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日本息兵,辽东烟起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明末小海盗最新章节!
第231章日本息兵,辽东烟起
长宗我部盛亲战死,残留在黑濑城、松山城的长宗我部家武士更加心无战意。没有多长时间,长宗我部康丰就以长宗我部家家督之名发来命令,让大军投降。长宗我部家的武士并没有太多犹豫,实际上他们也犹豫不了什么。
自己效忠的主公死了,继承者让他们投降,自己的家眷还攥在唐继光手中。退一步说,就算所有人都愿意为已经死去的长宗我部盛亲死战,那他们也得有和唐继光死磕的本钱啊!营地里面只有十几天的粮食,金钱更加不用说了。
十多名武士为长宗我部盛亲殉死后,长宗我部家大军,很顺从的向唐继光投降了。
到了这个时候,四国岛上仅存蜂须贺至镇还可以和唐继光抗衡一而。不过蜂须贺至镇可没有傻到以卵击石,他可是知道自己和唐继光的差距。在长宗我部家大军宣布投降后,他也紧接着向唐继光派出使者,表示愿意降服。
鉴于蜂须贺至镇在开战之前并没有向自己派来使者,暗中私通。唐继光也没有厚待蜂须贺家,将已经被丰臣秀赖削到只有二十万石行知的蜂须贺家再削,现在只有十五万石了。蜂须贺至镇虽然不甘心,但此刻也只有打落牙齿往肚子里面吞了,谁叫怎么再一次站错队了。
唐继光再嘉奖大名松浦镇信,认为四国征战中他的作用仅次于自己。唐继光这样做自然不是真的伤势松浦镇信了,唐继光这样做是逼松浦家转封。唐继光之前已经说过,此战中功劳最大的,就封赏淡路国一国之地为封赏。
唐继光便将淡路国封赐给松浦家,并以松浦家方便管理淡路岛为由,让松浦家转封到赞岐国高松城,得七万石行知。加上淡路国的七万石,松浦家行知翻了一翻。从表面上看松浦家是赚了,但松浦家拥有平户这等优良港口,一年收益,那里是区区七万石能够相提并论的呢?
只是到了这个情况下,松浦镇信也没有胆量和唐继光对抗了,老老实实的转封。唐继光这还没有完,让掌握长崎港的大村家也转封到赞岐国,不过他们欣然得多。皆因大村家只有二万七千石行知,那里敢和唐继光抗衡呢!而转封后却得到五万石,大村家已经很知足了。
唐继光再在淡路岛修建炮台,让水军炮轰堺町。并数次派出小股武士从陆地上登陆,虽然只是抢劫了过路商人的货物,并没有伤人,但也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其中最轰动的一次,一支三十人左右的骑兵出现在京都不过三里外。吓得当时京都城门紧闭,镇守大阪的毛利胜永都被惊动了,派出三千大军捉捕。虽然说捉捕人数比例达到一比一百,但依旧没有捉得到。
到了这个时候,天皇也怕了,万一唐继光下一次派出几百骑兵突袭呢?虽然不至于让京都沦陷,但将京都外面的商人町纵火烧了,却不是什么难事。天皇立刻派人到丰臣秀赖那里,表示愿意出面,让丰臣秀赖和唐继光议和。
丰臣秀赖原本还不愿意的,但唐继光更狠,派人调来英国长炮,这种大炮射程可以达到五里之远,用兵船运载,可以在岸边打到大阪城内。虽然没有波及到天守阁,但也引起极大的恐慌,更是杀死杀伤了不少武士的家眷,其中一人还是谱代家臣渡边了的侧室。
这一下不仅仅是天皇了,就连丰臣秀赖手下的大将也禁不住家人一封封哀求议和的信了。毕竟他们也是人,他们不可能无视家人的性命。
唐继光还派船运送士兵,袭击长长的粮道。因为每次袭击都很迅速,使得丰臣秀赖粮食变得紧张。丰臣家的士兵士气而已禁不住有些低落,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最后丰臣秀赖也不得不表示愿意和唐继光议和。
