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 第388章 就算国库再充盈,谁还会嫌银子多?
第388章 就算国库再充盈,谁还会嫌银子多?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最新章节!
李大亮是自己人,而且还是可以完全信任的那种。
他家里死了人,自然要好好表示一下。
一封吊唁的书信,被魏州驿站的人送往长安。
同样,还有好几封信送给别人。
譬如给沈万三的,用来询问家里的情况。
有给房玄龄的,问问他近来朝廷的动向。
最后一封,则是送给李二的。
石棉,未来注定会成为关乎民生的东西,甚至有可能会像盐一样,成为国家把控的重要物资!
大营之中,一座僻静的帐篷里,柳白悠悠的说道。
另一头,李承乾正带着李愔和李祐两个小的,用筷子一样的粗针,一丝不苟的缝制着什么。
三人都带着猪嘴,浑身上下防护的严严实实。
从董家拿来的石棉,都是成品,一卷一卷的,只要缝制成合适的形状,就能直接用。
就像柳白所说,在他看来,石棉迟早会成为朝廷严密监控的物资。
这东西的用途极广,具有保温、隔热、绝缘的特性。
绝缘是一时半会用不上的。
柳白是文科出身,靠他自己,可搞不出电来。
而保温和隔热的性能,却足以发挥到极致!
盖房子、造火器,乃至建造战船战车,都能用得上!
这么秘密的事情,当然要有李家的人来干。
李承乾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柳白也是因为找不到别人,才把这三个家伙叫来。
李愔咬着牙,费力将筷子一样的粗针,顶进石棉布里。
一旁的李祐,急忙取来一卷新的石棉布,小心翼翼的将绳子头系紧。
李承乾站在对面,两只手死死抓着另一头,使劲往外拉。
董家工匠的手艺,实在是太糙了。
石棉布就要织得密不透风才好用,可现在,上边全是窟窿眼。
忙活了半天,才拼好七八卷,三人已经累瘫了。
休息一会儿再干,大军开拔之前,一定要将所有的石棉,全都缝合起来!
说完,柳白起身走了出去。
他没带猪嘴,不能距离石棉布太近。
就算接触时间短,他也不想冒这个险。
...
九成宫!
李二在几摞奏折之中挑挑拣拣,见没有关于柳白的消息,失望得摇了摇头。
自打柳白一走,李二心里就像少了主心骨一样,没着没落的。
平常不管遇见什么难题,只要找柳白,都更完美解决。
他不在,万一朝廷出岔子该怎么办?
至于三个儿子,似乎已经被他抛在脑后了...
陛下!
怀恩急匆匆的走进来。
柳公子有消息了!
李二猛地站起来,快给朕!
他打开书信,一点一点的看了起来。
脸色一会儿一变,时而眉头紧皱,时而面带笑容。
看完书信之后,他闭上眼睛,半天都没有说话,不知在想些什么。
怀恩缓步上前,给李二研墨。
既然是柳白的来信,想必李二是会回复的。
果然,墨汁刚刚研好,李二就睁开了双眼。
他拿起笔,可是想了想,却又放下了。
琢磨了一会儿,再次提起笔,再次放下!
怀恩满脸疑惑。
他还是头一次见陛下如此犹豫!
不过,他并没有问信上的内容。
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他一向分得很清楚。
长安现在有何动向?
李二忽然开口问道。
怀恩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回陛下的话,长安风平浪静,房相他们护持得很好,不过,近些日子,却总有些风言风语传来...
怎么讲?
不知从哪里传来的消息,说是玄奘法师马上就要回来了!
李二一怔。
自长安去天竺,竟然只用了大半年?
对于大唐而言,天竺这个地方,究竟存在不存在都无法定论。
别说距离了,就连往哪个方向走,都不知道!
玄奘就靠着一双腿,找到了一个对大唐而言,完全陌生的国度?
别说找到这个陌生国家了,如果玄奘真的只用双脚走,到大唐边境起码都要一年多!
怀恩忍着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这一切,还要追溯到柳公子的身上!
和柳白也有关系?
李二还真就不知道,玄奘在临走之前,去求过柳白。
等听完了怀恩的讲述,李二哈哈大笑。
倒霉的玄奘,好端端的求经之路,变成了开辟商道!怪不得这么快就回来了,柳家的商队,可是天下闻名的...
他向来对佛门没什么好感。
身怀千古一帝的梦想,李二觉得,大唐百姓信仰的,应该是自己才对!
信个异族和尚?
是哪门子的道理?
同样,在这一点上,道门也仅仅是占了个名头的便宜罢了。
如果老子不姓李,道门的情况,并不会比佛门好多少。
不过,既然玄奘是去开辟商道的,那就大不一样了!
异族人来长安,东西卖得死贵,凭什么大唐就不能把东西卖给异族?
就算国库再充盈,谁还会嫌银子多?
怀恩继续道:听说玄奘法师要回来的消息,袁监正便坐不住了,满世界的找人编故事,最后找到了书院里,一个名叫上官仪的学生,最后那故事登在了一种刊物上,叫...
他也记不住那刊物的名字,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了一眼,这才道:叫《致知》!
李二显然没听过刊物究竟是什么东西。
问过之后,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连房玄龄等人,都能看出刊物的价值,李二没理由想不到。
这几个学生,倒是颇有眼光...普通百姓也能把文章,发表在《致知》之上?
怀恩一点头,道:回陛下的话,书院组织了一个评审会,除了上官仪他们几个发起人之外,还有王先生、虞大人、高大人,以及数位书院的大儒,只有经过评审,才可刊登在《致知》之上!
