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五 天时地利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天地烈风最新章节!
火光,烟雾,血块,尸体。
这是从巨响之后恢复神智的突契士兵们所看到的一切,但同时已经有上千名突契士兵已经成为了没有生命的尸体和痛苦呻吟的伤员了。
王汉新故技重施,再现了已经灭亡的高丽国的都城平壤城曾经发生的那一幕。他把大量的火药埋设在了自己的指挥台下,并且用交河古城里挖来的石块和砂砾填埋以增加破坏力。这一切都是他在平壤一战后经过多次试验得到的宝贵经验。本来这次远征如果能带上霹雳炮或者火铳兵的话,或许他根本不会出此下策。遗憾的是为了确保迅速挺进以及丰州麟州防线的安全,同时也为了保密,王汉新不得不将这些绢之国最先进的武器留在了国内。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偷偷将大量配给的火药运到前线,事实上通过对西域地区的了解以后王汉新发现西域是使用火器的最佳地点,因为这里几乎终年不会下雨,这对于一旦受潮便无法使用的火器来说简直就是个天堂。因此他从开始列阵时就已经告知每个指挥官,一旦自己开始离开指挥台后退的话,就要不顾一切的用最快速度向后方撤退,以逃离爆炸的波及。他的这一命令被彻底的执行了,由于绢之国军队撤退的速度太快,以至于几乎所有突契军都认为这是彻头彻尾的溃败。
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混合着被烧焦的尸体的臭味和鲜血的味道刺激着生还者的神经。如果这些突契士兵见识过平壤城的那次大爆炸的话,那么他们就不会像现在一样惊慌失措了。可惜这种假设毫无现实意义,对于这些突契军队而言这是他们生平第一次遭受到如此不明原因的攻击,同伴支离破碎的尸体令人心头震撼,更让他们胆战心惊这可怕的爆炸是从地底下迸发出来的——对于第一次见识到的突契士兵而言那就是地底下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喷射出来的火焰。
正当劫后余生的突契军队为地底火焰而心虚的时候,更可怕的一幕正拉开帷幕——王汉新的八千骑兵和两千乌孙马队正朝着他们掩杀过来!
本来要以一万骑对付突契的七万骑兵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但问题在于双方的士气和阵型。突契的精锐前锋在爆炸中被打得七零八落完全没有了队形,而其他部队也惊恐不已,反观绢之国一方则士气正旺,尤其是那两千乌孙马队。在此之前乌孙军队一直心有戚戚,因为他们是切实出兵帮助绢之国的,如果绢之国战败,那么乌孙国将毫无疑问的成为突契惩罚的首要目标。但是经过这一场爆炸,同样不明就里的乌孙士兵则认为这是神明在帮助绢之国,其士气的爆发反而比绢之国骑兵要高得多。
此时王汉新也带着自己的护卫冲了出来,一边疾行穿过乌孙军的队伍,一边用乌孙话高声呼喝:“各位!胜败在此一举,神明相助我等,尽全力杀呀!”
乌孙兵被他这么一说,更是信心百倍,怪叫着朝着突契军冲杀过去。而王汉新也用他的武勇向乌孙军证明着自己的实力,可怜的突契军根本来不及重整队形,就被这突如其来的骑兵突击冲散,变成了更加零散的队伍,从而沦为被宰杀的对象。
彻尓列眼看着这一局面,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虽然他也被这爆炸的场面吓了一大跳,但是他和其他人不同,他很快认清了这是王汉新的诡计。彻尓列不知道造成这爆炸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可显然王汉新是从一开始就策划好的,否则不可能如此凑巧偏偏在他和绢之国军队撤走,突契军占据指挥台这个当口就爆炸。明白归明白,突契军的混乱却是彻尓列救不回来的。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彻尔利立即下令突契军后撤,重新整编队形以后再战——彻尓列明白王汉新的这种小伎俩不可能再实施一次了,只要能维持住战力恢复士气,那么自己的数量优势依然可以为自己夺取胜利。
然而彻尔列的计划最终没能成功。
因为就在突契军后撤重新列阵的当口,一股强烈的风沙从交河古城以南方向而来,掠过了整个战场。一时之间风沙弥漫,吹得天昏地暗,对面不见人影。这一下整个战局完全变了。同样是被风沙吹得东倒西歪,可是突契军与绢之国军队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绢之国军队处于上风口,而突契一方则在下风口,两者相比之下,突契军根本连眼睛都睁不开,绢之国军队则至少还能眯着眼看见前方。
此时王汉新的反应被后人称之为急智。他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利弊,朝部下高声喊道:“这是上天的帮助!大家尽可能的采取密集阵型,一路推进过去,凡是抵挡的一律格杀勿论!”
