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贰)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明朝大纨绔最新章节!
他们相当于一下子从世家时代要跨入到王朝皇统时代,这种混杂的体系让安南变得很怪异。
张小公爷要走的是一条新道路,没有人知道最终会走到哪里去。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与以往都完全不同的道路。
“诸位大人莫忘了!万里之外,还有强敌窥视啊!”
此言一出顿时这内阁诸部都没了言语,这些年大明发展的实在是太顺了。
以至于让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下意识的再次滋生出上朝天国的傲气。
鞑靼、朵颜三部的内附,并派遣头人子弟到京师入学。
各头人不得不低头为大明前驱,扫荡草原上的边患。
官员陆陆续续对草原、白山黑水间入驻,现在罪囚和百姓的迁徙也已经提上日程了。
只要那边大明的人占据了大多数、官员在管理,并驻扎上大明的黑甲国防军。
那些地方,可不得牢牢的掌控在大明的手里么?!
西南边患自不必说了,张小公爷横扫一番后安南、东吁名存实亡。
一时间国朝群臣知晓火炮内情的,都下意识的将万里之外的威胁抛诸脑后。
李东阳现在一提起,他们才悚然而惊!
自己下意识的忘却了,那万里之外还有强国窥视啊!
“陛下乃雄主,太子如今更需磨砺!为何不能去耶?!”
李东阳躬身作揖,沉声道:“国朝如今看似繁华似锦,然而何尝不是如履薄冰?!”
“域外万里之国船坚炮利、兵强马壮,且对我大明虎视眈眈!”
内阁及诸部的大臣们明白李东阳的意思,按照老一套的去培养储君现在肯定是不成的了。
大明或者说是囊括了华夏文统,想要存续下去就必须要一个强力的储君。
亦是此时,这些个大臣们不由得悚然一惊!
张小公爷对太子殿下的培养,似乎真的是按照这个路数来的啊!
最先教授太子的便是兵事,随后便是农耕、货殖。
现在则是要教授抚民赈灾,这些显然无一例外都是在为储君即位做准备。
更重要的是,他看起来更像是在为战争下即位的储君做准备。
上马能作战、下马能抚民,知农耕、知货殖且内阁知道些许政务弘治皇帝还会带着他一并处理。
甚至批阅的奏章,其中一部分会送往东宫。
要求太子给出自己的意见后,再拿回来给他看。
这一切显然都是在为储君可能会突然即位,而做准备。
“陛下,臣误矣……”
刘健这一刻是真的感觉自己老了,尤其是这几年大明的变化让他的这种感觉越发强烈。
原本有些暮气沉沉的大明朝堂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风起云涌。
很多新生事物、新生规则他开始都是坚定的反对者,然后再一步步被事实证明他的反对是错的。
刘健是真的感觉到自己老了,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他的时代了。
一切的目不暇接,让他充分的感觉到自己应该退位让贤了。
李东阳这次看的比他更清楚,即便是万分不愿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也许元老院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去处,哪里他不用直接处理公务。
只需要复核内阁诸部审议一下,并向弘治皇帝提交建议就是了。
“殿下的安危自不必说了,如今我大明国防军之兵锋宇内何人可挡?!”
这话一说出来,弘治皇帝顿时挺直了腰杆。
开玩笑,朕可是军部的总帅!
如今八十万帝国国防军的总帅,无朕手令虎符八十万大军皆蛰伏。
在数次前往军营探查后,弘治皇帝很快的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金戈铁马,万千壮士在挥戈下,奋勇而战!
这种热血澎湃是任何一个雄性,都为之向往的。
“痴虎儿对国朝之忠毋庸置疑,英国公家忠孝传家迄今四代!皆为国征战。”
这话他们更没法反驳了,人家说的很实在啊!
弘治皇帝对此是肯定点头的,开玩笑啊!老张家给他老朱家卖命好几代人了。
这忠义那不是说出来的,真是尸山血海上砍出来的。
如今在大殿里的这么些位,哪个能跟老张家比忠义的?!
见大殿内诸人再无言语,弘治皇帝这才拿出了张小公爷拟定的章程。
“且都看看罢!若是可行,便票拟了下去办便是了。”
弘治皇帝都如此说了,殿内的大臣们只能是躬身应是。
未几,国防军十五万大军紧急集合。
军部总帅亲令,将往豫南等洪涝区域负责救灾。
皇榜贴出来的时候,京师的百姓们顿感莫名其妙。
这用兵镇压他们听说过,可用兵救灾?!咋救?!拿刀子去砍山洪么?!
