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寿州城下(中)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新宋英烈最新章节!
徐绍安没想到会有人突然打断自己,并且听其话里的意思,显然是没把自己放在眼里。特别是当着很看重自己的柴荣的面说这些话,明显是对柴荣召自己来的决定并不是很支持。于是,徐绍安转头看去,却发现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金殿之上,一再和穿越众们为难的那个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这还是徐绍安事后向赵匡胤打听来的。
见是此人和自己唱反调,徐绍安心里反倒踏实了。虽然搞不懂这个张永德为什么总是跟自己这些人过不去,但在徐绍安看来,既然当初在金殿之上,这个张永德没能阻止柴荣接受穿越众的所谓投效,那么这次只要自己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对方的冷嘲热讽同样也不会影响柴荣的决定。
因此,徐绍安不卑不亢的说道:“若是按照中土军队的传统做法,张将军所言自然不错。但末将所说的毁坏城墙的方法并不是拆墙刨城,而是将黑火药埋于城墙之下,或者充填于城门洞之内,利用其巨大的威力,将城墙或城门炸塌,从而为后面的步骑大军打通进城的道路。”
“如今淮南已是雨季,土质过于松软,于地下挖掘地道并不容易。加之寿州城护城河既深且宽,地道想要从其下边通过更是难上加难,这于城墙之下埋设黑火药之法只怕很难实现。”听了徐绍安的方案,赵匡胤在一旁客观的分析道。
“如此,便使用于城门洞中充填火药之法。只是不知道炸掉城门需要多少黑火药,城门洞中是否有足够的地方放这些黑火药。”柴荣作出了选择,但还是有些担心的问道。
徐绍安答道,“臣刚才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过城门洞的大小,估计在里面装上万斤黑火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万斤黑火药可足以炸塌城门洞否?”赵匡胤问道。
“只要填充得法,炸掉其上的城楼都绰绰有余”徐绍安非常有把握的说道。
徐绍安的回答令柴荣、赵匡胤及周围的其他将领都舒了一口气,在他们看来,只要把黑火药运到城门洞里,这寿州城就是大周的囊中之物了――至于如何运送黑火药,对这些能征善战的将军们来说,那就不是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了。
于是,众将领在对徐绍安的方案表示支持的同时――柴荣已经决定使用此法,张永德也不好再唱反调――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将黑火药安全送到城门洞之内的方法。比如,有的将领提议可以将??车排成一长串,从远离城墙的安全之处,将黑火药一包包的传递到城门洞中;有的将领则提议可以安排足够的士兵像抛土埋护城河那样,靠人力直接将火药包送到城门洞里等等,不一而足。
经过仔细权衡,柴荣最终接受了将??车连成一串,在其内部以人力进行传递,这一比较保险的方法――由士兵直接背到城下太过暴露,万一有人被对方射出的火箭击中或被对方泼到城下的火油引燃,很可能会造成黑火药提前爆炸,从而引起一连串的连锁爆炸。
随后,徐绍安一方面提出可由神机直的火炮和火枪为运送黑火药的??车提供掩护的请求。另一方面还根据周军现有的各种攻城器具的功能,提出了将包裹有铁蒺藜、碎铁片的火药包通过抛石机以及大型箭矢投上城墙,或者投入城中杀伤敌军的建议。
对于徐绍安的这些建议和请求,柴荣一概批准,并命徐绍安在赵匡胤和刘光义的协助下,全权负责火药包的加工和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徐绍安现在已经成了周军攻城的总指挥,周军所有的攻城器械都交由他来调度。
