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不解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锦秀田园最新章节!
狐小媚对自己一家子被人监视半年丝毫不知,经过春季羽绒衣的畅销,针线坊名声大噪,在整个卫县,壤城地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成为丝绸布匹行业的领头。
卫于也受到卫府家主的大大赞赏,十分得卫老爷看重。
狐小媚虽然没有名可收,但分红得了不少,钱够她在卫县城内重买一个院子,还有结余。同时,也让其它不少布匹成衣店红了眼。
春季一过,人们穿上了轻薄凉快的薄衫,针线坊果断将原来卖羽绒衣的柜台,更换成夏裳。其间,卫于也没闲着,让人在全国各地不停的收鸭毛,有不少运到卫县的庄园,也有运到别处。
这是狐小媚的猜测,别处的鸭毛如何处理,如何制作她管不了,也管不到。所以,索性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卫府能守信的将卫县和壤城出售的羽绒衣按契分红给她就不错了,她也不敢奢求太多,人没有权力便是这样!
无权,她便不去触碰权,借着卫于的权,在卫县行事方便许多。
孔氏和卫大河经营的豆花摊生意也不错,白日大家都在外当差,只有晚上回到家吃饭,所以,足够家里开支嚼用。后来狐小媚用手头的钱买了两间门面,店面后有一个小院,她将后门处重新搭了一间屋子,作为厨房,前面铺面作为店面,将卫大河和孔氏的豆花摊正式搬到店内。
夏季没有生意,活倒不少,狐小媚将卫大掌柜买进来的鸭毛清洗消毒,晾晒出来,然后就拿到庄园让绣娘做夹衣和羽绒衣。夏季虽不卖羽绒衣,但针线坊仍然接受订做和预订。
羽绒衣的做法绣娘们已经完全上手,狐小媚已经不用操心,她每日主要就负责鸭毛,闲下来时顺便想想还有什么新样式。
古代的夏日炎热闷闷,却不能像现代一样短衣短袖。狐小媚觉得十分痛苦。于是,狐小媚买了最柔软舒适的细棉布,让卫三娘按照自个儿的要求,做了一件现代的连体衣出来。
这个时代女子衣着可以露出脖颈下方一点。于是她将衣领处缝成褶皱,不会太热,该遮的地方一样遮着;腰身略收,绣上漂亮的花纹,像腰带似的;裤脚肥大。脚踝处却收紧,就像灯笼裤似的,凉爽又不会太出格。
不过,这样的服饰走在大街上依然引起众人的频频回头,针线坊的伙计们更是瞪大眼睛。连卫大掌柜也是一脸新奇。而那几个绣娘更是拉着她东看西瞧,不停的夸很好听,还特地打听怎么做的。
虽然好看,不过,样式太过新奇,绣娘们饶是心中跃跃欲试也没敢回家自个儿动手做。
狐小媚自己做了一件。狐篱香瞧着好看,便也跟着做了一件,穿上以后发现果真凉快许多,马上又连做了两身。又劝卫三娘也做两身。
卫三娘脸薄,不好意思,年轻姑娘赶新奇穿些稀奇古怪的无可非议,她一个人老珠黄的妇人可不想被人瞧。
可是,卫三娘只不过才三十几,哪是什么没有颜色的妇人。
狐小媚劝不动她,只得作罢。她也没啥其它朋友,于是到针线坊鼓动那几个绣娘,姑娘些抵不过对美的追求,没过几日有两个绣娘也穿上了和狐小媚两姐妹同样的衣裳。瞧见有人跟着做了,其它几个绣娘胆子也大了,立刻也跟着做了一身。
引得到针线坊买布匹的女子妇人纷纷询问。
于是,卫大掌柜立刻向卫于禀报,一番商量后,卫于果断的决定针线坊制作狐小媚的这种连体衣。
当然得与狐小媚商量。最后,狐小媚如愿的又和针线坊签了一份契。
从她穿出这身衣裳,几个绣娘闪闪发亮的眼神,狐小媚便知道,这些人不排斥这种款式,如果能将这种衣服同样在针线坊售卖,她又有一笔收入。于是才故意去怂佣绣娘们。
本来,这种做法的衣服穿上也很凉爽。
