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4章 论“功”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大国重工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寒门状元最新章节!
张家口堡一战结束,鞑靼兵马先是在距离张家口堡仅仅只有十里的地方驻扎,等到夜色降临,鞑靼人又撤出十里重新扎营,队伍显得异常散乱,根本没多少心思用在防守上。
问题就在于鞑靼三王子巴尔斯博罗特对军旅之事并不十分精通,再加上最后不自量力攻城导致兵马折损而影响士气,军中普遍不想攻打张家口堡这样的坚城,在得知可以撤退后甚至连掩护的后军都没留下。
扎完营进入中军大帐,巴尔斯博罗特这才记起要派出斥候盯住张家口城门,防止明军趁夜前来偷营,于是开始调兵遣将。
如此一夜相安无事。
到天亮时,巴尔斯博罗特正准备升帐商讨攻城事宜,忽然传令兵来报,说是国师苏苏哈派人前来问询情况。
使者一来便以强硬的口吻道:“……三王子,大汗严令汗部兵马不得跟明军主力交锋,为何三王子要违背大汗命令?”
巴尔斯博罗特年轻气盛,怒颜相向:“你算什么东西,也有资格教训我?”
就在巴尔斯准备把来人痛打一顿解气时,军师洛谢特过来拉住巴尔斯博罗特的衣袖,劝他止怒,又对使者道:
“你既然是国师派来的,应该知道,三王子昨日带兵突击明军,大获全胜,现在明人的尸体还在外面摆着呢。”
来使道:“杀伤多少明军根本毫无意义,明朝人口以千万计,死这么点儿根本无足轻重,你们又无法掠夺粮食物资,反倒是连续大战下来白白折损近五六百骑,对汗部来说却是巨大的损失……国师下令,三王子必须撤出张家口堡五十里外,且不得再有任何战事发生!此事国师会详细告知大汗,交由大汗定夺!”
“你敢威胁我?”
巴尔斯博罗特又有些忍不住,当即发作,“本王子在这里跟明军开战,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苏苏哈居然敢拿父汗要挟我?就算是国师,也没这资格,他不过是我父汗喂养的一条狗罢了!”
洛谢特劝道:“三王子消消气。”
来使被巴尔斯博罗特威胁,根本就不为所动,就算达延部内也分成诸多派系,这个人本来就不归巴尔斯博罗特统辖,对于达延汗这个不得志的小儿子并没有多少敬畏。
在草原上,一切以实力说话,王亲贵胄若是没有军队和部族支持也不会拥有崇高地位。
来使傲然道:“国师的话我已带到,三王子是否听从无关紧要,不过三王子这里做的一切,都会原原本本汇报到大汗跟前,所以这里我还是奉劝三王子收敛些……明朝皇帝就在你前方的张家口堡内,手下人马数万,下一步他会抽调数十万大军云集宣府,到那时敌我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最好的选择便是撤兵……你的任务只是牵制,并不是表现自己。若你想要攻城,面对明军的火枪火炮,吃亏的只会是你自己!”
