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逃不过的上计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三国之挣扎求活最新章节!
崖洲岛平定了,黎母岭周边的黎人村峒也将按马淳的规划或定居原地,或迁往他处。以基罗为首的黎人村峒峒主头人们倒也没有出啥幺蛾子,一一照办。
马淳心里清楚,事情办的这么顺利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金鸡岭那一战吓破了黎人的胆,在绝对优势的武器装备下,黎人就算再多十倍兵力都不够马淳军一顿大炮轰的。所以就算马淳提出再多的苛刻条件,黎人们也不敢反对。
二是黎人们知道,马淳这样做是真心为了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虽然原始落后,但也不是傻子蠢蛋,那么多的黎人生活在贫瘠的山区,就算有天大的本领也吃不饱饭。以前是因为黎人不善耕种,到了平原更加没有出路,还不如在山里还能靠打猎维持生活。
如今忠义县的富足是家喻户晓的事情,县君要将一部分黎人迁到忠义县县城附近去,哪有不乐意的?当得知这个消息后,许多村峒不等工作组到来就纷纷收拾好行李物品,早早的等候迁移的命令。
反而是留在当地的黎人心中不太乐意,还鼓动头人们向马淳请命,要求迁居。
听到这些峒主头人的请命,马淳也不怪罪,耐心向他们解释其中的原因。当然他还再次强调,整个崖洲岛都是忠义县,只不过有些地区已经开发成熟了,有些地区还待开发。
留在当地的黎人村峒不是说过不上县城那边百姓的好日子,而是将加入开发队伍当中,将家乡建设的更好。将来不管是县城所在的琼山,还是黎母山以西的地区,都会成为整个天下最富庶的地区。
所以只要各个村峒服从县寺安排,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绝不会存在厚此薄彼的情况。
随着县城运来大量的粮食物资,很快崖洲岛西南部成为热热闹闹的建设基地。沿海冲积平原上,数万名黎人在周良的带领下烧荒开田,预计这几百平方公里的平原将成为崖洲岛又一个粮食基地。
而琼山周围的平原因为大量黎人的到来,也将迎来又一轮开荒高峰。等到明年年底,不仅年供百万粮的任务能够圆满完成,还会有足够的结余。而有了充足的粮食,马淳对大陆的依靠将再次减弱,真正可以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然,工业的发展也是马淳重中之重的工作。随着黎人的归降,经过详细的统计,崖洲岛在册人口达到创纪录的四万八千七百余户,合计人口二十三万六千七百余人。其中吴人两万多,疍人一万五千,最多的是黎人,有十八万一千多。
这其中除了五万多未成年儿童,两万余老弱,青壮男女就接近十三万人,不过男丁略少,大概六万余,成年女子接近七万。
未成年儿童是崖洲岛的未来,马淳不会让他们参与劳作,按照他一向以来的规矩,这些少年儿童将会送入学堂接受教育。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成年后会分配到各个行业,以及战斗部队当中。
那两万余老弱,县里也会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分配到各个手工作坊,参与相对轻便的手工制作当中,以发挥他们的剩余价值。
而最主要的就是青壮男女,开垦农田,开采矿藏,各个作坊的工业生产,都是他们的去处。有了这些青壮劳力,忠义县将迎来真正的工业大生产,开拓商业,储备军事物资,只要再苟上一年时间,这天下将再也没有制约他的力量了。
当然了,扩军也适时的提上了马淳的工作日程当中。忠义县原先的编制是五百水师,陆上步卒并没有列入朝廷正式编制当中。
而忠义县原先的六百多县卒按照朝廷的说法,只能算是民勇,需要马淳自备军资。但是眼下这个局面,就算朝廷不承认,马淳自掏腰包也得扩军了。
所以马淳准备在保留五百水师的基础上将县卒扩充至三千人的编制,设立三个校尉部,六个军司马。以甘莘、毛大为左右校尉,自己单领一个校尉部,以此战表现突出的周吉、赵铁、甘氏部曲首领甘义,罗担黎基罗的儿子基阳,亲卫布小义以及疍人泊海为军司马。
这其中甘莘是自己的夫人,毛大、周吉、赵铁是从小跟着自己的嫡系,甚至布小义虽是疍人,但也算是自己的学生和嫡系,甘义是甘莘的部曲,泊海是疍人的代表,基阳代表了黎人。军中各方势力都有,既统一在自己身边,又不会串联合谋。
他让甘义、泊海两部归甘莘统领,基阳、布小义受毛大节制,而自己麾下则是周吉和赵铁,水师罗技部仍属于自己直属部队。这样一来,整个崖洲岛军权依然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
