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跨过哈勒欣河:龙吟之章(三)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大国重工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胜利之星照耀着我们最新章节!
8月1日,这一段时间一直没有积极进攻的苏蒙联军突然向第72联队的阵地发动了猛烈攻击。先是“黑色死神”伊尔10和“白色恶魔”sb-1一通狂轰滥炸,然后又是铺天盖地的重炮轰击,最后才是第36摩托化步兵师第107摩步团的数百名步兵在t-44/85和btr装甲车掩护下的攻击。
扶桑军的步兵之前一直撵在红军的屁股后面跑,并没有发生太多硬碰硬的交手,这次遇上赤尤主动进攻,于是才了解到敌人的可恶来:原来赤尤军的进攻,和皇军是不同的,皇军喜欢堂堂正正地较量,而赤尤却喜欢打冷枪:红军的狙击手是配备到班级别的,手里面是精工生产的“伊尔库茨克狙击步枪”——也就是svd的精灵世界版,不单精度高,有优良的瞄准镜,其半自动的火力也比日军步兵手里的三八大盖要猛(!····)。像机枪手,掷弹筒手这类重灾区且不提,就算是普通的步枪兵,在同一个位置打上三个弹板也会招来鬼魅一般的7.62毫米7n1狙击弹。有些扶桑士兵以为趴在地上把头低下就能够避免被狙击手射中,结果是屁股上被穿出一个透明窟窿来,直能看到头顶。
因为连续作战,72联队里面已经多了不少训练不足的补充兵,而不论92式重机枪还是歪把子轻机枪都没有射手护盾,为了躲开恐怖的狙击手,接替战殁者岗位的补充兵们干脆把整个身子蹲在掩体里面,就伸出一只手按住扳机。这样的射击也就只能听个响,子弹打到哪里就完全不能指望了。
可是,赤尤军叮叮咣咣打了半天,忽而又偃旗息鼓了——又是一阵猛烈的炮火之后,世界居然清静了下来。补充兵们拂去头上的尘土,抬头看去:原来赤尤军撤退了。自己统计一下伤亡,发现死了百来个人,伤了二百多,皇军于是大欢喜了一番,报告说“来袭赤尤军高达三千1”且有“战车百辆以上援护”,然而在皇军的“英勇奋战”之下,“遭到沉重打击,狼狈窜回”,“被击毁战车14辆,仅遗尸即达500以上”,云云。
小松原听说72联队打得这么好,当然心情不错,辻政信调离的遗憾感觉也随之减轻了不少。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好消息:第150前线快速轰炸团的一架sb-1在空袭中被皇军击落,摔在了皇军的阵地后面,虽然飞行员没有抓到,但是飞机的残骸被找到了,击落“白色恶魔”的帐算在了第二飞行集团的一式陆战驾驶员林弥一郎飞行兵曹长账上。
据林弥一郎后来回忆,自己虽然凭借俯冲的瞬时极速勉强追上了sb-1,但是开火时间不过两三秒钟,随后就赶紧脱离了,其实不可能取得有效命中,苏军也声称这架sb-1实际上是毁于维护不当。不过战争中重要的从不是过程而是结果:“白色恶魔”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了,那具被摔得不算太稀烂的残骸则成了扶桑技术部门的战利品,被严加保护起来转送扶桑本土,等待它的是中岛飞机公司的解剖和研究,而英吉利的航空业巨头罗尔斯·罗伊斯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第23师团72联队的阵地位置,处在扶桑军最右端,也就是哈勒欣河钝角战线的西北翼尖端。第二天也就是8月2号,它左边的第64联队阵地上又闹腾了起来:原来107团摩步团刚消停,又轮到115摩步团作妖了,来袭赤尤军又是高达三千,援护战车还是百辆以上,结果自然还是狼狈窜回,64联队击毁的战车数量也和72联队差不多····
8月3号,赤尤军第57摩托化步兵师又去寻第八国境守备队(规模一个联队左右,其实可以算成是个duli混成旅团)的晦气了,攻击的方式有所调整,不过大体上相差不多:先是航空兵和炮兵火力准备,继而是战车和步兵的协同攻击——当然,“高达三千”和“战车百余”是少不了的。第八国境守备队奋勇作战,击毙赤尤军数百人,击毁战车十几辆之后,依然获得了胜利····
这样一来,形势不容小松原麻痹大意了:扶桑军一贯的夸大战果传统他是知道的,不过每天来袭都是高达三千,打个三折,也有一千,每天战车都是百台以上,打个三折,也有二三十台的样子。难道“妇人中将”有意反击吗?——那样的话,诺门罕局势可能又要升级了。
