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老人去世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哑女的古代生活日志最新章节!
说到诊费的问题时,黄大夫可能也觉得他师兄收的有点贵了,尴尬的找补,“我师兄喜好四处游历,对盘缠的看重也比常人要多一些。”
在他看来,梁崇一介哑女,穿的也很朴素,还经常来卖一些深山里的山货。
想必日常生活非常拮据,估计拿不出这么多的银钱来。
自己这是白白给人希望,又帮人打入深渊了。
梁崇却完全能够理解,本来医生这个群体,从古至今都是高收入的职业,凭自己的本事和技术吃饭,没什么拿不出手的。
更何况他师兄还看在黄大夫的面子上,给自己打了折扣。
也不能上来就要求人家做慈善不是。
不过梁崇的钱确实有些不够,她现在只有两百两银子,倘若到时真要用到三四百两,那她还有两百两的缺口要填。
再三谢过黄大夫,梁崇当即表示自己确定要治,现在就回去筹钱,还请黄大夫给他师兄予以肯定的答复。
并付了送信的银钱,跟他说稍后把定金送过来。
这倒让黄大夫吃了一惊,看到需要花费几百两银子时,他已经做好了梁崇放弃的准备。
没想到梁崇居然真的要治。
回到村里,从牛车上下来后,梁崇长舒了一口气。
这实在是穿越两年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虽然现在还差一些银子,不过自己一个大活人,想想办法,总能解决。
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才刚刚一月下旬,离黄大夫的师兄过来还有好几个月。
在这期间,若是能找到什么贵价的药材,或者有了什么新的营生,还是能补上这个窟窿的。
梁崇虽然有些着急,但也没有慌不择路。
今年的羊肚菌收的比较早,加上一二月份积雪还没有化冻,导致梁崇目前没什么事情可干。
不然去年的这个时候,她还在暖房里热火朝天的干活呢。
这个冬天,营州城里多了好些卖韭黄的人,虽然冬天种植韭黄的成本比较大,但相对于其他季节,也能卖得贵一些,多少也能赚点钱。
不过梁崇将两亩地都种上了羊肚菌,现在想去蹭这个风口,也来不及了。
另外,年前梁崇还收到了玲儿的来信,让梁崇过完年,可以约着托雅和那日苏他们一起去逐鹿部落玩。
过完年,梁崇这边没什么事,那日苏却要忙着捕鱼,托雅忙着搬新家,也舍不得走远,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梁崇和他们也就一面之缘,虽然很想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养鹿的,是不是和她想象的一样神秘,但仅她一个人过去的话,人生地不熟的,感觉有点冒昧。
说起来,梁崇虽然种植了黄精,还计划着等攒够了平贝母的种子,再买一亩地用来种平贝母,但这些都是植物。
除了几只母鸡,她还没有尝试过动物的养殖。
若是有机会去逐鹿部落考察一番,应该能学到一些养殖动物的经验,回来以后可以尝试着养养兔子、山羊什么的。
这些小动物虽然不像鹿一样浑身是宝,但养的人家不多,应该还是有一些市场。
至于养猪则被梁崇第一个排除了,倒不是嫌脏,主要是猪的食量有点大,养的人家也多,相对于其他几种肉类来说,猪肉比较平价。
要想赚到钱的话,就需要大批量的养殖,那样的话,每天光草料和米糠的消耗量就非常大了。
梁崇一个人顾不来,还得再请一个人来帮忙。
现在是冬天,不太适合进行动物的选育,她没有任何养殖动物的经验,还是得去逐鹿部落取取经,再进行盘算。
从黄大夫那里回来之后,梁崇便跟着那日苏他们一起上山捕鱼了。
本来想着自己攒了二百两银子,拿来看病应该足够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的缺口。
既然暂时没有新的经济来源,那不管捕鱼这活累不累,还是要做着一点。
有个收入,虽然不至于攒到很多钱,但也能覆盖自己的日常开支。
中间几人还停了几天。
部落里有一个老人去世了,恩和他们都得去帮忙。
这个人梁崇也认识,就是那天在学堂门口看到的呼和的爷爷。
呼和爷爷今年已经七十多岁,在缺医少药的古代,这个年纪已经算是高龄了。
熬不过去其实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时人常说年关最是难过,冬日里气候寒冷,往往是老人去世的高发期。
呼和家没剩多少钱,敖古部落的人每家给凑了一些,给老人打了一副薄棺,葬在了后山上。
