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下辈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寒士风流最新章节!
她常常会做这样一个梦。
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宽阔平坦。她站在道路的一边,对面是白墙黑瓦的高大宅邸,蹲在门前的石狮子张牙舞爪,栩栩如生。时间似乎是清晨,街头弥漫着朦胧白雾,她甚至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湿润气息与脚下青石板渗透上来的凉意,一切真实得仿佛是另外一个时空。
马蹄声和着远处传来的梆子响由远及近。一行三人逐渐从晨雾中现出身形,领头者一袭朱红官服,颜色不复往日光鲜,却是极其干净整洁,找不到一处脏污褶皱。身下马儿已老,但走得极稳,脑袋随着步调一下一下地点着。后面两人青衣黑帽作家丁打扮,即使步行,也能毫不费力地跟上。
再近了些,渐渐能看清骑马人的样子。他已不年轻,看上去四十五六,两鬓过早地染上了霜白,眉眼间却依旧带着少年人般的锐气。数十年的辗转蹉跎未能模糊掉那出众的容貌,反倒另赐予他岁月积淀下来的沉静淡然,糅合成一种令人过目难忘的气质。
旧衣,老马,与身份极不相称、几乎称得上寒酸的随从队伍,从男人身上却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窘迫尴尬。他的脊背笔挺,目光明澈坚定,直视前方。
停下。看过无数次结局的她在心里大喊。快回头,不要再往前走了!
男人当然听不到她的警告。一步一步地,他朝自己既定的命运前进着——
“呜——!”
尖锐的唿哨声划破了清晨的静谧。家丁中的一人突然从怀中抽出一柄弧形短刀,“扑哧”一声刺入了身旁同伴的胸膛。同一时间,六个黑衣蒙面的人从街道边的窄巷冲出,将骑马人团团围住。绑在臂上的小型弩竞相发射,老马发出一声长长的哀鸣,轰然倒地。
摔下马来的男人挣扎着站起身。他用手捂着受伤的腹部,鲜血源源不断地从指缝间流出,比他微微褪色的官服更加艳丽。身陷包围之中,他却依旧神情镇定,冷眼扫视一周,目光最后落在自己的家仆身上:“你是谁的人?”
“就让大人做个明白鬼。”手中拿刀的家丁半垂着眼道。他的声音嘶哑粗粝,仿佛两片砂纸在一起摩擦,“奉仲英公之令,取尔性命。”
说话间,周围的蒙面人已再度抬起手臂。
男人挺直了身体。他面色苍白,一双眼睛却是明亮得慑人。失去血色的双唇开合,可惜话音被隐没在“嗖嗖”的箭矢声中,无法听清。
锐利的尖端从四面八方破开皮肉,穿透身体。她站在十步开外,眼睁睁地看着男人步入与先前每一次梦境毫无二致的终局。
家丁上前一步,低着头,看着自己曾经的“主人”。片刻,他将手中的刀高高举起,狠狠挥下。
他斩下了男人的首级。
“将这个带回去。”他轻轻摘下染血的官帽,郑重地将那颗头颅双手捧起,交给蒙面人中的一个。
“你要做什么?”那人将头颅装入黑色的布袋之中,问。
家丁不答。他转身,对着那具无头的尸体,反手一刀抹向自己颈间。
“咚”地一声,弯曲的双膝重重砸在青石板上。失去生命的躯体却不倒下,这个杀人者保持着谢罪的姿势死去。
杀手们面面相觑。最终提着布袋的那人一招手,六个人借着晨雾的掩护悄无声息地离去。只留下她,这个算不上目击者、却又切实目睹了整场命案的人,依旧被迫站在原来的地方。
失去了头颅的颈腔向外止不住地冒着鲜血。暗红色的液体蜿蜒流淌,一部分渗入石板缝隙间的土地中,另一些则顺着地势向街道两边蔓延,一直延伸到她的脚下。
心头蓦地涌起强烈的悲伤,仿佛失去了某件十分重要的东西。脸颊上传来潮湿的触感,她没有费心去擦拭,任凭眼泪顺着下颌滴落,坠入脚下的血水当中。
她不知道这个男人姓甚名谁,是什么身份,甚至不知道他是否真实存在。可那种深刻入骨的哀恸,却压迫得她在一瞬间近乎窒息。
透过模糊的视线,她看到对面被鲜血浸了底座的石狮,原本威风凛凛的面貌也莫名地变得狰狞起来。耳畔响起无邪的童音,仿佛是从极远处传来的歌谣:
“云儿起,起兴芒,十年寒窗志四方。
计谋显,功名藏,从龙拜相称栋梁。
讨逆贼,定边疆,以文克武天下扬。
喋血街,人断肠,贤臣既死社稷亡!”
