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谢家子弟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乌衣天下最新章节!
第一章:谢家子弟
晋朝太宁二年十月,会稽郡剡县。
十月初是寒衣节,是祭祖的节日,小县城也不例外。
一到节时,百姓就拿出家中先人旧衣于城外焚烧,生怕日渐严寒,冻坏了冥府的先祖们。
不过这屁股大的小城外,也泾渭分明分了两拨人,占据着城门的左右,一面烧着衣一面还时不时拿眼神瞟对面人一眼。
眼色如刀,刀刀戳人,令站在城门中央的人觉得浑身不自在。
城门中央站着的自然是县衙的人,主要是为维持秩序,谨防殴斗。
自从晋朝首都洛阳被胡人给占了,晋朝皇帝都被胡人掠杀之后,北方汉人千里奔逃,后在建康建都,史称东晋。
这就是历史上的五胡乱华的时代。
以长江为屏障,北方士族和流民纷纷涌入安逸的江东郡县。
东晋立国七年,早在此前北方士族陆续衣冠南渡,士族占田建宅,惹得本地居民颇为不满。
北人与南人多有摩擦,一是生活习惯不同,二是北方士族一向自傲,觉得南方土豪们就是品味俗,跟不上潮流,土掉渣。
南方人鼻孔里发声,这帮伧鬼真是无能,不仅洛阳成废土一片,连自个家都守不住,如今寄人篱下,还得瑟。
伧鬼是南人对北人的蔑称,对应而来,北人也侮称南人为南蛮。
这小小剡县城门口的场景,便是北人与南人之间水火关系的缩影。
都说了是屁大点的县城,衙差也少得可怜,每次遇到南北方人聚在一起的节日,就不免提心吊胆。
一被棉服包裹得跟熊似的小男孩,被衙役簇拥着,却也挡不住那么多飞来飞去的眼刀,弄得人浑身不自在,不过他面上还是一脸淡定,令衙役佩服不已。
不愧是士族子弟,小小年纪就气度不凡,难怪县令大人能将此事交付于小郎。
小孩的大哥是剡县县令,可大哥嗜酒,昨夜正教他读《毛诗》,一时兴起,穿着单薄棉袍就跑到庭院里,说是要对月吟诗,还折了梅枝,舞起剑来。
大概这便是小孩不能理解的魏晋士人风度吧。
今日一大早要监管寒衣节的治安,大哥醉的一塌糊涂,哪能起得来,小孩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这一年是小孩四岁。
这是五胡乱华、汉人颠沛流离的年代,司马家的八王之乱把西晋从内捅得千呛百孔,永嘉之乱又让刘渊、石勒这等胡人彻底绝了晋朝北方的政权,多少北方汉人为奴、多少衣冠士族和流民千里南渡。
东晋朝廷不稳,前年建康又开始闹兵变,弄得人心惶惶。
当然以上这些影响不到小县令的安宁,南北人相聚最多就是大型嘴炮,小型殴斗。
北方士族战斗力战五渣,南方本地人也半斤八两,最要命是打架时,大家身上抹的香粉味散开,叫劝架的衙差打喷嚏。
对,这个年代的士人男子流行剃须、敷粉、熏香,风行玄学,流行五石散,偏好潇洒飘逸的穿着……这在一千多年后会被称伪娘或娘娘腔。
眼看着南北两方的眼刀变成嘴炮,各色香味开始乱飞,小孩捂着鼻子,心里的感慨愈多,但也只能放在心里。
他目前的身体是个小孩,而里子是成长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一个刚入大学,靠着画同人漫攒学费的孤儿。
在毕业那年,唯一的亲人外公去世,他在清明扫墓时不慎滑落山坡,醒来后就变成了这个名叫谢安的小孩。
如今他成为这个小孩已经有数月,不但清楚自己所处的朝代,更是清楚身在何等自己的家族。
东晋,陈郡谢氏,谢安。
就算对魏晋南北朝历史所知不多的他也知道,谢安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东晋的一代权臣,最高士族的代表。
当然这都是等他长大之后的事。
陈郡谢氏的名声在后世有诗为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个“王谢”,王指的是王羲之的琅琊王氏,谢当然就是指的是谢安的陈郡谢氏。
不过如今是东晋初年,琅琊王氏正当红,陈郡谢氏还在士族排行榜的末位挣扎。
他用了几天的时间接受了穿成名人的事实,知道自家跟书圣王羲之是邻居后,第一件事就想着去见见这位名人,毕竟能看到活的了啊!