卫于也不笨,知道狐小媚有本事,也没想着悄悄去做,签了契,狐小媚便会想出各种其它花样的衣服。
当这种新奇的女式连体衣出现在针线坊柜台上时,立刻在卫县又掀起一场赶时新的潮流!为了将增加宣传效果,售卖这种连体衣的针线坊,都请了几名女伙计,穿着统一颜色,样式的连衣体在店内。很快就将连衣体的追捧掀到最高。
各种花色,各种样式,各种布料,当然要想舒适还属细软棉布,富贵人家想要穿得不同,但采用了真丝,真丝的灯笼裤和棉布做出来的灯笼裤,穿上自又是另一种不同的味道。
除此之外,狐小媚还设计了单独的灯笼裤和上衣。
过完一整个夏天,狐小媚又分到将近六百两银子的分红。
同时,卫于提前将狐大友四人的卖身契归还。对狐篱香和卫三娘来帮忙,只能算是针线坊临时雇佣。而狐大友和十三则回到豆花店帮忙。
只不过有时候十三仍然会跟着狐小媚到针线坊。因为早已经相识,对十三到来,也没人说什么。
有了钱,狐小媚请了几个伙计,经营范围扩大,不仅卖豆花,还卖水饺,煎饺,蒸饺。店名则改为“狐家小吃”。
古代人吃食的佐料都较简单,特别是一般人家户,那些贵又难找的佐料自是能省则省。
狐小媚花了心思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佐料,按照现代的方法,连油辣子都加了芝麻,所以,从“狐家小吃”吃到的水饺味道别有不同。煎饺基本很少人吃到过,而水饺又分水饺和沾饺,蒸饺要沾着调料吃,但与沾饺又有不同。
没用多久,“狐家小吃”生意越来越好,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东西卖的便宜又好吃。
生意好了以后,狐小媚请了厨子,狐大友和孔氏也不用亲自动手,只需要招呼客人,收收钱。但对于佐料,调配方法等自家秘方,还是由狐大友几人亲自动手。
所以。一时间有人效仿,始终比不上。
因为是小店,争对平民百姓,一些有钱有势的眼红。但也没放在眼里,偶尔有打那秘方主意的,狐小媚便将卫于搬出来,再若不然,加上卫子瑜。卫且能名的大族,加上一个有名的捕快,谁还敢打那些小主意!
于是,狐小媚家的“狐家小吃”做得红红火火!
**
另一边闻十一撤走卫县的人后,闻风山庄立刻就有人收到消息。
“……真的撤回来了?”询问的是个三十左右的男子,眉宇间和闻十一有几分相似。
“是的。”下人恭敬的回道:“确实失忆了,现在变得跟个地道的庄稼汉似的。”
良久,男子轻叹一声:“想他当初还是个人才,可惜了!”
“公子,虽然他与闻十一已经断交。以防万一,需不需要斩草除根?”下人问道。
男子摆手,一脸轻松:“不需要,既然已经断了,我们就不管了,若再去下手,万一被闻十一发现,恐又结外生枝。想要和我争夺庄主之位,闻十一已经不足为惧了!”顿了顿又道:“既然他失忆,就让他待在外面好了。免得让父亲又想起还有这么一个儿子。”
下人低头应下,默默退到一旁,屋内只剩下男子愉快的轻哼声!
**
夏退秋来,秋去冬来!又到了羽绒衣售卖高峰期。狐小媚每日早早去针线坊,很晚才回家,十三就像保镖似的每天都跟着她。
针线坊的伙计就打趣他:“十三,你每日啥也不干就跟着篱晶姑娘,回家也不过就那几步路,我瞧着你倒像是借故偷懒!”
狐小媚重新买了一处院子。离针线坊很近。
“你懂什么!”十三一脸严肃:“快到年底,偷儿渐多,匪徒猖厥,一个女孩子不让人陪着行?”
“哈,匪徒猖厥?你睁眼说瞎话呢,咱卫县治安这么好,哪来什么匪徒?要是县太爷听到你这么胡说,可是要治你的罪哦?”伙计笑嘻嘻的道。
“山上匪徒众多,难免鱼目混珠进城!”十三说得有板有眼。
“切!”伙计啐了他一口,接着一脸坏笑:“你小子跟着篱晶姑娘早晚形影不离,防什么匪徒?我看是怕被别人抢走吧!”最后一句说得十分小声。
十三扯扯嘴角,瞟他一眼:“懒得跟你说!”