说完,来使连句告辞的话都不说,直接转身往帐外走去。
“这个狗东西……”
巴尔斯博罗特当即要追上去打人,却被洛谢特和几名侍从给拦了下来。
等帐内只剩下洛谢特和巴尔斯博罗特,洛谢特道:“三王子,其实国师说的话没有错,大汗差遣您领军到张家口来,并非是跟明军交战,前面关塞内不但有明朝皇帝,还有很多谋臣和勇将,只是昨日领兵那人没什么本事,三王子后来统率兵马攻城,不也出了状况?城头上指挥调度的人已查明,乃是明朝的宣大总督王守仁,之前他领兵跟我们多次交战,我们都败给了他。”
巴尔斯博罗特很不甘心,板着脸默不做声。
“还是撤兵吧。”
洛谢特劝道,“三王子初次领兵就击败数千明军骑兵,大涨我草原部族志气,定能让大汗刮目相看,如果继续打下去,可能真要遭遇一场惨败,若是一仗牺牲上千草原健儿,一则三王子脸面挂不住,另外大汗也会生气,实在是得不偿失。”
……
……
六月十二,明朝军队跟鞑靼人在张家口堡北门外打了一仗,从伤亡数量论,明朝军队战败无疑,不过明朝这边从皇帝到军中将士没人承认这是一场失败。
大明朝廷派出快马四处宣扬明军在张家口堡又取得一场歼敌上千的辉煌大胜,明令颁赏有功将士,最后关头再次出城破敌的枪骑兵和城头负责开炮的炮兵,得到的赏赐最为丰厚。
奉命领兵出战的白玉暂时被软禁,虽然他名义上依然是宣府总兵,不过身上的差事已由副总兵许泰担任,许泰突然成了朱厚照身边的红人,甚至可以时常去面圣,跟皇帝讨论军情。
之后几天,两方人马在张家口堡一线保持相安无事,明朝在经历出击失利后,不敢再轻易用兵,从斥候反馈的情报看,鞑靼人也是按兵不动。
双方形成对峙的态势。
在朱厚照想来,目前鞑靼人的兵力不足以攻陷张家口堡,笃定对方没有后续行动是在等候援军到来,朱厚照的战略意图已跟军中上下说明,等九边各处兵马抵达宣府后再选择开战,那时将会是大明与鞑靼人的决战。
张家口堡出击“凯旋”的讯息,于六月十五中午传到延绥。
三边总督衙门,王琼带着文书去见谢迁,谢迁看到后将邸报放到一边,抬头打量王琼,问道:“德华,你相信此战得胜了?”
王琼摇摇头:“宣府来的犒赏公文中,并未提及此战具体损失,以之前获得的情报看,双方骑兵在张家口外有一场殊死搏杀,至于结果如何……难说,不过现在一切都应以朝廷颁布的结果为准。”
谢迁本想抨击几句,但想到宣府战果也是如此,便感觉自己说话没有底气。
“唉!”
谢迁叹了口气道,“都怪老夫,是老夫开的先河,非要命令骑兵出击,结果自身损失比对手大多了,难道陛下那边也是这种状况?此前不是说陛下在张家口堡并无领兵出塞的意向么?怎么突然选择出城跟鞑靼人打一仗,还弄出个大捷来?真让人看不懂!”
王琼道:“那谢阁老,下一步咱们当如何应对?”
“坚守!”
谢迁的回答异常直接干脆,“无论张家口那边是真的获胜,还是杀敌八百自损两千,总归三边没有出兵的道理。到现在都没有沈之厚的消息,全当沈之厚在草原上已遭遇失败,这一战就不用指望他了,一切看宣府最终的战果吧!”
这边谢迁摆明一种态度,无论最终战果如何,都不会出现在三边之地,关键是看宣府那边与鞑靼人大战是怎么个结局。
两年平草原的国策是朱厚照和沈溪所定,此番也是这两位领兵,沈溪出塞后便音信全无,皇帝则在调兵遣将,连延绥的看家骑兵都调去了宣府,如此一来,战争只能在宣府一线爆发,谁都不会强行勒令三边出兵跟鞑靼人作战。
王琼本要说什么,但最后还是习惯性选择了沉默。
谢迁道:“德华,这几天老夫心力交瘁,军饷调拨以及分配粮草物资之事老夫已办妥,若是没有紧要的战场情报传来,就不必再来烦老夫了……老夫现在只需要等宣府那边出结果!”
