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7) 不得不用老段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归恩记最新章节!
-
莫叶与石乙自清风馆出来时,外头天色已经开始昏沉。宽平直的街道边,有巡城队的兵卒在三三两两配合成一组,负责给路边高立的灯柱点火。
一般是两个兵卒配合着,各自双手握着一把长竹竿。一竿作为钩子,挂起灯柱上挡风遮雨的半透明状油纸灯罩。另一竿用来点火,竿头嵌有一根已经点燃的油棉芯,石乙曾在心里把它想象成放大的火柴。当然,这点灯兵卒手里握着的这种“火柴”,可燃时间就久多了。
点灯工作看似简单,其实极考虑人的臂力和瞄准能力。虽然两个主要负责点灯的兵卒踏在一辆半人高的工具车上,但他们举起手来,也仍与灯柱顶端距离有一丈远左右。隔着这样的距离点燃细丝灯芯,对眼手协调能力是有考验的。除此之外,点燃一条街的街灯,大约要双手举过头顶一刻时左右,这可不是什么轻松活儿。
这样的工作,京都每天傍晚都会进行,尽管这类利民设施并未普及到京都每个角落,但对京都居民而言,并不是陌生的事。不过,每天傍晚,仍会有一些孩子停止了嬉戏,满眼好奇的看着那些巡城兵点灯。
有时孩子们也会忍不住靠近那辆工具车,想玩那明晃晃的小火苗,只是他们往往很快就会被那点灯兵的一挑眉、一瞪眼给吓跑。然而被吓跑的时候,孩子们明明叫喊得厉害,其实脸上却多半挂着顽皮的笑,仿佛惹得那些平时极为严肃的巡城兵叔叔挤眉弄眼,是一件值得得意的事。
点灯兵看起来很高大强壮的样子,握着常常的竹竿站在高高的工具车上很威风——其实却没那么可怕,不会无故凶人。有些胆大点的孩子会在被吓跑后,回头扮鬼脸,那些兵卒多半只能绷着脸当做没看见。但孩子们若想玩火,那是万万不能允许的。
石乙曾听他那有点不靠谱的学庐同席说过。这些个点灯的兵,可不能小看,其中大部分成员估摸着是军方掷矛手。这些兵平时只是点灯,但没准哪天到战场上。他们手里握着的竹竿变成了坚硬且尖锐的投射类长矛,一根准确投射的长矛便能废掉一个骑兵,亦是专破甲阵的重要兵种。
为此,石乙也时不时留心观察过,这些点灯兵的身形。现在是即将入夏的时节了,人们身上衣衫渐薄,这些兵卒亦已换下镶棉袄甲,石乙能看见那几个点灯兵的双臂,果然非比寻常的粗壮。他忽然想起,
前世他读的某类小说。里面常出现“虎臂猿腰”这个词。说这几个兵是猿腰有点不准,但一对臂膀倒真壮实。特别是当这些兵的双手举到某个角度时,只是旁观,也会觉得掷矛兵的确需要这样的体力条件。
虽说用兵只在一时,但千日养兵一刻也松懈不得。这项消耗开支不小,但旁观这些目前赋闲的兵卒体能状况,可见当今南昭皇帝在养兵这件事上,并不吝啬物资供给。
离开那片玉郎馆林立的街区,那几个点灯兵的身影也已丢到脑后,石乙与莫叶同行,随后带着她又来到了松溪街。松溪街是京都一个较为集中出售文房用具的街区。这片街区的路边灯柱已经全部点亮,比清风馆那边可算早许多了。不同的地段,利民设备的维护工作仍有厚薄之分,这几乎是古今不可避免的规则。
随石乙步入一家纸品店,莫叶终于忍不住问道:“时辰不早了,该记录的也都已记下。这个时候你还要买纸,准备做什么?”
石乙故作神秘地道:“买纸不一定是为了书写,我待会儿再告诉你缘由。”
……
……
在伍书与程戌二人离开那条横躺了四具死尸的潮湿巷道后,待那几个清扫的人做完本职工作,也拖着改扮成垃圾车的运尸车离开。他们背后方向的巷道另外一端,忽然闪身出现一个人影。
此人长得有些矮,个头也比较单薄,乍然一看,误似女子,但从正面看他,则明明白白是一个男子。
这个男子约摸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他行走的动作很轻灵,看来颇有些纵跃功夫的底子,但他的脸色看上去又有些不太健康的苍白,似乎是在不久之前才患了一场大病。
这个人与伍书一样,也是四组的。准确地说,这个人本来是四组外派组成员,但他既然在几个月前因为患病而被召回京中休养,此后很可能留在四组驻京部,那么他也可能在不久之后成为伍书的属下。
然而他在刚才却一直只是旁观伍书与那几个蒙面杀手周旋,直到后来程戌跳了出来帮忙,他也没有现身的意思。
在几个月之前,他一直活动在北雁,在回京后的这几个月里,他一直留在统领府给统领大人做侍剑人,与惯常昼伏夜出的伍书极少碰面。只是几个月里少有的几次碰面,还不足以令伍书熟悉此人的武功路数,同样的,这个人对伍书的武功路数也不能熟知多少。
所以在最近的几个月里,他一直在抓紧时间,寻找机会,观察伍书的出手。
但这件事计划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
因为伍书的出手非常少见,至于他飞檐走壁的武功,则是这个跟踪他的人也早已掌握了的,不需要再钻研。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刚才,还是让他看清了伍书出手的真正细节。
天时地利全都掌握,他藏身在巷道一头的那个角度,就见伍书袖中一缕银丝如蛇窜一般投出,已经无法用语句来形容那速度,站在他对面的那个蒙面人才挥至半空中的刀就脱离了掌控,飞出两步开外。
如果不是因为他所站的角度恰当,他或许要跟那丢刀蒙面人一样,觉得手里的刀被“撬走”是碰上了鬼怪的力量。
但天意总算是让他在今夜行动的前一刻看见了,还不算太迟,让他看清那不是虚无的力量所至,那力量来自伍书藏在窄口衣袖里的一枚机簧,他总算有了一点时间思索破解之道。
刚才在刀具飞出后的下一刻,那个丢了刀的蒙面人就被那一缕银丝如织蚕茧一样束成一个直筒。那人眼中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逐渐转为恐慌,他没有再犹豫,绷紧腮帮子似乎在口中嚼了什么,紧接着口鼻里就淌出了深色的血。
在荣术看来。毒牙的安置已不是传奇,倒是伍书袖里藏的那缕银丝才是传奇。
与程戌那一端看来一样,伍书这边对阵的两个蒙面杀手里,第二个人看着第一个人诡异受缚然后自杀的过程后,立即也意识到了什么。他开始挥刀猛然砍向面前的空旷处,然而他的刀虽然幸运地砍到了那根银丝,却未能将其砍断,反而被那银丝的韧劲弹开了数寸。
之后的事情如何变化,似乎就不具有悬念了,这种事情。荣术在别的环境别的杀手那里见过多回了。
荣术现在满心都在想着,那束银丝到底是什么物质?身为四组成员,他也算是一个颇有些资历的旧人了。虽然他早些年多是在北雁境内活动,对四组驻京部的事情了解得不够细腻,但有一些大的隐秘。他还是知道的。
他怀疑伍书手里的那东西,正是十多年前传言于世的天降神器。
据说这东西可以伸缩自如,有了这东西,哪怕数百丈高的城墙都可以攀越。除此之外,这东西的远距离投掷力也是相当可怕,哪怕相距数十米,要以贯穿类伤口取人性命也不是难事。
这个东西的体积非常小。甚至比一枚菱角暗器还要小一点。这东西是个四四方方的样子,四向开四口,各有其能。
传言这东西世间只有一个,并且这唯一的一个已经因为过度使用而永久损坏掉了,这也就是说,这种神器的力量也是有限、会枯竭的。
但四组核心成员都知道。这东西实际上有两个。
其中一个的确已经失去效用,如今就放在统领府那间黑屋子里,被人打开作为标本,等待铸器大师铁狂的仿造复制。
至于另一个小盒子的去向,说法则有些含糊。最可靠的说法是可能在两个人手里,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统领大人。但不论这二者哪一个才是最准确的,总不会是在伍书手里吧?
