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施里芬计划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中华第四帝国最新章节!
ps: 今天三更完成!求订阅,求月票!感谢书友毁灭美利坚的打赏!感谢书友、混蛋皇爷、狼没、阿歷的月票!
自19世纪至二战结束前,世界陆军之强,莫过于德国,而作为德国陆军的最高指挥机构的德国参谋部,特别是一战前的德国参谋部,更是藏龙卧虎、人才辈出,至今仍然令无数热血男儿心向往之。在德国参谋部的历届参谋总长之中,成就最高的当数辅佐俾斯麦先后打赢丹麦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统一德意志的老毛奇。而施里芬任参谋总长的时间是1891年至1906年,共15年时间。
时间回到德国向法国宣战的前一天,德国参谋部早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忙碌之中。德皇威廉二世,威廉皇储,总参谋长小毛奇,海军部长提尔皮茨,海因里希亲王等人,都聚集在了这里。其中,有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年东方人,格外引人瞩目。他就是中国陆军上将赵博,这一次他来德国,是以中国副总参谋长的身份来的,为的就是观摩德国即将对西线展开的进攻!
中国总参谋长熊武已经年迈了,总参谋部的主要工作,实际上是由陆军大臣蔡云在负责。等到中国进入战争之后,陆军大臣蔡云就会卸任,专门负责总参谋部的工作。而赵博上将将接任陆军大臣的职务!
“各部都已经准备好了吗?”德皇威廉二世看着一副巨大的西欧地图,开口问道。地图上,用不同的色彩标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军事部署,而在德国同法国和比利时的边境上,则是一大片黑色,这种颜色。标注的正是德国陆军。
“陛下,已经准备好了!各个集团军都已经到位了,随时可以发起进攻!”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报告道。他的声音里面充满了激动和兴奋,马上,强大的德国陆军将在他的指挥下,去赢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很好,明天我们就将对法国宣战!进攻就将在那个时候发起!我等待着你们获胜的消息!”德皇威廉二世说道。对于获得战争的胜利,他一直以来都有着坚定的信念!
“陛下放心,我们一定会击败法国人的。今年的圣诞节。皇帝陛下有望在巴黎度过!”小毛奇骄傲的说道。
赵博上将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嘴角不经意的浮现出一丝嘲讽。这些德国人,还想要在短时间内就击败法国,以及法国的盟友英国,这根就不可能的。真当法国人是泥捏的。那么好欺负吗?
德国对法国的作战计划,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拟定了。经过后来历任参谋长的补充和修改,在施里芬伯爵担任总参谋长的时候,终于成形。只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小毛奇在接任了总参谋长之后,对施里芬计划再一次的做出了修改。最终使得德军功败垂成!
1870年,路易拿破仑皇帝的法国政府,由于对普鲁士宣战而自我毁灭。普鲁士人在他们共同边境的战斗中摧毁了法军,然后长驱直入。包围和攻陷了巴黎。为了消除任何未来的法事威胁,新统一的德国并吞了阿尔萨斯和包括要塞城市梅斯在内的洛林的一部分,使法国暴露于未来的入侵前面。
法事工程师于是以沿着一百五十英里法德边界的四个城市为中心,构筑了一系列堡垒。东南从瑞士的坚不可摧的屏障阿尔卑斯山开始。坚固的混凝土堡垒从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伸展开来。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设计了一个宽阔的缺口,作为准备敌人进入的巨大陷阱。然后用从掩护得很好的混凝土箱形掩体中发射的交叉火力加以歼灭。凡尔登以北约二十英里,就是卢森堡、比利时和崎岖的阿登森林。
面对着这种难以克服的棱堡,从1891年到1906年任德国参谋总长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设计了一个通过广阔的比利时平原侵入法国的战略。这个小小工业化国家,提供了有充分铁路、公路、河流和运河的一条不费力的通路,而且它和法国的边境是不设防的。施里芬伯爵对于比利时在列日和那慕尔面向德国的设防据点感到愤怒,他抱怨它的军事防御旨在“……阻止德国侵入其领土,但它对法国的边境却不设防”。对于比利时担心德国而不担心法国的原因,施里芬伯爵装作不知道。
