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の十五章·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扶苏不见荷华最新章节!
写在前面的:昨天写完就贴出去了,没注意是存草稿还是审核发布,然后就去给自己庆生了。说来惭愧我过生日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不是做文章,不是温良恭俭让,是一个阶级玩坏另一个阶级的捣乱,是请大家来玩《大明辅弼》的成人桌游。演员均用化名代替,化名全是三国人物,因为战国、三国、大明朝都是我最喜欢的三个朝代,所以这本书完本之后,还计划写一部背景是三国的故事,大概吧~
然后,就是昨天的战况,架空历史的展开,也真是波诡云谲啊!
建武元年
文帝讳丕,字子桓。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光应禅让,应天登祚,临朝恭俭,万民垂服。
股肱之臣鞠躬尽力,煌煌大明众正盈朝。
首辅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五世三公,忠烈之后。上理阴阳,下遂万物,声望显赫,时评曰治世能臣。
吏部尚书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世家,鹰视狼顾,有两脚豺狼之秽称。
户部尚书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县大户,早年追随武帝起兵,生性俭朴,淡泊名利。
礼部尚书曹植,字子建,受领王爵,文采斐然。民间传说,陛下宠妃甄姬与陛下、尚书三人,关系微妙且尴尬,本实录不表述,亦不表态。
兵部尚书郭嘉,字奉孝,颍川人士,朝野上下一致公认其乃“上天之馈赠”,官至“军师祭酒”智计频出,不断升迁后,同僚仍以“祭酒”为爱称,祭酒亦欣然应允。
刑部尚书荀彧,字文若,颍川人士,伟美仪容,体带熏香,许洛两城富贵均以熏香为荣,世称荀令君,独来独往,自成一派。素有王佐之才,曾献驱虎吞狼之计,敌酋评曰:“绵里藏针,玉面黑心”。
工部尚书钟会,字士季,颖川人,太傅、书法家钟繇幼子。六部尚书资历最低,才能不彰,受下层年轻官吏标榜。
**********我的文言功底还是很不错的***************
建武元年三月
刑部尚书奏本部事,言大赦天下事,附议者工部、礼部,“新朝新气象”、“四方仰德”;驳斥者户部、吏部,称“国有国法,不能率性而为”、“皇威磐固,无需大赦维稳”。
郭祭酒主持科考不表态,仅授意锦衣卫关注司礼监与内阁动态。
吏部指使司礼监廷杖着实打支持者,廷议声势弱,虽内阁首辅批准,刑部亦为陛下献丹药,无奈自己在奏事时不努力,批红不通过。
建武元年八月
兵部尚书阅卷发现学子竟有“工商皆本”的错误思想,告知皇上,皇上决定禁毁书院,统一思想。令首辅推选一人主持禁毁一事。
首辅圣眷式微,不计前嫌,推荐工部尚书,理由是:钟工部在书生里颇有声望,令行禁止,学生们一定会支持。
建武元年九月
工部尚书《书院改制方案草案》出笼,户部、吏部支持,礼部、刑部反对,又因方案超越时代,钟会眼高手低,禁毁书院一事一塌糊涂。国政有失,皇帝怒斥首辅无识人之明,从国库拨款,修缮直隶书院若干,令工部督工,将功折罪。
*******第一年大家都在互相试探,摩擦摩擦*******
建武二年
钟工部尽心尽力、多快好省,完成重建学府事项,有大笔结余,便奏请将此些工程款用作整饬边事。
此奏疏接连引起相关部门反弹。礼部驳斥:“你可以用这些钱买文具买教材,何必用近水止远渴”兵部驳斥,这些钱还不够塞牙缝,如果让别的国家知道了,少不了我们提高军费要搞军备竞赛的把柄。
在户部、刑部、礼部友情支持下,钟工部动用廷杖,着实杖打支持兵部的御史,但改变不了声势,虽然首辅爱才心切,勉强通过,但天子真心觉得工部做得过分了,奏事未通过。
杨首辅圣眷顿减,钟工部圣眷达到低谷,郭兵部仗义执言有功,圣眷昌隆。
首辅圣眷因此事大幅度减少还有一个说法,牵涉到曹礼部。
礼部尚书与皇上打赌,首先表态自己是支持派的,如果首辅否决这个议案,那么自己自甘认输,送皇上佳人一名。然而首辅支持,皇上没能得到佳人,所以否决提案。
结合两年的行为,大家一致断定,曹礼部支持谁,谁就一定会失败。
建武三年七月
工部值守期间,人浮于事,发起裁汰冗事运动。户部推举工部:“谁值班谁搞定”,工部、兵部推举刑部“荀令君知人善任,必能选得循吏”,于是荀令君推荐了吏部尚书:“此乃司马尚书分内之事,推辞不得。”,礼部附议,司马吏部当仁不让,主持大局。
司马吏部方案出台:寒门士族纷纷拔擢,削弱皇亲国戚在朝标签。
夏侯户部第一个跳起来反对:“咱们陪太祖武皇帝打过江山,要点小官怎么了?又没做错什么,凭什么不让干了?”
