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斗争中求团结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凤穿残汉最新章节!
??费章节(16点)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历史证明忽视这一法则的统治者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像是五胡乱华,像是安史之乱。趋利避祸是人类的本能。一个王朝在强盛时能得万邦来朝并不稀奇,难的是在遇到艰难险阻之时有多少人愿意留下来同舟共济。历来当中原出现强而有力的王朝之时,边地的异族总会在第一匍匐在地,信誓旦旦地表示会接受华夏礼仪。但当中原王朝表现出衰弱的迹象,他们又会率先叛乱,甚至乘虚而入。这并不是说历代中原王朝“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徕之”的政策是在肉包子打狗。只是文明的融合是一个非常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期间有交流,如昭君、文臣;也充斥着血腥,如冉闵、黄巢。
眼下正值中原的衰落期,只要一想到某天早晨边地的内附胡会突然杀向其毗邻的汉人村寨,蔡吉就无法不对鲜卑、乌桓之类的异族怀有戒心。因为这些异族不仅图谋着中原的王座,还威胁着中原百姓。毕竟董卓再混世魔王也不会将百姓当畜生一样关在笼子里吃。
不过张清并不知晓百年之后中原可能爆发五胡乱华之难。蔡吉对乌桓人的态度在他看来有些前后矛盾。毕竟当初派众将士远赴辽东与乌桓人接洽的也是蔡吉。于是有些摸不清底线的张清,稍显迟疑的发问道,“那清等该如何与塌顿相处。”
面对张清的疑问蔡吉脑中显现出了“斗争中求团结”这句话。前世在和平时期很少会有人想起这句话,但如今身处乱世的蔡吉才由衷地这还真是一句金科玉律。无论是对异族,还是对宗族世家都是这么个道理。当然蔡吉不能讲这话直说出来,所以在整理了一下言语之后,她便语重心长地向张清解释道,“蹋顿若怀王化,尔等自可与其交好。其若有异心,则决不能姑息”
张清回味了一下蔡吉的一番言语后,郑重地拱手应答道,“清知晓也。”
在幽州的几个重臣之中,庞统才智无双,林飞左右逢源,张辽有勇有谋。相较之下,张清为人虽忠勇,却终究少了几分大局观,并且又比较讲义气。他的豪爽性格比较交受边地异族的欢迎,却同时也容易一叶障目被人蒙蔽。所以蔡吉这会儿才会特意单独向其强调与异族相处的原则。此刻眼见张清十分重视的提醒,蔡吉满意地点了点头,继而又将话题一转道,“张大哥,除了先前在城门口迎接孤的一干人士,孤治下幽州诸郡可还有其他名人?”
张清如实答道,“回主上,各郡俊杰皆在此。”
“就这点人物?”蔡吉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须知之前在冀州她可是每到一处都会接见一批又一批的地方宗族推荐上来的才俊。若说幽州数郡才城门口这点人物,实在是让蔡吉有些不敢。
张清被蔡吉如此一问,多少也有些尴尬。却见他无奈地两手一摊道,“不瞒主上,幽州地广人稀,相比中原各州缺乏才俊之士。不过听说公孙度手下倒是有邴原、管宁两位鸿儒辅佐。”
张清的一席言语让蔡吉陷入了沉思。虽然她一早就幽州远不及徐、青、冀诸州发达,却不曾想到幽州的人才竟如此匮乏。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蔡吉可以在阻力较小的情况下,让讲武堂的学子有更多的机会在幽州各级官府之中实习。此外她还能在汉朝官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更为系统的教学体系。