在这种局面下,突契军就算再勇猛也有心无力,面对像铁锤一样砸过来的绢之国骑兵,只有逃亡和被杀的选择。
就连后世的战史学家都一致认为王汉新能打赢这一仗,尤其是这一仗的后半阶段,完全靠的是****运。虽然王汉新在选择决战场地时就已经把当地经常刮风沙这一点考虑在内,可是如果风沙来得不是这么巧合,或者根本没有来的话,那么突契军完全有可能重振旗鼓将其击败。究竟是什么样的决心和信心促使王汉新打这一场没有必胜把握的仗呢?这是后世战史学家们无法理解的。就王汉新之前之后的用兵来分析,他固然也经常冒险,却不曾孤注一掷的以像西域这么大的区域的得失来作为赌注打过仗。如果单纯说他是赌赢了,未免使人感觉毫无研究的成就感,可又说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来,最后归结为他是单纯的运气好而已。只能说战争这个东西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而一些著名战役更是被这种不确定因素左右了胜负。
不过事实就是事实,有这一场风沙的帮助,彻尓列不得不下令撤军,王汉新艰难的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战役的结果,突契一方阵亡了超过一万五千人,受伤和被俘的也有近万人,彻尓列不得不退到天山以北重新整顿队伍。而王汉新一方的伤亡则只有八千人,骑兵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经过这一战,彻尓列损失惨重,与绢之国军队的数量比接近持平;而王汉新则稳住了阵脚,更关键的是在西域诸国之中流传开一种论调,那就是王汉新有神明暗中相助,从而确立了西域诸国对绢之国的臣服之心。(未完待续。)
火光,烟雾,血块,尸体。
这是从巨响之后恢复神智的突契士兵们所看到的一切,但同时已经有上千名突契士兵已经成为了没有生命的尸体和痛苦呻吟的伤员了。
王汉新故技重施,再现了已经灭亡的高丽国的都城平壤城曾经发生的那一幕。他把大量的火药埋设在了自己的指挥台下,并且用交河古城里挖来的石块和砂砾填埋以增加破坏力。这一切都是他在平壤一战后经过多次试验得到的宝贵经验。本来这次远征如果能带上霹雳炮或者火铳兵的话,或许他根本不会出此下策。遗憾的是为了确保迅速挺进以及丰州麟州防线的安全,同时也为了保密,王汉新不得不将这些绢之国最先进的武器留在了国内。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偷偷将大量配给的火药运到前线,事实上通过对西域地区的了解以后王汉新发现西域是使用火器的最佳地点,因为这里几乎终年不会下雨,这对于一旦受潮便无法使用的火器来说简直就是个天堂。因此他从开始列阵时就已经告知每个指挥官,一旦自己开始离开指挥台后退的话,就要不顾一切的用最快速度向后方撤退,以逃离爆炸的波及。他的这一命令被彻底的执行了,由于绢之国军队撤退的速度太快,以至于几乎所有突契军都认为这是彻头彻尾的溃败。
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混合着被烧焦的尸体的臭味和鲜血的味道刺激着生还者的神经。如果这些突契士兵见识过平壤城的那次大爆炸的话,那么他们就不会像现在一样惊慌失措了。可惜这种假设毫无现实意义,对于这些突契军队而言这是他们生平第一次遭受到如此不明原因的攻击,同伴支离破碎的尸体令人心头震撼,更让他们胆战心惊这可怕的爆炸是从地底下迸发出来的——对于第一次见识到的突契士兵而言那就是地底下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喷射出来的火焰。
正当劫后余生的突契军队为地底火焰而心虚的时候,更可怕的一幕正拉开帷幕——王汉新的八千骑兵和两千乌孙马队正朝着他们掩杀过来!