司马吏部一脸肃穆,拿出一份材料:“听说令堂已经亡故,你为何不回家守孝呢?”于是夏侯户部只得气呼呼的离开朝堂,收拾行李,回谯县守孝。
曹礼部同样表达担忧:“我艹,他这样逼着我不得不反对你,是不是就能让你的方案通过?司马大人好心机啊!”
刑部尚书刚要发言,司马吏部立刻变脸:“你推荐我主持大局,就别怪我执法公正了,来人呐,这个御史要反对我,先打一顿屁股再说。”
铁腕之下,首辅觉得后背发凉,大开绿灯。荀刑部与曹礼部决定联合造假,荀刑部送佳人一名,曹礼部贿赂司礼监执笔太监,改变批红结果。
万万没想到,执笔太监畏惧司马吏部,竟然批准人员调动方案。
朝野上下一心,又是吏部分内职责,此次裁汰冗员十分完美的执行下去。
国运转圜,龙心大悦,盖应司马之功。首辅圣眷回暖,司马吏部圣眷飙涨,仍不忘报答曹礼部:“曹尚书所提到的不足,某也考虑进执行的注意事项之中,多亏了他才得以顺利进行,请圣上明察”
曹礼部愧受恩典。
******第二年大家还是想把事情做好的,没有太扯后腿******
建武三年
钟工部自觉无功于国家,告假一年,回乡反省,皇上准奏,是年,国家平稳运行,四海升平,国泰民安。
******然而这一切都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建武四年
荀刑部再次恳请大赦天下,因前车之鉴,朝中纷纷反对,就连曹礼部也打算打破诅咒,反对荀刑部。
荀刑部大怒,亲自监督廷杖过程,太监们不敢怠慢,把所有反对者都给打出血才肯罢休。司马吏部也不是省油的灯,挟余威,叉着腰,也对支持者发动廷杖。于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左边站着荀令君,右边站着两腿豺狼,陪着两尊大佛执行廷杖。
【九千岁亲自监刑,孩儿们都拿出些本事来,给咱家用心打】
杨首辅眼看收不住场面,掐指一算赶紧让夏侯户部夺情回朝主持大局。夏侯户部跟曹礼部了解一下情况后觉定采用他的建议来一场大京察。
【京察了,京察了,两三年就来一回】
京察过后,朝野势力大洗牌,荀刑部赠送字画给杨首辅却未留下把柄,乃是因为这墨宝原本是杨首辅之父杨彪所书,荀令君“物归原主”罢了。
杨首辅通过票拟之后,没有表态的夏侯户部在这时候献佳人一名,皇上便以为这是要自己反对提案;于是,就连夏侯户部都觉得荀刑部就要说服皇上的时候,皇上居然反对该项奏折。首辅圣眷再次走低,夏侯户部也莫名其妙的圣眷优隆。
曹礼部终于也打破诅咒,可喜可贺。
朝堂如何熙熙攘攘,民间照旧和和气气,直教人猜不透为何要往名利场钻。
此年教化敦睦,环野靖宇。
******荀令君这是要自决于人民,自绝于五十六个州郡******
建武五年
春,皇上宠幸新妃子莲妃,原本要升格为莲贵妃,但“连跪”太难听了,于是皇上打算用别的方法赏赐。夏侯户部奏兴修宫殿事,为莲妃建一所大别野,远离纷乱的后宫。
刑部第一个以“不恤民力”反对,又扬言“谁敢附议我就打谁屁股,不打到皮开肉绽决不罢休”
其他四部纷纷倒向户部,却又不敢惹怒荀刑部,唯有老臣郭祭酒站出来,荀刑部不敢撕破脸,就把替郭祭酒的御史拉出来打。
直到杨首辅通过票拟,众人这才预测,荀令君这辈子别想出头了。
孤臣荀令君不依不饶,再次给皇上献丹药,无奈先前支持声势浩大,皇上就算想帮,这个大粗腿也拧不过六七条胳膊,只得同意,并且很高兴的给新宫殿取名移宫。于是杨首辅、夏侯户部、兵部尚书郭祭酒、钟工部均蒙圣眷。
建武五年夏
移宫落成,莲妃入住移宫。