所谓“官学”指的朝廷官府直接举办和管辖学校。主要分由朝廷管辖的最高学府“太学”和由地方官府管辖的地方官学。地方官学按级别在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 ,聚曰“序”。值得一提的是在汉末还史无前例地出现了专科学校——鸿都门学。
话说鸿都门学其实是宦官一派为了培养拥护的人才而与士族势力占据地盘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所以与高高在上的太学不同,鸿都门学所招收的学生由州、郡三公择优选送,多数是士族看不起的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其科目更是公然与儒学叫板,以开设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来打破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不仅如此,宦官一派为了壮大的势力,对鸿都门学的学子都特别优待。学子毕业后,多会给予高官厚禄,有些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还有的封侯赐爵。所以鸿都门学一时非常兴盛,学生多达千人。不过不久之后随着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派倒台,鸿都门学也就此泯灭在了战乱之中。
无独有偶,历史上的曹氏父子同样也推崇文学与杂艺。不仅三曹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建安七子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这当然不是巧合。无论是汉灵帝以辞赋取士,还是曹氏父鼓吹捧建安七子,其背后都蕴含着相同的政治目的,那就是同把持儒学的世家士族争夺人才。蔡吉拥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决心,自然也会像历史上的灵帝与曹操那般向世家士族提出挑战。而讲武堂与科举制便是她的利器。
当然来自后世的蔡吉不会为了反对而反对。音乐、文学、书法、围棋等科目固然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但论起治国来还是儒学更为务实。所以灵帝那种以辞赋取士作法是万万学不得的。然而就算蔡吉对儒学表现出了尊崇,都无法改变讲武堂招收平民子弟入学,教授算学、墨学(武力、机械、建筑)、方术(医学、化学)等非儒家经典的事实。这就难免会让人联想起当初宦官办的鸿都门学。加之青、徐两州私学兴盛。如此一来便使得讲武堂一直未能形成气候。倘若能借着修缮幽州学宫的时机,在各官办学校、学庠、学序中加入算学等课程,便能开启另一番局面,为刚刚起步的科举制度存储更多的人才。
在心中有了一番计较之后,蔡吉便向张清吩咐道,“传令下去,孤要召见各郡三老。”
三老是汉朝负责地方教化的官吏,想当初段融、段芝两的父亲段奎就是东莱郡的三老。这会儿的张清虽不知蔡吉召见三老要做,却还是拱手称了喏。但见他跟着又向蔡吉探问了一句道,“城内宗族已备下接风宴,主上今晚可要出席?”
“连续几天赶路孤也累了,今晚的宴席就免了。”蔡吉说到这儿似乎觉得有些不妥,便又补充了一句道,“汝去问问子义他们,可否替孤赴宴。”
话说蔡吉之所以推脱晚上的接风宴倒并不是在故意摆谱,而是这一路长途行军确实让她浑身上下都酸痛不已。加之北地本就缺水,已经数天没洗澡的她,觉得整个人都要臭了。好在她的话音才刚落,先前去安排洗澡水的曹丕恰好复命。张清见状便顺势起身告辞离开了书斋。而蔡吉则在曹丕的引领下,快步赶到了浴室之中。
