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侍读(第四更)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庶子风流最新章节!
朱厚照不知道其他人是怀着什么心思,但是他想到委派叶春秋前往赈灾,这些日子,叶春秋不能再伴君前,真心的对叶春秋有些不舍,只是焦芳推荐叶春秋前去,令朱厚照竟下不了决心同意还是不同意,一时踟蹰。
焦芳似是看出了朱厚照的心思,正色道:“此次地崩,关系到的乃是国本,非要委任一个陛下信得过的人去才好,叶修撰为人稳重,又深得陛下信重,固然是资历浅薄了一些,不过去岁他在吏部考绩为优,想来足以担当大任了,以臣愚见,不如立即升叶春秋为侍读,以钦差的名义火速去大同,勘探灾情,安抚百姓。”
先升叶春秋为侍读,再委任钦差。
以叶春秋这些日子以来的功劳,升任叶春秋为侍读倒也足够,他毕竟是状元出身,资历是完全配得上了。
这显然等于是给叶春秋送了一份大礼,叶春秋在翰林,虽然经常伴驾,可是没有地方上的历练,是很难出头的。
可是很显然,站在一旁的叶春秋却是一肚子的狐疑,这焦芳打的是什么主意?他难道会有这样的好心?
朱厚照便看向叶春秋道:“叶爱卿以为如何?”
到了这个份上,叶春秋虽是不知焦芳的心思,却也知道这个历练迟早会来,何况是从修撰升任为侍读,跨过了这一步,自己就已算是翰林的中层了,多少人半辈子都跨不过去呢。
何况宣府遭灾,叶春秋知道地崩的危害,心里对那些遭灾的灾民亦有几分担忧,这绝不是一种圣母般的所谓关怀,而是叶春秋既然食君之禄,吃的乃是民脂民膏,在他看来,这是理所应当的责任。
叶春秋并没有过多的犹豫,便道:“臣愿往宣府。”
见叶春秋斩钉截铁的回答,朱厚照则询问刘健道:“刘师傅以为呢?”
刘健颌首:“既然叶修撰愿往,那么事急从权,明日就要出发,只是随员……”
朱厚照心里虽然不太愿意让叶春秋离开京师,却也知道这时候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便道:“让镇国新军去吧,有镇国新军在,朕放心一些。”
此时此刻,焦芳微微低垂着的眼眸闪过了一抹光芒,心中的一块大石落地。
他和叶春秋之间,有杀子之仇,可谓是不共戴天,而今,总算是找到了血债血偿的机会了。
现在知道大同发生了天花疫情的人并不多,而这天花感染性极强,再加上地崩导致疫情失控,这叶春秋去了大同,一旦感染了天花,几乎是必死无疑,历朝历代,但凡是发生了天花的疫情,朝廷根本没有可控的方法,大多时候,都只能是封锁某个区域,让里头的患者自生自灭。
即使叶春秋命大,没有遭受到天花感染,可疫情加上地崩,这个灾根本赈不下去,到了那时,叶春秋要嘛是被暴乱的灾民打死,要嘛就是灰溜溜地跑回京师,而一个将灾民弃之不顾的钦差,单单是这一条,就足以让叶春秋一辈子都抬不起头,翻不了身了。
焦芳的嘴角,微微地勾起了一丝不易让人察觉的微笑。
叶春秋虽是领命,却是一直侧目在观察着焦芳,叶春秋是个心思细腻的人,焦芳突然送上一份大礼,早令叶春秋生出警惕之心,他虽然什么都没有说,可是当他捕捉到了焦芳那不经意的一丝表情的之时,心里更加警觉。
宣府……莫非还出了什么事吗?