王琼无奈点头,行礼后告退。
……
……
王琼回到正衙,心情多少有些忐忑。
面前一大堆案牍,他却完全静不下心来批阅,坐在那儿发愣半晌,突然想到什么,对一边的幕僚吩咐道:“派人去通知侯副总兵,本官要见他。”
外面阴雨连绵,王琼心神不宁之下无心于案牍,在正衙内来回行走,偶尔到门口看看雨势,蹙眉思虑着什么。
一直过了半个多时辰,延绥副总兵侯勋才姗姗来迟。
在总兵吴江和副总兵林恒带兵驰援宣府后,侯勋便暂时协理延绥军务,但本身侯勋在资历和能力上并不足以胜任这个工作。
“大人,您找卑职有事?”侯勋到来,神情有些局促不安,怕王琼因为他平时做事不周全而对他有所怪责。
王琼道:“这两天关于草原上的战报极少,到现在还没有兵部沈尚书的消息传来?”
侯勋迟疑了一下,道:“之前有消息说沈尚书曾出现过,但……这两天又没音信了,也没听说草原上有何战事发生……但……”
侯勋说话吞吞吐吐,最后好像记起什么,欲言又止。
王琼皱眉道:“你可是有什么事情没有告知本官?”
侯勋抱拳行礼:“有个消息,卑职也不知是否跟沈尚书有关,因为是北边过境的牧民传来的,未必能作准……卑职听闻,说是他们的汗部出了状况,似乎是可汗的一个儿子死了,鞑靼人正在哀悼,至于那个王子是怎么死的,却没更多消息传回。”
“那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死了个鞑靼王子?”王琼皱眉问道,“为何之前没有任何线报?”
“这个……”
侯勋显得很为难,毕竟调查情报这种事,以前他可不会管,所有情报都是直接呈送总兵吴江,他没资格过问。
王琼见侯勋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由再次问道:“那是否有可能,是沈尚书带兵跟鞑靼人交战,把这个鞑靼王子率领的兵马给击败了,甚至那领兵的鞑靼王子也战败而死?”
侯勋点头道:“是有这种可能。”
王琼无奈摇头,显然对侯勋说的话并不怎么采纳,侯勋好似也意识到自己的话并不能完全赢得王琼的信任,又补充道:
“卑职之前便有听军中的人说,沈尚书率领的兵马不多,定下的策略是诱敌深入……仓促下跟鞑靼人在草原上交战的可能性不大……”
王琼打量侯勋,问道:“这你又是如何知晓的?”
侯勋发现自己失言,低着头不再言语。
王琼叹道:“一直让你调查沈尚书的消息,现在暂时先放放,接下来你着重查明鞑靼王子战死的消息是否确切,再顺着这条线,多探知草原上的情报,现在鞑靼人对信息封锁太严重,以至于草原上的消息很难传递过来,如今北上南下的商旅几乎绝迹,只能多问问那些南下逃难的牧民,你注意善待这些牧民,如此就能从他们口中获悉更多有用的消息。”
“是,大人。”侯勋领命。
……
……
京城,建昌侯府,张延龄才刚得到宣府发来的文书。
正是晚饭时,张延龄在一个妖艳女人的侍奉下饮着美酒,一边侧头跟跪在地上的黄玉说事。
“……陛下打了胜仗,这是好事嘛,看来没有沈之厚陛下同样可以打胜仗,那以后朝廷是否有沈之厚这个人,已无关紧要。”张延龄笑道。
黄玉跪在那儿,不敢抬头跟张延龄对视,主要他怕见到什么不堪入目的事情,到底张延龄怀里的女人衣衫不整。
黄玉耷拉着脑袋:“听从宣府过来的商贾说,这位沈尚书出塞后就失踪了,而后鞑子就把各关塞给牢牢看住,好像关门打狗……很多传言说沈尚书已兵败自尽,就是没法确定消息是否属实。”
“那一定属实!”
张延龄不屑一顾地道,“战场上有常胜将军吗?沈之厚是打了几场胜仗,也不知他撞了什么狗屎运,每次都让他逢凶化吉,但得意而不可再往,这次他得意忘形,居然领兵深入草原,面对四面八方袭来的鞑子,他不败才算有鬼了!”