他以前还曾跟外公学过几年书法,临摹过王羲之的行草,算是有一定基础,心中早就将这影响中华千年书法的书圣当作偶像了。
只可惜他如今并不在建康,而是跟着大哥谢奕住在剡县。
这个被后世称为芝兰玉树的华丽家族陈郡谢氏,他只见到了谢奕一个。
大哥谢奕,字无奕,年方二十二,剡县七品县令,嗜酒喜好啸歌,让谢安初识了这个时代士人的风采。
此时陈郡谢氏力量微薄,所以大哥谢奕只能做个县令。
七品外放官、俸禄微薄,且是在江东土豪们的地盘上做官,潇洒清闲……闲得让二十二岁的大哥连个喝酒的朋友也没有,还要时不时受气。
谢安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感慨,一时也没留神,左右两边的南北人士忽然就开始将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了。
“谢县令的弟弟肤色倒挺白,也不知是不是涂了什么粉。”
“绝对是涂粉了,北伧男子不都喜欢涂脂抹粉嘛,哪有我江东人士天生皮肤细白光滑。”
这是本地人在咬耳朵。
毕竟洛阳是当时的大都会,即使洛阳沦陷了,南下后北方士族也没有停止带领潮流,南方人虽对他们不满,但爱美之心没有地域隔阂。
谢安背脊一寒,这咬耳朵是两位青年才俊啊,你们不要堕落好吗!大男人讨论什么肤白脂粉,而且不要靠近我好吗,隔着老远我就闻到你身上的甘松香了!
还好自家大哥除了嗜酒、偶尔抽风长啸舞剑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嗜好,还是一枚正常的阳光青年。
“三郎天生丽质,就是比你们南方土狍子好看,长大后会更好看,就跟谢家大郎似的。”
“谢家大郎今日怎么没见来?”
“县官大人公务繁忙,让三郎出来锻炼锻炼,咱们三郎长大行冠礼之后,也要做官呢。”
谢安在家中排行老三,所以被称为三郎,大哥被成为大郎。
亲昵叫着他三郎的人是与谢家同是北方南渡的士族。孔氏,孔子后代。
不过人家是东汉末年战乱南渡,家族在江东经营百年,早自称会稽孔氏。
孔氏主家中现在有数位在京师建康的大官,跟谢氏同住在乌衣巷,所以在剡县孔氏自然与谢家交好。
晋朝士族与寒门之间泾渭分明,士族与士族只能交往通婚,若士族结交寒门,是要被笑话的。
好在陈郡谢氏家中有一人位列江左八达名士,这是连江东本地门阀世家也不得不佩服的人物。
这人是谢安的大伯谢鲲,如今在江西任豫章太守,不过身为名士,自然是不屑于官场之事,所以这太守的职位是因大伯的名望而封赏的。
江左八达是继承魏晋时竹林七贤志向的风流人物,在后世看来他们的行为虽然是荒诞不经,却是这个时代士人文化的代表和潮流标杆。
“哎哟,这是下雪了?”人群中忽有人叫道。
瑞雪兆丰年,下雪是好事,不过可就苦了穿得单薄的风流士人,个个强撑着将寒衣烧完,南人见北人未走,自己也不能甘于落后,一边拂去脸上的飞絮,一边嘀咕,伧鬼就是皮糙肉厚!
