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李儒欲献计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轮回汉末最新章节!
“主公,营外有自称李儒之人求见。”
是日,平县董军终于暂且停下了对孟津的攻打,项敖难得有时间思讨之后对策,不想董卓麾下李儒竟然来访。
“儒拜见镇国公!”
见李儒作揖见礼,项敖即便想将此人就地正法,为先帝刘宏除掉此人,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也只得抱拳回礼。想到淡然的示意李儒坐下,命人呈上些许清茶。跪坐下来之后,项敖才将鸩杀少帝刘辨的元凶细细看来。
并非项敖想象的一般阴狠角色,一袭青衫,头顶束髻。略微年长的李儒也没有太多衰老之色,方正的脸庞之上五官分明,虽谈不上俊俏,但让人瞧来却极为亲和。项敖如何都想不明白,为何显得如此正气之人,竟苟同董卓,祸害天下。
见项敖一直淡定不语,李儒不想耽搁,轻啄一口清茶润喉之后道:“今日儒前来,乃是奉陛下之命,太师嘱托。”
“陛下之命?呵呵!”项敖轻蔑一笑道:“那不知李骑都奉命前来作何?”
见得项敖如此,李儒并无太多表情,仍是淡定说道:“镇国公乃是先帝重臣,更是大汉肱骨,尽心尽责守护边疆。太师自入朝以来,虽有些许鲁莽行径,但太师初心乃是辅佐陛下重振大汉雄威。镇国公被奸妄之人迷惑,起兵犯京,乃是对先帝不仁,对陛下不忠也!”
“对先帝不忠?”项敖见得李儒如是神色,语气包含些许怒气道:“先帝信任,命臣守卫大汉边疆,辅佐陛下重振朝纲。尔等作何?鸩杀弘农王?弘农王乃是先帝子嗣,更有昔日九五之尊,尔等何来熊胆,敢谋害弘农王?”
李儒闻言,先是一愣,之后恍然想到,原来如此。随即表现出愧疚之色道:“镇国公莫慌气恼,儒不过奉命行事。当初太师废少帝立献帝,乃是为大汉江山社稷考虑。弘农王刘辨行径轻佻,毫无皇家威仪。已年过十四,竟不及当今陛下的远见。”
“朝廷本就已显糜烂之状,天下世家也是毫无作为。”李儒脸色些许愤恨说道:“若是弘农王当初安于闲乐,在陛下册封的封地内了度余生,怎可能会发生之后让太师背负骂名之事?镇国公可知,弘农王禅位之后,竟暗地里联络朝廷有异心的世家,妄图诛杀太师,篡夺献帝皇位,如此忤逆之罪,让陛下如何自处?”
“陛下年幼,不忍手足相残。但太师乃是辅佐大臣,定不会让陛下之皇位有丝毫威胁。无奈之下,太师只得将千古骂名背负己身,替陛下除掉隐患。”李儒一脸正气,慨忿说道:“皇家争斗本就无情,镇国公想看到因帝位之争让洛阳大乱乎?”
“荒谬!”项敖猛拍凭几,站立起来道:“弘农王乃是陛下兄长,怎可能如此?尔等欲欺瞒天下,独霸朝纲,天理难容。”
“镇国公息怒!”李儒见状,慌忙躬身深拜,声音些许阴厉道:“
镇国公不信儒之言论,但事已至此,镇国公欲意何为?攻下洛阳诛杀太师?”
“不杀董卓,难慰先帝之灵!”
李儒起身,抬起头来,望着项敖森然道:“糊涂匹夫!”
“朝纲不振,乃是宦官蒙蔽,外戚干政之果,加之世家只顾家族利益,方才使天下变得如今模样。”李儒脸色涨红,显得极为气氛道:“难道镇国公以为诛杀太师之后便能还朝纲清明?汝镇国公乃是先帝重臣,忠于朝廷的名声闻名天下。各地所谓的豪杰,需要汝之镇国公名声,方可出师有名。”
“若是太师果真被汝等联军诛杀,镇国公还认为群雄会让镇国公入朝?镇国公难道忘了,先帝曾有诏,不得朝廷诏令,镇国公终身不得入朝乎?若是汝镇国公不得入朝,太师被诛,镇国公以为将会是何人辅佐陛下?袁绍?袁术?孙坚?还是那些不成气候的朝中大臣?”
李儒一通疑问,尽数甩给项敖。在天下看来,所谓的镇国公项敖不过是贫寒之身,难有成就。再加上项敖往日表现似乎是愚忠皇室,让天下之人觉得项敖难有成就。李儒如此质问项敖,是想着将项敖内心的担忧提到台面,让项敖知难而退。
但是天下之人又如何知晓项敖自己的想法?若不是念及刘宏对项敖恩情,本就自觉不是这个世界之人的项敖还会在乎所谓的先帝血脉?
