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穿书第一步,开始卖豆腐 > 第83章 一个月点的收入
第83章 一个月点的收入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穿书第一步,开始卖豆腐最新章节!
被夸大气的林娘子,在付钱之前和掌柜的讨价还价,最后还磨着掌柜的让他多送三人一人一条头巾。
有了头巾,他们就不需要什么厨师帽了,至于口罩,等她做好衣服,还有剩余的布料再为他们缝制。
三人捧着衣服爱不释手。
看他们的样子,感觉手里拿着的不是衣服,而是什么易碎品一般。
“逢一三五这些单数的日子就穿灰色的上工,二四六这些双数的时候就穿黑色的,我们以后的着装尽量做到统一,知道吗?”林枝吩咐。
“知道了。”x3
回到院子后,三人工作热情更加上一层楼。
今天学子们都去学院,按理说开摊时间要推迟一点,不然到了晚些,学子们就没有东西买了。
可是看着已经把工作做得差不多的三人,林枝决定提早出摊了。
只不过提早的时间点里不卖卤味,只卖铁板豆腐和鸡蛋饼。
林枝让林冲在家继续做没做好的准备工作,阿才负责煎豆腐和鸡蛋饼,孙来娣帮阿才装碗。
屋外的人以为今日又能提前吃到卤味,开心不已。
可等到他们排完队才发现,今日居然没有卤味,只有铁板豆腐和鸡蛋饼。
“老板,今天没有卤味吗?”有人见到林枝的身影,立马大声嚷嚷起来。
林枝笑着解释:“卤味还要泡一泡才入味,还要等一等。大伙如果饿了可以先尝一尝豆腐和鸡蛋饼。”
口袋有几个钱的人,还真的听话的去买了豆腐和鸡蛋饼。
手头紧的,则掂量了下,继续等待着卤味出摊。
林枝站外头看了几眼,确定两人忙得过来就回去了,只留下大丫在那负责收钱。
“有时间得教会他们数数,不然总得要多一个人站那收钱是怎么一回事?”
林枝把这事放在了心里,打算明日就将事情给落实了。
开摊半个时辰之后,卤味也开始售卖了。
孙来娣和大丫回到原来的工位上,林枝则去了阿才的摊子那儿。
她没有很靠近摊子,只在摊子不远处的逆风方向,在那负责收钱。若是阿才实在是忙不过来的时候才会搭把手。
今日销量一如既往,到点了,大家收拾好东西就回家了。
营业额没变,倒是开支多了不少。
除了多阿才这一份工钱外,还有工衣的钱。
这年代的衣裳其实还挺值钱的,毕竟是可以进店铺回收的玩意。
林枝说到做到,第二日就开始给三个员工开始培训收钱点的事。
三人都不傻,还是成年人。理论加实践,不到三天的功夫,几人就已经熟练的掌握了。
林枝几乎不需要再去摊子前了,唯有大丫在卤味摊子忙不过来的时候过去搭把手。
有了足够多的空闲时间。林枝很快就把自己的新衣服做出来了,还顺便给三个工人做了口罩。
原本还想着把大丫的那一套衣服一起做了,但是大丫说要留着自己练手,林枝就此作罢。
做完自己的衣裳,林枝又去买了布料,给兄弟两人一人做了两套新衣服。
之前他们的新衣服是买的成衣,不大合身。
而且在学院读书,只有两套衣服到底不合适,所以就多做了两套。
连续大半个月都在做针线活,只把林枝做恐惧了。
她决定,以后买下人除了要买个厨子外,还得要买个厨娘。
收到新衣服的兄弟二人很高兴。
可在这高兴的关头,林枝给他们泼了冷水:“做你们的衣服差点把老娘的眼睛做瞎了,要是你们迟迟没有取得功名,你们以后还是穿成衣吧。”
兄弟两个知道成衣和自制的的衣服差距在哪,毕竟以前那几年在京城穿的都是量身定做的。
为了让自己能穿上舒适的衣裳,二人读书格外卖力。
