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大唐:落魄皇子,李二偷听我心声 > 第197章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第197章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唐:落魄皇子,李二偷听我心声最新章节!
他想了想,又拿言语试探道:
“文成,王叔看太子殿下与你颇为投缘,你今天这一接触,觉得太子殿下如何?”
文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太子哥哥是个顶好的人,而且还是个好太子!”
文成娇俏的小脸,一脸认真。
“太子哥哥,对我很好,跟我说话和和气气的。”
“哪怕文成说错话,他都一笑了之!”
“哼,比之前那个废太子好多了,他对我都爱答不理的。”
“我上次看到他行礼,他看都不看!”
李道宗又道:“文成说的不错。”
“当今太子豁达大度,不拘小节,颇有才华,比废太子强上百倍。”
“可惜不懂世故,不通礼法,任性妄为,性子懒散。”
“尤其不喜朝政,这一点非常不好。”
李道宗先扬后抑,一脸忧虑道。
不知道的,还以为李道宗多为太子担忧呢。
文成摇摇头,不赞成李道宗的看法。
“王叔,殿下可不是不学无术,不懂朝政。”
“用《西游记》里的话说,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之前河南大旱,如果不是太子献出土豆,恐怕河南已经大乱!”
“文成以为,太子殿下其实都懂,只是他喜欢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
李道宗心中一动,似乎抓住了什么。
他扭头看向文成,问道:“你这说法有些意思。”
“现在想想,还真是。”
文成傲娇道:“王叔,朝堂衮衮诸公遇事爱用权谋。”
“例如这河南大旱,百姓食不果腹。”
“朝廷就想着赈灾,派兵弹压,惩治贪官污吏。”
“但太子哥哥看不起这些小道。”
“既然稻麦无法产出,他就换一种能抗旱的农作物。”
“这下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李道宗身份显赫,之前对这些事情并不关心。
虽说早在千年之前,孟子就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但历朝历代,帝王将相根本不会在乎百姓。
恐怕只有百姓揭竿而起的时候,衮衮诸公才会投去目光。
土豆虽然味道不错,但却是贱民所食。
李道宗这样的顶级权贵,自然不会吃这样的“粗鄙食物”。
李道宗道:“确实,这土豆不错。”
他捋须细思,心中有些震惊。
不愧是自家的才女,想法果然犀利。
他回想起来,自从太子崭露头角。
虽然行为荒诞,朝野多有指摘,但为人处事,还是留有余地的。
关键是太子能成事,这一点就厉害了。
所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多是形容人能力不足,完不成任务。
但世事大抵如此,要想成事,各种条件必须达到,缺一不可。
但若想坏事,实在是太简单了。
只要一处不谐,满盘皆输。
故又有一句俗语“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因为君子持身以正,而小人就会在背地里恶心人。
使些鬼蜮伎俩,败事有余!
太子外交内政,每每雷厉风行,几乎没出任何差错。
算得上成事之人!
李道宗沉凝细思,今天被侄女这么一提醒。
他终于知道为何当今太子这么优秀,他和朝堂群臣却是观感不佳了。
问题出在太子为人处事与主流不同!
李道宗想了想太子近来作为,更觉如此。
倭国遣唐使大案,震惊朝野,轰动长安。
太子的处理方法相当激进,直接派兵全给宰了!
若按群臣想法,最多不过是驱逐出境了事。
“殿下确实优秀,不同流俗。”
“陛下可谓是慧眼如炬,朝堂上不少人是一叶障目啊!”
文成点点头,高兴道:“王叔所言极是,太子哥哥最优秀啦!”
李道宗心中暗笑。
不知这太子究竟使了什么办法,竟叫文成这么推崇。
李道宗微微叹气,心中思量万千。
虽说陛下正是壮年,烈阳高照。
但以陛下如今的圣眷,只要太子不造反,估计继任有望。
李道宗也不得不揣摩揣摩太子的个性风格。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李道宗要想做个政坛常青树,这也是应有之意。
但当今太子这行事风格,奇招频出,他自诩当世第一等聪明人,也有点琢磨不透太子的心思。
虽说君心难测,但也不能不可琢磨啊!
