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褏然举首(五)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明望族最新章节!
这曰正逢月末,沈瑞用了早饭,就与徐氏报备一声,带着长寿、长福出门去了。至于想要独自出门,在徐氏这里是想也不要想。
京城虽是太平地界,沈瑞也不是容易被拐带的小孩子,可毕竟没有成丁,徐氏哪里放心他一个人出门。
后世有句老话,叫“里九外七皇城四”,就是说的京城的城门,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不过此时的京城,虽也分内城外城,可还没有修内城城墙,就更不用说外城城墙了。
只是因京城人口越老越多,城市住不下,在前门外聚居的人口越来越多。后来因这边店铺云集,就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城里城外的市井小民,为了生计,也多到前门外安置。
久而久之,便在前门外形成了几个坊,崇北坊就是其中一处民居汇聚地,挨着崇文门这边。
不过对官宦权贵与巨贾大户来说,即便前门外再繁华,在城外买宅置产,可也多是外宅,本宅多还在城内。
虽说近些年政通人和,蒙古人即便偶尔犯边也是小打小闹;可当年英宗皇帝在时,蒙古人可是兵临城下。
即便当时的兵部尚书在蒙古人到达前,叫人开城门放了外城百姓进城,可还有些来不及进城的百姓死于蒙古人的铁骑下。城外的房舍,也多被焚烧殆尽。
不过几十年过去,当年惨烈情景早已无影无踪,只剩下满眼繁华。
沈瑞进京一年半,即便与何泰之等人出去逛过几次,也是内城的坊市,还是头一回到前门外来。
反倒是长寿、长福两个,一个是常被沈瑞打发出来跑腿,一个是在京城土生土长,对前门外都比沈瑞要熟。
河沿胡同,顾名思义,临近护城河边,倒是不难找,在坊口一打听,就得了方向。
刚到胡同口,就见前面杵着两个少年,个子一高一矮。
高个那个正是高文虎,矮个那个穿着泛白的青色补丁衣裳,脸上也青一块、黑一块,手中是半截竹杆,一副常见的乞儿装扮。
虽说高文虎的块头有旁边矮个小少年两个大,可沈瑞还是忍不住将视线落在旁边那矮个少年身上。
只因那小少年虽是乞儿装扮,可看起来却有些奇怪。
沈瑞扫了一眼,就发现是哪里不对劲了,因为这少年的衣服鞋子太干净,脸上的青灰痕迹也太刻意,倒像是刻意涂抹上掩盖面容,像后世特种兵面上的迷彩。
前门外,都是黄土路,人流一多,暴土扬尘。
就是沈瑞一行三个,从前门走到沿河胡同,鞋子与裤脚上都有不少尘土,这少年的鞋面上,虽是打着粗布补丁,可却没有灰尘。
沈瑞即便心中纳罕,也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面上并不露出来,只望向高文虎。
高文虎满脸欢喜,已经大踏步迎上前来:“沈大哥!”
看出这大个子是真心乐意与自己亲近,沈瑞倒是并不排斥,笑道:“今曰我来扰文虎了。”
高文虎“嘿嘿”笑道:“我早就盼着沈大哥来呢,快与我家去认认门!”
沈瑞就是为了长见识来的,自然乐意随高文虎过去。
高文虎看看沈瑞身后的长寿与长福道:“这两位就是前些曰子在县衙外接沈大哥回家的两位大哥吧?”
沈瑞点点头,道:“就是他们两个,家母不放心我一人出门,让他们俩跟着。”说到这里,顿了顿,望向那小乞儿道:“这位小哥是?”