8月4日,为了应对诺门罕局势可能的升级,扶桑大本营宣布组建了第六军,以荻州立兵中将为军长,藤本铁雄少将为参谋长,浜田寿荣雄大作为高级参谋——大战当前,先加强组织建设。
可是第六军管辖第23师团,第八国境守备队和海拉尔的第一第二两个陆军医院——原来被加强了的就只有组织建设,其他什么没有。关东军要的第四师团没有加入,第七师团也还只是一个26联队帮忙打酱油,主力还在后面观望,诺门罕前线和第六军建军前一模一样,一个兵不多,就多了套官僚机构。这就叫“架床叠屋”,多一套办事机构,多一套文档,多一帮人,办事多一道手续。
就这样,从8月1日开始一直到8日。日军的三十多个阵地从南到北都受到了苏蒙联军的同一模式的攻击:轰炸机,重炮,然后是坦克装甲车掩护的步兵冲锋。时间持续不长,有几次几乎都可以说刚刚接触就立即脱离。
了解叶卡捷琳娜行事风格的事后诸葛亮们肯定知道:这是她在进行“威力侦查”,也就是总攻之前的预兆。不过在当时看来,事情却不这么明显:要掌握住有说服力的情报,还是容易的,但是要将有价值的情报从千丝万缕中提纯出来,却是困难的。从结果倒退原因总是容易的,有原因阐述结果却是困难的。不论小松原还是荻州,都被太多的信息给牵绊住了。
对苏军后勤能力的低估妨害了他们的判断,现在苏军铺设了临时军用铁路的事情是已经确认的了,不过关东军还是不愿意相信苏军有那么多的汽车用来运输。不论辻政信,还是矶谷廉介和寺田雅雄,他们在有一点上是取得了共识的:苏军要么动用一个师进行持续攻击,要么就动用三个师,但是只能进行一场不超过三天的短促进攻。
影响他们判断的另一点是:位于战线最左端,也就是哈勒欣河钝角的东南东一支的23师团71联队,并未受到攻击。森田彻大佐因此得意了好一阵子,他觉得是自己的心理战术压垮了红军,让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了。
关于不对第71联队进行威力侦查这件事情,莫斯卡连科娃也对她的集团军司令提出过疑问,叶卡捷琳娜笑着回答说:
“我准备在71联队的阵地上好好放一把火,如果现在就着急,到时候阵地上岂不是就没有什么可烧的了?”
与扶桑军的估计完全相反,叶卡捷琳娜准备投入手里面的全部兵力进行一锤定音的进攻,务求一击打垮第六军,结束诺门罕相持状态。她的打算是:从诺门罕战线“钝角”的两翼同时突破,运用机械化部队直插敌人后方,将扶桑军第六军的主力包围在钝角的顶点位置,然后一举歼灭之。因此突破口就将放在扶桑第23师团第71联队和第72联队的阵地上。第36摩托化步兵师和第57摩托化步兵师将分别在这两个地方打开突破口,然后duli第8装甲旅和第17坦克师将从这两个方向突进扶桑军纵深,对敌人重兵集团形成合围。预计装甲纵队突进的全程在20公里左右,在打开突破口之后,装甲纵队将用一个昼夜时间完成穿插,然后建立对内对外双向正面的包围圈。
在如何运用机械化部队这方面,红军内部在结束内战之后也不是没有过争论的。按理说红军有着运用骑兵进行纵深作战的丰富经验,将装甲部队视为铁甲战马,执行纵深作战任务,也是理所应当的。早在7507年,在伏龙芝军事学院任教的军事学家特里安多菲洛夫便提出了“深远战役”的概念。而在图哈切夫斯基时期,在“专家治军”的指导下,所谓“大纵深”作战理论也就经过一系列研究而成型了。
在“大纵深”理论中,分别装备三种不同坦克的坦克部队将被编为三个不同的坦克群进行作战:“步兵支援坦克群”装备类似旧帝国的t-26的“步兵支援坦克”,直接支援步兵;“远距离支援坦克群”装备类似旧帝国的t-35那种多炮塔的“远距离支援坦克”,打击敌人阵地1.5到3公里纵深内的火器目标;“远战坦克群”则装备类似旧帝国的bt那种“骑兵坦克”,打击5到7公里纵深的敌人目标。在作战中,突进最深的“远战坦克群”最先投入,突进较浅的“远距离支援坦克”随后投入,跟随步兵的“步兵支援坦克群”最后投入····
“这些狗屁倒灶的主意这是哪来的‘砖家’想出来的?”蒋玉成把“大纵深”的教案一往地上一摔,“脑子里面装的都是热翔吗?!费了半天劲才把主战坦克t-44搞定,怎么又要走骑兵步兵坦克分类,多炮塔神教的老路?还有这个cāo蛋的作战投入顺序,当打仗是阅兵走分列式吗?!步兵还没得到支援,前沿敌人还没压制,突破口还没打开,远战坦克群就先投入了?难道远战坦克能跳过敌人前沿直接飞进纵深里面?要是远战坦克突破那么顺当,还要后两个坦克群干什么?!”
