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催化剂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基本异界法最新章节!
移步走出欧费蒙德里奇伏案工作的舱室,再穿过暖白色灯光笼罩着的走廊,就来到了“新生号”的指挥所主会议室。
“下面有请舆论研究办公室主任发表调研结果。”
和投影仪联动的房间照明灯随着幕布上的光芒亮起而同步熄灭。一个戴着眼镜的人影随之从会议桌上起身,接过身边人递来的激光笔,开始对着幕布指指点点。
“通过罗尔卢利公国本地双月教会传来的一千四百六十五条舆论调查案例,以及我室科员欧费蒙德里奇从本地双月教会内部获取的八十四页报告来看,我的意见是在本地迅速推广民生产品快速出口是可行的。”
此言一出,支持商业扩张的大佬们都免不得在心中暗喜。在刚刚的会议中,负责经济调查这边的同志也证实了商业扩张的合理性和美好前景,如果外部风评环境也能支持,这条路线从设想走向现实也就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具体来看,一千四百六十五条案例之内有二百四十八条是正面,其他都是负面。而针对负面案例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负面案例都是针对我们的外貌特征,以及打败双月教会的传说,还有相传是我们建造的‘大铁船’。”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继续道:“当然,在这件事上他们说对了。这‘阴森,恐怖,通体僵硬没有人情味’的钢铁浮城确实是我们制造的,但至于其它的观点和描述,基本上都是不实言论。怎么描述呢,就和‘洋人的膝盖弯不了’是一个样子的。”
听到“洋人的膝盖弯不了”这句在座者的祖辈曾经犯过的错误,也是现如今的历史笑话,与会者便纷纷忍俊不禁,放声大笑起来。他们不是没有听说过“黄皮肤的魔鬼”,“吃人的异世界人”这些称呼,但如此形象的比喻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见。
前有同治御史吴可读在奏折中云:‘洋人无异于禽兽,使其行三跪九叩之礼,有如强禽兽而行五伦之礼,能使其行,不为朝廷之荣;不能使其行,亦不足为朝廷之辱’;而后大学士徐桐见洋人面见皇帝时不肯下跪,断定洋人没长膝盖,于是发给士兵人手一个长竹竿,以便在战争中把洋人打倒。
这是“一鸦”时候的事情了。在这之后,不可一世的清帝国尽管占尽了嘴上的便宜(单方面的),但依旧是抱着大净桶(装满人粪尿,姨妈血)被洋枪洋炮打成了狗。这样的流言,远不如一次有力的冲锋,或是炮手手中的一根点火杆,甚至还不如一发米尼弹来得有力。
“至于正面的案例,绝大多数集中在对我们投放到岸上的商品之中。由于大量评价相同,所以带来了数量少的错觉。在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案例条数并非代表实际舆论强度。也就是说,在二百四十八条案例当中的‘中国火柴很好用’这样的评价可能强度要远远大过对轮船和我们本身的抹黑。”
啊,不止比一发还未装在枪膛里的米尼弹来得无力,这千百条谣言流言怕是真的还不如一根火柴来得给劲啦。
“另外,在负面案例当中,也有近五十条是针对罗尔卢利公国的倒卖商人的抬高价格,而后迁怒于我们头上。在我们投放的商品总数当中,起码有八成不是进入最终使用者的手中,这一点之前的调研报告也讲得清楚吧?”
与会者有不少人点了点头。一来呢,是他们这次投放的商品总额实在太少,不能让闻利而动的“投机商”和星罗棋布的“行商”们吃得肚子浑圆之后还有剩;二来呢,是他们在罗尔卢利的行政力量远不如在西埃尔塔那样能够影响市场机制,对民生用品进行价格方面的强力管控。
和西埃尔塔乃至埃尔塔大陆的开拓不一样,先期他们有多列轨道同时输送系统提供足够的运力来满足西埃尔塔的民生商品需求,后期则是西埃尔塔有各种民生用品工厂,造血机能持续增长。
但在大海彼岸的罗尔卢利公国,一切都必须靠船运输送过来。要知道那船运再强,哪里有铁路运输来得运力大?诚然,中方有在未来把铁路修到巴希维塔大陆的计划,但现在还就是镜花水月,南埃尔塔都还没建起哪怕一个车站,哪里去谈铁路?