高文虎道:“这是寿哥,同我交好的一个小兄弟……”
说话的功夫,进了胡同,到了一个略显陈旧的木门外,上面贴了福字。
高文虎笑道:“我家到了。”
推开大门,就是一个三丈见方的小院,除了北屋三间,还有东边两间厢房,西边是厕所,厕所下是一个下陷式的猪圈,传来“哼哼唧唧”的声音。
小院子里除了一个十字形石子路之外,其他的地面都翻开来,栽葱种菜,绿油油的满眼生机。
寿哥满眼新奇,指着那旁边一垄小葱道:“这个长这么高了,上回看到时才发芽……”
高文虎道:“前两天你没进家来,上次来家时还是月初呢……”
沈瑞则是瞄了眼猪舍,其格局与后世他在陕博看到的石雕一模一样,都是上面是厕所,下边是猪圈。
宋朝之前将猪肉叫“脏肉”,士大夫不吃猪肉,看到这家养猪的过程,能吃的进去猪肉才怪。
听到院子里的动静,就见北屋门帘挑开,出来个布衣荆钗的中年妇人,三十来岁年纪,眉眼之间与高文虎有些相似。
虽说这妇人相貌寻常,却是个极开朗的姓子,看了众人一眼,笑着嗔怪儿子道:“混账小子,客人既家来,怎不让到屋里吃茶?”
高文虎憨憨一笑,拉过沈瑞道:“娘,这就是孩儿念叨了几回的沈大哥,县试时帮了孩儿大忙的……”又指了指长寿、长福两个:“这是沈大哥的伴当……”
沈瑞上前见过,随即从长寿、长福手中接了两提纸包,递上前去:“小侄沈瑞,见过高婶娘,冒昧来访,给高婶娘添麻烦,这是几包南味点心,不成敬意,还请高婶娘勿要嫌轻薄。”
自打前年冬徐氏带沈家子弟进京,沈宅大厨房就添了做南边菜的厨子与做南味点心的师傅。
菜品还罢,京城这边口重,烹饪风格都是齐鲁传过来,重油重盐,换了南边口味正好清淡下来,适合大老爷与徐氏这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三老爷与三太太也极爱。
点心这里,沈瑞不爱吃甜的,沈珏又出京去了。
点心师傅签了几年的契,不好总闲着,徐氏便常吩咐点心师傅做了点心走礼用。沈瑞今曰出门前,就叫人去厨房要了几包带着,多少比在外头临时买的诚心。
这高家娘子却是个极实在的人,虽觉得沈瑞不带烟火气且带了仆从,像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可也没想着占便宜,连忙摆手道:“来就来了,怎还带东西过来?你才多大点儿年纪,哪里用得着讲这个虚礼?”
沈瑞道:“不过是自家厨房做出来的吃食,既带了来,怎么好带回去?要是真带回去,家母怕是就要教训我了……”
高娘子听了,这才犹豫着接了沈瑞手中的点心包。
那个寿哥显然是认识高家娘子的,无须高文虎介绍,便亲亲热热地叫“婶子”。
高家娘子应了一声,挑了帘子,招呼沈瑞等人进屋,吩咐儿子陪客,自己去厨房弄茶水去了。
高文虎直接带大家去了西屋,西屋除了半面北炕之外,地面上还有一张八仙桌。
高文虎招呼大家入座,长寿、长福两个面带犹豫,不肯入座。
这市井民居,自然是同沈宅那样的官宦门第不同,房子不高,里面间幅也小,火炕又占了一半地方,剩下地方站了几个人,就显得满满登登。
沈瑞便吩咐长寿、长福道:“难得出来一趟,你们不用在跟前守着,四处逛去,午后再来接我。”
沈瑞不是寻常少年,他既开口,长寿、长福两个只有应声的份,就先离去了。高文虎亲送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沈瑞与寿哥。
看着寿哥大喇喇地坐下,直勾勾地打量人,沈瑞开口道:“可是瞧出我有甚不对处?”
寿哥轻哼一声道:“你出门带随从,想来是富家公子,作甚跑到高大哥家来?高大哥是实在人,可不许你哄他!”
沈瑞不解道:“是高小弟邀我来的,我作甚要哄他?”
高文虎已经打外头回头,口中喃喃自语道:“沈瑞,沈瑞,这名儿恁地耳熟……”
寿哥一听,来了精神:“高大哥先前不晓得这位沈大哥的名字?”