建武五年秋
皇上偶感风寒,连日不朝。夏侯户部听闻宫内秘闻,原来是有个小宫女发现莲妃用“扎稻草人”的方式为皇上祈福,胡子都气歪了,迅速密保天子,并磕头告罪。皇上龙颜大怒,迅速召见首辅及其他五部大臣前来商议。
此大案要案非同小可,无人敢揽下此事调查。
夏侯户部说:“既然是案件,那么刑部当仁不让。”
荀刑部反唇相讥:“我记得有人说过——谁值班谁搞定——你还记得是谁说的么?”
钟工部与郭祭酒对视一眼,都觉得既然是皇室的家务事,让同样为皇室的曹礼部处理比较合适,正当他们要开口的时候,曹礼部说话了:“臣......”
“臣愿背负革职之罪为陛下分忧”所有人纷纷侧目,看向这个沉毅的声音,原来是司马吏部要为所有人出头了。
上一次同样是他挽救了国家继续衰颓的厄运,这一次,他再次扛上这样的重担。
曹礼部话音未落,只得迅速改口:“......愿全力协助司马大人。”
杨首辅这时候也表态:“请陛下信任司马大人,臣等静候司马大人佳音。”
皇上这才开口:“不是静候,是全力配合。”
有了皇上和首辅的双重保证,吏部尚书顺风顺水,这一切似乎都在司马懿的掌握之中。
然而,只要这件大案办成了,司马吏部便能一跃成为内阁成员,圣眷也会超过现任首辅。于是荀刑部开始唱反调,要求公开办案进度;钟工部与郭祭酒觉得曹礼部会沾司马吏部的光扶摇直上,也开始以配合为名插手此事。
司马吏部一面要应付其他同僚,一面要调查案件,心力交瘁。到最后雷声大雨点小的草草结束案件,莲妃清白无罪,但疑点重重,皇上亦颜面无光,对首辅、司马吏部开始失望。
国运似乎有走下坡路的趋势。
****前朝亡国,自有气数,迁罪女子,其怪也欤,不知本朝,前途庶几****
建武六年
二月,工部奏祥瑞事,称在嵩山脚下发现茎叶均白的白莲花,兵部以“哗众取宠”驳奏,除曹礼部不做表态外,纷纷表示可以支持,夏侯户部:“就拿这小玩意冲冲喜也好。”
杨首辅通过票拟,皇帝亦批红同意,收下祥瑞,送给莲妃,宣布今年科考殿试,以祥瑞为题。
建武六年秋
为防止殿试题目泄露,科考提前一年,但仍旧发生舞弊事件。
科举舞弊,曹礼部以身作则请缨调查,并且密奏皇上寻求支持。朝堂上下本对此事及不看好,于是墙倒众人推,除了献上祥瑞的钟工部没有表态,几乎所有尚书都表示对曹礼部调查方案唱空,声势十分低迷。
然而,偏爱跟朝堂主流唱反调的荀刑部竟然支持曹礼部。
面对这个朝堂最弱组合,杨首辅原本也不看好,没想到荀刑部发动倒阁运动弹劾首辅,提案直接越过内阁直呈皇上面前。
郭祭酒眼见局势不妙,迅速指使司礼监从中作梗,要改变皇上批红,然而礼部早已提前跟锦衣卫打好招呼,只要一个司礼监出头,就可以带他去太祖武皇帝那边守陵。
【我太祖武皇帝有七十二处疑冢,我也不知你去的是不是正处。】
二位尚书配合默契很快查出舞弊内幕,却对真相秘而不宣,皇上亦表示理解。原本可以拔擢入阁的礼部尚书也仅仅赏赐名人书画,襄助礼部的荀令君同样圣眷回暖,杨首辅办事不利,圣眷顿减。
陈思王在教育问题上捍卫了礼制的荣耀,杜绝了一场自上而下的信任危机,也让儒林士子看到了属于科举的矜持与尊严,更加拥护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国运也向大治迈向更坚实的一步。
******大明朝朝气蓬勃,文皇帝春秋鼎盛,只有尚书各个不是省油的灯******
建武七年
司马吏部叩阙密奏,弹劾荀刑部乱法僭恩,朝堂哗然,荀刑部百口莫辩,圣眷走低。
是年,国泰民安。
