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七君子(一)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重生之娱乐鬼才最新章节!
2003年11月,王启年接到北影校方通知,参加一次学校的会议。
“会议,什么会?”王启年不解。
“还不是那些被*碎了心的第六代导演。”校方的教师说道。
“貌似,我也算第六代。”王启年说道。
“怎么说呢,我是说第六代里面拍地下电影的导演,一个个都上国内的黑名单。在你之前,张元、王小帅、贾樟柯他们走的路,都很让人操心。”这名老师说道,“不过,那也是特殊年代,导演没有出路,没办法的事情!”
“怎么没出路?去剧组打工,拍拍广告,拍拍电视剧,甚至,当话剧导演,怎么就没出路呢?”王启年不以为然的说道。
“能拍电影的,谁愿意拍广告和电视剧?”
“说的也是!”
即使在电影市场最萧条的时期,电影导演毕业就等于失业。但大电影的逼格还是远远超过赚钱的电视剧和广告片。另外,目睹第五代导演,一出道就是天之骄子,就能直接拍电影。所以,第六代导演心气很高,让他们到剧组给别人打杂锻炼,多半是不情愿的。
所以,不少导演纷纷硬是要走大电影之路。由于,国内商业片没有市场,政府出资拍摄的主旋律电影,又不可能找他们这些新人。最终,不少的导演,接受海外资助,拍摄被国内称之为“地下电影”,国际上称之为“独立电影”的路子。
独立电影,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
因为,美国电影行业被好莱坞巨头垄断,电影题材受到商业因素影响太深。与此同时,一名新人导演,想要获得投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个简单的数据——好莱坞电影公司每年会收到几万个剧本投稿,最终,只会拍几百个。往往是几百个爱好者中,只有一个人能出头。其他大多数人,都是颗粒无收,混的很惨。
正是因此,美国的独立电影运动爆发了,一些电影爱好者,用很简陋的工具,很低的预算,自己拍摄电影作品。往往几千美元、几万美元,就拍出了一部作品。这种小成本的独立电影,大多数都是拿去电影节参展,如果能获奖了,甚至,可以在一些小众的电影院线上映。
有些小众的独立电影,甚至成为了票房市场黑马。几万元成本,斩获了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有上亿票房的逆天存在。
这就更吸引很多电影爱好者,纷纷开始拍摄独立电影。独立电影,就像是草根创业一般,绝大多数,都是血本无归的。但有些成功的案例,激励者无数爱好者,前仆后继的参与。
在中国电影市场,虽然不存在好莱坞八大电影巨头那种存在。但是,独立电影同样兴盛起来。第六代导演们开始登上电影舞台,是从独立电影开始。
中国第六代导演,按照时间算起,应该是从85年开始。其中,85年的青年导演王小帅、张元、唐大年、娄烨、路学长、管虎等等北影毕业的学生为主,后来又把中戏的一部分导演也划分在内。
这批导演绝大多数都拍摄独立电影,参与海外电影节和电影奖,拿奖之后,国内就被禁。
之所以,第六代导演海外拿奖之后就被禁,因为,他们的电影大多数没有得到电影局的批准和支持。
当年,第五代导演是拿着国家的钱,拍摄个人的片子,荣誉归个人所有。张艺谋、陈凯歌都是赶上好时代。
而第六代导演时期,国内经济转型,国产电影公司自身难保。新毕业的导演,很多人毕业等于失业,已不像第五代导演可以那么走运。更不像后来的国内电影市场大兴,无数商人争抢新人导演那么不愁市场了。
所以,第六道导演们毕业后,最大的困惑是自身的出路问题。国内电影制片厂没有给他们安排工作,由于电影厂效益很差,老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了。更不会招新人,也不会给他们这些菜鸟的电影投资。
而商业片,他们试过了。由于,他们大多数都是艺术片导演,拍不出观众爱看的片子。所以,走国内商业片路线,更是不可能。