歌谣到了最后一句,尾音忽地上扬起来,拖长了幽幽飘散,明明是孩子的声音,却不知怎的带上了几分苍凉。她还没来得及细品那词中的深意,就觉得脚下突然失去了地面的实感,如同之前的数次经历一样向下坠去。
身体后仰,视线上移,掠过镇宅兽所守护着的、朱漆剥落的斑驳门扇,定格在门庭上方老旧的匾额上。在意识消失之前,她看清了上面的内容。
“勇烈侯府”四个烫金大字,在晨光当中闪烁着暗淡的微芒。
……
曾经有位谐星说过:人一闭眼,再一睁眼,一天就过去了。一闭眼,不睁眼,一辈子就过去了。
蒋凝秋从前认为这句话挺对,现在却觉得简直是胡说八道。拔掉呼吸机的那一刻,她以为自己一闭眼就万事皆空了,哪成想竟然还有再睁开眼的机会——她获得了一个“下辈子”,附赠一具瘦骨伶仃的八岁身体。
之后不论她再怎么闭眼睁眼,别说一辈子一天了,连从窗纸破洞中漏下的阳光都不曾变动半分。屋顶还是那个茅草屋顶,墙还是那个泥墙,床还是那个土坯床,她也还是那副火柴棍一样的小胳膊腿儿,细得仿佛一阵风刮来都能给吹折了。
完全恢复意识后的第一个感觉,是饿。
曾经听长辈讲过小时候生活艰辛,天天都饿着肚子下地干活。从前的蒋凝秋对饿肚子没什么实感,现在却获得了不能更深刻的切身体会。
那是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完全无法想像与承受的感觉。不只是胃,五脏六腑都绞在了一起,身体却轻飘飘的,仿佛皮肤下面不是血肉骨骼,而是松软的棉花。她甚至觉得自己的每一根头发丝都在嗷嗷待哺,叫嚣着向她索取营养。
在这种极度的饥饿之下,令她没有马上昏过去的,是剧烈的头痛。孩子的记忆比起大人的更加杂乱,缺乏条理,她拿出了上辈子和死神抢时间的毅力,总算从大量的回忆断片中提炼出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她——或者说蒋凝秋——曾经有一个十分令人艳羡的家庭。父亲承袭祖辈爵位,官拜将军,母亲来自书香门第、贤淑知礼,还有一位出身皇族、比当今圣上辈份还高上一截的祖母。父母恩爱,祖母虽然威严却极宠她,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她的童年当真称得上是衣食富足、无忧无虑。
可随后一切都变了。叛军攻破了帝都建宁的城门,祖母遣散所有的仆人,急匆匆地扯着她与怀胎五月的母亲上了马车,与其他王公大臣一起缀在皇帝的车驾后面,从与叛军方向相反的城门仓皇逃离。
而她的父亲,则在城门遭到进攻的号角响起时就已披挂上马,头也不回地出了家门。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这群天底下最尊贵的人们抛下了世代居住的华美皇城,踏上了一条前途未卜的逃亡之路。颠沛流离,担惊受怕,娇生惯养的皇亲国戚们哪里受得了这种辛苦,许多人相继病倒,死去。任凭生前何等荣华富贵,最终也只化为道旁一座无名孤坟,连碑石都来不及立下。
而蒋家的三个女人,却在这动乱中顽强地存活了下去。老祖母生来就是一副巾帼不让须眉的刚烈性子,素来柔弱的母亲为了夫君的遗腹子也强撑着一口气,蒋凝秋自己,则靠着两位长辈从越来越少的口粮中省下的份量,浑浑噩噩、勉勉强强地挺了过来——
直至今日。
这是他们被叛军围困在这小小县城的第四十五天,弟弟蒋知秋来到世上的第三十三天,母亲赵氏撒手人寰后的第十七天。
身边传来小猫一样微弱的哭叫声,是她那不足月就降生的弟弟。蒋凝秋木然听着,心中一片迷茫。要怎么活下去?还有活命的希望吗?这该死的贼老天,难道真的觉得她挂了一回还不够,还要再捎带上旁边这个小奶娃,来次地府豪华姐弟双人游?