但很快的,他们就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消息。
这些国防军的军卒们去救灾,可不是陛下说说而已。
那是真有准备的。
首先就是从军械营造局中抽调了修筑好手、营造大匠、舟船大匠……等,组成新卫。
号曰“营造司卫”,负责的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其中还有大匠善于建堤修坝,他们将负责规划指挥救灾事宜。
皇家济世安民慈善总会则是开始组织医者,并大量的采购药材准备一并进入疫区。
各家货殖会这次不必动员了,直接敲锣打鼓把一车车的粮食送到皇家慈善总会去。
皇家慈善总会则是敲锣打鼓,给他们送回了一张张的牌匾。
只是上面的字,那可是有档次之分的。
比如捐了二十万石粮食的簪缨货殖总会为诸家最高,于是得到的匾额为“行比伯夷”。
这都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下面的落款是“朱寿”、加盖了一封“青储私钤”。
旁人不知道,可京师里的勋贵、国朝大臣们如何能不知道?!
这“朱寿”不是旁人,乃是当今太子殿下啊!
而东宫则因“东时有春”,又居有储君。
于是有别称为“青宫”、“储宫”,上面这道“青储私钤”配上名字就明白无误了!
太子殿下这给题了个“行比伯夷”,那尼玛不得是个大号护身符啊?!
拿到这块匾额的前后就那么几家,包括了螭虎货殖。
而次一等捐了五万石以上、十万石以下拿到的匾额,则是“济世仁心”。
落款就一个“寿”字,还好是加盖了那封“青储私钤”。
所以懂行的还是能看出来。
最次一等捐一万石以上、五万石以下拿到的匾额,则是俩字“善德”。
字被减了不说连落款都只有一个“寿”字,私钤肯定是没得盖的。
那些最后收到了牌匾发现是太子题的,且还有档次之分后悔的捶胸顿足。
然而他们想要补捐,却被告知陛下的内库早已经抽调粮秣补足了。
所以暂时不需要他们捐助粮秣药材,想要?!下回请早了您呐!
“吾等身为帝国军人、食君之禄、为国为民!手中刀枪,乃为帝国陛下、为帝国百姓而战!”
朱厚照今儿的面皮涨的通红,这篇张小公爷给他的稿子拿到的时候他当晚就没睡着。
哆哆嗦嗦的对着稿子念了一宿,里面的字句让这熊孩子心潮澎湃!
“帝国军人,不问来敌何者!只问敌在何处?!杀敌,吾等本分!”
还真别说,朱厚照穿上这一身的金甲确实像模像样。
张小公爷逼着他站的军姿,这个时候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小朱其实心底里也是泪流满面,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儿得梅花扑鼻香啊!
咱那军姿站的,人都要魔怔了。
刘瑾那混球说,好几回半夜自己立起来站军姿。
可想而知这都特么魔怔到啥程度了。
“吾等之身已许国,无论敌是妖魔鬼怪、是地龙山洪!吾等,亦当以男儿之躯屹立潮前!”
“吾等身后,便是我大明帝国!是我大明百姓!”
“身为军人,害我国民之处便是吾等战场!此战……亦是杀敌!!”
眼见这熊孩子此刻怒目圆瞪,掌按长剑“啷呛~”出鞘!
“害我百姓者,吾等甘当如何?!”
“杀!杀!杀!!”
下面的军卒们眼珠子都红了,颈项间青筋暴起声若炸雷。
“敌之所在处,吾等甘当如何?!”
“杀!杀!杀!!”
眼见这位太子说着,举起一掌以刀划破!
顿时下面的军卒们“嘶~~”的倒吸一口凉气,却见这太子高举血掌。
以掌心向天,望着这些个军卒们一字一句的道。
“吾不敢言诸位皆可安然归来,吾可言之事……”
“其一、此番伤亡抚恤少得一两,我将追索到底!若非不能,天厌之!”
下面一群的军卒们听的这话,一时间竟然全数沉默了。
只是能从他们激动的几乎要裂开的眼眸中,看出他们对此事的态度。
“其二,上阵我必冲锋在前!撤我必殿于军后!”
“若我脱离军中自行其事、贪生怕死,天厌之!!”
“吾对天盟誓!此二者若有干犯,天厌之!!”
大明这个时代,古人还是极为敬畏誓言的。
身为太子竟然对他们说出这样的誓言,下面的这些个军卒们还能说啥?!