但转念一想,这也不是全无可能。
皇帝住在宫中,本来就是深居简出,外有重重城楼,内有数千羽林卫行走巡视,身边还长侍几名大内高手片刻不离,有没有那个盒子,对于他的安全问题来说,好像也没什么。当今天子是从北疆打过来的,自己的武功也不算弱。
至于统领大人,他虽然身在官场,但不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早已给他封了武神尊号。他凭着体质上的天生异秉登上武道极致,若是他刚才面对那两个蒙面杀手,可以说不用那黑色特殊质地的手套,也能徒手粉碎几把铁刀。
他要不要那盒子,对于他的人身安全而言,轻重关系就更微渺了。
可即便用了这个排除法,也不能得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个盒子有被伍书得到的必要。
王炽不是一直想摸透北雁军方的机密么?这个东西应该交给四组外驻在北雁的分组,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但它却一直留在京都……这或许说明,京中有一个在王炽看来,比北雁军方机密更为重要的事或人,需要借用此物的特殊力量进行看护。
那么这个事或人,又是什么事、什么人呢?
这个事或者人,好像出自那个挂着“宋宅”匾额的巨宅中。凭荣术的眼光看来,这个宅子的建筑结构超过了民宅的需求,已经接近于统领府的建制了,并且拨开表皮看其内在框架,只要安排人手得当,这所宅子已经具备自我守卫的工事了。
离开了那条巷道,荣术步入了一条较为繁华的街市,他习惯在嘈杂的环境中思考。
而当他刚刚思及宋宅这个外是民宅、内里却极具有玄妙的地方时,他忽然嗅到一股异味,就见眼前忽然蹿近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
倒不是嫌眼前之人是多么的脏臭,只是因为做了这么多年的谍探事务,荣术早有一种生人勿近的警惕自觉心,哪怕站在眼前的是本国的人,是一个明显正准备行乞讨之事的苦命孩子。荣术在与这孩子即将擦上衣边的前一刻及时站住了脚步。在倒退了一步的同时,他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将眼前这个小乞丐的眼神肢体审视了一遍,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带着事儿来的乞丐。
这可不太多见。
在迎着荣术盯过来的目光时,小乞丐明显眼神瑟缩了一下。但腹中饥饿滚滚又提醒着他,如果乖乖按刚才那个掳走他的人叮嘱的那样去做,他今晚不但不用吃馊了的饼,很可能还能吃上一顿香喷喷的卤肉面。
反正又不是什么难事,总比在东市乙十三铺位的肉摊子上偷一刀肥膘要容易上手吧!
干咽了一口唾沫,小乞丐便拿出了藏在破烂衣袖下的一只破碗,伸到荣术的视线可以垂直看见碗底的地方。他心里虽然给自己鼓足了劲儿,但他伸出去的手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哆嗦。在伸出手中破碗的同时,他还用同样微微抖着的声线懦懦地道:“贵人老爷,您行行好。赏一个钱吧,小的已经两天没有一点收获,就快饿得站不起来了。”
荣术本欲随手丢一个钱出去,一文钱对于他来说,真的算不得什么。何况眼前还是一个容易引人怜悯的小孩子。然而当他的视线落在那碗底,看见了几个笔画扭曲,似字又似符号的东西,他的脸色顿时变幻了一瞬,旋即寒着声开口说道:“我听你说话还挺利索的,不像是饿得快要站不起来的样子,我平生最厌烦会骗人的乞丐。你滚吧!”
一个“滚”字出口,他仿佛是焦躁的随意一挥手,但准确地将小乞丐手中的破碗甩翻在地。
小乞丐的碗也是捡来别人不要的劣瓷碗,被甩翻在坚硬青石板铺就的街面上,顿时摔了个粉碎。由于撞击的力量够强硬,即便是粗瓷的碗也撞出了比较清脆的声音。引得热闹的街市上几个离得较近的过客频频回头。
小乞丐望着自己吃饭的家伙被摔得粉碎,脑海里喷香肉片的影子也几乎在同时破碎了,他心中顿时涌上一股酸楚,变成两行眼泪迸出双眼,在脏兮兮的脸上淌开两道白线。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离得较近的几档店铺口,已经有几个人朝这边指点数下,似乎低声议论起来。
不用细听,荣术也能推测出那些人在议论什么。
这个小乞丐并不知道,多年以前,被他刚才唤作“贵人老爷”的荣术也是贱命一条。那时的他凭着比这小乞丐更弱的年纪在街上乞讨,吃过的苦受过的白眼唾弃堆积如山,脚下走过的也远不止一个城市。所以他后来虽然过上了顿顿有肉能吃饱的日子,个头却再不能往上长,体格只停留在了少年的位置。
有过这样经历的程戌当然深刻记得,即便是在十多年前那个乱世之巅,路人对于行乞者虽然厌烦,但也还没烦到摔碗的程度。这似乎是一个潜在的行规,不知由一种什么社会心态自然形成。但就是这样一种无根的规矩,就像农民爱惜种子,商人爱惜白银一样的让人们自然遵守。
然而此时的程戌默然在心里坚定的认为,自己必须摔碎这小乞儿的饭碗。
因为他的碗底写的那几个怪字,若留下碗,可能他的小命就留不住了。或者在今晚他讨要到半碗冷粥,准备用这破碗盛了吃时,或者就在等会儿他回到窝棚,等待那个指引他这么做的人给他酬劳的时候,他的小命就此消失于世。
他多少还是对这小乞儿心存一丝不忍,也许他今天躲过这福祸参半的一劫,将来会有更好的际遇。
甩袖离开那里时,他不禁又多说了一句:“滚去找那教你行乞的人吧!”
