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入冬第一场赈灾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空间之妇唱夫随最新章节!
杨惟爱怀孕,慕扶疏半的七七八八的嫁妆也已经整理完毕打包入库。崔元启如今兼职礼部尚书,帝后大婚自是要他来操持的,只是他自己都没有成过亲,对这些确实一窍不通。好在四位喜嬷嬷经历过长公主的婚礼,便被杨惟爱派来协助。
不知是不是因为大隋终于“匡复”,皇帝终于姓杨的缘故,入冬后天气还算正常,只下了一大一小两场雪,长安城外荒地众多,自三郎登基后陆陆续续有原住民迁居回来,也有其他地方逃荒而来的人想办法定居在此。
城门上贴了榜文,无主田地以及房屋将会在来年春天公开出售,开垦荒地者三年不收税,后五年只收一半。法令一出,往长安来的人越来越多。
大雪后慕扶疏无事,到外面去转了转,这段时间来长安的人很多,但是因为是冬天,且刚下过雪,很多人都面临无衣无粮的窘境。住房是官府做主,将无主的房子登记后分给无房的人居住的,但米粮和衣物棉被就爱莫能助了。
毕竟三郎这个皇帝目前很“穷”!虽然名正言顺的登基了,但国库基本等于没有,从江宁城皇宫私库里带出来的银钱并不多,有些东西也是中看不中用的。各地税收也没有上来,且现在的情况就是收也收不到多少,三郎这个皇帝真的当的很辛苦,恨不得还要贴钱进去才好。
慕扶疏在街上边走边考虑下来要怎么做。最近三郎正忙着农事,百姓吃饱才是第一要务,接下来就是穿暖,工业发展什么的还要靠后。
渐渐的,慕扶疏眉头皱了起来。在外城她看到了乞讨的孩子和老人,大约壮年们都出去找活干了,那些衣衫褴褛的孩子被同样衣衫不整的老人搂在怀里,缩在沿街店铺的屋檐下瑟瑟发抖。店家好心一些的最多不会驱赶,却也没人愿意多管闲事给吃给穿的。
慕扶疏也并不怪这个时候的人心冷漠,实在是地主家都没余粮啊!
回到长公主府,慕扶疏觉得那些人识字的也不会多。干脆让人去外面去敲锣喊话。每日上午辰时和下午酉时将在玄武门外空地上施粥,凭借官府发的鱼符(古时身份证)可每人领一件棉衣,一家三口可领取一床厚棉被。三人以上每多出两人可再领一床。没有鱼符的在有两个持有鱼符人的证明下可以补办鱼符,只那三人至此后便“连坐”,如有冒领多领三人都要问罪。
那边侍卫们匆匆出去,慕扶疏带着自己的丫头和几个嬷嬷有条不紊的开始忙碌起来。
莲叶和后赶来的卢氏自来了长安便住在长公主府。如今崔崇瑜算和长公主前嫌尽释,这时候的人家族观念很重。怎么说卢氏和莲叶都是自己兄长的妻女,杨惟爱又是个大方的,并且莲叶和卢氏都是沉稳不讨人厌的性子,便让她们安心住下。
莲叶因为下雪。憋在屋子里好几天,正好今天雪停了便来找慕扶疏。她的绣工还是跟慕扶疏学的,虽比不上慕扶疏。但帮着绣一些边边角角的嫁妆也还是可以的。
见了慕扶疏风风火火的要求开粮仓,莲叶上前来帮忙。慕扶疏和她说了外面的事儿。莲叶有些惊恐:“当年我和阿娘也差点饿死,那滋味……”
莲叶一脸心有余悸,慕扶疏也想起自己当年刚来时饿肚子,简直没有比那个更惨痛的回忆了……
想起往事,慕扶疏又想起了阿猪。慕仲君一家子留在蜀地,在明年慕扶疏大婚前会赶来,那个孩子现在壮实了许多,再也不会饿肚子了。同样的慕扶疏又想起了慕家那帮子极品,忍不住摇摇头。那些遥远的回忆几乎比上辈子还要模糊了。
府内动静大了些,连静养的杨惟爱也惊动了。四喜嬷嬷如今在礼部帮忙,她身边新提上来四个丫头伺候,此时便差了琉璃来问出了什么事。
慕扶疏将外城的情况说了一遍,又说了要施粥和棉衣棉被,琉璃匆匆去了,不大会儿功夫杨惟爱居然坐着轿辇来了,身上裹着轻便的羽绒长袍,脸色倒是很红润。见了慕扶疏皱眉道:“流民多吗?”
