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两相对比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明末达人秀最新章节!
因此,也就是说,一方面,巡抚统驭三司;而另一方面,三司又能对巡抚实行牵制,从而达到相互制衡的一种平衡态势,以至于某一方的权力不会太大。
何况,还有巡按御史的存在,虽然品级不高,只要正七品,但奉命巡按地方时,职权和责任都非常大,有着“代天子巡狩”的名头,有着相当高的独立性,巡抚不得干涉。
简而言之,巡按只对朝廷负责,直接受都察院管辖。
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巡抚所行之政,巡按亦可查核纠劾!
细细算来,慢慢推敲之下,根据四人所讲述的内容,崇祯的脑海里涌现出大量信息的同时,更是浮现出了那么一副画面,大明的官职架构图,省级别的,忍不住地和后世的省级政府组织架构相对比,两相对照,进行等级对应划分。
总督相当于省高官;巡抚相当于高官;布政使也相当于高官,主抓政务,又具有省委组织部长的职能;按察使相当于省纪高官、省公安厅长和省政法高官的结合体;而都指挥使,自不多言,也就是相当于省军区的政委或者司令员......
渐渐地,崇祯脑海里的画面越来越清晰,两相对比之下,愈发地觉得,后世的官员架构,完全是跳脱于明清时期的官职而来,进行划分的。
毫无疑问,内阁就相当于后世的国务院。
不同的是,后世行政部门的划分,更加的清晰,更加的细致,分工更加的明确,军政完全独立,而又紧密配合,维护地方的稳定。
这一刻,崇祯陷入深思之中,心里涌现一股莫名的兴奋,忍不住地对照后世的行政部门,对如今的大明,进行吏制改革,将职能明确,部门划分的更加精确。
提高巡按御史的品阶,使其地方化,那就是活脱脱的省纪高官;而按察使的权力就能得到削弱,主管司法,相当于省政法高官。
然后,吏部也设置地方衙门,省级的,那就是省委组织部长;至于省公安厅长,完全也可以将刑部地方化,分为国级和省级,省级的,自然就是省公安厅长。
而统战部部长、工会主席之类的,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渐渐地,关于大明的吏制改革,崇祯脑海里的脉络越来越清晰,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知道了自己该如何做?
迫不及待之下,崇祯已经没有和周道登等人谈论的心思,迫切地想要画出那么一个架构图,将自己的思路写下来,然而进行优化,以这个朝代的形势,将后世的政府组织架构,相应的吏制,搬到现在的大明。
“好了,四位爱卿,今天就说到这里吧,朕先回去了,你们继续处理政务。”
说话之间,崇祯已经站了起来,有一些慌慌张张地向下走去,就要离开内阁,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身形为之一滞,随即转过身来,看向四人的同时,交代道:“记住了,今天所谈的内容,尤其是关于撤销两京制和吏制改革的事情,切不可泄露出去,告诉第六人昂~!”
“是,皇上,臣等领旨,谨遵圣命!”
尽管心中很是迫切,恨不得立即返回自己的办公之地,书写出脑海里的官职架构轮廓图,但崇祯还是知道,撤销两京制和吏制改革的重要性。
尤其是后者,事关重大,现在还不能传扬出去。
因此,听到四人的回应之后,尽管周道登等人表现的很是认真,满脸的凝重之情,但崇祯还是忍不住地再次强调道:“嗯~四位爱卿,你们乃是内阁的全部成员,全都有着极为渊博的学识,这样也正好,你们可以商量讨论一下,如何撤销两京制?将其中的一些细节,具体化,最好弄出一个方案来。”
“至于吏制改革,其重要性,朕就算不多说了,四位爱卿的心里也很清楚。因此,你们四位也多多费神,思考一下吏制改革的事情,随后再与朕会合,一起确定最后的改革方案。”
“不过,在相应的方案出来之前,这些事情还不适合为他人所知,保密性十分重要。”
“是,皇上,臣等明白。”
四人再次异口同声地回应了一句,看向崇祯之人,看到对方隐隐流露出的急切之意,迫切地想要离开,心中有一丝好奇,究竟是什么事情,让皇上急着离去?
