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节 荆州名士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凤穿残汉最新章节!
张存,字处仁,南阳人,擅长谋划及臧否士人,本为前荆州牧刘表帐下官员。△頂點小說,www.刘表过世后张存并没有随大流投降曹操,而是南下投奔了刘备。张存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除了仰慕刘皇叔的仁义之名外,也与刘备占据长沙名噪荆南有关。
须知张存所在的南阳张家乃是荆州的名门望族。其从祖张温,官至东汉太尉,历职三公。其从兄张羡更是在孙坚战死后被荆南军民推举为长沙太守,盘踞荆南四郡与刘表长期分庭抗礼,若非染疾病故,此刻俨然已是一方诸侯。
正如东吴的少年名士陆逊为了吴郡陆家摒弃前嫌投效孙策。张存在刘备帐下出仕也是代表了南阳张家在荆南的利益。刘备作为一个逐鹿多年的诸侯,自然清楚其中门道。所以张存一来就被刘备辟为了别驾从事。莫看刘备的豫州牧只是个虚衔,张存的别驾头衔却是实打实地身份象征,令其在职位上一举压过了孙乾、简雍、糜竺等老臣。此刻面对张存的进言,刘备更是收敛起了心中不快,虚心向张求教道,“还请先生赐教。”
眼见刘备如此知趣,张存当即手捻长须,摇头晃脑道,“昔幽王失国,镐京残破,郑、秦、晋三公,逐戎狄,拥平王,护周室东迁,奠百年霸业。而今汉室倾颓,天子蒙尘,将军何不应召北上,与孙伯符、蔡安贞一同奉天子迁都,届时封疆列国。封妻荫子,指日可待!”
刘备曾拜大儒卢植为师求学,多少还能听得懂张存这是在引用平王东迁的典故来劝他接受蔡吉“卜都定鼎。还政天子,分封诸侯,以藩屏汉”的十六字倡议。不过刘备总觉得张存的说法欠缺了一些东西,有点隔靴搔痒。
在刘备看来他的实力不及孙、蔡两家,实际控制的地盘满打满算也就半个荆南。一旦丧失围困曹操的优势,其他诸侯还会与他刘玄德共谋大业乎?此外刘备身为汉宗室一直以来都以复兴汉室为
口号对外招贤纳士。倘若他就此同人称汉贼的曹操达成和解,并与一干异姓诸侯一起分封列国。放任汉室成沦为周室,那天下间的忠汉人士又会如何看待他这位皇叔?
一旁同为荆州名士的习祯眼见刘备低头不语,料想刘备可能是顾忌实力不够。不想轻易放跑曹操。于是他便顺着张存的话头以富有磁性的声音朗声道,“郑、晋二家皆姬周血脉,王室之后。郑氏虽弱,然郑武公。保平王东迁。兴灭国,存周祀,功莫大焉。建都开疆,奠郑国四百年基业,雄才大略,谦俭恤民,国人称颂。将军乃中山靖王之后,理应效仿郑武公。匡复汉家社稷,成就盖世功德!”
