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夏家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夏日的小雨最新章节!
夏日的麦田,没有一丝风吹过,静翌得好似一幅风景画。夏大哥穿了一身粗布短衫,挽了裤脚蹲坐在田埂上,愁眉苦脸的望着自家那十来亩麦田。自打入夏,已经有大半个月滴雨未下,眼看着麦苗蔫蔫巴巴,干得仿佛随时都能冒起火来。夏大哥再想想家里那十好几口子人,只觉得自己一颗头有七八个大。
正兀自叹气发愁,远远一个发足狂奔的小儿向他冲来,看年纪约有七八岁,身上穿了件洗得发白的短衫,裤腿的膝盖处还缝了一块巴掌大的补丁。这小童身后还跟了一个五六岁的小娃,小娃儿已经追得东倒西歪,瞧那样子似乎下一步就要累得趴在田埂上。不想,他身后还缀着一个小不点儿,不过三四岁的样子,一路气喘吁吁,磕磕绊绊。夏大哥听得纷杂的脚步声,抬头便见了这么一幅情景,虽然心头愁苦,此时也不由莞尔。
中间的孩子远远看见夏大哥抬头,想是知道自己无望跑过前面那个大的,立刻扯着嗓子嘶声裂肺地喊将起来,“爹,爹,爹......”心里盘算着:“就算不能先跑到爹那里,先告诉爹这个消息也是好的呀。”那跑在最前头的,回头气鼓鼓地瞪了他一眼,也不甘落后地喊起来:“大哥,咱娘要生娃了,娘要生娃了。”
不想路上有块石头,他顾后不顾前一脚踩偏,整个人便扑倒在地上。紧跟着的那个一时也来不及停下,一跤滚在他身上。最后的小不点似乎也想说点什么,却只张大了嘴巴喘个不停。摇摇晃晃走到前面两个孩子身边,一头栽在他们身上。
夏大哥刚听了弟弟喊“娘要生娃”就立刻跳起来奔了过去,顺手抄起两个小娃娃迈开两条长腿就往家跑。
才跑了两步就不由停下来往天上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天边飘来了一大块乌云。几滴雨珠稀稀落落地打在夏大哥的脸上,夏大哥舔了舔唇,狂喜地看着越来越密集的雨丝。“大哥,大哥,大侄子已经......”小不点终于喘匀了气,扯着夏大哥的衣襟急急说着家里的情形。
旁边大点的,立刻接口道:“爹,八叔说的对,这会儿稳婆说不定已经到家了。”夏大哥听了连忙收起心思,急急忙忙地往家里奔去。
夏家的小院里,众人虽忙却还井井有条。夏老婆子在院子里指挥着几个孙媳妇,夏四嫂忙着预备产房被褥,三嫂忙着烧水,大孙子跟夏五哥已经早早出去请稳婆了。二孙子跟着他六叔叔、七叔叔跑去给大儿子报信。三哥、四哥在外面招呼听到信儿的左邻右舍,瞧着诸事都差不多妥当了,又叫几个媳妇到灶上置弄饭食。
提起赵王村的夏家,那可是十里八村首屈一指响当当的人家。这夏秀才家里三代单传,是赵王村二十多年来唯一的私塾先生,因着收费便宜,又是个书呆子的方正脾气,远近付不起学资的寒门子弟也多到这里启蒙。
若是遇到一、二个资质出众的,这夏秀才少不得还要填些银钱资助一、二。这么着的,也些许有几个农家子弟就此脱了农门,或寻个小县城做了主簿书记,或寻了高门大户做了掌柜帐房,虽然没有哪个大富大贵了,倒也都有正经稳妥的营生。在这凤翔也算是桃李满天了。故而这村子里的人不管受没受过夏秀才的恩惠,却都敬重这夏秀才一家。
虽说乡野间读书人受人尊重,夏家远近闻名倒还真不是因为这个呆秀才桃李天下。却是因着这夏秀才的老婆,人称小夏婆子的吕氏。
小夏婆子是西北旱灾闹匪乱逃到夏家村的,娘家原也是富裕人家,本不欲将女儿嫁个穷酸。怎奈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更何况他们如今也是落魄得彻底了。祖上基业没了不说,逃出来的族人本就不多,一路上颠沛流离,男丁竟是凋零的不剩几个。不要说恢复祖上的基业,竟是连糊口活命都不容易了。