李道宗又暗暗叹了一口气,看向文成。
此事八成要靠自家侄女了。
希望侄女与太子多多接触,以后他就好办了……
……
长安,梁国公府上。
今日本是休沐,房玄龄正惬意地喝着茶。
脑子放空,排遣朝堂种种不合心意的苦恼。
只有在这时,房玄龄才会表露出一丝老虎打盹的悠然。
可惜,好不容易得来的悠闲被一声敲门声打破了。
“笃笃!”
房玄龄眉头微蹙,淡淡道:“进来!”
管家躬身行礼,“老爷,宫里来人了,陛下召见!”
房玄龄收敛不快,“嗯,知道了,你下去吧!”
不多时,房玄龄换上朝服,跟着太监一道前往宫中。
当然,这位李公公是故意等着房玄龄的。
房玄龄往后招招手,早有房府随从送上“薄礼”。
房玄龄客气道:“李公公,不知陛下召见,所为何事?”
李公公收起银两,在袖袍里掂量了几下,笑容真诚许多。
“回国公爷的话,奴婢哪知道军国大事。”
“听说陛下和英国公,卫国公,还有江夏王一大早就去东宫了。”
“这不,陛下一回宫就召见您了。”
李公公拉着家常,交待了宫中之事。
房玄龄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李公公笑了笑,也闭口不言了。
一项交易在三言两语间完成了,二人皆有所得。
房玄龄眉头微蹙,拿不定主意了。
要说政治经验,房玄龄能做到宰辅,自然是经验丰富,波澜不惊。
但近来朝堂风波渐起,凡是涉及太子,以房玄龄之能,也有点捉摸不透了。
当今太子行事,每每剑走偏锋,出其不意。
尤其是太子殿下那些个奇技淫巧,他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偏偏太子仰仗这些东西,还能成事!
房玄龄叹息一声,人心不古啊!
好在当今陛下春秋鼎盛,正是烈阳当空,没有改天换日之忧。
他想了想,又拿言语试探道:
“文成,王叔看太子殿下与你颇为投缘,你今天这一接触,觉得太子殿下如何?”
文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太子哥哥是个顶好的人,而且还是个好太子!”
文成娇俏的小脸,一脸认真。
“太子哥哥,对我很好,跟我说话和和气气的。”
“哪怕文成说错话,他都一笑了之!”
“哼,比之前那个废太子好多了,他对我都爱答不理的。”
“我上次看到他行礼,他看都不看!”
李道宗又道:“文成说的不错。”
“当今太子豁达大度,不拘小节,颇有才华,比废太子强上百倍。”
“可惜不懂世故,不通礼法,任性妄为,性子懒散。”
“尤其不喜朝政,这一点非常不好。”
李道宗先扬后抑,一脸忧虑道。
不知道的,还以为李道宗多为太子担忧呢。
文成摇摇头,不赞成李道宗的看法。
“王叔,殿下可不是不学无术,不懂朝政。”
“用《西游记》里的话说,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之前河南大旱,如果不是太子献出土豆,恐怕河南已经大乱!”
“文成以为,太子殿下其实都懂,只是他喜欢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
李道宗心中一动,似乎抓住了什么。
他扭头看向文成,问道:“你这说法有些意思。”
“现在想想,还真是。”
文成傲娇道:“王叔,朝堂衮衮诸公遇事爱用权谋。”
“例如这河南大旱,百姓食不果腹。”
“朝廷就想着赈灾,派兵弹压,惩治贪官污吏。”
“但太子哥哥看不起这些小道。”
“既然稻麦无法产出,他就换一种能抗旱的农作物。”
“这下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李道宗身份显赫,之前对这些事情并不关心。
虽说早在千年之前,孟子就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但历朝历代,帝王将相根本不会在乎百姓。
恐怕只有百姓揭竿而起的时候,衮衮诸公才会投去目光。
土豆虽然味道不错,但却是贱民所食。
李道宗这样的顶级权贵,自然不会吃这样的“粗鄙食物”。
李道宗道:“确实,这土豆不错。”
他捋须细思,心中有些震惊。
不愧是自家的才女,想法果然犀利。
他回想起来,自从太子崭露头角。
虽然行为荒诞,朝野多有指摘,但为人处事,还是留有余地的。
关键是太子能成事,这一点就厉害了。
所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多是形容人能力不足,完不成任务。
但世事大抵如此,要想成事,各种条件必须达到,缺一不可。
但若想坏事,实在是太简单了。
只要一处不谐,满盘皆输。
故又有一句俗语“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因为君子持身以正,而小人就会在背地里恶心人。
使些鬼蜮伎俩,败事有余!