叶春秋现在还不知道里面更深的内情,但是知道这件事一定不会这样简单,只是他还是没有推却了这个钦命,想到十万因为地崩而饱受其害的受灾军民,叶春秋心里只有对灾民深深的忧心。
既然明早就要动身,叶春秋就不能再在宫中呆了,他第一次被委任为钦差,自然要及早做好准备,等从暖阁辞出,叶春秋与刘健等人一起步行,便向刘健等人行了礼,道:“灾情如火,下官明儿清早就出发,却是不知刘公还有什么交代。”
刘健背着手,带着几分淡笑道:“沉住气,不要被地方的官吏蒙蔽,你记着,既是钦差,朝廷便是你的后盾,有什么事可先斩后奏;不过……孑身一人,可是镇不住灾的,终究还是需要地方配合才是,所以凡事也不可任性胡为,地方官吏虽是各怀心事,可是该用的,却还是要用。”
叶春秋作揖道:“下官知道了,下官这就去命镇国新军做好准备。”
刘健道:“去吧,待诏房那儿,会尽速拟定旨意,明早送到你那儿去。”。
叶春秋与众人告别,他显得很是镇定,这让几个疲惫不堪的阁臣对这家伙的印象更好几分,现在满朝的文武,都因为地崩的事而惊慌失措,反而这个即将上任的钦差,竟还如此气定神闲,这也算是咄咄怪事了。
有时候,刘健和谢迁等人甚至会误以为叶春秋不像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反而像是一个历经宦海的老臣,可是再看他细皮嫩肉,脸上带着稚气的样子,却又不禁在心里想要失笑。
偏偏这个时候,想到灾情如火,大家自然是笑不出来。
焦芳却是深深地看了叶春秋一眼,意味深长地道:“叶修撰,大同的十万军民,可都是系在你的身上了。”
叶春秋只是朝他作揖,便默然地徐徐朝着午门方向去,他的身影逐渐隐没在浓夜之中。
四个阁佬亦没有迟疑,火速赶回内阁,未来几日,只怕他们都得持续这种紧张的状态了。
当叶春秋回到镇国新军营的后,没多久,梆子声便响起,当命令传达到了每一个镇国新军诸生,镇国新军诸生已经开始连夜地收拾行装了。
既是钦差地随扈,所以也不可能征用什么骡马,现在一切的车马都十分紧俏,绝大多数用来运输赈灾的粮草,所以叶春秋只能让大家带了几日的干粮,其他的行装尽量从简,一切都等到了大同再说。
(未完待续。)
朱厚照不知道其他人是怀着什么心思,但是他想到委派叶春秋前往赈灾,这些日子,叶春秋不能再伴君前,真心的对叶春秋有些不舍,只是焦芳推荐叶春秋前去,令朱厚照竟下不了决心同意还是不同意,一时踟蹰。
焦芳似是看出了朱厚照的心思,正色道:“此次地崩,关系到的乃是国本,非要委任一个陛下信得过的人去才好,叶修撰为人稳重,又深得陛下信重,固然是资历浅薄了一些,不过去岁他在吏部考绩为优,想来足以担当大任了,以臣愚见,不如立即升叶春秋为侍读,以钦差的名义火速去大同,勘探灾情,安抚百姓。”
先升叶春秋为侍读,再委任钦差。
以叶春秋这些日子以来的功劳,升任叶春秋为侍读倒也足够,他毕竟是状元出身,资历是完全配得上了。
这显然等于是给叶春秋送了一份大礼,叶春秋在翰林,虽然经常伴驾,可是没有地方上的历练,是很难出头的。
可是很显然,站在一旁的叶春秋却是一肚子的狐疑,这焦芳打的是什么主意?他难道会有这样的好心?
朱厚照便看向叶春秋道:“叶爱卿以为如何?”
到了这个份上,叶春秋虽是不知焦芳的心思,却也知道这个历练迟早会来,何况是从修撰升任为侍读,跨过了这一步,自己就已算是翰林的中层了,多少人半辈子都跨不过去呢。
何况宣府遭灾,叶春秋知道地崩的危害,心里对那些遭灾的灾民亦有几分担忧,这绝不是一种圣母般的所谓关怀,而是叶春秋既然食君之禄,吃的乃是民脂民膏,在他看来,这是理所应当的责任。
叶春秋并没有过多的犹豫,便道:“臣愿往宣府。”
见叶春秋斩钉截铁的回答,朱厚照则询问刘健道:“刘师傅以为呢?”