汉朝的浴室叫“渴”,由于这个时代重视个人私密,一般规模都不大,且也不流行公共澡堂。所以就算是刺使府的浴室也不过是在房间里摆放一只硕大的木质浴盆而已。但这并不表示汉朝人就不重视沐浴。事实上无论是汉朝的官宦,还是平民,都十分讲究沐浴。就算是寻常百姓,至少也会隔个三四天好好洗个澡。官吏更是有法定的假日,专门用来洗淋休息。这会儿一见齐侯驾临,早已在浴盆旁候命的四个婢女先是齐身福了福,继而鱼贯上前开始替蔡吉解带更衣。由于换洗的衣物事先熏过香,蒸汽升腾之下整个浴室之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浴室外的曹丕目睹着带着幽香的白烟自窗缝中冒出,脑中下意识地浮现出了曾经在何晏房中见过的素女出浴图。一想到浴盆内的女子是齐侯,少年立马就紧张地甩了甩头,想要将那yin秽之图甩出脑袋。却不知为何他越甩,脑中**就越清晰。深受其扰的曹丕只觉的脸颊发烧,心虚之下他赶紧转身一溜小跑着离开了浴室所在的小院。
其实也难怪曹丕会有如此反应,毕竟他已经十四岁了。十四岁的少年无论是从身还是从心上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更何况他还得和一个二十岁的妙龄女子朝夕相处。话说曹丕若是出身儒学世家的子弟,或许还能做到非礼勿视。毕竟汉代世家大族十分注重礼法。像是陈留仇览,“虽在宴居,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候览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平原的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至于河内司马氏更是训导诸子甚严,“虽闲居宴处,威仪不忒。……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
可是曹家出身本就不高,素来缺乏儒学世族的文化积淀与教养。因此,曹操在政治观念与为人作风上都与世族出身的人物大有不同。这种不同客气点说叫“通脱”,不客气地说就是“轻佻”、“放荡”。在曹操的熏染下之下,曹家子弟多少都沾染了点通脱的脾性。唯有曹昂受丁的影响谨遵礼法。而曹丕则慑于蔡吉的威严,也不敢逾越雷池半步。甚至连寻常的婢女、村姑他都不敢多看一眼。这种对女子的矛盾与憧憬,怕是只有曹丕心里最清楚。
也不知跑了多久,曹丕终于停下了脚步。但举目环视周遭的环境却是异常的陌生,一种莫名的不安感就此爬上了少年的心头,并快速替代了之前的种种冲动。不可否认自打来到齐营之后,曹丕就一直缺乏安全感。这让他多少变得有些敏感,有些多愁。触景生情之下,曹丕深吸了一口气,扬起头望着唯一似曾相识的清朗天空,在心中暗自默念,“不知父上与兄长此刻可还安好?”
同一片湛蓝的苍穹下,曹操脚跨战马伫立于战阵之中。在他的对面数万曹军正如潮水一般蜂拥向邯郸城。经过数月的围困,邯郸城上下早已断粮。期间袁尚曾放数千老弱出城向曹军投降,却被曹操以谨防有人突围为由下令驱赶了。无奈之下袁尚只得紧闭城门与曹操继续对峙。而那些被驱赶回城的老弱有不少都没能挨过建安五年的寒冬。
不久之后,张南与焦触杀袁熙投靠曹操。收编了袁熙部的曹操当即便派人将袁熙的首级,连同他的印绶、节杖、衣物等物品,拿去展示给邯郸守军看。眼见原本报以期望的援军已然倒戈曹操,邯郸城内的军民顿时斗志奔溃。反倒是袁尚虽心痛二哥之死,却依旧亲自出面鼓舞士气,声称曹操已疲惫不堪,高干率领的并州援军就要到来。曹操眼见威吓不成,便再一次调集兵马向邯郸城发起了进攻。
且就在曹操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攻城进展之时,一骑信使冲到了他的面前,翻身下马将一支皮桶递上前道,“禀司空,并州五百里急报。”
曹操抬手接过信使递上皮桶,拆开蜂蜡从中倒出了一卷泛黄的纸卷。在迅速扫了一眼纸上的内容之后,曹操的嘴角扬起了一丝得意的微笑。一旁的高蕃见状不由献媚地问道,“主公,可是并州又有捷报传来?”