于是怪不得蒋玉成要在会议上大放厥词:
“这个什么‘大纵深’理论,我看了,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说是‘大纵深’,但是归根结底,突破地幅也不过7公里,这才刚刚够到敌人的团级炮兵,能不能打着师级炮兵还未可知,而且依然着眼于直接打击敌人的一线作战部队,完全没有对敌人的重兵集团实施迂回,包抄,围歼的内容。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倒退,内战时期,我们的红色骑兵从来不怯于对敌人实施长距离的机动作战,现在我们有了装甲兵器,反而要束缚手脚,退回到世界大战中的线式作战中去了···”
“···归根结底,说是大纵深,其实却是小纵深,架势摆得很勇敢果决,行动却是按部就班,瞻前顾后。于是我不由地想起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宪法,因为这个‘小纵深’理论的每一条里面都有自己的上院和下院,在理论叙述中要求纵深,在cāo作环节中取消纵深,在主要条款中鼓励突破,再补充条款中阻止突破···”
蒋玉成指出,使用装甲部队的“正确”方式应该是:由攻击力强大的步,坦,炮,工,骑等诸兵种合成的机械化合成部队在敌人的战线上打开突破口,然后将以坦克兵为主,其他诸兵种辅之的装甲部队投入突破口中,以获得最强力的穿插效果。不但要直接打击敌人的作战力量,还要从他们纵深最薄弱的地方开始,瓦解他们的组织和体系,而不是用来跟敌人的战斗力量争短长。
另外,因为世界大战的影响,如今红军兵员缺乏,已经不可能像旧帝国那样保持规模庞大的军队,所以就只能在机械化和兵役制度上下文章。除了少部分的山地部队以外,全部的红军陆军——包括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都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除此之外,就是在减少常备军队的同时努力扩展军事训练的范围。红军陆军现役的员额现今是72万,也就是说,诺门罕的战事已经动用了十分之一强的陆军作战力量了。不过如果战事升级,演变为全面战争,红军还有221万基干民兵和520万预备役可以动用,在各地的航空俱乐部学习过飞行的12万名飞行员也是一样。
“不过,战争应该不会搞到进行动员的地步吧?”叶卡捷琳娜突然不安地说。
的确,要答应诺门罕这一仗,她心里已经有了仈jiu成的把握,但是如果辻政信一干战争贩子存心要扩大呢?她可不是那种只顾建功立业的赳赳武夫,而是革命军人···
“这点就请安心,叶卡捷琳娜·康斯坦丁诺维娜,”蒋玉成笑呵呵地说,“现在的历史还算在正常轨道中行进,如果他有了出轨的苗头,我自然会想办法让他回到正轨的。”
“希望你所谓历史的正轨,能够通向一个比较美好点的未来!”这边,集团军司令不信任地说道。
蒋玉成还是那副从容的笑容:
“至少会比地球的未来美好——我保证。”
1据等日方资料显示,下乡扫荡的大队或者中队级别鬼子,经常遭到“共产军主力部队”的伏击,而且来袭往往是“高达三千余”,“高达三千”或者“高达三千以上”。问题是八路军实在没有这么多主力部队可以在许多地方同时出动三千高达进行伏击。大概在皇军看来,“高达三千”与“天神八百万”一样,都是虚数,不是实的,非如此不能显现出皇军以少敌多,一骑当千的英勇气概,如此而已。
8月1日,这一段时间一直没有积极进攻的苏蒙联军突然向第72联队的阵地发动了猛烈攻击。先是“黑色死神”伊尔10和“白色恶魔”sb-1一通狂轰滥炸,然后又是铺天盖地的重炮轰击,最后才是第36摩托化步兵师第107摩步团的数百名步兵在t-44/85和btr装甲车掩护下的攻击。