以后崖洲岛向外开拓将是自己最主要的工作,因为手下这些人还远远达不到独自作战的能力,限于时代的局限性,新武器使用也将是他们最大的考验。只有自己亲自率领部队,言传身教下才能让他们真正成长起来。
崖洲岛的民政工作是马淳目前为止最放心的,柳荣虽然出身商贾世家,但其从小饱读诗书,对马淳的治政思路也是最为了解。在担任县丞期间,所做的工作成绩非常突出,内政交予柳荣主持,马淳绝对可以放心。
还有万震,这个忠义县年轻主簿,原先在柳荣的阴影下几乎看不到他有实质性的成绩。可是在这场统一全岛的战役中,万震却表现出了与其年龄不符的成熟能力。
他不但献策奇袭敌后,还主动请缨,率领不多的兵力圆满完成了奇袭的任务。而且还稳定敌后黎人的民心,给马淳最终平定黎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马淳在综合考虑后,根据治理全岛的需要,准备在崖洲岛西南再建一城,取名为定黎城。以万震为假县丞,总领当地黎人,以及一切事物。
剩下的还有周良,这个与马淳最早结识的好友兼学生,在农业生产上已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马淳所有关于农业方面的知识,周良学的最是彻底。
这个与马淳同龄的年轻人,不但能够圆满的完成崖洲岛开荒的任务,还能和杨成、王福等老宗族长者打成一片,让这些有一辈子种粮经验的老者心服口服,对周良也是言听计从。
崖洲岛目前暂时还是以农为本,未来几年还有大量荒地需要耕种,而崖洲岛全境方圆千里,将来肯定还要设立更多的城池。所以马淳也打算成立统领全境农耕的机构--农署,由周良全权负责。
当然还有负责工业的周三和赵山两位老人,随着工业发展,他们慢慢的已经不能适应管理这么庞大的团队了,未来还是需要培养后继人员,接手这一大滩事物。
负责研发的胡建,这倒是没有多大问题,葛玄和郑隐在化工坊如鱼得水,恨不得吃住都在里面,未来肯定还会有新产品源源不断的研发出来。
负责海事坊的泊勇,负责医署的董建,都是马淳比较放心的部门,不需要做更多的改进。只是他们的管辖范围更广了,需要补充人手辅助他们。但这并不算多大的事情,稍微商议一下也就解决了。
时间慢慢的过去,转眼间就到了赤乌二年(公元240年)的十二月。这天,马淳正在县寺和众人商议明年全岛建设事宜,忽听门外差役来报,府君陆胤的管事陆才求见。
马淳一愣,问道:“府君年礼不是差人送过去了吗?这陆才又来做什么?”
旁人也是茫然不解,只有县丞柳荣眉头一皱,不是很确定的说道:“莫非是为了咱们县的上计事宜?”
“上计?”马淳也是一咧嘴:“这上计还真的是逃不过啊!”
崖洲岛平定了,黎母岭周边的黎人村峒也将按马淳的规划或定居原地,或迁往他处。以基罗为首的黎人村峒峒主头人们倒也没有出啥幺蛾子,一一照办。
马淳心里清楚,事情办的这么顺利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金鸡岭那一战吓破了黎人的胆,在绝对优势的武器装备下,黎人就算再多十倍兵力都不够马淳军一顿大炮轰的。所以就算马淳提出再多的苛刻条件,黎人们也不敢反对。
二是黎人们知道,马淳这样做是真心为了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虽然原始落后,但也不是傻子蠢蛋,那么多的黎人生活在贫瘠的山区,就算有天大的本领也吃不饱饭。以前是因为黎人不善耕种,到了平原更加没有出路,还不如在山里还能靠打猎维持生活。
如今忠义县的富足是家喻户晓的事情,县君要将一部分黎人迁到忠义县县城附近去,哪有不乐意的?当得知这个消息后,许多村峒不等工作组到来就纷纷收拾好行李物品,早早的等候迁移的命令。
反而是留在当地的黎人心中不太乐意,还鼓动头人们向马淳请命,要求迁居。
听到这些峒主头人的请命,马淳也不怪罪,耐心向他们解释其中的原因。当然他还再次强调,整个崖洲岛都是忠义县,只不过有些地区已经开发成熟了,有些地区还待开发。
留在当地的黎人村峒不是说过不上县城那边百姓的好日子,而是将加入开发队伍当中,将家乡建设的更好。将来不管是县城所在的琼山,还是黎母山以西的地区,都会成为整个天下最富庶的地区。
所以只要各个村峒服从县寺安排,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绝不会存在厚此薄彼的情况。
随着县城运来大量的粮食物资,很快崖洲岛西南部成为热热闹闹的建设基地。沿海冲积平原上,数万名黎人在周良的带领下烧荒开田,预计这几百平方公里的平原将成为崖洲岛又一个粮食基地。
而琼山周围的平原因为大量黎人的到来,也将迎来又一轮开荒高峰。等到明年年底,不仅年供百万粮的任务能够圆满完成,还会有足够的结余。而有了充足的粮食,马淳对大陆的依靠将再次减弱,真正可以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然,工业的发展也是马淳重中之重的工作。随着黎人的归降,经过详细的统计,崖洲岛在册人口达到创纪录的四万八千七百余户,合计人口二十三万六千七百余人。其中吴人两万多,疍人一万五千,最多的是黎人,有十八万一千多。