习祯。字文祥,南郡襄阳人。与张存相仿习祯也是先效力刘表后投奔刘备。襄阳习家虽不及南阳张氏显赫,在荆州只能算是新近崛起的寒门,但习祯本人却是荆州士林公认的俊杰才子,有风流,善谈论,人称“楚之兰芳”。此外习祯与鹿门子弟也往来甚密。他的妹妹习氏在不久之间刚刚嫁给了庞统的弟弟庞林。事实证明习文祥确非徒有虚名之辈。随着他以郑武公的事迹激励刘备,前一刻还在犹豫中的刘备顿觉眼前一亮,情不自禁地微微点起了头。
眼见习祯说动了刘备,牙帐内诸如殷观、廖立、卫文经、韩士元等荆州名士也跟着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刘备响应蔡吉“卜都定鼎,还政天子,分封诸侯,以藩屏汉”的十六字倡议,并借机在荆州建立封国。连带着糜芳、刘琰等出身中原的老臣也随之附和起来。毕竟这些老臣之所以会抛家弃业追随刘备颠沛流离多年,除了仰慕刘备个人魅力之外,多少也存了封侯拜将的心思。
一干文臣武将的劝进鼓动直听得刘备心潮澎湃。说到底刘备已经四十二岁了,虽然他在不惑之年好不容易谋得了一方安身之地,击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代枭雄曹操并将其困于当阳城中。然而在孙策、蔡吉那等二十来岁的就已名动天下称霸一方的“珠玉”面前,刘备好不容易取得的这点成就显然就有些黯然失色。以至于两年前他被曹军由庐江驱赶到长沙时曾不无忧虑地感慨道,“平常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如流,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刘备这声唏嘘充满了对年华逝去的哀叹。尤其是想到身边还有两个比他小了足足二十多岁的对手虎视眈眈更是令他寝食难安。所以当诸葛亮提出以曹操换天子的进言时,刘备毫不犹豫就接受了那位年轻谋士的全盘计划。然而当阳城虽小,曹孟德却是极为难缠。在久攻当阳城不下的档口,骤然得知有机会可以获得天子认可受赐封国,试问自诩等不起的刘备又怎会不为之心动。
不过就在刘备打算接受张存、习祯等人的进言之时,他眼角的余光忽然扫到了坐在一旁的诸葛亮。就见这位年轻的军师端坐一枰垂首凝思,在周遭兴致高涨的众人面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见此情形刘备的脑中由不得浮现起了昔年诸葛亮在船舱中手摇羽扇指点江山的风流姿态。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那时的诸葛亮虽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设想,但他在字里行间始终都以统一中原、光复汉室为己任。正是这份意气奋发、力挽狂澜的气魄让感同身受的刘备发出了“如鱼得水”的赞叹。如今再看看这会儿在角落里沉默不语的诸葛亮,刘备突然意识到倘若他贸然答应张存、习祯等人的进言。无疑会伤到这位青年谋士的心。想到这里,刘备当即按捺下心中的悸动,转而环视了一圈帐内文武。扬手一挥道,“事关重大,待孤三思而后定。”
刘备此话一出张存、习祯等人倒也没有再坚持下去。毕竟正如刘备所言奉天子迁都、分封诸侯之类的大事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下决定的。更何况进谏也是要讲究技巧的,有时一味的强谏只会适得其反。适当地给主公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才是合理的进谏方式。与此同时诸葛亮诧异地抬头望了一眼出言推辞的刘备,心头不禁泛起了层层涟漪。
虽说刘备并没有当场拍板决定是否接受蔡吉的十六字倡议,但通过张存的暗中布置。天子遣孔融携旨南下以及蔡吉所提的那十六字倡议,还是在当天夜间时分传到了刘晔和杨修的耳朵里。张存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想要借刘、杨二人在谈判桌上向刘备施压。从而断了刘备抓曹操换天子的念头。不过刘晔和杨修毕竟一直处于软禁状态,对外界的情形知之甚少,所以面对张存故意放出的讯息,他二人还是抱着半信半疑的谨慎态度。
“卜都定鼎。还政天子。分封诸侯,以藩屏汉……”就这跳动的灯光杨修背手在帐内来回晃荡了一圈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驿动,悄声向刘晔探问道,“子扬,汝说此事可当真?”
说实在的刘备部这几日的表现在刘晔看来多少有些自我矛盾。倘若真是天子派人南下调停曹刘纷争,刘备显然应该向他们两位曹军特使示强才对。因为这样一来刘备才能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取得先机。可在过去的数日中刘备却始终都在向他二人示弱。这显然不符合谈判的原则。难道说大公子真被蔡吉、孙策等人说服答应出让天子?亦或是说孔文举携旨南下是刘玄德故意放出的烟雾,旨在引曹公出城?
