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逆血唐朝——《西域记》51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妖精最新章节!
“肋尊者居住的房间在寺庙三楼,而住在他楼下的,是另一位著名人物——如意法师。”
玄奘以一种敬仰的神情叙说道,“这位如意法师,就是我当初在龟兹与木叉毱多辩经时提到的《毗婆沙论》的撰写者。”
她忍不住起笑,“玄奘你好奇怪,连法师住的地方都记着。旆”
玄奘不以为然,他长篇讲道窠:
“如意法师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成名,长大后游学四方,声望日隆。有一天,如意法师来到一个国家,这里的国王名叫超日王,每天都要施舍给国家里的穷人五亿金钱。”
“大臣们对此非常担心,劝国王说:再这样下去国库就要空了,只能通过增加赋税来维持国家的开销,这岂不是逼老百姓造反么?!”
“超日王回答:这些钱又不是他挥霍掉的,而是施舍给穷人,穷人有了钱,又怎么会造反?”
“后来,超日王竟然悬赏一亿金钱让人提供一只野猪的消息。就在同一天,如意法师剃了一个头,居然也给了剃头的人一亿金钱。”
“消息一传开,超日王觉得丢了面子,又没法用世俗的办法来对付如意法师,于是就找了一百个有学问的人向如意法师挑战。”
“谁知如意法师一口气把其中九十九个人都驳倒了,但是如意法师再厉害也是人,终于因为疲倦和大意倒在了车轮战下——他把一个词组念颠倒了。”
“这样的错误在辩经中是不被允许的,国王和一百个挑战者就认为如意法师输了。”
孟赢溪打抱不平地插了一句:“小题大做。”
“如意法师功亏一篑,负气之下,竟咬断了自己的舌头,很快一病不起,并在临终前给最得意的弟子世亲留下一张字条:党援之众,无竞大义。群迷之中,无辩正论。”
见梦衍西的神情不甚了解,玄奘主动释言道:“字条所写内容的意思是:跟这些只会跟着国王起哄而不是真正追求佛法大义的糊涂人没什么好辩论的。说完,如意法师就去世了。接受字条的弟子就是世亲法师,他成名后,请求继位的国王再次召集辩论,并顺利地击败了对手,为师父平反正名。”
孟赢溪哀叹:“唉……既是高僧,又因何而想不开?可惜了。”
玄奘没有追答她的话,而是逐渐展开话题:“世亲法师人称世亲菩萨,跟他的师父一样信奉小乘佛教徒,博闻强记、悟性非凡。当世亲斗败对手为如意法师平反后,他在小乘佛教界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兄长无著菩萨,却从小乘佛教转信大乘佛教。”
“世亲不明白兄长为什么要转信大乘,于是就前往求教。当他来到恒河边上时,无著菩萨已经等在河边一座古老的砖质佛塔里。但是无著菩萨没有马上与弟弟见面,而是让自己的弟子在当天夜里前往世亲所住的房间窗外诵读《十地经》。”
“但凡高僧,都对佛经有着过人的直觉,世亲一听到这部佛经的内容,马上明白自己以前所信仰的小乘佛学并不完备,过去所花的很多时间精力可都白费了。”
“作为小乘佛教的大师,世亲经常攻击大乘学说,于是他开始忏悔,想要找到一个赎罪的办法,最后把所有的过错都归结到了舌头上,于是他拿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准备把自己的舌头割掉。”
“佛法的真谛呢?”孟赢溪嘀咕道:“出家人怎么不是自杀就是自残,这也太迂腐了。”
玄奘被无情加难以自圆其说的事实刺激了一下,但没有理会,而是继续说他自己的,“一直在屋外观察的无著菩萨立刻现身阻止了他,说过去你用舌头攻击大乘,以后也可以用舌头去弘扬大乘,何必把它割掉呢?在无著的开导下,世亲就在恒河边的这座佛塔前改信大乘佛教,后来成为了我大乘佛教的顶尖人物。”