经这一句话,小乞儿忽然也想起来,这边讨不成,他还可以回去找那命令他这么做的人。虽然那个人可能会更凶悍,但也可能至少不像眼前这个人这般刻薄吝啬。
擦了擦灌满泪水的眼眶,小乞儿发现刚才摔了他的饭碗的恶人已经如鬼魅般消失在行人之间了。回想了一下那个恶人矮瘦的身形,小乞儿恨恨地哼了一声,在心中嘀咕道:一看那厮就是个吝啬的家伙!
慢慢站起身,小乞儿望着碎成渣的破碗。心下有些不舍,可无奈他没有能力做任何补救的事,最终只能扁着嘴离开。
在满心不甘但发足力气跑回去的路上,小乞儿全部心神都希冀着那个教他这么做的人还没离开。他还来得及赶回去,成功向那个人讨得点什么。
这个时候的他当然没有多余的心思、也没有足够的警惕能力感受到,那个恶人并没有走远,不知是什么时候又回来了,并一直跟在他身后,来到一处巷子角落。
京都的民宅密集区域,像这样两院临近而构成的窄仄巷道有许多,但小乞儿很自信自己回来的位置没有错,这片地方的每个街头巷角他都走熟了……不,他甚至可以拍着胸口说。他比那些巡街走过的巡城兵卒还清楚这些角落。那些昂首阔步的兵卒惯常只走大街,哪像他,常常把可以遮风的墙角当成夜里歇息的地方。
但回到这里的他无比伤心的发现,他似乎还是回来晚了一步。
那个人早已不见踪迹,他站过的地方。也没有像自己预期的那样,留下一丁点的赏银。
也许那个人刚才也跟着自己出去了,然后就见到了那个恶人摔碗的一幕,他以为是自己没有按照吩咐去做,惹怒了那个恶人,所以他也恼了,不准备给赏就走了。
在心里设想着这一幕幕。小乞儿越想心越悲,朝空旷的巷子里大声“喂”了几下,得到的回应只是飘渺短促的回声,没过多久便灭却了心头最后一丝希望,他终于再次大哭起来。
荣术一路跟踪小乞儿到这里,此时他就站在一道墙外。没有在这地方见到他想见的人,他则是垂眸沉思起来。
碗底的那几个怪字他是能辨识的,他知道那几个字符表述了什么,但令他颇为费解的也正在这一点。
为什么计划要临时取消呢?
离计划行动只差六个时辰时,忽然收到计划取消的指令。这不得不令他心存质疑,怀疑这个指令的真实性。所以他跟踪小乞儿来到这里,只是想亲自见一见发令人,有些话他要当面问这个人,才可排消他的顾虑。
但这个发令人可能提前预知了他会这么做,所以没有给他留这个机会。
就在荣术犹豫着等待了片刻后,正准备离开之际,他忽然听到那痛哭着的小乞儿忽然大声骂了句:“连乞丐都骗,你这恶人,迟早会遭报应的!”
听到“报应”二字,荣术无声一笑。
他曲折坎坷活了二十六年,常常身处多劳少得的境遇里,最不信的就是一个天意。
他有理由相信,人只有在弱小或者绝望时,才会比较虔诚地将心愿寄托于天意,但弱小与绝望者的心愿往往与天意一样虚无飘渺,难以达到实境。不过,无论人们向上天祈求什么,天意似乎从不会给予回应,所以人们便往往以为天意默许了,心里有个期盼,总比连个期盼也没有。
但荣术打拼了许多年,只会更加坚定地认为,不论是生活还是生存问题,最可靠的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是为自己创造财富,还是施舍别人,自己动手总是感觉深切一些。
在离开此地的前一刻,荣术对那小乞儿终是留了一丝怜悯,从钱袋子里取出由十枚铜钱串成的一个小钱串儿,扬手高高抛了出去。
钱串飞得很高,所以当它从空中掉落下来,摔在巷子正中间的时候,巷中的人很难辨别它是从那个方向抛出的。
小乞儿捡起掉落在自己脚边砸得一声脆响的钱串,泪花迷蒙的双眼不禁滞住了神,还以为自己哭得厉害了,眼前出现了幻影。而等他擦干眼泪,再次辨别那串钱一共有十个的时候,他泪迹未干的脸上顿时又绽开欢喜地笑,用还带着些微哭腔的怪异声音说了句:“哈,原来老天真的会掉钱的,天上掉馅饼的事也不是不存在啊。”
就在他正准备祈求天意再多用这种钱串砸他几次时,他就听见一个声音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幽幽传来:“今后你再做像今天这样的事,就杀了你。”
这冷厉而又幽幻的声音由荣术挟了一丝内劲遥遥递来。一丝不漏地直接递进了小乞儿的耳孔中,刺得他的心神一震,身子也一震哆嗦。
待那股仿佛从自己心中发芽蔓延开来的恐惧渐渐淡了些,小乞儿忽然尖叫了一声。攒紧手中钱串儿,像被恶狗咬了一口似的,从这巷子里狂奔了出去。
……
在半个时辰前,自另一条幽暗巷道脱身离开的蒙脸女子,先就着着装之便将自己改扮成一个卖鸡蛋的姑娘,拎着同样覆了一块蓝底碎花布的竹篮,一路只走未停,鸡蛋是一个都没有卖出去。
她出来一趟本就不是为了买鸡蛋。
她很快来到一处小宅户大门口,只是与守在门口的两个看门仆人对视了一眼,那两人立即认出了她。旋即微微躬身,平摊右手作了一个“请”的意思。
她便毫不凝滞地阔步迈了进去。
小宅户主屋的正厅里坐着一个年约三十的女子,此女子一头乌发被梳理得一丝不苟,严整盘在脑后,这发式证明她已经嫁作人妇。但她的面容依然姣好。眼瞳黑白分明,眼角没有一丝皱纹,脸上肌肤如少女般细嫩,在精致的妆容映衬下,更显得生动。
但她此刻的精神明显有些绷紧,所以她的坐姿非常端正。在她身边侍立了四个丫鬟,但她没有唤其中一人给她捏肩捶腿。就连她手中那盏云雾春尖。也只是在刚刚由仆人递来时抿了一口,随后就一直被她捧在手里。
她那修剪得圆滑的指甲细腻涂抹过色泽明艳的花油,本来是给她的双手增添点滴亮丽,但此刻这一对十根手指仿佛能把白瓷茶盏抠出血来。
望着跪在足前头缠一块蓝底碎花布的年轻姑娘,耐着性子听她把事情回禀完毕,贵妇人习惯表露柔顺的眉眼里已然升上一股怒气。
贵妇人突然将手中茶盏重重拍在身旁的桌上。丝毫不顾斯文身份地将盏中茶水拍得反震了半尺来高,有几滴甚至还飞溅到了她一侧脸颊白皙细腻的肌肤上。身后侍立的四个丫鬟皆是被惊得身子一颤,仿佛那盏茶被自家主子硬生生扣在了她们的心上。
片刻后,四人惊魂稍定,其中一人最先回过神来。注意到桌子上满是水渍,还有点滴竟溅到了主子脸上,这丫鬟便柔声说道:“主子,奴婢服侍您洁面。”说着话的同时,她已从腰侧取下蒸过鲜花香料的轻柔丝帕,拈指准备替贵妇人拭去脸上那点水渍。
岂料她拈着丝帕的手才伸到一半,就被贵妇人一个反手拂了回去。
“一边呆着!”她总算还能把持些修身养性的底子,没有直接说出那个滚字。微一停顿,她紧接着又叱了一声:“你们几个,全都去一边呆着!”