一个月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
在月底,兄弟二人放假之际,林枝把工钱发给了林冲三人。
“明日给你们放假,趁着这点时间,你们正好拿钱去添置点新衣裳或者给家人添置点其他东西。”
三人再三道谢后才离开院子。
至于林枝让他们添置衣裳的话,直接当没有听到。
“贴个公告,告诉客人,明后两日我们不营业吧!”林枝交代兄弟两个。
虽然在今日开摊的时候,他们已经对那些食客说过这个通知了,但这是怕有客人不知道吗。
大郎领命的去写了“东家有喜、暂停营业两日”的消息。
这个消息这次是用了林枝特地买回来的红纸写的,非常吸引注意力。
要不是有客人抱怨林枝用了白纸写的招工启事,太过于让人忽视,让他错过了找工作的机会,林枝根本就没想过要买红纸回来。
晚上的时候,趁着林枝洗澡的空隙,三小只把营业额给数了出来。
林枝拿出她的小账本,记录上去。
每月的收入包括和福满楼的那些收入在内,大概在六两银子多一点左右,一个月下来收入达到了二百两两银子多一点。
看起来非常多,可是刨去成本几乎也没多少。
每日各种食材差不多是二两银子,一个月下来接近六十两了。
然后是三个工人的工钱,这里要六百文,柴火钱四百五十文,算起来又算是一两银子。
接着是卤味的香料那里,花了两次的五十两,也就是一百两,日常用的调味料和原材料等等差不多五两银子。
这样子一减下去,二百两就只剩下三十五两银子左右。
这还没算上税。
朝廷对商人的税率很高,高达到百分之十左右,是营业收入的十,也就是说林枝要缴纳二十两银子。
无论在哪个朝代,林枝都是积极的纳税人,这个钱她不会逃避的,所以一定会拿去缴纳的。
所以最后,忙活了一个月他们家收入纯利润只有十五两银子。
“过来看看,这是这个月我们家的收入。”
兄弟两个是读书人,是识字的。大丫在搬来县城后也开始认字了,其他字可能还有些认不全,但是那些数字她还是看得懂的。
林枝做的账本和这朝代的人有些不一样,但比这朝代的人做出来的简单明了。
被夸大气的林娘子,在付钱之前和掌柜的讨价还价,最后还磨着掌柜的让他多送三人一人一条头巾。
有了头巾,他们就不需要什么厨师帽了,至于口罩,等她做好衣服,还有剩余的布料再为他们缝制。
三人捧着衣服爱不释手。
看他们的样子,感觉手里拿着的不是衣服,而是什么易碎品一般。
“逢一三五这些单数的日子就穿灰色的上工,二四六这些双数的时候就穿黑色的,我们以后的着装尽量做到统一,知道吗?”林枝吩咐。
“知道了。”x3
回到院子后,三人工作热情更加上一层楼。
今天学子们都去学院,按理说开摊时间要推迟一点,不然到了晚些,学子们就没有东西买了。
可是看着已经把工作做得差不多的三人,林枝决定提早出摊了。
只不过提早的时间点里不卖卤味,只卖铁板豆腐和鸡蛋饼。
林枝让林冲在家继续做没做好的准备工作,阿才负责煎豆腐和鸡蛋饼,孙来娣帮阿才装碗。
屋外的人以为今日又能提前吃到卤味,开心不已。
可等到他们排完队才发现,今日居然没有卤味,只有铁板豆腐和鸡蛋饼。
“老板,今天没有卤味吗?”有人见到林枝的身影,立马大声嚷嚷起来。
林枝笑着解释:“卤味还要泡一泡才入味,还要等一等。大伙如果饿了可以先尝一尝豆腐和鸡蛋饼。”
口袋有几个钱的人,还真的听话的去买了豆腐和鸡蛋饼。
手头紧的,则掂量了下,继续等待着卤味出摊。
林枝站外头看了几眼,确定两人忙得过来就回去了,只留下大丫在那负责收钱。
“有时间得教会他们数数,不然总得要多一个人站那收钱是怎么一回事?”