太子外交内政,每每雷厉风行,几乎没出任何差错。
算得上成事之人!
李道宗沉凝细思,今天被侄女这么一提醒。
他终于知道为何当今太子这么优秀,他和朝堂群臣却是观感不佳了。
问题出在太子为人处事与主流不同!
李道宗想了想太子近来作为,更觉如此。
倭国遣唐使大案,震惊朝野,轰动长安。
太子的处理方法相当激进,直接派兵全给宰了!
若按群臣想法,最多不过是驱逐出境了事。
“殿下确实优秀,不同流俗。”
“陛下可谓是慧眼如炬,朝堂上不少人是一叶障目啊!”
文成点点头,高兴道:“王叔所言极是,太子哥哥最优秀啦!”
李道宗心中暗笑。
不知这太子究竟使了什么办法,竟叫文成这么推崇。
李道宗微微叹气,心中思量万千。
虽说陛下正是壮年,烈阳高照。
但以陛下如今的圣眷,只要太子不造反,估计继任有望。
李道宗也不得不揣摩揣摩太子的个性风格。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李道宗要想做个政坛常青树,这也是应有之意。
但当今太子这行事风格,奇招频出,他自诩当世第一等聪明人,也有点琢磨不透太子的心思。
虽说君心难测,但也不能不可琢磨啊!
李道宗又暗暗叹了一口气,看向文成。
此事八成要靠自家侄女了。
希望侄女与太子多多接触,以后他就好办了……
……
长安,梁国公府上。
今日本是休沐,房玄龄正惬意地喝着茶。
脑子放空,排遣朝堂种种不合心意的苦恼。
只有在这时,房玄龄才会表露出一丝老虎打盹的悠然。
可惜,好不容易得来的悠闲被一声敲门声打破了。
“笃笃!”
房玄龄眉头微蹙,淡淡道:“进来!”
管家躬身行礼,“老爷,宫里来人了,陛下召见!”
房玄龄收敛不快,“嗯,知道了,你下去吧!”
不多时,房玄龄换上朝服,跟着太监一道前往宫中。
当然,这位李公公是故意等着房玄龄的。
房玄龄往后招招手,早有房府随从送上“薄礼”。
房玄龄客气道:“李公公,不知陛下召见,所为何事?”
李公公收起银两,在袖袍里掂量了几下,笑容真诚许多。
“回国公爷的话,奴婢哪知道军国大事。”
“听说陛下和英国公,卫国公,还有江夏王一大早就去东宫了。”
“这不,陛下一回宫就召见您了。”
李公公拉着家常,交待了宫中之事。
房玄龄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李公公笑了笑,也闭口不言了。
一项交易在三言两语间完成了,二人皆有所得。
房玄龄眉头微蹙,拿不定主意了。
要说政治经验,房玄龄能做到宰辅,自然是经验丰富,波澜不惊。
但近来朝堂风波渐起,凡是涉及太子,以房玄龄之能,也有点捉摸不透了。
当今太子行事,每每剑走偏锋,出其不意。
尤其是太子殿下那些个奇技淫巧,他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偏偏太子仰仗这些东西,还能成事!
房玄龄叹息一声,人心不古啊!
好在当今陛下春秋鼎盛,正是烈阳当空,没有改天换日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