毕竟,刚刚还是相谈甚欢,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正处在兴头上,皇上不该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去啊?
尽管心中透着疑惑,很是好奇,但也没有一个人开口询问,而是很识趣地跟在崇祯身后,将其送到门外。
“好了,你们都留步吧,就到这里就行了,不用再送了,处理各自的政务去吧。”
“是,皇上,臣等领旨,恭送皇上!”
虽然崇祯说得很是客气,回话之间,周道登等人,还是将其送到门外,站在院落之中,目送着其离去,直至背影消失不见,四人这才长松一口气,收回了各自的目光,又忍不住地互相看了看,神色是那么的复杂,充满异样之感。
实在是,一天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尤其是来道宗等三人,不仅验证了心里一直以来的猜测,更是听到了诸多震撼而匪夷所思的消息,使得他们的神经,频频受到刺激,几乎都快麻木了。
不过,诸多震撼而匪夷所思的消息,背后又暗藏着一个非同一般的信号,皇上的野心极大,根本就闲不住,妄图将缠绕大明一两百年的陈年弊病,一下子全都解决了。
不管是吏治整顿,亦或是吏制改革,毫无疑问,将会触及到文官集团的利益,他们这些人都已是年过半百的人,半截身子都已经埋在土里,可以不在乎个人的得势,但其他官员呢?
而且,从皇上的意思来看,朝廷进行吏制改革,动静绝对小不了,动静越大,也就意味着,某些人的集团利益,受到的损害就越大。
两年多以来,在皇上的各种手段之下,使用各种平衡之术,虽然有效地打压了党争,但朝廷的文官集团,势力依旧很大,一旦危害到绝大多数人,而不是那么一小撮,难保不会出现什么乱子。
因此,也就是说,一方面,巡抚统驭三司;而另一方面,三司又能对巡抚实行牵制,从而达到相互制衡的一种平衡态势,以至于某一方的权力不会太大。
何况,还有巡按御史的存在,虽然品级不高,只要正七品,但奉命巡按地方时,职权和责任都非常大,有着“代天子巡狩”的名头,有着相当高的独立性,巡抚不得干涉。
简而言之,巡按只对朝廷负责,直接受都察院管辖。
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巡抚所行之政,巡按亦可查核纠劾!
细细算来,慢慢推敲之下,根据四人所讲述的内容,崇祯的脑海里涌现出大量信息的同时,更是浮现出了那么一副画面,大明的官职架构图,省级别的,忍不住地和后世的省级政府组织架构相对比,两相对照,进行等级对应划分。
总督相当于省高官;巡抚相当于高官;布政使也相当于高官,主抓政务,又具有省委组织部长的职能;按察使相当于省纪高官、省公安厅长和省政法高官的结合体;而都指挥使,自不多言,也就是相当于省军区的政委或者司令员......
渐渐地,崇祯脑海里的画面越来越清晰,两相对比之下,愈发地觉得,后世的官员架构,完全是跳脱于明清时期的官职而来,进行划分的。
毫无疑问,内阁就相当于后世的国务院。
不同的是,后世行政部门的划分,更加的清晰,更加的细致,分工更加的明确,军政完全独立,而又紧密配合,维护地方的稳定。
这一刻,崇祯陷入深思之中,心里涌现一股莫名的兴奋,忍不住地对照后世的行政部门,对如今的大明,进行吏制改革,将职能明确,部门划分的更加精确。
提高巡按御史的品阶,使其地方化,那就是活脱脱的省纪高官;而按察使的权力就能得到削弱,主管司法,相当于省政法高官。
然后,吏部也设置地方衙门,省级的,那就是省委组织部长;至于省公安厅长,完全也可以将刑部地方化,分为国级和省级,省级的,自然就是省公安厅长。
而统战部部长、工会主席之类的,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渐渐地,关于大明的吏制改革,崇祯脑海里的脉络越来越清晰,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知道了自己该如何做?