那吕氏的娘想着这夏家虽然也不富裕,却胜在人口简单,三代单传。家里虽然小门小户,却也有个三五亩的田地,此时倒也够了吃喝。如今娘家势微,且不说回去路途艰辛,纵使能回了老家寻了族人,也不过说个这样的人家。
再说,此时的家境,若是说的人家太好了,娘家这十几年只怕撑不起女儿,倒教女儿日后吃了亏。再加上这夏老婆子是个远近有名的利嘴子,好说歹说的,也就将吕家三姑娘说进了家门。
偏这小夏婆子是个有主意的,过了门就用自己的嫁妆又添了几亩地。也不让自家相公下地干活,只敦促着读书,过了两年竟是考了秀才。只这夏秀才有些迂腐,学问虽好却庶务不通。又考了几年,也没能再进一步。小夏婆子也就息了功名这条路,夏秀才自此就在村子里给蒙童教书,日子虽过得有些紧吧,倒也逍遥自在。
不过,让这夏家远近闻名的倒也不是这桩。却原来这小夏婆子肚皮争气,进门才一个多月就怀了身孕,来年就生了长子。接下这些年,竟是没有停过,二十年来生了八个儿子。偏偏这个八个儿子都站住了,前头几个成了人的儿子也没有一个长歪了的,都是本分孩子,有着正经的营生干。
这大哥大名叫延续,为人最是憨厚老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只不爱读书,就一直在自家务农,侍弄这几亩田地。好在家里男丁多,忙的时候一拥而上,这七、八来亩地竟不够干的,于是慢慢地又添了几亩地。到了十五六岁娶了隔村的王氏,次年就生了长房长孙。王氏为人甚是泼辣又能言善道,若不是婆婆吕氏生了不少的儿子倒要叫她拿捏住了。
二哥叫延文生得高大魁梧,为人仗义,只是脾气暴躁,却是让小夏婆子操了不少的心。十四五岁的时候,独自跑到西北当了马贩子。这马贩子却是跟土匪没什么两样的,一路上贩马,一个不小心,不仅马没了,连命都能搭里,所以这性子越发的火爆。也因着这样,在这村子里也没有人敢胡乱招惹夏家。
夏三哥延庭却是个伶俐人,才十一二岁,就进了县城的酒作坊里学徒。因着为人忠厚又知书达理,不过三五年就得了掌柜的喜爱,将家里的三女儿许配给他,日子过得也颇红火,过了两年也盘下个小店开始卖酒食。
夏四哥延福,人称夏老蔫,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人,都是笑眯眯地打着招呼,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夏四哥自幼喜爱木工活,从能举起个榔头,就开始敲敲打打,闲了就蹲大树底下,琢磨这棵树能做什么,那个棵树能打什么。后来拜了村头郭木匠为师,年前娶了郭木匠家的大女儿。这十里八村,家家户户都有那么一两件夏四哥打的家具。
等到生五哥延武的时候,村里的人都见怪不怪了。家里四个男丁,大的还不顶事,小的还要人看着。偏这夏五哥却是继承了祖母伶牙俐齿,发狠读了几年书,考了秀才之后。凭着心思活络,此时正自己谋划着县衙的文书。
夏六哥延寿出生的时候,夏大哥生了长子,这叔侄两个只差了小半年。夏六哥是当老儿子养的,只苦了夏家长孙栓儿,虽然老话说是:老儿子,大孙子,都是老太太的命根子。奈何这个长房长孙却跟小夏婆子的老儿子年龄太近了,自然是拼不过亲生的。又怕长孙仗着自己大了半年欺负这个小叔叔,所以他不仅没有享受到多少命根子的待遇,竟是被管教的格外严厉。
没成想过了三年又生了个人精---夏七哥延辉。竟是个神童一般,学什么东西都快,且举一反三,过目不忘。喜得夏秀才手舞足蹈,别人的孩子三、四岁启蒙,七哥都开始学做诗了。
等八哥延昭出生的时候,家里的人也都疲了。这个孩子读书虽然比不上神童夏七哥,却也是个聪明伶俐的,日后夏七哥要有什么造化倒也可堪当左膀右臂。就这么着,一个眼看着要凋零的门户,竟被小夏婆子一个人生养得枝繁叶茂。不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是颇为罕见的了。