扶桑军的步兵之前一直撵在红军的屁股后面跑,并没有发生太多硬碰硬的交手,这次遇上赤尤主动进攻,于是才了解到敌人的可恶来:原来赤尤军的进攻,和皇军是不同的,皇军喜欢堂堂正正地较量,而赤尤却喜欢打冷枪:红军的狙击手是配备到班级别的,手里面是精工生产的“伊尔库茨克狙击步枪”——也就是svd的精灵世界版,不单精度高,有优良的瞄准镜,其半自动的火力也比日军步兵手里的三八大盖要猛(!····)。像机枪手,掷弹筒手这类重灾区且不提,就算是普通的步枪兵,在同一个位置打上三个弹板也会招来鬼魅一般的7.62毫米7n1狙击弹。有些扶桑士兵以为趴在地上把头低下就能够避免被狙击手射中,结果是屁股上被穿出一个透明窟窿来,直能看到头顶。
因为连续作战,72联队里面已经多了不少训练不足的补充兵,而不论92式重机枪还是歪把子轻机枪都没有射手护盾,为了躲开恐怖的狙击手,接替战殁者岗位的补充兵们干脆把整个身子蹲在掩体里面,就伸出一只手按住扳机。这样的射击也就只能听个响,子弹打到哪里就完全不能指望了。
可是,赤尤军叮叮咣咣打了半天,忽而又偃旗息鼓了——又是一阵猛烈的炮火之后,世界居然清静了下来。补充兵们拂去头上的尘土,抬头看去:原来赤尤军撤退了。自己统计一下伤亡,发现死了百来个人,伤了二百多,皇军于是大欢喜了一番,报告说“来袭赤尤军高达三千1”且有“战车百辆以上援护”,然而在皇军的“英勇奋战”之下,“遭到沉重打击,狼狈窜回”,“被击毁战车14辆,仅遗尸即达500以上”,云云。
小松原听说72联队打得这么好,当然心情不错,辻政信调离的遗憾感觉也随之减轻了不少。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好消息:第150前线快速轰炸团的一架sb-1在空袭中被皇军击落,摔在了皇军的阵地后面,虽然飞行员没有抓到,但是飞机的残骸被找到了,击落“白色恶魔”的帐算在了第二飞行集团的一式陆战驾驶员林弥一郎飞行兵曹长账上。
据林弥一郎后来回忆,自己虽然凭借俯冲的瞬时极速勉强追上了sb-1,但是开火时间不过两三秒钟,随后就赶紧脱离了,其实不可能取得有效命中,苏军也声称这架sb-1实际上是毁于维护不当。不过战争中重要的从不是过程而是结果:“白色恶魔”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了,那具被摔得不算太稀烂的残骸则成了扶桑技术部门的战利品,被严加保护起来转送扶桑本土,等待它的是中岛飞机公司的解剖和研究,而英吉利的航空业巨头罗尔斯·罗伊斯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第23师团72联队的阵地位置,处在扶桑军最右端,也就是哈勒欣河钝角战线的西北翼尖端。第二天也就是8月2号,它左边的第64联队阵地上又闹腾了起来:原来107团摩步团刚消停,又轮到115摩步团作妖了,来袭赤尤军又是高达三千,援护战车还是百辆以上,结果自然还是狼狈窜回,64联队击毁的战车数量也和72联队差不多····
8月3号,赤尤军第57摩托化步兵师又去寻第八国境守备队(规模一个联队左右,其实可以算成是个duli混成旅团)的晦气了,攻击的方式有所调整,不过大体上相差不多:先是航空兵和炮兵火力准备,继而是战车和步兵的协同攻击——当然,“高达三千”和“战车百余”是少不了的。第八国境守备队奋勇作战,击毙赤尤军数百人,击毁战车十几辆之后,依然获得了胜利····
这样一来,形势不容小松原麻痹大意了:扶桑军一贯的夸大战果传统他是知道的,不过每天来袭都是高达三千,打个三折,也有一千,每天战车都是百台以上,打个三折,也有二三十台的样子。难道“妇人中将”有意反击吗?——那样的话,诺门罕局势可能又要升级了。
8月4日,为了应对诺门罕局势可能的升级,扶桑大本营宣布组建了第六军,以荻州立兵中将为军长,藤本铁雄少将为参谋长,浜田寿荣雄大作为高级参谋——大战当前,先加强组织建设。
可是第六军管辖第23师团,第八国境守备队和海拉尔的第一第二两个陆军医院——原来被加强了的就只有组织建设,其他什么没有。关东军要的第四师团没有加入,第七师团也还只是一个26联队帮忙打酱油,主力还在后面观望,诺门罕前线和第六军建军前一模一样,一个兵不多,就多了套官僚机构。这就叫“架床叠屋”,多一套办事机构,多一套文档,多一帮人,办事多一道手续。
