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非洲的回忆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西方极乐世界最新章节!
对于去伊朗的计划,迦佑已经是下定决心了。接下来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寻觅一个小伙伴一起同行,毕竟自己一个人去母亲大人是不太放心的,虽然母亲大人也逐渐适应了迦佑的随机性。大一的时候迦佑有一天突然看到学校一个非盈利机构要组织去非洲肯尼亚做志愿者,迦佑立马就报名了,回来再先斩后奏。
法律系毕业后迦佑又突然说要去印度参加婚礼,然后又在印度呆了一段时间美其名曰“修行”。总之迦佑喜欢往旁人看似危险系数高的地方跑,也喜欢做比较“冷门”,旁人无法理解的事。母亲大人虽然担心,但也不会太阻止她(因为根本阻止不了),迦佑想做的事就一定会想方设法赋予实践。她和很多人不同的一点在于,很多人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她一般情况下是说到了一定会做到,一定会赋予行动,不会只停留在口头上让诺言变成空头支票。
迦佑首先想到的最佳人选就是Michelle(米歇尔),这位来自天津的大美妞,是迦佑大学的闺蜜之一。说是闺蜜吧,她们不能算是最亲的,就是那种一见面永远不会陌生,但是一不联系一两年都可以,但绝对的是“臭味相投”。
她是迦佑上大学时一起上法语课的同伴。当时她俩都是商学院的学生,不管你读哪个系,每个学期都有两门科目是可以任选学校任何课程的(所谓跨系学习),也算是兴趣班吧。迦佑喜欢选那种完全不着边际,别人看来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东西。于是就选了法语和非洲鼓和非洲音乐,也是出于对异国文化和风情的迷恋吧,从小迦佑就喜欢各种不同文化的东西,而且越偏越好,越小众越有意思。
Michelle在这方面与迦佑绝对的“臭味相投”,两人都喜欢法语,有时候也会一起约去小众电影院看没什么观众的法国电影,有的法国电影真的很无语,半天憋不出来一句话,或者整个画面都是黑白的,就整一个红气球飞来飞去,但两人却看得很津津有味。
Michelle比迦佑更有语言天赋,以至于后来Michelle还去了法国巴黎留学,学了时装设计,从之前的Accounting(会计)专业一下子投身到fashion(时尚)行业。对于Michelle这种跨度迦佑是一点都不惊讶,没有谁比Michelle更适合巴黎,更适合时尚了。
Michelle的气质实在是太巴黎了,第一次见她就是那种复古的长卷发,大红口红和高跟鞋,Michelle几乎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会穿着高跟鞋,特别女人味的那种,自然少不了追求者,与迦佑随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她们都喜欢异国文化,但关注的点不一样,风格也完全不一样。
大一迦佑看到学校某非盈利组织要去非洲做志愿者的海报时,迦佑便蠢蠢欲动地报名了,一是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二是学了一学期的非洲鼓和非洲音乐,也想去看一看非洲是什么样子的,感受一下非洲大草原。
在法语课上她立马与Michelle分享了这件事,Michelle两个大眼睛一瞪,先是惊奇地看着迦佑,然后马上就很兴奋地说好好好,她也要去!就这样两个中国女孩屁颠屁颠地跟着非盈利组织一起去了非洲肯尼亚做了一个月的志愿者。她们也是团里唯二的中国女孩。并不是说她们有多伟大想做人道主义工作,更多是出于一种好奇:非洲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国家?跟电视上说得一样吗?还有真的很想去非洲大草原看一下非洲的动物。
肯尼亚给迦佑留下的印象很深。有一部电影叫做走出非洲(OutofAfrica),拍得挺不错的。当时因为要去肯尼亚,迦佑和Michelle就做了大量的工作,也看了关于非洲的电影和纪录片。但电影归电影,现实归现实。
这个非盈利组织是法律系的一位学长组织的,他叫肯。肯是澳洲人,很高大帅气,据说是德国人后裔,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在人群中非常耀眼,但又有很稳重成熟的气质,他有点像那种救世主的感觉,一看就是来拯救地球,引领人类的那种主角。迦佑觉得跟着这样的领导很安心。
他们的非盈利组织每年都会安排大学生志愿者去非洲支教,也会给非洲难民送去福利。这不是救世主是什么?就这样我们一行十几个人从墨尔本出发,在沙特阿拉伯转机,最后抵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内罗毕是东非国家肯尼亚的首都,也是东非地区最大的城市,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算是非洲的国际化大都市,这里还有着“东非小巴黎”的称号。
内罗毕感觉和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差不多,不会让人觉得很穷。到了内罗毕你可能不会觉得是在非洲,和电视上的非洲不一样,这里也有现代化的设施和城市建筑等,还有很多来自各个国家的外职人员在这里生活工作。