“是…”
贵妇人身后侍立的四个丫鬟看着脸上有替主子担心的表情,但谁有知道她们实际上的心思,多为唯恐避之不及呢。
屋内的叱声因为足够响亮,侍立在门口的两个卫士当然也能听见,旋即识趣地也自行退开得远了,到前院守候去了。屋内屋外的人都散得远了,只留了贵妇人和那头缠花布的女子。
贵妇人坐在椅子上,因为情绪激愤,她的气息已然乱了,胸脯不住起伏,看来也快坐不住了。
跪在她足前的女子则将头垂得更低了,今天她出去一趟,竟惹出一个不小的麻烦,不仅将回来的时间拖延了接近一个时辰,让主子在这简陋的小院干等了这么久,还差点将行藏暴露了!在没有得到赦令之前,她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
沉默恼怒地喘息了一会儿后,贵妇人稍微平息了些燃烧在心头的火焰,看着跪在足前的女子,声音中挥之不去地带着一丝恨意地说道:“没想到,居然也有这么一天,你会不经过本宫许可,擅自改传本宫的话。青夏,你太令本宫失望了!你知不知道,你这么做,使本宫感到心痛大过愤怒。”
伺候过德妃的宫人都知道,德妃有两个较为倚重的宫女。这两个宫女几乎是近身伺候,受到德妃的宠爱无旁人可以取代。而对于德妃如此另眼对待这二人的原因,了解得透彻些的宫中老嬷嬷心里很明白,她们的确是无可取代的。因为她们二人一个替德妃在宫内行走,一个则是德妃放在宫外的一双手眼。
而更准确的说,比起主行宫内的贴身侍女萃春,德妃应该更倚重行走宫外的那个青夏。不为别的,好像是因为德妃在宫外搁着一件什么事,她自己不方便直接操办,宫内与宫外的这段距离里,全靠这个人把长线端稳了。
德妃便是眼前这个坐在一间民宅里正在发火、仪态重折的贵妇人。
而跪在她足前一动不动如石雕一般的年轻女子,正是那个青夏。
三年前,青夏受命于德妃。离开了皇宫,追踪某个人的行迹,一直追去了千里之外的北地。
她这一去,就在那边耽搁了将近三年时间,期间极少与京都通信。甚至到了第三年。她有一个长达半年的时间段音讯全无。然而遥居深宫的德妃丝毫没有放缓过对她的信任,在推敲出她可能遇上大麻烦时,还派人去寻找接应。
德妃对此亲口说过的话是:就算找到尸首也要运回来安葬。
寻找的结果当然是费尽千难万险,终于把青夏活着从那边救回来了,德妃则为此又赔了一个训练多年的丫头进去。
可是令德妃万万没想到的是,花了大代价救出了青夏,她才刚一回来。就做了一件违逆她的事情,这让她又惊又怒。
难道真是将一个人太久的放在掌控之外,这个人便难免失掉了一些应该保留的东西,却反而增长了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德妃在心里这么想着,看着眼前那个垂头跪着,但双肩明显比往昔瘦窄了许多的女子。她心里既有些怜惜,知道这个她亲手从一个小孩子培养到这么大的丫头,在去北边那三年吃了不少苦头,但她心里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猜忌,一点点噬咬着她的这点怜惜之情。
她忽然觉得心中滞痒难耐。便咳了起来。
听到德妃的咳嗽声,跪着的青夏蓦然抬起头来,眼中浮现一抹发自心底的担忧,有些焦虑地说道:“主子,您有气就往青夏身上撒吧,任你打,踹几脚也行,就是不要气坏了您自己的身子啊!”
德妃闻言不禁动容,一时又觉得眼前这个离开了三年才刚刚归来的仆人其实一直没有变过,倒是自己多心了。不知怎的,她心中那种古怪的滞痒感更甚了,咳嗽声又促了一分。
青夏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更是焦急。比起那个行走在宫内的萃春,青夏算是一个嘴上装饰不算油滑的人,她只擅长采取实际行动。
所以她一咬牙,就忽然抬起一手,用力朝自己一边脸颊抽了下去!
“啪!”
青夏这一巴掌虽然是抽在自己脸上,却半分没有卸力,只生硬承受下来。
她跟踪某人去了北地,在那个土薄风糙的地方一待三年,吃了不少苦。大约一个月之前好不容易被接回来了,眼下整个人比起三年前去时瘦了一大圈,本就不如何丰腴的身子更显嶙峋。
她本就窄小的脸颊就如又被刀削去一层,颊骨都有些突起了。虽然回来后也吃了不少滋补食物,好好养了大半个月,但也仍不见她身上能多长点肉,还是一把干柴似的身躯。在三年前见过她的人,如今再看她,都不禁觉得心惊。
同样瘦得骨节突出的手掌扇在这样一张瘦的几乎只剩一张皮的脸上,一个鲜红的掌印很快就从青夏侧脸皮肤内里渗了出来,看着令人有些觉得心酸。
“你这是做什么?”望着足前跪着的女子这个掌掴自己的举动,德妃心里也微微吃惊。怔目片刻后,她才轻轻摆了摆手,说道:“你起来吧。你既是我的人,今后便不可轻易如此伤害自己。”
听到了主子表示原谅的话语,青夏却没有立即依言起身,她有些迟疑,主子的情绪转折得太快,这原谅来得有些突然。
注意到她的这种表情,德妃居高临下地一挑眉说道:“你还需要等着本宫扶你起来么?”