“对。”黄玉笑道,“姓沈的死了,侯爷终于可以报仇雪恨……”
“啪!”
张延龄伸手把身边杯盏悉数扫到地上,“霹雳吧啦”声中摔了个粉碎,怒气冲冲地道:“什么报仇雪恨!他有那资格让本候记挂于心吗?再者说了又不是本侯亲自动的手,这口恶气哪里出了?”
黄玉试探地问道:“沈尚书的府宅还好好地在京城里,要不咱们去放上一把火?”
张延龄张开巴掌就是一耳光打过去,只听“啪”的一声,黄玉脸上出现一个清晰的掌印,张延龄破口大骂:
“老是放火、刺杀这种低级的主意,难道你就不能想点别的?现在沈之厚还没落罪,若是他因罪被陛下责罚,本侯自然会让他府上鸡犬不宁,这会儿动他的府宅,不是又被那些言官拿到把柄?”
“侯爷,没人知道是您干的。”
黄玉摸着脸,冤枉地道,“再者说了,这京城内外都是您的人,就算放了火,也没人敢把侯爷您怎么样……”
张延龄一摆手:“就算没人说,也有大把人认定是本侯所为,这个节骨眼儿上本侯可不想落人话柄!若沈之厚死了,要纾解这口气也不在这一时间,本侯还有更要紧的事情做……之前让你把京城内所有买卖接过来,把货栈都查封,你可有办到?”
黄玉扁着嘴,委屈地道:“不是小人不办事,侯爷,说来奇怪,就算封了那些货栈,市面上还是有人出货,咱售卖的商品的价格一直提不上去,唯一的办法便是把那些小商小贩都抓起来……”
张延龄皱眉:“市面上有那么多货么?非要到早晚两市,把那些卖生活必须品的小贩抓起来?你就没查过,他们从哪里拿的货?”
黄玉道:“好像是……在侯爷您下令查封货栈前,有人把货给散出去了,那些小商小贩都是那会儿进的货,现在他们都是直接从家里提货,线索全断了。”
“那就把这些刁民全抓起来!”
张延龄怒吼道,“直接送到顺天府……不对,押送至京营衙门,定他们个罪……就说他们囤积居奇发国难财,先杀几个,看谁敢跟本侯作对!”
到最后,张延龄已经失态。
“是,是,侯爷,您消消气,小人定会把事情做好。您可别气坏身子。”黄玉一脸委屈之色道。
……
……
就在朱厚照调集大明边陲各路人马往宣府集结,跟鞑靼三王子所部形成对峙时,草原上沈溪已率领兵马顺利由君子津渡过黄河,进入东套地区,并且过了原东胜卫下辖的五花所故地,准备找到以前大明控制东套地区的官路,动身南返。
就算沈溪所部消息通畅,但也无法得知更多关内的消息,至于朱厚照跟鞑靼人一战,更是完全懵然不知。
此时摆在沈溪眼前的,已不再是三边以及宣大之地有多少兵马准备驰援他,又或者是那个曾经构想中的包围圈是否形成,而在于身后数万鞑靼追兵愈发迫近。
“后方八十里有鞑靼骑兵数千……”
“左翼四十里有鞑靼骑兵袭扰我斥候……”
“前面四十里有数百鞑靼骑兵游走,试图阻碍我军兵马通过……”
几天下来,全都是关于鞑靼追兵的消息,本来沈溪派出的斥候,能距离本部百里左右活动,但到现在已经被压缩到六十里范围,也就是说,沈溪走到哪里,最多也只能知道周边六十里的情况,更多的消息只有靠他对战局的分析和判断。
如此一直到六月十七,沈溪已经在草原上走了一个多月时间。
这天兵马终于抵达传说中的官道,其实这条路早已荒废,沿途有一些哨卡和驿站,经历几十年风沙侵蚀后早就跟周边戈壁沙漠融为一体,士兵行走其间,发现除了后方追兵外,还有更迫在眉睫的问题,那就是水源告急。
张家口堡一战结束,鞑靼兵马先是在距离张家口堡仅仅只有十里的地方驻扎,等到夜色降临,鞑靼人又撤出十里重新扎营,队伍显得异常散乱,根本没多少心思用在防守上。
问题就在于鞑靼三王子巴尔斯博罗特对军旅之事并不十分精通,再加上最后不自量力攻城导致兵马折损而影响士气,军中普遍不想攻打张家口堡这样的坚城,在得知可以撤退后甚至连掩护的后军都没留下。
扎完营进入中军大帐,巴尔斯博罗特这才记起要派出斥候盯住张家口城门,防止明军趁夜前来偷营,于是开始调兵遣将。
如此一夜相安无事。
到天亮时,巴尔斯博罗特正准备升帐商讨攻城事宜,忽然传令兵来报,说是国师苏苏哈派人前来问询情况。
使者一来便以强硬的口吻道:“……三王子,大汗严令汗部兵马不得跟明军主力交锋,为何三王子要违背大汗命令?”