施里芬伯爵在辅佐老毛奇与瓦德西时,便对法国与俄罗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历了拿破仑战争的法国,虽然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并失去了盛产铁矿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其陆军却雄风不减,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大陆上最大的敌人。反观俄罗斯,虽有几百万常规部队,但装备落后,战略思想仍旧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当德国的克虏伯大炮、毛瑟枪已经驰名世界,德国参谋部正在着重研究马克沁机枪的价值时,俄罗斯的士兵不少还以绑了尖刀的木棍作为唯一装备。同时,俄罗斯广阔的领土、落后的铁路网和老化的战争动员机制使得俄国的战争反应速度大打了折扣。仔细研究了双方力量对比之后,施里芬伯爵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行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罗斯。施里芬伯爵判断,俄罗斯落后的军事动员体制使得俄国至少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对德国的军事集结。而在这段时间内,拥有毛奇时代主持修建的密集铁路网,德国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军事集结并打败法国。这就是“施里芬计划”的基战略思想,以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时间差”。
1891年,也就是出任德军参谋总长的第一年,施里芬伯爵便提出了一份“备忘录”,被称为第一号备忘录。在这份备忘录中,施里芬伯爵采用了军事学家所罕见的“剧情排演”的方式,推演了未来欧洲大战的基过程,提出了“时间差”的战略构想与实施方式。之后,施里芬伯爵又在1892年和1894年提出了第二、第三号备忘录,这三份备忘录,便是“施里芬计划”的基雏形。此后,在任期内,施里芬伯爵主导进行了对未来战争的无数的演习、沙盘演练与讨论,对备忘录进行了反复的修改。1905年12月,施里芬伯爵完成了最后一份备忘录,并于1906年亲手交给了继任者,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里芬计划”终于成形。
“施里芬计划”的主要目标自然是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为抵御德国进攻,从瑞士阿尔卑斯山开始,经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堡垒,仅仅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留有豁口以通法德边境,并在豁口的两翼部署了密集的交叉火力,因此”施里芬计划”的中心与重点,便是如何绕过法国漫长而坚固的防御体系。
“施里芬计划”基内容是: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其中,西线部队79个师,东线部队则仅有10个师夹杂一些地方部队。东西线兵力分配比例大致为1:8。西线又分为左右两翼,右翼部队为68个师,左翼部队11个师一部分配在凡尔登中央地段,这里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仅仅135英里,也是法国对德防御体系的重心所在。其余则部署在长达240公里的的法德边境线上。西线中的右翼,是德国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国赢得战争胜利的灵魂。
按照“施里芬计划”,一旦战争打响,东线德军部队以其少数兵力与奥匈帝队遥相呼应,牵制俄军,目的在于将俄国限制于东普鲁士边境。于此同时,集结于西线的右翼以凡尔登地区为轴心向西南方向旋转,取道欧洲的中立国比利时,由比法边界进入法国,在穿越比利时平原、横扫法国沿海后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包围巴黎,继而向东,从法军背后包抄其主力。而西线的左翼的任务,便是抵御法军主力的攻击。
只不过谨小慎微的小毛奇改变了这个计划,以应付他认为是不同的情况。他不去加强右翼,反而减少右翼的实力三分之一,在左翼增加了八个师——此举对法国是幸运的。由于其他障碍和延误,毛奇缩短了以梅斯为枢轴而转动的德国入侵战线,以致他的部队开到巴黎的东面而没有加以包围。几个星期后,当德国人企图用正面突击攻占巴黎时,他们在马恩之战中被击退了。这也是德军对巴黎构成的最严重的威胁。如果,小毛奇没有削弱右翼的实力,说不定在这一战当中,德军就成功的拿下了巴黎了。而法军,很可能会因为巴黎的丢失而放弃抵抗。剩下的英国也就不足为惧了!