“而之所以会对商品的价格虚高产生不满,事实上还是他们对我们提供的民生用品有迫切的需求。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断上涨的价格和需求本身催生了囤积潮。正是囤积潮和投机商两大因素综合,最后才催生了这种情况。”
这是需要讲明的事实。这些不满并不是针对中国和埃尔塔出口商品本身,而是在对这些商品,也就是“中国货”的满意前提上衍生的。
这也就证明,商业扩张是有空间的——岂止是有空间,这片土地和埃尔塔一样,就是未被开发的处女地!
只要东西好使,自然不愁卖不出去。纵使是最低级的街坊口述,也会扩散一条毛巾,一根火柴背后的妙处。现代工业品不仅能为人所不能为之事,而且价廉,质优,又有谁能够拒绝它们呢?
会议的结果已经十分明朗,远在万里之外的门东市方面也同意在对巴希维塔大陆出口方面提供更多份额——至于要不要让投机商“吃撑破产”,那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或许他们的无下限食利还能成为迫使帝王将相们改变的动力之一吧。
当然,这批商品带来的影响远比它们本身获取的利润总和还要深远。很快地,广义上的罗尔卢利公国内的几个国家也成了“尝鲜”中国货的国度。又没过两天,接壤的东布伊堪奇自然而然地也和其他几个和罗尔卢利公国接壤的国家一起,成了渴望利益的商人们的新目标。
这些商人一般都有沿途的各关卡,隘口通行权,而他们付出如此大的代价,通达这么广的人脉,所要瞄准的目标自然也是非同寻常。
他们的客户不是皇室,便是富商大贾,地主豪强。他们在关隘,捐税,路费上付出的金钱,打点人脉,漫长路程,疏通关节上付出的辛劳都要靠这宰得痛快的一刀完完全全地挣回来——以前是如此,中国人的触角刚刚伸到巴希维塔大陆时也依旧是如此。
现如今埃尔塔各地的商会多半已经和中国人签订协议,在某个地区内某件商品的销售价必须以商定的“建议零售价”为准,不得随意升高降低。另配有专门的巡查队,即隶属于埃尔塔公安系统和商务部双重领导的旗下的公安系统经济犯罪司,不定期巡查埃尔塔各地,对当地的物价进行监督矫正。
以指导价为核心(也是底线)推广新生活方式与经济覆盖面是符合埃尔塔的折中选择,也是为了埃尔塔帝国的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各地稳定复兴而做出的综合考虑。无论是为了整垮竞争对手而进行的无下限倾销,还是行业内沆瀣一气形成黑恶势力统一对某地某物进行涨价,透支的要么是经济健康度,要么就是国家信用和国家威信,亦或是两者一齐透支。
但把舞台挪到巴希维塔大陆,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一个不漏,全都是彻彻底底的封建国家——有两个宣称自己是“共和”的国家甚至还规定拥有奴隶合法,难不成有事实奴隶制的国家再安上一个“共和”,“皿煮”,“人民”的名号就进步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再去“养大”这些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没错,是有可能达到最终让巴希维塔大陆诸国的经济基础壮大到可以动摇上层建筑的可能性,但向来以这些渠道疯狂牟利的商人会有那么好接受这一揽子方案么?显然,习惯于利益最大化的他们是不会轻而易举接受这种“看上去不挣钱”之方案的。
这种方案看似是让利润大幅削减,实际对市场带来了十分明显的增益。如何去做大,做深市场这个池子才是容下更多财富之水的王道,而不是去想着如何把池子里的水抽干净。这样的道理,指望他们自己去理会恐怕还要数百年……
换一个方向,用经济购买力的缺乏让他们发觉已经承担不起来自埃尔塔和中国的消费品,而战争手段施压和外交手段利用双月教会制衡都已经达不到目的,只能提升自己的生产力来适应需求增长。
这就是中国人的策略。生产力只要增长,生产关系就必须得适应生产力的需要做出改变。由此一来,不需要战争,不需要征服,进步的新风自然就会吹进最难渗透进的政治堡垒,最终把这些国家改造成一个或多个适应中国,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家。