得~!这条命,就是卖在这一趟上了!
他们相当于一下子从世家时代要跨入到王朝皇统时代,这种混杂的体系让安南变得很怪异。
张小公爷要走的是一条新道路,没有人知道最终会走到哪里去。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与以往都完全不同的道路。
“诸位大人莫忘了!万里之外,还有强敌窥视啊!”
此言一出顿时这内阁诸部都没了言语,这些年大明发展的实在是太顺了。
以至于让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下意识的再次滋生出上朝天国的傲气。
鞑靼、朵颜三部的内附,并派遣头人子弟到京师入学。
各头人不得不低头为大明前驱,扫荡草原上的边患。
官员陆陆续续对草原、白山黑水间入驻,现在罪囚和百姓的迁徙也已经提上日程了。
只要那边大明的人占据了大多数、官员在管理,并驻扎上大明的黑甲国防军。
那些地方,可不得牢牢的掌控在大明的手里么?!
西南边患自不必说了,张小公爷横扫一番后安南、东吁名存实亡。
一时间国朝群臣知晓火炮内情的,都下意识的将万里之外的威胁抛诸脑后。
李东阳现在一提起,他们才悚然而惊!
自己下意识的忘却了,那万里之外还有强国窥视啊!
“陛下乃雄主,太子如今更需磨砺!为何不能去耶?!”
李东阳躬身作揖,沉声道:“国朝如今看似繁华似锦,然而何尝不是如履薄冰?!”
“域外万里之国船坚炮利、兵强马壮,且对我大明虎视眈眈!”
内阁及诸部的大臣们明白李东阳的意思,按照老一套的去培养储君现在肯定是不成的了。
大明或者说是囊括了华夏文统,想要存续下去就必须要一个强力的储君。
亦是此时,这些个大臣们不由得悚然一惊!
张小公爷对太子殿下的培养,似乎真的是按照这个路数来的啊!
最先教授太子的便是兵事,随后便是农耕、货殖。
现在则是要教授抚民赈灾,这些显然无一例外都是在为储君即位做准备。
更重要的是,他看起来更像是在为战争下即位的储君做准备。
上马能作战、下马能抚民,知农耕、知货殖且内阁知道些许政务弘治皇帝还会带着他一并处理。
甚至批阅的奏章,其中一部分会送往东宫。
要求太子给出自己的意见后,再拿回来给他看。
这一切显然都是在为储君可能会突然即位,而做准备。
“陛下,臣误矣……”
刘健这一刻是真的感觉自己老了,尤其是这几年大明的变化让他的这种感觉越发强烈。
原本有些暮气沉沉的大明朝堂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风起云涌。
很多新生事物、新生规则他开始都是坚定的反对者,然后再一步步被事实证明他的反对是错的。
刘健是真的感觉到自己老了,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他的时代了。
一切的目不暇接,让他充分的感觉到自己应该退位让贤了。
李东阳这次看的比他更清楚,即便是万分不愿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也许元老院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去处,哪里他不用直接处理公务。
只需要复核内阁诸部审议一下,并向弘治皇帝提交建议就是了。
“殿下的安危自不必说了,如今我大明国防军之兵锋宇内何人可挡?!”
这话一说出来,弘治皇帝顿时挺直了腰杆。
开玩笑,朕可是军部的总帅!
如今八十万帝国国防军的总帅,无朕手令虎符八十万大军皆蛰伏。
在数次前往军营探查后,弘治皇帝很快的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金戈铁马,万千壮士在挥戈下,奋勇而战!
这种热血澎湃是任何一个雄性,都为之向往的。
“痴虎儿对国朝之忠毋庸置疑,英国公家忠孝传家迄今四代!皆为国征战。”
这话他们更没法反驳了,人家说的很实在啊!
弘治皇帝对此是肯定点头的,开玩笑啊!老张家给他老朱家卖命好几代人了。
这忠义那不是说出来的,真是尸山血海上砍出来的。
如今在大殿里的这么些位,哪个能跟老张家比忠义的?!
见大殿内诸人再无言语,弘治皇帝这才拿出了张小公爷拟定的章程。
“且都看看罢!若是可行,便票拟了下去办便是了。”
弘治皇帝都如此说了,殿内的大臣们只能是躬身应是。
未几,国防军十五万大军紧急集合。
军部总帅亲令,将往豫南等洪涝区域负责救灾。
皇榜贴出来的时候,京师的百姓们顿感莫名其妙。
这用兵镇压他们听说过,可用兵救灾?!咋救?!拿刀子去砍山洪么?!