转身就走,嘴角慢慢咧开,露出一个无声的笑。
狐小媚看见他的时候,就见他一个人傻乎乎的笑。
“你脑子坏了?”她抻手摸了摸十三的额头,皱起眉头。
十三也不恼,笑眯眯的问她:“忙完了?”
“嗯。”狐小媚已经收拾好东西,手里拿着一包点头,是卫于从江浙地带捎回来的,说是那边的特色点心。十三自然而然接过她手上的东西,取了牛车,狐小媚坐在牛车上,抱上点头,十三驾着牛车,挥着鞭子,慢悠悠离开针线坊。
她们现在住的院子离针线坊的确不远,当初这院子还是十三找的,这地方离针线坊近,狐小媚早晚回来方便,离卫府也不远,最重要的是离县衙近,有事想要找卫子瑜很快。
不过,离他们新开的豆花店却有些远,坐牛车也得一刻钟。卫大河和孔氏不止抱怨了一次。
十三则道:“豆花店是咱们自己的,想要早点打烊都随咱自己,可篱晶在针线坊却由不得她自己,忙得晚了回来太远会不安全的。”
卫大河和孔氏点头,只要对狐小媚有好处,他们都不会介意。
“十三说得有理,豆花店咱们又不开夜市,下午早早关门回家甚好,我们两老口这辈子算是知足了,能跟着一起住到这大城市,福也享了,也见识了,少挣些银子也是好的。”
卫大河刚说完,孔氏就瞪他一眼:“你这辈子挣多少银子是你自个儿的事,这豆花店可是二丫头弄起来的,是三娘他们一家的营生,关你什么事儿啊。”
“是是是。”卫大河忙道:“豆花店本来就是二丫头弄起来的,咱们都是黄土掩到脖子处的人了,要那么多银子干嘛,当然是帮他们挣的。”
“哎呀,爹,娘,瞧你们说的啥?你们分得这么清干嘛,咱们是一家人,在这个家里谁挣的你们俩老都可以用。”卫三娘道。
“是呀,外公外婆,你们这么说可见外了……”狐小媚也道。
闺女和外孙女的话让两个老人开怀笑起来。卫三娘拉着两人进了客厅,自己下厨准备晚饭。
而狐小媚则看着院子里的十三目露疑惑。(未完待续。)
狐小媚对自己一家子被人监视半年丝毫不知,经过春季羽绒衣的畅销,针线坊名声大噪,在整个卫县,壤城地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成为丝绸布匹行业的领头。
卫于也受到卫府家主的大大赞赏,十分得卫老爷看重。
狐小媚虽然没有名可收,但分红得了不少,钱够她在卫县城内重买一个院子,还有结余。同时,也让其它不少布匹成衣店红了眼。
春季一过,人们穿上了轻薄凉快的薄衫,针线坊果断将原来卖羽绒衣的柜台,更换成夏裳。其间,卫于也没闲着,让人在全国各地不停的收鸭毛,有不少运到卫县的庄园,也有运到别处。
这是狐小媚的猜测,别处的鸭毛如何处理,如何制作她管不了,也管不到。所以,索性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卫府能守信的将卫县和壤城出售的羽绒衣按契分红给她就不错了,她也不敢奢求太多,人没有权力便是这样!
