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金鳞之池 只待风雨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骠骑大将军最新章节!
那日议曹橼董军得知了贾和要约张彻同去狩猎后,回去便将此事告知了父亲董叙。董叙叫来随行的郭琰跟金由二人,密谋杀张彻之事,一拍即合,并且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事情推不到二公子身上,就由他来承担后果。可谁能想到,张彻竟能从虎口之中脱险,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陪人夫人又折兵,倒是将贾和置于险地。
无奈,身为师傅,董叙的错跟贾和脱不了干系,只能陪着他到贾启面前请罪,以此平息其怒火。
到了太守府,两人入内,跪拜于地上。贾启问来原由。董叙将事情如数相告。贾启听后,脸色顿如那风雨欲来时的乌云,夹杂着阵阵闷雷之声,令周围的空气都凝重了下来。
贾启扶着额头,道:“伯言啊,我真的想不到一个贤名满天下者,竟也能够做出此等小人行径之事来,让我情何以堪呐?”
董叙道:“是在下辜负了主公,愿凭处置,绝无怨言。”
正说间,郭琰、金由、董军三人入内,跪拜求情。贾和大惊失色,错愕的看着这群人,待回过神来时再望向贾启,撞上了父亲那双充满了怒火的眼睛,脑海中翁明作响。
董叙赶紧怒斥三人,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我一人做事一人当,死有余辜,不必来为了求情。”
贾启一阵头晕目眩,跌坐在了榻上。贾和急忙上前去扶,却被一手甩开,只听父亲说道:“都给我出去。”
众人还是跪着不肯起。
贾启见状,厉声喝道:“滚!”
贾和遂领着众人离开。
众人走后不久,贾启便命手下去把张彻给请了过来。张彻此时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少顷即至,匆匆入府拜见。贾启因急火攻心,导致旧疾复发,此时正躺在榻上,虚乏无力。
贾启痛心道:“贤侄啊,叔叔对不起你啊。”
张彻道:“叔叔,侄儿大概已经猜到了来龙去脉,着急来此,只为求一事。”
贾启道:“你放心,叔叔一定秉公处理,还你公道。”
张彻道:“叔叔,董主簿不仅是当世大贤,亦是荆北支柱,您的大管家,若此人有失,如同断您臂膀,拆屋脊梁,还请叔叔三思。”
贾启撑着病躯半坐了起来,错愕的看着张彻,问道:“贤侄啊,他可是差点要了你们三兄弟的命啊?”
张彻回道:“我们三兄弟确实给叔叔添了太多麻烦,所以决定明日便离开荆州,叔叔半个月来的照顾,侄儿感激不尽。”
贾启激动道:“贤侄,你不能走,这是叔叔管教无方,岂能让你们受了委屈。”
张彻恳切道:“叔叔,您经营了荆北三郡几十年了,侄儿实在不希望因为我而闹得鸡犬不宁。”
贾启走上前扶起张彻,道:“如果你就这样走了,叔叔于九泉之下,有何脸面去见黄执啊,难道贤侄忍心让我背负一个不仁不义之名吗?”
张彻赶忙作揖道:“侄儿绝无此意。”
贾启道:“叔叔会处理好这件事情的。”
张彻道:“侄儿还请叔叔手下留情,南阳文武都是老臣,伴着您行了几十年的风雨,切不要为侄儿而寒了人心。”
贾启两行老泪纵横,道:“贤侄,叔叔再问你一句,我那两个儿子,何人可担得起我的家业?”
张彻不做思考的回答道:“自古以来,长子承业。”
贾启轻轻点头,道:“南阳北面是雉县,此地山贼横行,久患不可治也,县令无能,已被废下,贤侄可愿往平之?”
张彻应道:“侄儿愿替叔叔分忧。”
贾启大喜,授张彻雉县县令一职,并分予五百人马,克日继任。张彻拜谢,离开了太守府。待人走后,贾启又回到了床上堂下,哀叹口气。
内侍上前,小声道:“主公不怕张彻此去,乃是养虎为患吗?”
贾启道:“如果我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没有这么闹的话,张怎会走到今日这一步,他们闹得越欢,就越难压得住张彻,此人绝非虎也,乃池中之金鳞,只等一场风雨罢。”
内侍又问:“既然主公有此担忧,为何又要留下他?”
贾启叹道:“他要是就这么走了,那岂不是要让天下人来戳断我的脊梁骨吗?”又叹了一口气,吩咐道:“你让人把宵儿叫过来。”
等待期间,贾启便开始思考起了身后之事,现在荆北分化太过严重了,两个儿子又成对立,令他甚是头疼,久虑无果。时贾宵入房而来,跪拜请安。
贾启看了眼,道:“人我已经帮你查到了,你不必再大动干戈,闹得满城风雨了。”
贾宵急问道:“父亲,是谁如此害我?”