这其中除了五万多未成年儿童,两万余老弱,青壮男女就接近十三万人,不过男丁略少,大概六万余,成年女子接近七万。
未成年儿童是崖洲岛的未来,马淳不会让他们参与劳作,按照他一向以来的规矩,这些少年儿童将会送入学堂接受教育。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成年后会分配到各个行业,以及战斗部队当中。
那两万余老弱,县里也会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分配到各个手工作坊,参与相对轻便的手工制作当中,以发挥他们的剩余价值。
而最主要的就是青壮男女,开垦农田,开采矿藏,各个作坊的工业生产,都是他们的去处。有了这些青壮劳力,忠义县将迎来真正的工业大生产,开拓商业,储备军事物资,只要再苟上一年时间,这天下将再也没有制约他的力量了。
当然了,扩军也适时的提上了马淳的工作日程当中。忠义县原先的编制是五百水师,陆上步卒并没有列入朝廷正式编制当中。
而忠义县原先的六百多县卒按照朝廷的说法,只能算是民勇,需要马淳自备军资。但是眼下这个局面,就算朝廷不承认,马淳自掏腰包也得扩军了。
所以马淳准备在保留五百水师的基础上将县卒扩充至三千人的编制,设立三个校尉部,六个军司马。以甘莘、毛大为左右校尉,自己单领一个校尉部,以此战表现突出的周吉、赵铁、甘氏部曲首领甘义,罗担黎基罗的儿子基阳,亲卫布小义以及疍人泊海为军司马。
这其中甘莘是自己的夫人,毛大、周吉、赵铁是从小跟着自己的嫡系,甚至布小义虽是疍人,但也算是自己的学生和嫡系,甘义是甘莘的部曲,泊海是疍人的代表,基阳代表了黎人。军中各方势力都有,既统一在自己身边,又不会串联合谋。
他让甘义、泊海两部归甘莘统领,基阳、布小义受毛大节制,而自己麾下则是周吉和赵铁,水师罗技部仍属于自己直属部队。这样一来,整个崖洲岛军权依然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
以后崖洲岛向外开拓将是自己最主要的工作,因为手下这些人还远远达不到独自作战的能力,限于时代的局限性,新武器使用也将是他们最大的考验。只有自己亲自率领部队,言传身教下才能让他们真正成长起来。
崖洲岛的民政工作是马淳目前为止最放心的,柳荣虽然出身商贾世家,但其从小饱读诗书,对马淳的治政思路也是最为了解。在担任县丞期间,所做的工作成绩非常突出,内政交予柳荣主持,马淳绝对可以放心。
还有万震,这个忠义县年轻主簿,原先在柳荣的阴影下几乎看不到他有实质性的成绩。可是在这场统一全岛的战役中,万震却表现出了与其年龄不符的成熟能力。
他不但献策奇袭敌后,还主动请缨,率领不多的兵力圆满完成了奇袭的任务。而且还稳定敌后黎人的民心,给马淳最终平定黎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马淳在综合考虑后,根据治理全岛的需要,准备在崖洲岛西南再建一城,取名为定黎城。以万震为假县丞,总领当地黎人,以及一切事物。
剩下的还有周良,这个与马淳最早结识的好友兼学生,在农业生产上已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马淳所有关于农业方面的知识,周良学的最是彻底。
这个与马淳同龄的年轻人,不但能够圆满的完成崖洲岛开荒的任务,还能和杨成、王福等老宗族长者打成一片,让这些有一辈子种粮经验的老者心服口服,对周良也是言听计从。
崖洲岛目前暂时还是以农为本,未来几年还有大量荒地需要耕种,而崖洲岛全境方圆千里,将来肯定还要设立更多的城池。所以马淳也打算成立统领全境农耕的机构--农署,由周良全权负责。
当然还有负责工业的周三和赵山两位老人,随着工业发展,他们慢慢的已经不能适应管理这么庞大的团队了,未来还是需要培养后继人员,接手这一大滩事物。
负责研发的胡建,这倒是没有多大问题,葛玄和郑隐在化工坊如鱼得水,恨不得吃住都在里面,未来肯定还会有新产品源源不断的研发出来。
负责海事坊的泊勇,负责医署的董建,都是马淳比较放心的部门,不需要做更多的改进。只是他们的管辖范围更广了,需要补充人手辅助他们。但这并不算多大的事情,稍微商议一下也就解决了。
时间慢慢的过去,转眼间就到了赤乌二年(公元240年)的十二月。这天,马淳正在县寺和众人商议明年全岛建设事宜,忽听门外差役来报,府君陆胤的管事陆才求见。
马淳一愣,问道:“府君年礼不是差人送过去了吗?这陆才又来做什么?”
旁人也是茫然不解,只有县丞柳荣眉头一皱,不是很确定的说道:“莫非是为了咱们县的上计事宜?”
“上计?”马淳也是一咧嘴:“这上计还真的是逃不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