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伤寒玛丽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医师1879最新章节!
真正见过了那个普通的爱尔兰女人之后,约翰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这是一个普通至极的女人,三十多岁的年纪,白白胖胖,泼辣异常。而且哪怕面对着纽约市内最有权势的大人物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她的脸上也看不到一丝惧色,甚至还敢冲约翰挥舞那把大大的扫帚……
事实证明,所谓的传说大多都有着必须的时代背景。
比如说这位医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伤寒玛丽小姐,来见到他之前约翰可是满心的好奇,想见见这位赫赫有名的病人。但是真正见到了之后又如何?一个普普通通的贪财女人,简简单单的情况,能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只不过是因为特殊时代的特殊背景而已。
健康带菌者这个概念,对于20世纪初的医学界来说是闻所未闻的。
健康带菌者的意思就是身上带有某种疾病的细菌,但是却没有任何的症状。伤寒玛丽小姐就是这一种,这就是未来从事食品行业的人,必须要拥有健康证的原因所在,因为谁也不知道他们健康的表面之下,到底携带着什么病菌。但是对于20世纪初的医师而言,他们无法理解一个人身上带有细菌却不生病——事实上,他们开始尝试理解细菌也不过是十几年前的事情!
所以见过了伤寒玛丽本人之后,约翰马上就没有兴趣。
只不过……
“约翰,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在又一次见到了这个泼辣的女人之后,埃尔利希有些发愁的问道:“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古怪了,我几乎可以肯定是她的问题,但是……”
约翰明白埃尔利希的担心,事实上历史上的伤寒玛丽也折腾的风生水起。警察把她送进了医院,并且隔离在一个传染病院,但是后来在公众的同情下又重返社会,甚至改名换姓又做了厨师,直到让另一批人感染上伤寒……
伤寒玛丽之所以能够引起那么大的波澜,也和这个时代的美国有关。20世纪初的美国,刚刚经历了工业上最辉煌,但是对普通人来说最黑暗的时代,人们质疑强权,痛恨垄断,造就了非常特殊的社会氛围。
所以当卫生官员们没有任何证据时,他们无法有效的处理相关的事件。
“呵呵。”
无奈的笑了笑,约翰只能开始给埃尔利希做起了“科普”:“保罗,其实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古怪,只不过有些东西你们还不太了解而已……”
……
“……结论就是这样。”
面对着一脸期待的华伦、埃尔利希和诸多卫生官员,约翰摊了摊手道:“如果你们认真读过我很多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应该不难想到这一点。”
“呃……”
其他人倒没什么,埃尔利希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事实上他刚刚想起来了,自己确实曾经从约翰的论文中看到过这个观点,细菌可以存在于某个人的体内,但是又不会让他发病。只不过他当然对这个论点并不是很信服,所以下意识的就没有记在心上,现在想起来的话……
”采取强制措施吧。“
不愿意让埃尔利希过多的难堪,约翰开口道:“让警察把她抓起来,送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验,如果检出伤寒杆菌的话就可以证明一切……另外,我会撰写一篇论文,在杂志和报纸上同时发表,应对公众的质疑。“
对于这位伤寒玛丽小姐,约翰没有任何的好感。
如果说没有检出伤寒杆菌之前,她质疑卫生部门对她的诊断有情可原,但是之后她的体内确实查出了伤寒杆菌,借助公众的力量逃离了传染病院之后,竟然又改名换姓去当厨师,那可就无法让人饶恕了。
最终的结果,是警察们采取了强制措施。
亨特拉尔综合医院检验科一通忙碌,很快就给约翰送来了一份检查报告,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在她体内检测出了伤寒杆菌,而这正是导致了数十人感染伤寒,数人死亡的志明原因……
一周之后,一篇有关健康带菌者的论文发表了。
《新医学杂志》上全文刊登了专业论文,而纽约的两份报纸上刊登了一篇科普性质的文章,都详细讲述了健康带菌者的概念。约翰?亨特拉尔这个名字,给这两篇文章加注了最强的信服力,所以无论医师们还是公众,都轻易的接受了这个概念。
在1906年的美国,约翰?亨特拉尔就医学权威的代名词。
而原本在历史上折腾了好一番的伤寒玛丽,也不得不住进了政府开办的医院,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无法出来了……
……
1906年9月,约翰和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理事会以及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达成了一致。
约翰以个人的名义获得授权,对美国医学教育进行调查。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事实上因为约翰的出现,这个调查的规模将会变得非常庞大:不但要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进行调查,同时还要考察欧洲领先的医学教育,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的费用将会由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支付,而约翰可以自主选择参与调查的人员。
考虑再三之后,约翰给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弗莱克斯纳发去了一封电报。
对于这些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约翰一般都是抱着尊重的态度。所以想来想去,他还是认为弗莱克斯纳是最佳的人选。反正他也不可能亲自去跑那么多学校,甚至都不愿意做那些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工作。所以邀请了弗莱克斯纳,然后给他组建一支多大九人的调查队伍之后,约翰就等着各项数据出台了。
对于这个邀请,弗莱克斯纳毫无怨言的接受了。
他本来就是高等教育的专家,而且研究方向也是在这里,自然对这项任务极为感兴趣。虽然领头的人不再是弗莱克斯纳,但是约翰也提前说明了,未来他的名字将与自己并列,并且报告也将会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就在这支调查队伍刚刚组建完毕,准备年后就正式开始的时候,又一位大人物来到了纽约,给亨特拉尔府上送来了拜帖……(未完待续。)
真正见过了那个普通的爱尔兰女人之后,约翰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这是一个普通至极的女人,三十多岁的年纪,白白胖胖,泼辣异常。而且哪怕面对着纽约市内最有权势的大人物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她的脸上也看不到一丝惧色,甚至还敢冲约翰挥舞那把大大的扫帚……
事实证明,所谓的传说大多都有着必须的时代背景。
比如说这位医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伤寒玛丽小姐,来见到他之前约翰可是满心的好奇,想见见这位赫赫有名的病人。但是真正见到了之后又如何?一个普普通通的贪财女人,简简单单的情况,能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只不过是因为特殊时代的特殊背景而已。
健康带菌者这个概念,对于20世纪初的医学界来说是闻所未闻的。
健康带菌者的意思就是身上带有某种疾病的细菌,但是却没有任何的症状。伤寒玛丽小姐就是这一种,这就是未来从事食品行业的人,必须要拥有健康证的原因所在,因为谁也不知道他们健康的表面之下,到底携带着什么病菌。但是对于20世纪初的医师而言,他们无法理解一个人身上带有细菌却不生病——事实上,他们开始尝试理解细菌也不过是十几年前的事情!