曹操扫了一眼高蕃,略显得意地将手中的战报摇了摇道,“高干已归降于禁,并献出并州。”
曹操此话一出,在场的曹军文武当即爆发出了兴奋的欢呼。高蕃更是仰着脖子向曹操高声道贺,“恭喜主公平定并州。”
然而这一次曹操并没有理会高蕃,而是将目光再次投向了正在鏖战之中的邯郸城。
本章感言:
好吧,最近民族问题比较敏感,想了半天柳丁还是删改了这章的部分内容(应该是大部分内容,呵呵,),但总的观点还是没有改变。就本书来说,小蔡与鲜卑、乌桓碰撞时实力还不够强。所以小蔡不可能像拥有绝对实力的孙露那样对异族采取怀柔政策。小蔡会更强硬,更民族主义,这是她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先打一下预防针,本卷会有同异族作战的戏码。那个~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div>
baidu_clb_lt_id = "519311";
??费章节(16点)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历史证明忽视这一法则的统治者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像是五胡乱华,像是安史之乱。趋利避祸是人类的本能。一个王朝在强盛时能得万邦来朝并不稀奇,难的是在遇到艰难险阻之时有多少人愿意留下来同舟共济。历来当中原出现强而有力的王朝之时,边地的异族总会在第一匍匐在地,信誓旦旦地表示会接受华夏礼仪。但当中原王朝表现出衰弱的迹象,他们又会率先叛乱,甚至乘虚而入。这并不是说历代中原王朝“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徕之”的政策是在肉包子打狗。只是文明的融合是一个非常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期间有交流,如昭君、文臣;也充斥着血腥,如冉闵、黄巢。
眼下正值中原的衰落期,只要一想到某天早晨边地的内附胡会突然杀向其毗邻的汉人村寨,蔡吉就无法不对鲜卑、乌桓之类的异族怀有戒心。因为这些异族不仅图谋着中原的王座,还威胁着中原百姓。毕竟董卓再混世魔王也不会将百姓当畜生一样关在笼子里吃。
不过张清并不知晓百年之后中原可能爆发五胡乱华之难。蔡吉对乌桓人的态度在他看来有些前后矛盾。毕竟当初派众将士远赴辽东与乌桓人接洽的也是蔡吉。于是有些摸不清底线的张清,稍显迟疑的发问道,“那清等该如何与塌顿相处。”
面对张清的疑问蔡吉脑中显现出了“斗争中求团结”这句话。前世在和平时期很少会有人想起这句话,但如今身处乱世的蔡吉才由衷地这还真是一句金科玉律。无论是对异族,还是对宗族世家都是这么个道理。当然蔡吉不能讲这话直说出来,所以在整理了一下言语之后,她便语重心长地向张清解释道,“蹋顿若怀王化,尔等自可与其交好。其若有异心,则决不能姑息”
张清回味了一下蔡吉的一番言语后,郑重地拱手应答道,“清知晓也。”
在幽州的几个重臣之中,庞统才智无双,林飞左右逢源,张辽有勇有谋。相较之下,张清为人虽忠勇,却终究少了几分大局观,并且又比较讲义气。他的豪爽性格比较交受边地异族的欢迎,却同时也容易一叶障目被人蒙蔽。所以蔡吉这会儿才会特意单独向其强调与异族相处的原则。此刻眼见张清十分重视的提醒,蔡吉满意地点了点头,继而又将话题一转道,“张大哥,除了先前在城门口迎接孤的一干人士,孤治下幽州诸郡可还有其他名人?”
张清如实答道,“回主上,各郡俊杰皆在此。”
“就这点人物?”蔡吉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须知之前在冀州她可是每到一处都会接见一批又一批的地方宗族推荐上来的才俊。若说幽州数郡才城门口这点人物,实在是让蔡吉有些不敢。
张清被蔡吉如此一问,多少也有些尴尬。却见他无奈地两手一摊道,“不瞒主上,幽州地广人稀,相比中原各州缺乏才俊之士。不过听说公孙度手下倒是有邴原、管宁两位鸿儒辅佐。”
张清的一席言语让蔡吉陷入了沉思。虽然她一早就幽州远不及徐、青、冀诸州发达,却不曾想到幽州的人才竟如此匮乏。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蔡吉可以在阻力较小的情况下,让讲武堂的学子有更多的机会在幽州各级官府之中实习。此外她还能在汉朝官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更为系统的教学体系。