林枝把这事放在了心里,打算明日就将事情给落实了。
开摊半个时辰之后,卤味也开始售卖了。
孙来娣和大丫回到原来的工位上,林枝则去了阿才的摊子那儿。
她没有很靠近摊子,只在摊子不远处的逆风方向,在那负责收钱。若是阿才实在是忙不过来的时候才会搭把手。
今日销量一如既往,到点了,大家收拾好东西就回家了。
营业额没变,倒是开支多了不少。
除了多阿才这一份工钱外,还有工衣的钱。
这年代的衣裳其实还挺值钱的,毕竟是可以进店铺回收的玩意。
林枝说到做到,第二日就开始给三个员工开始培训收钱点的事。
三人都不傻,还是成年人。理论加实践,不到三天的功夫,几人就已经熟练的掌握了。
林枝几乎不需要再去摊子前了,唯有大丫在卤味摊子忙不过来的时候过去搭把手。
有了足够多的空闲时间。林枝很快就把自己的新衣服做出来了,还顺便给三个工人做了口罩。
原本还想着把大丫的那一套衣服一起做了,但是大丫说要留着自己练手,林枝就此作罢。
做完自己的衣裳,林枝又去买了布料,给兄弟两人一人做了两套新衣服。
之前他们的新衣服是买的成衣,不大合身。
而且在学院读书,只有两套衣服到底不合适,所以就多做了两套。
连续大半个月都在做针线活,只把林枝做恐惧了。
她决定,以后买下人除了要买个厨子外,还得要买个厨娘。
收到新衣服的兄弟二人很高兴。
可在这高兴的关头,林枝给他们泼了冷水:“做你们的衣服差点把老娘的眼睛做瞎了,要是你们迟迟没有取得功名,你们以后还是穿成衣吧。”
兄弟两个知道成衣和自制的的衣服差距在哪,毕竟以前那几年在京城穿的都是量身定做的。
为了让自己能穿上舒适的衣裳,二人读书格外卖力。
一个月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
在月底,兄弟二人放假之际,林枝把工钱发给了林冲三人。
“明日给你们放假,趁着这点时间,你们正好拿钱去添置点新衣裳或者给家人添置点其他东西。”
三人再三道谢后才离开院子。
至于林枝让他们添置衣裳的话,直接当没有听到。
“贴个公告,告诉客人,明后两日我们不营业吧!”林枝交代兄弟两个。
虽然在今日开摊的时候,他们已经对那些食客说过这个通知了,但这是怕有客人不知道吗。
大郎领命的去写了“东家有喜、暂停营业两日”的消息。
这个消息这次是用了林枝特地买回来的红纸写的,非常吸引注意力。
要不是有客人抱怨林枝用了白纸写的招工启事,太过于让人忽视,让他错过了找工作的机会,林枝根本就没想过要买红纸回来。
晚上的时候,趁着林枝洗澡的空隙,三小只把营业额给数了出来。
林枝拿出她的小账本,记录上去。
每月的收入包括和福满楼的那些收入在内,大概在六两银子多一点左右,一个月下来收入达到了二百两两银子多一点。
看起来非常多,可是刨去成本几乎也没多少。
每日各种食材差不多是二两银子,一个月下来接近六十两了。
然后是三个工人的工钱,这里要六百文,柴火钱四百五十文,算起来又算是一两银子。
接着是卤味的香料那里,花了两次的五十两,也就是一百两,日常用的调味料和原材料等等差不多五两银子。
这样子一减下去,二百两就只剩下三十五两银子左右。
这还没算上税。
朝廷对商人的税率很高,高达到百分之十左右,是营业收入的十,也就是说林枝要缴纳二十两银子。
无论在哪个朝代,林枝都是积极的纳税人,这个钱她不会逃避的,所以一定会拿去缴纳的。
所以最后,忙活了一个月他们家收入纯利润只有十五两银子。
“过来看看,这是这个月我们家的收入。”
兄弟两个是读书人,是识字的。大丫在搬来县城后也开始认字了,其他字可能还有些认不全,但是那些数字她还是看得懂的。
林枝做的账本和这朝代的人有些不一样,但比这朝代的人做出来的简单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