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国丧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全职攻略最新章节!
不一会儿,翠柳回来。
“都说人家不领情了。果然,还没踏进人家门槛,就被人家瞪回来了。”
翠柳悻悻地道。
“红笼呢?”沈月然问道。
“还不又是那荷香!说一见着那红笼就喜欢,就留下了。”
沈月然心中一哂。
喜欢就好。
她立起身子,拿起剩下的两个红笼。
“来,翠柳,先把这两个挂在床头。”
她吩咐道。
翠柳搬来一张杌子,主仆二人上下忙碌间,这边刚刚挂好,那边陈嬷嬷急匆匆地敲门进来。
“哎呦,夫人,刚好,刚好,嬷嬷我来得正好。”
“快,快把那红笼摘了。”
陈嬷嬷一见高高挂起的两只红笼,上前就要伸手扯下来。
“嬷嬷,怎么了?”
不待沈月然发话,站在杌子上的翠柳按捺不住,不满地说道,“明个儿就是除夕,夫人与我在房中忙了一日,做来红笼添些喜气儿,怎么倒惹来嬷嬷的忌讳了?”
陈嬷嬷道,“瞧丫头这话说得,我哪有什么忌讳,是——”
她压低了声音,向外瞧了一瞧,确定无人偷听才放心地道,“——是国丧。”
国丧?
这一次,不待沈月然发话,翠柳再次抢先。
只见她从杌子上跳下来,抓住陈嬷嬷的肩膀,大惊失色。
“谁?”
“可是太后?”
她连声问道。
陈嬷嬷比她更惊奇。
“咦,你怎么知道?”
“你一个深宅大院里的小婢女,怎么会……”
不待她说完,翠柳已经不见了。
陈嬷嬷目瞪口呆。
“翠柳她、她、她会飞?”
陈嬷嬷指着翠柳离去的方向,不可思议。
翠柳明明前一秒钟还站在她的面前,下一秒钟为何就不见了?
翠柳就像一阵风,从她眼前“嗖”地一下就没影儿了。
沈月然连忙拍了拍陈嬷嬷的肩头。
“哪有人会飞,嬷嬷眼花了。”
她轻声安抚陈嬷嬷。
“是么。”
陈嬷嬷也弄不清楚了,“夫人没有瞧见翠柳飞吗?”
沈月然道,“当然没有。翠柳若会飞,哪里还会来咱们金絮居当一个粗使丫头。翠柳只是走得快一些,嬷嬷眼花了。”
陈嬷嬷还想再说什么,沈月然问道,“太后薨了吗?”
陈嬷嬷终于回过神来,伸手扯下红笼。
“是啊,听强哥道是昨个儿晚上薨的。太后这一薨,咱们这个年就甭想过了。”
正如陈嬷嬷所说,少初十年的春节,京城笼罩在一片白色和忧伤之中。一向受百姓推崇的曹太后,最终没有等到新一年的曙光,在腊月二十八的夜晚离世了。
周家的红笼在一夜之间全被撤下,众人面上也不敢再有笑意。
大年初五,曹太后头七过去,翠柳回到金絮居,双眼红肿得仿佛两只水蜜桃。
“夫人,翠柳家中长辈突然去世,走得急,没来得及招呼,请夫人责罚。”
她垂着头,站在沈月然的面前。
沈月然拉过一张小杌子,让她坐下。
“没事。”
她柔声道,“你走的那一日我已经告诉嬷嬷,你或许回来,或许不回来。你若回来,你便仍是翠柳。”
翠柳抬眼看向沈月然。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
明明两个人都明白对方的底细,可是谁都不愿意戳穿对方。
是啊,为何要说明白?只要彼此懂得彼此在说什么不就行了。
“我回来了。”
她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道。
她开始逐渐明白,卫大人为何如此在意眼前的这个女子了。
聪明,善良,善解人意。
沈月然提了提唇角,“那就好。家中可还好?”