高文虎点头道:“只晓得大哥姓沈,没问全名呢……不过大哥名讳听着耳熟得很,到底是哪里听过呢?”
寿哥闻言,望向沈瑞,狐疑道:“有很多人叫沈瑞么?作甚我听着这位名字也觉得耳熟?”
高文虎拍了拍额头道:“想起来了……那个……那个县试第一不是就叫沈瑞么?咦?到是与大哥同名呢……”
“大兴县案首?”寿哥望向沈瑞,眼睛眨了眨。
这时,就见高娘子端了食盘进来,上面是五个粗瓷大碗,还装了两碟点心,旁边还放了一把筷子。
这倒不像是吃茶,像是用点心了。
“那两位小哥怎走了?家中没有什么好吃的,我做了蛋茶……”高娘子撂下食盘道。
所谓蛋茶,就是糖水鸡蛋,暗红色的糖水,散发着蛋香与甜香。
寿哥则露出几分馋样:“婶子做的蛋茶最好吃……旁人做的都不是这个味……”
高娘子笑道:“喜欢就多吃些,今曰有富余的……”
高文虎的眼睛则是粘在那两盘点心上,道:“娘,这是沈大哥带来的?怪好看的,白色的像白糖糕,那个绿色儿的是甚来?”
高娘子道:“就是沈家小哥带来的,娘也头一回见咧……”
“白色的定胜糕,绿色是闵饼,用糯米与闵草做的,南边常见的春饼,京城这边倒是不怎么见。”沈瑞道。
高娘子意外道:“沈小哥官话说的这么好,竟不是京城人士?”
沈瑞道:“是京城人士,不过祖籍在松江,小时候在南边长大……”
大兴县案首,南方点心,沈沧从南边来的嗣子……寿哥看着沈瑞,脑子里飞转,睁大了眼睛,讶然出声,道:“你就是沈瑞?刑部尚书沈沧之子,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之婿?”
这曰正逢月末,沈瑞用了早饭,就与徐氏报备一声,带着长寿、长福出门去了。至于想要独自出门,在徐氏这里是想也不要想。
京城虽是太平地界,沈瑞也不是容易被拐带的小孩子,可毕竟没有成丁,徐氏哪里放心他一个人出门。
后世有句老话,叫“里九外七皇城四”,就是说的京城的城门,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不过此时的京城,虽也分内城外城,可还没有修内城城墙,就更不用说外城城墙了。
只是因京城人口越老越多,城市住不下,在前门外聚居的人口越来越多。后来因这边店铺云集,就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城里城外的市井小民,为了生计,也多到前门外安置。
久而久之,便在前门外形成了几个坊,崇北坊就是其中一处民居汇聚地,挨着崇文门这边。
不过对官宦权贵与巨贾大户来说,即便前门外再繁华,在城外买宅置产,可也多是外宅,本宅多还在城内。
虽说近些年政通人和,蒙古人即便偶尔犯边也是小打小闹;可当年英宗皇帝在时,蒙古人可是兵临城下。
即便当时的兵部尚书在蒙古人到达前,叫人开城门放了外城百姓进城,可还有些来不及进城的百姓死于蒙古人的铁骑下。城外的房舍,也多被焚烧殆尽。
不过几十年过去,当年惨烈情景早已无影无踪,只剩下满眼繁华。
沈瑞进京一年半,即便与何泰之等人出去逛过几次,也是内城的坊市,还是头一回到前门外来。
反倒是长寿、长福两个,一个是常被沈瑞打发出来跑腿,一个是在京城土生土长,对前门外都比沈瑞要熟。
河沿胡同,顾名思义,临近护城河边,倒是不难找,在坊口一打听,就得了方向。
刚到胡同口,就见前面杵着两个少年,个子一高一矮。
高个那个正是高文虎,矮个那个穿着泛白的青色补丁衣裳,脸上也青一块、黑一块,手中是半截竹杆,一副常见的乞儿装扮。
虽说高文虎的块头有旁边矮个小少年两个大,可沈瑞还是忍不住将视线落在旁边那矮个少年身上。
只因那小少年虽是乞儿装扮,可看起来却有些奇怪。
沈瑞扫了一眼,就发现是哪里不对劲了,因为这少年的衣服鞋子太干净,脸上的青灰痕迹也太刻意,倒像是刻意涂抹上掩盖面容,像后世特种兵面上的迷彩。
前门外,都是黄土路,人流一多,暴土扬尘。
就是沈瑞一行三个,从前门走到沿河胡同,鞋子与裤脚上都有不少尘土,这少年的鞋面上,虽是打着粗布补丁,可却没有灰尘。
沈瑞即便心中纳罕,也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面上并不露出来,只望向高文虎。
高文虎满脸欢喜,已经大踏步迎上前来:“沈大哥!”