贾启答道:“南阳主簿,董伯言。”
贾宵咬牙切齿道:“孩儿就猜是他,南阳之内只有他模仿的书法能够如此神似,只是先前不敢断言,如今父亲已经确认,还请为孩儿做主,除此不白之冤。”
贾启面色不悦,问道:“那你准备如何处置?”
贾宵以手作刀:“斩。”
贾启气得直打咳嗽,左右慌忙上来,劝其莫要动怒,皆被挥退,他瞪着贾宵,又问:“斩了董叙,谁来替我治理荆北的政局,你吗?”
贾宵拜道:“孩儿不才,愿当此任。”
贾启轻笑一声,问道:“你知道荆北有多少人口、多少粮饷、多少兵马器械吗,你熟悉三郡各地的民情吗,你懂得怎么合理的征收赋税才不至于引起民怨吗,你知道如何有效的调度物资才不至于导致仓储的泛滥与匮乏吗,你连一个水患都治理不好,怎敢在我面前大言不惭啊?”
贾宵伏首于地,惭愧至极。
贾启冷哼道:“你们一个个的都说是在为荆北考虑,可做事竟是如此的不计后果,我的脸都快被你们给丢光了,”将目光落在了贾宵身上,问道:“你知道董叙把自己供出来后,张彻是怎么跟我说的吗?”
贾宵思量了下,答道:“他一定是请父亲不要杀董主簿。
贾启随手抓了颗桌案上的梨砸向贾宵,气不打一处来,道:“你也知道啊,再看看你,就知道杀杀杀的。”
贾宵告罪道:“孩儿知错。”
贾启平复了下心情,道:“张彻从黄执手里接过江西三郡时才二十五岁,比你们都要年轻得多,可却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两年时间,庐江的内政跟军事皆数倍于先前,可见其才甚厚,若是黄执能在晚两年走的话,宇文习未必会是他的对手,这次他兵败来南阳求助,我力排众议请他入府,第一是出于我跟黄执的交情,第二是出于对他喜爱,若能得他相助,我也将死而无憾了。”
贾宵担心道:“孩儿担心压制不住。”
贾启淡淡的说道:“你们在荆北有三十年的根基,张彻单枪匹马而来,若是这样都压制不住,那就算给你们半壁江山也是要丢。”
那日议曹橼董军得知了贾和要约张彻同去狩猎后,回去便将此事告知了父亲董叙。董叙叫来随行的郭琰跟金由二人,密谋杀张彻之事,一拍即合,并且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事情推不到二公子身上,就由他来承担后果。可谁能想到,张彻竟能从虎口之中脱险,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陪人夫人又折兵,倒是将贾和置于险地。
无奈,身为师傅,董叙的错跟贾和脱不了干系,只能陪着他到贾启面前请罪,以此平息其怒火。
到了太守府,两人入内,跪拜于地上。贾启问来原由。董叙将事情如数相告。贾启听后,脸色顿如那风雨欲来时的乌云,夹杂着阵阵闷雷之声,令周围的空气都凝重了下来。
贾启扶着额头,道:“伯言啊,我真的想不到一个贤名满天下者,竟也能够做出此等小人行径之事来,让我情何以堪呐?”
董叙道:“是在下辜负了主公,愿凭处置,绝无怨言。”
正说间,郭琰、金由、董军三人入内,跪拜求情。贾和大惊失色,错愕的看着这群人,待回过神来时再望向贾启,撞上了父亲那双充满了怒火的眼睛,脑海中翁明作响。
董叙赶紧怒斥三人,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我一人做事一人当,死有余辜,不必来为了求情。”
贾启一阵头晕目眩,跌坐在了榻上。贾和急忙上前去扶,却被一手甩开,只听父亲说道:“都给我出去。”
众人还是跪着不肯起。
贾启见状,厉声喝道:“滚!”
贾和遂领着众人离开。
众人走后不久,贾启便命手下去把张彻给请了过来。张彻此时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少顷即至,匆匆入府拜见。贾启因急火攻心,导致旧疾复发,此时正躺在榻上,虚乏无力。
贾启痛心道:“贤侄啊,叔叔对不起你啊。”
张彻道:“叔叔,侄儿大概已经猜到了来龙去脉,着急来此,只为求一事。”
贾启道:“你放心,叔叔一定秉公处理,还你公道。”
张彻道:“叔叔,董主簿不仅是当世大贤,亦是荆北支柱,您的大管家,若此人有失,如同断您臂膀,拆屋脊梁,还请叔叔三思。”
贾启撑着病躯半坐了起来,错愕的看着张彻,问道:“贤侄啊,他可是差点要了你们三兄弟的命啊?”