她就这样像条晒干的咸鱼似的躺在床上,瞪着屋顶,纵容自己的大脑在这可能是最后的时光中胡思乱想,对老天爷发射她能想象到的任何诅咒。大概是太全神贯注了,以至于当有脚步声由远及近、最终踏入屋内时,她也没有丝毫的察觉。
宁瑞大长公主端着一碗半清半浑的米汤,小心翼翼地朝里屋走去。蒋家的处境已算不差,在绝大部分房子被拆掉当作滚石檑木搬上城头、城中粮食极度短缺的当下,能得一方小屋栖身,一把糙米果腹,已是足以令一般人眼馋的事了。
大长公主可没有享受旁人羡慕的心情。能得到这份“优厚”的待遇,固然有她是皇上嫡亲姑母的这一层关系在,更多的,却是看在她儿子为国捐躯的份上。若不是勇安伯蒋定山率领五千禁卫儿郎拼死殿后,拖延了叛军的脚步,只怕当初早在京畿地区时,他们这一群人就要被敌方包了饺子,全军覆没。
想起儿子和同样年纪轻轻就战死沙场的夫君,大长公主忍不住心下一片恻然。她是五十开外的人了,一路走来车马劳顿又缺衣少食,身子骨也渐渐有些熬不住;可她又必须撑下去,她若是倒了,在这种连皇家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两个小的又该依靠谁去?
话又说回来,凭如今的条件,能不能养活两个孩子,也是个极大的问题。小凝儿五天前就开始发热,昏昏沉沉地什么都吃不进去,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知秋生下来就没吃上过一口奶,用手指蘸了米汤喂他,哭声却也是一日弱过一日。一边是疼了八年的家中千金,一边是三代单传的孙子,无论谁有个三长两短,她到了地下,都无颜去见儿子和儿媳。
大长公主怀着满腹愁肠进了屋,一抬眼,正巧看到蒋凝秋瞪着眼睛,直勾勾盯着屋顶。她不禁惊喜交加,忙将手中的碗放到一旁,三步并作两步扑到床前,颤着声问:“小凝儿……你醒了?”
这一声呼喊总算终止了蒋凝秋的诅咒大业。她转动眼珠朝着大长公主的方向看去,还没来得及看清对方长什么样子,就听见脑海中响起一个陌生而机械的声音:
叮——功德许愿机已绑定。
叮——前方发现目标六号。
叮——前方发现目标四号。
叮——看到你的苏醒,目标六号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振奋,对你的好感度+5,你的功德值+25。
叮——你目前的功德值为105,达到了许愿的最低标准。请问是否许愿?
她常常会做这样一个梦。
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宽阔平坦。她站在道路的一边,对面是白墙黑瓦的高大宅邸,蹲在门前的石狮子张牙舞爪,栩栩如生。时间似乎是清晨,街头弥漫着朦胧白雾,她甚至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湿润气息与脚下青石板渗透上来的凉意,一切真实得仿佛是另外一个时空。
马蹄声和着远处传来的梆子响由远及近。一行三人逐渐从晨雾中现出身形,领头者一袭朱红官服,颜色不复往日光鲜,却是极其干净整洁,找不到一处脏污褶皱。身下马儿已老,但走得极稳,脑袋随着步调一下一下地点着。后面两人青衣黑帽作家丁打扮,即使步行,也能毫不费力地跟上。
再近了些,渐渐能看清骑马人的样子。他已不年轻,看上去四十五六,两鬓过早地染上了霜白,眉眼间却依旧带着少年人般的锐气。数十年的辗转蹉跎未能模糊掉那出众的容貌,反倒另赐予他岁月积淀下来的沉静淡然,糅合成一种令人过目难忘的气质。
旧衣,老马,与身份极不相称、几乎称得上寒酸的随从队伍,从男人身上却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窘迫尴尬。他的脊背笔挺,目光明澈坚定,直视前方。
停下。看过无数次结局的她在心里大喊。快回头,不要再往前走了!
男人当然听不到她的警告。一步一步地,他朝自己既定的命运前进着——
“呜——!”
尖锐的唿哨声划破了清晨的静谧。家丁中的一人突然从怀中抽出一柄弧形短刀,“扑哧”一声刺入了身旁同伴的胸膛。同一时间,六个黑衣蒙面的人从街道边的窄巷冲出,将骑马人团团围住。绑在臂上的小型弩竞相发射,老马发出一声长长的哀鸣,轰然倒地。
摔下马来的男人挣扎着站起身。他用手捂着受伤的腹部,鲜血源源不断地从指缝间流出,比他微微褪色的官服更加艳丽。身陷包围之中,他却依旧神情镇定,冷眼扫视一周,目光最后落在自己的家仆身上:“你是谁的人?”