移步走出欧费蒙德里奇伏案工作的舱室,再穿过暖白色灯光笼罩着的走廊,就来到了“新生号”的指挥所主会议室。
“下面有请舆论研究办公室主任发表调研结果。”
和投影仪联动的房间照明灯随着幕布上的光芒亮起而同步熄灭。一个戴着眼镜的人影随之从会议桌上起身,接过身边人递来的激光笔,开始对着幕布指指点点。
“通过罗尔卢利公国本地双月教会传来的一千四百六十五条舆论调查案例,以及我室科员欧费蒙德里奇从本地双月教会内部获取的八十四页报告来看,我的意见是在本地迅速推广民生产品快速出口是可行的。”
此言一出,支持商业扩张的大佬们都免不得在心中暗喜。在刚刚的会议中,负责经济调查这边的同志也证实了商业扩张的合理性和美好前景,如果外部风评环境也能支持,这条路线从设想走向现实也就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具体来看,一千四百六十五条案例之内有二百四十八条是正面,其他都是负面。而针对负面案例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负面案例都是针对我们的外貌特征,以及打败双月教会的传说,还有相传是我们建造的‘大铁船’。”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继续道:“当然,在这件事上他们说对了。这‘阴森,恐怖,通体僵硬没有人情味’的钢铁浮城确实是我们制造的,但至于其它的观点和描述,基本上都是不实言论。怎么描述呢,就和‘洋人的膝盖弯不了’是一个样子的。”
听到“洋人的膝盖弯不了”这句在座者的祖辈曾经犯过的错误,也是现如今的历史笑话,与会者便纷纷忍俊不禁,放声大笑起来。他们不是没有听说过“黄皮肤的魔鬼”,“吃人的异世界人”这些称呼,但如此形象的比喻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见。
前有同治御史吴可读在奏折中云:‘洋人无异于禽兽,使其行三跪九叩之礼,有如强禽兽而行五伦之礼,能使其行,不为朝廷之荣;不能使其行,亦不足为朝廷之辱’;而后大学士徐桐见洋人面见皇帝时不肯下跪,断定洋人没长膝盖,于是发给士兵人手一个长竹竿,以便在战争中把洋人打倒。
这是“一鸦”时候的事情了。在这之后,不可一世的清帝国尽管占尽了嘴上的便宜(单方面的),但依旧是抱着大净桶(装满人粪尿,姨妈血)被洋枪洋炮打成了狗。这样的流言,远不如一次有力的冲锋,或是炮手手中的一根点火杆,甚至还不如一发米尼弹来得有力。
“至于正面的案例,绝大多数集中在对我们投放到岸上的商品之中。由于大量评价相同,所以带来了数量少的错觉。在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案例条数并非代表实际舆论强度。也就是说,在二百四十八条案例当中的‘中国火柴很好用’这样的评价可能强度要远远大过对轮船和我们本身的抹黑。”
啊,不止比一发还未装在枪膛里的米尼弹来得无力,这千百条谣言流言怕是真的还不如一根火柴来得给劲啦。
“另外,在负面案例当中,也有近五十条是针对罗尔卢利公国的倒卖商人的抬高价格,而后迁怒于我们头上。在我们投放的商品总数当中,起码有八成不是进入最终使用者的手中,这一点之前的调研报告也讲得清楚吧?”
与会者有不少人点了点头。一来呢,是他们这次投放的商品总额实在太少,不能让闻利而动的“投机商”和星罗棋布的“行商”们吃得肚子浑圆之后还有剩;二来呢,是他们在罗尔卢利的行政力量远不如在西埃尔塔那样能够影响市场机制,对民生用品进行价格方面的强力管控。
和西埃尔塔乃至埃尔塔大陆的开拓不一样,先期他们有多列轨道同时输送系统提供足够的运力来满足西埃尔塔的民生商品需求,后期则是西埃尔塔有各种民生用品工厂,造血机能持续增长。
但在大海彼岸的罗尔卢利公国,一切都必须靠船运输送过来。要知道那船运再强,哪里有铁路运输来得运力大?诚然,中方有在未来把铁路修到巴希维塔大陆的计划,但现在还就是镜花水月,南埃尔塔都还没建起哪怕一个车站,哪里去谈铁路?