经过修改后的作战计划,或许称为‘施里芬-毛奇计划’更为恰当!
ps: 今天三更完成!求订阅,求月票!感谢书友毁灭美利坚的打赏!感谢书友、混蛋皇爷、狼没、阿歷的月票!
自19世纪至二战结束前,世界陆军之强,莫过于德国,而作为德国陆军的最高指挥机构的德国参谋部,特别是一战前的德国参谋部,更是藏龙卧虎、人才辈出,至今仍然令无数热血男儿心向往之。在德国参谋部的历届参谋总长之中,成就最高的当数辅佐俾斯麦先后打赢丹麦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统一德意志的老毛奇。而施里芬任参谋总长的时间是1891年至1906年,共15年时间。
时间回到德国向法国宣战的前一天,德国参谋部早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忙碌之中。德皇威廉二世,威廉皇储,总参谋长小毛奇,海军部长提尔皮茨,海因里希亲王等人,都聚集在了这里。其中,有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年东方人,格外引人瞩目。他就是中国陆军上将赵博,这一次他来德国,是以中国副总参谋长的身份来的,为的就是观摩德国即将对西线展开的进攻!
中国总参谋长熊武已经年迈了,总参谋部的主要工作,实际上是由陆军大臣蔡云在负责。等到中国进入战争之后,陆军大臣蔡云就会卸任,专门负责总参谋部的工作。而赵博上将将接任陆军大臣的职务!
“各部都已经准备好了吗?”德皇威廉二世看着一副巨大的西欧地图,开口问道。地图上,用不同的色彩标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军事部署,而在德国同法国和比利时的边境上,则是一大片黑色,这种颜色。标注的正是德国陆军。
“陛下,已经准备好了!各个集团军都已经到位了,随时可以发起进攻!”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报告道。他的声音里面充满了激动和兴奋,马上,强大的德国陆军将在他的指挥下,去赢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很好,明天我们就将对法国宣战!进攻就将在那个时候发起!我等待着你们获胜的消息!”德皇威廉二世说道。对于获得战争的胜利,他一直以来都有着坚定的信念!
“陛下放心,我们一定会击败法国人的。今年的圣诞节。皇帝陛下有望在巴黎度过!”小毛奇骄傲的说道。
赵博上将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嘴角不经意的浮现出一丝嘲讽。这些德国人,还想要在短时间内就击败法国,以及法国的盟友英国,这根就不可能的。真当法国人是泥捏的。那么好欺负吗?
德国对法国的作战计划,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拟定了。经过后来历任参谋长的补充和修改,在施里芬伯爵担任总参谋长的时候,终于成形。只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小毛奇在接任了总参谋长之后,对施里芬计划再一次的做出了修改。最终使得德军功败垂成!
1870年,路易拿破仑皇帝的法国政府,由于对普鲁士宣战而自我毁灭。普鲁士人在他们共同边境的战斗中摧毁了法军,然后长驱直入。包围和攻陷了巴黎。为了消除任何未来的法事威胁,新统一的德国并吞了阿尔萨斯和包括要塞城市梅斯在内的洛林的一部分,使法国暴露于未来的入侵前面。
法事工程师于是以沿着一百五十英里法德边界的四个城市为中心,构筑了一系列堡垒。东南从瑞士的坚不可摧的屏障阿尔卑斯山开始。坚固的混凝土堡垒从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伸展开来。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设计了一个宽阔的缺口,作为准备敌人进入的巨大陷阱。然后用从掩护得很好的混凝土箱形掩体中发射的交叉火力加以歼灭。凡尔登以北约二十英里,就是卢森堡、比利时和崎岖的阿登森林。
面对着这种难以克服的棱堡,从1891年到1906年任德国参谋总长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设计了一个通过广阔的比利时平原侵入法国的战略。这个小小工业化国家,提供了有充分铁路、公路、河流和运河的一条不费力的通路,而且它和法国的边境是不设防的。施里芬伯爵对于比利时在列日和那慕尔面向德国的设防据点感到愤怒,他抱怨它的军事防御旨在“……阻止德国侵入其领土,但它对法国的边境却不设防”。对于比利时担心德国而不担心法国的原因,施里芬伯爵装作不知道。