“就让大人做个明白鬼。”手中拿刀的家丁半垂着眼道。他的声音嘶哑粗粝,仿佛两片砂纸在一起摩擦,“奉仲英公之令,取尔性命。”
说话间,周围的蒙面人已再度抬起手臂。
男人挺直了身体。他面色苍白,一双眼睛却是明亮得慑人。失去血色的双唇开合,可惜话音被隐没在“嗖嗖”的箭矢声中,无法听清。
锐利的尖端从四面八方破开皮肉,穿透身体。她站在十步开外,眼睁睁地看着男人步入与先前每一次梦境毫无二致的终局。
家丁上前一步,低着头,看着自己曾经的“主人”。片刻,他将手中的刀高高举起,狠狠挥下。
他斩下了男人的首级。
“将这个带回去。”他轻轻摘下染血的官帽,郑重地将那颗头颅双手捧起,交给蒙面人中的一个。
“你要做什么?”那人将头颅装入黑色的布袋之中,问。
家丁不答。他转身,对着那具无头的尸体,反手一刀抹向自己颈间。
“咚”地一声,弯曲的双膝重重砸在青石板上。失去生命的躯体却不倒下,这个杀人者保持着谢罪的姿势死去。
杀手们面面相觑。最终提着布袋的那人一招手,六个人借着晨雾的掩护悄无声息地离去。只留下她,这个算不上目击者、却又切实目睹了整场命案的人,依旧被迫站在原来的地方。
失去了头颅的颈腔向外止不住地冒着鲜血。暗红色的液体蜿蜒流淌,一部分渗入石板缝隙间的土地中,另一些则顺着地势向街道两边蔓延,一直延伸到她的脚下。
心头蓦地涌起强烈的悲伤,仿佛失去了某件十分重要的东西。脸颊上传来潮湿的触感,她没有费心去擦拭,任凭眼泪顺着下颌滴落,坠入脚下的血水当中。
她不知道这个男人姓甚名谁,是什么身份,甚至不知道他是否真实存在。可那种深刻入骨的哀恸,却压迫得她在一瞬间近乎窒息。
透过模糊的视线,她看到对面被鲜血浸了底座的石狮,原本威风凛凛的面貌也莫名地变得狰狞起来。耳畔响起无邪的童音,仿佛是从极远处传来的歌谣:
“云儿起,起兴芒,十年寒窗志四方。
计谋显,功名藏,从龙拜相称栋梁。
讨逆贼,定边疆,以文克武天下扬。
喋血街,人断肠,贤臣既死社稷亡!”
歌谣到了最后一句,尾音忽地上扬起来,拖长了幽幽飘散,明明是孩子的声音,却不知怎的带上了几分苍凉。她还没来得及细品那词中的深意,就觉得脚下突然失去了地面的实感,如同之前的数次经历一样向下坠去。
身体后仰,视线上移,掠过镇宅兽所守护着的、朱漆剥落的斑驳门扇,定格在门庭上方老旧的匾额上。在意识消失之前,她看清了上面的内容。
“勇烈侯府”四个烫金大字,在晨光当中闪烁着暗淡的微芒。
……
曾经有位谐星说过:人一闭眼,再一睁眼,一天就过去了。一闭眼,不睁眼,一辈子就过去了。
蒋凝秋从前认为这句话挺对,现在却觉得简直是胡说八道。拔掉呼吸机的那一刻,她以为自己一闭眼就万事皆空了,哪成想竟然还有再睁开眼的机会——她获得了一个“下辈子”,附赠一具瘦骨伶仃的八岁身体。
之后不论她再怎么闭眼睁眼,别说一辈子一天了,连从窗纸破洞中漏下的阳光都不曾变动半分。屋顶还是那个茅草屋顶,墙还是那个泥墙,床还是那个土坯床,她也还是那副火柴棍一样的小胳膊腿儿,细得仿佛一阵风刮来都能给吹折了。
完全恢复意识后的第一个感觉,是饿。
曾经听长辈讲过小时候生活艰辛,天天都饿着肚子下地干活。从前的蒋凝秋对饿肚子没什么实感,现在却获得了不能更深刻的切身体会。
那是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完全无法想像与承受的感觉。不只是胃,五脏六腑都绞在了一起,身体却轻飘飘的,仿佛皮肤下面不是血肉骨骼,而是松软的棉花。她甚至觉得自己的每一根头发丝都在嗷嗷待哺,叫嚣着向她索取营养。
在这种极度的饥饿之下,令她没有马上昏过去的,是剧烈的头痛。孩子的记忆比起大人的更加杂乱,缺乏条理,她拿出了上辈子和死神抢时间的毅力,总算从大量的回忆断片中提炼出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她——或者说蒋凝秋——曾经有一个十分令人艳羡的家庭。父亲承袭祖辈爵位,官拜将军,母亲来自书香门第、贤淑知礼,还有一位出身皇族、比当今圣上辈份还高上一截的祖母。父母恩爱,祖母虽然威严却极宠她,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她的童年当真称得上是衣食富足、无忧无虑。