巴尔斯博罗特年轻气盛,怒颜相向:“你算什么东西,也有资格教训我?”
就在巴尔斯准备把来人痛打一顿解气时,军师洛谢特过来拉住巴尔斯博罗特的衣袖,劝他止怒,又对使者道:
“你既然是国师派来的,应该知道,三王子昨日带兵突击明军,大获全胜,现在明人的尸体还在外面摆着呢。”
来使道:“杀伤多少明军根本毫无意义,明朝人口以千万计,死这么点儿根本无足轻重,你们又无法掠夺粮食物资,反倒是连续大战下来白白折损近五六百骑,对汗部来说却是巨大的损失……国师下令,三王子必须撤出张家口堡五十里外,且不得再有任何战事发生!此事国师会详细告知大汗,交由大汗定夺!”
“你敢威胁我?”
巴尔斯博罗特又有些忍不住,当即发作,“本王子在这里跟明军开战,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苏苏哈居然敢拿父汗要挟我?就算是国师,也没这资格,他不过是我父汗喂养的一条狗罢了!”
洛谢特劝道:“三王子消消气。”
来使被巴尔斯博罗特威胁,根本就不为所动,就算达延部内也分成诸多派系,这个人本来就不归巴尔斯博罗特统辖,对于达延汗这个不得志的小儿子并没有多少敬畏。
在草原上,一切以实力说话,王亲贵胄若是没有军队和部族支持也不会拥有崇高地位。
来使傲然道:“国师的话我已带到,三王子是否听从无关紧要,不过三王子这里做的一切,都会原原本本汇报到大汗跟前,所以这里我还是奉劝三王子收敛些……明朝皇帝就在你前方的张家口堡内,手下人马数万,下一步他会抽调数十万大军云集宣府,到那时敌我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最好的选择便是撤兵……你的任务只是牵制,并不是表现自己。若你想要攻城,面对明军的火枪火炮,吃亏的只会是你自己!”