******其实任何打击都不能抹杀“最强反对党”荀令君的热情******
建武八年
开春司马吏部言礼部事,奏外夷入贡,播传大明天威。声势浩广,兵部、礼部、工部纷纷响应。
次月,荀刑部丧亲,曹礼部上书令其丁忧。
次日,户部尚书称为荀刑部夺情,恳请皇上留下荀令君忠勤国事。
旬日后,荀刑部公开反对外夷入贡,兵部尚书郭祭酒动用廷杖,将支持荀刑部的言官杖打出宫。
至此,再无人反对,外夷入贡事顺利通过。
建武八年夏
大明朝举行阅兵,并邀万国使节一同观看,彰我大明军貌,壮我大明国威。
杨首辅圣眷优隆,郭祭酒、曹礼部、司马吏部各获嘉奖。
是年,风调雨顺,军民一心。
******荀令君怕是要葬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了******
建武九年
吾皇有意发展造船业,钟工部请旨新建沿海港口,礼部、户部联名支持。龙心大悦,指示竣工后亲自剪彩,于是工部另在连云港拨款新建行宫,以备后续。
秋,港口特区竣工,皇按抚东进连云港,览黄河入海,眺青帆远影。题诗曰: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除却诗歌,吾皇游历齐鲁,点评当地美食,齐鲁菜系由此脱颖而出。
数日后,齐鲁白莲教造反,称朝廷大兴土木,不恤民力,乃“官逼民反”之妖言。
文帝虽坐困局中,仍气定神闲,昔日随太祖武皇征讨袁贼,已有大将风度,无畏邪教作祟。
朝堂之上因由谁挂帅救出文帝而分作两派。
吏部尚书与兵部尚书推选工部尚书,工部尚书自称祸肇于己,当仁不让。
而刑部尚书再次打擂,声称镇压白莲教谋反弑君以明,可直接就地正法,刑部主管司法,自可加快效率。
户部尚书与吏部尚书表示支持孤臣荀令君。
杨首辅担心双方互相争权会耽误最佳镇压时机,用抓阄方式选出镇压元帅,最后负责平乱的主帅由荀令君担任。
杨首辅全力支持荀令君出征,郭祭酒一片公心全力支持。原本支持荀令君的曹礼部与夏侯户部竟然反水,对荀令君的战略表示怀疑,原本明朗的朝廷局势变得晦涩起来。
司马吏部也坐不住了,频频与司礼监往来,司礼监更是从中作梗,阻扰荀令君行事。
大家这才明白司马吏部竟然是阉党走狗,将舆论矛头指向司马吏部,夏侯户部不甘示弱,对支持荀令君的都御史动用廷杖。
朝廷阴风阵阵,荀令君顶着压力,率大军出征,不负众望镇压白莲教。白莲之乱得以平息,圣上亦有惊无险。
荀令君救驾用功,拔擢内阁,杨首辅、郭祭酒安抚大后方有功无私,亦论功行赏。
司马懿祸乱朝纲,革职流放,永不叙用;夏侯惇、曹植阻扰朝廷行事,降职削爵剥地。
陈群补阙刑部尚书,后提出九品中正制,平调吏部尚书,满宠补阙刑部尚书。
建武九年冬
文帝批示来年新年号——钧腾。
在文帝与杨首辅的领导下,国运兴隆。
******那么此次《大明辅弼》试玩到此结束,我也没想到到处与人作对的荀令君最后能入阁拜相,这或许就是游戏的魅力吧******
写在前面的:昨天写完就贴出去了,没注意是存草稿还是审核发布,然后就去给自己庆生了。说来惭愧我过生日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不是做文章,不是温良恭俭让,是一个阶级玩坏另一个阶级的捣乱,是请大家来玩《大明辅弼》的成人桌游。演员均用化名代替,化名全是三国人物,因为战国、三国、大明朝都是我最喜欢的三个朝代,所以这本书完本之后,还计划写一部背景是三国的故事,大概吧~
然后,就是昨天的战况,架空历史的展开,也真是波诡云谲啊!
