,那才是军队的灵魂。
莫名其妙的默啜,哪怕明知道对方的主动撤退,是做的一个陷阱,他也只能够往里面跳,总好过不能铺开阵势,白白死在护城河里要强得多。
单挑独斗的话,突厥士兵的战力要优于武周士兵的战力,徐驰知道这一点,默啜更知道这一点。正因为徐驰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尽量避开单打独斗,也尽量避开近距离接战。最开始堵住桥头,就是以多打少,后来主动后撤,并且视战场情况而一退再退,就是避开近距离接战。
就兵力而言,默啜三倍于徐驰,问题是,默啜的兵力,无法输送到战场。就隔着一道城墙,还有一条护城河,距离不会超过三十丈。正是这三十丈的距离,犹如一道天堑横在了默啜的眼前,让人难以逾越。
默啜找到了症结之所在,就想到了应对的招数。默啜的办法,就是让赵州的两万降卒在前面充当炮灰和人肉盾牌。默啜又怕降卒们临阵倒戈,就让降卒和突厥兵混杂在一起。前面一排是降卒,紧跟着后面的三四排就是突厥兵,这就大大减少了突厥兵的伤亡。
那些降卒也不是蠢货,哪能不明白突厥人的意思呢?往前冲,就是箭矢的攒射,不往前冲,就是突厥人的刀斧,冲也死,不冲也死,反正是难逃一死。
任何人在死到临头的紧要关头,都会忽发灵光。降卒们后退不可能,有一部分就使劲埋着头,朝武周军阵中发足狂奔。自己虽是降卒,但好歹和武周军是一个乡土的,人家不可能将自己赶尽杀绝。
突厥人想不到降卒们竟然如此积极,竟然不要催促,一上阵就使劲狂奔。一看见战壕就跳进去,一跳进去就趴在壕沟里,一动不动地装死。武周军的箭矢,也是定点射击,降卒和突厥兵,服饰不同,人种不同,极易区别。
因为降卒的临机应变能力超强,又加上武周军的定点射击,所以默啜的人肉盾牌计划,并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并且,降卒们一旦劫后余生,确确实实就临阵倒戈了,反而帮助武周军收拾突厥人。
还有一部分降卒,一到护城河边,就纵身一跃,跳进河中,也不管自己游不游得泳,反正是先跳进去再说。大敌当前,突厥人无暇顾及降卒,总不可能冒着箭矢之险,花力气去追杀没有杀伤力的降卒吧。
护城河里,护城河外,到处是尸体,到处是人与马匹的尸体,或者是中了箭,无法动弹就的伤员,可谓是血流成河。而那些尸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绝大部分都是突厥人留下来的,还有少部分降卒的,真正的武周军的尸体,很难找到几具。
无奈之下,默啜想到了分兵突围。按常理而言,分兵突围是大忌。以默啜此时的情况来说,最好是集中兵力,从防守最薄弱的,撤退更方便的北门突围,是兵家的不二之选。无疑,默啜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问题是,这样做的结果,证明了常理的不可靠和不靠谱。
事实也是如此,从一面突围,还只需面对徐驰的五万兵力,如果分兵从东西北三面突围,则要面对二十多万的兵力。任何一个聪明的将军,都不会选择分兵从三面突围。确切地说,默啜的分兵突围,他的兵力主要是分在东西两侧,而北门的兵力,只是少量的佯动,用意是牵制徐驰的注意力,以免徐驰兵援东西两翼。
武周神功二年三月二十六日,晨。
赵州城的城楼上,吊桥缓缓地放了下来。默啜必须孤注一掷了。
吊桥一放下,武周军中郎将李仲淑率领第一梯队五千人,手举背包,拥到了吊桥边,堪堪堵在了桥头。
默啜早有防备,城墙上依然留有足够的士兵,李仲淑一靠拢,密集的箭雨便倾泻而下。
第一梯队的背包,里面的填充物早就换成了沙袋,除了极个别人不走运被射到之外,其余的箭矢,大多射在了背包上。