面对柴荣对自己的信任,有那么一刻,徐绍安甚至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幸好这种冲动只是存在于一闪念之间,在徐绍安向柴荣回答“臣遵旨”的时候,理智便已经重新回到了他的头脑中――徐绍安虽然对历史的了解有限,但还是听说过所谓帝王御下之术的,对柴荣这种带着一些拉拢意味的行为,还是有足够抵抗力的。
攻城的方案已经定了下来,剩下的就是具体实施了。徐绍安随柴荣回到周军大营后,便在赵匡胤和刘光义的支持下,开始着手准备攻城所需的一系列装备。
徐绍安首先命与自己同来的军器监工匠们将原本盛放于大木桶之中的黑火药倒出,重新用各种尺寸的麻布袋装好,以便用到不同的作战单位。比如,百斤一包的用于重型抛石机、五十斤一包的用于炸城门洞、十斤一包的用于轻型抛石机和床弩、两斤甚至一斤一包的用于踏蹶弩或者擘张弩,等等。
其中,用于抛石机和床弩的火药包中掺杂了铁蒺藜或者铁砂,以便增加杀伤力――一两斤一包的由于药量较小,火药包的体积也小,所以不方便加入其他杂物,基本上是用来射到敌方城头之上形成烟雾,扰乱敌军视线的。
由于有柴荣的旨意在,所以寿州城下周军各支作战部队和后勤人员对徐绍安的指令和安排都非常配合,因此攻城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将一切都准备停当,只等由柴荣亲定的总攻之日的到来。
显德三年阴历五月二十三一早,已经停滞了十多天的攻城战再次打响。得到守城将领周军有所动作的报告,寿州节度使刘仁赡连忙强撑着病体,率领一干手下来到北面城墙之上,观看周军的调动。
一望之下,刘仁赡发现今日周军在城下的排兵布阵与前些日似乎不太一样。虽然周军的步骑阵型与往日没什么区别,各种攻城器械的种类也大同小异,但各种攻城器械的摆放方式却与以往大不相同。且不说在周军军阵的正中那四件说不上用途的巨大管状物是何种神兵利器,就说周军那些抛石机、床弩后面竖起的一段段木墙就已经令他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他与身边的将领议论了半天,也没想明白抛石机后面竖木墙的作用是什么。要说是为了防备城上的抛石机反击吧,可木墙是立在周军抛石机的后面,根本不可能为抛石机以及操作抛石机的士兵提供保护。要说是在墙后藏匿兵士吧,根本没这个必要呀。
另外,在周军步兵的阵列前,那一字排开的近百辆??车,更是使刘仁赡大惑不解,搞不懂周军一次准备准备这么多的??车意欲何为。要说是为了掩护士兵到城下挖地道吧,这数量也太多了些,难不成柴荣打算将这些??车在寿州城下排成数列一齐挖地道,以此来分散城上守军的力量,从而保证至少有一列能成功?可转念一想,刘仁赡又觉得不对。在城下挖地道,以期将城墙挖塌的方法周军不是没用过,但因为多次实施却一次也没成功过,对方早就放弃了这种既费时又费力,成功率还非常低的法子。这会儿周军师老兵疲,加之雨季已至,后勤供给艰难,显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采取这种笨办法来攻城了。
就在刘仁赡和他的手下为周军这些莫明其妙的动作伤脑筋时,在一段数丈长的木墙后面,柴荣正在与赵匡胤、张永德、李重进等将领以及一众文臣一起,听取徐绍安介绍即将展开的攻城战所采取的具体战法。
徐绍安首先回答了柴荣关于这些立于抛石机后竖立的木墙的作用,他说道:“启禀陛下,臣之所以命人在这些抛石机、床弩以及那四门青铜炮后面立木墙,主要是为了防止士兵们在操作这几样器械的时候出差错,使得火药包在本阵发生爆炸,殃及其他待发射的火药包。”
说着,他一指面前的木墙,继续说道:“陛下请看,这些木墙将前面的抛石机、床弩等器械与后面的待发火药包隔开,这样一来,即便前面的火药包因意外而误炸,在木墙的阻隔下,后面的火药包也不会有被引爆的危险。”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柴荣更是当众夸奖徐绍安心思缜密,是个当将领的好材料。徐绍安闻言自然连连谦逊。随后,徐绍安又向柴荣等人介绍了此次攻城战的战术安排,他说道:“陛下,臣制定的攻城之法总共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由青铜炮、抛石机、床弩等重型器械集中向寿州城北边这段城墙投送火药包,对敌方在城墙上的守军进行杀伤、震慑,使其在短时间内不敢再在城墙上据守。