对于此刻的刘晔而言可以容他分析的情报实在有限。而曹操目前的处境又容不得曹营孤注一掷。于是在手捻长须沉吟片刻后。刘晔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此事尚难定论。余等宜以静制动。”
杨修见刘晔回应得如此谨慎,当即剑眉一挑以轻佻的口吻追问道,“若此事当真耶?”
“若此事当真……”刘晔呢喃着重复了一遍杨修的问话,旋即深吸了一口气肃然道,“则山河变色也!”
刘晔此话一出杨修顿时收敛起了轻浮的笑容,因为他深知刘晔的山河变色之说一点都不为过。作为出身世代簪缨之家的世家子弟,杨修对于汉室多少还是有点感情的。遥想当年曹操奉天子入许之时,杨修也曾立志报效朝廷。然而现实很快就将他的那点理想撕裂得七零八落。特别是衣带诏事件爆发后天子与曹操彻底决裂,使得他们这些个朝臣每天都得在汉室与曹氏之间做着如履薄冰的抉择。如今蔡安贞抛出了分封诸侯的倡议,想来许都不少人都会为之欢呼雀跃吧。可如此一来汉家天下也将随之名存实亡。
正当杨修黯然神伤之际,夜空中忽然飘来了一阵如泣如诉的琴声,仿佛是在为汉家的末路而哀鸣。被勾动心弦的杨修忍不住抬手撩起门帘,迎着皎洁的月光闭目倾听了片刻,继而回味着感叹道,“未曾想刘营之中也有此等善琴者。”
“诸葛孔明善音律,许是其在抚琴。”刘晔信步走到杨修的身后提点道。
杨修惊诧地睁开了眼睛,随即若有所思地自语道,“诸葛村夫有心事乎?”
一轮皓月下,诸葛亮端坐帐前,将一张梧木琴架于膝上,任由纷乱的心绪随着指尖轻弄琴弦宣泄而出。诚然一早便知荆州世家会鼓动刘备接受蔡吉分封诸侯的倡议,但白天群臣的表现还是令他深感齿冷。在一干劝进者中既有誉满荆州的名士,如张存、殷观;也有与诸葛亮关系密切的好友,如习祯、廖立。然则无论这些荆州名士身份如何,与诸葛亮的关系如何,都无一例外地对割据分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一刻作为寓居人士的诸葛亮与荆扬本地士人之间那道无形的鸿沟也由此显现了出来。正如寓居东吴的张昭不论再怎么受孙策器重,始终都会心向朝廷。而南阳张氏哪怕出过历职三公的张伯慎,其子弟张存依旧会为了自家利益鼓吹分封。诸葛亮作为从琅琊南迁荆州的寓居人士,在感情上自然也是更偏向于大统一。
如今唯一让诸葛亮略感庆幸的便是徐庶并没有参与劝进并且刘备也没有当场表态。不过诸葛亮也敏锐地意识到刘备白天之所以没有表态,不是不想在荆州建立封国,而是在顾忌他的情绪。不可否认刘备的这份体贴令诸葛亮甚是感动。毕竟像刘备这般在乎臣下心思的君主世间少有,更勿用说还是在这等事关天下大局的重大问题上。
因此诸葛亮一方面在情绪上对列国分封始终存有抵触;另一方面他又深感刘备的知遇之恩,不忍坐视这位仁德之君继续蹉跎下去。矛盾间诸葛亮没由来地心情一阵浮燥,指下一涩,琴弦应声而断。
随着琴声嘎然而止,诸葛亮的耳边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孔明有心事乎?”