“不是很多,且都在外城。我估摸着更多的背阻在城外了。”慕扶疏知道这个时代的规则,也尊崇。说实话她也知道内城之所以没有乞丐流民,是因为被守城将士拦住了,外城那些大约也是前段时间进来的,而城外的根本进不来,城门隶将他们拦在城外,只让他们自行去找荒地垦荒。
现在天寒地冻的,哪里能垦荒?那些流民不过是听着杨氏重新执掌大隋,京城重设长安,都凭着一口气赶了来。开荒免税倒是好的,只现在季节不对。没想到到了这里还是要饿死!
玄武门外的空地上已经搬来了锅灶开始煮粥。慕扶疏将玉米地瓜等都拿了出来放在锅里一起煮,百姓们能吃饱的同时也能见识到新物种,同时一边也有人给他们讲解这些新物种是什么,怎样种植,收成如何。
另一边的棉衣棉被也开始有条不紊的发放。如慕扶疏所料,人并不多,也就一两百个,更多的应该是在外城。
杨惟爱派了周家两兄弟去外城打探,果然,两人回来后面色不大好,说是外城起码聚集了数千人,且已经有人生病死去。
杨惟爱看向慕扶疏,担忧之情溢于言表:“大娘,粮食和衣被够吗?”
慕扶疏点头:“够的,阿娘放心吧,我这就去。”
这边慕扶疏他们装了五大车粮食衣被出门,那边三郎也听说了城外有流民的事。他现在住在宫内,不能有事没事就找大娘商量,不由埋怨起事件过得太慢,要是他和大娘成亲了就能总在一处,遇事也能有商有量的了。
出了玄武门。慕扶疏遇上了三郎和杨翁。
新帝登基,百废待兴,就是崔崇瑜和杨翁再挂心杨惟爱,该做的事也不能不做。
崔崇瑜现在是兵部尚书,一大早就去了城外校营。而杨翁顶着户部尚书的头衔,因着流民和国库空虚的事着急的不行,跟着三郎到城外。不想正好遇到慕扶疏。
三郎和慕扶疏相视一笑。下马甜甜蜜蜜的牵起了手走在前面。杨翁猛的拍了拍自己的头,真是忙昏了,怎么忘记了这古古怪怪的大娘?
身后五辆大车上堆满了粮食和衣被。车子走的并不快,到外城城门时接近正午。城门开着,能进得来的不多。
慕扶疏和三郎没出去,而是先登上了城楼。底下黑压压一大片人。靠着城墙或就在城外席地而坐,还好身边都燃着篝火。雪后的天气还算晴朗。气温大约在零下两三度左右,慕扶疏他们穿着羽绒棉衣不觉得,那些穿着好几件单衣或者夹衣的人烤着火都在发抖。
三郎脸色冷峻,低声道:“大娘你瞧。这就是我们的大隋朝。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很多人将会在大雪中冻饿而死……”
慕扶疏叹了口气:“三郎,这不是你的错。你才刚登基。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切都要慢慢来。你瞧。”她指了指身后缓缓往城外去的大车:“有了这些,他们不会死。”
三郎摇头:“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难道你打算自己养着他们?”
慕扶疏摇头:“你还是急躁了。我这是救急不救穷。等过了这个冬天,我们教会他们钟新粮种,教他们种植棉花,养殖家畜,纺羊毛、织毛衣、做羽绒衣,明年冬天一定不会再有冻饿而死的人。”
三郎看着慕扶疏,微笑着:“大娘,我有没有说过,若没有你,我根本不会想做这个皇帝,也做不了这个皇帝?”
慕扶疏偏头想了想,诚实点头:“确实,没有我,你还在林家村捕鱼呢。”
三郎哈哈大笑,一点不觉得大娘说错了,连连点头,还对着身后的杨翁道:“大娘说的不错,若不是她,我们叔侄俩说不得已经不在了呢!”