她问得风轻云淡。
翠柳叹息一声。
爷爷田尘开身居御医多年,深得天家信任。她身为爷爷最宠爱的小孙女,沾得爷爷的光,也曾屡次出入天家内院,与皇子们打成一片。而她最喜欢的,当然是那个永远安详温和的太后。
她每次一见到太后,总是会叩头大声道,祝太后婆婆千岁千岁千千岁,而太后总是会摸着她的小脸笑道,恬甜不负虚名,人甜嘴更甜。
可惜的是,老天没有顺从她的心思,太后还是去了。
她垂下眼眸,“人,终有一去,或有轻于鸿毛,或有重于泰山,翠柳觉得,这位长辈走得惊天动地,也走得安稳如意。”
“她走的那晚,几个儿子全都跪在她的床榻边,静静地陪着她。她的三儿子与九儿子一向不和,那一晚二人却握手言和,相逢一笑泯去恩仇。她的六儿子一向很懒散,那一晚,也破天荒地向她保证,往后绝不懒于事务。她的十儿子因为家中变故,变得有些疯癫,可是那晚居然也清醒过来。他跪在她的身边,握住她的手,道孩儿不孝。”
“听看见的人说,她走的时候,唇角、眼角都是笑意,没有一丝痛苦。”
“她不是受苦去了,她是享福去了。”
沈月然是不明白翠柳说的话的,不过,从翠柳的神态和语气,她能看出来一点,翠柳已经释怀了。
“嗯,那就好。”
她顺着她的话道,“那么——家里人可还好?”
她咬重了“人”的字音。
翠柳抬眼,道,“还好。”
“长辈去世,晚辈没有不伤心的。‘家里人’又一向颇得众人器重,这个时候自然要被抽调过去,操持,忙碌,守卫,安抚。不过翠柳曾与‘家里人’见过一次,他看起来不错,夫人尽可放心。”
沈月然点头,二人又各自说了会儿闲话,此事算是告一段落。
太后薨,举国哀悼,对沈月然而言,仅仅意味着一个寡淡而寂静的春节,可是对卫奕而言,却是七天七夜的不眠不休,日夜守卫,直到太后被下土入葬的那一天,他才得以返回卫府,小做歇息。
回到言若阁,桌几上是一封已经沾染上厚厚灰尘的书信。
他打着哈欠,一面脱去鞋履,一面抖开书信。
黑色笔墨一入眼,他困意全无。
他重新穿上鞋履,披上外衣,三步并两步离开卫府。
师父,原来师父三日前就已经抵京了。
可惜,他那时正在宫中守卫,无暇分身。
(未完待续。)
不一会儿,翠柳回来。
“都说人家不领情了。果然,还没踏进人家门槛,就被人家瞪回来了。”
翠柳悻悻地道。
“红笼呢?”沈月然问道。
“还不又是那荷香!说一见着那红笼就喜欢,就留下了。”
沈月然心中一哂。
喜欢就好。
她立起身子,拿起剩下的两个红笼。
“来,翠柳,先把这两个挂在床头。”
她吩咐道。
翠柳搬来一张杌子,主仆二人上下忙碌间,这边刚刚挂好,那边陈嬷嬷急匆匆地敲门进来。
“哎呦,夫人,刚好,刚好,嬷嬷我来得正好。”
“快,快把那红笼摘了。”
陈嬷嬷一见高高挂起的两只红笼,上前就要伸手扯下来。
“嬷嬷,怎么了?”
不待沈月然发话,站在杌子上的翠柳按捺不住,不满地说道,“明个儿就是除夕,夫人与我在房中忙了一日,做来红笼添些喜气儿,怎么倒惹来嬷嬷的忌讳了?”
陈嬷嬷道,“瞧丫头这话说得,我哪有什么忌讳,是——”
她压低了声音,向外瞧了一瞧,确定无人偷听才放心地道,“——是国丧。”
国丧?
这一次,不待沈月然发话,翠柳再次抢先。
只见她从杌子上跳下来,抓住陈嬷嬷的肩膀,大惊失色。
“谁?”
“可是太后?”
她连声问道。
陈嬷嬷比她更惊奇。
“咦,你怎么知道?”
“你一个深宅大院里的小婢女,怎么会……”
不待她说完,翠柳已经不见了。
陈嬷嬷目瞪口呆。
“翠柳她、她、她会飞?”
陈嬷嬷指着翠柳离去的方向,不可思议。
翠柳明明前一秒钟还站在她的面前,下一秒钟为何就不见了?
翠柳就像一阵风,从她眼前“嗖”地一下就没影儿了。
沈月然连忙拍了拍陈嬷嬷的肩头。
“哪有人会飞,嬷嬷眼花了。”
她轻声安抚陈嬷嬷。
“是么。”
陈嬷嬷也弄不清楚了,“夫人没有瞧见翠柳飞吗?”