因为,国内电影教育体制,并不是教商业电影的。所以,很多导演出道时,如果是学院派的,往往很难拍出观众喜欢看的电影。
比如,在80年代,张元拍的一部电影《妈妈》仅仅几万块钱投资的小成本电影。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部电影非常糟糕,仅在国内制作了6个拷贝。这证明了,第六代导演刚刚出道,商业上是一败涂地的。
但这部很冷门的电影,却是参加了欧洲电影奖项,拿到了大奖。在几十个电影节参展之后,张元似乎踏上张艺谋、陈凯歌等等第五代导演的老路,成为国际电影节中关注度很高的中国导演。
但……问题是,张艺谋和陈凯歌他们当年参展,是国家支持和批准,他们出去拿奖是文化交流和为国争光。
张元的电影《妈妈》在国际上参展,却从未获得有关部门批准。按照政策法规,这是不允许的。所以,张元就成为禁片导演。
但国内被禁,貌似并不影响他海外参展拿奖,甚至,还拿奖的电影,还可以在海外文艺院线上映。一部小众电影,对于大公司而言是鸡肋,但赚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还是有可能的。能赚这么多,对当时的国内的导演们而言,已属于天文数字。
张元尝到甜头之后,又拍出《北京咋种》、王小帅拍《冬春的日子》,何健拍《悬恋》、贾樟柯拍《小武》……都是海外拿奖,国内被禁。
当然了,为了迎合外国电影奖,抹黑中国人自然的难免的。于是,越是抹黑中国,国内越是敏感的性、政治、残疾人、少数民族、小偷、性工作者等等话题,就越是容易拿奖。于是,第六代导演们创作的电影,越来越偏激,跟国内电影局之间的对抗情绪,也是越来越高,甚至,逐渐有的导演以被禁为荣。仿佛,以禁就红了,上了禁片导演名单,海外拿奖就更容易了。
不过,随着国内的电影市场逐渐火了起来之后,这些上了黑名单的导演,开始请愿,要跟高层对话。
以贾樟柯、王小帅、娄烨、张献民等等最出名的几个禁片导演,开始上书,寻求跟高层对话。带头请愿的有七个人,合称独立电影七君子。
这起事件,也被成为七君子请愿事件。
而电影局也接受了这次请愿,双方约在北影进行一次座谈会。不算是谈判,而是双方集中在一起,谈谈心。
在11月份,座谈会如期举行。
电影局的领导,学校方面、独立电影导演和一些电影界人士,济济一堂,在北影会议室,参加了讨论。
会议开始不久,独立电影导演一方,显得火气很冲,一个个像怨妇一般,一个个的诉说委屈和不公平对待。
电影局领导也觉得自己委屈,尼玛的,一群刺头,好心好意的跟你讲道理,结果一个个都不把政策法规当回事。一个个违法,赚了钱,赚了名。又没有坐牢,又没有罚款,仅仅是在国内禁你的片子,委屈啥?
校方是和事佬,给这些独立电影导演和电影局缓和氛围。毕竟,独立电影导演,大多数是学校出来的。电影局里面的官员,嗯,也有不少是北影学校毕业的。
至于一些知名的电影人士,也多是北影校友。圈子都这么大,很多人都是校友,纯粹的斗气和对抗,也没啥意思。
原本,王启年就是打酱油的,看着双方唇枪舌剑。
没想到,电影局领导把王启年抬出来,说道:“第六代导演,也不全是你们这些拍禁片的。比如,这位王启年同学,就是一个好榜样。他在学校的时期,就投资拍摄了商业电影《命运之门》,获得千万票房。走跟你们不一样的路子,看看他现在的成就!再看看你们……想想吧,别认为错的都是别人,而不反思自己!”
一下子,低下的几十名独立电影导演,神情复杂的看了看王启年。
“我们跟他不一样,他……完全是商业电影,一个奖都没拿到!”一名文艺片导演嘀咕道。
“拍的片子都没有思想深度!”
“哼,不就是赚了几个臭钱吗?”
无数道羡慕妒忌恨的声音!
衡量一个导演的成就,肯定不仅仅是赚了多少钱。但是……这个社会是金钱社会,很多人越来越倾向于用金钱衡量事业成就。
即使他们拿奖的导演……说实话,如果拿奖一点点没有经济上的回报,也不像吸引无数导演前仆后继的走艺术片之路。
可以说……只要拿奖,再加上投资额不是太高的话,基本都是赚钱的!