“世亲菩萨写《阿毗达磨俱舍论》的地方就在胁尊者房间东面的老屋里。”玄奘迈步道,“走……梦衍西,我们寻寻去。”
损毁的老屋尽布灰尘,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岁月感和人文气息的地方,玄奘驻足良久,先贤故事固然值得追忆,但重新弘扬佛法的重任,却要由后来者去完成。
一番艰行之后,师徒二人来到位于健陀逻国东北,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迦湿弥罗国(今斯利那加)。
因为玄奘一路带出了各种波动,结果他离婆罗门国越来越近,名气也越来越大。
玄奘与悟空到达迦湿弥罗国的边境要塞石门时,国王就派大队人马前往迎接,保护玄奘师徒一行顺利通过石门,并且亲自在一个名叫达摩舍罗的地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国王和大臣高僧们带着一千多人的队伍手持鲜花等候在大道旁,玄奘师徒一到,大家就开始撒花,还请玄奘坐上一头大象,簇拥着这位大唐高僧浩浩荡荡的往王城进发。
来到王城后,国王将师徒二人安置在一处寺庙内,然后单独把玄奘请进宫,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接下来就开始请玄奘讲经。
孟赢溪虽然被区别对待,但她也收到了很好的待遇,听唐僧讲经于她来说是一种折磨,这般自由自在才正和其意,于是“妖精”到处游玩去了。
迦湿弥罗国有一位名叫僧称的高僧,博学多才、修为精湛,七十多岁的他与玄奘一见如故,当即决定为玄奘开课,把自己的全部所学传授给这位亦徒亦友的年轻僧人。
由于年事已高,僧称法师平时很少亲自讲经,所以开课的消息一经传开,顿时在国内引起了轰动,原本为玄奘一人准备的授课,一下子吸引了远近周边的数百位高僧前来听讲。
在僧称的亲自指点下,玄奘如鱼得水,学业大为精进,不但学得又好又快,而且还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见解,令僧称法师大为感慨。
令僧称法师私下对弟子道:“玄奘法师的才智异常出众,在迦湿弥罗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的学识修养足以继承世亲法师的风骨,只可惜他出生的国家颇为遥远,没有机会早点感受到大德圣贤的风采点化。”
人的名,树的影,僧称法师对玄奘的夸赞让不少已经在迦湿弥罗国求法修行多年的僧人们觉得很不服气,这些僧人们的学识虽然比不上僧称,但在当时都已经算的上小有名气,于是纷纷前去向玄奘挑战。
面对挑战,玄奘从容应对,将这些挑战者一一驳倒,终于让整个迦湿弥罗佛教界为之折服。
与此同时,越是辩经越发体现出迦湿弥罗国本身就具有悠久的佛教历史和深厚的佛学底蕴,这令唐僧逐渐产生了在此长时间驻留的想法。
“什么?!你准备在这里呆上一年!”孟赢溪有些抓狂,“玄奘,你这走走停停的,何时才成完成你的初衷?”
玄奘道:“曾几何时,佛教分成了很多流派,各派之间互不服气,相互攻击,给佛教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于是迦腻色迦王召开了一次佛教大会,用以正本清源。他下令召集全婆罗门国的高僧,集结的地点恰恰就在迦湿弥罗!”
“即便如此,迦湿弥罗也不过是佛教圣地而已。”她反问:“可这与你打算在此停留一年又有什么关系?取经与用身心感受圣地,这二者孰轻孰重?”