但当我们后来去到志愿者的地方和贫民窟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故事了。和很多落后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一样,非洲的贫富差距极其大的,富裕的就很富裕,贫穷的就很贫穷,无法想象的贫穷。
我们先是被安排到一个小学去做志愿者,那里的条件设施非常不好,教室的屋子很黑,很破旧,也没有电灯,但是小孩子们都很开心,很热情,会唱歌给我吗们听,迦佑第一次忍不住留下眼泪,真难想象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还能保持这么积极的心态。
非洲人都很能歌善舞,即使是小孩子也很有音乐感,可以跳出很棒的舞蹈,而且他们从不吝啬他们的微笑,这一点很感动迦佑,她看到非洲人的热情和友好。
后来迦佑一个人被安排到另一个地方做志愿者,与Michelle分开。这是当地一个有钱的富商新开的一家收留残疾儿童的托儿所。这里的孩子天生出来就有缺陷,或者不能走路,或者无法说话,他们都患上了一种疾病,让他们四肢无力,一生下来就是负担,以至于以后的生活可能都无法自理。他们的父母平常又要上班,很多还都是单亲家庭,所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她们在上班前都会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先把孩子寄托在托儿所,是免费的。这里还专门聘请聘护士来悉心照料,护士每天会给婴儿们按摩,喂饭,迦佑也跟着学着做,虽然她知道她也不能帮上太多的忙。
这个富人因为他的二女儿也患有同样的病,所以才想到开这样一家托儿所,让更多患有同样的病的人也能受到照顾,得到治疗。
托儿所就开在他们家的附近,每天只需步行两分钟就到了。他们家的别墅非常大,算是非洲当地很有钱的人家了,即使里面的设施不像发达国家的别墅那么现代化,比如说没有热水器,要洗热水澡要去井里打水再烧水,一般非洲人都是洗凉水澡,也因为天气热的缘故。在这里的条件确实已经很不错了。房东太太每天都会做好吃的非洲美食乌伽黎(Ugali)给我们吃,他们家也有一个女佣人。
乌伽黎是非洲常见的主食,是一种稠密的玉米糊,然后再配上几个咖喱美食,就是很美味的非洲佳肴。非洲咖喱和印度咖喱不一样。非洲咖喱偏甜。因为迦佑的中国人,所以房东太太和女佣人也会特意去买米饭给迦佑做咖喱饭,对此迦佑很感激,相对于乌伽黎,她还是更喜欢吃大米饭,她的中国胃真是走到哪里都不会变。
迦佑和另外一个来自以色列的志愿者一起住在这个别墅里,这位以色列志愿者并不是从他们学校来的,而是自己从以色列过来的,她说以色列也经常会有人来非洲做志愿者。而且在以色列大家都要服兵役,包括女生,她也在部队呆过两年,所以一副大姐大的样子,出去总是很照顾迦佑,和她在一起迦佑很有安全感。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更让迦佑对这位以色列的大姐大刮目相看。
对于去伊朗的计划,迦佑已经是下定决心了。接下来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寻觅一个小伙伴一起同行,毕竟自己一个人去母亲大人是不太放心的,虽然母亲大人也逐渐适应了迦佑的随机性。大一的时候迦佑有一天突然看到学校一个非盈利机构要组织去非洲肯尼亚做志愿者,迦佑立马就报名了,回来再先斩后奏。
法律系毕业后迦佑又突然说要去印度参加婚礼,然后又在印度呆了一段时间美其名曰“修行”。总之迦佑喜欢往旁人看似危险系数高的地方跑,也喜欢做比较“冷门”,旁人无法理解的事。母亲大人虽然担心,但也不会太阻止她(因为根本阻止不了),迦佑想做的事就一定会想方设法赋予实践。她和很多人不同的一点在于,很多人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她一般情况下是说到了一定会做到,一定会赋予行动,不会只停留在口头上让诺言变成空头支票。
迦佑首先想到的最佳人选就是Michelle(米歇尔),这位来自天津的大美妞,是迦佑大学的闺蜜之一。说是闺蜜吧,她们不能算是最亲的,就是那种一见面永远不会陌生,但是一不联系一两年都可以,但绝对的是“臭味相投”。
她是迦佑上大学时一起上法语课的同伴。当时她俩都是商学院的学生,不管你读哪个系,每个学期都有两门科目是可以任选学校任何课程的(所谓跨系学习),也算是兴趣班吧。迦佑喜欢选那种完全不着边际,别人看来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东西。于是就选了法语和非洲鼓和非洲音乐,也是出于对异国文化和风情的迷恋吧,从小迦佑就喜欢各种不同文化的东西,而且越偏越好,越小众越有意思。
Michelle在这方面与迦佑绝对的“臭味相投”,两人都喜欢法语,有时候也会一起约去小众电影院看没什么观众的法国电影,有的法国电影真的很无语,半天憋不出来一句话,或者整个画面都是黑白的,就整一个红气球飞来飞去,但两人却看得很津津有味。
Michelle比迦佑更有语言天赋,以至于后来Michelle还去了法国巴黎留学,学了时装设计,从之前的Accounting(会计)专业一下子投身到fashion(时尚)行业。对于Michelle这种跨度迦佑是一点都不惊讶,没有谁比Michelle更适合巴黎,更适合时尚了。
Michelle的气质实在是太巴黎了,第一次见她就是那种复古的长卷发,大红口红和高跟鞋,Michelle几乎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会穿着高跟鞋,特别女人味的那种,自然少不了追求者,与迦佑随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她们都喜欢异国文化,但关注的点不一样,风格也完全不一样。