丰臣秀赖的意思是,唐继光交还淡路岛,并交出茶茶。丰臣秀赖会承认唐继光现在占领的土地。
唐继光一听,登时勃然大怒了,你道你小胖子丰臣秀赖是胜利者吗?唐继光二话不说,就立刻调集兵船在淡路岛,作出一副准备渡海进攻近畿的姿态。唐继光还派出忍者在近畿和丰臣秀赖军中释放谣言,说唐继光攻入大阪城,要屠城。攻下大阪后,就占领京都,自封天皇。而丰臣家大军则是在本州岛最南端,而大阪、京都却在本州岛中部。
加上日本山多,丰臣家兵力更多,十万大军的调度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回到大阪,按照当初丰臣秀吉中国大返还的速度,也需要十多天的时间。更别提唐继光会不会派水军运送大军沿途骚扰了,如此一来,一个月内能够回到大阪就是幸运事情了。
而一个月时间,谁敢保证毛利胜永可以守得住大阪啊?而一旦大阪失守,造成的后果,没有人能够承担得起,哪怕是丰臣秀赖。
这下子没有人坐得住了,天皇连同和丰臣秀赖关系不错的几名公卿一同写信给丰臣秀赖施压。丰臣秀赖麾下的家臣,如伊东长宪、渡边了、南部信景、青木一重等都向丰臣秀赖苦求。一向坚决反对议和的大野治长此刻也架不住压力,再也没有敢明目张胆的反对了。
只有和唐继光有杀父之仇的村上廉久还不依不饶的反对,但某一天,有人发现村上廉久在自己的帐篷中被刺死。虽然丰臣秀赖暴怒,派人调查,但并没有得到结果。到了这个时候,就连大野治长也知道犯众怒了,哪怕暗中也不敢反对了。
在内外交迫之下,丰臣秀赖不得不答应了唐继光给出的条件,承认唐继光现在所占领土地,并割长门、周防二国予唐继光。
天皇再封唐继光为大光义亲王,认唐继光为义弟。此举唐继光是为了防止明朝插手,取得了干预日本的大义。虽然唐继光在宁波一带已经买通了当地官吏,但正所谓不怕一万最怕万一啊!
至于可怜失去领地的毛利家,唐继光自然慷慨的交给丰臣秀赖,让丰臣秀赖来到头痛如何安抚毛利辉元好了。
另外真田幸村也没有办法对丰臣家效忠了,因为丰臣秀赖的猜忌,已经伤透了真田幸村那一颗充满义理的心。
真田幸村终于向唐继光投效了,唐继光对此非常高兴。不过唐继光也并非没有付出代价的,被认为可以和真田幸村媲美的后藤基次被唐继光放了回去,丰臣秀赖这才愿意承认真田幸村的封地。
唐继光任命真田幸村为笔头家老,负责代替唐继光管理日本的领土。而真田幸村也让出家督之位给儿子,真田大助,自己则到府内馆,代替唐继光处理政务。
唐继光虽然信任真田幸村的信义,但自然不可能让真田幸村真的独揽大权了,权力会腐蚀一个人的忠诚的。唐继光还任命黑田长政为观察使,下设大小监察使,五万石及以上的大名将设大监察使,以下则设小监察使。
除此之外,唐继光还让十多万石的大名松浦镇信、蜂须贺至镇、岛津恒光、柳本信居、立花宗茂五人加上真田幸村、黑田长政组成西国评定会。如果遇到不能够决断的事情,就由七人投票决定,其中真田幸村拥有一票否决权。如果认为这个决定对唐继光有坏处的,真田幸村可以用这个权力延迟会议,等到唐继光来到裁定。
而等唐继光处理好这些事情后,时间已经进入万历四十七年,四月。
唐继光站在博多港灯塔上,脸色有些沉重,目光注视着西北方,这也是中国辽东所在的方向。唐继光虽然不知道萨尔浒之战爆发了没有,但他知道,就算没有爆发,也距离爆发不远了……
二月,兵部右侍郎、辽东经略使杨镐已经抵达沈阳,调集各方大军,其中明军八万八千余,朝鲜军一万人(另外一说一万三千人),叶赫部二千(另外一说一万人),明军共计十万大军。
一月时蚩尤旗长竟天,彗见东方,星陨地震。有认识的人对杨镐说:“此乃败征。天意,不能改!”
