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丰与郑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民国之苏锦记最新章节!
丰序是被郑家庄的人救起的,因村庄所居百姓俱是郑氏血脉,遂这丰序就被养在了郑家庄的善堂里。郑氏族长见他生的清秀,举止端庄,又颇有才学,便请他给村子里的小娃娃们开蒙授课。一来也不算他白吃白喝,算是对庄中人家有个交代;二来,也是为了结个善缘,若是将来丰序成人后有了前途,不至于因为现在的窘迫而记恨他们,再说不定也能给郑氏的子孙谋些出路。
郑氏族长的确所虑深远,也正是今日的善举,才在后来让郑氏一族免遭祸事。当然,那得是四百多年后的事情了,估么着这郑族长也想不到会这么久远。
咱们且说郑氏族长为人和善,他们一家待丰序的确不薄,便是郑氏族人也大都纯朴热情。在郑家村庄的这段时光,使得丰序原本受伤并险些落入偏激之道的心,得到了平复。然而,这个十三岁的少年终归不能忘却仇恨,他当初是被几个重伤的家仆压在身下装死,才躲过一劫。那日,他从半遮挡着视线的衣缝中,亲眼见到那一幕幕的残酷,若不是家仆掩护他渡水而逃,恐他也已葬身其中了。丰序觉得他已经随一家老少一起死去,他发誓,若是不能重振家族,他便就当自己不在人世,免得使丰家祖先蒙羞。
因此,丰家后人若是翻看族谱,便会在封面下的第一页上面,看到这样一行字:立族则立谱,族不成器则愧对丰氏千年相传,今日特此一书,以励。这行字和后面明显存在色差,再往后翻,则是丰序凭借记忆,以及后来他人的回忆,大致对之前族谱做了简介。但毕竟在丰氏一族落难时,丰序年纪还小。因此,那部分记载并不准确,丰序之所以记录下来也只是希冀后人不忘祖先;若是当真做正本使,难免显得对先人有些不敬。所以,在那一部分的最后一页人名中,有一行这样的记录:丰序,丰氏第三十六代族长之嫡子嫡孙,卒于建中四年,一十三岁。
其后,方才是留着记载丰序等后人名姓功绩的地方。再看看开篇所记载的,关于正式记录的时间,已是光化二年。如此算来,立谱之时,丰序已然是一百二十九岁之高龄。
“先祖丰序在写就族谱之后便溘然而逝。”
丰大老爷才刚说完,丰父便心急道:“大哥莫要讲古啦,快些说说那郑家吧。”
丰大老爷不以为忤,接着往下说。
丰序在郑家庄生活了几年后,被一名墨门师叔遇到,因知他是丰氏唯一的血脉,便将他带回山门。临走时,这个师叔为答谢郑家一族的义举,不但留下银钱若干,还留下一枚墨门特有的信物,承诺他日郑家人若持此物求救,墨门任何一人都必会倾囊相助。
云起云落,朝代更迭,一转眼,又是四百多个春秋,这时已是元朝初年。蒙古人的铁骑踏足中原,汉族百姓流离失所,而郑家也早已离开了当初的那个小村庄。
一天,一小队醉酒的蒙古人闯到了郑氏的聚居之地,这十来个人竟强掳烧杀以为戏乐。危难中,正巧赶上两名少年游侠打此经过,闻听不远处哀嚎动天,忙打马前去相救,方才使得郑氏躲过灭族之祸。事后,郑家人询问恩公姓名,知晓这两位侠义少年姓丰,感觉有几分相熟,便细话起来。言谈话语中,郑氏族长向二人打听墨门之事,这两位丰少侠闻言神色一愣,待族长再细究问,双方才晓得了当年那段因缘。族长拿出信物对二人说,他们已然无法在大都边郊生活下去,如今只想远走辽东,请求墨门帮助。
丰家二子应得爽快,因考虑到此时墨门早已凋零,便接过族长递上的信物,转而递上丰家佩剑,以此相换。两个年轻人琢磨着,这样也不算没了他们心中之侠义。郑族长见二人虽年少气盛,但仁义之心赤诚,为人又磊落豪爽,便揣测那丰家家风定然不差,遂心中有了世代交好的打算。
郑氏一族远迁东北,一直到满人入关也没有离开。丰家自护送郑氏安家后,彼此一直常有往来,到了清嘉庆三年,丰氏家主决定派嫡次子举家北上,到早已置好的府邸长居。而此时,郑家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烦恼事。
万历四十三年,后金/努/尔/哈赤在兴京宣告七大恨誓师讨明;同一时间的通化郑氏宅门中,嫡庶之争也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最后以嫡系一脉败北愤走而告终。这个嫡子带着母亲妻儿直奔奉天,他安居后自改其名,取“??”字以昭告心中之悲伤、胸中之不平。因为郑??的祖父先前给族中长老留有遗命,若其子不争,则举族随嫡孙而走。这样,郑??之父倒成了带着庶房一起被赶出家族之人,此后彼此再无往来。
可是,就在嘉庆三年,就在郑家接到丰家书信时,早就出了五服的那房人竟找上门来。郑家家长本不欲接待,但看到对方只是一个带着尚在怀抱儿男婴的妇人,且一脸狼狈落魄的站在自家门前,心中终归不忍,又念及祖上留言“为人做事,尚留一线”,因此便收留下这母子二人。
那妇人见郑家人没有将她们母子重纳族谱的想法,便提出北上京城的愿望。郑家家长闻言心中一松,当初嫡子被庶兄挤兑得败走之耻,虽已过去近两百年,但仍不能减轻他们心中的屈辱感。如今那妇人愿意离开,他自然乐之不得。他左思右想决定将京都一处房产赠与他们,也算仁至义尽,便是族中人见了也只有心暖的份儿。
想到此,他便写信请已到京城的丰家人多有照顾,并言明那母子二人并不知晓两家渊源,丰家不必提及自找麻烦。丰家主人闻信,颇为同情妇孺不易,便回信答复,他家有家丁于三月后须绕道奉天,届时会将那母子俩一并带回京城。
这就是后来那位郑夫人口中,郑丰两家相交百年的初因。
丰父听兄长一一道来,却越听越迷糊:“大哥,这和后来的反目有何关系呢?”
