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余字辈登台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嫡长女最新章节!
正月初十,沈开善和沈得善等人就动身返回杭州了,他们来京兆的事情都已经办好了,杭州还有诸多事务等着,不能再在京兆逗留了。
沈开善已经去吏部述职完毕,他把幼子沈则熙留在京兆,让他留在沈华善身边好好学习,增长阅历和见识世面;同时也请兄长沈华善对他多多照顾和提点,最好能够帮他解决婚姻大事,他都二十有二了,年纪很不小了。
沈得善对儿子沈则儒作了种种提点和交代,话语间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好好照顾自己,好好为官;二是要多往景泰大街跑,多听沈华善的教诲。
沈则儒心中虽不舍得自己的父亲,却也知道杭州祖宅里不开沈得善,对于父亲的交代,他自然听入心的,他也承诺今年会带着儿子沈余朴、沈余柏等人回杭州过年,让老夫照顾好自己等等。
沈开善等人走了之后,沈家也并没有冷清多少,因为多了成燕燕这个新嫁妇,又有沈则熙留下来,要处理的事情也不少。
在元宵之前,沈俞氏也接了好几户人家的邀请,带着媳妇沈安氏、成燕燕一同赴宴,将成燕燕介绍给各京兆官员夫人认识,算是带成燕燕入沈家交际圈子的第一步。
沈余宏的成亲,似乎是一个信号,一个沈家余字辈渐渐长大开始登上家族舞台的信号。沈华善和沈则敬在沈余宏成亲之后,发现了一个之前忽略了的事实:家族中适龄成亲的男女越来越多了。
这也就是说,又到了家族二十年一遇的势力大扩展的时候了。嫁娶姻亲,结两姓之好,这是一个家族的大事,因为适龄男女的嫁娶之事,是一个家族和另一个家族结合、交融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尤其是在沈氏这样的家族里面,联姻之事涉及着更多的政治势力、经济利益和家族威望,既要讲求门当户对。又要思量未来兴衰,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关系,每个家族都不敢轻忽对待。
沈华善想得更多一些,在这个太子病重、诸皇子夺嫡势起的时刻,选择姻亲要比以往慎重得多,时势瞬息变化,稍有不慎。整个沈家都会落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沈家已经选择了十二皇子,在这个时候。沈华善为侄子、孙儿辈考虑的姻亲对象,有一个最起码的前提:不能偏向几个成年皇子的任何一方,比如前兵部尚书陈家这样的人家,沈华善绝对是不会考虑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个家族联姻,必须要目标一致共同努力才好。
对于沈华善的想法,沈则敬是深表赞同的,甚至他想到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家,就让儿女婚事往后推迟几年,等局势明朗再说。虽然那时候或许儿女都成了大男老女了,也好过随便找一个不合适的人家。
这个决定可不是容易下的,他的儿女之中,有好几个适合谈婚事的了,沈余宣已经十八岁了。沈余守也十七了,这两个儿子的婚事可以拖几年,可是嫡女沈宁今年就十五岁了,十月及笄之后,也要将婚事提上讨论日程了。
沈华善和沈则敬讨论得最多的就是沈宁的婚事,沈宁是沈则敬唯一的嫡女,也是沈则敬的嫡长孙女,如果各个皇子想要拉拢沈家,那么沈宁就是最好的联姻人选!
年龄适合,身份也够资格,可以想见沈宁及笄之后,必然会有皇子来提亲的,很有可能皇上会指婚也说不准。可是按照沈家的计划,沈宁必定不能嫁给这几个皇子中的任何一人的,沈华善和沈则敬已经在想应对这种状况的对策了。
更重要的是,沈宁在这一两年显露出来的才能,如流处的事情、胡兆昌的事情等等,都让沈华善极为看重。敏锐的政治触觉、独到的眼光、布局的能力,对天下大势的把握,都让沈华善深深觉得,这个孙女的本事或许在余字辈所有人之上,沈家最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还有一点,她跟着沈则敬在书房,学习的是朝政之道,如果就这样随便将她嫁出去,将她囿于夫家后宅,那就太可惜了,所以沈华善决定将沈宁留多几年,婚事的事情需要考虑,却不能将她早早嫁出去。
这一点,也得到了沈则敬的赞同,父子两人在沈宁婚事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沈余乐和沈则熙的婚事也在沈华善的重点考虑之中。沈余乐只比沈余宏小几个月,到现在也还没有定亲,沈则远和沈胡氏都暗暗着急,也曾为他相看了几门亲事,可是沈余乐神神叨叨的说缘分未到非合适之人这样的话语,令沈则远和沈胡氏两人是无可奈何,便一直拖到现在了。
沈则熙年纪更大,已经二十有二了,却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按说沈开善是杭州刺史,沈家在杭州的根基又深,适合的姑娘家应该有不少才对,怎么找一个姑娘家成亲就这么难呢?难道是这个侄儿眼界太高太挑剔?
