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 > 第十五章千古奇文(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
第十五章千古奇文(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最新章节!
书房里。
两名太监和几名孔府仆役,正在安装火炉。
李医却恭恭敬敬地垂手站在一边,接受孔颖达的教诲。
“咱们已无瓜葛,公子为何会想到给老夫送火炉,让老夫有些不解?”
因为年事已高,这位大儒年中就已致仕还家,颐养天年。
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火炉的存在。
李医还是将火炉送了过来,表现的非常恭敬。
这是他的一点小算计。
孔颖达是孔圣人第三十一世孙,当世大儒,虽然已致仕,但影响力巨大。
这位曾经还有一个身份,东宫侍讲,正是李承乾的老师。
就连李医,也是这位大儒开蒙的。
正因为如此,李医才会第一时间送火炉过来。
尊师重道,不忘师恩!
李医要的就是这个名声,好在李世民那里、在满朝文武那里刷一点印象分。
听到孔颖达询问,他连忙躬身应道:
“先生是父亲的老师,也曾为小子开蒙,这些恩情小子始终牢记在心”
“长安冬季苦寒,先生年事已高,身体要紧,所以小子才会送火炉过来,希望能让先生渡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孔颖达轻轻点了点头,满眼赞许,也有几分惆怅。
“有心了,你父亲是老夫最大的遗憾,没有教好,否则也不会发生后来那些事情”
“看你身体已康复,可有进学?”
“虽然你已不是世子,但学业不能放下”
李医再次躬身回道:
“谢先生关心,小子虽长期卧病,却不敢放下课业”
“卧床养病期间,小子已通读蒙学书籍、以及其它书籍”
“只要读过几遍,小子都能牢记于心,并熟练背诵”
“但这还不够,待过些时日,小子就会进学,熟读经史子集”
读几遍就能背诵,真的假的?
如果真是这样,眼前这小子岂不是惊世天才?
想到这里,孔颖达哪里还坐得住。
他直接站了起来,双目炯炯地看着李医。
“啊!你能熟练背诵所有看过的书籍,这如何可能?某不是在诓骗老夫?”
“小子怎敢,此话是否属实,先生一试便知”
“那老夫就考校一番,你来背诵一下《千字文》”
李医轻轻点了点头,满脸自信。
穿越者的福利,岂是你们这些古人所能了解的。
下一刻,他就开始背诵这部蒙学名篇,《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随着略显稚嫩的背诵声,孔颖达的嘴巴很快就张开了。
他的眼神也在迅速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怀疑、再到后来的震惊。
等李医背诵到《千字文》后半段,他已满眼惊喜。
旁边安装火炉的那几个家伙,全都停了下来,目瞪口呆地看着李医。
无一例外,他们每个人都满眼震撼。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没一会功夫,李医就背完了《千字文》,而且无比流畅,一字不差。
背诵过程中,他甚至连一个磕巴都没打。
随着他背诵结束,书房里顿时安静下来,除了一片呼吸声,再也没有任何声音。
良久,才有声音传出。
“这是何等超凡的记性啊,令人叹为观止”
孔颖达感慨不已地说道。
就在此时,李医突然说道:
“卧床养病这几年,小子有大把时间琢磨各种东西”
“受《千字文》启发,我把常见的各种姓氏组合起来,编了一部《百家姓》,不知先生是否想听听?”
话音未落,孔颖达猛地抬头看了过来,双眼直放光芒。
“老夫没错吧?你自己编了一部百家姓?”
“是的,先生,玩笑之作罢了”
李医点头应道。
“百家姓,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很想见识一下,你来背诵一遍”
“好的,请先生斧正”
说着,李医就再次开始表演。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这次背诵所造成的震撼,远远超过了《千字文》。
《千字文》虽然更长,却早已存在,大家耳熟能详,能通篇背诵的人不在少数。
《百家姓》却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以前谁也没听过。
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句句押韵、朗朗上口,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
正因为如此,《百家姓》才能流传千百年,成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与《三字经》和《千字文》并列。
身为当世大儒,孔颖达自然能看到这篇《百家姓》的巨大价值。
关于这点,从他张大到能塞下一个拳头的嘴巴、从他满眼震撼之色就能看出。
随着李医的背诵,他的身体甚至都在微微颤抖,脸部肌肉在不停抽搐。
同在书房里的那几个太监和仆役,也都惊叹不已。
但他们只是惊叹于李医强悍的记忆力,并没认识到《百家姓》的真正价值。
“……,第五言福,百家姓终”
背诵完毕,书房里再次安静下来。
没一会功夫,孔颖达就喃喃自语起来,激动的都有点语无伦次。
“千古奇文,真乃千古奇文!”
