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傀儡木偶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侯爷贵性最新章节!
——“官家,易永棠所言,臣无法苟同。”
次日,庞籍如约地在对盐税改制一事提出异议。
“本朝食盐专卖之制,乃是因循历代法例,甚至可溯源至春秋齐国管仲之时,‘民制、官收、官运、官销’,自古至今相安无事,臣不以为有改制之必要。”
官家昨日给他的那份奏折,他一字不漏地誊抄了一遍。
今日,又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早朝上来。
言毕,庞籍抬眼看向官家,眉心微低,目光里是一闪而逝又一言难尽的苦涩。
他穿着绯紫色曲领大袖的官服,腰束革带,头戴硬翅官帽,手持玉笏板。
神色肃然。
中气十足地发言。
一切与昨日无异。
大庆殿里站满了文武百官。
却只得他和官家二人心知肚明,他已经不是昨日的庞籍了。
如今的他,是一具傀儡木偶,无法自主。
手腕上、肩膀上、脚踝上都牵绑着线索,任由官家操纵。
金漆雕龙的宝座比百官站立的位置要高几个台阶,官家居高临下地看着庞籍,嘴角扬起一道了然于心的笑,一瞬间就消失了。
他装出不忿气的语调,道:“丞相此言差异,管仲初创食盐专卖之制之时,亦是一番革新的壮举。自春秋至今,已经上千年过去,时移世易,再因循旧法,岂不是故步自封?”
说罢,他看向易永棠。
易永棠受到官家的鼓舞,暗暗吸了口气,略略整理了思路,说道:“春秋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其时,齐国人口比之如今大宋甚少,产物不丰,对盐之用度不大,故而私盐买卖未如今日之盛。然今日之大宋,菜、肉、鱼、奶比之古代要富余甚多,百姓用盐将其腌成咸菜、火腿、咸鱼、乳酪,以保存数月甚至数年,因而用盐之量大增。利之所在,人共趋之,私盐泛滥,朝廷官府即便用酷刑亦不能止,甚至愈禁愈猖……”
易永棠一口气说完这些,深深喘了口气,才理顺了气息。
庞籍看着他清瘦的脸颊、坚毅的目光,心里头不住地感叹这人才思敏锐、后生可畏。
要是在往日,他定要抚掌夸赞一番。
然而此刻,他用尽全身力气控制脸上的肌肉,拉低嘴角,黑青着脸,沉声道:“盐税之事,自有户部和各府各路的官员去主理,不用劳烦区区右谏议大夫费心。”
庞籍以官职相压,易永棠无法反驳。
僵持之间,殿内静默无声。
片刻,官家凛然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谏议大夫专掌讽喻规谏,易卿家既有良策,但说无妨。”
易永棠心中感激,登时对官家跪下叩首道:“谢官家!”
他起身后,毫不畏惧地定睛看向庞籍,道:“倘若依照臣所言,令商户输纳粮草至边塞,计其代价,再发给“交引”,而后,商人持赴京师,由政府移交盐场,给其领盐运销。如此一来,既可保障朝堂的盐税收入,同时更解决边境粮草押运的难题,再者,避免不法之徒利用私盐牟利,一举多得。”
“纸上谈兵,自然是轻巧稀松。要是这过程中出了什么差池,引致百姓怨声载道,易大人,你是不是一力承担?”
庞籍一下子将责任都推到他身上,饶是易永棠虽对此策胸有成竹,亦不敢贸然应答。
众人畏惧庞籍的权威,即便他们当中大多都觉得易永棠言之有理,却也不愿帮腔。
静默许久,时任中书舍人的陆勉芝插话道:“官家,丞相,可否先挑选一州实施此法,以察效果,即便出了纰漏,也容易纠错。”
“陆大人传宣诏命的本职做得不甚出色,”庞籍冷声嘲讽道:“但是和稀泥的功夫倒真是一等一呢。只选一州实施的话,贩私盐的人就会乖乖遵循此州的盐法吗?再者,同是边境州府之内,有两种盐税之法,你叫百姓如何看待朝廷律法的权威?”