“听我慢慢说。”玄奘笑了笑,并不直接回答,他长论道:
“大会召开后,高僧云集,盛况空前,问题也随之出现:那么多僧人汇集在一起,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每天吵闹争执,使得整个大会混乱不堪。为了让大会继续下去,迦腻色迦王决定从数千名僧人中挑选真正有才学的高僧来进行佛典集结。”
“经过繁复而严格的选拔,四百九十九位僧人被留下,但由于阿育王时期的第三次佛典集结是由五百位高僧来完成,所以还需要再找一人凑足五百之数。”
“这时,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僧人来到国王专门为集结佛经修建的寺庙门口。那些已经被选上的高僧看不起他,让他回去好好修炼修炼再过来。”
“肋尊者居住的房间在寺庙三楼,而住在他楼下的,是另一位著名人物——如意法师。”
玄奘以一种敬仰的神情叙说道,“这位如意法师,就是我当初在龟兹与木叉毱多辩经时提到的《毗婆沙论》的撰写者。”
她忍不住起笑,“玄奘你好奇怪,连法师住的地方都记着。旆”
玄奘不以为然,他长篇讲道窠:
“如意法师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成名,长大后游学四方,声望日隆。有一天,如意法师来到一个国家,这里的国王名叫超日王,每天都要施舍给国家里的穷人五亿金钱。”
“大臣们对此非常担心,劝国王说:再这样下去国库就要空了,只能通过增加赋税来维持国家的开销,这岂不是逼老百姓造反么?!”
“超日王回答:这些钱又不是他挥霍掉的,而是施舍给穷人,穷人有了钱,又怎么会造反?”
“后来,超日王竟然悬赏一亿金钱让人提供一只野猪的消息。就在同一天,如意法师剃了一个头,居然也给了剃头的人一亿金钱。”
“消息一传开,超日王觉得丢了面子,又没法用世俗的办法来对付如意法师,于是就找了一百个有学问的人向如意法师挑战。”
“谁知如意法师一口气把其中九十九个人都驳倒了,但是如意法师再厉害也是人,终于因为疲倦和大意倒在了车轮战下——他把一个词组念颠倒了。”
“这样的错误在辩经中是不被允许的,国王和一百个挑战者就认为如意法师输了。”
孟赢溪打抱不平地插了一句:“小题大做。”
“如意法师功亏一篑,负气之下,竟咬断了自己的舌头,很快一病不起,并在临终前给最得意的弟子世亲留下一张字条:党援之众,无竞大义。群迷之中,无辩正论。”
见梦衍西的神情不甚了解,玄奘主动释言道:“字条所写内容的意思是:跟这些只会跟着国王起哄而不是真正追求佛法大义的糊涂人没什么好辩论的。说完,如意法师就去世了。接受字条的弟子就是世亲法师,他成名后,请求继位的国王再次召集辩论,并顺利地击败了对手,为师父平反正名。”
孟赢溪哀叹:“唉……既是高僧,又因何而想不开?可惜了。”
玄奘没有追答她的话,而是逐渐展开话题:“世亲法师人称世亲菩萨,跟他的师父一样信奉小乘佛教徒,博闻强记、悟性非凡。当世亲斗败对手为如意法师平反后,他在小乘佛教界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兄长无著菩萨,却从小乘佛教转信大乘佛教。”
“世亲不明白兄长为什么要转信大乘,于是就前往求教。当他来到恒河边上时,无著菩萨已经等在河边一座古老的砖质佛塔里。但是无著菩萨没有马上与弟弟见面,而是让自己的弟子在当天夜里前往世亲所住的房间窗外诵读《十地经》。”
“但凡高僧,都对佛经有着过人的直觉,世亲一听到这部佛经的内容,马上明白自己以前所信仰的小乘佛学并不完备,过去所花的很多时间精力可都白费了。”
“作为小乘佛教的大师,世亲经常攻击大乘学说,于是他开始忏悔,想要找到一个赎罪的办法,最后把所有的过错都归结到了舌头上,于是他拿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准备把自己的舌头割掉。”
“佛法的真谛呢?”孟赢溪嘀咕道:“出家人怎么不是自杀就是自残,这也太迂腐了。”
玄奘被无情加难以自圆其说的事实刺激了一下,但没有理会,而是继续说他自己的,“一直在屋外观察的无著菩萨立刻现身阻止了他,说过去你用舌头攻击大乘,以后也可以用舌头去弘扬大乘,何必把它割掉呢?在无著的开导下,世亲就在恒河边的这座佛塔前改信大乘佛教,后来成为了我大乘佛教的顶尖人物。”
“世亲菩萨写《阿毗达磨俱舍论》的地方就在胁尊者房间东面的老屋里。”玄奘迈步道,“走……梦衍西,我们寻寻去。”