看到他这副表现,李医得意地暗自窃笑不已。
就在此时,孔颖达突然上前一步,猛地抓住了他的手腕。
“公子,这篇《百家姓》可有别人知道?你可曾在别人面前背诵过?”
听到这话,李医顿时就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难不成你这老夫子想杀人灭口,独占这篇千古奇文?”
“有点不自量力吧?我虽然年幼,打不过别人还打不过你一个老朽?”
暗自吐槽了两句,他这才点头说道:
“《百家姓》并无别人知道,小子此前从未在人前背诵过,先生是第一位听到的”
话音未落,孔颖达已拉着他快步向外走去。
“好!太好了!咱们这就去太极宫、去见陛下”
“这是一篇千古奇文,该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为全天下孩童启蒙!”
“呼——!”
李医长出一口气。
这是他最想看到的结果,自然不会拒绝。
往外走的同时,他也没忘叮嘱书房里那两个太监,让他们装好火炉后立刻回宫,不得私自在外逗留。
说话间,他们已走出孔府大门。
就在此时,一辆马车突然驶来,停在了孔府门前。
紧接着,从车里跳下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副儒生装扮。
看到孔颖达,这位立刻欣喜不已地说道:
“孔师这是要去哪里?今天在东宫,学生看到一件新鲜事物”
“那是一种新式火炉,能让屋里温暖如春,解决冬天苦寒的问题”
“学生明天就向太子请求,求得一两个火炉,来给孔师装上”
孔颖达看了看这个家伙,点头打了个招呼。
“劳许大人费心了,不过老夫已有火炉,是公子亲自带人给装的”
“老夫有事要去面见陛下,就不陪许大人了,回头再叙!”
说完,他就拉着李医上了马车。
临上车之际,李医扫看了一眼那位满脸错愕、表情尴尬的许大人!
这位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千古阴人,许敬宗!
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太子右庶子!
就在李医看向许敬宗的同时,这位千古阴人也扫了他一眼,眼神似乎不怎么友善!
下一刻,李医就钻进马车里,直奔太极宫而去。
书房里。
两名太监和几名孔府仆役,正在安装火炉。
李医却恭恭敬敬地垂手站在一边,接受孔颖达的教诲。
“咱们已无瓜葛,公子为何会想到给老夫送火炉,让老夫有些不解?”
因为年事已高,这位大儒年中就已致仕还家,颐养天年。
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火炉的存在。
李医还是将火炉送了过来,表现的非常恭敬。
这是他的一点小算计。
孔颖达是孔圣人第三十一世孙,当世大儒,虽然已致仕,但影响力巨大。
这位曾经还有一个身份,东宫侍讲,正是李承乾的老师。
就连李医,也是这位大儒开蒙的。
正因为如此,李医才会第一时间送火炉过来。
尊师重道,不忘师恩!
李医要的就是这个名声,好在李世民那里、在满朝文武那里刷一点印象分。
听到孔颖达询问,他连忙躬身应道:
“先生是父亲的老师,也曾为小子开蒙,这些恩情小子始终牢记在心”
“长安冬季苦寒,先生年事已高,身体要紧,所以小子才会送火炉过来,希望能让先生渡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孔颖达轻轻点了点头,满眼赞许,也有几分惆怅。
“有心了,你父亲是老夫最大的遗憾,没有教好,否则也不会发生后来那些事情”
“看你身体已康复,可有进学?”
“虽然你已不是世子,但学业不能放下”
李医再次躬身回道:
“谢先生关心,小子虽长期卧病,却不敢放下课业”
“卧床养病期间,小子已通读蒙学书籍、以及其它书籍”
“只要读过几遍,小子都能牢记于心,并熟练背诵”
“但这还不够,待过些时日,小子就会进学,熟读经史子集”
读几遍就能背诵,真的假的?
如果真是这样,眼前这小子岂不是惊世天才?
想到这里,孔颖达哪里还坐得住。
他直接站了起来,双目炯炯地看着李医。
“啊!你能熟练背诵所有看过的书籍,这如何可能?某不是在诓骗老夫?”
