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廷议战事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我是明神宗最新章节!
历经十三天,我终于回到了顺天府。
进了北京城,入了紫禁城。
回想起来,自春季离开北京城,前往江南水乡的杭州府,如今已经是初秋时节。
回到紫禁城的第一等要事,便是去给两位皇太后请安。
乾清宫里,我的生母,啊~不对,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生母,慈圣皇太后看着跪在她面前的我,忍不住的开始哭起来。
“皇上,你瘦了,也变黑了。”
“你这清瘦又黝黑的样子,让母后心疼呀,是江南的饭菜不合你的胃口,还是那些奴才们没有照顾好你?”
好像也没有不合胃口的,变瘦了,可能是没了人管控,我经常没有按时按量的吃饭。
至于变黑了,那全是因为我天天出去浪,让太阳晒的。
真实原因是这个,但不能照着这么说,不然还能有我的好?
“是的,母后,皇儿独自在那遥远的杭州府,日夜思念母后,时常不思食,又逢那江南时常阴雨,暗淡无光。”
“倒也不是身边的奴才们照顾不周,他们没有那个胆,只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皇儿不太习惯,盼着能早日回京与母后相聚。”
忠孝之情表达清楚,变瘦变黑的原因叙述明白,还顺带的给伺候我的奴才们撇清了关系。
这叫一箭双雕,两边讨好。
也说也把慈圣皇太后心疼的,带着哭腔吩咐手底下的太监去招呼御膳房的,今晚要多备些好菜给我补补。
同样的戏,两边演。
过来慈庆宫这边的仁圣皇太后,我一般叫她陈母后。
仁圣皇太后见了我,也是忍不住的眼泪直掉。
搞的好像我受了什么大伤一样。
也就是变瘦了一点,变黑了一点,同时也更精神了一点,然对比刚离开紫禁城那时的我,确实有些不一样。
那时的我,宫里的伙食好,又缺乏运动,到哪里都是人抬着,稍稍的有些偏胖。
本来仁圣皇太后是要留我在慈庆宫吃晚膳的,奈何来之前我的母后慈圣皇太后交代过,必须回到乾清宫来,她已经让御膳房的准备着了。
晚膳用罢,我便歇下了。
从南到北折腾了十三天,我确实累了,明日还要早朝呢。
四更天的时间,我就被大福给叫醒了,他跟说。
“主子爷,慈圣皇太后吩咐奴才叫你起床了,过会儿得去早朝。”
大半年的没上过朝,想起要上早朝,我是真的一百个不乐意。
老子做学生准备高考那会儿,都没有起过这么早。
奈何百官可能已经在文华殿前候着了,我这个做皇帝的总不能放百官的鸽子,自顾自的睡懒觉。
我可不是什么昏君,只有昏君才会这么干!
宫女们和太监们伺候着我更衣洗漱好,就坐着龙辇奔文华殿而来。
这会儿,天才微微亮。
文华殿的早朝上,商讨如何御敌的文武百官吵的不可开交。
古来军国大事,只要遇上战争,百官们就很自然的分成三大派,主战派与主和派,还有最为猥琐的一派,看热闹派。
看热闹派的官员们,他们是一群混吃等死的家伙,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隔岸观火,谁赢了他们就迅速做出正确的站队反应。
身为内阁首辅张居正,当然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
主和派人物主要是那些反对张阁老新政的保守派贵族勋贵们。
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战的理由如下。
“禀两位皇太后、皇上,草原东部的鞑靼人,自俺答部的索多汗宾天以后,草原东部的蒙元诸部落就失去了约束,这两年时常劫掠我边关,摧毁边市,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
“如今的俺答部,由好战的莫日根汗统领,他现在已经控制了东部草原的大部,正磨着刀对准了我大明,不打疼他,边关永不得安宁。”
“先帝辛勤建立的边关互市也会随着付之东流,真是如此,我等臣子如何九泉之下面对先帝。”
内阁首辅张居正张阁老是真的没有私心,他想的全是为了大明江山,如果真要算私心,那可能是为了身后名。
至于主和派呢,他们纯属是为了拖张阁老的后腿,让他备战不是那么的顺利。
更有甚者,希望此次大战,我大明军战败,他们便可以借机把专权了七八年的张居正拉下马来。
为了这个目的,已经有锦衣卫调查出来,有朝中文武个别官员私通敌国,出卖我大明军情。