大一迦佑看到学校某非盈利组织要去非洲做志愿者的海报时,迦佑便蠢蠢欲动地报名了,一是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二是学了一学期的非洲鼓和非洲音乐,也想去看一看非洲是什么样子的,感受一下非洲大草原。
在法语课上她立马与Michelle分享了这件事,Michelle两个大眼睛一瞪,先是惊奇地看着迦佑,然后马上就很兴奋地说好好好,她也要去!就这样两个中国女孩屁颠屁颠地跟着非盈利组织一起去了非洲肯尼亚做了一个月的志愿者。她们也是团里唯二的中国女孩。并不是说她们有多伟大想做人道主义工作,更多是出于一种好奇:非洲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国家?跟电视上说得一样吗?还有真的很想去非洲大草原看一下非洲的动物。
肯尼亚给迦佑留下的印象很深。有一部电影叫做走出非洲(OutofAfrica),拍得挺不错的。当时因为要去肯尼亚,迦佑和Michelle就做了大量的工作,也看了关于非洲的电影和纪录片。但电影归电影,现实归现实。
这个非盈利组织是法律系的一位学长组织的,他叫肯。肯是澳洲人,很高大帅气,据说是德国人后裔,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在人群中非常耀眼,但又有很稳重成熟的气质,他有点像那种救世主的感觉,一看就是来拯救地球,引领人类的那种主角。迦佑觉得跟着这样的领导很安心。
他们的非盈利组织每年都会安排大学生志愿者去非洲支教,也会给非洲难民送去福利。这不是救世主是什么?就这样我们一行十几个人从墨尔本出发,在沙特阿拉伯转机,最后抵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内罗毕是东非国家肯尼亚的首都,也是东非地区最大的城市,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算是非洲的国际化大都市,这里还有着“东非小巴黎”的称号。
内罗毕感觉和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差不多,不会让人觉得很穷。到了内罗毕你可能不会觉得是在非洲,和电视上的非洲不一样,这里也有现代化的设施和城市建筑等,还有很多来自各个国家的外职人员在这里生活工作。
但当我们后来去到志愿者的地方和贫民窟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故事了。和很多落后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一样,非洲的贫富差距极其大的,富裕的就很富裕,贫穷的就很贫穷,无法想象的贫穷。
我们先是被安排到一个小学去做志愿者,那里的条件设施非常不好,教室的屋子很黑,很破旧,也没有电灯,但是小孩子们都很开心,很热情,会唱歌给我吗们听,迦佑第一次忍不住留下眼泪,真难想象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还能保持这么积极的心态。
非洲人都很能歌善舞,即使是小孩子也很有音乐感,可以跳出很棒的舞蹈,而且他们从不吝啬他们的微笑,这一点很感动迦佑,她看到非洲人的热情和友好。
后来迦佑一个人被安排到另一个地方做志愿者,与Michelle分开。这是当地一个有钱的富商新开的一家收留残疾儿童的托儿所。这里的孩子天生出来就有缺陷,或者不能走路,或者无法说话,他们都患上了一种疾病,让他们四肢无力,一生下来就是负担,以至于以后的生活可能都无法自理。他们的父母平常又要上班,很多还都是单亲家庭,所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她们在上班前都会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先把孩子寄托在托儿所,是免费的。这里还专门聘请聘护士来悉心照料,护士每天会给婴儿们按摩,喂饭,迦佑也跟着学着做,虽然她知道她也不能帮上太多的忙。
这个富人因为他的二女儿也患有同样的病,所以才想到开这样一家托儿所,让更多患有同样的病的人也能受到照顾,得到治疗。
托儿所就开在他们家的附近,每天只需步行两分钟就到了。他们家的别墅非常大,算是非洲当地很有钱的人家了,即使里面的设施不像发达国家的别墅那么现代化,比如说没有热水器,要洗热水澡要去井里打水再烧水,一般非洲人都是洗凉水澡,也因为天气热的缘故。在这里的条件确实已经很不错了。房东太太每天都会做好吃的非洲美食乌伽黎(Ugali)给我们吃,他们家也有一个女佣人。
乌伽黎是非洲常见的主食,是一种稠密的玉米糊,然后再配上几个咖喱美食,就是很美味的非洲佳肴。非洲咖喱和印度咖喱不一样。非洲咖喱偏甜。因为迦佑的中国人,所以房东太太和女佣人也会特意去买米饭给迦佑做咖喱饭,对此迦佑很感激,相对于乌伽黎,她还是更喜欢吃大米饭,她的中国胃真是走到哪里都不会变。
迦佑和另外一个来自以色列的志愿者一起住在这个别墅里,这位以色列志愿者并不是从他们学校来的,而是自己从以色列过来的,她说以色列也经常会有人来非洲做志愿者。而且在以色列大家都要服兵役,包括女生,她也在部队呆过两年,所以一副大姐大的样子,出去总是很照顾迦佑,和她在一起迦佑很有安全感。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更让迦佑对这位以色列的大姐大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