本来要以一万骑对付突契的七万骑兵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但问题在于双方的士气和阵型。突契的精锐前锋在爆炸中被打得七零八落完全没有了队形,而其他部队也惊恐不已,反观绢之国一方则士气正旺,尤其是那两千乌孙马队。在此之前乌孙军队一直心有戚戚,因为他们是切实出兵帮助绢之国的,如果绢之国战败,那么乌孙国将毫无疑问的成为突契惩罚的首要目标。但是经过这一场爆炸,同样不明就里的乌孙士兵则认为这是神明在帮助绢之国,其士气的爆发反而比绢之国骑兵要高得多。
此时王汉新也带着自己的护卫冲了出来,一边疾行穿过乌孙军的队伍,一边用乌孙话高声呼喝:“各位!胜败在此一举,神明相助我等,尽全力杀呀!”
乌孙兵被他这么一说,更是信心百倍,怪叫着朝着突契军冲杀过去。而王汉新也用他的武勇向乌孙军证明着自己的实力,可怜的突契军根本来不及重整队形,就被这突如其来的骑兵突击冲散,变成了更加零散的队伍,从而沦为被宰杀的对象。
彻尓列眼看着这一局面,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虽然他也被这爆炸的场面吓了一大跳,但是他和其他人不同,他很快认清了这是王汉新的诡计。彻尓列不知道造成这爆炸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可显然王汉新是从一开始就策划好的,否则不可能如此凑巧偏偏在他和绢之国军队撤走,突契军占据指挥台这个当口就爆炸。明白归明白,突契军的混乱却是彻尓列救不回来的。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彻尔利立即下令突契军后撤,重新整编队形以后再战——彻尓列明白王汉新的这种小伎俩不可能再实施一次了,只要能维持住战力恢复士气,那么自己的数量优势依然可以为自己夺取胜利。
然而彻尔列的计划最终没能成功。
因为就在突契军后撤重新列阵的当口,一股强烈的风沙从交河古城以南方向而来,掠过了整个战场。一时之间风沙弥漫,吹得天昏地暗,对面不见人影。这一下整个战局完全变了。同样是被风沙吹得东倒西歪,可是突契军与绢之国军队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绢之国军队处于上风口,而突契一方则在下风口,两者相比之下,突契军根本连眼睛都睁不开,绢之国军队则至少还能眯着眼看见前方。
此时王汉新的反应被后人称之为急智。他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利弊,朝部下高声喊道:“这是上天的帮助!大家尽可能的采取密集阵型,一路推进过去,凡是抵挡的一律格杀勿论!”
在这种局面下,突契军就算再勇猛也有心无力,面对像铁锤一样砸过来的绢之国骑兵,只有逃亡和被杀的选择。
就连后世的战史学家都一致认为王汉新能打赢这一仗,尤其是这一仗的后半阶段,完全靠的是****运。虽然王汉新在选择决战场地时就已经把当地经常刮风沙这一点考虑在内,可是如果风沙来得不是这么巧合,或者根本没有来的话,那么突契军完全有可能重振旗鼓将其击败。究竟是什么样的决心和信心促使王汉新打这一场没有必胜把握的仗呢?这是后世战史学家们无法理解的。就王汉新之前之后的用兵来分析,他固然也经常冒险,却不曾孤注一掷的以像西域这么大的区域的得失来作为赌注打过仗。如果单纯说他是赌赢了,未免使人感觉毫无研究的成就感,可又说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来,最后归结为他是单纯的运气好而已。只能说战争这个东西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而一些著名战役更是被这种不确定因素左右了胜负。
不过事实就是事实,有这一场风沙的帮助,彻尓列不得不下令撤军,王汉新艰难的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战役的结果,突契一方阵亡了超过一万五千人,受伤和被俘的也有近万人,彻尓列不得不退到天山以北重新整顿队伍。而王汉新一方的伤亡则只有八千人,骑兵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经过这一战,彻尓列损失惨重,与绢之国军队的数量比接近持平;而王汉新则稳住了阵脚,更关键的是在西域诸国之中流传开一种论调,那就是王汉新有神明暗中相助,从而确立了西域诸国对绢之国的臣服之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