建武元年
文帝讳丕,字子桓。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光应禅让,应天登祚,临朝恭俭,万民垂服。
股肱之臣鞠躬尽力,煌煌大明众正盈朝。
首辅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五世三公,忠烈之后。上理阴阳,下遂万物,声望显赫,时评曰治世能臣。
吏部尚书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世家,鹰视狼顾,有两脚豺狼之秽称。
户部尚书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县大户,早年追随武帝起兵,生性俭朴,淡泊名利。
礼部尚书曹植,字子建,受领王爵,文采斐然。民间传说,陛下宠妃甄姬与陛下、尚书三人,关系微妙且尴尬,本实录不表述,亦不表态。
兵部尚书郭嘉,字奉孝,颍川人士,朝野上下一致公认其乃“上天之馈赠”,官至“军师祭酒”智计频出,不断升迁后,同僚仍以“祭酒”为爱称,祭酒亦欣然应允。
刑部尚书荀彧,字文若,颍川人士,伟美仪容,体带熏香,许洛两城富贵均以熏香为荣,世称荀令君,独来独往,自成一派。素有王佐之才,曾献驱虎吞狼之计,敌酋评曰:“绵里藏针,玉面黑心”。
工部尚书钟会,字士季,颖川人,太傅、书法家钟繇幼子。六部尚书资历最低,才能不彰,受下层年轻官吏标榜。
**********我的文言功底还是很不错的***************
建武元年三月
刑部尚书奏本部事,言大赦天下事,附议者工部、礼部,“新朝新气象”、“四方仰德”;驳斥者户部、吏部,称“国有国法,不能率性而为”、“皇威磐固,无需大赦维稳”。
郭祭酒主持科考不表态,仅授意锦衣卫关注司礼监与内阁动态。
吏部指使司礼监廷杖着实打支持者,廷议声势弱,虽内阁首辅批准,刑部亦为陛下献丹药,无奈自己在奏事时不努力,批红不通过。
建武元年八月
兵部尚书阅卷发现学子竟有“工商皆本”的错误思想,告知皇上,皇上决定禁毁书院,统一思想。令首辅推选一人主持禁毁一事。
首辅圣眷式微,不计前嫌,推荐工部尚书,理由是:钟工部在书生里颇有声望,令行禁止,学生们一定会支持。
建武元年九月
工部尚书《书院改制方案草案》出笼,户部、吏部支持,礼部、刑部反对,又因方案超越时代,钟会眼高手低,禁毁书院一事一塌糊涂。国政有失,皇帝怒斥首辅无识人之明,从国库拨款,修缮直隶书院若干,令工部督工,将功折罪。
*******第一年大家都在互相试探,摩擦摩擦*******
建武二年
钟工部尽心尽力、多快好省,完成重建学府事项,有大笔结余,便奏请将此些工程款用作整饬边事。
此奏疏接连引起相关部门反弹。礼部驳斥:“你可以用这些钱买文具买教材,何必用近水止远渴”兵部驳斥,这些钱还不够塞牙缝,如果让别的国家知道了,少不了我们提高军费要搞军备竞赛的把柄。
在户部、刑部、礼部友情支持下,钟工部动用廷杖,着实杖打支持兵部的御史,但改变不了声势,虽然首辅爱才心切,勉强通过,但天子真心觉得工部做得过分了,奏事未通过。
杨首辅圣眷顿减,钟工部圣眷达到低谷,郭兵部仗义执言有功,圣眷昌隆。
首辅圣眷因此事大幅度减少还有一个说法,牵涉到曹礼部。
礼部尚书与皇上打赌,首先表态自己是支持派的,如果首辅否决这个议案,那么自己自甘认输,送皇上佳人一名。然而首辅支持,皇上没能得到佳人,所以否决提案。
结合两年的行为,大家一致断定,曹礼部支持谁,谁就一定会失败。
建武三年七月
工部值守期间,人浮于事,发起裁汰冗事运动。户部推举工部:“谁值班谁搞定”,工部、兵部推举刑部“荀令君知人善任,必能选得循吏”,于是荀令君推荐了吏部尚书:“此乃司马尚书分内之事,推辞不得。”,礼部附议,司马吏部当仁不让,主持大局。
司马吏部方案出台:寒门士族纷纷拔擢,削弱皇亲国戚在朝标签。
夏侯户部第一个跳起来反对:“咱们陪太祖武皇帝打过江山,要点小官怎么了?又没做错什么,凭什么不让干了?”