沈华善初时还有些疑惑不解,待观察了沈则熙几天之后,他不由得摇头叹气,怪不得。怎么说呢,沈则熙的文名在江浙一带倒是有名的,只可惜他在文章之上的感悟并没有体现在与人相处中,说他拎不清不是,说他傻乎乎也不是,总之和一般儿郎不一样——在他看来,天下所有的姑娘家都是一样的,娶哪个姑娘都可以,不娶哪个姑娘也无区。
可是,每当沈开善有意和某家联姻时,他又能说出一大通不合适和不满意来,如是反复了几次。沈开善也是没有办法了,才会让他留在京兆。
还有沈宓、沈瑶明年也到了及笄之时,婚事也要考虑了,姑娘家不比少儿郎,一般有头有脸的人家,都是及笄之后就将婚事定下了。
沈宓虽然是沈则敬的庶女,可是也不能马虎了事,沈家虽然嫡庶分明,却并不苛待庶出的子孙。只是受身份所限,庶出的子孙能选择的姻亲人家也少,特别是庶出的姑娘家,绝大多数都只能嫁给庶子为妻。
沈华善从来就认为庶女嫡媳是一个家族的不幸,沈家不会娶别家的庶女为嫡妻,自然也不会想着将自家的庶女嫁给别家的嫡子为妻。况且庶子并不见得都是差的,沈亦兰嫁给古恒同为妻,如今不是过得很好吗?
日子,过得好不好,更多的是靠自己啊。
沈则敬回到和鸣轩之后,也和沈俞氏说了子侄辈的婚姻之事,让她赴宴时注意看看是否有合适的人家,这些事情还是得交给内宅夫人做才是。
说到婚姻之事,比如哪家有适龄的男或女,性格如何,容貌如何,是否有令名,是否有坏声,这些后宅夫人大多都一清二楚,她们平时交际、宴会八卦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啊。沈华善的夫人早逝,这样的大事自然要沈俞氏上心了,沈则敬对她是无比信任的。
“余乐的婚事到还好说,只要他的出路定了下来,冲着沈家的名头,也能找到合适的人家,况且还有弟妹在看顾着,这个倒不不太难办。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的婚事,还是要由老太爷和二叔他们做主的。九叔的婚事就难办一些,他年纪不小了又是这样的性子,要找到合适的姑娘家也不容易。
还好新春之时宴会很多,倒能看到不少姑娘家,再不济,也还有五月花朝节呢。”听了沈则敬的话语,沈俞氏也开始考虑了,不用沈则敬细说,沈俞氏也知道沈家联姻的标准,看来她得想办法弄个京兆姑娘的花名册了。
沈俞氏刚想着花名册的事情,就见到沈则敬给她递了一个本子,对她说道:“这些姑娘家里面,你好好参详参详,如果有合适的,还是要想办法见见面才是。”
沈俞氏好奇地接过本子,翻开一看,竟然就是京兆姑娘的花名册,她再一看,那上面的记载也很详细,这些姑娘身后的各种势力也都列了出来。有了这个本子,她就省事很多了,她也没问沈则敬是从哪里得到这本子的,这本子有用可信就够了。
——沈俞氏还不知道,这个本子是她女儿沈宁的,沈则敬从她那里借来了原本,照样抄了一份给了沈俞氏。
在和沈华善刚刚开始谈及联姻之事的时候,沈则敬马上就想到了沈宁的那个本子,经过这两年多时间的更新和完善,沈宁的本子记录得越发详尽和全面了,这下正好派用上场。
因此,沈宁知道了沈华善和沈则敬的打算,知道又到了沈家二十年一次的大联姻了。前世妹妹们凄惨的遭遇,沈宁记得一清二楚,自然又感觉自己罪孽深了几分,如果不是为了给上官长治铺路,她们的命运也不至于那样凄惨。说到底,都是因为她,不然祖父和父亲对族人一向爱慈,怎么会舍得将她们推向深渊火炕呢?
