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第114章 :严重的形势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荣耀大中华最新章节!
“东南互保”是发生在几年前仅次于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的一件大事,如果不是东南互保前后刚好有两件更加震撼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侵华,那么这件事情绝对会成为震撼全中国的一件大事。
因为正是这件事情彻彻底底让清廷意识到了中央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特别是南方省份的控制权。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当时情况特殊,放在更早的古代那绝对是一件谋反的大案,而且还直接牵连了南方各省督抚们。
当然,本质上东南互保的发生也和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有着直接的关联,因为正是这两件事情才促成了东南互保事件的发生。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时候不少南方的督抚们便意识到这件事情很有可能会酿成大祸,所以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以及闽浙总督许应骙等人便密谋商议如何保存东南各省的稳定,避免给列强以入侵的借口,同事密议倘若京城失守、两宫不测则由李鸿章做总统支撑局面。
这便是东南互保的起因,当然一开始众人只是做了一个预案并没有真正实行。可是随后慈溪太后向十一国宣战,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许应骙等人果真实行了东南互保协议。实际上东南互保协议并不是这些人单独搞出来的,这一个协议是和当时列强各国普遍达成共识的,毕竟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东南省份被列强入侵,如果和列强没谈拢的话他们也不敢弄这样的协议。
得到列强的承认之后当时几人公开宣称东南互保,指责所有皇室发布的诏令全都是在义和团胁迫之下发布的矫诏,拒绝向列强宣战,拒绝执行清廷要求支持义和团的命令。
不可否认东南互保协议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因为这个协议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当时东南各省分的稳定,同时也避免了这些地方被列强入侵。但实际上这一个协议的危害作用更大,固然这一份协议的产生是南方督抚们在当时条件之下的权宜之计,它的产生维持了东南各省的繁荣稳定,可是政治就要放在全盘上去考虑,因为中国并不是只有一个东南。
放在全国来说,不管清廷当时做的有多么不好,毕竟它是当下中国实际上的统治者,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它都代表了中国。向列强宣战已经被证明了是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可是这样的错事在发生之前你可以去尽力阻止,但是一旦宣战了,那么作为中国的一份子你更应该做的是团结一致,尽最大的可能去打败敌人。
本来当时的中国就十分虚弱,可是作为中国精华的东南各省却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和清廷唱反调,这除了会在国际上丢中国人的脸、会让清廷更加难以打败列强之外没有一点好处,而事实证明清廷确实被打的一塌糊涂。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东南互保才会被很多人指责是南方督抚们为了个人以及南方利益暗中与列强勾结,罔顾国家利益于不顾。固然他们当时也只是权宜之计,可是永远不要忘了中国不只是只有东南省份,全国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这种只顾自己却不顾北方各省利益的行为产生的危害是极其大的。
当然,对于清廷来说,这件事情就仿佛自己被人扇了一耳光一样,脸上火辣辣的。本来作为主人的自己要和另外一群人决斗了,可是这个时候自己家里的仆人却突然跳出来说我保持中立,谁都不帮。那这个时候主人会是怎样一种反应?你吃我的、用我的、喝我的,该你出力的时候你却说两不相帮,那我还要你干什么?
对于清廷来说,东南互保彻底打醒了他们,让他们意识到朝廷已经彻彻底底失去了对南方省份的控制。以前虽然南方省份的督抚大都由汉人担任,可是毕竟这些人在表面上还是尊崇朝廷的,这也让慈溪等人虽然担心可心里也还有几分侥幸,但东南互保之后,他们的再也不会侥幸的认为这些人是彻彻底底忠于朝廷的了。
放在早几十年前,这些南方督抚们的行为肯定会直接被认定为反叛,可是放在风雨飘摇的当下,清廷却也只能哑巴吃黄连,装作不知道一样认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大清已经禁不起折腾了,只要南方的督抚们没有摆明车马的造反,他们都不会追究责任。
至于今年陆军部要求各省编练新军,表面上看起来和几年之前的东南互保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东南互保正是促成此次全国编练新军的原因之一。作为马背上打天下的清廷十分清楚军队的重要性,所以清廷便打算通过在各省成立新军来借机掌控各省,特别是失去控制的南方省份。
新军的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在清廷看来只要自己能够掌控各省的新军,那么不愁没办法掌控各省,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吗,虽然现在还没这句话,但道理大家却都明白。
只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残酷的,真正行动起来清廷才发现自己没银子,光是以前维持几个镇的新军每年就好耗费上千万两的银子,现在一下子要在全国打造三十六镇新军,哪来的那么多银子。
而且朝廷也没有足够的军官来到地方上掌控新军。既然要打造忠于朝廷的军队,那各省新军的主要军官自然必须要由朝廷派过去的人担任了,要是还是由各省的人担任的话,那朝廷一样无法掌控新军。
现实的无奈迫使清廷最终只能让各省地方上的人暂时担任新军主要将领,可是这种情况毕竟只是权宜之计,“所以朝廷肯定会对各省新军将领进行大幅度调整的。”看着吴介樟,唐杰说道。
