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考试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悍妃嫁到王爷死开最新章节!
科举考试已经开始,京中每日最热门的话题,自然是猜测这次科举谁会夺冠,甚至有人排了一份名单,在列的皆是各州县推举上来的文采斐然的才子。
沈天智也在其中。
京城本来就是个热闹繁华,富贵如云的地方,城中的烟花柳巷,好吃好玩的应有尽有,在这京中出生长大的富家子弟,一般都分为两种,一种是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纨绔,另一种就是沈天智这种,虽出生达官之家,但读书却极好,羡煞旁人。
动乱时期尚武,太平时期自然崇文,沧衡自建国以来,已有多年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因此朝中上下崇文之气一向极重。
沈天智的才华,其实也不过是在那堆纨绔中显得好点,平日里和纨绔们学着文人墨客举行一些诗酒会,在会上写得了几首酸诗,几篇歌赋,再加上他爹官位不低,纨绔们心中自然懂得要恭维他,这样一来二去,他在京中的名声也就传开了,竟被传为京中第一才子。
而他自己从出生开始,便是被府里的下人捧着长大,十几年顺风顺水,从来没听过别人说他几句不是,于是内心愈加膨胀,被人捧得忘乎所以,就真以为自己才高八斗,是什么了不得的才子了。
张言知,是沈大才子这么多年来遭遇的第一个敌手。
其实按道理来说,沈大才子是不用把他放在眼里的,因为沈大才子一向自诩学问高深,似张言知这种乡野村夫,根本没办法和他相提并论,甚至和他在同一个考场考试都是侮辱自己的智商。
但是张言知让他很不爽。
先是让他丢了面子,后来又得到了暮天悠的庇护,气焰实在嚣张。
暮天悠在朝为官,是他爹的同僚,又与他爹素无瓜葛,他也不能把暮天悠怎样,更不能把气撒在她身上,可是这几口恶气,他咽不下去,他必须出,而且是狠狠的出。
于是他再次把目标瞄准了张言知。
就在他苦无办法整治张言知的时候,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陷害张言知考试作弊。
沧衡律例规定,凡在科举考试中作弊被发现者,一律带枷示众三月,杖责一百,最后发配边疆充军,且十年内不得再考。如此重罚,就为了遏制作弊之风。
沈天智一听只觉得大好,作弊的处罚对平民百姓尤其是读书人来说不小,丢脸不说,单是那十年内不得再考的规定,有几个人能等得起?但是又没涉及到砍头株连之类的大罪,一般也不会严查,也就不容易暴露他,这样整治张言知,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打定主意后,他就开始到处去打听现下最流行的作弊工具,最后从他平日的酒肉朋友卢光易口中得知,现在卖的最火的作弊工具乃是一本叫做《五经全注》的袖珍书,此书只有一个火柴盒大小,却印有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的全部内容,共有约三十万字,实在是备考法典。
至于此书的价格,自然也不便宜,一部竟要五百两银子,而且还需提前订货。
五百两银子只为陷害一个穷酸小子,沈天智有些犹豫,但最后,到底是心中的恶气占了上风,虽说这钱花得有点肉疼,但是他宁愿肉疼也不愿心里憋屈着。
他把这事交给卢光易去办。没错,这卢光易就是卢江的次子,今年也不过十四五岁年纪,从小跟着京中的纨绔们好的不学,坏习气倒是沾染了不少,气得卢江是提他色变,但是再不成器,那也是自己的亲儿子,总不能嫌他丢人不认他。
卢光易在纨绔群中年龄虽算小的,但是吃喝玩乐绝不逊人一筹,平时又喜玩乐,因此一听沈天智说要整人,立刻就拍着胸脯应了下来。
太阳高升,巳时已到,贡院开始搜身入场,沈天智和卢光易也在人群中等待入场。