争吵中,主和派们彻底惹怒了这位大明王朝实际的掌权者,张阁老。
他怒吼着对主和派的群臣们说道。
“别以为你们做的那些通敌的勾当本阁不知道,这场战火能烧起来,列位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而今大敌当下,本阁不想过多计较,等收拾了关外的蒙元各部,本阁再来与各位算算旧账。”
首辅张居正的这席话,才彻底的把主和派的人给镇住了,顿时朝堂里鸦雀无声。
安静了一会儿,我的母后慈圣皇太后开口询问张首辅。
“阁老,有没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
“那战端一开,耗费国力且不说,又是将是哀嚎遍野的惨状,让人惨不忍睹。”
慈圣皇太后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最是见不得杀生,更别提将要爆发如此大规模的战争。
内阁首辅张居正合理和气的再给慈圣皇太后分析了现在的情形,说明为什么非打不可。
“禀太后,上个月初,探子回报说鞑靼人有大规模调动集结的迹象,臣就曾与内阁的几位大人商议过了。”
“由礼部派出使者前往关外拜访莫日根汗,询问基本情况。然而莫日根汗根本没有把我大明的使者放在眼里,直接将我使者驱赶回来。并扬言说,他们部落直接的事情用不着我大明操心,接下来的,就是这久来持续不断的劫掠和骚扰边境。”
“臣与内阁和兵部的各位大臣以为,鞑靼人这些大大小小的袭扰,是他们在做秋后出兵前试探和侦察,我边关必须加强戒备。”
“先帝时,与他们定下了互市的条约,如今他们背信弃义,不再遵守协定,肆意践踏我大明国威,如果不加以严惩,我大明国威何在?以后还有谁会对我天主之国怀有敬畏之心。”
见张居正阁老说的有理有据,慈圣皇太后也不再多问什么,只交代了几句。
“筹谋兵事的事情,就有劳阁老和内阁与兵部的大臣们了,各部的臣工们也要积极的配合。”
文华殿的朝堂里的,文武百官大臣们见此都行礼齐声回应道。
“臣等谨遵太后召命,为了皇上,为我大明,肝脑涂地!”
历经十三天,我终于回到了顺天府。
进了北京城,入了紫禁城。
回想起来,自春季离开北京城,前往江南水乡的杭州府,如今已经是初秋时节。
回到紫禁城的第一等要事,便是去给两位皇太后请安。
乾清宫里,我的生母,啊~不对,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生母,慈圣皇太后看着跪在她面前的我,忍不住的开始哭起来。
“皇上,你瘦了,也变黑了。”
“你这清瘦又黝黑的样子,让母后心疼呀,是江南的饭菜不合你的胃口,还是那些奴才们没有照顾好你?”
好像也没有不合胃口的,变瘦了,可能是没了人管控,我经常没有按时按量的吃饭。
至于变黑了,那全是因为我天天出去浪,让太阳晒的。
真实原因是这个,但不能照着这么说,不然还能有我的好?
“是的,母后,皇儿独自在那遥远的杭州府,日夜思念母后,时常不思食,又逢那江南时常阴雨,暗淡无光。”
“倒也不是身边的奴才们照顾不周,他们没有那个胆,只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皇儿不太习惯,盼着能早日回京与母后相聚。”
忠孝之情表达清楚,变瘦变黑的原因叙述明白,还顺带的给伺候我的奴才们撇清了关系。
这叫一箭双雕,两边讨好。
也说也把慈圣皇太后心疼的,带着哭腔吩咐手底下的太监去招呼御膳房的,今晚要多备些好菜给我补补。
同样的戏,两边演。
过来慈庆宫这边的仁圣皇太后,我一般叫她陈母后。
仁圣皇太后见了我,也是忍不住的眼泪直掉。
搞的好像我受了什么大伤一样。
也就是变瘦了一点,变黑了一点,同时也更精神了一点,然对比刚离开紫禁城那时的我,确实有些不一样。
那时的我,宫里的伙食好,又缺乏运动,到哪里都是人抬着,稍稍的有些偏胖。
本来仁圣皇太后是要留我在慈庆宫吃晚膳的,奈何来之前我的母后慈圣皇太后交代过,必须回到乾清宫来,她已经让御膳房的准备着了。
晚膳用罢,我便歇下了。
从南到北折腾了十三天,我确实累了,明日还要早朝呢。
四更天的时间,我就被大福给叫醒了,他跟说。
“主子爷,慈圣皇太后吩咐奴才叫你起床了,过会儿得去早朝。”
大半年的没上过朝,想起要上早朝,我是真的一百个不乐意。
老子做学生准备高考那会儿,都没有起过这么早。
奈何百官可能已经在文华殿前候着了,我这个做皇帝的总不能放百官的鸽子,自顾自的睡懒觉。
我可不是什么昏君,只有昏君才会这么干!