谢安前世身在南方,一年难见几次雪,这时终于觉得不无聊了,小脸扬起,望着雪絮由小变大,凌空坠落,飞扬无序。
“冻坏了可不好,来,擦擦脸。”孔家有一豆蔻年华的姐姐跑到他身边,扬起手绢帮他拭去脸上雪絮,擦完之后,大声道:“看到没,没敷粉,天生的!”
“当真傅粉何郎!”
这自然是冲着刚才质疑谢安肤色的南人所说,而傅粉何郎是前朝魏国时的典故。
何郎指的是魏朝何晏,因天生面容细腻洁白而被魏明帝疑心是敷了厚粉,一试之下,却发现何晏是肤色是天生白皙,所以这典故也就传下来。
“安怎敢与何郎相较,雪落天寒,还请各位早些散了吧。”
谢安稚嫩的童声里带着早熟的冷静,又是引来众人的赞叹。
装小孩不易,幸好这位谢安是幼承庭训的早熟小孩,不需要如别的一般小孩撒娇作态,这已经让他大大宽慰了。
唉,当小孩的日子真难熬。
打道回府,他可真不敢与何晏相提并论,毕竟何晏那哥们可是引起士人吃寒食散的潮流啊。
寒食散又叫五石散,服后让人浑身燥热,心之迷惑,耽好声色,长期服食便会丧命。魏晋由何晏带起的风潮,搞得士人们身体虚弱,还让士人不屑练武,这下好了,被胡人揍得连国土都丢了大半。
不过现在他是小屁孩,想得也忒多了,难怪被大哥谢奕最近奇怪,小孩子家家怎么眉头总是皱起来。
看来装小孩还得多费点神。
他捏了捏自己的圆脸,鼻间还留着孔家姐姐手绢上的香粉味,打个哈欠,手脚一摊,在慢悠悠打道回府的牛车里睡着了。
自从成为小孩后,灵魂屈服于生理,他变得十分贪睡,不过反正等会回到家,大哥会抱他下车的。
果然,等他一觉醒来,已经是在自己温暖的床褥里了。
窗外雪声簌簌,这是今冬初雪,植满灌木的院落被蒙上了一层薄雪,沉绿与雪白互相点缀,腊梅悄悄开了个花骨朵,嫣红明艳,煞是醒目,四季桂香幽然浮动,与雪的气息混合在一起,令人心醉。
谢安轻轻吸了吸鼻子,小孩身体很弱,动不动就生病,士族视练武为下等,大哥也说等冬天过去才教他舞剑。
但四岁的小孩子,练剑什么的,最多就是学个花把势,等到家庭聚会时让大人乐一乐,不把自己伤到算是万幸。
这童年生活,真悲催真难熬。
话说三年前过世的祖逖因闻鸡起舞之事扬名,谢安人小贪睡,晨起锻炼之事一拖再拖,落得如今,只稍一点风雪就感冒了。
大哥谢奕此时应该在书房,定是酒不离身,谢安路过厨房吃饱,又拿了碗糟鱼给大哥当下酒菜。平日就是这样,大哥在旁看书喝酒,陪他练字。
可他一进书房,今日这么好的赏雪天气,大哥却木头似的僵跪坐在席垫上,手里攥着数页纸,几案上扔着一个信封。
“阿兄,何事烦忧?”谢安心中隐隐不安。
大哥谢奕苦笑,“阿爹来信,大伯在豫章任上猝然过世,阿爹命我带你回京,而我也可离开这剡县了。”
信有数页,所说之事必然不会如此简单,谢安接过信细看。
事有三,其一是大伯谢鲲去世。
其二是建康兵乱已平息,朝廷整顿吏治,已发下对谢奕的调任文书,不日即将送达,将来的职位会在吏部。
其三是让谢奕带谢安回建康居住。
这三件都是大事,能够回到京师,对于喜欢呼朋唤友的大哥来说,那是一件好事,不过大伯的死却是谢家头顶一抹沉重的阴霾。
这对刚刚在江东士族站稳脚跟的谢家实在是沉重打击,失去了位列江左八达的大伯谢鲲,谢家在士族里的声望恐怕要一落千丈了。
第一章:谢家子弟
晋朝太宁二年十月,会稽郡剡县。
十月初是寒衣节,是祭祖的节日,小县城也不例外。
一到节时,百姓就拿出家中先人旧衣于城外焚烧,生怕日渐严寒,冻坏了冥府的先祖们。
不过这屁股大的小城外,也泾渭分明分了两拨人,占据着城门的左右,一面烧着衣一面还时不时拿眼神瞟对面人一眼。
眼色如刀,刀刀戳人,令站在城门中央的人觉得浑身不自在。