也不知李二想起了什么,脸上挂着玩味的笑容,从桌子上拽过一张纸。
接着研墨!
李大亮是自己人,而且还是可以完全信任的那种。
他家里死了人,自然要好好表示一下。
一封吊唁的书信,被魏州驿站的人送往长安。
同样,还有好几封信送给别人。
譬如给沈万三的,用来询问家里的情况。
有给房玄龄的,问问他近来朝廷的动向。
最后一封,则是送给李二的。
石棉,未来注定会成为关乎民生的东西,甚至有可能会像盐一样,成为国家把控的重要物资!
大营之中,一座僻静的帐篷里,柳白悠悠的说道。
另一头,李承乾正带着李愔和李祐两个小的,用筷子一样的粗针,一丝不苟的缝制着什么。
三人都带着猪嘴,浑身上下防护的严严实实。
从董家拿来的石棉,都是成品,一卷一卷的,只要缝制成合适的形状,就能直接用。
就像柳白所说,在他看来,石棉迟早会成为朝廷严密监控的物资。
这东西的用途极广,具有保温、隔热、绝缘的特性。
绝缘是一时半会用不上的。
柳白是文科出身,靠他自己,可搞不出电来。
而保温和隔热的性能,却足以发挥到极致!
盖房子、造火器,乃至建造战船战车,都能用得上!
这么秘密的事情,当然要有李家的人来干。
李承乾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柳白也是因为找不到别人,才把这三个家伙叫来。
李愔咬着牙,费力将筷子一样的粗针,顶进石棉布里。
一旁的李祐,急忙取来一卷新的石棉布,小心翼翼的将绳子头系紧。
李承乾站在对面,两只手死死抓着另一头,使劲往外拉。
董家工匠的手艺,实在是太糙了。
石棉布就要织得密不透风才好用,可现在,上边全是窟窿眼。
忙活了半天,才拼好七八卷,三人已经累瘫了。
休息一会儿再干,大军开拔之前,一定要将所有的石棉,全都缝合起来!
说完,柳白起身走了出去。
他没带猪嘴,不能距离石棉布太近。
就算接触时间短,他也不想冒这个险。
...
九成宫!
李二在几摞奏折之中挑挑拣拣,见没有关于柳白的消息,失望得摇了摇头。
自打柳白一走,李二心里就像少了主心骨一样,没着没落的。
平常不管遇见什么难题,只要找柳白,都更完美解决。
他不在,万一朝廷出岔子该怎么办?
至于三个儿子,似乎已经被他抛在脑后了...
陛下!
怀恩急匆匆的走进来。
柳公子有消息了!
李二猛地站起来,快给朕!
他打开书信,一点一点的看了起来。
脸色一会儿一变,时而眉头紧皱,时而面带笑容。
看完书信之后,他闭上眼睛,半天都没有说话,不知在想些什么。
怀恩缓步上前,给李二研墨。
既然是柳白的来信,想必李二是会回复的。
果然,墨汁刚刚研好,李二就睁开了双眼。
他拿起笔,可是想了想,却又放下了。
琢磨了一会儿,再次提起笔,再次放下!
怀恩满脸疑惑。
他还是头一次见陛下如此犹豫!
不过,他并没有问信上的内容。
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他一向分得很清楚。
长安现在有何动向?
李二忽然开口问道。
怀恩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回陛下的话,长安风平浪静,房相他们护持得很好,不过,近些日子,却总有些风言风语传来...
怎么讲?
不知从哪里传来的消息,说是玄奘法师马上就要回来了!
李二一怔。
自长安去天竺,竟然只用了大半年?
对于大唐而言,天竺这个地方,究竟存在不存在都无法定论。
别说距离了,就连往哪个方向走,都不知道!
玄奘就靠着一双腿,找到了一个对大唐而言,完全陌生的国度?
别说找到这个陌生国家了,如果玄奘真的只用双脚走,到大唐边境起码都要一年多!
怀恩忍着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这一切,还要追溯到柳公子的身上!
和柳白也有关系?
李二还真就不知道,玄奘在临走之前,去求过柳白。
等听完了怀恩的讲述,李二哈哈大笑。
倒霉的玄奘,好端端的求经之路,变成了开辟商道!怪不得这么快就回来了,柳家的商队,可是天下闻名的...
他向来对佛门没什么好感。
身怀千古一帝的梦想,李二觉得,大唐百姓信仰的,应该是自己才对!
信个异族和尚?
是哪门子的道理?
同样,在这一点上,道门也仅仅是占了个名头的便宜罢了。
如果老子不姓李,道门的情况,并不会比佛门好多少。
不过,既然玄奘是去开辟商道的,那就大不一样了!
异族人来长安,东西卖得死贵,凭什么大唐就不能把东西卖给异族?
就算国库再充盈,谁还会嫌银子多?
怀恩继续道:听说玄奘法师要回来的消息,袁监正便坐不住了,满世界的找人编故事,最后找到了书院里,一个名叫上官仪的学生,最后那故事登在了一种刊物上,叫...
他也记不住那刊物的名字,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了一眼,这才道:叫《致知》!
李二显然没听过刊物究竟是什么东西。
问过之后,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连房玄龄等人,都能看出刊物的价值,李二没理由想不到。
这几个学生,倒是颇有眼光...普通百姓也能把文章,发表在《致知》之上?
怀恩一点头,道:回陛下的话,书院组织了一个评审会,除了上官仪他们几个发起人之外,还有王先生、虞大人、高大人,以及数位书院的大儒,只有经过评审,才可刊登在《致知》之上!
也不知李二想起了什么,脸上挂着玩味的笑容,从桌子上拽过一张纸。
接着研墨!