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朝廷难,陛下更难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移明皇帝最新章节!
一声意欲如何,顿时令众官侧目,阉竖就是阉竖,一上来就上纲上线,不但要致人于死地,而且还要灭人九族。
“你,你,你诬陷!”别说其他几名书生,就是刚才硬刚袁可立和韩爌的书生,此时也已惊吓得不知所措。
刘元斌阴笑道:“小子,咱家绝对不会诬陷人的,因为陛下不允许。而你为通奴奸贼公然反案,却是大家有目共睹,你怎么狡辩也没用。”
“钱大人,你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啊!”慌张之下,那书生直接招呼上钱龙锡了。
钱龙锡真想一脚踹死他,这不是把我往火炉上烤吗?
他暗吸口气,异常冷静道:“这位小哥,大明律就是最大的公道。”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但那书生却心感绝望,嘶喊道:“钱大人,您也要弃东林而去吗?”
“小哥,本官觉得你误会东林了。东林的宗旨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不是胡搅蛮缠,是非不分。”
对钱龙锡的绝情,那书生义愤填膺,用拳头捶打胸膛,高喊道:“东林君子们,你们睁眼瞧瞧啊,这些伪君子都与阉党同流合污了!”
钱龙锡不再开口。
这时,黄宗羲走了过来,好言相劝道:“这位仁兄,在下以先父名义起誓,曲阜孔府通奴、贩卖百万石米粮,此案证据确凿。”
“小子,别跟我来这一套,你以为某会信吗?”
袁可立问道:“那你信黄尊素吗?”
“黄前辈响当当的君子,晚辈当然信!”那书生一脸的崇拜。
跟着,令他厌恶的阴恻恻声音又响起:“可你嘴里不屑一顾的小子,正是你崇拜的黄前辈之子——黄宗羲,拦截孔府粮船时,他也在登州水师战船上。不知现在你又如何说?”
“不可能,不可能……”
这脸被打得啪啪响,那书生犹自否认,可声音却越说越低。
底气顿失!
“这位仁兄,曲阜孔府通奴,的确是黄某亲眼所见。”黄宗羲心中的信仰早坍塌,只不过不屑睁眼说假话。
“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那书生说着说着抽泣起来。
陛下说得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对这名书生,刘元斌心中其是不耻。
“带下去。”袁可立一声令下,五名书生被卫队带走。
再瞧一眼钱龙锡,袁可立心里也不确定,这五名书生闹事是不是与他有关。
“袁大人,先进城吧。”一直没开口的钱谦益突然发声。
大军入城,看到街道上冷清,袁可立召来刘元斌,问道:“登州缙绅、商人牵连甚大吗?”
刘元斌点头道:“登莱一带有粮的缙绅,以及有船的海商,大多与孔府通奴贩粮有关联。沿街商铺基本被抄,但内务府人手都在查证据,一时半会还开不了店。”
“把货放给小商人,尽快恢复市面繁荣,不然会影响老百姓过日子。”
“是,袁大人。”
对袁可立的话,刘元斌不敢不听,离开后即安排人落实此事。
大军进入水师大营,孔府人犯移交给东厂,袁可立便来到中军大帐。
案情大致了解,他略略翻了长桌上资料,就在主位上落座。
与案有关的人员,分左右安坐。
扫一眼众人,袁可立先道声辛苦,而后道:“曲阜孔府通奴贩粮,铁证如山,却仍有人肆意妄言,是非不分。可见他们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陛下之所以推出公审,就是要建立公正的司法环境,而不是如魏逆把持朝廷那般,厂卫横行霸道,捏造证据残害大臣。”
“陛下圣明。”众人即刻称颂。
袁可立继续道:“不过一通奴贩粮案,只因牵涉到曲阜孔府,朝廷不得派出大量高官,还邀请大量乡贤名士,不惜放任南直隶风波失控,也要给天下人一个交待。朝廷难,陛下更难!”
“我等有罪。”大家都朝京城方向躬身请罪。
说了一通开场白,袁可立进入正题:“孙大人,旁听的缙绅、读书人,按正常流程审批即可,不必怕他们闹事。”
“下官领命。”有这位老大人担当,孙杰欣然领命。
袁可立又问:“孙大人,你们大理寺对公审,心里可有数?”