可随后一切都变了。叛军攻破了帝都建宁的城门,祖母遣散所有的仆人,急匆匆地扯着她与怀胎五月的母亲上了马车,与其他王公大臣一起缀在皇帝的车驾后面,从与叛军方向相反的城门仓皇逃离。
而她的父亲,则在城门遭到进攻的号角响起时就已披挂上马,头也不回地出了家门。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这群天底下最尊贵的人们抛下了世代居住的华美皇城,踏上了一条前途未卜的逃亡之路。颠沛流离,担惊受怕,娇生惯养的皇亲国戚们哪里受得了这种辛苦,许多人相继病倒,死去。任凭生前何等荣华富贵,最终也只化为道旁一座无名孤坟,连碑石都来不及立下。
而蒋家的三个女人,却在这动乱中顽强地存活了下去。老祖母生来就是一副巾帼不让须眉的刚烈性子,素来柔弱的母亲为了夫君的遗腹子也强撑着一口气,蒋凝秋自己,则靠着两位长辈从越来越少的口粮中省下的份量,浑浑噩噩、勉勉强强地挺了过来——
直至今日。
这是他们被叛军围困在这小小县城的第四十五天,弟弟蒋知秋来到世上的第三十三天,母亲赵氏撒手人寰后的第十七天。
身边传来小猫一样微弱的哭叫声,是她那不足月就降生的弟弟。蒋凝秋木然听着,心中一片迷茫。要怎么活下去?还有活命的希望吗?这该死的贼老天,难道真的觉得她挂了一回还不够,还要再捎带上旁边这个小奶娃,来次地府豪华姐弟双人游?
她就这样像条晒干的咸鱼似的躺在床上,瞪着屋顶,纵容自己的大脑在这可能是最后的时光中胡思乱想,对老天爷发射她能想象到的任何诅咒。大概是太全神贯注了,以至于当有脚步声由远及近、最终踏入屋内时,她也没有丝毫的察觉。
宁瑞大长公主端着一碗半清半浑的米汤,小心翼翼地朝里屋走去。蒋家的处境已算不差,在绝大部分房子被拆掉当作滚石檑木搬上城头、城中粮食极度短缺的当下,能得一方小屋栖身,一把糙米果腹,已是足以令一般人眼馋的事了。
大长公主可没有享受旁人羡慕的心情。能得到这份“优厚”的待遇,固然有她是皇上嫡亲姑母的这一层关系在,更多的,却是看在她儿子为国捐躯的份上。若不是勇安伯蒋定山率领五千禁卫儿郎拼死殿后,拖延了叛军的脚步,只怕当初早在京畿地区时,他们这一群人就要被敌方包了饺子,全军覆没。
想起儿子和同样年纪轻轻就战死沙场的夫君,大长公主忍不住心下一片恻然。她是五十开外的人了,一路走来车马劳顿又缺衣少食,身子骨也渐渐有些熬不住;可她又必须撑下去,她若是倒了,在这种连皇家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两个小的又该依靠谁去?
话又说回来,凭如今的条件,能不能养活两个孩子,也是个极大的问题。小凝儿五天前就开始发热,昏昏沉沉地什么都吃不进去,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知秋生下来就没吃上过一口奶,用手指蘸了米汤喂他,哭声却也是一日弱过一日。一边是疼了八年的家中千金,一边是三代单传的孙子,无论谁有个三长两短,她到了地下,都无颜去见儿子和儿媳。
大长公主怀着满腹愁肠进了屋,一抬眼,正巧看到蒋凝秋瞪着眼睛,直勾勾盯着屋顶。她不禁惊喜交加,忙将手中的碗放到一旁,三步并作两步扑到床前,颤着声问:“小凝儿……你醒了?”
这一声呼喊总算终止了蒋凝秋的诅咒大业。她转动眼珠朝着大长公主的方向看去,还没来得及看清对方长什么样子,就听见脑海中响起一个陌生而机械的声音:
叮——功德许愿机已绑定。
叮——前方发现目标六号。
叮——前方发现目标四号。
叮——看到你的苏醒,目标六号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振奋,对你的好感度+5,你的功德值+25。
叮——你目前的功德值为105,达到了许愿的最低标准。请问是否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