第二步,在前期的火力准备,唔,就是集中投送火药包的任务完成之后,在保持对敌军威慑的前提下,逐渐放缓这些重型器械投送火药包的速度。然后,步兵在装备火药弩箭的弓弩手掩护下,操作??车向靖淮门移动,搭建火药包的输送通道。
第三步,当??车移动到位后,抛石机停止发射以防误伤,弓弩手则继续保持对城上守军的压制。必要的时候,可以将青铜炮和床弩前移,对城门附近的敌军进行近距离射击。毕竟这两样器械的准确性要远远高于抛石机,可以在不误伤自己人的情况下,继续使用火药包杀伤敌军。与此同时,??车内的士兵便开始全力向城门洞内传递火药包,直至将城门洞埋满。
待上述三个步骤都完成之后,便可以进行最后一步,同时也是最惊心动魄的一步,爆城门了。”
说到这儿,徐绍安略顿了顿,又补充道:“陛下,以臣在海外学到的经验来讲,爆炸之后位于爆炸点左近的敌军自然会被当场炸死,离得稍远一些的敌军虽不会立即丧命,但多少都会受到些伤害,而且通常这些人会暂时处于一种懵懂状态,需要经过一小段时间才能恢复清醒。
所以,臣请陛下传令我军各部,只待城门处一炸响,便立即率军向那里冲杀,趁着敌军还未恢复清醒的空档,一鼓作气夺下城门。这样一来,即使敌军位于城内的军队进行反击,也无法改变大局了。”
对于徐绍安的攻城之法,柴荣自然是没有任何异议。他当即派人去给各部将领传令,命他们以城门炸响为号进攻。而后,便领着一干文武大臣和徐绍安一起登上了一座巨大的望楼,准备亲身感受一下这次与众不同的攻城战。
徐绍安原本是想留在下面亲自指挥各种器械发射的,但柴荣却没有同意――在他看来,虽然徐绍安做好了各种防备措施,但火药这玩艺儿太悬,威力又太大,他绝对不能同意朝中唯一一个精通火器使用的大臣出任何意外。
辰时初,随着徐绍安在望楼上将手中的小红旗左右挥动了两下,下面的攻城器械阵地上立时热闹起来。负责点火的士兵们将手中的引火之物靠近已经摆放到位的火药包,点燃了上面的引线,并略等几秒确认引线已经被点燃后,便纷纷举起右手,又狠狠挥下。
随着点火士兵的手臂下挥,负责器械操作的士兵们几乎同时动作,在四门青铜炮发射的轰鸣声中,十余台重型抛石机、数十台床弩、数百台轻型抛石机,将近千只大小不等、哧哧冒着火星的火药包投向了仍在揣测周军行动的寿州守军。
徐绍安没想到会有人突然打断自己,并且听其话里的意思,显然是没把自己放在眼里。特别是当着很看重自己的柴荣的面说这些话,明显是对柴荣召自己来的决定并不是很支持。于是,徐绍安转头看去,却发现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金殿之上,一再和穿越众们为难的那个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这还是徐绍安事后向赵匡胤打听来的。
见是此人和自己唱反调,徐绍安心里反倒踏实了。虽然搞不懂这个张永德为什么总是跟自己这些人过不去,但在徐绍安看来,既然当初在金殿之上,这个张永德没能阻止柴荣接受穿越众的所谓投效,那么这次只要自己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对方的冷嘲热讽同样也不会影响柴荣的决定。
因此,徐绍安不卑不亢的说道:“若是按照中土军队的传统做法,张将军所言自然不错。但末将所说的毁坏城墙的方法并不是拆墙刨城,而是将黑火药埋于城墙之下,或者充填于城门洞之内,利用其巨大的威力,将城墙或城门炸塌,从而为后面的步骑大军打通进城的道路。”
“如今淮南已是雨季,土质过于松软,于地下挖掘地道并不容易。加之寿州城护城河既深且宽,地道想要从其下边通过更是难上加难,这于城墙之下埋设黑火药之法只怕很难实现。”听了徐绍安的方案,赵匡胤在一旁客观的分析道。
“如此,便使用于城门洞中充填火药之法。只是不知道炸掉城门需要多少黑火药,城门洞中是否有足够的地方放这些黑火药。”柴荣作出了选择,但还是有些担心的问道。
徐绍安答道,“臣刚才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过城门洞的大小,估计在里面装上万斤黑火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万斤黑火药可足以炸塌城门洞否?”赵匡胤问道。