“老大人,下官与都察院、刑部商量过了,计划先进行预审,然后再对证据一一核实。等证据查实无误后,再进行公审。”
从稳妥角度看,孙杰的安排不失老成谋国之举,但袁可立心里始终挂念着宁远。
想了想,他问道:“这样安排的话,时间上会不会拖得太长?”
“若无意外,应该不耽误时间。”孙杰回道,“老大人,下官觉得通奴贩粮绝非今次……”
这个问题,袁可立一直在思考,听他提起,便问道:“若不追查往年的通奴贩粮案,会影响此次判决吗?”
孙杰闻言一愣,最后自嘲地笑道:“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吧。”
“既然不影响,那暂时只追查这桩大案。”袁可立拍板,孙杰领命。
袁可立问韩爌:“韩阁老,陛下说要替曲阜孔府寻讼师,可有着落?”
韩爌苦笑着摇头道:“袁大人,铁证如山之案,哪有人来应征啊?”
“不是有书生要为孔府反案嘛,他们没找讼师来?”
“他们只带嘴炮来。”刘元斌替韩爌回答这问题。
袁可立笑笑,道:“不跟他们讲证据时,他们说你捏造事实;跟他们讲证据时,他们依然说你捏造事实。合着天下就他们有理,不合其意便是阉党重生,厂卫横行。”
“老大人,等官吏一体化考试推广开来,相信他们会改变行事作风的。”自从进了上书房教育部,钱谦益身上一点东林影子都找不到了。
袁可立又是笑笑,道:“新政不是难搞,难的是朝廷缺少官员储备。山东、南直隶实施新政,多少也得三五年吧。”
这么彻底的新政,自古未有。
对袁可立的估计,大家皆深以为然。
“没有讼师,仲参你们要轻松不少,但也不可麻痹大意,当用心准备公诉,别搞砸了。”
由都察院公诉,是这次司法变革的重要里程碑。
左都御史曹思诚肩上担子不轻,他点头道:“老大人放心,都察院定会全力以赴的。”
一声意欲如何,顿时令众官侧目,阉竖就是阉竖,一上来就上纲上线,不但要致人于死地,而且还要灭人九族。
“你,你,你诬陷!”别说其他几名书生,就是刚才硬刚袁可立和韩爌的书生,此时也已惊吓得不知所措。
刘元斌阴笑道:“小子,咱家绝对不会诬陷人的,因为陛下不允许。而你为通奴奸贼公然反案,却是大家有目共睹,你怎么狡辩也没用。”
“钱大人,你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啊!”慌张之下,那书生直接招呼上钱龙锡了。
钱龙锡真想一脚踹死他,这不是把我往火炉上烤吗?
他暗吸口气,异常冷静道:“这位小哥,大明律就是最大的公道。”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但那书生却心感绝望,嘶喊道:“钱大人,您也要弃东林而去吗?”
“小哥,本官觉得你误会东林了。东林的宗旨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不是胡搅蛮缠,是非不分。”
对钱龙锡的绝情,那书生义愤填膺,用拳头捶打胸膛,高喊道:“东林君子们,你们睁眼瞧瞧啊,这些伪君子都与阉党同流合污了!”
钱龙锡不再开口。
这时,黄宗羲走了过来,好言相劝道:“这位仁兄,在下以先父名义起誓,曲阜孔府通奴、贩卖百万石米粮,此案证据确凿。”
“小子,别跟我来这一套,你以为某会信吗?”
袁可立问道:“那你信黄尊素吗?”
“黄前辈响当当的君子,晚辈当然信!”那书生一脸的崇拜。
跟着,令他厌恶的阴恻恻声音又响起:“可你嘴里不屑一顾的小子,正是你崇拜的黄前辈之子——黄宗羲,拦截孔府粮船时,他也在登州水师战船上。不知现在你又如何说?”
“不可能,不可能……”
这脸被打得啪啪响,那书生犹自否认,可声音却越说越低。
底气顿失!