诸葛亮循声抬头就见刘备不知何时已然站在了他的面前。月光下的刘备既不高大威猛,也不风流倜傥,身着一袭布衣的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儿,好似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却令诸葛亮心念一动,由不得搁下手中的桐木琴,赶紧起身相迎道,“见过主公。”
“孔明无需多礼。”刘备伸手扶起诸葛亮,横扫了一眼断弦的桐木琴,旋即幽幽地叹了口气道,“孤令孔明为难也!”(未完待续。。)I527
张存,字处仁,南阳人,擅长谋划及臧否士人,本为前荆州牧刘表帐下官员。△頂點小說,www.刘表过世后张存并没有随大流投降曹操,而是南下投奔了刘备。张存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除了仰慕刘皇叔的仁义之名外,也与刘备占据长沙名噪荆南有关。
须知张存所在的南阳张家乃是荆州的名门望族。其从祖张温,官至东汉太尉,历职三公。其从兄张羡更是在孙坚战死后被荆南军民推举为长沙太守,盘踞荆南四郡与刘表长期分庭抗礼,若非染疾病故,此刻俨然已是一方诸侯。
正如东吴的少年名士陆逊为了吴郡陆家摒弃前嫌投效孙策。张存在刘备帐下出仕也是代表了南阳张家在荆南的利益。刘备作为一个逐鹿多年的诸侯,自然清楚其中门道。所以张存一来就被刘备辟为了别驾从事。莫看刘备的豫州牧只是个虚衔,张存的别驾头衔却是实打实地身份象征,令其在职位上一举压过了孙乾、简雍、糜竺等老臣。此刻面对张存的进言,刘备更是收敛起了心中不快,虚心向张求教道,“还请先生赐教。”
眼见刘备如此知趣,张存当即手捻长须,摇头晃脑道,“昔幽王失国,镐京残破,郑、秦、晋三公,逐戎狄,拥平王,护周室东迁,奠百年霸业。而今汉室倾颓,天子蒙尘,将军何不应召北上,与孙伯符、蔡安贞一同奉天子迁都,届时封疆列国。封妻荫子,指日可待!”
刘备曾拜大儒卢植为师求学,多少还能听得懂张存这是在引用平王东迁的典故来劝他接受蔡吉“卜都定鼎。还政天子,分封诸侯,以藩屏汉”的十六字倡议。不过刘备总觉得张存的说法欠缺了一些东西,有点隔靴搔痒。
在刘备看来他的实力不及孙、蔡两家,实际控制的地盘满打满算也就半个荆南。一旦丧失围困曹操的优势,其他诸侯还会与他刘玄德共谋大业乎?此外刘备身为汉宗室一直以来都以复兴汉室为
口号对外招贤纳士。倘若他就此同人称汉贼的曹操达成和解,并与一干异姓诸侯一起分封列国。放任汉室成沦为周室,那天下间的忠汉人士又会如何看待他这位皇叔?
一旁同为荆州名士的习祯眼见刘备低头不语,料想刘备可能是顾忌实力不够。不想轻易放跑曹操。于是他便顺着张存的话头以富有磁性的声音朗声道,“郑、晋二家皆姬周血脉,王室之后。郑氏虽弱,然郑武公。保平王东迁。兴灭国,存周祀,功莫大焉。建都开疆,奠郑国四百年基业,雄才大略,谦俭恤民,国人称颂。将军乃中山靖王之后,理应效仿郑武公。匡复汉家社稷,成就盖世功德!”