陆勉芝霎时脸红得如煮熟的虾一样,惴惴不敢发声。
庞籍眯眼看着易永棠道:“此法若要推行,定必在大宋所有边境各州府一同实施。要是易大人担得起这个责任,臣决无异议,但若是连提倡之人也不愿担当这个风险,臣建议还是萧规曹随,以不变应万变为好。”
话说到这个份上,众文武还哪敢与他争论?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事情要这样结束之际,官家唤道:“右谏议大夫易永棠。”
易永棠应道:“臣在。”
“户部尚书袁冕章,户部侍郎姚宏逸、岑德平。”
袁冕章、姚宏逸还有岑德平三人纷纷手持玉笏板出列:“臣在。”
官家道:“朕命尔等三日之内,将盐税改制一事商研妥当,三日后的早朝须有初步、概略的纲要,朕与众卿家根据纲要再行斟酌。”
百官惊疑惑未定之际,官家又唤道:“中书舍人陆勉芝。”
陆勉芝愕然地回神应道:“臣在。”
“朕命你起草诏令,传令与河间府、真定府、太原府、延安府四府,盐税之事暂缓,待商议妥当之后,下月按新法行事。”
影响大宋往后数百载的盐引制度,不过几句话就决定了下来。
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迅疾。
雷厉风行。
一众文武看向官家的眼神,忽而有了些深意。
“官家,”
庞籍佯装不满,众人看到他额头青筋暴起,眼中似乎要喷出火来,厉声质问:“敢问官家,此法并无先例,倘若出了差漏,谁来担责?”
官家眉目肃然,语气中也隐有严厉:“朕来担责。”
此话一出,在其他人看来,他们二人之间用“剑拔驽张”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刀出鞘、弓上弦,一触即发。
官家偏偏还道:“不论出了任何差池、纰漏,即便百姓载声怨道,甚至揭竿而起,所有后果,朕一力承担。不知道在丞相眼里,朕有没有资格担这个责任?”
庞籍不接话,只死死盯向官家,嘴角微微抽搐。
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更使人害怕。
半晌,他道:“官家是大宋的官家,自然担得起。”
说完,奋力一甩衣袖,冷声说:“老臣身体不适,今日恳求提前下朝,望官家恩准。”
他也不待官家批准,铁青着脸,大步地转身离开大庆殿。
……
——“官家,易永棠所言,臣无法苟同。”
次日,庞籍如约地在对盐税改制一事提出异议。
“本朝食盐专卖之制,乃是因循历代法例,甚至可溯源至春秋齐国管仲之时,‘民制、官收、官运、官销’,自古至今相安无事,臣不以为有改制之必要。”
官家昨日给他的那份奏折,他一字不漏地誊抄了一遍。
今日,又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早朝上来。
言毕,庞籍抬眼看向官家,眉心微低,目光里是一闪而逝又一言难尽的苦涩。
他穿着绯紫色曲领大袖的官服,腰束革带,头戴硬翅官帽,手持玉笏板。
神色肃然。
中气十足地发言。
一切与昨日无异。
大庆殿里站满了文武百官。
却只得他和官家二人心知肚明,他已经不是昨日的庞籍了。
如今的他,是一具傀儡木偶,无法自主。
手腕上、肩膀上、脚踝上都牵绑着线索,任由官家操纵。
金漆雕龙的宝座比百官站立的位置要高几个台阶,官家居高临下地看着庞籍,嘴角扬起一道了然于心的笑,一瞬间就消失了。
他装出不忿气的语调,道:“丞相此言差异,管仲初创食盐专卖之制之时,亦是一番革新的壮举。自春秋至今,已经上千年过去,时移世易,再因循旧法,岂不是故步自封?”
说罢,他看向易永棠。
易永棠受到官家的鼓舞,暗暗吸了口气,略略整理了思路,说道:“春秋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其时,齐国人口比之如今大宋甚少,产物不丰,对盐之用度不大,故而私盐买卖未如今日之盛。然今日之大宋,菜、肉、鱼、奶比之古代要富余甚多,百姓用盐将其腌成咸菜、火腿、咸鱼、乳酪,以保存数月甚至数年,因而用盐之量大增。利之所在,人共趋之,私盐泛滥,朝廷官府即便用酷刑亦不能止,甚至愈禁愈猖……”
易永棠一口气说完这些,深深喘了口气,才理顺了气息。
庞籍看着他清瘦的脸颊、坚毅的目光,心里头不住地感叹这人才思敏锐、后生可畏。
要是在往日,他定要抚掌夸赞一番。
然而此刻,他用尽全身力气控制脸上的肌肉,拉低嘴角,黑青着脸,沉声道:“盐税之事,自有户部和各府各路的官员去主理,不用劳烦区区右谏议大夫费心。”
庞籍以官职相压,易永棠无法反驳。
僵持之间,殿内静默无声。
片刻,官家凛然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谏议大夫专掌讽喻规谏,易卿家既有良策,但说无妨。”
易永棠心中感激,登时对官家跪下叩首道:“谢官家!”