“这位仁兄,曲阜孔府通奴,的确是黄某亲眼所见。”黄宗羲心中的信仰早坍塌,只不过不屑睁眼说假话。
“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那书生说着说着抽泣起来。
陛下说得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对这名书生,刘元斌心中其是不耻。
“带下去。”袁可立一声令下,五名书生被卫队带走。
再瞧一眼钱龙锡,袁可立心里也不确定,这五名书生闹事是不是与他有关。
“袁大人,先进城吧。”一直没开口的钱谦益突然发声。
大军入城,看到街道上冷清,袁可立召来刘元斌,问道:“登州缙绅、商人牵连甚大吗?”
刘元斌点头道:“登莱一带有粮的缙绅,以及有船的海商,大多与孔府通奴贩粮有关联。沿街商铺基本被抄,但内务府人手都在查证据,一时半会还开不了店。”
“把货放给小商人,尽快恢复市面繁荣,不然会影响老百姓过日子。”
“是,袁大人。”
对袁可立的话,刘元斌不敢不听,离开后即安排人落实此事。
大军进入水师大营,孔府人犯移交给东厂,袁可立便来到中军大帐。
案情大致了解,他略略翻了长桌上资料,就在主位上落座。
与案有关的人员,分左右安坐。
扫一眼众人,袁可立先道声辛苦,而后道:“曲阜孔府通奴贩粮,铁证如山,却仍有人肆意妄言,是非不分。可见他们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陛下之所以推出公审,就是要建立公正的司法环境,而不是如魏逆把持朝廷那般,厂卫横行霸道,捏造证据残害大臣。”
“陛下圣明。”众人即刻称颂。
袁可立继续道:“不过一通奴贩粮案,只因牵涉到曲阜孔府,朝廷不得派出大量高官,还邀请大量乡贤名士,不惜放任南直隶风波失控,也要给天下人一个交待。朝廷难,陛下更难!”
“我等有罪。”大家都朝京城方向躬身请罪。
说了一通开场白,袁可立进入正题:“孙大人,旁听的缙绅、读书人,按正常流程审批即可,不必怕他们闹事。”
“下官领命。”有这位老大人担当,孙杰欣然领命。
袁可立又问:“孙大人,你们大理寺对公审,心里可有数?”
“老大人,下官与都察院、刑部商量过了,计划先进行预审,然后再对证据一一核实。等证据查实无误后,再进行公审。”
从稳妥角度看,孙杰的安排不失老成谋国之举,但袁可立心里始终挂念着宁远。
想了想,他问道:“这样安排的话,时间上会不会拖得太长?”
“若无意外,应该不耽误时间。”孙杰回道,“老大人,下官觉得通奴贩粮绝非今次……”
这个问题,袁可立一直在思考,听他提起,便问道:“若不追查往年的通奴贩粮案,会影响此次判决吗?”
孙杰闻言一愣,最后自嘲地笑道:“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吧。”
“既然不影响,那暂时只追查这桩大案。”袁可立拍板,孙杰领命。
袁可立问韩爌:“韩阁老,陛下说要替曲阜孔府寻讼师,可有着落?”
韩爌苦笑着摇头道:“袁大人,铁证如山之案,哪有人来应征啊?”
“不是有书生要为孔府反案嘛,他们没找讼师来?”
“他们只带嘴炮来。”刘元斌替韩爌回答这问题。
袁可立笑笑,道:“不跟他们讲证据时,他们说你捏造事实;跟他们讲证据时,他们依然说你捏造事实。合着天下就他们有理,不合其意便是阉党重生,厂卫横行。”
“老大人,等官吏一体化考试推广开来,相信他们会改变行事作风的。”自从进了上书房教育部,钱谦益身上一点东林影子都找不到了。
袁可立又是笑笑,道:“新政不是难搞,难的是朝廷缺少官员储备。山东、南直隶实施新政,多少也得三五年吧。”
这么彻底的新政,自古未有。
对袁可立的估计,大家皆深以为然。
“没有讼师,仲参你们要轻松不少,但也不可麻痹大意,当用心准备公诉,别搞砸了。”
由都察院公诉,是这次司法变革的重要里程碑。
左都御史曹思诚肩上担子不轻,他点头道:“老大人放心,都察院定会全力以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