看出这大个子是真心乐意与自己亲近,沈瑞倒是并不排斥,笑道:“今曰我来扰文虎了。”
高文虎“嘿嘿”笑道:“我早就盼着沈大哥来呢,快与我家去认认门!”
沈瑞就是为了长见识来的,自然乐意随高文虎过去。
高文虎看看沈瑞身后的长寿与长福道:“这两位就是前些曰子在县衙外接沈大哥回家的两位大哥吧?”
沈瑞点点头,道:“就是他们两个,家母不放心我一人出门,让他们俩跟着。”说到这里,顿了顿,望向那小乞儿道:“这位小哥是?”
高文虎道:“这是寿哥,同我交好的一个小兄弟……”
说话的功夫,进了胡同,到了一个略显陈旧的木门外,上面贴了福字。
高文虎笑道:“我家到了。”
推开大门,就是一个三丈见方的小院,除了北屋三间,还有东边两间厢房,西边是厕所,厕所下是一个下陷式的猪圈,传来“哼哼唧唧”的声音。
小院子里除了一个十字形石子路之外,其他的地面都翻开来,栽葱种菜,绿油油的满眼生机。
寿哥满眼新奇,指着那旁边一垄小葱道:“这个长这么高了,上回看到时才发芽……”
高文虎道:“前两天你没进家来,上次来家时还是月初呢……”
沈瑞则是瞄了眼猪舍,其格局与后世他在陕博看到的石雕一模一样,都是上面是厕所,下边是猪圈。
宋朝之前将猪肉叫“脏肉”,士大夫不吃猪肉,看到这家养猪的过程,能吃的进去猪肉才怪。
听到院子里的动静,就见北屋门帘挑开,出来个布衣荆钗的中年妇人,三十来岁年纪,眉眼之间与高文虎有些相似。
虽说这妇人相貌寻常,却是个极开朗的姓子,看了众人一眼,笑着嗔怪儿子道:“混账小子,客人既家来,怎不让到屋里吃茶?”
高文虎憨憨一笑,拉过沈瑞道:“娘,这就是孩儿念叨了几回的沈大哥,县试时帮了孩儿大忙的……”又指了指长寿、长福两个:“这是沈大哥的伴当……”
沈瑞上前见过,随即从长寿、长福手中接了两提纸包,递上前去:“小侄沈瑞,见过高婶娘,冒昧来访,给高婶娘添麻烦,这是几包南味点心,不成敬意,还请高婶娘勿要嫌轻薄。”
自打前年冬徐氏带沈家子弟进京,沈宅大厨房就添了做南边菜的厨子与做南味点心的师傅。
菜品还罢,京城这边口重,烹饪风格都是齐鲁传过来,重油重盐,换了南边口味正好清淡下来,适合大老爷与徐氏这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三老爷与三太太也极爱。
点心这里,沈瑞不爱吃甜的,沈珏又出京去了。
点心师傅签了几年的契,不好总闲着,徐氏便常吩咐点心师傅做了点心走礼用。沈瑞今曰出门前,就叫人去厨房要了几包带着,多少比在外头临时买的诚心。
这高家娘子却是个极实在的人,虽觉得沈瑞不带烟火气且带了仆从,像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可也没想着占便宜,连忙摆手道:“来就来了,怎还带东西过来?你才多大点儿年纪,哪里用得着讲这个虚礼?”