习祯。字文祥,南郡襄阳人。与张存相仿习祯也是先效力刘表后投奔刘备。襄阳习家虽不及南阳张氏显赫,在荆州只能算是新近崛起的寒门,但习祯本人却是荆州士林公认的俊杰才子,有风流,善谈论,人称“楚之兰芳”。此外习祯与鹿门子弟也往来甚密。他的妹妹习氏在不久之间刚刚嫁给了庞统的弟弟庞林。事实证明习文祥确非徒有虚名之辈。随着他以郑武公的事迹激励刘备,前一刻还在犹豫中的刘备顿觉眼前一亮,情不自禁地微微点起了头。
眼见习祯说动了刘备,牙帐内诸如殷观、廖立、卫文经、韩士元等荆州名士也跟着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刘备响应蔡吉“卜都定鼎,还政天子,分封诸侯,以藩屏汉”的十六字倡议,并借机在荆州建立封国。连带着糜芳、刘琰等出身中原的老臣也随之附和起来。毕竟这些老臣之所以会抛家弃业追随刘备颠沛流离多年,除了仰慕刘备个人魅力之外,多少也存了封侯拜将的心思。
一干文臣武将的劝进鼓动直听得刘备心潮澎湃。说到底刘备已经四十二岁了,虽然他在不惑之年好不容易谋得了一方安身之地,击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代枭雄曹操并将其困于当阳城中。然而在孙策、蔡吉那等二十来岁的就已名动天下称霸一方的“珠玉”面前,刘备好不容易取得的这点成就显然就有些黯然失色。以至于两年前他被曹军由庐江驱赶到长沙时曾不无忧虑地感慨道,“平常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如流,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刘备这声唏嘘充满了对年华逝去的哀叹。尤其是想到身边还有两个比他小了足足二十多岁的对手虎视眈眈更是令他寝食难安。所以当诸葛亮提出以曹操换天子的进言时,刘备毫不犹豫就接受了那位年轻谋士的全盘计划。然而当阳城虽小,曹孟德却是极为难缠。在久攻当阳城不下的档口,骤然得知有机会可以获得天子认可受赐封国,试问自诩等不起的刘备又怎会不为之心动。
不过就在刘备打算接受张存、习祯等人的进言之时,他眼角的余光忽然扫到了坐在一旁的诸葛亮。就见这位年轻的军师端坐一枰垂首凝思,在周遭兴致高涨的众人面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见此情形刘备的脑中由不得浮现起了昔年诸葛亮在船舱中手摇羽扇指点江山的风流姿态。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那时的诸葛亮虽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设想,但他在字里行间始终都以统一中原、光复汉室为己任。正是这份意气奋发、力挽狂澜的气魄让感同身受的刘备发出了“如鱼得水”的赞叹。如今再看看这会儿在角落里沉默不语的诸葛亮,刘备突然意识到倘若他贸然答应张存、习祯等人的进言。无疑会伤到这位青年谋士的心。想到这里,刘备当即按捺下心中的悸动,转而环视了一圈帐内文武。扬手一挥道,“事关重大,待孤三思而后定。”
刘备此话一出张存、习祯等人倒也没有再坚持下去。毕竟正如刘备所言奉天子迁都、分封诸侯之类的大事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下决定的。更何况进谏也是要讲究技巧的,有时一味的强谏只会适得其反。适当地给主公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才是合理的进谏方式。与此同时诸葛亮诧异地抬头望了一眼出言推辞的刘备,心头不禁泛起了层层涟漪。
虽说刘备并没有当场拍板决定是否接受蔡吉的十六字倡议,但通过张存的暗中布置。天子遣孔融携旨南下以及蔡吉所提的那十六字倡议,还是在当天夜间时分传到了刘晔和杨修的耳朵里。张存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想要借刘、杨二人在谈判桌上向刘备施压。从而断了刘备抓曹操换天子的念头。不过刘晔和杨修毕竟一直处于软禁状态,对外界的情形知之甚少,所以面对张存故意放出的讯息,他二人还是抱着半信半疑的谨慎态度。
“卜都定鼎。还政天子。分封诸侯,以藩屏汉……”就这跳动的灯光杨修背手在帐内来回晃荡了一圈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驿动,悄声向刘晔探问道,“子扬,汝说此事可当真?”
说实在的刘备部这几日的表现在刘晔看来多少有些自我矛盾。倘若真是天子派人南下调停曹刘纷争,刘备显然应该向他们两位曹军特使示强才对。因为这样一来刘备才能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取得先机。可在过去的数日中刘备却始终都在向他二人示弱。这显然不符合谈判的原则。难道说大公子真被蔡吉、孙策等人说服答应出让天子?亦或是说孔文举携旨南下是刘玄德故意放出的烟雾,旨在引曹公出城?