宫女们和太监们伺候着我更衣洗漱好,就坐着龙辇奔文华殿而来。
这会儿,天才微微亮。
文华殿的早朝上,商讨如何御敌的文武百官吵的不可开交。
古来军国大事,只要遇上战争,百官们就很自然的分成三大派,主战派与主和派,还有最为猥琐的一派,看热闹派。
看热闹派的官员们,他们是一群混吃等死的家伙,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隔岸观火,谁赢了他们就迅速做出正确的站队反应。
身为内阁首辅张居正,当然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
主和派人物主要是那些反对张阁老新政的保守派贵族勋贵们。
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战的理由如下。
“禀两位皇太后、皇上,草原东部的鞑靼人,自俺答部的索多汗宾天以后,草原东部的蒙元诸部落就失去了约束,这两年时常劫掠我边关,摧毁边市,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
“如今的俺答部,由好战的莫日根汗统领,他现在已经控制了东部草原的大部,正磨着刀对准了我大明,不打疼他,边关永不得安宁。”
“先帝辛勤建立的边关互市也会随着付之东流,真是如此,我等臣子如何九泉之下面对先帝。”
内阁首辅张居正张阁老是真的没有私心,他想的全是为了大明江山,如果真要算私心,那可能是为了身后名。
至于主和派呢,他们纯属是为了拖张阁老的后腿,让他备战不是那么的顺利。
更有甚者,希望此次大战,我大明军战败,他们便可以借机把专权了七八年的张居正拉下马来。
为了这个目的,已经有锦衣卫调查出来,有朝中文武个别官员私通敌国,出卖我大明军情。
争吵中,主和派们彻底惹怒了这位大明王朝实际的掌权者,张阁老。
他怒吼着对主和派的群臣们说道。
“别以为你们做的那些通敌的勾当本阁不知道,这场战火能烧起来,列位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而今大敌当下,本阁不想过多计较,等收拾了关外的蒙元各部,本阁再来与各位算算旧账。”
首辅张居正的这席话,才彻底的把主和派的人给镇住了,顿时朝堂里鸦雀无声。
安静了一会儿,我的母后慈圣皇太后开口询问张首辅。
“阁老,有没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
“那战端一开,耗费国力且不说,又是将是哀嚎遍野的惨状,让人惨不忍睹。”
慈圣皇太后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最是见不得杀生,更别提将要爆发如此大规模的战争。
内阁首辅张居正合理和气的再给慈圣皇太后分析了现在的情形,说明为什么非打不可。
“禀太后,上个月初,探子回报说鞑靼人有大规模调动集结的迹象,臣就曾与内阁的几位大人商议过了。”
“由礼部派出使者前往关外拜访莫日根汗,询问基本情况。然而莫日根汗根本没有把我大明的使者放在眼里,直接将我使者驱赶回来。并扬言说,他们部落直接的事情用不着我大明操心,接下来的,就是这久来持续不断的劫掠和骚扰边境。”
“臣与内阁和兵部的各位大臣以为,鞑靼人这些大大小小的袭扰,是他们在做秋后出兵前试探和侦察,我边关必须加强戒备。”
“先帝时,与他们定下了互市的条约,如今他们背信弃义,不再遵守协定,肆意践踏我大明国威,如果不加以严惩,我大明国威何在?以后还有谁会对我天主之国怀有敬畏之心。”
见张居正阁老说的有理有据,慈圣皇太后也不再多问什么,只交代了几句。
“筹谋兵事的事情,就有劳阁老和内阁与兵部的大臣们了,各部的臣工们也要积极的配合。”
文华殿的朝堂里的,文武百官大臣们见此都行礼齐声回应道。
“臣等谨遵太后召命,为了皇上,为我大明,肝脑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