当然了,艺术片的赚钱,往往是几十万、百万级的。跟王启年的用磅秤来称金银的商业大片比,显然只能说是diao丝!r1152
2003年11月,王启年接到北影校方通知,参加一次学校的会议。
“会议,什么会?”王启年不解。
“还不是那些被*碎了心的第六代导演。”校方的教师说道。
“貌似,我也算第六代。”王启年说道。
“怎么说呢,我是说第六代里面拍地下电影的导演,一个个都上国内的黑名单。在你之前,张元、王小帅、贾樟柯他们走的路,都很让人操心。”这名老师说道,“不过,那也是特殊年代,导演没有出路,没办法的事情!”
“怎么没出路?去剧组打工,拍拍广告,拍拍电视剧,甚至,当话剧导演,怎么就没出路呢?”王启年不以为然的说道。
“能拍电影的,谁愿意拍广告和电视剧?”
“说的也是!”
即使在电影市场最萧条的时期,电影导演毕业就等于失业。但大电影的逼格还是远远超过赚钱的电视剧和广告片。另外,目睹第五代导演,一出道就是天之骄子,就能直接拍电影。所以,第六代导演心气很高,让他们到剧组给别人打杂锻炼,多半是不情愿的。
所以,不少导演纷纷硬是要走大电影之路。由于,国内商业片没有市场,政府出资拍摄的主旋律电影,又不可能找他们这些新人。最终,不少的导演,接受海外资助,拍摄被国内称之为“地下电影”,国际上称之为“独立电影”的路子。
独立电影,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
因为,美国电影行业被好莱坞巨头垄断,电影题材受到商业因素影响太深。与此同时,一名新人导演,想要获得投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个简单的数据——好莱坞电影公司每年会收到几万个剧本投稿,最终,只会拍几百个。往往是几百个爱好者中,只有一个人能出头。其他大多数人,都是颗粒无收,混的很惨。
正是因此,美国的独立电影运动爆发了,一些电影爱好者,用很简陋的工具,很低的预算,自己拍摄电影作品。往往几千美元、几万美元,就拍出了一部作品。这种小成本的独立电影,大多数都是拿去电影节参展,如果能获奖了,甚至,可以在一些小众的电影院线上映。
有些小众的独立电影,甚至成为了票房市场黑马。几万元成本,斩获了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有上亿票房的逆天存在。
这就更吸引很多电影爱好者,纷纷开始拍摄独立电影。独立电影,就像是草根创业一般,绝大多数,都是血本无归的。但有些成功的案例,激励者无数爱好者,前仆后继的参与。
在中国电影市场,虽然不存在好莱坞八大电影巨头那种存在。但是,独立电影同样兴盛起来。第六代导演们开始登上电影舞台,是从独立电影开始。
中国第六代导演,按照时间算起,应该是从85年开始。其中,85年的青年导演王小帅、张元、唐大年、娄烨、路学长、管虎等等北影毕业的学生为主,后来又把中戏的一部分导演也划分在内。
这批导演绝大多数都拍摄独立电影,参与海外电影节和电影奖,拿奖之后,国内就被禁。
之所以,第六代导演海外拿奖之后就被禁,因为,他们的电影大多数没有得到电影局的批准和支持。
当年,第五代导演是拿着国家的钱,拍摄个人的片子,荣誉归个人所有。张艺谋、陈凯歌都是赶上好时代。
而第六代导演时期,国内经济转型,国产电影公司自身难保。新毕业的导演,很多人毕业等于失业,已不像第五代导演可以那么走运。更不像后来的国内电影市场大兴,无数商人争抢新人导演那么不愁市场了。
所以,第六道导演们毕业后,最大的困惑是自身的出路问题。国内电影制片厂没有给他们安排工作,由于电影厂效益很差,老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了。更不会招新人,也不会给他们这些菜鸟的电影投资。
而商业片,他们试过了。由于,他们大多数都是艺术片导演,拍不出观众爱看的片子。所以,走国内商业片路线,更是不可能。
因为,国内电影教育体制,并不是教商业电影的。所以,很多导演出道时,如果是学院派的,往往很难拍出观众喜欢看的电影。