迫不及待之下,崇祯已经没有和周道登等人谈论的心思,迫切地想要画出那么一个架构图,将自己的思路写下来,然而进行优化,以这个朝代的形势,将后世的政府组织架构,相应的吏制,搬到现在的大明。
“好了,四位爱卿,今天就说到这里吧,朕先回去了,你们继续处理政务。”
说话之间,崇祯已经站了起来,有一些慌慌张张地向下走去,就要离开内阁,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身形为之一滞,随即转过身来,看向四人的同时,交代道:“记住了,今天所谈的内容,尤其是关于撤销两京制和吏制改革的事情,切不可泄露出去,告诉第六人昂~!”
“是,皇上,臣等领旨,谨遵圣命!”
尽管心中很是迫切,恨不得立即返回自己的办公之地,书写出脑海里的官职架构轮廓图,但崇祯还是知道,撤销两京制和吏制改革的重要性。
尤其是后者,事关重大,现在还不能传扬出去。
因此,听到四人的回应之后,尽管周道登等人表现的很是认真,满脸的凝重之情,但崇祯还是忍不住地再次强调道:“嗯~四位爱卿,你们乃是内阁的全部成员,全都有着极为渊博的学识,这样也正好,你们可以商量讨论一下,如何撤销两京制?将其中的一些细节,具体化,最好弄出一个方案来。”
“至于吏制改革,其重要性,朕就算不多说了,四位爱卿的心里也很清楚。因此,你们四位也多多费神,思考一下吏制改革的事情,随后再与朕会合,一起确定最后的改革方案。”
“不过,在相应的方案出来之前,这些事情还不适合为他人所知,保密性十分重要。”
“是,皇上,臣等明白。”
四人再次异口同声地回应了一句,看向崇祯之人,看到对方隐隐流露出的急切之意,迫切地想要离开,心中有一丝好奇,究竟是什么事情,让皇上急着离去?
毕竟,刚刚还是相谈甚欢,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正处在兴头上,皇上不该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去啊?
尽管心中透着疑惑,很是好奇,但也没有一个人开口询问,而是很识趣地跟在崇祯身后,将其送到门外。
“好了,你们都留步吧,就到这里就行了,不用再送了,处理各自的政务去吧。”
“是,皇上,臣等领旨,恭送皇上!”
虽然崇祯说得很是客气,回话之间,周道登等人,还是将其送到门外,站在院落之中,目送着其离去,直至背影消失不见,四人这才长松一口气,收回了各自的目光,又忍不住地互相看了看,神色是那么的复杂,充满异样之感。
实在是,一天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尤其是来道宗等三人,不仅验证了心里一直以来的猜测,更是听到了诸多震撼而匪夷所思的消息,使得他们的神经,频频受到刺激,几乎都快麻木了。
不过,诸多震撼而匪夷所思的消息,背后又暗藏着一个非同一般的信号,皇上的野心极大,根本就闲不住,妄图将缠绕大明一两百年的陈年弊病,一下子全都解决了。
不管是吏治整顿,亦或是吏制改革,毫无疑问,将会触及到文官集团的利益,他们这些人都已是年过半百的人,半截身子都已经埋在土里,可以不在乎个人的得势,但其他官员呢?
而且,从皇上的意思来看,朝廷进行吏制改革,动静绝对小不了,动静越大,也就意味着,某些人的集团利益,受到的损害就越大。
两年多以来,在皇上的各种手段之下,使用各种平衡之术,虽然有效地打压了党争,但朝廷的文官集团,势力依旧很大,一旦危害到绝大多数人,而不是那么一小撮,难保不会出现什么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