望着低头沉思的项敖,李儒神色自信,甚至些许自得。
片刻过后,项敖似乎些许颓废的抬起头,情绪低落。李儒见得项敖如此,不等项敖开口,急忙说道:“当今陛下亦是正统,只要项公为陛下镇守边疆,仍然是为朝廷分忧,为先帝效忠。即便如今董卓变现不尽人意,但朝中大臣定会设法补救,项公为何如此固执,让朝廷乱上加乱?”
“况且此次所谓盟军主脑袁绍更是不仁不义,害得项公痛失挚爱,此仇不报,何为君子?”
“嗯?!”项敖闻言,脸色不负方才颓唐,脸色突变。项敖站起身来,缓缓来到李儒身前,脸色狠厉。原本胜券在握的李儒,突地感觉到惊天的杀气朝自己袭来,背脊冷汗瞬间溢出,双腿更是不停使唤的发起抖来。
“汝是如何知晓袁绍杀吾爱妻?”
李儒强撑双腿,捧手作揖,声音颤抖着道:“自儒得陛下器重,便提陛下掌控者皇家暗卫。袁绍此人行径可疑,儒便多方收集此人讯息,方才得知。”
李儒言罢,项敖盯着李儒看了许久,之后收回骇人的气势,回坐到凭几之前。杀意散去,李儒如同从水中捞出来般,满身是汗。见项敖冷静下来,李儒深吸几口气,镇定下来道:“不仅如此,袁绍此人与昔日黄巾叛乱,宦官、外戚作乱朝纲等事皆有联系。”
说到此处,李儒眼神一亮,计从心出道:“以儒看来,袁绍此人恐怕已窥视大汉
江山已久,再加之其四世三公之名,若是太师殒命,朝廷威望不在,此人...”
“袁绍对于项公,国恨家仇皆具。”李儒压抑着心中兴奋继续道:“若是联军旧攻洛阳不下,袁绍此人定会设法散去联军。待联军散去,各方群雄定然为了一己之利相互攻伐,皆是诸侯林立,袁绍定会凭借自己优势,鲸吞天下。”
“袁绍乃是河北起家,顶让视项公为眼中钉。届时,儒可上书陛下,言明袁绍罪行。项公便可名正言顺的出兵冀州,讨伐袁绍。一来,可保大汉江山稳固;而来,可报项公杀妻之仇。”
说罢,李儒再难忍住心中兴奋,两眼放光的盯着项敖。
项敖低头饮茶,用余光瞄了眼李儒,心中叹服:有如此谋士,董卓权倾天下不无道理。此人看似无并大智,却不想片刻间便将北域诸人商讨的结果说出一二。
“尔不惧死乎?”项敖佯作怒急:“董卓末路已至,何来诸侯林立一说?回去告诉董卓,本公不日便会杀入洛阳,接回陛下。让董卓洗干净项上人头。”李儒闻言,兴奋的脸色一顿。如此匹夫,本骑都说得如此明了,还看不明天下局势?
不对!心中念头一闪,李儒立马停止劝说,脸色转瞬变成可惜姿态叹息道:“哎...既然如此,儒便不再打扰项公。”
好一个项敖,原来被天下称颂的重臣也不过是惺惺作态。李儒转身,偏头撇了一眼,似乎想用后脑看穿项敖心思。呵呵,阴谋不行,本骑都便给尔等来个阳谋。李儒嘴角一翘,心中思虑万千。
项敖望着李儒离去的背影,深深叹息。原本打算只是敷衍李儒劝说,却不想此人自己想通了来去,看来诸侯并起已成大势,确实无法阻挡。只是如何才能在董卓手中保下先帝血脉?项敖起身来到帐外,遥望洛阳,心中思讨着。
在项敖心底,何人称帝并无所谓。只要天下百姓能够安泰生活变好,即便自己夺得天下也无不可,只是刘宏的托付让项敖纠结不已。
李儒的悄然到访无人知晓,而此时的酸枣联军的营地内也争吵不停。曹操回到酸枣,少不了被众人数落。曹操也未放在心上,相比自己的名声,曹操此时更在意的是如何能够除掉董卓。
当曹操把心中思讨表明之后,有赞同,有反对。不过还好,最后终于在利益,名声的诱惑下,联军之中的绝大多数还是赞同了曹操的提议,袁绍当然也不会放过捞取声望的时刻。酸枣联军便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之下,挥军虎牢关。
却是如曹操所料,虎牢关及成皋城守兵不过千余,大多还是老弱伤残,被吕布安置再次。数日前人头攒动的虎牢关,此时已只剩下瑟瑟秋风以及偶能听闻的凄惨哭丧之声。见得虎牢关惨象,孔融、陶谦等大儒叹息不已,而其余各镇人马却是稍作休整之后,匆忙的越过虎牢关,朝洛阳城奔袭而去。
“主公,营外有自称李儒之人求见。”
是日,平县董军终于暂且停下了对孟津的攻打,项敖难得有时间思讨之后对策,不想董卓麾下李儒竟然来访。
“儒拜见镇国公!”