“只要填充得法,炸掉其上的城楼都绰绰有余”徐绍安非常有把握的说道。
徐绍安的回答令柴荣、赵匡胤及周围的其他将领都舒了一口气,在他们看来,只要把黑火药运到城门洞里,这寿州城就是大周的囊中之物了――至于如何运送黑火药,对这些能征善战的将军们来说,那就不是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了。
于是,众将领在对徐绍安的方案表示支持的同时――柴荣已经决定使用此法,张永德也不好再唱反调――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将黑火药安全送到城门洞之内的方法。比如,有的将领提议可以将??车排成一长串,从远离城墙的安全之处,将黑火药一包包的传递到城门洞中;有的将领则提议可以安排足够的士兵像抛土埋护城河那样,靠人力直接将火药包送到城门洞里等等,不一而足。
经过仔细权衡,柴荣最终接受了将??车连成一串,在其内部以人力进行传递,这一比较保险的方法――由士兵直接背到城下太过暴露,万一有人被对方射出的火箭击中或被对方泼到城下的火油引燃,很可能会造成黑火药提前爆炸,从而引起一连串的连锁爆炸。
随后,徐绍安一方面提出可由神机直的火炮和火枪为运送黑火药的??车提供掩护的请求。另一方面还根据周军现有的各种攻城器具的功能,提出了将包裹有铁蒺藜、碎铁片的火药包通过抛石机以及大型箭矢投上城墙,或者投入城中杀伤敌军的建议。
对于徐绍安的这些建议和请求,柴荣一概批准,并命徐绍安在赵匡胤和刘光义的协助下,全权负责火药包的加工和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徐绍安现在已经成了周军攻城的总指挥,周军所有的攻城器械都交由他来调度。
面对柴荣对自己的信任,有那么一刻,徐绍安甚至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幸好这种冲动只是存在于一闪念之间,在徐绍安向柴荣回答“臣遵旨”的时候,理智便已经重新回到了他的头脑中――徐绍安虽然对历史的了解有限,但还是听说过所谓帝王御下之术的,对柴荣这种带着一些拉拢意味的行为,还是有足够抵抗力的。
攻城的方案已经定了下来,剩下的就是具体实施了。徐绍安随柴荣回到周军大营后,便在赵匡胤和刘光义的支持下,开始着手准备攻城所需的一系列装备。
徐绍安首先命与自己同来的军器监工匠们将原本盛放于大木桶之中的黑火药倒出,重新用各种尺寸的麻布袋装好,以便用到不同的作战单位。比如,百斤一包的用于重型抛石机、五十斤一包的用于炸城门洞、十斤一包的用于轻型抛石机和床弩、两斤甚至一斤一包的用于踏蹶弩或者擘张弩,等等。
其中,用于抛石机和床弩的火药包中掺杂了铁蒺藜或者铁砂,以便增加杀伤力――一两斤一包的由于药量较小,火药包的体积也小,所以不方便加入其他杂物,基本上是用来射到敌方城头之上形成烟雾,扰乱敌军视线的。
由于有柴荣的旨意在,所以寿州城下周军各支作战部队和后勤人员对徐绍安的指令和安排都非常配合,因此攻城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将一切都准备停当,只等由柴荣亲定的总攻之日的到来。
显德三年阴历五月二十三一早,已经停滞了十多天的攻城战再次打响。得到守城将领周军有所动作的报告,寿州节度使刘仁赡连忙强撑着病体,率领一干手下来到北面城墙之上,观看周军的调动。
一望之下,刘仁赡发现今日周军在城下的排兵布阵与前些日似乎不太一样。虽然周军的步骑阵型与往日没什么区别,各种攻城器械的种类也大同小异,但各种攻城器械的摆放方式却与以往大不相同。且不说在周军军阵的正中那四件说不上用途的巨大管状物是何种神兵利器,就说周军那些抛石机、床弩后面竖起的一段段木墙就已经令他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他与身边的将领议论了半天,也没想明白抛石机后面竖木墙的作用是什么。要说是为了防备城上的抛石机反击吧,可木墙是立在周军抛石机的后面,根本不可能为抛石机以及操作抛石机的士兵提供保护。要说是在墙后藏匿兵士吧,根本没这个必要呀。