司马吏部一脸肃穆,拿出一份材料:“听说令堂已经亡故,你为何不回家守孝呢?”于是夏侯户部只得气呼呼的离开朝堂,收拾行李,回谯县守孝。
曹礼部同样表达担忧:“我艹,他这样逼着我不得不反对你,是不是就能让你的方案通过?司马大人好心机啊!”
刑部尚书刚要发言,司马吏部立刻变脸:“你推荐我主持大局,就别怪我执法公正了,来人呐,这个御史要反对我,先打一顿屁股再说。”
铁腕之下,首辅觉得后背发凉,大开绿灯。荀刑部与曹礼部决定联合造假,荀刑部送佳人一名,曹礼部贿赂司礼监执笔太监,改变批红结果。
万万没想到,执笔太监畏惧司马吏部,竟然批准人员调动方案。
朝野上下一心,又是吏部分内职责,此次裁汰冗员十分完美的执行下去。
国运转圜,龙心大悦,盖应司马之功。首辅圣眷回暖,司马吏部圣眷飙涨,仍不忘报答曹礼部:“曹尚书所提到的不足,某也考虑进执行的注意事项之中,多亏了他才得以顺利进行,请圣上明察”
曹礼部愧受恩典。
******第二年大家还是想把事情做好的,没有太扯后腿******
建武三年
钟工部自觉无功于国家,告假一年,回乡反省,皇上准奏,是年,国家平稳运行,四海升平,国泰民安。
******然而这一切都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建武四年
荀刑部再次恳请大赦天下,因前车之鉴,朝中纷纷反对,就连曹礼部也打算打破诅咒,反对荀刑部。
荀刑部大怒,亲自监督廷杖过程,太监们不敢怠慢,把所有反对者都给打出血才肯罢休。司马吏部也不是省油的灯,挟余威,叉着腰,也对支持者发动廷杖。于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左边站着荀令君,右边站着两腿豺狼,陪着两尊大佛执行廷杖。
【九千岁亲自监刑,孩儿们都拿出些本事来,给咱家用心打】
杨首辅眼看收不住场面,掐指一算赶紧让夏侯户部夺情回朝主持大局。夏侯户部跟曹礼部了解一下情况后觉定采用他的建议来一场大京察。
【京察了,京察了,两三年就来一回】
京察过后,朝野势力大洗牌,荀刑部赠送字画给杨首辅却未留下把柄,乃是因为这墨宝原本是杨首辅之父杨彪所书,荀令君“物归原主”罢了。
杨首辅通过票拟之后,没有表态的夏侯户部在这时候献佳人一名,皇上便以为这是要自己反对提案;于是,就连夏侯户部都觉得荀刑部就要说服皇上的时候,皇上居然反对该项奏折。首辅圣眷再次走低,夏侯户部也莫名其妙的圣眷优隆。
曹礼部终于也打破诅咒,可喜可贺。
朝堂如何熙熙攘攘,民间照旧和和气气,直教人猜不透为何要往名利场钻。
此年教化敦睦,环野靖宇。
******荀令君这是要自决于人民,自绝于五十六个州郡******
建武五年
春,皇上宠幸新妃子莲妃,原本要升格为莲贵妃,但“连跪”太难听了,于是皇上打算用别的方法赏赐。夏侯户部奏兴修宫殿事,为莲妃建一所大别野,远离纷乱的后宫。
刑部第一个以“不恤民力”反对,又扬言“谁敢附议我就打谁屁股,不打到皮开肉绽决不罢休”
其他四部纷纷倒向户部,却又不敢惹怒荀刑部,唯有老臣郭祭酒站出来,荀刑部不敢撕破脸,就把替郭祭酒的御史拉出来打。
直到杨首辅通过票拟,众人这才预测,荀令君这辈子别想出头了。