杨翁也笑着应是。若没有大娘,他和杨惟爱可能一辈子也不能碰面,甚至他可能因为旧伤已经不在了。
大娘是改变大隋的唯一变数。
五辆大车驶出城门的时候,城门守卫站的笔直,好奇的看着这些粮食和衣被,城外死气沉沉的百姓们都坐直了身体,有几个身体好一些的站了起来,互相搀扶着看过来。
三郎和慕扶疏跟在后面出城,周木根清清嗓子,大声道:“皇上体恤,开仓放粮,发放衣被,大家按家室排队,每户派一人,凭鱼符领取。没有鱼符的站在另一边。”周木根指了指另一块空地。
这个时代鱼符的用处和现代身份证一样,出门都要带好,如果没有就是流民,流民轻则打板子重则流放,因此若非必要,鱼符是不会轻易弄丢的。
一阵骚乱后,两堆人都站好了,没有鱼符的不过百来人。那些人跪在地上一脸沮丧,有妇人哭哭啼啼告饶,大意是鱼符在逃难中弄丢了,有鱼符的人堆里也有帮他们抱不平的。
慕扶疏被眼前的景象弄得有些头疼,手一挥,大声道:“不要吵!手持鱼符着若有认识没有鱼符的,可在周大人那里画押担保,领取新鱼符!”
大家都安静下来。三郎站在她身后轻笑:“大娘泼起来倒也吓人。”
慕扶疏横了他一眼:“怕了吧!”
三郎笑不可抑:“怕,真怕的不行。”
两人说笑着,手下不停,帮忙拿衣被和粮食。这放粮不比施粥,就是将粮食按人头发放,让他们带回去自己煮了吃。这些人居无定所也是个难题,慕扶疏打算将城外无主的屋子给他们借住,之后以工代赈,也好过整日无所事事等着她拿粮食养着他们。
见三郎和慕扶疏亲自发放粮食衣被,少根筋的周水根大喇喇道:“皇上郡主歇着吧这些交给某就行!”
话音刚落,身边帮忙的城门隶和守城侍卫都听见了,面面相觑后不由自主跪下来给三郎和慕扶疏磕头,山呼万岁。
这些可不得了,那些正从两人手里领粮食衣被的百姓们都懵了,七手八脚跪下后激动的又哭又喊,三郎和慕扶疏怎么也劝阻不了,狼狈的回转内城,还能听见外面山呼般的喊声……(未完待续)r655
杨惟爱怀孕,慕扶疏半的七七八八的嫁妆也已经整理完毕打包入库。崔元启如今兼职礼部尚书,帝后大婚自是要他来操持的,只是他自己都没有成过亲,对这些确实一窍不通。好在四位喜嬷嬷经历过长公主的婚礼,便被杨惟爱派来协助。
不知是不是因为大隋终于“匡复”,皇帝终于姓杨的缘故,入冬后天气还算正常,只下了一大一小两场雪,长安城外荒地众多,自三郎登基后陆陆续续有原住民迁居回来,也有其他地方逃荒而来的人想办法定居在此。
城门上贴了榜文,无主田地以及房屋将会在来年春天公开出售,开垦荒地者三年不收税,后五年只收一半。法令一出,往长安来的人越来越多。
大雪后慕扶疏无事,到外面去转了转,这段时间来长安的人很多,但是因为是冬天,且刚下过雪,很多人都面临无衣无粮的窘境。住房是官府做主,将无主的房子登记后分给无房的人居住的,但米粮和衣物棉被就爱莫能助了。
毕竟三郎这个皇帝目前很“穷”!虽然名正言顺的登基了,但国库基本等于没有,从江宁城皇宫私库里带出来的银钱并不多,有些东西也是中看不中用的。各地税收也没有上来,且现在的情况就是收也收不到多少,三郎这个皇帝真的当的很辛苦,恨不得还要贴钱进去才好。
慕扶疏在街上边走边考虑下来要怎么做。最近三郎正忙着农事,百姓吃饱才是第一要务,接下来就是穿暖,工业发展什么的还要靠后。
渐渐的,慕扶疏眉头皱了起来。在外城她看到了乞讨的孩子和老人,大约壮年们都出去找活干了,那些衣衫褴褛的孩子被同样衣衫不整的老人搂在怀里,缩在沿街店铺的屋檐下瑟瑟发抖。店家好心一些的最多不会驱赶,却也没人愿意多管闲事给吃给穿的。
慕扶疏也并不怪这个时候的人心冷漠,实在是地主家都没余粮啊!