张彻回道:“我们三兄弟确实给叔叔添了太多麻烦,所以决定明日便离开荆州,叔叔半个月来的照顾,侄儿感激不尽。”
贾启激动道:“贤侄,你不能走,这是叔叔管教无方,岂能让你们受了委屈。”
张彻恳切道:“叔叔,您经营了荆北三郡几十年了,侄儿实在不希望因为我而闹得鸡犬不宁。”
贾启走上前扶起张彻,道:“如果你就这样走了,叔叔于九泉之下,有何脸面去见黄执啊,难道贤侄忍心让我背负一个不仁不义之名吗?”
张彻赶忙作揖道:“侄儿绝无此意。”
贾启道:“叔叔会处理好这件事情的。”
张彻道:“侄儿还请叔叔手下留情,南阳文武都是老臣,伴着您行了几十年的风雨,切不要为侄儿而寒了人心。”
贾启两行老泪纵横,道:“贤侄,叔叔再问你一句,我那两个儿子,何人可担得起我的家业?”
张彻不做思考的回答道:“自古以来,长子承业。”
贾启轻轻点头,道:“南阳北面是雉县,此地山贼横行,久患不可治也,县令无能,已被废下,贤侄可愿往平之?”
张彻应道:“侄儿愿替叔叔分忧。”
贾启大喜,授张彻雉县县令一职,并分予五百人马,克日继任。张彻拜谢,离开了太守府。待人走后,贾启又回到了床上堂下,哀叹口气。
内侍上前,小声道:“主公不怕张彻此去,乃是养虎为患吗?”
贾启道:“如果我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没有这么闹的话,张怎会走到今日这一步,他们闹得越欢,就越难压得住张彻,此人绝非虎也,乃池中之金鳞,只等一场风雨罢。”
内侍又问:“既然主公有此担忧,为何又要留下他?”
贾启叹道:“他要是就这么走了,那岂不是要让天下人来戳断我的脊梁骨吗?”又叹了一口气,吩咐道:“你让人把宵儿叫过来。”
等待期间,贾启便开始思考起了身后之事,现在荆北分化太过严重了,两个儿子又成对立,令他甚是头疼,久虑无果。时贾宵入房而来,跪拜请安。
贾启看了眼,道:“人我已经帮你查到了,你不必再大动干戈,闹得满城风雨了。”
贾宵急问道:“父亲,是谁如此害我?”
贾启答道:“南阳主簿,董伯言。”
贾宵咬牙切齿道:“孩儿就猜是他,南阳之内只有他模仿的书法能够如此神似,只是先前不敢断言,如今父亲已经确认,还请为孩儿做主,除此不白之冤。”
贾启面色不悦,问道:“那你准备如何处置?”
贾宵以手作刀:“斩。”
贾启气得直打咳嗽,左右慌忙上来,劝其莫要动怒,皆被挥退,他瞪着贾宵,又问:“斩了董叙,谁来替我治理荆北的政局,你吗?”
贾宵拜道:“孩儿不才,愿当此任。”
贾启轻笑一声,问道:“你知道荆北有多少人口、多少粮饷、多少兵马器械吗,你熟悉三郡各地的民情吗,你懂得怎么合理的征收赋税才不至于引起民怨吗,你知道如何有效的调度物资才不至于导致仓储的泛滥与匮乏吗,你连一个水患都治理不好,怎敢在我面前大言不惭啊?”
贾宵伏首于地,惭愧至极。
贾启冷哼道:“你们一个个的都说是在为荆北考虑,可做事竟是如此的不计后果,我的脸都快被你们给丢光了,”将目光落在了贾宵身上,问道:“你知道董叙把自己供出来后,张彻是怎么跟我说的吗?”
贾宵思量了下,答道:“他一定是请父亲不要杀董主簿。
贾启随手抓了颗桌案上的梨砸向贾宵,气不打一处来,道:“你也知道啊,再看看你,就知道杀杀杀的。”
贾宵告罪道:“孩儿知错。”
贾启平复了下心情,道:“张彻从黄执手里接过江西三郡时才二十五岁,比你们都要年轻得多,可却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两年时间,庐江的内政跟军事皆数倍于先前,可见其才甚厚,若是黄执能在晚两年走的话,宇文习未必会是他的对手,这次他兵败来南阳求助,我力排众议请他入府,第一是出于我跟黄执的交情,第二是出于对他喜爱,若能得他相助,我也将死而无憾了。”
贾宵担心道:“孩儿担心压制不住。”
贾启淡淡的说道:“你们在荆北有三十年的根基,张彻单枪匹马而来,若是这样都压制不住,那就算给你们半壁江山也是要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