比如,在80年代,张元拍的一部电影《妈妈》仅仅几万块钱投资的小成本电影。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部电影非常糟糕,仅在国内制作了6个拷贝。这证明了,第六代导演刚刚出道,商业上是一败涂地的。
但这部很冷门的电影,却是参加了欧洲电影奖项,拿到了大奖。在几十个电影节参展之后,张元似乎踏上张艺谋、陈凯歌等等第五代导演的老路,成为国际电影节中关注度很高的中国导演。
但……问题是,张艺谋和陈凯歌他们当年参展,是国家支持和批准,他们出去拿奖是文化交流和为国争光。
张元的电影《妈妈》在国际上参展,却从未获得有关部门批准。按照政策法规,这是不允许的。所以,张元就成为禁片导演。
但国内被禁,貌似并不影响他海外参展拿奖,甚至,还拿奖的电影,还可以在海外文艺院线上映。一部小众电影,对于大公司而言是鸡肋,但赚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还是有可能的。能赚这么多,对当时的国内的导演们而言,已属于天文数字。
张元尝到甜头之后,又拍出《北京咋种》、王小帅拍《冬春的日子》,何健拍《悬恋》、贾樟柯拍《小武》……都是海外拿奖,国内被禁。
当然了,为了迎合外国电影奖,抹黑中国人自然的难免的。于是,越是抹黑中国,国内越是敏感的性、政治、残疾人、少数民族、小偷、性工作者等等话题,就越是容易拿奖。于是,第六代导演们创作的电影,越来越偏激,跟国内电影局之间的对抗情绪,也是越来越高,甚至,逐渐有的导演以被禁为荣。仿佛,以禁就红了,上了禁片导演名单,海外拿奖就更容易了。
不过,随着国内的电影市场逐渐火了起来之后,这些上了黑名单的导演,开始请愿,要跟高层对话。
以贾樟柯、王小帅、娄烨、张献民等等最出名的几个禁片导演,开始上书,寻求跟高层对话。带头请愿的有七个人,合称独立电影七君子。
这起事件,也被成为七君子请愿事件。
而电影局也接受了这次请愿,双方约在北影进行一次座谈会。不算是谈判,而是双方集中在一起,谈谈心。
在11月份,座谈会如期举行。
电影局的领导,学校方面、独立电影导演和一些电影界人士,济济一堂,在北影会议室,参加了讨论。
会议开始不久,独立电影导演一方,显得火气很冲,一个个像怨妇一般,一个个的诉说委屈和不公平对待。
电影局领导也觉得自己委屈,尼玛的,一群刺头,好心好意的跟你讲道理,结果一个个都不把政策法规当回事。一个个违法,赚了钱,赚了名。又没有坐牢,又没有罚款,仅仅是在国内禁你的片子,委屈啥?
校方是和事佬,给这些独立电影导演和电影局缓和氛围。毕竟,独立电影导演,大多数是学校出来的。电影局里面的官员,嗯,也有不少是北影学校毕业的。
至于一些知名的电影人士,也多是北影校友。圈子都这么大,很多人都是校友,纯粹的斗气和对抗,也没啥意思。
原本,王启年就是打酱油的,看着双方唇枪舌剑。
没想到,电影局领导把王启年抬出来,说道:“第六代导演,也不全是你们这些拍禁片的。比如,这位王启年同学,就是一个好榜样。他在学校的时期,就投资拍摄了商业电影《命运之门》,获得千万票房。走跟你们不一样的路子,看看他现在的成就!再看看你们……想想吧,别认为错的都是别人,而不反思自己!”
一下子,低下的几十名独立电影导演,神情复杂的看了看王启年。
“我们跟他不一样,他……完全是商业电影,一个奖都没拿到!”一名文艺片导演嘀咕道。
“拍的片子都没有思想深度!”
“哼,不就是赚了几个臭钱吗?”
无数道羡慕妒忌恨的声音!
衡量一个导演的成就,肯定不仅仅是赚了多少钱。但是……这个社会是金钱社会,很多人越来越倾向于用金钱衡量事业成就。
即使他们拿奖的导演……说实话,如果拿奖一点点没有经济上的回报,也不像吸引无数导演前仆后继的走艺术片之路。
可以说……只要拿奖,再加上投资额不是太高的话,基本都是赚钱的!
当然了,艺术片的赚钱,往往是几十万、百万级的。跟王启年的用磅秤来称金银的商业大片比,显然只能说是diao丝!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