无权,她便不去触碰权,借着卫于的权,在卫县行事方便许多。
孔氏和卫大河经营的豆花摊生意也不错,白日大家都在外当差,只有晚上回到家吃饭,所以,足够家里开支嚼用。后来狐小媚用手头的钱买了两间门面,店面后有一个小院,她将后门处重新搭了一间屋子,作为厨房,前面铺面作为店面,将卫大河和孔氏的豆花摊正式搬到店内。
夏季没有生意,活倒不少,狐小媚将卫大掌柜买进来的鸭毛清洗消毒,晾晒出来,然后就拿到庄园让绣娘做夹衣和羽绒衣。夏季虽不卖羽绒衣,但针线坊仍然接受订做和预订。
羽绒衣的做法绣娘们已经完全上手,狐小媚已经不用操心,她每日主要就负责鸭毛,闲下来时顺便想想还有什么新样式。
古代的夏日炎热闷闷,却不能像现代一样短衣短袖。狐小媚觉得十分痛苦。于是,狐小媚买了最柔软舒适的细棉布,让卫三娘按照自个儿的要求,做了一件现代的连体衣出来。
这个时代女子衣着可以露出脖颈下方一点。于是她将衣领处缝成褶皱,不会太热,该遮的地方一样遮着;腰身略收,绣上漂亮的花纹,像腰带似的;裤脚肥大。脚踝处却收紧,就像灯笼裤似的,凉爽又不会太出格。
不过,这样的服饰走在大街上依然引起众人的频频回头,针线坊的伙计们更是瞪大眼睛。连卫大掌柜也是一脸新奇。而那几个绣娘更是拉着她东看西瞧,不停的夸很好听,还特地打听怎么做的。
虽然好看,不过,样式太过新奇,绣娘们饶是心中跃跃欲试也没敢回家自个儿动手做。
狐小媚自己做了一件。狐篱香瞧着好看,便也跟着做了一件,穿上以后发现果真凉快许多,马上又连做了两身。又劝卫三娘也做两身。
卫三娘脸薄,不好意思,年轻姑娘赶新奇穿些稀奇古怪的无可非议,她一个人老珠黄的妇人可不想被人瞧。
可是,卫三娘只不过才三十几,哪是什么没有颜色的妇人。
狐小媚劝不动她,只得作罢。她也没啥其它朋友,于是到针线坊鼓动那几个绣娘,姑娘些抵不过对美的追求,没过几日有两个绣娘也穿上了和狐小媚两姐妹同样的衣裳。瞧见有人跟着做了,其它几个绣娘胆子也大了,立刻也跟着做了一身。
引得到针线坊买布匹的女子妇人纷纷询问。
于是,卫大掌柜立刻向卫于禀报,一番商量后,卫于果断的决定针线坊制作狐小媚的这种连体衣。
当然得与狐小媚商量。最后,狐小媚如愿的又和针线坊签了一份契。
从她穿出这身衣裳,几个绣娘闪闪发亮的眼神,狐小媚便知道,这些人不排斥这种款式,如果能将这种衣服同样在针线坊售卖,她又有一笔收入。于是才故意去怂佣绣娘们。
本来,这种做法的衣服穿上也很凉爽。
卫于也不笨,知道狐小媚有本事,也没想着悄悄去做,签了契,狐小媚便会想出各种其它花样的衣服。
当这种新奇的女式连体衣出现在针线坊柜台上时,立刻在卫县又掀起一场赶时新的潮流!为了将增加宣传效果,售卖这种连体衣的针线坊,都请了几名女伙计,穿着统一颜色,样式的连衣体在店内。很快就将连衣体的追捧掀到最高。
各种花色,各种样式,各种布料,当然要想舒适还属细软棉布,富贵人家想要穿得不同,但采用了真丝,真丝的灯笼裤和棉布做出来的灯笼裤,穿上自又是另一种不同的味道。
除此之外,狐小媚还设计了单独的灯笼裤和上衣。
过完一整个夏天,狐小媚又分到将近六百两银子的分红。
同时,卫于提前将狐大友四人的卖身契归还。对狐篱香和卫三娘来帮忙,只能算是针线坊临时雇佣。而狐大友和十三则回到豆花店帮忙。
只不过有时候十三仍然会跟着狐小媚到针线坊。因为早已经相识,对十三到来,也没人说什么。
有了钱,狐小媚请了几个伙计,经营范围扩大,不仅卖豆花,还卖水饺,煎饺,蒸饺。店名则改为“狐家小吃”。
古代人吃食的佐料都较简单,特别是一般人家户,那些贵又难找的佐料自是能省则省。
狐小媚花了心思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佐料,按照现代的方法,连油辣子都加了芝麻,所以,从“狐家小吃”吃到的水饺味道别有不同。煎饺基本很少人吃到过,而水饺又分水饺和沾饺,蒸饺要沾着调料吃,但与沾饺又有不同。
没用多久,“狐家小吃”生意越来越好,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东西卖的便宜又好吃。
生意好了以后,狐小媚请了厨子,狐大友和孔氏也不用亲自动手,只需要招呼客人,收收钱。但对于佐料,调配方法等自家秘方,还是由狐大友几人亲自动手。
所以。一时间有人效仿,始终比不上。
因为是小店,争对平民百姓,一些有钱有势的眼红。但也没放在眼里,偶尔有打那秘方主意的,狐小媚便将卫于搬出来,再若不然,加上卫子瑜。卫且能名的大族,加上一个有名的捕快,谁还敢打那些小主意!