但很快的,他们就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消息。
这些国防军的军卒们去救灾,可不是陛下说说而已。
那是真有准备的。
首先就是从军械营造局中抽调了修筑好手、营造大匠、舟船大匠……等,组成新卫。
号曰“营造司卫”,负责的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其中还有大匠善于建堤修坝,他们将负责规划指挥救灾事宜。
皇家济世安民慈善总会则是开始组织医者,并大量的采购药材准备一并进入疫区。
各家货殖会这次不必动员了,直接敲锣打鼓把一车车的粮食送到皇家慈善总会去。
皇家慈善总会则是敲锣打鼓,给他们送回了一张张的牌匾。
只是上面的字,那可是有档次之分的。
比如捐了二十万石粮食的簪缨货殖总会为诸家最高,于是得到的匾额为“行比伯夷”。
这都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下面的落款是“朱寿”、加盖了一封“青储私钤”。
旁人不知道,可京师里的勋贵、国朝大臣们如何能不知道?!
这“朱寿”不是旁人,乃是当今太子殿下啊!
而东宫则因“东时有春”,又居有储君。
于是有别称为“青宫”、“储宫”,上面这道“青储私钤”配上名字就明白无误了!
太子殿下这给题了个“行比伯夷”,那尼玛不得是个大号护身符啊?!
拿到这块匾额的前后就那么几家,包括了螭虎货殖。
而次一等捐了五万石以上、十万石以下拿到的匾额,则是“济世仁心”。
落款就一个“寿”字,还好是加盖了那封“青储私钤”。
所以懂行的还是能看出来。
最次一等捐一万石以上、五万石以下拿到的匾额,则是俩字“善德”。
字被减了不说连落款都只有一个“寿”字,私钤肯定是没得盖的。
那些最后收到了牌匾发现是太子题的,且还有档次之分后悔的捶胸顿足。
然而他们想要补捐,却被告知陛下的内库早已经抽调粮秣补足了。
所以暂时不需要他们捐助粮秣药材,想要?!下回请早了您呐!
“吾等身为帝国军人、食君之禄、为国为民!手中刀枪,乃为帝国陛下、为帝国百姓而战!”
朱厚照今儿的面皮涨的通红,这篇张小公爷给他的稿子拿到的时候他当晚就没睡着。
哆哆嗦嗦的对着稿子念了一宿,里面的字句让这熊孩子心潮澎湃!
“帝国军人,不问来敌何者!只问敌在何处?!杀敌,吾等本分!”
还真别说,朱厚照穿上这一身的金甲确实像模像样。
张小公爷逼着他站的军姿,这个时候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小朱其实心底里也是泪流满面,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儿得梅花扑鼻香啊!
咱那军姿站的,人都要魔怔了。
刘瑾那混球说,好几回半夜自己立起来站军姿。
可想而知这都特么魔怔到啥程度了。
“吾等之身已许国,无论敌是妖魔鬼怪、是地龙山洪!吾等,亦当以男儿之躯屹立潮前!”
“吾等身后,便是我大明帝国!是我大明百姓!”
“身为军人,害我国民之处便是吾等战场!此战……亦是杀敌!!”
眼见这熊孩子此刻怒目圆瞪,掌按长剑“啷呛~”出鞘!
“害我百姓者,吾等甘当如何?!”
“杀!杀!杀!!”
下面的军卒们眼珠子都红了,颈项间青筋暴起声若炸雷。
“敌之所在处,吾等甘当如何?!”
“杀!杀!杀!!”
眼见这位太子说着,举起一掌以刀划破!
顿时下面的军卒们“嘶~~”的倒吸一口凉气,却见这太子高举血掌。
以掌心向天,望着这些个军卒们一字一句的道。
“吾不敢言诸位皆可安然归来,吾可言之事……”
“其一、此番伤亡抚恤少得一两,我将追索到底!若非不能,天厌之!”
下面一群的军卒们听的这话,一时间竟然全数沉默了。
只是能从他们激动的几乎要裂开的眼眸中,看出他们对此事的态度。
“其二,上阵我必冲锋在前!撤我必殿于军后!”
“若我脱离军中自行其事、贪生怕死,天厌之!!”
“吾对天盟誓!此二者若有干犯,天厌之!!”
大明这个时代,古人还是极为敬畏誓言的。
身为太子竟然对他们说出这样的誓言,下面的这些个军卒们还能说啥?!
得~!这条命,就是卖在这一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