“而之所以会对商品的价格虚高产生不满,事实上还是他们对我们提供的民生用品有迫切的需求。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断上涨的价格和需求本身催生了囤积潮。正是囤积潮和投机商两大因素综合,最后才催生了这种情况。”
这是需要讲明的事实。这些不满并不是针对中国和埃尔塔出口商品本身,而是在对这些商品,也就是“中国货”的满意前提上衍生的。
这也就证明,商业扩张是有空间的——岂止是有空间,这片土地和埃尔塔一样,就是未被开发的处女地!
只要东西好使,自然不愁卖不出去。纵使是最低级的街坊口述,也会扩散一条毛巾,一根火柴背后的妙处。现代工业品不仅能为人所不能为之事,而且价廉,质优,又有谁能够拒绝它们呢?
会议的结果已经十分明朗,远在万里之外的门东市方面也同意在对巴希维塔大陆出口方面提供更多份额——至于要不要让投机商“吃撑破产”,那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或许他们的无下限食利还能成为迫使帝王将相们改变的动力之一吧。
当然,这批商品带来的影响远比它们本身获取的利润总和还要深远。很快地,广义上的罗尔卢利公国内的几个国家也成了“尝鲜”中国货的国度。又没过两天,接壤的东布伊堪奇自然而然地也和其他几个和罗尔卢利公国接壤的国家一起,成了渴望利益的商人们的新目标。
这些商人一般都有沿途的各关卡,隘口通行权,而他们付出如此大的代价,通达这么广的人脉,所要瞄准的目标自然也是非同寻常。
他们的客户不是皇室,便是富商大贾,地主豪强。他们在关隘,捐税,路费上付出的金钱,打点人脉,漫长路程,疏通关节上付出的辛劳都要靠这宰得痛快的一刀完完全全地挣回来——以前是如此,中国人的触角刚刚伸到巴希维塔大陆时也依旧是如此。
现如今埃尔塔各地的商会多半已经和中国人签订协议,在某个地区内某件商品的销售价必须以商定的“建议零售价”为准,不得随意升高降低。另配有专门的巡查队,即隶属于埃尔塔公安系统和商务部双重领导的旗下的公安系统经济犯罪司,不定期巡查埃尔塔各地,对当地的物价进行监督矫正。
以指导价为核心(也是底线)推广新生活方式与经济覆盖面是符合埃尔塔的折中选择,也是为了埃尔塔帝国的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各地稳定复兴而做出的综合考虑。无论是为了整垮竞争对手而进行的无下限倾销,还是行业内沆瀣一气形成黑恶势力统一对某地某物进行涨价,透支的要么是经济健康度,要么就是国家信用和国家威信,亦或是两者一齐透支。
但把舞台挪到巴希维塔大陆,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一个不漏,全都是彻彻底底的封建国家——有两个宣称自己是“共和”的国家甚至还规定拥有奴隶合法,难不成有事实奴隶制的国家再安上一个“共和”,“皿煮”,“人民”的名号就进步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再去“养大”这些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没错,是有可能达到最终让巴希维塔大陆诸国的经济基础壮大到可以动摇上层建筑的可能性,但向来以这些渠道疯狂牟利的商人会有那么好接受这一揽子方案么?显然,习惯于利益最大化的他们是不会轻而易举接受这种“看上去不挣钱”之方案的。
这种方案看似是让利润大幅削减,实际对市场带来了十分明显的增益。如何去做大,做深市场这个池子才是容下更多财富之水的王道,而不是去想着如何把池子里的水抽干净。这样的道理,指望他们自己去理会恐怕还要数百年……
换一个方向,用经济购买力的缺乏让他们发觉已经承担不起来自埃尔塔和中国的消费品,而战争手段施压和外交手段利用双月教会制衡都已经达不到目的,只能提升自己的生产力来适应需求增长。
这就是中国人的策略。生产力只要增长,生产关系就必须得适应生产力的需要做出改变。由此一来,不需要战争,不需要征服,进步的新风自然就会吹进最难渗透进的政治堡垒,最终把这些国家改造成一个或多个适应中国,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