施里芬伯爵在辅佐老毛奇与瓦德西时,便对法国与俄罗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历了拿破仑战争的法国,虽然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并失去了盛产铁矿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其陆军却雄风不减,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大陆上最大的敌人。反观俄罗斯,虽有几百万常规部队,但装备落后,战略思想仍旧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当德国的克虏伯大炮、毛瑟枪已经驰名世界,德国参谋部正在着重研究马克沁机枪的价值时,俄罗斯的士兵不少还以绑了尖刀的木棍作为唯一装备。同时,俄罗斯广阔的领土、落后的铁路网和老化的战争动员机制使得俄国的战争反应速度大打了折扣。仔细研究了双方力量对比之后,施里芬伯爵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行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罗斯。施里芬伯爵判断,俄罗斯落后的军事动员体制使得俄国至少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对德国的军事集结。而在这段时间内,拥有毛奇时代主持修建的密集铁路网,德国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军事集结并打败法国。这就是“施里芬计划”的基战略思想,以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时间差”。
1891年,也就是出任德军参谋总长的第一年,施里芬伯爵便提出了一份“备忘录”,被称为第一号备忘录。在这份备忘录中,施里芬伯爵采用了军事学家所罕见的“剧情排演”的方式,推演了未来欧洲大战的基过程,提出了“时间差”的战略构想与实施方式。之后,施里芬伯爵又在1892年和1894年提出了第二、第三号备忘录,这三份备忘录,便是“施里芬计划”的基雏形。此后,在任期内,施里芬伯爵主导进行了对未来战争的无数的演习、沙盘演练与讨论,对备忘录进行了反复的修改。1905年12月,施里芬伯爵完成了最后一份备忘录,并于1906年亲手交给了继任者,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里芬计划”终于成形。
“施里芬计划”的主要目标自然是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为抵御德国进攻,从瑞士阿尔卑斯山开始,经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堡垒,仅仅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留有豁口以通法德边境,并在豁口的两翼部署了密集的交叉火力,因此”施里芬计划”的中心与重点,便是如何绕过法国漫长而坚固的防御体系。
“施里芬计划”基内容是: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其中,西线部队79个师,东线部队则仅有10个师夹杂一些地方部队。东西线兵力分配比例大致为1:8。西线又分为左右两翼,右翼部队为68个师,左翼部队11个师一部分配在凡尔登中央地段,这里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仅仅135英里,也是法国对德防御体系的重心所在。其余则部署在长达240公里的的法德边境线上。西线中的右翼,是德国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国赢得战争胜利的灵魂。
按照“施里芬计划”,一旦战争打响,东线德军部队以其少数兵力与奥匈帝队遥相呼应,牵制俄军,目的在于将俄国限制于东普鲁士边境。于此同时,集结于西线的右翼以凡尔登地区为轴心向西南方向旋转,取道欧洲的中立国比利时,由比法边界进入法国,在穿越比利时平原、横扫法国沿海后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包围巴黎,继而向东,从法军背后包抄其主力。而西线的左翼的任务,便是抵御法军主力的攻击。
只不过谨小慎微的小毛奇改变了这个计划,以应付他认为是不同的情况。他不去加强右翼,反而减少右翼的实力三分之一,在左翼增加了八个师——此举对法国是幸运的。由于其他障碍和延误,毛奇缩短了以梅斯为枢轴而转动的德国入侵战线,以致他的部队开到巴黎的东面而没有加以包围。几个星期后,当德国人企图用正面突击攻占巴黎时,他们在马恩之战中被击退了。这也是德军对巴黎构成的最严重的威胁。如果,小毛奇没有削弱右翼的实力,说不定在这一战当中,德军就成功的拿下了巴黎了。而法军,很可能会因为巴黎的丢失而放弃抵抗。剩下的英国也就不足为惧了!
经过修改后的作战计划,或许称为‘施里芬-毛奇计划’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