对于此刻的刘晔而言可以容他分析的情报实在有限。而曹操目前的处境又容不得曹营孤注一掷。于是在手捻长须沉吟片刻后。刘晔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此事尚难定论。余等宜以静制动。”
杨修见刘晔回应得如此谨慎,当即剑眉一挑以轻佻的口吻追问道,“若此事当真耶?”
“若此事当真……”刘晔呢喃着重复了一遍杨修的问话,旋即深吸了一口气肃然道,“则山河变色也!”
刘晔此话一出杨修顿时收敛起了轻浮的笑容,因为他深知刘晔的山河变色之说一点都不为过。作为出身世代簪缨之家的世家子弟,杨修对于汉室多少还是有点感情的。遥想当年曹操奉天子入许之时,杨修也曾立志报效朝廷。然而现实很快就将他的那点理想撕裂得七零八落。特别是衣带诏事件爆发后天子与曹操彻底决裂,使得他们这些个朝臣每天都得在汉室与曹氏之间做着如履薄冰的抉择。如今蔡安贞抛出了分封诸侯的倡议,想来许都不少人都会为之欢呼雀跃吧。可如此一来汉家天下也将随之名存实亡。
正当杨修黯然神伤之际,夜空中忽然飘来了一阵如泣如诉的琴声,仿佛是在为汉家的末路而哀鸣。被勾动心弦的杨修忍不住抬手撩起门帘,迎着皎洁的月光闭目倾听了片刻,继而回味着感叹道,“未曾想刘营之中也有此等善琴者。”
“诸葛孔明善音律,许是其在抚琴。”刘晔信步走到杨修的身后提点道。
杨修惊诧地睁开了眼睛,随即若有所思地自语道,“诸葛村夫有心事乎?”
一轮皓月下,诸葛亮端坐帐前,将一张梧木琴架于膝上,任由纷乱的心绪随着指尖轻弄琴弦宣泄而出。诚然一早便知荆州世家会鼓动刘备接受蔡吉分封诸侯的倡议,但白天群臣的表现还是令他深感齿冷。在一干劝进者中既有誉满荆州的名士,如张存、殷观;也有与诸葛亮关系密切的好友,如习祯、廖立。然则无论这些荆州名士身份如何,与诸葛亮的关系如何,都无一例外地对割据分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一刻作为寓居人士的诸葛亮与荆扬本地士人之间那道无形的鸿沟也由此显现了出来。正如寓居东吴的张昭不论再怎么受孙策器重,始终都会心向朝廷。而南阳张氏哪怕出过历职三公的张伯慎,其子弟张存依旧会为了自家利益鼓吹分封。诸葛亮作为从琅琊南迁荆州的寓居人士,在感情上自然也是更偏向于大统一。
如今唯一让诸葛亮略感庆幸的便是徐庶并没有参与劝进并且刘备也没有当场表态。不过诸葛亮也敏锐地意识到刘备白天之所以没有表态,不是不想在荆州建立封国,而是在顾忌他的情绪。不可否认刘备的这份体贴令诸葛亮甚是感动。毕竟像刘备这般在乎臣下心思的君主世间少有,更勿用说还是在这等事关天下大局的重大问题上。
因此诸葛亮一方面在情绪上对列国分封始终存有抵触;另一方面他又深感刘备的知遇之恩,不忍坐视这位仁德之君继续蹉跎下去。矛盾间诸葛亮没由来地心情一阵浮燥,指下一涩,琴弦应声而断。
随着琴声嘎然而止,诸葛亮的耳边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孔明有心事乎?”
诸葛亮循声抬头就见刘备不知何时已然站在了他的面前。月光下的刘备既不高大威猛,也不风流倜傥,身着一袭布衣的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儿,好似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却令诸葛亮心念一动,由不得搁下手中的桐木琴,赶紧起身相迎道,“见过主公。”
“孔明无需多礼。”刘备伸手扶起诸葛亮,横扫了一眼断弦的桐木琴,旋即幽幽地叹了口气道,“孤令孔明为难也!”(未完待续。。)I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