于是,狐小媚家的“狐家小吃”做得红红火火!
**
另一边闻十一撤走卫县的人后,闻风山庄立刻就有人收到消息。
“……真的撤回来了?”询问的是个三十左右的男子,眉宇间和闻十一有几分相似。
“是的。”下人恭敬的回道:“确实失忆了,现在变得跟个地道的庄稼汉似的。”
良久,男子轻叹一声:“想他当初还是个人才,可惜了!”
“公子,虽然他与闻十一已经断交。以防万一,需不需要斩草除根?”下人问道。
男子摆手,一脸轻松:“不需要,既然已经断了,我们就不管了,若再去下手,万一被闻十一发现,恐又结外生枝。想要和我争夺庄主之位,闻十一已经不足为惧了!”顿了顿又道:“既然他失忆,就让他待在外面好了。免得让父亲又想起还有这么一个儿子。”
下人低头应下,默默退到一旁,屋内只剩下男子愉快的轻哼声!
**
夏退秋来,秋去冬来!又到了羽绒衣售卖高峰期。狐小媚每日早早去针线坊,很晚才回家,十三就像保镖似的每天都跟着她。
针线坊的伙计就打趣他:“十三,你每日啥也不干就跟着篱晶姑娘,回家也不过就那几步路,我瞧着你倒像是借故偷懒!”
狐小媚重新买了一处院子。离针线坊很近。
“你懂什么!”十三一脸严肃:“快到年底,偷儿渐多,匪徒猖厥,一个女孩子不让人陪着行?”
“哈,匪徒猖厥?你睁眼说瞎话呢,咱卫县治安这么好,哪来什么匪徒?要是县太爷听到你这么胡说,可是要治你的罪哦?”伙计笑嘻嘻的道。
“山上匪徒众多,难免鱼目混珠进城!”十三说得有板有眼。
“切!”伙计啐了他一口,接着一脸坏笑:“你小子跟着篱晶姑娘早晚形影不离,防什么匪徒?我看是怕被别人抢走吧!”最后一句说得十分小声。
十三扯扯嘴角,瞟他一眼:“懒得跟你说!”
转身就走,嘴角慢慢咧开,露出一个无声的笑。
狐小媚看见他的时候,就见他一个人傻乎乎的笑。
“你脑子坏了?”她抻手摸了摸十三的额头,皱起眉头。
十三也不恼,笑眯眯的问她:“忙完了?”
“嗯。”狐小媚已经收拾好东西,手里拿着一包点头,是卫于从江浙地带捎回来的,说是那边的特色点心。十三自然而然接过她手上的东西,取了牛车,狐小媚坐在牛车上,抱上点头,十三驾着牛车,挥着鞭子,慢悠悠离开针线坊。
她们现在住的院子离针线坊的确不远,当初这院子还是十三找的,这地方离针线坊近,狐小媚早晚回来方便,离卫府也不远,最重要的是离县衙近,有事想要找卫子瑜很快。
不过,离他们新开的豆花店却有些远,坐牛车也得一刻钟。卫大河和孔氏不止抱怨了一次。
十三则道:“豆花店是咱们自己的,想要早点打烊都随咱自己,可篱晶在针线坊却由不得她自己,忙得晚了回来太远会不安全的。”
卫大河和孔氏点头,只要对狐小媚有好处,他们都不会介意。
“十三说得有理,豆花店咱们又不开夜市,下午早早关门回家甚好,我们两老口这辈子算是知足了,能跟着一起住到这大城市,福也享了,也见识了,少挣些银子也是好的。”
卫大河刚说完,孔氏就瞪他一眼:“你这辈子挣多少银子是你自个儿的事,这豆花店可是二丫头弄起来的,是三娘他们一家的营生,关你什么事儿啊。”
“是是是。”卫大河忙道:“豆花店本来就是二丫头弄起来的,咱们都是黄土掩到脖子处的人了,要那么多银子干嘛,当然是帮他们挣的。”
“哎呀,爹,娘,瞧你们说的啥?你们分得这么清干嘛,咱们是一家人,在这个家里谁挣的你们俩老都可以用。”卫三娘道。
“是呀,外公外婆,你们这么说可见外了……”狐小媚也道。
闺女和外孙女的话让两个老人开怀笑起来。卫三娘拉着两人进了客厅,自己下厨准备晚饭。
而狐小媚则看着院子里的十三目露疑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