说完,来使连句告辞的话都不说,直接转身往帐外走去。
“这个狗东西……”
巴尔斯博罗特当即要追上去打人,却被洛谢特和几名侍从给拦了下来。
等帐内只剩下洛谢特和巴尔斯博罗特,洛谢特道:“三王子,其实国师说的话没有错,大汗差遣您领军到张家口来,并非是跟明军交战,前面关塞内不但有明朝皇帝,还有很多谋臣和勇将,只是昨日领兵那人没什么本事,三王子后来统率兵马攻城,不也出了状况?城头上指挥调度的人已查明,乃是明朝的宣大总督王守仁,之前他领兵跟我们多次交战,我们都败给了他。”
巴尔斯博罗特很不甘心,板着脸默不做声。
“还是撤兵吧。”
洛谢特劝道,“三王子初次领兵就击败数千明军骑兵,大涨我草原部族志气,定能让大汗刮目相看,如果继续打下去,可能真要遭遇一场惨败,若是一仗牺牲上千草原健儿,一则三王子脸面挂不住,另外大汗也会生气,实在是得不偿失。”
……
……
六月十二,明朝军队跟鞑靼人在张家口堡北门外打了一仗,从伤亡数量论,明朝军队战败无疑,不过明朝这边从皇帝到军中将士没人承认这是一场失败。
大明朝廷派出快马四处宣扬明军在张家口堡又取得一场歼敌上千的辉煌大胜,明令颁赏有功将士,最后关头再次出城破敌的枪骑兵和城头负责开炮的炮兵,得到的赏赐最为丰厚。
奉命领兵出战的白玉暂时被软禁,虽然他名义上依然是宣府总兵,不过身上的差事已由副总兵许泰担任,许泰突然成了朱厚照身边的红人,甚至可以时常去面圣,跟皇帝讨论军情。
之后几天,两方人马在张家口堡一线保持相安无事,明朝在经历出击失利后,不敢再轻易用兵,从斥候反馈的情报看,鞑靼人也是按兵不动。
双方形成对峙的态势。
在朱厚照想来,目前鞑靼人的兵力不足以攻陷张家口堡,笃定对方没有后续行动是在等候援军到来,朱厚照的战略意图已跟军中上下说明,等九边各处兵马抵达宣府后再选择开战,那时将会是大明与鞑靼人的决战。
张家口堡出击“凯旋”的讯息,于六月十五中午传到延绥。
三边总督衙门,王琼带着文书去见谢迁,谢迁看到后将邸报放到一边,抬头打量王琼,问道:“德华,你相信此战得胜了?”
王琼摇摇头:“宣府来的犒赏公文中,并未提及此战具体损失,以之前获得的情报看,双方骑兵在张家口外有一场殊死搏杀,至于结果如何……难说,不过现在一切都应以朝廷颁布的结果为准。”
谢迁本想抨击几句,但想到宣府战果也是如此,便感觉自己说话没有底气。
“唉!”
谢迁叹了口气道,“都怪老夫,是老夫开的先河,非要命令骑兵出击,结果自身损失比对手大多了,难道陛下那边也是这种状况?此前不是说陛下在张家口堡并无领兵出塞的意向么?怎么突然选择出城跟鞑靼人打一仗,还弄出个大捷来?真让人看不懂!”
王琼道:“那谢阁老,下一步咱们当如何应对?”
“坚守!”
谢迁的回答异常直接干脆,“无论张家口那边是真的获胜,还是杀敌八百自损两千,总归三边没有出兵的道理。到现在都没有沈之厚的消息,全当沈之厚在草原上已遭遇失败,这一战就不用指望他了,一切看宣府最终的战果吧!”
这边谢迁摆明一种态度,无论最终战果如何,都不会出现在三边之地,关键是看宣府那边与鞑靼人大战是怎么个结局。
两年平草原的国策是朱厚照和沈溪所定,此番也是这两位领兵,沈溪出塞后便音信全无,皇帝则在调兵遣将,连延绥的看家骑兵都调去了宣府,如此一来,战争只能在宣府一线爆发,谁都不会强行勒令三边出兵跟鞑靼人作战。
王琼本要说什么,但最后还是习惯性选择了沉默。
谢迁道:“德华,这几天老夫心力交瘁,军饷调拨以及分配粮草物资之事老夫已办妥,若是没有紧要的战场情报传来,就不必再来烦老夫了……老夫现在只需要等宣府那边出结果!”