回到长公主府,慕扶疏觉得那些人识字的也不会多。干脆让人去外面去敲锣喊话。每日上午辰时和下午酉时将在玄武门外空地上施粥,凭借官府发的鱼符(古时身份证)可每人领一件棉衣,一家三口可领取一床厚棉被。三人以上每多出两人可再领一床。没有鱼符的在有两个持有鱼符人的证明下可以补办鱼符,只那三人至此后便“连坐”,如有冒领多领三人都要问罪。
那边侍卫们匆匆出去,慕扶疏带着自己的丫头和几个嬷嬷有条不紊的开始忙碌起来。
莲叶和后赶来的卢氏自来了长安便住在长公主府。如今崔崇瑜算和长公主前嫌尽释,这时候的人家族观念很重。怎么说卢氏和莲叶都是自己兄长的妻女,杨惟爱又是个大方的,并且莲叶和卢氏都是沉稳不讨人厌的性子,便让她们安心住下。
莲叶因为下雪。憋在屋子里好几天,正好今天雪停了便来找慕扶疏。她的绣工还是跟慕扶疏学的,虽比不上慕扶疏。但帮着绣一些边边角角的嫁妆也还是可以的。
见了慕扶疏风风火火的要求开粮仓,莲叶上前来帮忙。慕扶疏和她说了外面的事儿。莲叶有些惊恐:“当年我和阿娘也差点饿死,那滋味……”
莲叶一脸心有余悸,慕扶疏也想起自己当年刚来时饿肚子,简直没有比那个更惨痛的回忆了……
想起往事,慕扶疏又想起了阿猪。慕仲君一家子留在蜀地,在明年慕扶疏大婚前会赶来,那个孩子现在壮实了许多,再也不会饿肚子了。同样的慕扶疏又想起了慕家那帮子极品,忍不住摇摇头。那些遥远的回忆几乎比上辈子还要模糊了。
府内动静大了些,连静养的杨惟爱也惊动了。四喜嬷嬷如今在礼部帮忙,她身边新提上来四个丫头伺候,此时便差了琉璃来问出了什么事。
慕扶疏将外城的情况说了一遍,又说了要施粥和棉衣棉被,琉璃匆匆去了,不大会儿功夫杨惟爱居然坐着轿辇来了,身上裹着轻便的羽绒长袍,脸色倒是很红润。见了慕扶疏皱眉道:“流民多吗?”
“不是很多,且都在外城。我估摸着更多的背阻在城外了。”慕扶疏知道这个时代的规则,也尊崇。说实话她也知道内城之所以没有乞丐流民,是因为被守城将士拦住了,外城那些大约也是前段时间进来的,而城外的根本进不来,城门隶将他们拦在城外,只让他们自行去找荒地垦荒。
现在天寒地冻的,哪里能垦荒?那些流民不过是听着杨氏重新执掌大隋,京城重设长安,都凭着一口气赶了来。开荒免税倒是好的,只现在季节不对。没想到到了这里还是要饿死!
玄武门外的空地上已经搬来了锅灶开始煮粥。慕扶疏将玉米地瓜等都拿了出来放在锅里一起煮,百姓们能吃饱的同时也能见识到新物种,同时一边也有人给他们讲解这些新物种是什么,怎样种植,收成如何。
另一边的棉衣棉被也开始有条不紊的发放。如慕扶疏所料,人并不多,也就一两百个,更多的应该是在外城。
杨惟爱派了周家两兄弟去外城打探,果然,两人回来后面色不大好,说是外城起码聚集了数千人,且已经有人生病死去。
杨惟爱看向慕扶疏,担忧之情溢于言表:“大娘,粮食和衣被够吗?”
慕扶疏点头:“够的,阿娘放心吧,我这就去。”
这边慕扶疏他们装了五大车粮食衣被出门,那边三郎也听说了城外有流民的事。他现在住在宫内,不能有事没事就找大娘商量,不由埋怨起事件过得太慢,要是他和大娘成亲了就能总在一处,遇事也能有商有量的了。
出了玄武门。慕扶疏遇上了三郎和杨翁。
新帝登基,百废待兴,就是崔崇瑜和杨翁再挂心杨惟爱,该做的事也不能不做。
崔崇瑜现在是兵部尚书,一大早就去了城外校营。而杨翁顶着户部尚书的头衔,因着流民和国库空虚的事着急的不行,跟着三郎到城外。不想正好遇到慕扶疏。
三郎和慕扶疏相视一笑。下马甜甜蜜蜜的牵起了手走在前面。杨翁猛的拍了拍自己的头,真是忙昏了,怎么忘记了这古古怪怪的大娘?