城门中央站着的自然是县衙的人,主要是为维持秩序,谨防殴斗。
自从晋朝首都洛阳被胡人给占了,晋朝皇帝都被胡人掠杀之后,北方汉人千里奔逃,后在建康建都,史称东晋。
这就是历史上的五胡乱华的时代。
以长江为屏障,北方士族和流民纷纷涌入安逸的江东郡县。
东晋立国七年,早在此前北方士族陆续衣冠南渡,士族占田建宅,惹得本地居民颇为不满。
北人与南人多有摩擦,一是生活习惯不同,二是北方士族一向自傲,觉得南方土豪们就是品味俗,跟不上潮流,土掉渣。
南方人鼻孔里发声,这帮伧鬼真是无能,不仅洛阳成废土一片,连自个家都守不住,如今寄人篱下,还得瑟。
伧鬼是南人对北人的蔑称,对应而来,北人也侮称南人为南蛮。
这小小剡县城门口的场景,便是北人与南人之间水火关系的缩影。
都说了是屁大点的县城,衙差也少得可怜,每次遇到南北方人聚在一起的节日,就不免提心吊胆。
一被棉服包裹得跟熊似的小男孩,被衙役簇拥着,却也挡不住那么多飞来飞去的眼刀,弄得人浑身不自在,不过他面上还是一脸淡定,令衙役佩服不已。
不愧是士族子弟,小小年纪就气度不凡,难怪县令大人能将此事交付于小郎。
小孩的大哥是剡县县令,可大哥嗜酒,昨夜正教他读《毛诗》,一时兴起,穿着单薄棉袍就跑到庭院里,说是要对月吟诗,还折了梅枝,舞起剑来。
大概这便是小孩不能理解的魏晋士人风度吧。
今日一大早要监管寒衣节的治安,大哥醉的一塌糊涂,哪能起得来,小孩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这一年是小孩四岁。
这是五胡乱华、汉人颠沛流离的年代,司马家的八王之乱把西晋从内捅得千呛百孔,永嘉之乱又让刘渊、石勒这等胡人彻底绝了晋朝北方的政权,多少北方汉人为奴、多少衣冠士族和流民千里南渡。
东晋朝廷不稳,前年建康又开始闹兵变,弄得人心惶惶。
当然以上这些影响不到小县令的安宁,南北人相聚最多就是大型嘴炮,小型殴斗。
北方士族战斗力战五渣,南方本地人也半斤八两,最要命是打架时,大家身上抹的香粉味散开,叫劝架的衙差打喷嚏。
对,这个年代的士人男子流行剃须、敷粉、熏香,风行玄学,流行五石散,偏好潇洒飘逸的穿着……这在一千多年后会被称伪娘或娘娘腔。
眼看着南北两方的眼刀变成嘴炮,各色香味开始乱飞,小孩捂着鼻子,心里的感慨愈多,但也只能放在心里。
他目前的身体是个小孩,而里子是成长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一个刚入大学,靠着画同人漫攒学费的孤儿。
在毕业那年,唯一的亲人外公去世,他在清明扫墓时不慎滑落山坡,醒来后就变成了这个名叫谢安的小孩。
如今他成为这个小孩已经有数月,不但清楚自己所处的朝代,更是清楚身在何等自己的家族。
东晋,陈郡谢氏,谢安。
就算对魏晋南北朝历史所知不多的他也知道,谢安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东晋的一代权臣,最高士族的代表。
当然这都是等他长大之后的事。
陈郡谢氏的名声在后世有诗为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个“王谢”,王指的是王羲之的琅琊王氏,谢当然就是指的是谢安的陈郡谢氏。
不过如今是东晋初年,琅琊王氏正当红,陈郡谢氏还在士族排行榜的末位挣扎。
他用了几天的时间接受了穿成名人的事实,知道自家跟书圣王羲之是邻居后,第一件事就想着去见见这位名人,毕竟能看到活的了啊!