丰大老爷讲的正投入,却听弟弟如此一问,愣是被没说出的话哽住,憋得上不来下不去的。丰大夫人忍笑解释:“小叔啊,你哥哥是想告诉你,咱家和郑府真正的主家仍存旧好啊,只是京城郑家那些人不知而已。”
丰父嘟囔:“我亦不知啊。”丰夫人用脚碰碰丈夫,提醒他捡重要的问。丰父领会,道:“这不正好?让郑家的本家居中说和一下岂不万事大吉?”
丰大老爷摇头:“难啊!”
丰父不解,丰大夫人说:“这京城郑家本就是踩着本家的脑袋发达的,前些年郑家本家遭到朝廷斥责,太后更是亲自下旨不许他们入京。唉,好在郑家下任家主和我那堂侄女婿是旧友,这次他们家的书信也是托他带来的。”
丰父点点头,又问:“可咱家和郑家这解不开的结,到底是什么啊!”
丰大老爷看了弟弟一眼,抬头看向远方,嘴里的话却让丰父打了一个冷战。
丰大老爷说:“小弟啊,你还记得那个‘九层冠’么?”
丰序是被郑家庄的人救起的,因村庄所居百姓俱是郑氏血脉,遂这丰序就被养在了郑家庄的善堂里。郑氏族长见他生的清秀,举止端庄,又颇有才学,便请他给村子里的小娃娃们开蒙授课。一来也不算他白吃白喝,算是对庄中人家有个交代;二来,也是为了结个善缘,若是将来丰序成人后有了前途,不至于因为现在的窘迫而记恨他们,再说不定也能给郑氏的子孙谋些出路。
郑氏族长的确所虑深远,也正是今日的善举,才在后来让郑氏一族免遭祸事。当然,那得是四百多年后的事情了,估么着这郑族长也想不到会这么久远。
咱们且说郑氏族长为人和善,他们一家待丰序的确不薄,便是郑氏族人也大都纯朴热情。在郑家村庄的这段时光,使得丰序原本受伤并险些落入偏激之道的心,得到了平复。然而,这个十三岁的少年终归不能忘却仇恨,他当初是被几个重伤的家仆压在身下装死,才躲过一劫。那日,他从半遮挡着视线的衣缝中,亲眼见到那一幕幕的残酷,若不是家仆掩护他渡水而逃,恐他也已葬身其中了。丰序觉得他已经随一家老少一起死去,他发誓,若是不能重振家族,他便就当自己不在人世,免得使丰家祖先蒙羞。
因此,丰家后人若是翻看族谱,便会在封面下的第一页上面,看到这样一行字:立族则立谱,族不成器则愧对丰氏千年相传,今日特此一书,以励。这行字和后面明显存在色差,再往后翻,则是丰序凭借记忆,以及后来他人的回忆,大致对之前族谱做了简介。但毕竟在丰氏一族落难时,丰序年纪还小。因此,那部分记载并不准确,丰序之所以记录下来也只是希冀后人不忘祖先;若是当真做正本使,难免显得对先人有些不敬。所以,在那一部分的最后一页人名中,有一行这样的记录:丰序,丰氏第三十六代族长之嫡子嫡孙,卒于建中四年,一十三岁。
其后,方才是留着记载丰序等后人名姓功绩的地方。再看看开篇所记载的,关于正式记录的时间,已是光化二年。如此算来,立谱之时,丰序已然是一百二十九岁之高龄。
“先祖丰序在写就族谱之后便溘然而逝。”
丰大老爷才刚说完,丰父便心急道:“大哥莫要讲古啦,快些说说那郑家吧。”
丰大老爷不以为忤,接着往下说。
丰序在郑家庄生活了几年后,被一名墨门师叔遇到,因知他是丰氏唯一的血脉,便将他带回山门。临走时,这个师叔为答谢郑家一族的义举,不但留下银钱若干,还留下一枚墨门特有的信物,承诺他日郑家人若持此物求救,墨门任何一人都必会倾囊相助。
云起云落,朝代更迭,一转眼,又是四百多个春秋,这时已是元朝初年。蒙古人的铁骑踏足中原,汉族百姓流离失所,而郑家也早已离开了当初的那个小村庄。