所以见过了伤寒玛丽本人之后,约翰马上就没有兴趣。
只不过……
“约翰,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在又一次见到了这个泼辣的女人之后,埃尔利希有些发愁的问道:“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古怪了,我几乎可以肯定是她的问题,但是……”
约翰明白埃尔利希的担心,事实上历史上的伤寒玛丽也折腾的风生水起。警察把她送进了医院,并且隔离在一个传染病院,但是后来在公众的同情下又重返社会,甚至改名换姓又做了厨师,直到让另一批人感染上伤寒……
伤寒玛丽之所以能够引起那么大的波澜,也和这个时代的美国有关。20世纪初的美国,刚刚经历了工业上最辉煌,但是对普通人来说最黑暗的时代,人们质疑强权,痛恨垄断,造就了非常特殊的社会氛围。
所以当卫生官员们没有任何证据时,他们无法有效的处理相关的事件。
“呵呵。”
无奈的笑了笑,约翰只能开始给埃尔利希做起了“科普”:“保罗,其实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古怪,只不过有些东西你们还不太了解而已……”
……
“……结论就是这样。”
面对着一脸期待的华伦、埃尔利希和诸多卫生官员,约翰摊了摊手道:“如果你们认真读过我很多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应该不难想到这一点。”
“呃……”
其他人倒没什么,埃尔利希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事实上他刚刚想起来了,自己确实曾经从约翰的论文中看到过这个观点,细菌可以存在于某个人的体内,但是又不会让他发病。只不过他当然对这个论点并不是很信服,所以下意识的就没有记在心上,现在想起来的话……
”采取强制措施吧。“
不愿意让埃尔利希过多的难堪,约翰开口道:“让警察把她抓起来,送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验,如果检出伤寒杆菌的话就可以证明一切……另外,我会撰写一篇论文,在杂志和报纸上同时发表,应对公众的质疑。“
对于这位伤寒玛丽小姐,约翰没有任何的好感。
如果说没有检出伤寒杆菌之前,她质疑卫生部门对她的诊断有情可原,但是之后她的体内确实查出了伤寒杆菌,借助公众的力量逃离了传染病院之后,竟然又改名换姓去当厨师,那可就无法让人饶恕了。
最终的结果,是警察们采取了强制措施。
亨特拉尔综合医院检验科一通忙碌,很快就给约翰送来了一份检查报告,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在她体内检测出了伤寒杆菌,而这正是导致了数十人感染伤寒,数人死亡的志明原因……
一周之后,一篇有关健康带菌者的论文发表了。
《新医学杂志》上全文刊登了专业论文,而纽约的两份报纸上刊登了一篇科普性质的文章,都详细讲述了健康带菌者的概念。约翰?亨特拉尔这个名字,给这两篇文章加注了最强的信服力,所以无论医师们还是公众,都轻易的接受了这个概念。
在1906年的美国,约翰?亨特拉尔就医学权威的代名词。
而原本在历史上折腾了好一番的伤寒玛丽,也不得不住进了政府开办的医院,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无法出来了……
……
1906年9月,约翰和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理事会以及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达成了一致。
约翰以个人的名义获得授权,对美国医学教育进行调查。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事实上因为约翰的出现,这个调查的规模将会变得非常庞大:不但要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进行调查,同时还要考察欧洲领先的医学教育,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的费用将会由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支付,而约翰可以自主选择参与调查的人员。
考虑再三之后,约翰给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弗莱克斯纳发去了一封电报。
对于这些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约翰一般都是抱着尊重的态度。所以想来想去,他还是认为弗莱克斯纳是最佳的人选。反正他也不可能亲自去跑那么多学校,甚至都不愿意做那些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工作。所以邀请了弗莱克斯纳,然后给他组建一支多大九人的调查队伍之后,约翰就等着各项数据出台了。
对于这个邀请,弗莱克斯纳毫无怨言的接受了。
他本来就是高等教育的专家,而且研究方向也是在这里,自然对这项任务极为感兴趣。虽然领头的人不再是弗莱克斯纳,但是约翰也提前说明了,未来他的名字将与自己并列,并且报告也将会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就在这支调查队伍刚刚组建完毕,准备年后就正式开始的时候,又一位大人物来到了纽约,给亨特拉尔府上送来了拜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