所谓“官学”指的朝廷官府直接举办和管辖学校。主要分由朝廷管辖的最高学府“太学”和由地方官府管辖的地方官学。地方官学按级别在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 ,聚曰“序”。值得一提的是在汉末还史无前例地出现了专科学校——鸿都门学。
话说鸿都门学其实是宦官一派为了培养拥护的人才而与士族势力占据地盘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所以与高高在上的太学不同,鸿都门学所招收的学生由州、郡三公择优选送,多数是士族看不起的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其科目更是公然与儒学叫板,以开设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来打破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不仅如此,宦官一派为了壮大的势力,对鸿都门学的学子都特别优待。学子毕业后,多会给予高官厚禄,有些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还有的封侯赐爵。所以鸿都门学一时非常兴盛,学生多达千人。不过不久之后随着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派倒台,鸿都门学也就此泯灭在了战乱之中。
无独有偶,历史上的曹氏父子同样也推崇文学与杂艺。不仅三曹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建安七子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这当然不是巧合。无论是汉灵帝以辞赋取士,还是曹氏父鼓吹捧建安七子,其背后都蕴含着相同的政治目的,那就是同把持儒学的世家士族争夺人才。蔡吉拥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决心,自然也会像历史上的灵帝与曹操那般向世家士族提出挑战。而讲武堂与科举制便是她的利器。
当然来自后世的蔡吉不会为了反对而反对。音乐、文学、书法、围棋等科目固然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但论起治国来还是儒学更为务实。所以灵帝那种以辞赋取士作法是万万学不得的。然而就算蔡吉对儒学表现出了尊崇,都无法改变讲武堂招收平民子弟入学,教授算学、墨学(武力、机械、建筑)、方术(医学、化学)等非儒家经典的事实。这就难免会让人联想起当初宦官办的鸿都门学。加之青、徐两州私学兴盛。如此一来便使得讲武堂一直未能形成气候。倘若能借着修缮幽州学宫的时机,在各官办学校、学庠、学序中加入算学等课程,便能开启另一番局面,为刚刚起步的科举制度存储更多的人才。
在心中有了一番计较之后,蔡吉便向张清吩咐道,“传令下去,孤要召见各郡三老。”
三老是汉朝负责地方教化的官吏,想当初段融、段芝两的父亲段奎就是东莱郡的三老。这会儿的张清虽不知蔡吉召见三老要做,却还是拱手称了喏。但见他跟着又向蔡吉探问了一句道,“城内宗族已备下接风宴,主上今晚可要出席?”
“连续几天赶路孤也累了,今晚的宴席就免了。”蔡吉说到这儿似乎觉得有些不妥,便又补充了一句道,“汝去问问子义他们,可否替孤赴宴。”
话说蔡吉之所以推脱晚上的接风宴倒并不是在故意摆谱,而是这一路长途行军确实让她浑身上下都酸痛不已。加之北地本就缺水,已经数天没洗澡的她,觉得整个人都要臭了。好在她的话音才刚落,先前去安排洗澡水的曹丕恰好复命。张清见状便顺势起身告辞离开了书斋。而蔡吉则在曹丕的引领下,快步赶到了浴室之中。
汉朝的浴室叫“渴”,由于这个时代重视个人私密,一般规模都不大,且也不流行公共澡堂。所以就算是刺使府的浴室也不过是在房间里摆放一只硕大的木质浴盆而已。但这并不表示汉朝人就不重视沐浴。事实上无论是汉朝的官宦,还是平民,都十分讲究沐浴。就算是寻常百姓,至少也会隔个三四天好好洗个澡。官吏更是有法定的假日,专门用来洗淋休息。这会儿一见齐侯驾临,早已在浴盆旁候命的四个婢女先是齐身福了福,继而鱼贯上前开始替蔡吉解带更衣。由于换洗的衣物事先熏过香,蒸汽升腾之下整个浴室之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浴室外的曹丕目睹着带着幽香的白烟自窗缝中冒出,脑中下意识地浮现出了曾经在何晏房中见过的素女出浴图。一想到浴盆内的女子是齐侯,少年立马就紧张地甩了甩头,想要将那yin秽之图甩出脑袋。却不知为何他越甩,脑中**就越清晰。深受其扰的曹丕只觉的脸颊发烧,心虚之下他赶紧转身一溜小跑着离开了浴室所在的小院。