就这样,从8月1日开始一直到8日。日军的三十多个阵地从南到北都受到了苏蒙联军的同一模式的攻击:轰炸机,重炮,然后是坦克装甲车掩护的步兵冲锋。时间持续不长,有几次几乎都可以说刚刚接触就立即脱离。
了解叶卡捷琳娜行事风格的事后诸葛亮们肯定知道:这是她在进行“威力侦查”,也就是总攻之前的预兆。不过在当时看来,事情却不这么明显:要掌握住有说服力的情报,还是容易的,但是要将有价值的情报从千丝万缕中提纯出来,却是困难的。从结果倒退原因总是容易的,有原因阐述结果却是困难的。不论小松原还是荻州,都被太多的信息给牵绊住了。
对苏军后勤能力的低估妨害了他们的判断,现在苏军铺设了临时军用铁路的事情是已经确认的了,不过关东军还是不愿意相信苏军有那么多的汽车用来运输。不论辻政信,还是矶谷廉介和寺田雅雄,他们在有一点上是取得了共识的:苏军要么动用一个师进行持续攻击,要么就动用三个师,但是只能进行一场不超过三天的短促进攻。
影响他们判断的另一点是:位于战线最左端,也就是哈勒欣河钝角的东南东一支的23师团71联队,并未受到攻击。森田彻大佐因此得意了好一阵子,他觉得是自己的心理战术压垮了红军,让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了。
关于不对第71联队进行威力侦查这件事情,莫斯卡连科娃也对她的集团军司令提出过疑问,叶卡捷琳娜笑着回答说:
“我准备在71联队的阵地上好好放一把火,如果现在就着急,到时候阵地上岂不是就没有什么可烧的了?”
与扶桑军的估计完全相反,叶卡捷琳娜准备投入手里面的全部兵力进行一锤定音的进攻,务求一击打垮第六军,结束诺门罕相持状态。她的打算是:从诺门罕战线“钝角”的两翼同时突破,运用机械化部队直插敌人后方,将扶桑军第六军的主力包围在钝角的顶点位置,然后一举歼灭之。因此突破口就将放在扶桑第23师团第71联队和第72联队的阵地上。第36摩托化步兵师和第57摩托化步兵师将分别在这两个地方打开突破口,然后duli第8装甲旅和第17坦克师将从这两个方向突进扶桑军纵深,对敌人重兵集团形成合围。预计装甲纵队突进的全程在20公里左右,在打开突破口之后,装甲纵队将用一个昼夜时间完成穿插,然后建立对内对外双向正面的包围圈。
在如何运用机械化部队这方面,红军内部在结束内战之后也不是没有过争论的。按理说红军有着运用骑兵进行纵深作战的丰富经验,将装甲部队视为铁甲战马,执行纵深作战任务,也是理所应当的。早在7507年,在伏龙芝军事学院任教的军事学家特里安多菲洛夫便提出了“深远战役”的概念。而在图哈切夫斯基时期,在“专家治军”的指导下,所谓“大纵深”作战理论也就经过一系列研究而成型了。
在“大纵深”理论中,分别装备三种不同坦克的坦克部队将被编为三个不同的坦克群进行作战:“步兵支援坦克群”装备类似旧帝国的t-26的“步兵支援坦克”,直接支援步兵;“远距离支援坦克群”装备类似旧帝国的t-35那种多炮塔的“远距离支援坦克”,打击敌人阵地1.5到3公里纵深内的火器目标;“远战坦克群”则装备类似旧帝国的bt那种“骑兵坦克”,打击5到7公里纵深的敌人目标。在作战中,突进最深的“远战坦克群”最先投入,突进较浅的“远距离支援坦克”随后投入,跟随步兵的“步兵支援坦克群”最后投入····
“这些狗屁倒灶的主意这是哪来的‘砖家’想出来的?”蒋玉成把“大纵深”的教案一往地上一摔,“脑子里面装的都是热翔吗?!费了半天劲才把主战坦克t-44搞定,怎么又要走骑兵步兵坦克分类,多炮塔神教的老路?还有这个cāo蛋的作战投入顺序,当打仗是阅兵走分列式吗?!步兵还没得到支援,前沿敌人还没压制,突破口还没打开,远战坦克群就先投入了?难道远战坦克能跳过敌人前沿直接飞进纵深里面?要是远战坦克突破那么顺当,还要后两个坦克群干什么?!”