唐杰说完,吴介樟变得沉默不语,显然刚才唐杰的话已经让吴介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东南互保”是发生在几年前仅次于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的一件大事,如果不是东南互保前后刚好有两件更加震撼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侵华,那么这件事情绝对会成为震撼全中国的一件大事。
因为正是这件事情彻彻底底让清廷意识到了中央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特别是南方省份的控制权。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当时情况特殊,放在更早的古代那绝对是一件谋反的大案,而且还直接牵连了南方各省督抚们。
当然,本质上东南互保的发生也和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有着直接的关联,因为正是这两件事情才促成了东南互保事件的发生。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时候不少南方的督抚们便意识到这件事情很有可能会酿成大祸,所以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以及闽浙总督许应骙等人便密谋商议如何保存东南各省的稳定,避免给列强以入侵的借口,同事密议倘若京城失守、两宫不测则由李鸿章做总统支撑局面。
这便是东南互保的起因,当然一开始众人只是做了一个预案并没有真正实行。可是随后慈溪太后向十一国宣战,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许应骙等人果真实行了东南互保协议。实际上东南互保协议并不是这些人单独搞出来的,这一个协议是和当时列强各国普遍达成共识的,毕竟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东南省份被列强入侵,如果和列强没谈拢的话他们也不敢弄这样的协议。
得到列强的承认之后当时几人公开宣称东南互保,指责所有皇室发布的诏令全都是在义和团胁迫之下发布的矫诏,拒绝向列强宣战,拒绝执行清廷要求支持义和团的命令。
不可否认东南互保协议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因为这个协议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当时东南各省分的稳定,同时也避免了这些地方被列强入侵。但实际上这一个协议的危害作用更大,固然这一份协议的产生是南方督抚们在当时条件之下的权宜之计,它的产生维持了东南各省的繁荣稳定,可是政治就要放在全盘上去考虑,因为中国并不是只有一个东南。
放在全国来说,不管清廷当时做的有多么不好,毕竟它是当下中国实际上的统治者,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它都代表了中国。向列强宣战已经被证明了是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可是这样的错事在发生之前你可以去尽力阻止,但是一旦宣战了,那么作为中国的一份子你更应该做的是团结一致,尽最大的可能去打败敌人。
本来当时的中国就十分虚弱,可是作为中国精华的东南各省却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和清廷唱反调,这除了会在国际上丢中国人的脸、会让清廷更加难以打败列强之外没有一点好处,而事实证明清廷确实被打的一塌糊涂。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东南互保才会被很多人指责是南方督抚们为了个人以及南方利益暗中与列强勾结,罔顾国家利益于不顾。固然他们当时也只是权宜之计,可是永远不要忘了中国不只是只有东南省份,全国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这种只顾自己却不顾北方各省利益的行为产生的危害是极其大的。
当然,对于清廷来说,这件事情就仿佛自己被人扇了一耳光一样,脸上火辣辣的。本来作为主人的自己要和另外一群人决斗了,可是这个时候自己家里的仆人却突然跳出来说我保持中立,谁都不帮。那这个时候主人会是怎样一种反应?你吃我的、用我的、喝我的,该你出力的时候你却说两不相帮,那我还要你干什么?
对于清廷来说,东南互保彻底打醒了他们,让他们意识到朝廷已经彻彻底底失去了对南方省份的控制。以前虽然南方省份的督抚大都由汉人担任,可是毕竟这些人在表面上还是尊崇朝廷的,这也让慈溪等人虽然担心可心里也还有几分侥幸,但东南互保之后,他们的再也不会侥幸的认为这些人是彻彻底底忠于朝廷的了。
放在早几十年前,这些南方督抚们的行为肯定会直接被认定为反叛,可是放在风雨飘摇的当下,清廷却也只能哑巴吃黄连,装作不知道一样认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大清已经禁不起折腾了,只要南方的督抚们没有摆明车马的造反,他们都不会追究责任。
至于今年陆军部要求各省编练新军,表面上看起来和几年之前的东南互保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东南互保正是促成此次全国编练新军的原因之一。作为马背上打天下的清廷十分清楚军队的重要性,所以清廷便打算通过在各省成立新军来借机掌控各省,特别是失去控制的南方省份。
新军的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在清廷看来只要自己能够掌控各省的新军,那么不愁没办法掌控各省,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吗,虽然现在还没这句话,但道理大家却都明白。
只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残酷的,真正行动起来清廷才发现自己没银子,光是以前维持几个镇的新军每年就好耗费上千万两的银子,现在一下子要在全国打造三十六镇新军,哪来的那么多银子。
而且朝廷也没有足够的军官来到地方上掌控新军。既然要打造忠于朝廷的军队,那各省新军的主要军官自然必须要由朝廷派过去的人担任了,要是还是由各省的人担任的话,那朝廷一样无法掌控新军。
现实的无奈迫使清廷最终只能让各省地方上的人暂时担任新军主要将领,可是这种情况毕竟只是权宜之计,“所以朝廷肯定会对各省新军将领进行大幅度调整的。”看着吴介樟,唐杰说道。
唐杰说完,吴介樟变得沉默不语,显然刚才唐杰的话已经让吴介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