此时附近的人家听说小夏婆子又要生了,也都知道不会有什么大事,所以过来看热闹、闲聊的媳妇络绎不绝。待到夏五哥领着栓儿请了接生婆回来,三人竟被堵在门口进不得门来。少不得拱手作揖连连哀告着:“让......婶子借过,嫂子小心......”正忙乱着,天上就掉了几滴小雨,不一会儿细细密密的雨丝就笼罩在小院上。
不过转眼的功夫,外面说笑的婆子、媳妇便笑闹着三三两两地走开了。这场雨,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盼了有些日子。不想今日竟来的这么及时,颇有些:再迟几日,今年的收成就要减去三成,若早些来,大家也没有这般焦心。于是又有那嘴快爱出风头的婆子说:“今儿这个娃娃是个有福气的。”
接生婆进了产房,也不过两盏茶的功夫,外面候着的几个哥哥嫂子们就听到一声响亮的哭声。大家这才心头落地,又等了一会子,夏秀才也急匆匆从学里赶了回来,正赶上接生婆喜滋滋地从产房里出来。
那接生婆也不说话,只眯着眼望着夏秀才乐,看得夏秀才神色颇有些不安了,才嘻嘻笑着说:“今儿个可一定要多打赏几个铜子儿。”
夏秀才心中挂念妻子,连忙呆呆的作揖道:“有劳了,这是自然的。”
那婆子见他也不好奇询问婴儿,只好兀自挤眉弄眼地说道:“猜猜。”
夏秀才张惶地看着满脸褶子故弄玄虚的婆子这样问他,心中暗忖:“难道不只生了一个儿子?”便有些肝颤地说到:“莫不是生了俩儿子?”
这时才三岁的八哥从哥哥嫂子中间伸出脑袋,学着夏秀才的调调问道:“莫不是生了三个弟弟?”心中不由一阵欢喜,这下自己就不是最小的啦,以后有三个小尾巴跟在后面。哼!
他心里正得意,冷不防大嫂子在他身后一个爆栗,狠狠地弹在了后脑勺上,也不怪大嫂生气,这么一大家子人都靠着大哥种的十来亩田,各中辛苦不是八哥这个两三岁的小奶娃能明白的。夏大嫂却是晓得,若是一口气再添三个男丁,那可真是要了自家男人的命了。
夏日的麦田,没有一丝风吹过,静翌得好似一幅风景画。夏大哥穿了一身粗布短衫,挽了裤脚蹲坐在田埂上,愁眉苦脸的望着自家那十来亩麦田。自打入夏,已经有大半个月滴雨未下,眼看着麦苗蔫蔫巴巴,干得仿佛随时都能冒起火来。夏大哥再想想家里那十好几口子人,只觉得自己一颗头有七八个大。
正兀自叹气发愁,远远一个发足狂奔的小儿向他冲来,看年纪约有七八岁,身上穿了件洗得发白的短衫,裤腿的膝盖处还缝了一块巴掌大的补丁。这小童身后还跟了一个五六岁的小娃,小娃儿已经追得东倒西歪,瞧那样子似乎下一步就要累得趴在田埂上。不想,他身后还缀着一个小不点儿,不过三四岁的样子,一路气喘吁吁,磕磕绊绊。夏大哥听得纷杂的脚步声,抬头便见了这么一幅情景,虽然心头愁苦,此时也不由莞尔。
中间的孩子远远看见夏大哥抬头,想是知道自己无望跑过前面那个大的,立刻扯着嗓子嘶声裂肺地喊将起来,“爹,爹,爹......”心里盘算着:“就算不能先跑到爹那里,先告诉爹这个消息也是好的呀。”那跑在最前头的,回头气鼓鼓地瞪了他一眼,也不甘落后地喊起来:“大哥,咱娘要生娃了,娘要生娃了。”
不想路上有块石头,他顾后不顾前一脚踩偏,整个人便扑倒在地上。紧跟着的那个一时也来不及停下,一跤滚在他身上。最后的小不点似乎也想说点什么,却只张大了嘴巴喘个不停。摇摇晃晃走到前面两个孩子身边,一头栽在他们身上。
夏大哥刚听了弟弟喊“娘要生娃”就立刻跳起来奔了过去,顺手抄起两个小娃娃迈开两条长腿就往家跑。
才跑了两步就不由停下来往天上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天边飘来了一大块乌云。几滴雨珠稀稀落落地打在夏大哥的脸上,夏大哥舔了舔唇,狂喜地看着越来越密集的雨丝。“大哥,大哥,大侄子已经......”小不点终于喘匀了气,扯着夏大哥的衣襟急急说着家里的情形。