他起身后,毫不畏惧地定睛看向庞籍,道:“倘若依照臣所言,令商户输纳粮草至边塞,计其代价,再发给“交引”,而后,商人持赴京师,由政府移交盐场,给其领盐运销。如此一来,既可保障朝堂的盐税收入,同时更解决边境粮草押运的难题,再者,避免不法之徒利用私盐牟利,一举多得。”
“纸上谈兵,自然是轻巧稀松。要是这过程中出了什么差池,引致百姓怨声载道,易大人,你是不是一力承担?”
庞籍一下子将责任都推到他身上,饶是易永棠虽对此策胸有成竹,亦不敢贸然应答。
众人畏惧庞籍的权威,即便他们当中大多都觉得易永棠言之有理,却也不愿帮腔。
静默许久,时任中书舍人的陆勉芝插话道:“官家,丞相,可否先挑选一州实施此法,以察效果,即便出了纰漏,也容易纠错。”
“陆大人传宣诏命的本职做得不甚出色,”庞籍冷声嘲讽道:“但是和稀泥的功夫倒真是一等一呢。只选一州实施的话,贩私盐的人就会乖乖遵循此州的盐法吗?再者,同是边境州府之内,有两种盐税之法,你叫百姓如何看待朝廷律法的权威?”
陆勉芝霎时脸红得如煮熟的虾一样,惴惴不敢发声。
庞籍眯眼看着易永棠道:“此法若要推行,定必在大宋所有边境各州府一同实施。要是易大人担得起这个责任,臣决无异议,但若是连提倡之人也不愿担当这个风险,臣建议还是萧规曹随,以不变应万变为好。”
话说到这个份上,众文武还哪敢与他争论?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事情要这样结束之际,官家唤道:“右谏议大夫易永棠。”
易永棠应道:“臣在。”
“户部尚书袁冕章,户部侍郎姚宏逸、岑德平。”
袁冕章、姚宏逸还有岑德平三人纷纷手持玉笏板出列:“臣在。”
官家道:“朕命尔等三日之内,将盐税改制一事商研妥当,三日后的早朝须有初步、概略的纲要,朕与众卿家根据纲要再行斟酌。”
百官惊疑惑未定之际,官家又唤道:“中书舍人陆勉芝。”
陆勉芝愕然地回神应道:“臣在。”
“朕命你起草诏令,传令与河间府、真定府、太原府、延安府四府,盐税之事暂缓,待商议妥当之后,下月按新法行事。”
影响大宋往后数百载的盐引制度,不过几句话就决定了下来。
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迅疾。
雷厉风行。
一众文武看向官家的眼神,忽而有了些深意。
“官家,”
庞籍佯装不满,众人看到他额头青筋暴起,眼中似乎要喷出火来,厉声质问:“敢问官家,此法并无先例,倘若出了差漏,谁来担责?”
官家眉目肃然,语气中也隐有严厉:“朕来担责。”
此话一出,在其他人看来,他们二人之间用“剑拔驽张”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刀出鞘、弓上弦,一触即发。
官家偏偏还道:“不论出了任何差池、纰漏,即便百姓载声怨道,甚至揭竿而起,所有后果,朕一力承担。不知道在丞相眼里,朕有没有资格担这个责任?”
庞籍不接话,只死死盯向官家,嘴角微微抽搐。
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更使人害怕。
半晌,他道:“官家是大宋的官家,自然担得起。”
说完,奋力一甩衣袖,冷声说:“老臣身体不适,今日恳求提前下朝,望官家恩准。”
他也不待官家批准,铁青着脸,大步地转身离开大庆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