杨胡两位主考官则站在不远处监督考生们进行入场搜查。
轮到沈天智的时候,卢光易上前,对着站在一旁的杨森胡新行了一礼,恭敬道,“杨伯伯胡伯伯好。”
杨森对卢光易平日所作所为有所耳闻,因此只是对他点了点头,算是应下。
胡新倒表现的比较热情,卢光易平时虽然顽劣,到底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而且他有一个极大的优点,嘴十分甜,见人就问好,因此他爹的各位同僚倒也对他没什么太大意见。
富家子弟,只要不作奸犯科,平时不学无术点也没什么,好歹是根血脉,养着就好。
搜身的士兵见此多多少少也知道此人必定是达官显贵之子,就算不通过这科举,也能三餐无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因此对他的搜查也就松了些,毕竟没必要为了这种东西得罪有后台的人,更何况这一场科举中的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的人多了去了,就算查的再严,也总有几个漏网之鱼。
两人十分顺利的进了贡院,开始考试。
第一场考的是四书文,卢光易平日不喜念书,一见到字就头疼,白花花的卷纸一发下来,他就开始摆好了寝具呼呼大睡——反正他也不指望能考取个功名让他爹开心开心。
沈天智则是捧着试题看了几眼,便开始奋笔疾书,只觉得文思如泉涌,根本停不下来,心中是越写越开心,只觉得今年的新科状元非自己莫属。
一天下来,众人皆是疲倦不堪,直到晚上,纷纷拿出自己的干粮开啃。
卢光易也睡醒了,这贡院的单间又小又挤,根本比不得家里的雕花大床来得舒服,但是他玩心颇重,平日老是听沈天智说科举是多么多么神圣的一场考试,因此便也想来见识见识,他找人替考了之前的考试,顺利得到了会试的资格。
众人心知肚明,也就不过多声张,他爹卢江好歹是个内阁学士,儿子考个不痛不痒的功名,既不危害国家,也不丢面子,十分正常。
卢光易拿出干粮啃了几口,只觉得味如嚼蜡,便一拍桌子,大叫一声,“快来人啊,来人啊!”
科举考试已经开始,京中每日最热门的话题,自然是猜测这次科举谁会夺冠,甚至有人排了一份名单,在列的皆是各州县推举上来的文采斐然的才子。
沈天智也在其中。
京城本来就是个热闹繁华,富贵如云的地方,城中的烟花柳巷,好吃好玩的应有尽有,在这京中出生长大的富家子弟,一般都分为两种,一种是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纨绔,另一种就是沈天智这种,虽出生达官之家,但读书却极好,羡煞旁人。
动乱时期尚武,太平时期自然崇文,沧衡自建国以来,已有多年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因此朝中上下崇文之气一向极重。
沈天智的才华,其实也不过是在那堆纨绔中显得好点,平日里和纨绔们学着文人墨客举行一些诗酒会,在会上写得了几首酸诗,几篇歌赋,再加上他爹官位不低,纨绔们心中自然懂得要恭维他,这样一来二去,他在京中的名声也就传开了,竟被传为京中第一才子。
而他自己从出生开始,便是被府里的下人捧着长大,十几年顺风顺水,从来没听过别人说他几句不是,于是内心愈加膨胀,被人捧得忘乎所以,就真以为自己才高八斗,是什么了不得的才子了。
张言知,是沈大才子这么多年来遭遇的第一个敌手。
其实按道理来说,沈大才子是不用把他放在眼里的,因为沈大才子一向自诩学问高深,似张言知这种乡野村夫,根本没办法和他相提并论,甚至和他在同一个考场考试都是侮辱自己的智商。
但是张言知让他很不爽。
先是让他丢了面子,后来又得到了暮天悠的庇护,气焰实在嚣张。
暮天悠在朝为官,是他爹的同僚,又与他爹素无瓜葛,他也不能把暮天悠怎样,更不能把气撒在她身上,可是这几口恶气,他咽不下去,他必须出,而且是狠狠的出。
于是他再次把目标瞄准了张言知。