杨镐闻言决心动摇,正准备等待一番时日,再行出兵。
只是当时大明朝廷钱粮窘迫,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人也没有办法,发红旗,催促杨镐速速进兵
杨镐被催的完全没有办法了,无奈在二月十一日誓师,二月二十一人出塞。号四十七万大军,分兵四路。四路出击军的统帅分别为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兵刘铤。其中以杜松部为主力,马林为北路策应,李如柏出清河堡为奇兵。刘铤虽然骁勇善战,但与杨镐素不和,被派往东路,孤军深入。(未完待续)
第231章日本息兵,辽东烟起
长宗我部盛亲战死,残留在黑濑城、松山城的长宗我部家武士更加心无战意。没有多长时间,长宗我部康丰就以长宗我部家家督之名发来命令,让大军投降。长宗我部家的武士并没有太多犹豫,实际上他们也犹豫不了什么。
自己效忠的主公死了,继承者让他们投降,自己的家眷还攥在唐继光手中。退一步说,就算所有人都愿意为已经死去的长宗我部盛亲死战,那他们也得有和唐继光死磕的本钱啊!营地里面只有十几天的粮食,金钱更加不用说了。
十多名武士为长宗我部盛亲殉死后,长宗我部家大军,很顺从的向唐继光投降了。
到了这个时候,四国岛上仅存蜂须贺至镇还可以和唐继光抗衡一而。不过蜂须贺至镇可没有傻到以卵击石,他可是知道自己和唐继光的差距。在长宗我部家大军宣布投降后,他也紧接着向唐继光派出使者,表示愿意降服。
鉴于蜂须贺至镇在开战之前并没有向自己派来使者,暗中私通。唐继光也没有厚待蜂须贺家,将已经被丰臣秀赖削到只有二十万石行知的蜂须贺家再削,现在只有十五万石了。蜂须贺至镇虽然不甘心,但此刻也只有打落牙齿往肚子里面吞了,谁叫怎么再一次站错队了。
唐继光再嘉奖大名松浦镇信,认为四国征战中他的作用仅次于自己。唐继光这样做自然不是真的伤势松浦镇信了,唐继光这样做是逼松浦家转封。唐继光之前已经说过,此战中功劳最大的,就封赏淡路国一国之地为封赏。
唐继光便将淡路国封赐给松浦家,并以松浦家方便管理淡路岛为由,让松浦家转封到赞岐国高松城,得七万石行知。加上淡路国的七万石,松浦家行知翻了一翻。从表面上看松浦家是赚了,但松浦家拥有平户这等优良港口,一年收益,那里是区区七万石能够相提并论的呢?
只是到了这个情况下,松浦镇信也没有胆量和唐继光对抗了,老老实实的转封。唐继光这还没有完,让掌握长崎港的大村家也转封到赞岐国,不过他们欣然得多。皆因大村家只有二万七千石行知,那里敢和唐继光抗衡呢!而转封后却得到五万石,大村家已经很知足了。
唐继光再在淡路岛修建炮台,让水军炮轰堺町。并数次派出小股武士从陆地上登陆,虽然只是抢劫了过路商人的货物,并没有伤人,但也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其中最轰动的一次,一支三十人左右的骑兵出现在京都不过三里外。吓得当时京都城门紧闭,镇守大阪的毛利胜永都被惊动了,派出三千大军捉捕。虽然说捉捕人数比例达到一比一百,但依旧没有捉得到。
到了这个时候,天皇也怕了,万一唐继光下一次派出几百骑兵突袭呢?虽然不至于让京都沦陷,但将京都外面的商人町纵火烧了,却不是什么难事。天皇立刻派人到丰臣秀赖那里,表示愿意出面,让丰臣秀赖和唐继光议和。
丰臣秀赖原本还不愿意的,但唐继光更狠,派人调来英国长炮,这种大炮射程可以达到五里之远,用兵船运载,可以在岸边打到大阪城内。虽然没有波及到天守阁,但也引起极大的恐慌,更是杀死杀伤了不少武士的家眷,其中一人还是谱代家臣渡边了的侧室。
这一下不仅仅是天皇了,就连丰臣秀赖手下的大将也禁不住家人一封封哀求议和的信了。毕竟他们也是人,他们不可能无视家人的性命。
唐继光还派船运送士兵,袭击长长的粮道。因为每次袭击都很迅速,使得丰臣秀赖粮食变得紧张。丰臣家的士兵士气而已禁不住有些低落,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最后丰臣秀赖也不得不表示愿意和唐继光议和。
丰臣秀赖的意思是,唐继光交还淡路岛,并交出茶茶。丰臣秀赖会承认唐继光现在占领的土地。