沈月然道,“当然没有。翠柳若会飞,哪里还会来咱们金絮居当一个粗使丫头。翠柳只是走得快一些,嬷嬷眼花了。”
陈嬷嬷还想再说什么,沈月然问道,“太后薨了吗?”
陈嬷嬷终于回过神来,伸手扯下红笼。
“是啊,听强哥道是昨个儿晚上薨的。太后这一薨,咱们这个年就甭想过了。”
正如陈嬷嬷所说,少初十年的春节,京城笼罩在一片白色和忧伤之中。一向受百姓推崇的曹太后,最终没有等到新一年的曙光,在腊月二十八的夜晚离世了。
周家的红笼在一夜之间全被撤下,众人面上也不敢再有笑意。
大年初五,曹太后头七过去,翠柳回到金絮居,双眼红肿得仿佛两只水蜜桃。
“夫人,翠柳家中长辈突然去世,走得急,没来得及招呼,请夫人责罚。”
她垂着头,站在沈月然的面前。
沈月然拉过一张小杌子,让她坐下。
“没事。”
她柔声道,“你走的那一日我已经告诉嬷嬷,你或许回来,或许不回来。你若回来,你便仍是翠柳。”
翠柳抬眼看向沈月然。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
明明两个人都明白对方的底细,可是谁都不愿意戳穿对方。
是啊,为何要说明白?只要彼此懂得彼此在说什么不就行了。
“我回来了。”
她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道。
她开始逐渐明白,卫大人为何如此在意眼前的这个女子了。
聪明,善良,善解人意。
沈月然提了提唇角,“那就好。家中可还好?”
她问得风轻云淡。
翠柳叹息一声。
爷爷田尘开身居御医多年,深得天家信任。她身为爷爷最宠爱的小孙女,沾得爷爷的光,也曾屡次出入天家内院,与皇子们打成一片。而她最喜欢的,当然是那个永远安详温和的太后。
她每次一见到太后,总是会叩头大声道,祝太后婆婆千岁千岁千千岁,而太后总是会摸着她的小脸笑道,恬甜不负虚名,人甜嘴更甜。
可惜的是,老天没有顺从她的心思,太后还是去了。
她垂下眼眸,“人,终有一去,或有轻于鸿毛,或有重于泰山,翠柳觉得,这位长辈走得惊天动地,也走得安稳如意。”
“她走的那晚,几个儿子全都跪在她的床榻边,静静地陪着她。她的三儿子与九儿子一向不和,那一晚二人却握手言和,相逢一笑泯去恩仇。她的六儿子一向很懒散,那一晚,也破天荒地向她保证,往后绝不懒于事务。她的十儿子因为家中变故,变得有些疯癫,可是那晚居然也清醒过来。他跪在她的身边,握住她的手,道孩儿不孝。”
“听看见的人说,她走的时候,唇角、眼角都是笑意,没有一丝痛苦。”
“她不是受苦去了,她是享福去了。”
沈月然是不明白翠柳说的话的,不过,从翠柳的神态和语气,她能看出来一点,翠柳已经释怀了。
“嗯,那就好。”
她顺着她的话道,“那么——家里人可还好?”
她咬重了“人”的字音。
翠柳抬眼,道,“还好。”
“长辈去世,晚辈没有不伤心的。‘家里人’又一向颇得众人器重,这个时候自然要被抽调过去,操持,忙碌,守卫,安抚。不过翠柳曾与‘家里人’见过一次,他看起来不错,夫人尽可放心。”
沈月然点头,二人又各自说了会儿闲话,此事算是告一段落。
太后薨,举国哀悼,对沈月然而言,仅仅意味着一个寡淡而寂静的春节,可是对卫奕而言,却是七天七夜的不眠不休,日夜守卫,直到太后被下土入葬的那一天,他才得以返回卫府,小做歇息。
回到言若阁,桌几上是一封已经沾染上厚厚灰尘的书信。
他打着哈欠,一面脱去鞋履,一面抖开书信。
黑色笔墨一入眼,他困意全无。
他重新穿上鞋履,披上外衣,三步并两步离开卫府。
师父,原来师父三日前就已经抵京了。
可惜,他那时正在宫中守卫,无暇分身。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