青夏终于排除掉心底里的那丝怀疑,依言站起身来。她因为跪得久了,双腿已有些麻痹,刚站起身时,身形止不住地趔趄了一下。
德妃的眼角余光也注意到这一细节,沉默了一小会儿后,她就又吩咐了一声:“你自己找个地方坐下吧。”
-
莫叶与石乙自清风馆出来时,外头天色已经开始昏沉。宽平直的街道边,有巡城队的兵卒在三三两两配合成一组,负责给路边高立的灯柱点火。
一般是两个兵卒配合着,各自双手握着一把长竹竿。一竿作为钩子,挂起灯柱上挡风遮雨的半透明状油纸灯罩。另一竿用来点火,竿头嵌有一根已经点燃的油棉芯,石乙曾在心里把它想象成放大的火柴。当然,这点灯兵卒手里握着的这种“火柴”,可燃时间就久多了。
点灯工作看似简单,其实极考虑人的臂力和瞄准能力。虽然两个主要负责点灯的兵卒踏在一辆半人高的工具车上,但他们举起手来,也仍与灯柱顶端距离有一丈远左右。隔着这样的距离点燃细丝灯芯,对眼手协调能力是有考验的。除此之外,点燃一条街的街灯,大约要双手举过头顶一刻时左右,这可不是什么轻松活儿。
这样的工作,京都每天傍晚都会进行,尽管这类利民设施并未普及到京都每个角落,但对京都居民而言,并不是陌生的事。不过,每天傍晚,仍会有一些孩子停止了嬉戏,满眼好奇的看着那些巡城兵点灯。
有时孩子们也会忍不住靠近那辆工具车,想玩那明晃晃的小火苗,只是他们往往很快就会被那点灯兵的一挑眉、一瞪眼给吓跑。然而被吓跑的时候,孩子们明明叫喊得厉害,其实脸上却多半挂着顽皮的笑,仿佛惹得那些平时极为严肃的巡城兵叔叔挤眉弄眼,是一件值得得意的事。
点灯兵看起来很高大强壮的样子,握着常常的竹竿站在高高的工具车上很威风——其实却没那么可怕,不会无故凶人。有些胆大点的孩子会在被吓跑后,回头扮鬼脸,那些兵卒多半只能绷着脸当做没看见。但孩子们若想玩火,那是万万不能允许的。
石乙曾听他那有点不靠谱的学庐同席说过。这些个点灯的兵,可不能小看,其中大部分成员估摸着是军方掷矛手。这些兵平时只是点灯,但没准哪天到战场上。他们手里握着的竹竿变成了坚硬且尖锐的投射类长矛,一根准确投射的长矛便能废掉一个骑兵,亦是专破甲阵的重要兵种。
为此,石乙也时不时留心观察过,这些点灯兵的身形。现在是即将入夏的时节了,人们身上衣衫渐薄,这些兵卒亦已换下镶棉袄甲,石乙能看见那几个点灯兵的双臂,果然非比寻常的粗壮。他忽然想起,
前世他读的某类小说。里面常出现“虎臂猿腰”这个词。说这几个兵是猿腰有点不准,但一对臂膀倒真壮实。特别是当这些兵的双手举到某个角度时,只是旁观,也会觉得掷矛兵的确需要这样的体力条件。
虽说用兵只在一时,但千日养兵一刻也松懈不得。这项消耗开支不小,但旁观这些目前赋闲的兵卒体能状况,可见当今南昭皇帝在养兵这件事上,并不吝啬物资供给。
离开那片玉郎馆林立的街区,那几个点灯兵的身影也已丢到脑后,石乙与莫叶同行,随后带着她又来到了松溪街。松溪街是京都一个较为集中出售文房用具的街区。这片街区的路边灯柱已经全部点亮,比清风馆那边可算早许多了。不同的地段,利民设备的维护工作仍有厚薄之分,这几乎是古今不可避免的规则。
随石乙步入一家纸品店,莫叶终于忍不住问道:“时辰不早了,该记录的也都已记下。这个时候你还要买纸,准备做什么?”
石乙故作神秘地道:“买纸不一定是为了书写,我待会儿再告诉你缘由。”
……
……
在伍书与程戌二人离开那条横躺了四具死尸的潮湿巷道后,待那几个清扫的人做完本职工作,也拖着改扮成垃圾车的运尸车离开。他们背后方向的巷道另外一端,忽然闪身出现一个人影。
此人长得有些矮,个头也比较单薄,乍然一看,误似女子,但从正面看他,则明明白白是一个男子。
这个男子约摸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他行走的动作很轻灵,看来颇有些纵跃功夫的底子,但他的脸色看上去又有些不太健康的苍白,似乎是在不久之前才患了一场大病。
这个人与伍书一样,也是四组的。准确地说,这个人本来是四组外派组成员,但他既然在几个月前因为患病而被召回京中休养,此后很可能留在四组驻京部,那么他也可能在不久之后成为伍书的属下。
然而他在刚才却一直只是旁观伍书与那几个蒙面杀手周旋,直到后来程戌跳了出来帮忙,他也没有现身的意思。
在几个月之前,他一直活动在北雁,在回京后的这几个月里,他一直留在统领府给统领大人做侍剑人,与惯常昼伏夜出的伍书极少碰面。只是几个月里少有的几次碰面,还不足以令伍书熟悉此人的武功路数,同样的,这个人对伍书的武功路数也不能熟知多少。
所以在最近的几个月里,他一直在抓紧时间,寻找机会,观察伍书的出手。
但这件事计划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
因为伍书的出手非常少见,至于他飞檐走壁的武功,则是这个跟踪他的人也早已掌握了的,不需要再钻研。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刚才,还是让他看清了伍书出手的真正细节。
天时地利全都掌握,他藏身在巷道一头的那个角度,就见伍书袖中一缕银丝如蛇窜一般投出,已经无法用语句来形容那速度,站在他对面的那个蒙面人才挥至半空中的刀就脱离了掌控,飞出两步开外。
如果不是因为他所站的角度恰当,他或许要跟那丢刀蒙面人一样,觉得手里的刀被“撬走”是碰上了鬼怪的力量。
但天意总算是让他在今夜行动的前一刻看见了,还不算太迟,让他看清那不是虚无的力量所至,那力量来自伍书藏在窄口衣袖里的一枚机簧,他总算有了一点时间思索破解之道。
刚才在刀具飞出后的下一刻,那个丢了刀的蒙面人就被那一缕银丝如织蚕茧一样束成一个直筒。那人眼中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逐渐转为恐慌,他没有再犹豫,绷紧腮帮子似乎在口中嚼了什么,紧接着口鼻里就淌出了深色的血。
在荣术看来。毒牙的安置已不是传奇,倒是伍书袖里藏的那缕银丝才是传奇。
与程戌那一端看来一样,伍书这边对阵的两个蒙面杀手里,第二个人看着第一个人诡异受缚然后自杀的过程后,立即也意识到了什么。他开始挥刀猛然砍向面前的空旷处,然而他的刀虽然幸运地砍到了那根银丝,却未能将其砍断,反而被那银丝的韧劲弹开了数寸。
之后的事情如何变化,似乎就不具有悬念了,这种事情。荣术在别的环境别的杀手那里见过多回了。
荣术现在满心都在想着,那束银丝到底是什么物质?身为四组成员,他也算是一个颇有些资历的旧人了。虽然他早些年多是在北雁境内活动,对四组驻京部的事情了解得不够细腻,但有一些大的隐秘。他还是知道的。
他怀疑伍书手里的那东西,正是十多年前传言于世的天降神器。
据说这东西可以伸缩自如,有了这东西,哪怕数百丈高的城墙都可以攀越。除此之外,这东西的远距离投掷力也是相当可怕,哪怕相距数十米,要以贯穿类伤口取人性命也不是难事。
这个东西的体积非常小。甚至比一枚菱角暗器还要小一点。这东西是个四四方方的样子,四向开四口,各有其能。
传言这东西世间只有一个,并且这唯一的一个已经因为过度使用而永久损坏掉了,这也就是说,这种神器的力量也是有限、会枯竭的。
但四组核心成员都知道。这东西实际上有两个。
其中一个的确已经失去效用,如今就放在统领府那间黑屋子里,被人打开作为标本,等待铸器大师铁狂的仿造复制。
至于另一个小盒子的去向,说法则有些含糊。最可靠的说法是可能在两个人手里,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统领大人。但不论这二者哪一个才是最准确的,总不会是在伍书手里吧?