于是怪不得蒋玉成要在会议上大放厥词:
“这个什么‘大纵深’理论,我看了,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说是‘大纵深’,但是归根结底,突破地幅也不过7公里,这才刚刚够到敌人的团级炮兵,能不能打着师级炮兵还未可知,而且依然着眼于直接打击敌人的一线作战部队,完全没有对敌人的重兵集团实施迂回,包抄,围歼的内容。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倒退,内战时期,我们的红色骑兵从来不怯于对敌人实施长距离的机动作战,现在我们有了装甲兵器,反而要束缚手脚,退回到世界大战中的线式作战中去了···”
“···归根结底,说是大纵深,其实却是小纵深,架势摆得很勇敢果决,行动却是按部就班,瞻前顾后。于是我不由地想起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宪法,因为这个‘小纵深’理论的每一条里面都有自己的上院和下院,在理论叙述中要求纵深,在cāo作环节中取消纵深,在主要条款中鼓励突破,再补充条款中阻止突破···”
蒋玉成指出,使用装甲部队的“正确”方式应该是:由攻击力强大的步,坦,炮,工,骑等诸兵种合成的机械化合成部队在敌人的战线上打开突破口,然后将以坦克兵为主,其他诸兵种辅之的装甲部队投入突破口中,以获得最强力的穿插效果。不但要直接打击敌人的作战力量,还要从他们纵深最薄弱的地方开始,瓦解他们的组织和体系,而不是用来跟敌人的战斗力量争短长。
另外,因为世界大战的影响,如今红军兵员缺乏,已经不可能像旧帝国那样保持规模庞大的军队,所以就只能在机械化和兵役制度上下文章。除了少部分的山地部队以外,全部的红军陆军——包括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都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除此之外,就是在减少常备军队的同时努力扩展军事训练的范围。红军陆军现役的员额现今是72万,也就是说,诺门罕的战事已经动用了十分之一强的陆军作战力量了。不过如果战事升级,演变为全面战争,红军还有221万基干民兵和520万预备役可以动用,在各地的航空俱乐部学习过飞行的12万名飞行员也是一样。
“不过,战争应该不会搞到进行动员的地步吧?”叶卡捷琳娜突然不安地说。
的确,要答应诺门罕这一仗,她心里已经有了仈jiu成的把握,但是如果辻政信一干战争贩子存心要扩大呢?她可不是那种只顾建功立业的赳赳武夫,而是革命军人···
“这点就请安心,叶卡捷琳娜·康斯坦丁诺维娜,”蒋玉成笑呵呵地说,“现在的历史还算在正常轨道中行进,如果他有了出轨的苗头,我自然会想办法让他回到正轨的。”
“希望你所谓历史的正轨,能够通向一个比较美好点的未来!”这边,集团军司令不信任地说道。
蒋玉成还是那副从容的笑容:
“至少会比地球的未来美好——我保证。”
1据等日方资料显示,下乡扫荡的大队或者中队级别鬼子,经常遭到“共产军主力部队”的伏击,而且来袭往往是“高达三千余”,“高达三千”或者“高达三千以上”。问题是八路军实在没有这么多主力部队可以在许多地方同时出动三千高达进行伏击。大概在皇军看来,“高达三千”与“天神八百万”一样,都是虚数,不是实的,非如此不能显现出皇军以少敌多,一骑当千的英勇气概,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