其实也难怪曹丕会有如此反应,毕竟他已经十四岁了。十四岁的少年无论是从身还是从心上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更何况他还得和一个二十岁的妙龄女子朝夕相处。话说曹丕若是出身儒学世家的子弟,或许还能做到非礼勿视。毕竟汉代世家大族十分注重礼法。像是陈留仇览,“虽在宴居,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候览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平原的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至于河内司马氏更是训导诸子甚严,“虽闲居宴处,威仪不忒。……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
可是曹家出身本就不高,素来缺乏儒学世族的文化积淀与教养。因此,曹操在政治观念与为人作风上都与世族出身的人物大有不同。这种不同客气点说叫“通脱”,不客气地说就是“轻佻”、“放荡”。在曹操的熏染下之下,曹家子弟多少都沾染了点通脱的脾性。唯有曹昂受丁的影响谨遵礼法。而曹丕则慑于蔡吉的威严,也不敢逾越雷池半步。甚至连寻常的婢女、村姑他都不敢多看一眼。这种对女子的矛盾与憧憬,怕是只有曹丕心里最清楚。
也不知跑了多久,曹丕终于停下了脚步。但举目环视周遭的环境却是异常的陌生,一种莫名的不安感就此爬上了少年的心头,并快速替代了之前的种种冲动。不可否认自打来到齐营之后,曹丕就一直缺乏安全感。这让他多少变得有些敏感,有些多愁。触景生情之下,曹丕深吸了一口气,扬起头望着唯一似曾相识的清朗天空,在心中暗自默念,“不知父上与兄长此刻可还安好?”
同一片湛蓝的苍穹下,曹操脚跨战马伫立于战阵之中。在他的对面数万曹军正如潮水一般蜂拥向邯郸城。经过数月的围困,邯郸城上下早已断粮。期间袁尚曾放数千老弱出城向曹军投降,却被曹操以谨防有人突围为由下令驱赶了。无奈之下袁尚只得紧闭城门与曹操继续对峙。而那些被驱赶回城的老弱有不少都没能挨过建安五年的寒冬。
不久之后,张南与焦触杀袁熙投靠曹操。收编了袁熙部的曹操当即便派人将袁熙的首级,连同他的印绶、节杖、衣物等物品,拿去展示给邯郸守军看。眼见原本报以期望的援军已然倒戈曹操,邯郸城内的军民顿时斗志奔溃。反倒是袁尚虽心痛二哥之死,却依旧亲自出面鼓舞士气,声称曹操已疲惫不堪,高干率领的并州援军就要到来。曹操眼见威吓不成,便再一次调集兵马向邯郸城发起了进攻。
且就在曹操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攻城进展之时,一骑信使冲到了他的面前,翻身下马将一支皮桶递上前道,“禀司空,并州五百里急报。”
曹操抬手接过信使递上皮桶,拆开蜂蜡从中倒出了一卷泛黄的纸卷。在迅速扫了一眼纸上的内容之后,曹操的嘴角扬起了一丝得意的微笑。一旁的高蕃见状不由献媚地问道,“主公,可是并州又有捷报传来?”
曹操扫了一眼高蕃,略显得意地将手中的战报摇了摇道,“高干已归降于禁,并献出并州。”
曹操此话一出,在场的曹军文武当即爆发出了兴奋的欢呼。高蕃更是仰着脖子向曹操高声道贺,“恭喜主公平定并州。”
然而这一次曹操并没有理会高蕃,而是将目光再次投向了正在鏖战之中的邯郸城。
本章感言:
好吧,最近民族问题比较敏感,想了半天柳丁还是删改了这章的部分内容(应该是大部分内容,呵呵,),但总的观点还是没有改变。就本书来说,小蔡与鲜卑、乌桓碰撞时实力还不够强。所以小蔡不可能像拥有绝对实力的孙露那样对异族采取怀柔政策。小蔡会更强硬,更民族主义,这是她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先打一下预防针,本卷会有同异族作战的戏码。那个~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div>
baidu_clb_lt_id = "51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