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二零二零年移民去350年前 > 第34章 京师三人行3
第34章 京师三人行3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大国重工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二零二零年移民去350年前最新章节!
一个是个小碗,或者说是个小茶杯,白底彩花,杯面上还画了一只大公鸡报晓,和一只母鸡啄食蜈蚣。
另一个是一个玉质小圆筒,这个王直认识,是扳指,从电视上看过。
张伟、王直看了这两样东西,都有点泄气,就这个,这也算好东西,一个小破碗肯定不值钱,太小太平常了。
扳指虽然是玉的,但好像也不太值钱。
张伟和王直都摇了摇头,说您这东西还是自己留着吧,换不了玻璃镜,转身就想走。
二哥伸手拦住,让他们坐了回去。
自己则戴上手套,掏出放大镜,拿起小碗翻来覆去的看,看了足有五六分钟,脑门上沁出了细小的汗珠。
张伟问什么情况,二哥也不搭理他,继续看,脑门上的汗珠都滴了下来,还是不撒手,也不表态。
最后连老谢都绷不住了,咳嗽了一声,说不行,再回店里拿一幅文征明的字画搭上,二哥头都没抬,说了声:“行”。
老谢起身去拿字了,王直过来问二哥说:\"就这破碗,有啥可看的?”
二哥头都没抬,说:”啥也别问了,等一下,拿了字立刻给镜子走人。”哥俩也没再继续多问。
时间不长,老谢风风火火,拿着一幅字回来了,二哥只匆匆瞄了两眼,就冲王直一摆头。
王直拿出了补妆镜,老谢如获至宝,抖着手一把接了过去,哥三个起身告辞,老谢送出大门。
走出了一段,张伟过来拉住二哥问:”这破碗到底是啥东西?值吗?”
二哥回头看了看,然后压低了声音问:“听说过成化斗彩鸡缸杯吗?”哥俩同时摇了摇头。
二哥咽了口唾沫,说:“2014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了2.8亿港元”
”啊~~!”两个人当即傻在了原地。
原来这个斗彩鸡缸杯和扳指一样,也是宫里郭太监卖给老谢的。
清朝初年满人刚刚进关,皇宫里的各种规矩都没确立起来,有很多漏洞。
比如,后宫嫔妃的个人用度的采买,就没完全统一起来,很多还是各买各的。
而且一般都由太监来买,这些嫔妃们自己也不会买,一帮子土鳖,啥也没吃过,啥也没见过。
这下就便宜了这些太监们了,太监大多都是前明留下来的,个个都是老油条了。
他们是里外两头吃,宫里的宝贝偷出去卖,吃一头;
宫外买东西虚报价格,或者以次充好,再吃一头,大发横财。
琉璃厂之所以能成为古玩一条街,就是从清朝初年开始的,就是被这些太监给倒腾火起来的。
这个鸡缸杯也是前明留下来的,看着不起眼,满清那些土老帽根本不懂,就便宜了郭太监了,当成一个普通茶杯给顺出了宫,卖给了老谢。
当然即便在前明,也不是像后世那么值钱,是后来康熙后期尤其乾隆时期,对鸡缸杯大加追捧,才使得其价值连城的。
“饿了,饿了,受不鸟了!”从震惊中缓过神来的张伟叫喊着,王直看了看太阳,都已过了正午了,可不是该吃饭了吗,这一耽搁,饭点都过了。
饭店是不敢去了,找了一个背静的地方,随便吃了点面包火腿之类的。
张伟可没凑合,包里掏出一个大烧鸡,三下五除二就剩下鸡骨头了。
三个人吃喝完毕,王直拿出了一个小纸条,这是当初密云瓷器店刘掌柜的,给他留下的总店地址。
镜子还剩一面,三个人连找再打听,找到了这家瓷器店。
果然要比密云的店气派许多,掌柜的也就是密云掌柜的表哥,叫刘洪生,四十多岁,小眼睛透着精明,也是北京人。
寒暄礼毕,王直拿出镜子,刘掌柜看了,直接把几人领到二楼,让他们自己挑。
二哥七挑八选,挑了一个瓷盘、一个双耳瓷瓶,刘掌柜直夸二哥是行家。
离开瓷器店,二哥一脸兴奋,说这两样都是宋瓷汝窑的,最少也值大几百万。
那哥两就跟没听见一样,毫无反应,他们现在对大几百万已没有感觉了。
又向前走了一段,来到了上次西洋番货行门前,王直看了看太阳,犹豫还进不进去,估摸着已经不早了。
忽然,上次那个伙计迎了出来,他居然还记得王直,见面就热情往店里让。
几个人只能进了番货行。
王直跟张伟小声说:“好好看看,我上次跟你说的你另有安排,就是这个,打算让你也开一个番货行,你先来这里取取经。”
张伟点了点头,进了店他看的十分仔细,挨个问价格,问销售情况。
正问间,忽然楼上响起了一个声音:“这真是人生无处不相逢呀!”