就在他苦无办法整治张言知的时候,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陷害张言知考试作弊。
沧衡律例规定,凡在科举考试中作弊被发现者,一律带枷示众三月,杖责一百,最后发配边疆充军,且十年内不得再考。如此重罚,就为了遏制作弊之风。
沈天智一听只觉得大好,作弊的处罚对平民百姓尤其是读书人来说不小,丢脸不说,单是那十年内不得再考的规定,有几个人能等得起?但是又没涉及到砍头株连之类的大罪,一般也不会严查,也就不容易暴露他,这样整治张言知,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打定主意后,他就开始到处去打听现下最流行的作弊工具,最后从他平日的酒肉朋友卢光易口中得知,现在卖的最火的作弊工具乃是一本叫做《五经全注》的袖珍书,此书只有一个火柴盒大小,却印有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的全部内容,共有约三十万字,实在是备考法典。
至于此书的价格,自然也不便宜,一部竟要五百两银子,而且还需提前订货。
五百两银子只为陷害一个穷酸小子,沈天智有些犹豫,但最后,到底是心中的恶气占了上风,虽说这钱花得有点肉疼,但是他宁愿肉疼也不愿心里憋屈着。
他把这事交给卢光易去办。没错,这卢光易就是卢江的次子,今年也不过十四五岁年纪,从小跟着京中的纨绔们好的不学,坏习气倒是沾染了不少,气得卢江是提他色变,但是再不成器,那也是自己的亲儿子,总不能嫌他丢人不认他。
卢光易在纨绔群中年龄虽算小的,但是吃喝玩乐绝不逊人一筹,平时又喜玩乐,因此一听沈天智说要整人,立刻就拍着胸脯应了下来。
太阳高升,巳时已到,贡院开始搜身入场,沈天智和卢光易也在人群中等待入场。
杨胡两位主考官则站在不远处监督考生们进行入场搜查。
轮到沈天智的时候,卢光易上前,对着站在一旁的杨森胡新行了一礼,恭敬道,“杨伯伯胡伯伯好。”
杨森对卢光易平日所作所为有所耳闻,因此只是对他点了点头,算是应下。
胡新倒表现的比较热情,卢光易平时虽然顽劣,到底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而且他有一个极大的优点,嘴十分甜,见人就问好,因此他爹的各位同僚倒也对他没什么太大意见。
富家子弟,只要不作奸犯科,平时不学无术点也没什么,好歹是根血脉,养着就好。
搜身的士兵见此多多少少也知道此人必定是达官显贵之子,就算不通过这科举,也能三餐无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因此对他的搜查也就松了些,毕竟没必要为了这种东西得罪有后台的人,更何况这一场科举中的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的人多了去了,就算查的再严,也总有几个漏网之鱼。
两人十分顺利的进了贡院,开始考试。
第一场考的是四书文,卢光易平日不喜念书,一见到字就头疼,白花花的卷纸一发下来,他就开始摆好了寝具呼呼大睡——反正他也不指望能考取个功名让他爹开心开心。
沈天智则是捧着试题看了几眼,便开始奋笔疾书,只觉得文思如泉涌,根本停不下来,心中是越写越开心,只觉得今年的新科状元非自己莫属。
一天下来,众人皆是疲倦不堪,直到晚上,纷纷拿出自己的干粮开啃。
卢光易也睡醒了,这贡院的单间又小又挤,根本比不得家里的雕花大床来得舒服,但是他玩心颇重,平日老是听沈天智说科举是多么多么神圣的一场考试,因此便也想来见识见识,他找人替考了之前的考试,顺利得到了会试的资格。
众人心知肚明,也就不过多声张,他爹卢江好歹是个内阁学士,儿子考个不痛不痒的功名,既不危害国家,也不丢面子,十分正常。
卢光易拿出干粮啃了几口,只觉得味如嚼蜡,便一拍桌子,大叫一声,“快来人啊,来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