损毁的老屋尽布灰尘,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岁月感和人文气息的地方,玄奘驻足良久,先贤故事固然值得追忆,但重新弘扬佛法的重任,却要由后来者去完成。
一番艰行之后,师徒二人来到位于健陀逻国东北,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迦湿弥罗国(今斯利那加)。
因为玄奘一路带出了各种波动,结果他离婆罗门国越来越近,名气也越来越大。
玄奘与悟空到达迦湿弥罗国的边境要塞石门时,国王就派大队人马前往迎接,保护玄奘师徒一行顺利通过石门,并且亲自在一个名叫达摩舍罗的地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国王和大臣高僧们带着一千多人的队伍手持鲜花等候在大道旁,玄奘师徒一到,大家就开始撒花,还请玄奘坐上一头大象,簇拥着这位大唐高僧浩浩荡荡的往王城进发。
来到王城后,国王将师徒二人安置在一处寺庙内,然后单独把玄奘请进宫,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接下来就开始请玄奘讲经。
孟赢溪虽然被区别对待,但她也收到了很好的待遇,听唐僧讲经于她来说是一种折磨,这般自由自在才正和其意,于是“妖精”到处游玩去了。
迦湿弥罗国有一位名叫僧称的高僧,博学多才、修为精湛,七十多岁的他与玄奘一见如故,当即决定为玄奘开课,把自己的全部所学传授给这位亦徒亦友的年轻僧人。
由于年事已高,僧称法师平时很少亲自讲经,所以开课的消息一经传开,顿时在国内引起了轰动,原本为玄奘一人准备的授课,一下子吸引了远近周边的数百位高僧前来听讲。
在僧称的亲自指点下,玄奘如鱼得水,学业大为精进,不但学得又好又快,而且还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见解,令僧称法师大为感慨。
令僧称法师私下对弟子道:“玄奘法师的才智异常出众,在迦湿弥罗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的学识修养足以继承世亲法师的风骨,只可惜他出生的国家颇为遥远,没有机会早点感受到大德圣贤的风采点化。”
人的名,树的影,僧称法师对玄奘的夸赞让不少已经在迦湿弥罗国求法修行多年的僧人们觉得很不服气,这些僧人们的学识虽然比不上僧称,但在当时都已经算的上小有名气,于是纷纷前去向玄奘挑战。
面对挑战,玄奘从容应对,将这些挑战者一一驳倒,终于让整个迦湿弥罗佛教界为之折服。
与此同时,越是辩经越发体现出迦湿弥罗国本身就具有悠久的佛教历史和深厚的佛学底蕴,这令唐僧逐渐产生了在此长时间驻留的想法。
“什么?!你准备在这里呆上一年!”孟赢溪有些抓狂,“玄奘,你这走走停停的,何时才成完成你的初衷?”
玄奘道:“曾几何时,佛教分成了很多流派,各派之间互不服气,相互攻击,给佛教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于是迦腻色迦王召开了一次佛教大会,用以正本清源。他下令召集全婆罗门国的高僧,集结的地点恰恰就在迦湿弥罗!”
“即便如此,迦湿弥罗也不过是佛教圣地而已。”她反问:“可这与你打算在此停留一年又有什么关系?取经与用身心感受圣地,这二者孰轻孰重?”
“听我慢慢说。”玄奘笑了笑,并不直接回答,他长论道:
“大会召开后,高僧云集,盛况空前,问题也随之出现:那么多僧人汇集在一起,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每天吵闹争执,使得整个大会混乱不堪。为了让大会继续下去,迦腻色迦王决定从数千名僧人中挑选真正有才学的高僧来进行佛典集结。”
“经过繁复而严格的选拔,四百九十九位僧人被留下,但由于阿育王时期的第三次佛典集结是由五百位高僧来完成,所以还需要再找一人凑足五百之数。”
“这时,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僧人来到国王专门为集结佛经修建的寺庙门口。那些已经被选上的高僧看不起他,让他回去好好修炼修炼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