几个人抬头看去,楼梯口出现一个胖身影,竟然是张伟的双胞胎花大姐王明军。
几个人都吃了一惊,忙又寒暄见礼,王掌柜把几个人让到楼上,伙计献茶,张伟问王掌柜为何在此?
王掌柜说自己的东家是福建寿山人,家里亲戚在澳门有船有商铺,所以也经销西洋番货,两家店都给他打理。
张伟一听来了兴趣,赶紧打听各种西洋番货的销售情况。
北京人说话本就啰嗦,问的东西又多,不知不觉就一个时辰过去了。
这时楼下上来一个人,三十来岁,多少有点面瘫,脸总时不时扭曲一下,对着王掌柜说,酒席已经准备好了。
原来,人家早就偷偷把酒席备下了,几个人再想推辞都没法张嘴了。
王直一看这天色已晚,估计想走也来不及了,只好答应了,只是烦劳王掌柜的先把客店订好,王掌柜满口答应,几个人下楼来到酒楼赴宴。
这王掌柜果然是个豪爽汉子,上来就连干三杯,说自打看见他们三人进门,就感觉他们气宇非凡,很想结交。
下午又在番货行重逢,说明都是有缘之人,望以后能多亲近,但不知道三位可否告知贵姓高名?
三个人一想,也是,这都喝上酒了,还没给人家通名报姓呢。
一个是个小碗,或者说是个小茶杯,白底彩花,杯面上还画了一只大公鸡报晓,和一只母鸡啄食蜈蚣。
另一个是一个玉质小圆筒,这个王直认识,是扳指,从电视上看过。
张伟、王直看了这两样东西,都有点泄气,就这个,这也算好东西,一个小破碗肯定不值钱,太小太平常了。
扳指虽然是玉的,但好像也不太值钱。
张伟和王直都摇了摇头,说您这东西还是自己留着吧,换不了玻璃镜,转身就想走。
二哥伸手拦住,让他们坐了回去。
自己则戴上手套,掏出放大镜,拿起小碗翻来覆去的看,看了足有五六分钟,脑门上沁出了细小的汗珠。
张伟问什么情况,二哥也不搭理他,继续看,脑门上的汗珠都滴了下来,还是不撒手,也不表态。
最后连老谢都绷不住了,咳嗽了一声,说不行,再回店里拿一幅文征明的字画搭上,二哥头都没抬,说了声:“行”。
老谢起身去拿字了,王直过来问二哥说:\"就这破碗,有啥可看的?”
二哥头都没抬,说:”啥也别问了,等一下,拿了字立刻给镜子走人。”哥俩也没再继续多问。
时间不长,老谢风风火火,拿着一幅字回来了,二哥只匆匆瞄了两眼,就冲王直一摆头。
王直拿出了补妆镜,老谢如获至宝,抖着手一把接了过去,哥三个起身告辞,老谢送出大门。
走出了一段,张伟过来拉住二哥问:”这破碗到底是啥东西?值吗?”