见李儒作揖见礼,项敖即便想将此人就地正法,为先帝刘宏除掉此人,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也只得抱拳回礼。想到淡然的示意李儒坐下,命人呈上些许清茶。跪坐下来之后,项敖才将鸩杀少帝刘辨的元凶细细看来。
并非项敖想象的一般阴狠角色,一袭青衫,头顶束髻。略微年长的李儒也没有太多衰老之色,方正的脸庞之上五官分明,虽谈不上俊俏,但让人瞧来却极为亲和。项敖如何都想不明白,为何显得如此正气之人,竟苟同董卓,祸害天下。
见项敖一直淡定不语,李儒不想耽搁,轻啄一口清茶润喉之后道:“今日儒前来,乃是奉陛下之命,太师嘱托。”
“陛下之命?呵呵!”项敖轻蔑一笑道:“那不知李骑都奉命前来作何?”
见得项敖如此,李儒并无太多表情,仍是淡定说道:“镇国公乃是先帝重臣,更是大汉肱骨,尽心尽责守护边疆。太师自入朝以来,虽有些许鲁莽行径,但太师初心乃是辅佐陛下重振大汉雄威。镇国公被奸妄之人迷惑,起兵犯京,乃是对先帝不仁,对陛下不忠也!”
“对先帝不忠?”项敖见得李儒如是神色,语气包含些许怒气道:“先帝信任,命臣守卫大汉边疆,辅佐陛下重振朝纲。尔等作何?鸩杀弘农王?弘农王乃是先帝子嗣,更有昔日九五之尊,尔等何来熊胆,敢谋害弘农王?”
李儒闻言,先是一愣,之后恍然想到,原来如此。随即表现出愧疚之色道:“镇国公莫慌气恼,儒不过奉命行事。当初太师废少帝立献帝,乃是为大汉江山社稷考虑。弘农王刘辨行径轻佻,毫无皇家威仪。已年过十四,竟不及当今陛下的远见。”
“朝廷本就已显糜烂之状,天下世家也是毫无作为。”李儒脸色些许愤恨说道:“若是弘农王当初安于闲乐,在陛下册封的封地内了度余生,怎可能会发生之后让太师背负骂名之事?镇国公可知,弘农王禅位之后,竟暗地里联络朝廷有异心的世家,妄图诛杀太师,篡夺献帝皇位,如此忤逆之罪,让陛下如何自处?”
“陛下年幼,不忍手足相残。但太师乃是辅佐大臣,定不会让陛下之皇位有丝毫威胁。无奈之下,太师只得将千古骂名背负己身,替陛下除掉隐患。”李儒一脸正气,慨忿说道:“皇家争斗本就无情,镇国公想看到因帝位之争让洛阳大乱乎?”
“荒谬!”项敖猛拍凭几,站立起来道:“弘农王乃是陛下兄长,怎可能如此?尔等欲欺瞒天下,独霸朝纲,天理难容。”
“镇国公息怒!”李儒见状,慌忙躬身深拜,声音些许阴厉道:“
镇国公不信儒之言论,但事已至此,镇国公欲意何为?攻下洛阳诛杀太师?”
“不杀董卓,难慰先帝之灵!”
李儒起身,抬起头来,望着项敖森然道:“糊涂匹夫!”
“朝纲不振,乃是宦官蒙蔽,外戚干政之果,加之世家只顾家族利益,方才使天下变得如今模样。”李儒脸色涨红,显得极为气氛道:“难道镇国公以为诛杀太师之后便能还朝纲清明?汝镇国公乃是先帝重臣,忠于朝廷的名声闻名天下。各地所谓的豪杰,需要汝之镇国公名声,方可出师有名。”
“若是太师果真被汝等联军诛杀,镇国公还认为群雄会让镇国公入朝?镇国公难道忘了,先帝曾有诏,不得朝廷诏令,镇国公终身不得入朝乎?若是汝镇国公不得入朝,太师被诛,镇国公以为将会是何人辅佐陛下?袁绍?袁术?孙坚?还是那些不成气候的朝中大臣?”
李儒一通疑问,尽数甩给项敖。在天下看来,所谓的镇国公项敖不过是贫寒之身,难有成就。再加上项敖往日表现似乎是愚忠皇室,让天下之人觉得项敖难有成就。李儒如此质问项敖,是想着将项敖内心的担忧提到台面,让项敖知难而退。
但是天下之人又如何知晓项敖自己的想法?若不是念及刘宏对项敖恩情,本就自觉不是这个世界之人的项敖还会在乎所谓的先帝血脉?