从山里来,最后也回到山里去,叶落归根,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但他走后,呼和却不知道跟谁一起生活。
呼和的母亲已经不在了,父亲也在几年前的一次打猎活动中殒命,呼和自小便跟他爷爷一起相依为命。
如今唯一的亲人也走了,呼和年纪又小,只有五岁,根本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
敖古部落本就人口凋零,呼和也没有叔叔伯伯可以依靠,一时间,他的归属成了部落的难题。
倒是有几户敖古人表示愿意收养呼和,但他们自己都才刚搬下山没多久,没有多少积蓄不说,也还未完全适应山下的生活。
顾好自己都费劲,更何况还要再收养一个小孩子。
最终还是老族长拍板,驳回了几家人收养呼和的请求,亲自把呼和接了回去。
这些都是后面捕鱼时,梁崇听托雅讲的。
除了老族长家和那日苏家,她和部落里的几户人家都不太熟,所以葬礼的时候没有过去。
梁崇感慨,真是厄运偏找苦命人。
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从此便孤身一人了。
虽然有老族长一家收养,但他们家只有巴尔思一个劳动力,要供养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想必以后的日子会更加艰难。
而且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
前世梁崇也是孤家寡人一个,她的父母在她十多岁的时候便出车祸去世了,从此她就跟着舅舅家一起生活。
她舅舅和舅妈都是好人,梁崇的父母也留了赔偿金、存款、房子给她,在物质上,梁崇从小到大其实并不欠缺什么。
但舅舅舅妈再好,和父母在世时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舅舅舅妈在感情上,难免有疏漏的地方。
不过她还是很感激舅舅一家。
虽然她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因工作的原因从舅舅家搬了出来,但她隔三差五、逢年过节还是会回去看望他们。
后来还帮小表妹解决了工作。
梁崇和舅舅舅妈的感情也很好,不知道自己不在之后,他们该有多伤心。
尽管很同情呼和,但梁崇也爱莫能助,她现在自身都难保,无力再负担一个小孩子。
幸好敖古部落的人都生的一副好心肠,又重新给了呼和一个家。
说到诊费的问题时,黄大夫可能也觉得他师兄收的有点贵了,尴尬的找补,“我师兄喜好四处游历,对盘缠的看重也比常人要多一些。”
在他看来,梁崇一介哑女,穿的也很朴素,还经常来卖一些深山里的山货。
想必日常生活非常拮据,估计拿不出这么多的银钱来。
自己这是白白给人希望,又帮人打入深渊了。
梁崇却完全能够理解,本来医生这个群体,从古至今都是高收入的职业,凭自己的本事和技术吃饭,没什么拿不出手的。
更何况他师兄还看在黄大夫的面子上,给自己打了折扣。
也不能上来就要求人家做慈善不是。
不过梁崇的钱确实有些不够,她现在只有两百两银子,倘若到时真要用到三四百两,那她还有两百两的缺口要填。
再三谢过黄大夫,梁崇当即表示自己确定要治,现在就回去筹钱,还请黄大夫给他师兄予以肯定的答复。
并付了送信的银钱,跟他说稍后把定金送过来。
这倒让黄大夫吃了一惊,看到需要花费几百两银子时,他已经做好了梁崇放弃的准备。
没想到梁崇居然真的要治。
回到村里,从牛车上下来后,梁崇长舒了一口气。
这实在是穿越两年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虽然现在还差一些银子,不过自己一个大活人,想想办法,总能解决。
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才刚刚一月下旬,离黄大夫的师兄过来还有好几个月。
在这期间,若是能找到什么贵价的药材,或者有了什么新的营生,还是能补上这个窟窿的。
梁崇虽然有些着急,但也没有慌不择路。
今年的羊肚菌收的比较早,加上一二月份积雪还没有化冻,导致梁崇目前没什么事情可干。
不然去年的这个时候,她还在暖房里热火朝天的干活呢。
这个冬天,营州城里多了好些卖韭黄的人,虽然冬天种植韭黄的成本比较大,但相对于其他季节,也能卖得贵一些,多少也能赚点钱。
不过梁崇将两亩地都种上了羊肚菌,现在想去蹭这个风口,也来不及了。
另外,年前梁崇还收到了玲儿的来信,让梁崇过完年,可以约着托雅和那日苏他们一起去逐鹿部落玩。