二哥回头看了看,然后压低了声音问:“听说过成化斗彩鸡缸杯吗?”哥俩同时摇了摇头。
二哥咽了口唾沫,说:“2014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了2.8亿港元”
”啊~~!”两个人当即傻在了原地。
原来这个斗彩鸡缸杯和扳指一样,也是宫里郭太监卖给老谢的。
清朝初年满人刚刚进关,皇宫里的各种规矩都没确立起来,有很多漏洞。
比如,后宫嫔妃的个人用度的采买,就没完全统一起来,很多还是各买各的。
而且一般都由太监来买,这些嫔妃们自己也不会买,一帮子土鳖,啥也没吃过,啥也没见过。
这下就便宜了这些太监们了,太监大多都是前明留下来的,个个都是老油条了。
他们是里外两头吃,宫里的宝贝偷出去卖,吃一头;
宫外买东西虚报价格,或者以次充好,再吃一头,大发横财。
琉璃厂之所以能成为古玩一条街,就是从清朝初年开始的,就是被这些太监给倒腾火起来的。
这个鸡缸杯也是前明留下来的,看着不起眼,满清那些土老帽根本不懂,就便宜了郭太监了,当成一个普通茶杯给顺出了宫,卖给了老谢。
当然即便在前明,也不是像后世那么值钱,是后来康熙后期尤其乾隆时期,对鸡缸杯大加追捧,才使得其价值连城的。
“饿了,饿了,受不鸟了!”从震惊中缓过神来的张伟叫喊着,王直看了看太阳,都已过了正午了,可不是该吃饭了吗,这一耽搁,饭点都过了。
饭店是不敢去了,找了一个背静的地方,随便吃了点面包火腿之类的。
张伟可没凑合,包里掏出一个大烧鸡,三下五除二就剩下鸡骨头了。
三个人吃喝完毕,王直拿出了一个小纸条,这是当初密云瓷器店刘掌柜的,给他留下的总店地址。
镜子还剩一面,三个人连找再打听,找到了这家瓷器店。
果然要比密云的店气派许多,掌柜的也就是密云掌柜的表哥,叫刘洪生,四十多岁,小眼睛透着精明,也是北京人。
寒暄礼毕,王直拿出镜子,刘掌柜看了,直接把几人领到二楼,让他们自己挑。
二哥七挑八选,挑了一个瓷盘、一个双耳瓷瓶,刘掌柜直夸二哥是行家。
离开瓷器店,二哥一脸兴奋,说这两样都是宋瓷汝窑的,最少也值大几百万。
那哥两就跟没听见一样,毫无反应,他们现在对大几百万已没有感觉了。
又向前走了一段,来到了上次西洋番货行门前,王直看了看太阳,犹豫还进不进去,估摸着已经不早了。
忽然,上次那个伙计迎了出来,他居然还记得王直,见面就热情往店里让。
几个人只能进了番货行。
王直跟张伟小声说:“好好看看,我上次跟你说的你另有安排,就是这个,打算让你也开一个番货行,你先来这里取取经。”
张伟点了点头,进了店他看的十分仔细,挨个问价格,问销售情况。
正问间,忽然楼上响起了一个声音:“这真是人生无处不相逢呀!”
几个人抬头看去,楼梯口出现一个胖身影,竟然是张伟的双胞胎花大姐王明军。
几个人都吃了一惊,忙又寒暄见礼,王掌柜把几个人让到楼上,伙计献茶,张伟问王掌柜为何在此?
王掌柜说自己的东家是福建寿山人,家里亲戚在澳门有船有商铺,所以也经销西洋番货,两家店都给他打理。
张伟一听来了兴趣,赶紧打听各种西洋番货的销售情况。
北京人说话本就啰嗦,问的东西又多,不知不觉就一个时辰过去了。
这时楼下上来一个人,三十来岁,多少有点面瘫,脸总时不时扭曲一下,对着王掌柜说,酒席已经准备好了。
原来,人家早就偷偷把酒席备下了,几个人再想推辞都没法张嘴了。
王直一看这天色已晚,估计想走也来不及了,只好答应了,只是烦劳王掌柜的先把客店订好,王掌柜满口答应,几个人下楼来到酒楼赴宴。
这王掌柜果然是个豪爽汉子,上来就连干三杯,说自打看见他们三人进门,就感觉他们气宇非凡,很想结交。
下午又在番货行重逢,说明都是有缘之人,望以后能多亲近,但不知道三位可否告知贵姓高名?
三个人一想,也是,这都喝上酒了,还没给人家通名报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