幸好,这一世已经有了改变,经过鉴华堂的修炼,沈宁相信这些妹妹们的价值,也相信沈华善再不会作和前世一样的决定,更相信命运之轮,向着好的方向运转。
正月初十,沈开善和沈得善等人就动身返回杭州了,他们来京兆的事情都已经办好了,杭州还有诸多事务等着,不能再在京兆逗留了。
沈开善已经去吏部述职完毕,他把幼子沈则熙留在京兆,让他留在沈华善身边好好学习,增长阅历和见识世面;同时也请兄长沈华善对他多多照顾和提点,最好能够帮他解决婚姻大事,他都二十有二了,年纪很不小了。
沈得善对儿子沈则儒作了种种提点和交代,话语间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好好照顾自己,好好为官;二是要多往景泰大街跑,多听沈华善的教诲。
沈则儒心中虽不舍得自己的父亲,却也知道杭州祖宅里不开沈得善,对于父亲的交代,他自然听入心的,他也承诺今年会带着儿子沈余朴、沈余柏等人回杭州过年,让老夫照顾好自己等等。
沈开善等人走了之后,沈家也并没有冷清多少,因为多了成燕燕这个新嫁妇,又有沈则熙留下来,要处理的事情也不少。
在元宵之前,沈俞氏也接了好几户人家的邀请,带着媳妇沈安氏、成燕燕一同赴宴,将成燕燕介绍给各京兆官员夫人认识,算是带成燕燕入沈家交际圈子的第一步。
沈余宏的成亲,似乎是一个信号,一个沈家余字辈渐渐长大开始登上家族舞台的信号。沈华善和沈则敬在沈余宏成亲之后,发现了一个之前忽略了的事实:家族中适龄成亲的男女越来越多了。
这也就是说,又到了家族二十年一遇的势力大扩展的时候了。嫁娶姻亲,结两姓之好,这是一个家族的大事,因为适龄男女的嫁娶之事,是一个家族和另一个家族结合、交融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尤其是在沈氏这样的家族里面,联姻之事涉及着更多的政治势力、经济利益和家族威望,既要讲求门当户对。又要思量未来兴衰,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关系,每个家族都不敢轻忽对待。
沈华善想得更多一些,在这个太子病重、诸皇子夺嫡势起的时刻,选择姻亲要比以往慎重得多,时势瞬息变化,稍有不慎。整个沈家都会落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沈家已经选择了十二皇子,在这个时候。沈华善为侄子、孙儿辈考虑的姻亲对象,有一个最起码的前提:不能偏向几个成年皇子的任何一方,比如前兵部尚书陈家这样的人家,沈华善绝对是不会考虑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个家族联姻,必须要目标一致共同努力才好。
对于沈华善的想法,沈则敬是深表赞同的,甚至他想到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家,就让儿女婚事往后推迟几年,等局势明朗再说。虽然那时候或许儿女都成了大男老女了,也好过随便找一个不合适的人家。
这个决定可不是容易下的,他的儿女之中,有好几个适合谈婚事的了,沈余宣已经十八岁了。沈余守也十七了,这两个儿子的婚事可以拖几年,可是嫡女沈宁今年就十五岁了,十月及笄之后,也要将婚事提上讨论日程了。
沈华善和沈则敬讨论得最多的就是沈宁的婚事,沈宁是沈则敬唯一的嫡女,也是沈则敬的嫡长孙女,如果各个皇子想要拉拢沈家,那么沈宁就是最好的联姻人选!
年龄适合,身份也够资格,可以想见沈宁及笄之后,必然会有皇子来提亲的,很有可能皇上会指婚也说不准。可是按照沈家的计划,沈宁必定不能嫁给这几个皇子中的任何一人的,沈华善和沈则敬已经在想应对这种状况的对策了。
更重要的是,沈宁在这一两年显露出来的才能,如流处的事情、胡兆昌的事情等等,都让沈华善极为看重。敏锐的政治触觉、独到的眼光、布局的能力,对天下大势的把握,都让沈华善深深觉得,这个孙女的本事或许在余字辈所有人之上,沈家最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还有一点,她跟着沈则敬在书房,学习的是朝政之道,如果就这样随便将她嫁出去,将她囿于夫家后宅,那就太可惜了,所以沈华善决定将沈宁留多几年,婚事的事情需要考虑,却不能将她早早嫁出去。
这一点,也得到了沈则敬的赞同,父子两人在沈宁婚事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沈余乐和沈则熙的婚事也在沈华善的重点考虑之中。沈余乐只比沈余宏小几个月,到现在也还没有定亲,沈则远和沈胡氏都暗暗着急,也曾为他相看了几门亲事,可是沈余乐神神叨叨的说缘分未到非合适之人这样的话语,令沈则远和沈胡氏两人是无可奈何,便一直拖到现在了。
沈则熙年纪更大,已经二十有二了,却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按说沈开善是杭州刺史,沈家在杭州的根基又深,适合的姑娘家应该有不少才对,怎么找一个姑娘家成亲就这么难呢?难道是这个侄儿眼界太高太挑剔?