但转念一想,这也不是全无可能。
皇帝住在宫中,本来就是深居简出,外有重重城楼,内有数千羽林卫行走巡视,身边还长侍几名大内高手片刻不离,有没有那个盒子,对于他的安全问题来说,好像也没什么。当今天子是从北疆打过来的,自己的武功也不算弱。
至于统领大人,他虽然身在官场,但不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早已给他封了武神尊号。他凭着体质上的天生异秉登上武道极致,若是他刚才面对那两个蒙面杀手,可以说不用那黑色特殊质地的手套,也能徒手粉碎几把铁刀。
他要不要那盒子,对于他的人身安全而言,轻重关系就更微渺了。
可即便用了这个排除法,也不能得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个盒子有被伍书得到的必要。
王炽不是一直想摸透北雁军方的机密么?这个东西应该交给四组外驻在北雁的分组,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但它却一直留在京都……这或许说明,京中有一个在王炽看来,比北雁军方机密更为重要的事或人,需要借用此物的特殊力量进行看护。
那么这个事或人,又是什么事、什么人呢?
这个事或者人,好像出自那个挂着“宋宅”匾额的巨宅中。凭荣术的眼光看来,这个宅子的建筑结构超过了民宅的需求,已经接近于统领府的建制了,并且拨开表皮看其内在框架,只要安排人手得当,这所宅子已经具备自我守卫的工事了。
离开了那条巷道,荣术步入了一条较为繁华的街市,他习惯在嘈杂的环境中思考。
而当他刚刚思及宋宅这个外是民宅、内里却极具有玄妙的地方时,他忽然嗅到一股异味,就见眼前忽然蹿近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
倒不是嫌眼前之人是多么的脏臭,只是因为做了这么多年的谍探事务,荣术早有一种生人勿近的警惕自觉心,哪怕站在眼前的是本国的人,是一个明显正准备行乞讨之事的苦命孩子。荣术在与这孩子即将擦上衣边的前一刻及时站住了脚步。在倒退了一步的同时,他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将眼前这个小乞丐的眼神肢体审视了一遍,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带着事儿来的乞丐。
这可不太多见。
在迎着荣术盯过来的目光时,小乞丐明显眼神瑟缩了一下。但腹中饥饿滚滚又提醒着他,如果乖乖按刚才那个掳走他的人叮嘱的那样去做,他今晚不但不用吃馊了的饼,很可能还能吃上一顿香喷喷的卤肉面。
反正又不是什么难事,总比在东市乙十三铺位的肉摊子上偷一刀肥膘要容易上手吧!
干咽了一口唾沫,小乞丐便拿出了藏在破烂衣袖下的一只破碗,伸到荣术的视线可以垂直看见碗底的地方。他心里虽然给自己鼓足了劲儿,但他伸出去的手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哆嗦。在伸出手中破碗的同时,他还用同样微微抖着的声线懦懦地道:“贵人老爷,您行行好。赏一个钱吧,小的已经两天没有一点收获,就快饿得站不起来了。”
荣术本欲随手丢一个钱出去,一文钱对于他来说,真的算不得什么。何况眼前还是一个容易引人怜悯的小孩子。然而当他的视线落在那碗底,看见了几个笔画扭曲,似字又似符号的东西,他的脸色顿时变幻了一瞬,旋即寒着声开口说道:“我听你说话还挺利索的,不像是饿得快要站不起来的样子,我平生最厌烦会骗人的乞丐。你滚吧!”
一个“滚”字出口,他仿佛是焦躁的随意一挥手,但准确地将小乞丐手中的破碗甩翻在地。
小乞丐的碗也是捡来别人不要的劣瓷碗,被甩翻在坚硬青石板铺就的街面上,顿时摔了个粉碎。由于撞击的力量够强硬,即便是粗瓷的碗也撞出了比较清脆的声音。引得热闹的街市上几个离得较近的过客频频回头。
小乞丐望着自己吃饭的家伙被摔得粉碎,脑海里喷香肉片的影子也几乎在同时破碎了,他心中顿时涌上一股酸楚,变成两行眼泪迸出双眼,在脏兮兮的脸上淌开两道白线。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离得较近的几档店铺口,已经有几个人朝这边指点数下,似乎低声议论起来。
不用细听,荣术也能推测出那些人在议论什么。
这个小乞丐并不知道,多年以前,被他刚才唤作“贵人老爷”的荣术也是贱命一条。那时的他凭着比这小乞丐更弱的年纪在街上乞讨,吃过的苦受过的白眼唾弃堆积如山,脚下走过的也远不止一个城市。所以他后来虽然过上了顿顿有肉能吃饱的日子,个头却再不能往上长,体格只停留在了少年的位置。
有过这样经历的程戌当然深刻记得,即便是在十多年前那个乱世之巅,路人对于行乞者虽然厌烦,但也还没烦到摔碗的程度。这似乎是一个潜在的行规,不知由一种什么社会心态自然形成。但就是这样一种无根的规矩,就像农民爱惜种子,商人爱惜白银一样的让人们自然遵守。
然而此时的程戌默然在心里坚定的认为,自己必须摔碎这小乞儿的饭碗。
因为他的碗底写的那几个怪字,若留下碗,可能他的小命就留不住了。或者在今晚他讨要到半碗冷粥,准备用这破碗盛了吃时,或者就在等会儿他回到窝棚,等待那个指引他这么做的人给他酬劳的时候,他的小命就此消失于世。
他多少还是对这小乞儿心存一丝不忍,也许他今天躲过这福祸参半的一劫,将来会有更好的际遇。
甩袖离开那里时,他不禁又多说了一句:“滚去找那教你行乞的人吧!”