孤臣荀令君不依不饶,再次给皇上献丹药,无奈先前支持声势浩大,皇上就算想帮,这个大粗腿也拧不过六七条胳膊,只得同意,并且很高兴的给新宫殿取名移宫。于是杨首辅、夏侯户部、兵部尚书郭祭酒、钟工部均蒙圣眷。
建武五年夏
移宫落成,莲妃入住移宫。
建武五年秋
皇上偶感风寒,连日不朝。夏侯户部听闻宫内秘闻,原来是有个小宫女发现莲妃用“扎稻草人”的方式为皇上祈福,胡子都气歪了,迅速密保天子,并磕头告罪。皇上龙颜大怒,迅速召见首辅及其他五部大臣前来商议。
此大案要案非同小可,无人敢揽下此事调查。
夏侯户部说:“既然是案件,那么刑部当仁不让。”
荀刑部反唇相讥:“我记得有人说过——谁值班谁搞定——你还记得是谁说的么?”
钟工部与郭祭酒对视一眼,都觉得既然是皇室的家务事,让同样为皇室的曹礼部处理比较合适,正当他们要开口的时候,曹礼部说话了:“臣......”
“臣愿背负革职之罪为陛下分忧”所有人纷纷侧目,看向这个沉毅的声音,原来是司马吏部要为所有人出头了。
上一次同样是他挽救了国家继续衰颓的厄运,这一次,他再次扛上这样的重担。
曹礼部话音未落,只得迅速改口:“......愿全力协助司马大人。”
杨首辅这时候也表态:“请陛下信任司马大人,臣等静候司马大人佳音。”
皇上这才开口:“不是静候,是全力配合。”
有了皇上和首辅的双重保证,吏部尚书顺风顺水,这一切似乎都在司马懿的掌握之中。
然而,只要这件大案办成了,司马吏部便能一跃成为内阁成员,圣眷也会超过现任首辅。于是荀刑部开始唱反调,要求公开办案进度;钟工部与郭祭酒觉得曹礼部会沾司马吏部的光扶摇直上,也开始以配合为名插手此事。
司马吏部一面要应付其他同僚,一面要调查案件,心力交瘁。到最后雷声大雨点小的草草结束案件,莲妃清白无罪,但疑点重重,皇上亦颜面无光,对首辅、司马吏部开始失望。
国运似乎有走下坡路的趋势。
****前朝亡国,自有气数,迁罪女子,其怪也欤,不知本朝,前途庶几****
建武六年
二月,工部奏祥瑞事,称在嵩山脚下发现茎叶均白的白莲花,兵部以“哗众取宠”驳奏,除曹礼部不做表态外,纷纷表示可以支持,夏侯户部:“就拿这小玩意冲冲喜也好。”
杨首辅通过票拟,皇帝亦批红同意,收下祥瑞,送给莲妃,宣布今年科考殿试,以祥瑞为题。
建武六年秋
为防止殿试题目泄露,科考提前一年,但仍旧发生舞弊事件。
科举舞弊,曹礼部以身作则请缨调查,并且密奏皇上寻求支持。朝堂上下本对此事及不看好,于是墙倒众人推,除了献上祥瑞的钟工部没有表态,几乎所有尚书都表示对曹礼部调查方案唱空,声势十分低迷。
然而,偏爱跟朝堂主流唱反调的荀刑部竟然支持曹礼部。
面对这个朝堂最弱组合,杨首辅原本也不看好,没想到荀刑部发动倒阁运动弹劾首辅,提案直接越过内阁直呈皇上面前。
郭祭酒眼见局势不妙,迅速指使司礼监从中作梗,要改变皇上批红,然而礼部早已提前跟锦衣卫打好招呼,只要一个司礼监出头,就可以带他去太祖武皇帝那边守陵。
【我太祖武皇帝有七十二处疑冢,我也不知你去的是不是正处。】
二位尚书配合默契很快查出舞弊内幕,却对真相秘而不宣,皇上亦表示理解。原本可以拔擢入阁的礼部尚书也仅仅赏赐名人书画,襄助礼部的荀令君同样圣眷回暖,杨首辅办事不利,圣眷顿减。
陈思王在教育问题上捍卫了礼制的荣耀,杜绝了一场自上而下的信任危机,也让儒林士子看到了属于科举的矜持与尊严,更加拥护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国运也向大治迈向更坚实的一步。