他以前还曾跟外公学过几年书法,临摹过王羲之的行草,算是有一定基础,心中早就将这影响中华千年书法的书圣当作偶像了。
只可惜他如今并不在建康,而是跟着大哥谢奕住在剡县。
这个被后世称为芝兰玉树的华丽家族陈郡谢氏,他只见到了谢奕一个。
大哥谢奕,字无奕,年方二十二,剡县七品县令,嗜酒喜好啸歌,让谢安初识了这个时代士人的风采。
此时陈郡谢氏力量微薄,所以大哥谢奕只能做个县令。
七品外放官、俸禄微薄,且是在江东土豪们的地盘上做官,潇洒清闲……闲得让二十二岁的大哥连个喝酒的朋友也没有,还要时不时受气。
谢安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感慨,一时也没留神,左右两边的南北人士忽然就开始将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了。
“谢县令的弟弟肤色倒挺白,也不知是不是涂了什么粉。”
“绝对是涂粉了,北伧男子不都喜欢涂脂抹粉嘛,哪有我江东人士天生皮肤细白光滑。”
这是本地人在咬耳朵。
毕竟洛阳是当时的大都会,即使洛阳沦陷了,南下后北方士族也没有停止带领潮流,南方人虽对他们不满,但爱美之心没有地域隔阂。
谢安背脊一寒,这咬耳朵是两位青年才俊啊,你们不要堕落好吗!大男人讨论什么肤白脂粉,而且不要靠近我好吗,隔着老远我就闻到你身上的甘松香了!
还好自家大哥除了嗜酒、偶尔抽风长啸舞剑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嗜好,还是一枚正常的阳光青年。
“三郎天生丽质,就是比你们南方土狍子好看,长大后会更好看,就跟谢家大郎似的。”
“谢家大郎今日怎么没见来?”
“县官大人公务繁忙,让三郎出来锻炼锻炼,咱们三郎长大行冠礼之后,也要做官呢。”
谢安在家中排行老三,所以被称为三郎,大哥被成为大郎。
亲昵叫着他三郎的人是与谢家同是北方南渡的士族。孔氏,孔子后代。
不过人家是东汉末年战乱南渡,家族在江东经营百年,早自称会稽孔氏。
孔氏主家中现在有数位在京师建康的大官,跟谢氏同住在乌衣巷,所以在剡县孔氏自然与谢家交好。
晋朝士族与寒门之间泾渭分明,士族与士族只能交往通婚,若士族结交寒门,是要被笑话的。
好在陈郡谢氏家中有一人位列江左八达名士,这是连江东本地门阀世家也不得不佩服的人物。
这人是谢安的大伯谢鲲,如今在江西任豫章太守,不过身为名士,自然是不屑于官场之事,所以这太守的职位是因大伯的名望而封赏的。
江左八达是继承魏晋时竹林七贤志向的风流人物,在后世看来他们的行为虽然是荒诞不经,却是这个时代士人文化的代表和潮流标杆。
“哎哟,这是下雪了?”人群中忽有人叫道。
瑞雪兆丰年,下雪是好事,不过可就苦了穿得单薄的风流士人,个个强撑着将寒衣烧完,南人见北人未走,自己也不能甘于落后,一边拂去脸上的飞絮,一边嘀咕,伧鬼就是皮糙肉厚!