“小子怎敢,此话是否属实,先生一试便知”
“那老夫就考校一番,你来背诵一下《千字文》”
李医轻轻点了点头,满脸自信。
穿越者的福利,岂是你们这些古人所能了解的。
下一刻,他就开始背诵这部蒙学名篇,《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随着略显稚嫩的背诵声,孔颖达的嘴巴很快就张开了。
他的眼神也在迅速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怀疑、再到后来的震惊。
等李医背诵到《千字文》后半段,他已满眼惊喜。
旁边安装火炉的那几个家伙,全都停了下来,目瞪口呆地看着李医。
无一例外,他们每个人都满眼震撼。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没一会功夫,李医就背完了《千字文》,而且无比流畅,一字不差。
背诵过程中,他甚至连一个磕巴都没打。
随着他背诵结束,书房里顿时安静下来,除了一片呼吸声,再也没有任何声音。
良久,才有声音传出。
“这是何等超凡的记性啊,令人叹为观止”
孔颖达感慨不已地说道。
就在此时,李医突然说道:
“卧床养病这几年,小子有大把时间琢磨各种东西”
“受《千字文》启发,我把常见的各种姓氏组合起来,编了一部《百家姓》,不知先生是否想听听?”
话音未落,孔颖达猛地抬头看了过来,双眼直放光芒。
“老夫没错吧?你自己编了一部百家姓?”
“是的,先生,玩笑之作罢了”
李医点头应道。
“百家姓,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很想见识一下,你来背诵一遍”
“好的,请先生斧正”
说着,李医就再次开始表演。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这次背诵所造成的震撼,远远超过了《千字文》。
《千字文》虽然更长,却早已存在,大家耳熟能详,能通篇背诵的人不在少数。
《百家姓》却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以前谁也没听过。
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句句押韵、朗朗上口,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
正因为如此,《百家姓》才能流传千百年,成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与《三字经》和《千字文》并列。
身为当世大儒,孔颖达自然能看到这篇《百家姓》的巨大价值。
关于这点,从他张大到能塞下一个拳头的嘴巴、从他满眼震撼之色就能看出。
随着李医的背诵,他的身体甚至都在微微颤抖,脸部肌肉在不停抽搐。
同在书房里的那几个太监和仆役,也都惊叹不已。
但他们只是惊叹于李医强悍的记忆力,并没认识到《百家姓》的真正价值。
“……,第五言福,百家姓终”
背诵完毕,书房里再次安静下来。
没一会功夫,孔颖达就喃喃自语起来,激动的都有点语无伦次。
“千古奇文,真乃千古奇文!”
看到他这副表现,李医得意地暗自窃笑不已。
就在此时,孔颖达突然上前一步,猛地抓住了他的手腕。
“公子,这篇《百家姓》可有别人知道?你可曾在别人面前背诵过?”
听到这话,李医顿时就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难不成你这老夫子想杀人灭口,独占这篇千古奇文?”
“有点不自量力吧?我虽然年幼,打不过别人还打不过你一个老朽?”
暗自吐槽了两句,他这才点头说道:
“《百家姓》并无别人知道,小子此前从未在人前背诵过,先生是第一位听到的”
话音未落,孔颖达已拉着他快步向外走去。
“好!太好了!咱们这就去太极宫、去见陛下”
“这是一篇千古奇文,该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为全天下孩童启蒙!”
“呼——!”
李医长出一口气。
这是他最想看到的结果,自然不会拒绝。
往外走的同时,他也没忘叮嘱书房里那两个太监,让他们装好火炉后立刻回宫,不得私自在外逗留。
说话间,他们已走出孔府大门。
就在此时,一辆马车突然驶来,停在了孔府门前。
紧接着,从车里跳下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副儒生装扮。
看到孔颖达,这位立刻欣喜不已地说道:
“孔师这是要去哪里?今天在东宫,学生看到一件新鲜事物”
“那是一种新式火炉,能让屋里温暖如春,解决冬天苦寒的问题”
“学生明天就向太子请求,求得一两个火炉,来给孔师装上”
孔颖达看了看这个家伙,点头打了个招呼。
“劳许大人费心了,不过老夫已有火炉,是公子亲自带人给装的”
“老夫有事要去面见陛下,就不陪许大人了,回头再叙!”
说完,他就拉着李医上了马车。
临上车之际,李医扫看了一眼那位满脸错愕、表情尴尬的许大人!
这位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千古阴人,许敬宗!
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太子右庶子!
就在李医看向许敬宗的同时,这位千古阴人也扫了他一眼,眼神似乎不怎么友善!
下一刻,李医就钻进马车里,直奔太极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