沈华善初时还有些疑惑不解,待观察了沈则熙几天之后,他不由得摇头叹气,怪不得。怎么说呢,沈则熙的文名在江浙一带倒是有名的,只可惜他在文章之上的感悟并没有体现在与人相处中,说他拎不清不是,说他傻乎乎也不是,总之和一般儿郎不一样——在他看来,天下所有的姑娘家都是一样的,娶哪个姑娘都可以,不娶哪个姑娘也无区。
可是,每当沈开善有意和某家联姻时,他又能说出一大通不合适和不满意来,如是反复了几次。沈开善也是没有办法了,才会让他留在京兆。
还有沈宓、沈瑶明年也到了及笄之时,婚事也要考虑了,姑娘家不比少儿郎,一般有头有脸的人家,都是及笄之后就将婚事定下了。
沈宓虽然是沈则敬的庶女,可是也不能马虎了事,沈家虽然嫡庶分明,却并不苛待庶出的子孙。只是受身份所限,庶出的子孙能选择的姻亲人家也少,特别是庶出的姑娘家,绝大多数都只能嫁给庶子为妻。
沈华善从来就认为庶女嫡媳是一个家族的不幸,沈家不会娶别家的庶女为嫡妻,自然也不会想着将自家的庶女嫁给别家的嫡子为妻。况且庶子并不见得都是差的,沈亦兰嫁给古恒同为妻,如今不是过得很好吗?
日子,过得好不好,更多的是靠自己啊。
沈则敬回到和鸣轩之后,也和沈俞氏说了子侄辈的婚姻之事,让她赴宴时注意看看是否有合适的人家,这些事情还是得交给内宅夫人做才是。
说到婚姻之事,比如哪家有适龄的男或女,性格如何,容貌如何,是否有令名,是否有坏声,这些后宅夫人大多都一清二楚,她们平时交际、宴会八卦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啊。沈华善的夫人早逝,这样的大事自然要沈俞氏上心了,沈则敬对她是无比信任的。
“余乐的婚事到还好说,只要他的出路定了下来,冲着沈家的名头,也能找到合适的人家,况且还有弟妹在看顾着,这个倒不不太难办。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的婚事,还是要由老太爷和二叔他们做主的。九叔的婚事就难办一些,他年纪不小了又是这样的性子,要找到合适的姑娘家也不容易。
还好新春之时宴会很多,倒能看到不少姑娘家,再不济,也还有五月花朝节呢。”听了沈则敬的话语,沈俞氏也开始考虑了,不用沈则敬细说,沈俞氏也知道沈家联姻的标准,看来她得想办法弄个京兆姑娘的花名册了。
沈俞氏刚想着花名册的事情,就见到沈则敬给她递了一个本子,对她说道:“这些姑娘家里面,你好好参详参详,如果有合适的,还是要想办法见见面才是。”
沈俞氏好奇地接过本子,翻开一看,竟然就是京兆姑娘的花名册,她再一看,那上面的记载也很详细,这些姑娘身后的各种势力也都列了出来。有了这个本子,她就省事很多了,她也没问沈则敬是从哪里得到这本子的,这本子有用可信就够了。
——沈俞氏还不知道,这个本子是她女儿沈宁的,沈则敬从她那里借来了原本,照样抄了一份给了沈俞氏。
在和沈华善刚刚开始谈及联姻之事的时候,沈则敬马上就想到了沈宁的那个本子,经过这两年多时间的更新和完善,沈宁的本子记录得越发详尽和全面了,这下正好派用上场。
因此,沈宁知道了沈华善和沈则敬的打算,知道又到了沈家二十年一次的大联姻了。前世妹妹们凄惨的遭遇,沈宁记得一清二楚,自然又感觉自己罪孽深了几分,如果不是为了给上官长治铺路,她们的命运也不至于那样凄惨。说到底,都是因为她,不然祖父和父亲对族人一向爱慈,怎么会舍得将她们推向深渊火炕呢?
幸好,这一世已经有了改变,经过鉴华堂的修炼,沈宁相信这些妹妹们的价值,也相信沈华善再不会作和前世一样的决定,更相信命运之轮,向着好的方向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