王琼无奈点头,行礼后告退。
……
……
王琼回到正衙,心情多少有些忐忑。
面前一大堆案牍,他却完全静不下心来批阅,坐在那儿发愣半晌,突然想到什么,对一边的幕僚吩咐道:“派人去通知侯副总兵,本官要见他。”
外面阴雨连绵,王琼心神不宁之下无心于案牍,在正衙内来回行走,偶尔到门口看看雨势,蹙眉思虑着什么。
一直过了半个多时辰,延绥副总兵侯勋才姗姗来迟。
在总兵吴江和副总兵林恒带兵驰援宣府后,侯勋便暂时协理延绥军务,但本身侯勋在资历和能力上并不足以胜任这个工作。
“大人,您找卑职有事?”侯勋到来,神情有些局促不安,怕王琼因为他平时做事不周全而对他有所怪责。
王琼道:“这两天关于草原上的战报极少,到现在还没有兵部沈尚书的消息传来?”
侯勋迟疑了一下,道:“之前有消息说沈尚书曾出现过,但……这两天又没音信了,也没听说草原上有何战事发生……但……”
侯勋说话吞吞吐吐,最后好像记起什么,欲言又止。
王琼皱眉道:“你可是有什么事情没有告知本官?”
侯勋抱拳行礼:“有个消息,卑职也不知是否跟沈尚书有关,因为是北边过境的牧民传来的,未必能作准……卑职听闻,说是他们的汗部出了状况,似乎是可汗的一个儿子死了,鞑靼人正在哀悼,至于那个王子是怎么死的,却没更多消息传回。”
“那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死了个鞑靼王子?”王琼皱眉问道,“为何之前没有任何线报?”
“这个……”
侯勋显得很为难,毕竟调查情报这种事,以前他可不会管,所有情报都是直接呈送总兵吴江,他没资格过问。
王琼见侯勋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由再次问道:“那是否有可能,是沈尚书带兵跟鞑靼人交战,把这个鞑靼王子率领的兵马给击败了,甚至那领兵的鞑靼王子也战败而死?”
侯勋点头道:“是有这种可能。”
王琼无奈摇头,显然对侯勋说的话并不怎么采纳,侯勋好似也意识到自己的话并不能完全赢得王琼的信任,又补充道:
“卑职之前便有听军中的人说,沈尚书率领的兵马不多,定下的策略是诱敌深入……仓促下跟鞑靼人在草原上交战的可能性不大……”
王琼打量侯勋,问道:“这你又是如何知晓的?”
侯勋发现自己失言,低着头不再言语。
王琼叹道:“一直让你调查沈尚书的消息,现在暂时先放放,接下来你着重查明鞑靼王子战死的消息是否确切,再顺着这条线,多探知草原上的情报,现在鞑靼人对信息封锁太严重,以至于草原上的消息很难传递过来,如今北上南下的商旅几乎绝迹,只能多问问那些南下逃难的牧民,你注意善待这些牧民,如此就能从他们口中获悉更多有用的消息。”
“是,大人。”侯勋领命。
……
……
京城,建昌侯府,张延龄才刚得到宣府发来的文书。
正是晚饭时,张延龄在一个妖艳女人的侍奉下饮着美酒,一边侧头跟跪在地上的黄玉说事。
“……陛下打了胜仗,这是好事嘛,看来没有沈之厚陛下同样可以打胜仗,那以后朝廷是否有沈之厚这个人,已无关紧要。”张延龄笑道。
黄玉跪在那儿,不敢抬头跟张延龄对视,主要他怕见到什么不堪入目的事情,到底张延龄怀里的女人衣衫不整。
黄玉耷拉着脑袋:“听从宣府过来的商贾说,这位沈尚书出塞后就失踪了,而后鞑子就把各关塞给牢牢看住,好像关门打狗……很多传言说沈尚书已兵败自尽,就是没法确定消息是否属实。”
“那一定属实!”
张延龄不屑一顾地道,“战场上有常胜将军吗?沈之厚是打了几场胜仗,也不知他撞了什么狗屎运,每次都让他逢凶化吉,但得意而不可再往,这次他得意忘形,居然领兵深入草原,面对四面八方袭来的鞑子,他不败才算有鬼了!”
“对。”黄玉笑道,“姓沈的死了,侯爷终于可以报仇雪恨……”
“啪!”