而从城中鱼贯而出的突厥兵士,就不那么走运了,只要一露头,便遭到了点射。赵州城城门,及城下的吊桥,虽然很宽,但并排顶多能走三四匹马。打冲锋的突厥兵虽然也做了足够的防备,手举盾牌,但架不住人多箭密,箭矢不断从前面和侧面攒射过来。不断有人倒下,不断有马匹倒下,或者连人带马,都跌进了护城河中。
默啜站在城楼上,看着自己的士卒像割韭菜一般倒了下去,而对手竟然是一群非正规的农民工,不由得心如刀绞。开弓没有回头箭,虽死伤惨重,但依然不得不突围,越是拖延下去,越是对己方不利。
据城而守,守城的自然优势巨大,但要弃城而逃,城门、护城河以及吊桥,反而成了巨大的累赘。因为这些东西是防御工事,是用来防御的。城墙与城门既然能够阻挡外面的人攻进来,也能够阻挡里面的人攻出去。
按照古代的战争常识,默啜以为武周军必然要攻城,本来答应了唐般若不扰民的默啜,最后还是将部队统统放到了城内。虽然突厥军战力更优秀,但相比与武周军打阵地战,猪都会选择踞城而守,默啜自然不会例外。
默啜凭着自己的智谋与骁勇,数年来,四处征讨,盘踞了大片的土地,东至高句丽,西至吐蕃,北至东西伯利亚的不毛之地,疆域面积与南面的武周,几可相提并论。
默啜不缺乏智谋与勇武,但不幸的是,他遇错了对手。只要他的对手稍微正常一点点,他也不至于被动到这个地步。
徐驰的知识太过贫乏,当然也包括军事知识。他对战争的印象,仅仅是停留在电视和电影里看到过的那些野战和阵地战,对攻城与守城,完全没在他的概念之内,自然就不会想着去攻城和守城。
至于沙吒忠义,如果没有徐驰的话,如果让他做主来抵御突厥的话,他无疑会选择攻城。但那都是如果,正是因为有了徐驰的介入,他才按兵不动,死守南线。
突厥一方,不断有人倒下,但从城内源源不断地涌出新的兵卒补充进来。突厥的战力不可低估,虽死伤惨重,但终于撕开了李仲淑的防线,向前方冲去。
防线一旦撕开,再想合拢就千难万难了。李仲淑索性命将士向两侧分开,留出一条通道来,改由侧翼向突厥人射击。
李仲淑之后,又有一道五千人的防线。这五千人,在突厥人的射程之外,无须防御,唯一要做的,就是瞄准目标进行定点射击,以减少箭矢的消耗。能突破李仲淑防线的,如果还能在第二道防线继续生存,那就是需要仰视的存在了。当然,突厥人虽然强悍,但要达到那种需要仰视的程度,还是不可能的。突厥有十五万兵力,徐驰有五万兵力,看似是大兵团作战,但接战面积几乎和巷战差不多。城内的兵士出不来,徐驰一方也只有两道防线一万人在忙乎。其余四万人隔岸观火,顶多有一些围在护城河旁边,防备突厥人不通过吊桥,泅渡而过。默啜站在城墙上着急,徐驰站在战阵后更着急呢。像这样打下去,人家默啜绝对顶不住,顶不住就绝对会龟缩进城去,那游戏还怎么玩下去呢?徐驰急忙令传令兵紧急通知敬晖与许奎,执行B号方案。敬晖与许奎得令之后,又通过传令兵通知各个中郎将,命各部有序撤退。具体拿徐驰的话来说,就是李仲淑由A5坐标点分兵退到B4和B6两个坐标点,第二道防线则由B5坐标点退到C5坐标点。
令到中郎将级别,则改由旗语指挥每一营、每一队、每一伙、每一什的人,占据哪一行哪一列。大至一卫,小至一什,在地图上都是定点的,并且这个定点,因方案的改变而又有所改变。
如果徐驰穿到武周有什么功劳的话,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在军官中的普及,还是功不可没的。
武周军在大好形势下,却选择了撤退,等于是放了突厥的生路。由于武周军没有堵在桥头,突厥兵卒得以大规模地出城,虽然局面还是对武周军有利,但在护城河对岸的阵地上,至少有了突厥兵的身影,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默啜又一次莫名其妙了,武周军在这么有利的情况下,却主动撤退,换了任何人做主将,都不会做这傻事。两军对垒,战场的情况越有利,自己的伤亡就越小,胜果就越大,赢得就会越漂亮。