另外,在周军步兵的阵列前,那一字排开的近百辆??车,更是使刘仁赡大惑不解,搞不懂周军一次准备准备这么多的??车意欲何为。要说是为了掩护士兵到城下挖地道吧,这数量也太多了些,难不成柴荣打算将这些??车在寿州城下排成数列一齐挖地道,以此来分散城上守军的力量,从而保证至少有一列能成功?可转念一想,刘仁赡又觉得不对。在城下挖地道,以期将城墙挖塌的方法周军不是没用过,但因为多次实施却一次也没成功过,对方早就放弃了这种既费时又费力,成功率还非常低的法子。这会儿周军师老兵疲,加之雨季已至,后勤供给艰难,显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采取这种笨办法来攻城了。
就在刘仁赡和他的手下为周军这些莫明其妙的动作伤脑筋时,在一段数丈长的木墙后面,柴荣正在与赵匡胤、张永德、李重进等将领以及一众文臣一起,听取徐绍安介绍即将展开的攻城战所采取的具体战法。
徐绍安首先回答了柴荣关于这些立于抛石机后竖立的木墙的作用,他说道:“启禀陛下,臣之所以命人在这些抛石机、床弩以及那四门青铜炮后面立木墙,主要是为了防止士兵们在操作这几样器械的时候出差错,使得火药包在本阵发生爆炸,殃及其他待发射的火药包。”
说着,他一指面前的木墙,继续说道:“陛下请看,这些木墙将前面的抛石机、床弩等器械与后面的待发火药包隔开,这样一来,即便前面的火药包因意外而误炸,在木墙的阻隔下,后面的火药包也不会有被引爆的危险。”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柴荣更是当众夸奖徐绍安心思缜密,是个当将领的好材料。徐绍安闻言自然连连谦逊。随后,徐绍安又向柴荣等人介绍了此次攻城战的战术安排,他说道:“陛下,臣制定的攻城之法总共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由青铜炮、抛石机、床弩等重型器械集中向寿州城北边这段城墙投送火药包,对敌方在城墙上的守军进行杀伤、震慑,使其在短时间内不敢再在城墙上据守。
第二步,在前期的火力准备,唔,就是集中投送火药包的任务完成之后,在保持对敌军威慑的前提下,逐渐放缓这些重型器械投送火药包的速度。然后,步兵在装备火药弩箭的弓弩手掩护下,操作??车向靖淮门移动,搭建火药包的输送通道。
第三步,当??车移动到位后,抛石机停止发射以防误伤,弓弩手则继续保持对城上守军的压制。必要的时候,可以将青铜炮和床弩前移,对城门附近的敌军进行近距离射击。毕竟这两样器械的准确性要远远高于抛石机,可以在不误伤自己人的情况下,继续使用火药包杀伤敌军。与此同时,??车内的士兵便开始全力向城门洞内传递火药包,直至将城门洞埋满。
待上述三个步骤都完成之后,便可以进行最后一步,同时也是最惊心动魄的一步,爆城门了。”
说到这儿,徐绍安略顿了顿,又补充道:“陛下,以臣在海外学到的经验来讲,爆炸之后位于爆炸点左近的敌军自然会被当场炸死,离得稍远一些的敌军虽不会立即丧命,但多少都会受到些伤害,而且通常这些人会暂时处于一种懵懂状态,需要经过一小段时间才能恢复清醒。
所以,臣请陛下传令我军各部,只待城门处一炸响,便立即率军向那里冲杀,趁着敌军还未恢复清醒的空档,一鼓作气夺下城门。这样一来,即使敌军位于城内的军队进行反击,也无法改变大局了。”
对于徐绍安的攻城之法,柴荣自然是没有任何异议。他当即派人去给各部将领传令,命他们以城门炸响为号进攻。而后,便领着一干文武大臣和徐绍安一起登上了一座巨大的望楼,准备亲身感受一下这次与众不同的攻城战。
徐绍安原本是想留在下面亲自指挥各种器械发射的,但柴荣却没有同意――在他看来,虽然徐绍安做好了各种防备措施,但火药这玩艺儿太悬,威力又太大,他绝对不能同意朝中唯一一个精通火器使用的大臣出任何意外。
辰时初,随着徐绍安在望楼上将手中的小红旗左右挥动了两下,下面的攻城器械阵地上立时热闹起来。负责点火的士兵们将手中的引火之物靠近已经摆放到位的火药包,点燃了上面的引线,并略等几秒确认引线已经被点燃后,便纷纷举起右手,又狠狠挥下。
随着点火士兵的手臂下挥,负责器械操作的士兵们几乎同时动作,在四门青铜炮发射的轰鸣声中,十余台重型抛石机、数十台床弩、数百台轻型抛石机,将近千只大小不等、哧哧冒着火星的火药包投向了仍在揣测周军行动的寿州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