谢安前世身在南方,一年难见几次雪,这时终于觉得不无聊了,小脸扬起,望着雪絮由小变大,凌空坠落,飞扬无序。
“冻坏了可不好,来,擦擦脸。”孔家有一豆蔻年华的姐姐跑到他身边,扬起手绢帮他拭去脸上雪絮,擦完之后,大声道:“看到没,没敷粉,天生的!”
“当真傅粉何郎!”
这自然是冲着刚才质疑谢安肤色的南人所说,而傅粉何郎是前朝魏国时的典故。
何郎指的是魏朝何晏,因天生面容细腻洁白而被魏明帝疑心是敷了厚粉,一试之下,却发现何晏是肤色是天生白皙,所以这典故也就传下来。
“安怎敢与何郎相较,雪落天寒,还请各位早些散了吧。”
谢安稚嫩的童声里带着早熟的冷静,又是引来众人的赞叹。
装小孩不易,幸好这位谢安是幼承庭训的早熟小孩,不需要如别的一般小孩撒娇作态,这已经让他大大宽慰了。
唉,当小孩的日子真难熬。
打道回府,他可真不敢与何晏相提并论,毕竟何晏那哥们可是引起士人吃寒食散的潮流啊。
寒食散又叫五石散,服后让人浑身燥热,心之迷惑,耽好声色,长期服食便会丧命。魏晋由何晏带起的风潮,搞得士人们身体虚弱,还让士人不屑练武,这下好了,被胡人揍得连国土都丢了大半。
不过现在他是小屁孩,想得也忒多了,难怪被大哥谢奕最近奇怪,小孩子家家怎么眉头总是皱起来。
看来装小孩还得多费点神。
他捏了捏自己的圆脸,鼻间还留着孔家姐姐手绢上的香粉味,打个哈欠,手脚一摊,在慢悠悠打道回府的牛车里睡着了。
自从成为小孩后,灵魂屈服于生理,他变得十分贪睡,不过反正等会回到家,大哥会抱他下车的。
果然,等他一觉醒来,已经是在自己温暖的床褥里了。
窗外雪声簌簌,这是今冬初雪,植满灌木的院落被蒙上了一层薄雪,沉绿与雪白互相点缀,腊梅悄悄开了个花骨朵,嫣红明艳,煞是醒目,四季桂香幽然浮动,与雪的气息混合在一起,令人心醉。
谢安轻轻吸了吸鼻子,小孩身体很弱,动不动就生病,士族视练武为下等,大哥也说等冬天过去才教他舞剑。
但四岁的小孩子,练剑什么的,最多就是学个花把势,等到家庭聚会时让大人乐一乐,不把自己伤到算是万幸。
这童年生活,真悲催真难熬。
话说三年前过世的祖逖因闻鸡起舞之事扬名,谢安人小贪睡,晨起锻炼之事一拖再拖,落得如今,只稍一点风雪就感冒了。
大哥谢奕此时应该在书房,定是酒不离身,谢安路过厨房吃饱,又拿了碗糟鱼给大哥当下酒菜。平日就是这样,大哥在旁看书喝酒,陪他练字。
可他一进书房,今日这么好的赏雪天气,大哥却木头似的僵跪坐在席垫上,手里攥着数页纸,几案上扔着一个信封。
“阿兄,何事烦忧?”谢安心中隐隐不安。
大哥谢奕苦笑,“阿爹来信,大伯在豫章任上猝然过世,阿爹命我带你回京,而我也可离开这剡县了。”
信有数页,所说之事必然不会如此简单,谢安接过信细看。
事有三,其一是大伯谢鲲去世。
其二是建康兵乱已平息,朝廷整顿吏治,已发下对谢奕的调任文书,不日即将送达,将来的职位会在吏部。
其三是让谢奕带谢安回建康居住。
这三件都是大事,能够回到京师,对于喜欢呼朋唤友的大哥来说,那是一件好事,不过大伯的死却是谢家头顶一抹沉重的阴霾。
这对刚刚在江东士族站稳脚跟的谢家实在是沉重打击,失去了位列江左八达的大伯谢鲲,谢家在士族里的声望恐怕要一落千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