旁边大点的,立刻接口道:“爹,八叔说的对,这会儿稳婆说不定已经到家了。”夏大哥听了连忙收起心思,急急忙忙地往家里奔去。
夏家的小院里,众人虽忙却还井井有条。夏老婆子在院子里指挥着几个孙媳妇,夏四嫂忙着预备产房被褥,三嫂忙着烧水,大孙子跟夏五哥已经早早出去请稳婆了。二孙子跟着他六叔叔、七叔叔跑去给大儿子报信。三哥、四哥在外面招呼听到信儿的左邻右舍,瞧着诸事都差不多妥当了,又叫几个媳妇到灶上置弄饭食。
提起赵王村的夏家,那可是十里八村首屈一指响当当的人家。这夏秀才家里三代单传,是赵王村二十多年来唯一的私塾先生,因着收费便宜,又是个书呆子的方正脾气,远近付不起学资的寒门子弟也多到这里启蒙。
若是遇到一、二个资质出众的,这夏秀才少不得还要填些银钱资助一、二。这么着的,也些许有几个农家子弟就此脱了农门,或寻个小县城做了主簿书记,或寻了高门大户做了掌柜帐房,虽然没有哪个大富大贵了,倒也都有正经稳妥的营生。在这凤翔也算是桃李满天了。故而这村子里的人不管受没受过夏秀才的恩惠,却都敬重这夏秀才一家。
虽说乡野间读书人受人尊重,夏家远近闻名倒还真不是因为这个呆秀才桃李天下。却是因着这夏秀才的老婆,人称小夏婆子的吕氏。
小夏婆子是西北旱灾闹匪乱逃到夏家村的,娘家原也是富裕人家,本不欲将女儿嫁个穷酸。怎奈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更何况他们如今也是落魄得彻底了。祖上基业没了不说,逃出来的族人本就不多,一路上颠沛流离,男丁竟是凋零的不剩几个。不要说恢复祖上的基业,竟是连糊口活命都不容易了。
那吕氏的娘想着这夏家虽然也不富裕,却胜在人口简单,三代单传。家里虽然小门小户,却也有个三五亩的田地,此时倒也够了吃喝。如今娘家势微,且不说回去路途艰辛,纵使能回了老家寻了族人,也不过说个这样的人家。
再说,此时的家境,若是说的人家太好了,娘家这十几年只怕撑不起女儿,倒教女儿日后吃了亏。再加上这夏老婆子是个远近有名的利嘴子,好说歹说的,也就将吕家三姑娘说进了家门。
偏这小夏婆子是个有主意的,过了门就用自己的嫁妆又添了几亩地。也不让自家相公下地干活,只敦促着读书,过了两年竟是考了秀才。只这夏秀才有些迂腐,学问虽好却庶务不通。又考了几年,也没能再进一步。小夏婆子也就息了功名这条路,夏秀才自此就在村子里给蒙童教书,日子虽过得有些紧吧,倒也逍遥自在。
不过,让这夏家远近闻名的倒也不是这桩。却原来这小夏婆子肚皮争气,进门才一个多月就怀了身孕,来年就生了长子。接下这些年,竟是没有停过,二十年来生了八个儿子。偏偏这个八个儿子都站住了,前头几个成了人的儿子也没有一个长歪了的,都是本分孩子,有着正经的营生干。
这大哥大名叫延续,为人最是憨厚老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只不爱读书,就一直在自家务农,侍弄这几亩田地。好在家里男丁多,忙的时候一拥而上,这七、八来亩地竟不够干的,于是慢慢地又添了几亩地。到了十五六岁娶了隔村的王氏,次年就生了长房长孙。王氏为人甚是泼辣又能言善道,若不是婆婆吕氏生了不少的儿子倒要叫她拿捏住了。
二哥叫延文生得高大魁梧,为人仗义,只是脾气暴躁,却是让小夏婆子操了不少的心。十四五岁的时候,独自跑到西北当了马贩子。这马贩子却是跟土匪没什么两样的,一路上贩马,一个不小心,不仅马没了,连命都能搭里,所以这性子越发的火爆。也因着这样,在这村子里也没有人敢胡乱招惹夏家。
夏三哥延庭却是个伶俐人,才十一二岁,就进了县城的酒作坊里学徒。因着为人忠厚又知书达理,不过三五年就得了掌柜的喜爱,将家里的三女儿许配给他,日子过得也颇红火,过了两年也盘下个小店开始卖酒食。