过完年,梁崇这边没什么事,那日苏却要忙着捕鱼,托雅忙着搬新家,也舍不得走远,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梁崇和他们也就一面之缘,虽然很想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养鹿的,是不是和她想象的一样神秘,但仅她一个人过去的话,人生地不熟的,感觉有点冒昧。
说起来,梁崇虽然种植了黄精,还计划着等攒够了平贝母的种子,再买一亩地用来种平贝母,但这些都是植物。
除了几只母鸡,她还没有尝试过动物的养殖。
若是有机会去逐鹿部落考察一番,应该能学到一些养殖动物的经验,回来以后可以尝试着养养兔子、山羊什么的。
这些小动物虽然不像鹿一样浑身是宝,但养的人家不多,应该还是有一些市场。
至于养猪则被梁崇第一个排除了,倒不是嫌脏,主要是猪的食量有点大,养的人家也多,相对于其他几种肉类来说,猪肉比较平价。
要想赚到钱的话,就需要大批量的养殖,那样的话,每天光草料和米糠的消耗量就非常大了。
梁崇一个人顾不来,还得再请一个人来帮忙。
现在是冬天,不太适合进行动物的选育,她没有任何养殖动物的经验,还是得去逐鹿部落取取经,再进行盘算。
从黄大夫那里回来之后,梁崇便跟着那日苏他们一起上山捕鱼了。
本来想着自己攒了二百两银子,拿来看病应该足够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的缺口。
既然暂时没有新的经济来源,那不管捕鱼这活累不累,还是要做着一点。
有个收入,虽然不至于攒到很多钱,但也能覆盖自己的日常开支。
中间几人还停了几天。
部落里有一个老人去世了,恩和他们都得去帮忙。
这个人梁崇也认识,就是那天在学堂门口看到的呼和的爷爷。
呼和爷爷今年已经七十多岁,在缺医少药的古代,这个年纪已经算是高龄了。
熬不过去其实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时人常说年关最是难过,冬日里气候寒冷,往往是老人去世的高发期。
呼和家没剩多少钱,敖古部落的人每家给凑了一些,给老人打了一副薄棺,葬在了后山上。
从山里来,最后也回到山里去,叶落归根,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但他走后,呼和却不知道跟谁一起生活。
呼和的母亲已经不在了,父亲也在几年前的一次打猎活动中殒命,呼和自小便跟他爷爷一起相依为命。
如今唯一的亲人也走了,呼和年纪又小,只有五岁,根本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
敖古部落本就人口凋零,呼和也没有叔叔伯伯可以依靠,一时间,他的归属成了部落的难题。
倒是有几户敖古人表示愿意收养呼和,但他们自己都才刚搬下山没多久,没有多少积蓄不说,也还未完全适应山下的生活。
顾好自己都费劲,更何况还要再收养一个小孩子。
最终还是老族长拍板,驳回了几家人收养呼和的请求,亲自把呼和接了回去。
这些都是后面捕鱼时,梁崇听托雅讲的。
除了老族长家和那日苏家,她和部落里的几户人家都不太熟,所以葬礼的时候没有过去。
梁崇感慨,真是厄运偏找苦命人。
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从此便孤身一人了。
虽然有老族长一家收养,但他们家只有巴尔思一个劳动力,要供养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想必以后的日子会更加艰难。
而且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
前世梁崇也是孤家寡人一个,她的父母在她十多岁的时候便出车祸去世了,从此她就跟着舅舅家一起生活。
她舅舅和舅妈都是好人,梁崇的父母也留了赔偿金、存款、房子给她,在物质上,梁崇从小到大其实并不欠缺什么。
但舅舅舅妈再好,和父母在世时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舅舅舅妈在感情上,难免有疏漏的地方。
不过她还是很感激舅舅一家。
虽然她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因工作的原因从舅舅家搬了出来,但她隔三差五、逢年过节还是会回去看望他们。
后来还帮小表妹解决了工作。
梁崇和舅舅舅妈的感情也很好,不知道自己不在之后,他们该有多伤心。
尽管很同情呼和,但梁崇也爱莫能助,她现在自身都难保,无力再负担一个小孩子。
幸好敖古部落的人都生的一副好心肠,又重新给了呼和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