身后五辆大车上堆满了粮食和衣被。车子走的并不快,到外城城门时接近正午。城门开着,能进得来的不多。
慕扶疏和三郎没出去,而是先登上了城楼。底下黑压压一大片人。靠着城墙或就在城外席地而坐,还好身边都燃着篝火。雪后的天气还算晴朗。气温大约在零下两三度左右,慕扶疏他们穿着羽绒棉衣不觉得,那些穿着好几件单衣或者夹衣的人烤着火都在发抖。
三郎脸色冷峻,低声道:“大娘你瞧。这就是我们的大隋朝。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很多人将会在大雪中冻饿而死……”
慕扶疏叹了口气:“三郎,这不是你的错。你才刚登基。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切都要慢慢来。你瞧。”她指了指身后缓缓往城外去的大车:“有了这些,他们不会死。”
三郎摇头:“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难道你打算自己养着他们?”
慕扶疏摇头:“你还是急躁了。我这是救急不救穷。等过了这个冬天,我们教会他们钟新粮种,教他们种植棉花,养殖家畜,纺羊毛、织毛衣、做羽绒衣,明年冬天一定不会再有冻饿而死的人。”
三郎看着慕扶疏,微笑着:“大娘,我有没有说过,若没有你,我根本不会想做这个皇帝,也做不了这个皇帝?”
慕扶疏偏头想了想,诚实点头:“确实,没有我,你还在林家村捕鱼呢。”
三郎哈哈大笑,一点不觉得大娘说错了,连连点头,还对着身后的杨翁道:“大娘说的不错,若不是她,我们叔侄俩说不得已经不在了呢!”
杨翁也笑着应是。若没有大娘,他和杨惟爱可能一辈子也不能碰面,甚至他可能因为旧伤已经不在了。
大娘是改变大隋的唯一变数。
五辆大车驶出城门的时候,城门守卫站的笔直,好奇的看着这些粮食和衣被,城外死气沉沉的百姓们都坐直了身体,有几个身体好一些的站了起来,互相搀扶着看过来。
三郎和慕扶疏跟在后面出城,周木根清清嗓子,大声道:“皇上体恤,开仓放粮,发放衣被,大家按家室排队,每户派一人,凭鱼符领取。没有鱼符的站在另一边。”周木根指了指另一块空地。
这个时代鱼符的用处和现代身份证一样,出门都要带好,如果没有就是流民,流民轻则打板子重则流放,因此若非必要,鱼符是不会轻易弄丢的。
一阵骚乱后,两堆人都站好了,没有鱼符的不过百来人。那些人跪在地上一脸沮丧,有妇人哭哭啼啼告饶,大意是鱼符在逃难中弄丢了,有鱼符的人堆里也有帮他们抱不平的。
慕扶疏被眼前的景象弄得有些头疼,手一挥,大声道:“不要吵!手持鱼符着若有认识没有鱼符的,可在周大人那里画押担保,领取新鱼符!”
大家都安静下来。三郎站在她身后轻笑:“大娘泼起来倒也吓人。”
慕扶疏横了他一眼:“怕了吧!”
三郎笑不可抑:“怕,真怕的不行。”
两人说笑着,手下不停,帮忙拿衣被和粮食。这放粮不比施粥,就是将粮食按人头发放,让他们带回去自己煮了吃。这些人居无定所也是个难题,慕扶疏打算将城外无主的屋子给他们借住,之后以工代赈,也好过整日无所事事等着她拿粮食养着他们。
见三郎和慕扶疏亲自发放粮食衣被,少根筋的周水根大喇喇道:“皇上郡主歇着吧这些交给某就行!”
话音刚落,身边帮忙的城门隶和守城侍卫都听见了,面面相觑后不由自主跪下来给三郎和慕扶疏磕头,山呼万岁。
这些可不得了,那些正从两人手里领粮食衣被的百姓们都懵了,七手八脚跪下后激动的又哭又喊,三郎和慕扶疏怎么也劝阻不了,狼狈的回转内城,还能听见外面山呼般的喊声……(未完待续)r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