听唐般若说,武周军的主帅叫陈秦,是个十八岁的毛头小子,以前是个县令,还从没上过战场。默啜起先并不以为意,十八岁出征挂帅的不稀奇,有许多的皇子,或者世袭的贵族,都是年纪轻轻就担任一军的主将。即就是说,挂帅印的并不一定是管事的,那只是个象征,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他身边的副帅,或者军师,那才是军队的灵魂。
莫名其妙的默啜,哪怕明知道对方的主动撤退,是做的一个陷阱,他也只能够往里面跳,总好过不能铺开阵势,白白死在护城河里要强得多。
单挑独斗的话,突厥士兵的战力要优于武周士兵的战力,徐驰知道这一点,默啜更知道这一点。正因为徐驰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尽量避开单打独斗,也尽量避开近距离接战。最开始堵住桥头,就是以多打少,后来主动后撤,并且视战场情况而一退再退,就是避开近距离接战。
就兵力而言,默啜三倍于徐驰,问题是,默啜的兵力,无法输送到战场。就隔着一道城墙,还有一条护城河,距离不会超过三十丈。正是这三十丈的距离,犹如一道天堑横在了默啜的眼前,让人难以逾越。
默啜找到了症结之所在,就想到了应对的招数。默啜的办法,就是让赵州的两万降卒在前面充当炮灰和人肉盾牌。默啜又怕降卒们临阵倒戈,就让降卒和突厥兵混杂在一起。前面一排是降卒,紧跟着后面的三四排就是突厥兵,这就大大减少了突厥兵的伤亡。
那些降卒也不是蠢货,哪能不明白突厥人的意思呢?往前冲,就是箭矢的攒射,不往前冲,就是突厥人的刀斧,冲也死,不冲也死,反正是难逃一死。
任何人在死到临头的紧要关头,都会忽发灵光。降卒们后退不可能,有一部分就使劲埋着头,朝武周军阵中发足狂奔。自己虽是降卒,但好歹和武周军是一个乡土的,人家不可能将自己赶尽杀绝。
突厥人想不到降卒们竟然如此积极,竟然不要催促,一上阵就使劲狂奔。一看见战壕就跳进去,一跳进去就趴在壕沟里,一动不动地装死。武周军的箭矢,也是定点射击,降卒和突厥兵,服饰不同,人种不同,极易区别。
因为降卒的临机应变能力超强,又加上武周军的定点射击,所以默啜的人肉盾牌计划,并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并且,降卒们一旦劫后余生,确确实实就临阵倒戈了,反而帮助武周军收拾突厥人。
还有一部分降卒,一到护城河边,就纵身一跃,跳进河中,也不管自己游不游得泳,反正是先跳进去再说。大敌当前,突厥人无暇顾及降卒,总不可能冒着箭矢之险,花力气去追杀没有杀伤力的降卒吧。
护城河里,护城河外,到处是尸体,到处是人与马匹的尸体,或者是中了箭,无法动弹就的伤员,可谓是血流成河。而那些尸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绝大部分都是突厥人留下来的,还有少部分降卒的,真正的武周军的尸体,很难找到几具。
无奈之下,默啜想到了分兵突围。按常理而言,分兵突围是大忌。以默啜此时的情况来说,最好是集中兵力,从防守最薄弱的,撤退更方便的北门突围,是兵家的不二之选。无疑,默啜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问题是,这样做的结果,证明了常理的不可靠和不靠谱。
事实也是如此,从一面突围,还只需面对徐驰的五万兵力,如果分兵从东西北三面突围,则要面对二十多万的兵力。任何一个聪明的将军,都不会选择分兵从三面突围。确切地说,默啜的分兵突围,他的兵力主要是分在东西两侧,而北门的兵力,只是少量的佯动,用意是牵制徐驰的注意力,以免徐驰兵援东西两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