刘健颌首:“既然叶修撰愿往,那么事急从权,明日就要出发,只是随员……”
朱厚照心里虽然不太愿意让叶春秋离开京师,却也知道这时候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便道:“让镇国新军去吧,有镇国新军在,朕放心一些。”
此时此刻,焦芳微微低垂着的眼眸闪过了一抹光芒,心中的一块大石落地。
他和叶春秋之间,有杀子之仇,可谓是不共戴天,而今,总算是找到了血债血偿的机会了。
现在知道大同发生了天花疫情的人并不多,而这天花感染性极强,再加上地崩导致疫情失控,这叶春秋去了大同,一旦感染了天花,几乎是必死无疑,历朝历代,但凡是发生了天花的疫情,朝廷根本没有可控的方法,大多时候,都只能是封锁某个区域,让里头的患者自生自灭。
即使叶春秋命大,没有遭受到天花感染,可疫情加上地崩,这个灾根本赈不下去,到了那时,叶春秋要嘛是被暴乱的灾民打死,要嘛就是灰溜溜地跑回京师,而一个将灾民弃之不顾的钦差,单单是这一条,就足以让叶春秋一辈子都抬不起头,翻不了身了。
焦芳的嘴角,微微地勾起了一丝不易让人察觉的微笑。
叶春秋虽是领命,却是一直侧目在观察着焦芳,叶春秋是个心思细腻的人,焦芳突然送上一份大礼,早令叶春秋生出警惕之心,他虽然什么都没有说,可是当他捕捉到了焦芳那不经意的一丝表情的之时,心里更加警觉。
宣府……莫非还出了什么事吗?
叶春秋现在还不知道里面更深的内情,但是知道这件事一定不会这样简单,只是他还是没有推却了这个钦命,想到十万因为地崩而饱受其害的受灾军民,叶春秋心里只有对灾民深深的忧心。
既然明早就要动身,叶春秋就不能再在宫中呆了,他第一次被委任为钦差,自然要及早做好准备,等从暖阁辞出,叶春秋与刘健等人一起步行,便向刘健等人行了礼,道:“灾情如火,下官明儿清早就出发,却是不知刘公还有什么交代。”
刘健背着手,带着几分淡笑道:“沉住气,不要被地方的官吏蒙蔽,你记着,既是钦差,朝廷便是你的后盾,有什么事可先斩后奏;不过……孑身一人,可是镇不住灾的,终究还是需要地方配合才是,所以凡事也不可任性胡为,地方官吏虽是各怀心事,可是该用的,却还是要用。”
叶春秋作揖道:“下官知道了,下官这就去命镇国新军做好准备。”
刘健道:“去吧,待诏房那儿,会尽速拟定旨意,明早送到你那儿去。”。
叶春秋与众人告别,他显得很是镇定,这让几个疲惫不堪的阁臣对这家伙的印象更好几分,现在满朝的文武,都因为地崩的事而惊慌失措,反而这个即将上任的钦差,竟还如此气定神闲,这也算是咄咄怪事了。
有时候,刘健和谢迁等人甚至会误以为叶春秋不像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反而像是一个历经宦海的老臣,可是再看他细皮嫩肉,脸上带着稚气的样子,却又不禁在心里想要失笑。
偏偏这个时候,想到灾情如火,大家自然是笑不出来。
焦芳却是深深地看了叶春秋一眼,意味深长地道:“叶修撰,大同的十万军民,可都是系在你的身上了。”
叶春秋只是朝他作揖,便默然地徐徐朝着午门方向去,他的身影逐渐隐没在浓夜之中。
四个阁佬亦没有迟疑,火速赶回内阁,未来几日,只怕他们都得持续这种紧张的状态了。
当叶春秋回到镇国新军营的后,没多久,梆子声便响起,当命令传达到了每一个镇国新军诸生,镇国新军诸生已经开始连夜地收拾行装了。
既是钦差地随扈,所以也不可能征用什么骡马,现在一切的车马都十分紧俏,绝大多数用来运输赈灾的粮草,所以叶春秋只能让大家带了几日的干粮,其他的行装尽量从简,一切都等到了大同再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