张延龄伸手把身边杯盏悉数扫到地上,“霹雳吧啦”声中摔了个粉碎,怒气冲冲地道:“什么报仇雪恨!他有那资格让本候记挂于心吗?再者说了又不是本侯亲自动的手,这口恶气哪里出了?”
黄玉试探地问道:“沈尚书的府宅还好好地在京城里,要不咱们去放上一把火?”
张延龄张开巴掌就是一耳光打过去,只听“啪”的一声,黄玉脸上出现一个清晰的掌印,张延龄破口大骂:
“老是放火、刺杀这种低级的主意,难道你就不能想点别的?现在沈之厚还没落罪,若是他因罪被陛下责罚,本侯自然会让他府上鸡犬不宁,这会儿动他的府宅,不是又被那些言官拿到把柄?”
“侯爷,没人知道是您干的。”
黄玉摸着脸,冤枉地道,“再者说了,这京城内外都是您的人,就算放了火,也没人敢把侯爷您怎么样……”
张延龄一摆手:“就算没人说,也有大把人认定是本侯所为,这个节骨眼儿上本侯可不想落人话柄!若沈之厚死了,要纾解这口气也不在这一时间,本侯还有更要紧的事情做……之前让你把京城内所有买卖接过来,把货栈都查封,你可有办到?”
黄玉扁着嘴,委屈地道:“不是小人不办事,侯爷,说来奇怪,就算封了那些货栈,市面上还是有人出货,咱售卖的商品的价格一直提不上去,唯一的办法便是把那些小商小贩都抓起来……”
张延龄皱眉:“市面上有那么多货么?非要到早晚两市,把那些卖生活必须品的小贩抓起来?你就没查过,他们从哪里拿的货?”
黄玉道:“好像是……在侯爷您下令查封货栈前,有人把货给散出去了,那些小商小贩都是那会儿进的货,现在他们都是直接从家里提货,线索全断了。”
“那就把这些刁民全抓起来!”
张延龄怒吼道,“直接送到顺天府……不对,押送至京营衙门,定他们个罪……就说他们囤积居奇发国难财,先杀几个,看谁敢跟本侯作对!”
到最后,张延龄已经失态。
“是,是,侯爷,您消消气,小人定会把事情做好。您可别气坏身子。”黄玉一脸委屈之色道。
……
……
就在朱厚照调集大明边陲各路人马往宣府集结,跟鞑靼三王子所部形成对峙时,草原上沈溪已率领兵马顺利由君子津渡过黄河,进入东套地区,并且过了原东胜卫下辖的五花所故地,准备找到以前大明控制东套地区的官路,动身南返。
就算沈溪所部消息通畅,但也无法得知更多关内的消息,至于朱厚照跟鞑靼人一战,更是完全懵然不知。
此时摆在沈溪眼前的,已不再是三边以及宣大之地有多少兵马准备驰援他,又或者是那个曾经构想中的包围圈是否形成,而在于身后数万鞑靼追兵愈发迫近。
“后方八十里有鞑靼骑兵数千……”
“左翼四十里有鞑靼骑兵袭扰我斥候……”
“前面四十里有数百鞑靼骑兵游走,试图阻碍我军兵马通过……”
几天下来,全都是关于鞑靼追兵的消息,本来沈溪派出的斥候,能距离本部百里左右活动,但到现在已经被压缩到六十里范围,也就是说,沈溪走到哪里,最多也只能知道周边六十里的情况,更多的消息只有靠他对战局的分析和判断。
如此一直到六月十七,沈溪已经在草原上走了一个多月时间。
这天兵马终于抵达传说中的官道,其实这条路早已荒废,沿途有一些哨卡和驿站,经历几十年风沙侵蚀后早就跟周边戈壁沙漠融为一体,士兵行走其间,发现除了后方追兵外,还有更迫在眉睫的问题,那就是水源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