******大明朝朝气蓬勃,文皇帝春秋鼎盛,只有尚书各个不是省油的灯******
建武七年
司马吏部叩阙密奏,弹劾荀刑部乱法僭恩,朝堂哗然,荀刑部百口莫辩,圣眷走低。
是年,国泰民安。
******其实任何打击都不能抹杀“最强反对党”荀令君的热情******
建武八年
开春司马吏部言礼部事,奏外夷入贡,播传大明天威。声势浩广,兵部、礼部、工部纷纷响应。
次月,荀刑部丧亲,曹礼部上书令其丁忧。
次日,户部尚书称为荀刑部夺情,恳请皇上留下荀令君忠勤国事。
旬日后,荀刑部公开反对外夷入贡,兵部尚书郭祭酒动用廷杖,将支持荀刑部的言官杖打出宫。
至此,再无人反对,外夷入贡事顺利通过。
建武八年夏
大明朝举行阅兵,并邀万国使节一同观看,彰我大明军貌,壮我大明国威。
杨首辅圣眷优隆,郭祭酒、曹礼部、司马吏部各获嘉奖。
是年,风调雨顺,军民一心。
******荀令君怕是要葬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了******
建武九年
吾皇有意发展造船业,钟工部请旨新建沿海港口,礼部、户部联名支持。龙心大悦,指示竣工后亲自剪彩,于是工部另在连云港拨款新建行宫,以备后续。
秋,港口特区竣工,皇按抚东进连云港,览黄河入海,眺青帆远影。题诗曰: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除却诗歌,吾皇游历齐鲁,点评当地美食,齐鲁菜系由此脱颖而出。
数日后,齐鲁白莲教造反,称朝廷大兴土木,不恤民力,乃“官逼民反”之妖言。
文帝虽坐困局中,仍气定神闲,昔日随太祖武皇征讨袁贼,已有大将风度,无畏邪教作祟。
朝堂之上因由谁挂帅救出文帝而分作两派。
吏部尚书与兵部尚书推选工部尚书,工部尚书自称祸肇于己,当仁不让。
而刑部尚书再次打擂,声称镇压白莲教谋反弑君以明,可直接就地正法,刑部主管司法,自可加快效率。
户部尚书与吏部尚书表示支持孤臣荀令君。
杨首辅担心双方互相争权会耽误最佳镇压时机,用抓阄方式选出镇压元帅,最后负责平乱的主帅由荀令君担任。
杨首辅全力支持荀令君出征,郭祭酒一片公心全力支持。原本支持荀令君的曹礼部与夏侯户部竟然反水,对荀令君的战略表示怀疑,原本明朗的朝廷局势变得晦涩起来。
司马吏部也坐不住了,频频与司礼监往来,司礼监更是从中作梗,阻扰荀令君行事。
大家这才明白司马吏部竟然是阉党走狗,将舆论矛头指向司马吏部,夏侯户部不甘示弱,对支持荀令君的都御史动用廷杖。
朝廷阴风阵阵,荀令君顶着压力,率大军出征,不负众望镇压白莲教。白莲之乱得以平息,圣上亦有惊无险。
荀令君救驾用功,拔擢内阁,杨首辅、郭祭酒安抚大后方有功无私,亦论功行赏。
司马懿祸乱朝纲,革职流放,永不叙用;夏侯惇、曹植阻扰朝廷行事,降职削爵剥地。
陈群补阙刑部尚书,后提出九品中正制,平调吏部尚书,满宠补阙刑部尚书。
建武九年冬
文帝批示来年新年号——钧腾。
在文帝与杨首辅的领导下,国运兴隆。
******那么此次《大明辅弼》试玩到此结束,我也没想到到处与人作对的荀令君最后能入阁拜相,这或许就是游戏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