经这一句话,小乞儿忽然也想起来,这边讨不成,他还可以回去找那命令他这么做的人。虽然那个人可能会更凶悍,但也可能至少不像眼前这个人这般刻薄吝啬。
擦了擦灌满泪水的眼眶,小乞儿发现刚才摔了他的饭碗的恶人已经如鬼魅般消失在行人之间了。回想了一下那个恶人矮瘦的身形,小乞儿恨恨地哼了一声,在心中嘀咕道:一看那厮就是个吝啬的家伙!
慢慢站起身,小乞儿望着碎成渣的破碗。心下有些不舍,可无奈他没有能力做任何补救的事,最终只能扁着嘴离开。
在满心不甘但发足力气跑回去的路上,小乞儿全部心神都希冀着那个教他这么做的人还没离开。他还来得及赶回去,成功向那个人讨得点什么。
这个时候的他当然没有多余的心思、也没有足够的警惕能力感受到,那个恶人并没有走远,不知是什么时候又回来了,并一直跟在他身后,来到一处巷子角落。
京都的民宅密集区域,像这样两院临近而构成的窄仄巷道有许多,但小乞儿很自信自己回来的位置没有错,这片地方的每个街头巷角他都走熟了……不,他甚至可以拍着胸口说。他比那些巡街走过的巡城兵卒还清楚这些角落。那些昂首阔步的兵卒惯常只走大街,哪像他,常常把可以遮风的墙角当成夜里歇息的地方。
但回到这里的他无比伤心的发现,他似乎还是回来晚了一步。
那个人早已不见踪迹,他站过的地方。也没有像自己预期的那样,留下一丁点的赏银。
也许那个人刚才也跟着自己出去了,然后就见到了那个恶人摔碗的一幕,他以为是自己没有按照吩咐去做,惹怒了那个恶人,所以他也恼了,不准备给赏就走了。
在心里设想着这一幕幕。小乞儿越想心越悲,朝空旷的巷子里大声“喂”了几下,得到的回应只是飘渺短促的回声,没过多久便灭却了心头最后一丝希望,他终于再次大哭起来。
荣术一路跟踪小乞儿到这里,此时他就站在一道墙外。没有在这地方见到他想见的人,他则是垂眸沉思起来。
碗底的那几个怪字他是能辨识的,他知道那几个字符表述了什么,但令他颇为费解的也正在这一点。
为什么计划要临时取消呢?
离计划行动只差六个时辰时,忽然收到计划取消的指令。这不得不令他心存质疑,怀疑这个指令的真实性。所以他跟踪小乞儿来到这里,只是想亲自见一见发令人,有些话他要当面问这个人,才可排消他的顾虑。
但这个发令人可能提前预知了他会这么做,所以没有给他留这个机会。
就在荣术犹豫着等待了片刻后,正准备离开之际,他忽然听到那痛哭着的小乞儿忽然大声骂了句:“连乞丐都骗,你这恶人,迟早会遭报应的!”
听到“报应”二字,荣术无声一笑。
他曲折坎坷活了二十六年,常常身处多劳少得的境遇里,最不信的就是一个天意。
他有理由相信,人只有在弱小或者绝望时,才会比较虔诚地将心愿寄托于天意,但弱小与绝望者的心愿往往与天意一样虚无飘渺,难以达到实境。不过,无论人们向上天祈求什么,天意似乎从不会给予回应,所以人们便往往以为天意默许了,心里有个期盼,总比连个期盼也没有。
但荣术打拼了许多年,只会更加坚定地认为,不论是生活还是生存问题,最可靠的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是为自己创造财富,还是施舍别人,自己动手总是感觉深切一些。
在离开此地的前一刻,荣术对那小乞儿终是留了一丝怜悯,从钱袋子里取出由十枚铜钱串成的一个小钱串儿,扬手高高抛了出去。
钱串飞得很高,所以当它从空中掉落下来,摔在巷子正中间的时候,巷中的人很难辨别它是从那个方向抛出的。
小乞儿捡起掉落在自己脚边砸得一声脆响的钱串,泪花迷蒙的双眼不禁滞住了神,还以为自己哭得厉害了,眼前出现了幻影。而等他擦干眼泪,再次辨别那串钱一共有十个的时候,他泪迹未干的脸上顿时又绽开欢喜地笑,用还带着些微哭腔的怪异声音说了句:“哈,原来老天真的会掉钱的,天上掉馅饼的事也不是不存在啊。”
就在他正准备祈求天意再多用这种钱串砸他几次时,他就听见一个声音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幽幽传来:“今后你再做像今天这样的事,就杀了你。”
这冷厉而又幽幻的声音由荣术挟了一丝内劲遥遥递来。一丝不漏地直接递进了小乞儿的耳孔中,刺得他的心神一震,身子也一震哆嗦。
待那股仿佛从自己心中发芽蔓延开来的恐惧渐渐淡了些,小乞儿忽然尖叫了一声。攒紧手中钱串儿,像被恶狗咬了一口似的,从这巷子里狂奔了出去。
……
在半个时辰前,自另一条幽暗巷道脱身离开的蒙脸女子,先就着着装之便将自己改扮成一个卖鸡蛋的姑娘,拎着同样覆了一块蓝底碎花布的竹篮,一路只走未停,鸡蛋是一个都没有卖出去。
她出来一趟本就不是为了买鸡蛋。
她很快来到一处小宅户大门口,只是与守在门口的两个看门仆人对视了一眼,那两人立即认出了她。旋即微微躬身,平摊右手作了一个“请”的意思。
她便毫不凝滞地阔步迈了进去。
小宅户主屋的正厅里坐着一个年约三十的女子,此女子一头乌发被梳理得一丝不苟,严整盘在脑后,这发式证明她已经嫁作人妇。但她的面容依然姣好。眼瞳黑白分明,眼角没有一丝皱纹,脸上肌肤如少女般细嫩,在精致的妆容映衬下,更显得生动。
但她此刻的精神明显有些绷紧,所以她的坐姿非常端正。在她身边侍立了四个丫鬟,但她没有唤其中一人给她捏肩捶腿。就连她手中那盏云雾春尖。也只是在刚刚由仆人递来时抿了一口,随后就一直被她捧在手里。
她那修剪得圆滑的指甲细腻涂抹过色泽明艳的花油,本来是给她的双手增添点滴亮丽,但此刻这一对十根手指仿佛能把白瓷茶盏抠出血来。
望着跪在足前头缠一块蓝底碎花布的年轻姑娘,耐着性子听她把事情回禀完毕,贵妇人习惯表露柔顺的眉眼里已然升上一股怒气。
贵妇人突然将手中茶盏重重拍在身旁的桌上。丝毫不顾斯文身份地将盏中茶水拍得反震了半尺来高,有几滴甚至还飞溅到了她一侧脸颊白皙细腻的肌肤上。身后侍立的四个丫鬟皆是被惊得身子一颤,仿佛那盏茶被自家主子硬生生扣在了她们的心上。
片刻后,四人惊魂稍定,其中一人最先回过神来。注意到桌子上满是水渍,还有点滴竟溅到了主子脸上,这丫鬟便柔声说道:“主子,奴婢服侍您洁面。”说着话的同时,她已从腰侧取下蒸过鲜花香料的轻柔丝帕,拈指准备替贵妇人拭去脸上那点水渍。
岂料她拈着丝帕的手才伸到一半,就被贵妇人一个反手拂了回去。
“一边呆着!”她总算还能把持些修身养性的底子,没有直接说出那个滚字。微一停顿,她紧接着又叱了一声:“你们几个,全都去一边呆着!”