唐继光一听,登时勃然大怒了,你道你小胖子丰臣秀赖是胜利者吗?唐继光二话不说,就立刻调集兵船在淡路岛,作出一副准备渡海进攻近畿的姿态。唐继光还派出忍者在近畿和丰臣秀赖军中释放谣言,说唐继光攻入大阪城,要屠城。攻下大阪后,就占领京都,自封天皇。而丰臣家大军则是在本州岛最南端,而大阪、京都却在本州岛中部。
加上日本山多,丰臣家兵力更多,十万大军的调度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回到大阪,按照当初丰臣秀吉中国大返还的速度,也需要十多天的时间。更别提唐继光会不会派水军运送大军沿途骚扰了,如此一来,一个月内能够回到大阪就是幸运事情了。
而一个月时间,谁敢保证毛利胜永可以守得住大阪啊?而一旦大阪失守,造成的后果,没有人能够承担得起,哪怕是丰臣秀赖。
这下子没有人坐得住了,天皇连同和丰臣秀赖关系不错的几名公卿一同写信给丰臣秀赖施压。丰臣秀赖麾下的家臣,如伊东长宪、渡边了、南部信景、青木一重等都向丰臣秀赖苦求。一向坚决反对议和的大野治长此刻也架不住压力,再也没有敢明目张胆的反对了。
只有和唐继光有杀父之仇的村上廉久还不依不饶的反对,但某一天,有人发现村上廉久在自己的帐篷中被刺死。虽然丰臣秀赖暴怒,派人调查,但并没有得到结果。到了这个时候,就连大野治长也知道犯众怒了,哪怕暗中也不敢反对了。
在内外交迫之下,丰臣秀赖不得不答应了唐继光给出的条件,承认唐继光现在所占领土地,并割长门、周防二国予唐继光。
天皇再封唐继光为大光义亲王,认唐继光为义弟。此举唐继光是为了防止明朝插手,取得了干预日本的大义。虽然唐继光在宁波一带已经买通了当地官吏,但正所谓不怕一万最怕万一啊!
至于可怜失去领地的毛利家,唐继光自然慷慨的交给丰臣秀赖,让丰臣秀赖来到头痛如何安抚毛利辉元好了。
另外真田幸村也没有办法对丰臣家效忠了,因为丰臣秀赖的猜忌,已经伤透了真田幸村那一颗充满义理的心。
真田幸村终于向唐继光投效了,唐继光对此非常高兴。不过唐继光也并非没有付出代价的,被认为可以和真田幸村媲美的后藤基次被唐继光放了回去,丰臣秀赖这才愿意承认真田幸村的封地。
唐继光任命真田幸村为笔头家老,负责代替唐继光管理日本的领土。而真田幸村也让出家督之位给儿子,真田大助,自己则到府内馆,代替唐继光处理政务。
唐继光虽然信任真田幸村的信义,但自然不可能让真田幸村真的独揽大权了,权力会腐蚀一个人的忠诚的。唐继光还任命黑田长政为观察使,下设大小监察使,五万石及以上的大名将设大监察使,以下则设小监察使。
除此之外,唐继光还让十多万石的大名松浦镇信、蜂须贺至镇、岛津恒光、柳本信居、立花宗茂五人加上真田幸村、黑田长政组成西国评定会。如果遇到不能够决断的事情,就由七人投票决定,其中真田幸村拥有一票否决权。如果认为这个决定对唐继光有坏处的,真田幸村可以用这个权力延迟会议,等到唐继光来到裁定。
而等唐继光处理好这些事情后,时间已经进入万历四十七年,四月。
唐继光站在博多港灯塔上,脸色有些沉重,目光注视着西北方,这也是中国辽东所在的方向。唐继光虽然不知道萨尔浒之战爆发了没有,但他知道,就算没有爆发,也距离爆发不远了……
二月,兵部右侍郎、辽东经略使杨镐已经抵达沈阳,调集各方大军,其中明军八万八千余,朝鲜军一万人(另外一说一万三千人),叶赫部二千(另外一说一万人),明军共计十万大军。
一月时蚩尤旗长竟天,彗见东方,星陨地震。有认识的人对杨镐说:“此乃败征。天意,不能改!”
杨镐闻言决心动摇,正准备等待一番时日,再行出兵。
只是当时大明朝廷钱粮窘迫,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人也没有办法,发红旗,催促杨镐速速进兵
杨镐被催的完全没有办法了,无奈在二月十一日誓师,二月二十一人出塞。号四十七万大军,分兵四路。四路出击军的统帅分别为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兵刘铤。其中以杜松部为主力,马林为北路策应,李如柏出清河堡为奇兵。刘铤虽然骁勇善战,但与杨镐素不和,被派往东路,孤军深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