望着低头沉思的项敖,李儒神色自信,甚至些许自得。
片刻过后,项敖似乎些许颓废的抬起头,情绪低落。李儒见得项敖如此,不等项敖开口,急忙说道:“当今陛下亦是正统,只要项公为陛下镇守边疆,仍然是为朝廷分忧,为先帝效忠。即便如今董卓变现不尽人意,但朝中大臣定会设法补救,项公为何如此固执,让朝廷乱上加乱?”
“况且此次所谓盟军主脑袁绍更是不仁不义,害得项公痛失挚爱,此仇不报,何为君子?”
“嗯?!”项敖闻言,脸色不负方才颓唐,脸色突变。项敖站起身来,缓缓来到李儒身前,脸色狠厉。原本胜券在握的李儒,突地感觉到惊天的杀气朝自己袭来,背脊冷汗瞬间溢出,双腿更是不停使唤的发起抖来。
“汝是如何知晓袁绍杀吾爱妻?”
李儒强撑双腿,捧手作揖,声音颤抖着道:“自儒得陛下器重,便提陛下掌控者皇家暗卫。袁绍此人行径可疑,儒便多方收集此人讯息,方才得知。”
李儒言罢,项敖盯着李儒看了许久,之后收回骇人的气势,回坐到凭几之前。杀意散去,李儒如同从水中捞出来般,满身是汗。见项敖冷静下来,李儒深吸几口气,镇定下来道:“不仅如此,袁绍此人与昔日黄巾叛乱,宦官、外戚作乱朝纲等事皆有联系。”
说到此处,李儒眼神一亮,计从心出道:“以儒看来,袁绍此人恐怕已窥视大汉
江山已久,再加之其四世三公之名,若是太师殒命,朝廷威望不在,此人...”
“袁绍对于项公,国恨家仇皆具。”李儒压抑着心中兴奋继续道:“若是联军旧攻洛阳不下,袁绍此人定会设法散去联军。待联军散去,各方群雄定然为了一己之利相互攻伐,皆是诸侯林立,袁绍定会凭借自己优势,鲸吞天下。”
“袁绍乃是河北起家,顶让视项公为眼中钉。届时,儒可上书陛下,言明袁绍罪行。项公便可名正言顺的出兵冀州,讨伐袁绍。一来,可保大汉江山稳固;而来,可报项公杀妻之仇。”
说罢,李儒再难忍住心中兴奋,两眼放光的盯着项敖。
项敖低头饮茶,用余光瞄了眼李儒,心中叹服:有如此谋士,董卓权倾天下不无道理。此人看似无并大智,却不想片刻间便将北域诸人商讨的结果说出一二。
“尔不惧死乎?”项敖佯作怒急:“董卓末路已至,何来诸侯林立一说?回去告诉董卓,本公不日便会杀入洛阳,接回陛下。让董卓洗干净项上人头。”李儒闻言,兴奋的脸色一顿。如此匹夫,本骑都说得如此明了,还看不明天下局势?
不对!心中念头一闪,李儒立马停止劝说,脸色转瞬变成可惜姿态叹息道:“哎...既然如此,儒便不再打扰项公。”
好一个项敖,原来被天下称颂的重臣也不过是惺惺作态。李儒转身,偏头撇了一眼,似乎想用后脑看穿项敖心思。呵呵,阴谋不行,本骑都便给尔等来个阳谋。李儒嘴角一翘,心中思虑万千。
项敖望着李儒离去的背影,深深叹息。原本打算只是敷衍李儒劝说,却不想此人自己想通了来去,看来诸侯并起已成大势,确实无法阻挡。只是如何才能在董卓手中保下先帝血脉?项敖起身来到帐外,遥望洛阳,心中思讨着。
在项敖心底,何人称帝并无所谓。只要天下百姓能够安泰生活变好,即便自己夺得天下也无不可,只是刘宏的托付让项敖纠结不已。
李儒的悄然到访无人知晓,而此时的酸枣联军的营地内也争吵不停。曹操回到酸枣,少不了被众人数落。曹操也未放在心上,相比自己的名声,曹操此时更在意的是如何能够除掉董卓。
当曹操把心中思讨表明之后,有赞同,有反对。不过还好,最后终于在利益,名声的诱惑下,联军之中的绝大多数还是赞同了曹操的提议,袁绍当然也不会放过捞取声望的时刻。酸枣联军便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之下,挥军虎牢关。
却是如曹操所料,虎牢关及成皋城守兵不过千余,大多还是老弱伤残,被吕布安置再次。数日前人头攒动的虎牢关,此时已只剩下瑟瑟秋风以及偶能听闻的凄惨哭丧之声。见得虎牢关惨象,孔融、陶谦等大儒叹息不已,而其余各镇人马却是稍作休整之后,匆忙的越过虎牢关,朝洛阳城奔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