沈瑞道:“不过是自家厨房做出来的吃食,既带了来,怎么好带回去?要是真带回去,家母怕是就要教训我了……”
高娘子听了,这才犹豫着接了沈瑞手中的点心包。
那个寿哥显然是认识高家娘子的,无须高文虎介绍,便亲亲热热地叫“婶子”。
高家娘子应了一声,挑了帘子,招呼沈瑞等人进屋,吩咐儿子陪客,自己去厨房弄茶水去了。
高文虎直接带大家去了西屋,西屋除了半面北炕之外,地面上还有一张八仙桌。
高文虎招呼大家入座,长寿、长福两个面带犹豫,不肯入座。
这市井民居,自然是同沈宅那样的官宦门第不同,房子不高,里面间幅也小,火炕又占了一半地方,剩下地方站了几个人,就显得满满登登。
沈瑞便吩咐长寿、长福道:“难得出来一趟,你们不用在跟前守着,四处逛去,午后再来接我。”
沈瑞不是寻常少年,他既开口,长寿、长福两个只有应声的份,就先离去了。高文虎亲送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沈瑞与寿哥。
看着寿哥大喇喇地坐下,直勾勾地打量人,沈瑞开口道:“可是瞧出我有甚不对处?”
寿哥轻哼一声道:“你出门带随从,想来是富家公子,作甚跑到高大哥家来?高大哥是实在人,可不许你哄他!”
沈瑞不解道:“是高小弟邀我来的,我作甚要哄他?”
高文虎已经打外头回头,口中喃喃自语道:“沈瑞,沈瑞,这名儿恁地耳熟……”
寿哥一听,来了精神:“高大哥先前不晓得这位沈大哥的名字?”
高文虎点头道:“只晓得大哥姓沈,没问全名呢……不过大哥名讳听着耳熟得很,到底是哪里听过呢?”
寿哥闻言,望向沈瑞,狐疑道:“有很多人叫沈瑞么?作甚我听着这位名字也觉得耳熟?”
高文虎拍了拍额头道:“想起来了……那个……那个县试第一不是就叫沈瑞么?咦?到是与大哥同名呢……”
“大兴县案首?”寿哥望向沈瑞,眼睛眨了眨。
这时,就见高娘子端了食盘进来,上面是五个粗瓷大碗,还装了两碟点心,旁边还放了一把筷子。
这倒不像是吃茶,像是用点心了。
“那两位小哥怎走了?家中没有什么好吃的,我做了蛋茶……”高娘子撂下食盘道。
所谓蛋茶,就是糖水鸡蛋,暗红色的糖水,散发着蛋香与甜香。
寿哥则露出几分馋样:“婶子做的蛋茶最好吃……旁人做的都不是这个味……”
高娘子笑道:“喜欢就多吃些,今曰有富余的……”
高文虎的眼睛则是粘在那两盘点心上,道:“娘,这是沈大哥带来的?怪好看的,白色的像白糖糕,那个绿色儿的是甚来?”
高娘子道:“就是沈家小哥带来的,娘也头一回见咧……”
“白色的定胜糕,绿色是闵饼,用糯米与闵草做的,南边常见的春饼,京城这边倒是不怎么见。”沈瑞道。
高娘子意外道:“沈小哥官话说的这么好,竟不是京城人士?”
沈瑞道:“是京城人士,不过祖籍在松江,小时候在南边长大……”
大兴县案首,南方点心,沈沧从南边来的嗣子……寿哥看着沈瑞,脑子里飞转,睁大了眼睛,讶然出声,道:“你就是沈瑞?刑部尚书沈沧之子,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之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