一天,一小队醉酒的蒙古人闯到了郑氏的聚居之地,这十来个人竟强掳烧杀以为戏乐。危难中,正巧赶上两名少年游侠打此经过,闻听不远处哀嚎动天,忙打马前去相救,方才使得郑氏躲过灭族之祸。事后,郑家人询问恩公姓名,知晓这两位侠义少年姓丰,感觉有几分相熟,便细话起来。言谈话语中,郑氏族长向二人打听墨门之事,这两位丰少侠闻言神色一愣,待族长再细究问,双方才晓得了当年那段因缘。族长拿出信物对二人说,他们已然无法在大都边郊生活下去,如今只想远走辽东,请求墨门帮助。
丰家二子应得爽快,因考虑到此时墨门早已凋零,便接过族长递上的信物,转而递上丰家佩剑,以此相换。两个年轻人琢磨着,这样也不算没了他们心中之侠义。郑族长见二人虽年少气盛,但仁义之心赤诚,为人又磊落豪爽,便揣测那丰家家风定然不差,遂心中有了世代交好的打算。
郑氏一族远迁东北,一直到满人入关也没有离开。丰家自护送郑氏安家后,彼此一直常有往来,到了清嘉庆三年,丰氏家主决定派嫡次子举家北上,到早已置好的府邸长居。而此时,郑家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烦恼事。
万历四十三年,后金/努/尔/哈赤在兴京宣告七大恨誓师讨明;同一时间的通化郑氏宅门中,嫡庶之争也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最后以嫡系一脉败北愤走而告终。这个嫡子带着母亲妻儿直奔奉天,他安居后自改其名,取“??”字以昭告心中之悲伤、胸中之不平。因为郑??的祖父先前给族中长老留有遗命,若其子不争,则举族随嫡孙而走。这样,郑??之父倒成了带着庶房一起被赶出家族之人,此后彼此再无往来。
可是,就在嘉庆三年,就在郑家接到丰家书信时,早就出了五服的那房人竟找上门来。郑家家长本不欲接待,但看到对方只是一个带着尚在怀抱儿男婴的妇人,且一脸狼狈落魄的站在自家门前,心中终归不忍,又念及祖上留言“为人做事,尚留一线”,因此便收留下这母子二人。
那妇人见郑家人没有将她们母子重纳族谱的想法,便提出北上京城的愿望。郑家家长闻言心中一松,当初嫡子被庶兄挤兑得败走之耻,虽已过去近两百年,但仍不能减轻他们心中的屈辱感。如今那妇人愿意离开,他自然乐之不得。他左思右想决定将京都一处房产赠与他们,也算仁至义尽,便是族中人见了也只有心暖的份儿。
想到此,他便写信请已到京城的丰家人多有照顾,并言明那母子二人并不知晓两家渊源,丰家不必提及自找麻烦。丰家主人闻信,颇为同情妇孺不易,便回信答复,他家有家丁于三月后须绕道奉天,届时会将那母子俩一并带回京城。
这就是后来那位郑夫人口中,郑丰两家相交百年的初因。
丰父听兄长一一道来,却越听越迷糊:“大哥,这和后来的反目有何关系呢?”
丰大老爷讲的正投入,却听弟弟如此一问,愣是被没说出的话哽住,憋得上不来下不去的。丰大夫人忍笑解释:“小叔啊,你哥哥是想告诉你,咱家和郑府真正的主家仍存旧好啊,只是京城郑家那些人不知而已。”
丰父嘟囔:“我亦不知啊。”丰夫人用脚碰碰丈夫,提醒他捡重要的问。丰父领会,道:“这不正好?让郑家的本家居中说和一下岂不万事大吉?”
丰大老爷摇头:“难啊!”
丰父不解,丰大夫人说:“这京城郑家本就是踩着本家的脑袋发达的,前些年郑家本家遭到朝廷斥责,太后更是亲自下旨不许他们入京。唉,好在郑家下任家主和我那堂侄女婿是旧友,这次他们家的书信也是托他带来的。”
丰父点点头,又问:“可咱家和郑家这解不开的结,到底是什么啊!”
丰大老爷看了弟弟一眼,抬头看向远方,嘴里的话却让丰父打了一个冷战。
丰大老爷说:“小弟啊,你还记得那个‘九层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