“是…”
贵妇人身后侍立的四个丫鬟看着脸上有替主子担心的表情,但谁有知道她们实际上的心思,多为唯恐避之不及呢。
屋内的叱声因为足够响亮,侍立在门口的两个卫士当然也能听见,旋即识趣地也自行退开得远了,到前院守候去了。屋内屋外的人都散得远了,只留了贵妇人和那头缠花布的女子。
贵妇人坐在椅子上,因为情绪激愤,她的气息已然乱了,胸脯不住起伏,看来也快坐不住了。
跪在她足前的女子则将头垂得更低了,今天她出去一趟,竟惹出一个不小的麻烦,不仅将回来的时间拖延了接近一个时辰,让主子在这简陋的小院干等了这么久,还差点将行藏暴露了!在没有得到赦令之前,她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
沉默恼怒地喘息了一会儿后,贵妇人稍微平息了些燃烧在心头的火焰,看着跪在足前的女子,声音中挥之不去地带着一丝恨意地说道:“没想到,居然也有这么一天,你会不经过本宫许可,擅自改传本宫的话。青夏,你太令本宫失望了!你知不知道,你这么做,使本宫感到心痛大过愤怒。”
伺候过德妃的宫人都知道,德妃有两个较为倚重的宫女。这两个宫女几乎是近身伺候,受到德妃的宠爱无旁人可以取代。而对于德妃如此另眼对待这二人的原因,了解得透彻些的宫中老嬷嬷心里很明白,她们的确是无可取代的。因为她们二人一个替德妃在宫内行走,一个则是德妃放在宫外的一双手眼。
而更准确的说,比起主行宫内的贴身侍女萃春,德妃应该更倚重行走宫外的那个青夏。不为别的,好像是因为德妃在宫外搁着一件什么事,她自己不方便直接操办,宫内与宫外的这段距离里,全靠这个人把长线端稳了。
德妃便是眼前这个坐在一间民宅里正在发火、仪态重折的贵妇人。
而跪在她足前一动不动如石雕一般的年轻女子,正是那个青夏。
三年前,青夏受命于德妃。离开了皇宫,追踪某个人的行迹,一直追去了千里之外的北地。
她这一去,就在那边耽搁了将近三年时间,期间极少与京都通信。甚至到了第三年。她有一个长达半年的时间段音讯全无。然而遥居深宫的德妃丝毫没有放缓过对她的信任,在推敲出她可能遇上大麻烦时,还派人去寻找接应。
德妃对此亲口说过的话是:就算找到尸首也要运回来安葬。
寻找的结果当然是费尽千难万险,终于把青夏活着从那边救回来了,德妃则为此又赔了一个训练多年的丫头进去。
可是令德妃万万没想到的是,花了大代价救出了青夏,她才刚一回来。就做了一件违逆她的事情,这让她又惊又怒。
难道真是将一个人太久的放在掌控之外,这个人便难免失掉了一些应该保留的东西,却反而增长了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德妃在心里这么想着,看着眼前那个垂头跪着,但双肩明显比往昔瘦窄了许多的女子。她心里既有些怜惜,知道这个她亲手从一个小孩子培养到这么大的丫头,在去北边那三年吃了不少苦头,但她心里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猜忌,一点点噬咬着她的这点怜惜之情。
她忽然觉得心中滞痒难耐。便咳了起来。
听到德妃的咳嗽声,跪着的青夏蓦然抬起头来,眼中浮现一抹发自心底的担忧,有些焦虑地说道:“主子,您有气就往青夏身上撒吧,任你打,踹几脚也行,就是不要气坏了您自己的身子啊!”
德妃闻言不禁动容,一时又觉得眼前这个离开了三年才刚刚归来的仆人其实一直没有变过,倒是自己多心了。不知怎的,她心中那种古怪的滞痒感更甚了,咳嗽声又促了一分。
青夏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更是焦急。比起那个行走在宫内的萃春,青夏算是一个嘴上装饰不算油滑的人,她只擅长采取实际行动。
所以她一咬牙,就忽然抬起一手,用力朝自己一边脸颊抽了下去!
“啪!”
青夏这一巴掌虽然是抽在自己脸上,却半分没有卸力,只生硬承受下来。
她跟踪某人去了北地,在那个土薄风糙的地方一待三年,吃了不少苦。大约一个月之前好不容易被接回来了,眼下整个人比起三年前去时瘦了一大圈,本就不如何丰腴的身子更显嶙峋。
她本就窄小的脸颊就如又被刀削去一层,颊骨都有些突起了。虽然回来后也吃了不少滋补食物,好好养了大半个月,但也仍不见她身上能多长点肉,还是一把干柴似的身躯。在三年前见过她的人,如今再看她,都不禁觉得心惊。
同样瘦得骨节突出的手掌扇在这样一张瘦的几乎只剩一张皮的脸上,一个鲜红的掌印很快就从青夏侧脸皮肤内里渗了出来,看着令人有些觉得心酸。
“你这是做什么?”望着足前跪着的女子这个掌掴自己的举动,德妃心里也微微吃惊。怔目片刻后,她才轻轻摆了摆手,说道:“你起来吧。你既是我的人,今后便不可轻易如此伤害自己。”
听到了主子表示原谅的话语,青夏却没有立即依言起身,她有些迟疑,主子的情绪转折得太快,这原谅来得有些突然。
注意到她的这种表情,德妃居高临下地一挑眉说道:“你还需要等着本宫扶你起来么?”
青夏终于排除掉心底里的那丝怀疑,依言站起身来。她因为跪得久了,双腿已有些麻痹,刚站起身时,身形止不住地趔趄了一下。
德妃的眼角余光也注意到这一细节,沉默了一小会儿后,她就又吩咐了一声:“你自己找个地方坐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