夏四哥延福,人称夏老蔫,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人,都是笑眯眯地打着招呼,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夏四哥自幼喜爱木工活,从能举起个榔头,就开始敲敲打打,闲了就蹲大树底下,琢磨这棵树能做什么,那个棵树能打什么。后来拜了村头郭木匠为师,年前娶了郭木匠家的大女儿。这十里八村,家家户户都有那么一两件夏四哥打的家具。
等到生五哥延武的时候,村里的人都见怪不怪了。家里四个男丁,大的还不顶事,小的还要人看着。偏这夏五哥却是继承了祖母伶牙俐齿,发狠读了几年书,考了秀才之后。凭着心思活络,此时正自己谋划着县衙的文书。
夏六哥延寿出生的时候,夏大哥生了长子,这叔侄两个只差了小半年。夏六哥是当老儿子养的,只苦了夏家长孙栓儿,虽然老话说是:老儿子,大孙子,都是老太太的命根子。奈何这个长房长孙却跟小夏婆子的老儿子年龄太近了,自然是拼不过亲生的。又怕长孙仗着自己大了半年欺负这个小叔叔,所以他不仅没有享受到多少命根子的待遇,竟是被管教的格外严厉。
没成想过了三年又生了个人精---夏七哥延辉。竟是个神童一般,学什么东西都快,且举一反三,过目不忘。喜得夏秀才手舞足蹈,别人的孩子三、四岁启蒙,七哥都开始学做诗了。
等八哥延昭出生的时候,家里的人也都疲了。这个孩子读书虽然比不上神童夏七哥,却也是个聪明伶俐的,日后夏七哥要有什么造化倒也可堪当左膀右臂。就这么着,一个眼看着要凋零的门户,竟被小夏婆子一个人生养得枝繁叶茂。不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是颇为罕见的了。
此时附近的人家听说小夏婆子又要生了,也都知道不会有什么大事,所以过来看热闹、闲聊的媳妇络绎不绝。待到夏五哥领着栓儿请了接生婆回来,三人竟被堵在门口进不得门来。少不得拱手作揖连连哀告着:“让......婶子借过,嫂子小心......”正忙乱着,天上就掉了几滴小雨,不一会儿细细密密的雨丝就笼罩在小院上。
不过转眼的功夫,外面说笑的婆子、媳妇便笑闹着三三两两地走开了。这场雨,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盼了有些日子。不想今日竟来的这么及时,颇有些:再迟几日,今年的收成就要减去三成,若早些来,大家也没有这般焦心。于是又有那嘴快爱出风头的婆子说:“今儿这个娃娃是个有福气的。”
接生婆进了产房,也不过两盏茶的功夫,外面候着的几个哥哥嫂子们就听到一声响亮的哭声。大家这才心头落地,又等了一会子,夏秀才也急匆匆从学里赶了回来,正赶上接生婆喜滋滋地从产房里出来。
那接生婆也不说话,只眯着眼望着夏秀才乐,看得夏秀才神色颇有些不安了,才嘻嘻笑着说:“今儿个可一定要多打赏几个铜子儿。”
夏秀才心中挂念妻子,连忙呆呆的作揖道:“有劳了,这是自然的。”
那婆子见他也不好奇询问婴儿,只好兀自挤眉弄眼地说道:“猜猜。”
夏秀才张惶地看着满脸褶子故弄玄虚的婆子这样问他,心中暗忖:“难道不只生了一个儿子?”便有些肝颤地说到:“莫不是生了俩儿子?”
这时才三岁的八哥从哥哥嫂子中间伸出脑袋,学着夏秀才的调调问道:“莫不是生了三个弟弟?”心中不由一阵欢喜,这下自己就不是最小的啦,以后有三个小尾巴跟在后面。哼!
他心里正得意,冷不防大嫂子在他身后一个爆栗,狠狠地弹在了后脑勺上,也不怪大嫂生气,这么一大家子人都靠着大哥种的十来亩田,各中辛苦不是八哥这个两三岁的小奶娃能明白的。夏大嫂却是晓得,若是一口气再添三个男丁,那可真是要了自家男人的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